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等级(1)word版本
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2小题。
每小题1.5分,共48分)。
1、高二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A.“天法道,道法自然”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2、战国时期,有人说:“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这一观点实质上主张A. 根据时代变化进行改革B.对待人民实行宽刑薄赋C.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D. 加强对人民的严密控制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这一观点和下列主张相对应的是A.“为政以德,爱惜民力”B.“以法治国,中央集权”C.“天法道,道法自然”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董仲舒提出:“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
”这句话的寓意不包括A.“君权天授”B.“屈君而伸民”C.“天人合一”D.“屈君而伸天”5、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C.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D.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6、鲁迅先生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孔夫子“又被重新记得”,主要是因为A.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C.辛亥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D.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7、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定的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四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 5分,共45分)1. 《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
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
”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 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 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 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 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2. 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
据此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 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①③3. 下图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
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A. 北京、上海B. 东京、大阪C. 利物浦、曼彻斯特D. 莫斯科、圣彼得堡4.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 城市化进展显著B. 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 工业化开始启动D. 工人福利得到保障5.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
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
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
这段材料重在说明()A. 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 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 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 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6. 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④公共马车。
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正确的排序应当是()A. ①③④②B. ③②①④C. ④①③②D. ④③①②7.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四川省乐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乐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I 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共48分。
)1. 对图1中法典的准确表述是A.表明雅典人试图建立僭主政治B. 主体上保护了平民的权益C. 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D.为民主政治建立提供了法律保障2.“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
”梭伦这首诗歌反映的改革内容是A. 打破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B.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鼓励发展工商业D. 废除债务奴隶制3.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的政治权利是A.参加雅典执政官和十将军选举B.免除陶片放逐法的惩罚C.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D.有将欠债的生意伙伴收为自己奴隶的权利4.“秦孝公任商鞅。
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
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其中,商鞅“诱”三晋之人的原因是A.壮大秦国兵力B. 增强经济实力C. 减少改革阻力D.削弱三晋民力5. 图2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项措施实行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商业交换,鼓励商品贸易发展B.方便百姓生活,有助手工生产发展C.方便物品衡量,有利国家实物分配D.方便政府税收,强调农业生产地位6.“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山东省胜利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胜利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块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选项涂到答题卡上。
1. 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
”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
”“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
”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①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②丘浚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中的一些问题③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④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 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
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3.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经济思想出现的主要社会背景是A.重农抑商政策瓦解B.商业经济繁荣发展C.农商并重格局形成D.西学东渐现象出现4. 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
”材料表明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5. 《虔台倭纂》记载:“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州)人、漳(州)人、宁(波)绍(兴)人主之也”;“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
2020-2021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历史试题2021.5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能够实证中华文化五千年历史的良渚文化遗址,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00多处。
遗址中大部分小墓没有随葬品,大型墓则往往随葬数百件玉器与陶器。
在遗址群中,相继发现了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清理出稻田遗址。
据此可知A.当时已经出现阶级分化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C.良渚文明相对独立发展D.长江中下游地区国家出现较早2.《国语》记载了齐桓公与管仲的一段对话,四民“不可使杂处。
杂处则其言哤(máng,混乱),其事乱。
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壄,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这反映出A.齐国率先打破工商食官政策 B.齐国采取措施推动社会转型C.春秋时期私商出现并发展 D.春秋时期贵族政治遭到破坏3.论及秦朝政治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有学者指出“百代都行秦政法”、“秦虽死犹存”。
下列对秦朝政治的描述准确的是A.“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B.“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C.“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D.“儒臣入直,仅备顾问而已”4.《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内江六中2020—2021 学年(下)高22 届半期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满分 48 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 分)1.明代的翰林院起初位于紫禁城文渊阁,其中的部分翰林学士能够参与机密,成为内阁大学士,后来,翰林院迁出文渊阁,内阁大学士独留文渊阁。
文渊阁内人员的变动,反映了( )A.内阁的地位有所提升B.内阁不是法定机构C.阁臣的来源发生变化D.中枢机构日益膨胀2.明朝在江南市镇等关键要地设立巡检司管理日常治安;对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江南市镇,直接委派县丞、主簿等县级官员驻镇管理;对那些体量特别大的江南市镇,还派遣同知等更高级别的官员驻镇管理。
这表明,明朝江南地区()A.新的生产方式产生 B.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C.基层社会治理加强D.市镇的文化功能凸显3.清朝制定了针对蒙古族、藏族、回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专门法规——《理藩院则例》《钦定西藏章程》《回疆则例》《苗例》等,因俗而治。
这些法规( )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巩固 B.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C.体现了天朝上国的意识D.加强了民族间交流交融4.下表是明代安徽徽州祁门县李舒家的户籍信息,这可以用来说明当地()A.自耕农土地买卖频繁B.夫权弱化女性地位提高C.土地所有权较为稳定D.君权强化影响经济发展5.明朝初年规定,“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但到中后期,佃农不再像以前那样逆来顺受,甚至出现“佃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的现象。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工商业发展冲击社会关系B.农业中租佃经济日趋衰落C.重农政策提高了农民地位D.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败落6.清初,广东地区的谷物普遍达到一年三熟的水平,甘薯等高产作物又普遍种植,但广东还是“民富而米少”,结果“所产之米,年岁丰收,亦仅供半年之食”,其他一半或大半“专仰给于广西之米”。
这反映了,当时广东地区()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B.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加强C.农业经济发展日益凋敝D.农作物品种和数量的削减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
考试用时 90分钟。
留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卡、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2.5 分,共计 5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用儒家经义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量刑的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推断方式,董仲舒曾收集整理了232 个案例,指导律吏,称《春秋决狱比》。
这表明汉代A.推行礼法并用B.关注人情冷暖C.弱化宗法观念D.强化法制体系2.右图是一部史学著作《儒家统治的时代》的部分书目。
这部著作的副标题应当是A.东汉的衰落B.南北朝的对立C.宋的转型D.元的统一3.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探讨的路子,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外国史等方面的探讨。
这种状况说明A.儒家学者起先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B.有识之士反思君主专制制度C.国内外形势改变推动了学风的转变D.儒家经典的权威受到了质疑4.考古学家在今中国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的7—9世纪的墓葬中接连发觉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也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
这表明当时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B.丝绸之路已延长到朝鲜半岛C.中西沟通主要依靠于海上交通D.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5.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
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立刻层人士宠爱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瓷杯瓷盘随郑和下西洋传到阿拉伯6.“事实上,不但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学说、制度和科学受到过(古)罗马私法的洗礼,而且在近现代西方人们的信念和生活方式里面,也渗透着罗马私法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说:西方文化就是法律文化,而且首先是私法文化。
【新课标版】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新课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
)1、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主要表现在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D、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2、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打破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是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四百人会议”D、鼓励工商业发展3、梭伦改革后实际上执掌国家最高统治权的是A、公民大会B、“四百人会议”C、首席执政官D、公民陪审法庭4、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A 、中庸,不偏不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5、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B、封建贵族民主政治C、平民民主政治D、奴隶主民主政治6、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政权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7、《诗经·大田》诗的大意是:“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旱的甘霖啊!多多洒上我的私田。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当时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B、奴隶主贵族十分关心私田的收成C、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开始动摇D、封建土地私有制完全确立8、商鞅变法中,对建立封建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按功受爵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D、废分封,行县制9、《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10、在商鞅变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A、贵族保守势力B、大地主保守势力C、中小地主保守势力D、农民阶级11、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不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D、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公元前5—3世纪,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尽管相距甚远,也没有什么联系,但历史竟然有惊人的相似,两地几乎同时都进行了影响深刻的改革。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㊁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得到较大发展,明弘治年间,吴江县有3市4镇,至清康熙年间有10市7镇;吴江县的盛泽镇在明弘治年间是一个有五六十家居民的村落,而清乾隆年间成为了一个拥有四五万人口的市镇.这表明了明清时期()A.社会结构呈现多元化色彩B.生产关系出现近代化特色C.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D.社会转型因素在潜滋暗长2.中国近代经过从洋务运动到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建设,近代的工商业城市发展了 现代工商业集中的地区,包括铁路㊁轮船航线,电报㊁电话,所及诸处,文化与社会均呈现"都会化"现象,而且居民也趋向于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特点是()A.以民族经济发展为主导动力㊀㊀㊀㊀㊀㊀B.西方引领与政府主导相结合C.铁路和电信事业发展较迅速D.大中城市的建设居于优先地位3.15世纪的欧洲城市,逐渐重视公共空间的建设.道路㊁广场㊁博物馆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包括()A.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原始积累B.文艺复兴对人的关注C.资产阶级重视基础设施建设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4.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已经修筑了通向南方的阿庇安大道.帝国建立后,罗马人筑路的步伐并未停止,克劳迪亚大道 使得阿尔卑斯山脉可以通行 ;1世纪末2世纪初,罗马道路修筑至中东地区等.据此可知,古代罗马()A.道路修建维持帝国繁荣㊀㊀㊀㊀㊀㊀㊀㊀B.交通进步保障边境安定C.对外扩张促进交通发展㊀㊀㊀㊀㊀㊀㊀㊀D.边疆开发加快道路建设高二历史试卷㊀第1㊀页(共6页)5.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朝时期,大运河成为 奉长安文化为中心㊁仰东南财赋以存立 的唐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的统一稳定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运输方式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政府对运河修建非常重视6.清直隶总督李鸿章为培养海军医生,于1893年设立北洋医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官立西医学校.1906年,英国㊁美国㊁加拿大三国一些人士在北京合办协和医学堂,即现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前身.这些医学堂设立反映了当时中国()A.医疗卫生近代化有所发展B.中医与西医在碰撞中融合C.洋务运动激发了变革热情D.医学西方化已成社会共识7.中国古代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常以 仁 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所以古代医术,亦称 仁术 ,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这主要体现了() A.政府高度重视医学家的道德标准B.中医理论与医疗实践相相结合C.古代医学家对生命价值十分重视D.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医药学的影响8.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倾向于以 礼仁 为核心建立一个同西周王朝类似的等级秩序井然的国家,而荀子则倾向于以 礼法 为基础建立一个以封建君主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新型国家.这说明先秦儒学()A.蕴含统一思想B.成为主流思想C.强调恢复周礼D.主张中央集权9.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 文艺复兴 ,但它强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价值,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A.民主共和制度已经得到确立B.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儒家思想主流地位已经丧失D.传统文化影响较大10.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有人说 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 .材料表明()A.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B.阿拉伯帝国对文化的重视C.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D.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使者高二历史试卷㊀第2㊀页(共6页)11.中世纪,13㊁14世纪的修道院保留和研究古代文献,不少教会热衷于高等教育和艺术事业,教会学校教授 七艺 ,众多修士从事科学㊁哲学活动,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A.基督教垄断欧洲教育和文化B.推动欧洲近代科学产生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和解D.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12.据有关资料,美国跨族婚姻从1970年的30万宗发展到2000年310万宗,在1990年人口普查时,有130万的美国白人因理不清他们的族裔血脉一直无法确切登记,干脆就填写 美利坚族裔 .这反映出美国()A.跨族婚姻缓和了社会矛盾B.跨族婚姻促进民族国家认同C.人口和社会结构发生改变D.族群混合导致社会关系混乱1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印度㊁巴基斯坦㊁西印度群岛和非洲的移民流向英国.而法国则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后来政治难民也从越南和亚洲其他地区来到欧洲.移民的涌入()A.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结果B.引发欧洲种族歧视和社会冲突C.为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D.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14.上海自清末开埠以来,许多西方舶来品在这里汇聚,饮食文化从此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德大色拉是西式色拉融入上海本地特色后改良而成的一道海派西菜,舶来西式炸猪排搭配上海特制的辣酱油也深受上海食客的喜爱.这体现当时中国()A.近代上海的餐饮业成就领先全国B.菜品改良改变了中国民众生活方式C.时代影响下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D.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15.通过古代 丝绸之路 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 丝绸之路 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材料主要验证了丝绸之路在()A.文明史观下不同文明间激烈碰撞㊀㊀㊀㊀B.近代化史观下中国社会日益进步C.整体史观下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社会史观下人民生活更加丰富16.在当今国际经贸交流中,文化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跨文化交际的方法及东西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基本差异也受到更多关注.这从侧面反映出()A.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增多B.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C.文化交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㊀㊀㊀㊀㊀㊀D.国际贸易对文化创造的贡献高二历史试卷㊀第3㊀页(共6页)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ʌ医疗与公共卫生ɔ(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㊀中国近代以来,中医学在传承中寻求变革,但传统中医观念及诊疗方法依然流行.传统中医认为药食同源,注重个人的养生与保健,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采用望㊁闻㊁问㊁切四诊法诊断,针灸治疗使用广泛.中国近代,无论是清政府还是中华民国政府,医疗制度侧重于服务达官贵人,对百姓影响甚少.而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国民健康不仅是个人的私事,更是国家的公事.国家必须尽到责任,维护国民健康,培养国民民族气魄与健全体格.个人必须配合政策,尽好国民的责任.摘编自皮国立«碰撞与汇通:近代中医的变革之路»材料二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起省㊁市㊁县㊁乡镇㊁社区的医疗网络,方便患者就医.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我国推行计划免疫,有效控制了很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疫病,如百日咳㊁白喉㊁脊髓灰质炎㊁肺结核等,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医疗机构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日趋强化,各级医疗机构明确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推行医疗保险制度和救助制度,确保全民病有所医.注重公共卫生建设,强化全民卫生意识.摘编自张栋«新中国以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轨迹»(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有哪些发展,并说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8分)18.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ɔ(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㊀中国古代家训节选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唐 刘禹锡«名子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宋 刘清之«戒子通录»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清 张英«恒产琐言»高二历史试卷㊀第4㊀页(共6页)材料二㊀中国文明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㊁连续不断的文明?一个原因在于地理方面.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 中国从一开始起,就能供养很可观的人口 如此巨大无比的人力资源,使中国人能够不管事态发展如何,始终保持自己的特点 还有中国的农业生活方式.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土地是否适宜耕种这一点,确定了中国文明的分布范围 中国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㊁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各地区的中国人,尽管各自操的方言不同,但都懂得这种书面语 但到19世纪中叶,这一形势发生了突然而剧烈的变化.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训体现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文明保持连续性的原因.(6分)19.ʌ商贸与文化交流ɔ(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㊀17世纪中期英国人喝茶仿效中国人的做法,冲的很淡;人们饮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富于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于18世纪50年代. 那些贵妇们轮流提供午后茶和咖啡."当时人们食用丰盛的早餐,和没有仆人照料的简单的午餐,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使用正式的晚餐,晚餐后在会客室饮茶,按照他们的饮茶习惯增加了牛奶和糖.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普及起来,普通人也开始在午后饮茶.摘编自施茜«从中国功夫茶到英式下午茶»材料二㊀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进入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19世纪末印度已实现揉茶㊁切茶㊁焙茶㊁筛茶㊁装茶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机器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茶园的扩张.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逐步超过了中国茶.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以来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2)茶叶博物馆的解说员向游客介绍近代世界茶文化发展.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解说词.(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8分)高二历史试卷㊀第5㊀页(共6页)20.ʌ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ɔ(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㊀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㊁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㊁互鉴㊁对话㊁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㊁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材料二㊀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㊁碰撞㊁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㊁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㊁相互对话㊁相互学习㊁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㊁互通有无㊁和谐相处㊁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摘编自«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结合中外古代史的有关知识,提取材料中关于世界文明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中外结合,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高二历史试卷㊀第6㊀页(共6页)高二历史期中考试答案DBBCA ADABC DBDCDC17.(1)主要特点:重视传统中医观念及诊疗方法的传承;医疗制度以服务权贵为主;国民健康与救亡图存相联系。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选修)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远离中原的汉水流域周台遗址和郭家庙墓地的周代文化遗存表现出明显的姬周文化风格,出土器物的组合、形制、纹饰与中原姬周文化遗存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 B.频繁战争促进了文化交流C.分封制推动了族群融合 D.礼乐制度维系了等级秩序先秦时期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
”这实质上表明()A.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C.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 D.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曹魏中正定品任官的政策虽从形式上来说是汉末“乡举里选”的翻版,然其实质却是中央政权对世家大族“乡举里选”的模拟,它既是名士大族控制士人的方式在国家用人制度中的反映,又是对名士大族的一种制约。
可见,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A.力图把选举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B.导致专制皇权不断走向衰落C.有利于从地方选拔高素质人才 D.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宋仁宗曾说,天下之事若都由君主决定,有错误都很难更正。
不如众人商议,交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
据此可推知()A.君主专制下也有理性精神 B.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C.宋代政治上实行集体决策 D.古代政治制度开始出现转型明代内阁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
这说明明代内阁()A.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 B.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C.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 D.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1754年,乾隆皇帝在改建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时,以满、蒙、汉、维、藏五种民族文字题写门额。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州五中2024-2025学年其次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历史(选修)2024.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某同学在上高校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时,在周振鹤的《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请问这幅行政区划图描述了哪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A.西周B.秦朝C.汉初D.元朝2.唐代的科举制有“投牒自举”一项,就是自学有成就的人可以书面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参与考试。
而宋代的科举制建立了糊名和誊录制度,既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名字、乡贯,也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级。
对于唐宋科举制变更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A.唐代考生只能通过“投牒自举”方式参与科考B.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舞弊现象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进一步僵化D.严格选拔途径和手段从而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3.俞森《荒政丛书》卷5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古代中国()A.重农抑商已有所变更 B.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C.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D.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4.唐后期,武进开凿孟渎,引江水溉田四千顷。
《新唐书》记载:“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这表明当时()A.兴修水利是江南发展的唯一因素 B.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C.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居全国首位D.江南粮食高产推动地域商帮出现5.下图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正确的解读是()项目年头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它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A.中国古代以来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洋务企业成为晚清经济的主要来源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对晚清财政影响D.外国资本主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6.下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幅斗争示意图,据图中信息推断在这次斗争的进程中()A.歼灭了全部的反动军阀B.国共两党达成密切合作C.建立了农村革命依据地D.出现了革命的高潮阶段7.下表列出了中共中心文献探讨室编写的《周恩来传》的部分书目。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浑源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022.4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2;选择性必修3第一至四单元。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康、雍、乾时期,逐渐形成大臣向皇帝单独呈送奏折进言的制度,皇帝亲自批阅密折,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
该制度旨在A.加强皇帝的专制独裁B.打破因循守旧的风气C.提高行政决策效率D.有利于处理紧急军务2.1873年的《轮船招商局局规》规定:由诸商董中推举一位商总,总局和各分局分别由商总和商董主持。
总局须将各董信息“开单转详大宪(李鸿章)存查”,更换商总或商董时均须“察请大宪”。
这一规定A.体现了官督商办的特点B.阻碍了民用企业的发展C.解决了军事企业的困难D.反映了封建势力的强大3.五四运动的爆发给列强尤其是日本极大的震撼。
“5月5日的《大阪朝日新闻》发表了《排日学生暴动》等文章;6月7日的报道,更是将中国学生运动称为‘学生义和团’。
”这表明五四运动A.体现了盲目的排外意识B.目标直指日本的侵略行径C.彰显了空前的民族团结D.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4.宗教改革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依靠祈祷可以战胜疾病。
1532年,马丁·路德提出“所有严重的疾病都是魔鬼带来的…医生是我们的主上帝派来的身体修理工,就像神学家是灵魂的治疗师”。
该观点A.背离了因信称义的主张B.维护了封建神学的权威C.有助于医学观念的进步D.迟滞了近代科技的发展5.一战前夕,德国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财富就是整个民族的财富,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
浙江省温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温州中学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通过中央集权管理,于是采用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中外朝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度 D.郡县制2.史学家在研究古代选官制度时发现了如下史料:“选举良才,为政之本,科别行能,必由乡曲。
而郡国举吏,不加简择,故先帝明敕在所,令试之以职,乃得充选。
”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作为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系至关重要。
下列相关史实正确的是A.秦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B.清在新疆先后实行“改土归流”,设行省以加强控制C.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建立的是西藏自治区D.罗马帝国时期公民法较好地理顺了各民族关系4.某同学在研究中英贸易史时,在政府文档中他发现一篇名为“米切尔报告书”的资料,其中说到:“一想到要和3亿或4亿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
……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
”这段资料A.是米切尔呈递给英王的报告 B.应该写于1840年以前C.对中英贸易的未来估计准确 D.反映了英国侵华的本质5.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旅顺、大连③统帅八国联军掀起瓜分中国狂潮④支持阿古柏政权侵略新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时,某国提出“对于(他国)在中国的所谓利益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一概不加干涉”,“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任何口岸,对他国入港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不得高于对本国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某国最有可能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7.右图阴影部分是某一历史事件的主要发生区域,若给它加一个简要说明,合适的是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后,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C.洛川会议后,八路军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D.平津战役胜利结束,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解放8.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历史文件中出现了“愿为彻底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取消苏维埃政府”、“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等说法,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此文件发表于国民大革命期间B.中共要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政府C.拉开了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9.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浙江杭州西湖区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70分)1.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
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A.是宗法制的产物B.是一种宗教信仰C.受宗族观念影响D.重视历史和教育2.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汉族首创了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维吾尔族和黎族最先学会了棉花的种植与纺织;藏族保存了两大古代佛学著作《甘珠尔》和《丹珠尔》;汉语普通话的发音特点受蒙古影响而形成。
这反映出中华文明A.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而成B.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C.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D.少数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3.早在春秋时期,《礼记》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将这种精神赋予了具体的指向。
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种内涵A.以人为本B.家国情怀C.天人合一D.自强不息4.越南至今保有庆祝中国农历春节的习俗,越南民谣“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是对千余年来当地年俗的高度概括。
1995年,越南政府明令禁止在除夕夜放炮仗的行为,此后每年除夕夜里,政府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统一组织实施燃放礼花活动。
这反映出A.中华饮食文化对越南的吸引力B.城市化冲击了传统风俗C.中越两国节日文化的双向交融D.越南对中华文化的扬弃5.辜鸿铭认为,一战后,西方人将在中国找到解决这个文明难题的钥匙,在中国存在一笔无法估量的、迄今为止毋庸置疑的巨大文明财富。
这笔财富,就是真正的中国人。
因为他们拥有欧洲人民战后重建新文明的奥秘。
据此可知,辜鸿铭A.绝对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明B.认为西方文明已经完全破产C.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D.认为中国文化具有一定适用性6.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用武力方式向外扩展,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终考试试题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终考试试题本试卷共37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仔细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样。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孟子从性善论动身,提出人皆有恻隐、羞恶、尊敬、是非之心。
而荀子则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
虽然两者的人性观不同,但他们共同的政治目的是A.维护等级秩序B.实现以德治国C.维护专制统治D.实现社会稳定2.西汉时期,汉武帝通常任命一些封国的封君担当太常官职,然后再以“侍奉宗庙不谨”为名让其获罪乃至除爵。
这种做法A.加强了皇权专制B.减弱了诸侯实力C.践行了“推恩令”D.持续了宗法制度3.右图是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的画像砖“收获图”。
画像砖形象地呈现了六人的割穗、刈草、选种等神态,弥补了汉代史籍对水稻收,割工序没有记述的缺陷。
该画像砖A.再现了地主庄园的集体经营B.佐证了汉代史籍记述的错误C.反映了传统小农的家庭分工D.体现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4.汉代社会一般认为,死刑只能在死亡和衰落的季节执行,也就是在秋冬两季执行而不能在春季,否则就阻碍了繁殖和生长,从而引起灾难。
它体现的理念与下列那种思想最接近A.天人感应B.以德治民C.人性本善D.知行合一5.唐朝时来往于丝绸之路的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沟通的使者、学者、僧侣等人员,由此可知A.唐朝的经济旺盛、文化强盛吸引大量外国人来华B.开放包涵的对外政策是外国人来华的主要缘由C.唐朝的丝绸之路主动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沟通D.唐朝对外沟通的开展为世界文明做出重大贡献6.宋代存在大量改易乡名的现象,右表为部分地方改名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等级)(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等相关信息。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本卷采用网上阅卷,请注意书写的端正和规范。
一.选择题(共40分。
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那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
”这个时期最早应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深刻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A. 道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儒家思想3.“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在政治方面,秦朝给中国留下的印记是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4.体现“汉化风气下南北民族融合”的历史事件是A.文景之治B.对匈奴战争C.唐蕃联姻D.孝文帝改革5.“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
”这种贸易形式被称为A.转口贸易 B. 朝贡贸易C.行商贸易D.民间贸易6.鼎盛于宋元,衰落于明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港口城市是A.广州 B.宁波 C.泉州 D.福州7.14至17 世纪欧洲相继实现了“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其所指历史事件分别是A.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C.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D.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8.某同学运用以下史实撰写有关某国的历史小论文:①长期议会召开②内战③共和国④君主立宪制。
其中还可以选用的史料是A.《权利法案》 B.《合众国宪法》 C.《法典》 D.《人权宣言》9.“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
这场改革是指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10.上海和嘉兴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与之相关的史实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一大”召开D.南昌起义11.根据右图分析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全国大规模土地改革的完成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12.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明显违背启蒙思想中的A.主权在民 B.天赋人权 C.财产平等 D.三权分立13.1919年,李大钊认为有必要把“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转告给读者。
这里的“学说”是指A.马克思主义 B.三民主义 C.进化论 D.十月革命14.规定在各通商口岸“得自由从事各种制造工业”,对中国经济带来致命伤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5.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是A.国家干预B.自由放任C.重商主义D.计划经济16.“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歌词描绘的场景发生在A.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7.观察右侧表格,其中空白处可以填入A.世界殖民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 雅尔塔体制D. 布雷顿森林体系18.“它先将德国一分为二,再将欧洲一分为二,最终将世界一分为二”。
此处“它”喻指A.凡尔赛和约 B.《开罗宣言》 C. 修筑柏林墙 D. 马歇尔计划19.印尼总统苏加诺曾自豪地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
”这个会议是指A.华盛顿会议 B.德黑兰会议C. 日内瓦会议D. 万隆会议20.右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纪念章。
设计者用牛的形象寓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风格是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C.开拓进取 D.拨乱反正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22分)政治思想的变迁植根于社会的变化,又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21.将下列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其历史时期相对应(填写字母)。
(8分)历史时期政治思想A.西周 E.独尊儒术B.东周 F.崇尚理学C.西汉 G.百家争鸣D.宋代 H.敬天保民22.社会的变化孕育了多样的思想。
请将下列思想家按要求填入表中相应空格。
(填写字母)。
(14分)商鞅(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老子(E)周公(F)程颢(G)(二)“一带一路”的历史记忆(17 分)2000 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问题:23.“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中国古代哪一时期?它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4 分)24.唐朝时期,中央政府是如何维护丝绸之路畅通的?(6分)25.以史实说明“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7 分)(三)德国崛起的道路 (21分)材料一:“德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所以能较快地发展,是同运输业的先行分不开的。
按照德国历史学家特莱施克的看法,铁路的修筑,稠密的铁道网的形成,以惊人的急剧方式把德国从经济停滞中拖曳出来,从而改变了德国的整个面貌。
①……从1850年到1913年,运输业的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和净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3%,2. 9%和6.4%,同期,采矿与制盐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2%, 2.0%和5.1%,工业和手工业分别为1.9%,1.8%和3.8%。
②(《欧洲历史统计1750-1970》)运输业的先行发展,不仅使统一的国内市场迅速形成……而且带动了与之紧密相联的钢铁工业、一般机器制造业、电气工业、造船业、车辆制造业等许多部门的发展,这是德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跳跃发展的前提。
”----林进成《德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些特点》材料二:“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问题:26.上述材料一中划线部分,属于直接证据的是,属于间接证据的是。
(填写序号)(4分)27.上述材料一中划线部分①的主要看法是;上述材料一中划线部分②的主要结论是。
(4分)分别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
(4分)28.对于德国的崛起,你是否同意两位学者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9分)金山中学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等级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
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22分)21.(8分)A-H B-G C-E D-F22.(14分)“封邦建国”时期:A、B、E、F;大一统帝国初建时期:C;君主专制的强化时期:D、G(二)“一带一路”的历史记忆(17 分)23.西汉时期(2 分)张骞(2 分)24.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辖、驻军防守。
(6 分,每点2分)25.各国的商贾、僧侣、使节络绎不绝、往来于途;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科举制传入日本、朝鲜和越南;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输出,外国香料等物品输入;文化上,佛教传入中国,本土化的佛教又传入朝鲜、日本,国外艺术、科技传入中国,中国的印刷术、火药及火器技术等西传。
早期的西学东渐。
(7 分)(大致层次到就可以了:双向性1分+东往3分+西来3分)(一)德国崛起的道路 (21分)26 直接证据:②;间接证据:①。
(4分)27.①:铁路建设推动德国经济的发展;②:运输业的发展快于工业。
(4分)材料一:运输业的发展推动了德国的工业化;材料二:国家统一和容克地主贵族的领导使德国实现工业化。
(不得摘抄原文;大意相近即可)(4分)28.(9分)同意/部分同意/不同意,均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2+3+3) (整体上把握,类似小论文,有观点,有论证即可,结合材料))同意,两位中国学者都看到了工业化推动了德国的崛起,只是视角不同,林是从经济视角分析了运输业推动了德国的工业化;钱从政治视角分析了容克地主贵族完成了统一并在其领导下推动了工业化,完成了崛起。
部分同意,同意林的观点,近代各国的崛起的推动力是工业化,林从经济视角分析了运输业是工业化的前提;同意钱的观点,从政治视角,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时容克地主贵族是德国崛起的政治主导力量。
不同意,两位学者的分别从经济或政治单一的视角分析了德国的崛起。
历史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除经济、政治因素外,还有科技、外交等其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