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学教育中幼儿的探究性学习

合集下载

探究性学习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探究性学习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探究性学习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介绍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参与和发现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探究性学习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并提供一些例子来说明。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和发现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实验、观察和推理的方式来积极地探索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原理与方法1. 问题导向在探究性学习中,问题是起点。

教师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讨论,从而帮助学生逐渐解决问题。

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并主动学习。

2. 实践与实验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与实验来发现问题的答案。

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去做实验、观察和调查,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 合作学习与交流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互相学习、交流和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可以促进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4.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传统的教育中,评价主要依靠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而在探究性学习中,评价更加多样化,可以包括学生的实验记录、报告、展示等形式。

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探究性学习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1.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通过自己实践和探索的方式,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质疑精神、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他们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做实验和观察,从而理解科学原理和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2.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实践与实验能力。

幼儿园探究性学习实践案例 幼儿园学习实践案例

幼儿园探究性学习实践案例 幼儿园学习实践案例

幼儿园探究性学习实践案例一、概述幼儿园是孩子们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其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式,能够促进孩子的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结合一个幼儿园的学习实践案例,来探讨幼儿园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和实践方法。

二、幼儿园探究性学习的意义1. 促进孩子的综合能力发展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观察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采取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这样做有助于促进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智力发展。

2.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孩子们能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提出问题,让他们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方法。

3. 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探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更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其乐于学习。

三、实践案例某幼儿园在探究性学习实践中,开展了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主题活动。

活动的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主题教师与孩子共同讨论水资源的重要性,并确定了“珍惜水资源,从我们做起”的主题。

2. 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孩子讨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出“我们平时使用水的场景有哪些?”、“你们知道如何节约水资源吗?”等问题,激发孩子的兴趣。

3. 实地观察带领孩子走进学校的花园,观察植物生长和浇水的情况,引导孩子发现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4. 自主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园区内设置了“浪费水”的情景模拟,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受了解浪费水资源的后果,并尝试提出节约水资源的方法。

5. 制定行动计划孩子们通过讨论与展示,提出了节约水资源的行动计划,如每天用水的量进行记录,每日进行节水宣传等。

6. 实施行动计划孩子们将自己的行动计划付诸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来节约水资源。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实践 幼儿园科学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实践 幼儿园科学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实践一、概述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这个背景下,科学教育也成为了各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而在幼儿教育中,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科学教育更是十分重要。

幼儿通过科学教育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实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探究式科学教育在幼儿园的意义1. 促进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探究式科学教育,幼儿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探究式科学教育强调幼儿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去探究问题,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探究式教育则能够更好地在实践中锻炼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实践的方法1. 设计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在幼儿园开展探究式科学教育实践时,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来吸引幼儿的参与。

可以组织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等。

2. 配备专业的教师团队:在幼儿园进行探究式科学教育时,需要配备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教学技巧,能够借助实践来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

3. 强调与生活结合:探究式科学教育要与幼儿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注重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教育实践的难点与对策1. 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3-6岁的幼儿认知能力有限,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存在较大困难。

对策: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设置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活动形式,引导他们进行初步探索。

2. 教师的科学素养不足:部分幼儿园教师对科学知识掌握不够牢固,无法有效地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

对策: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科学知识培训,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实践性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幼儿园的实践性科学教学资源匮乏,无法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科学实践机会。

幼儿园探究式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幼儿园探究式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录摘要 (2)引言 (2)一、探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 (3)(一)幼儿进行探究学习的主动性较低 (3)(二)教师对活动的引导能力较差 (3)(三)活动开展的资源较为缺乏 (4)二、改善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建议 (4)(一)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4)1、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4)2、教给幼儿学科学的方法和技能 (5)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5)(二)提高教师引导的有效性 (6)1、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6)2、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幼儿的探究 (6)3、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 (6)(三)加强对周边资源的整合 (7)1、引进资源 (7)2、借用资源 (7)3、参观实践 (8)结束语 (8)【参考文献】 (8)摘要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探究性学习活动成为了各个幼儿园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成为了研究者的关注的热点。

但是当前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还存在着幼儿主动性不高、教师引导能力较低和教学资源整合较差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应当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自身引导的有效性,加强对周边资源的整合。

关键字: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问题对策引言探究性学习是人们在总结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依托,是学习者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幼儿探究性学习是以活动为基础并通过活动来实现的。

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多渠道探究,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的主动探索周围世界的活动。

[1]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探究,是幼儿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究学习,不仅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习能力,同时有利于幼儿探索精神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幼儿终生发展的长远目标,而且有利于体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深层价值。

幼儿科学的特点

幼儿科学的特点

幼儿科学的特点
幼儿科学是指适合幼儿认知和探索能力的科学教育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直观性和感性体验:幼儿科学注重通过直接观察和感性体验来感受自然界的
现象与规律。

幼儿通过观察、聆听、触摸、闻味等方式,亲身参与科学实验和活动,从而提高他们对事物特征的感知和认知。

2. 探究性学习:幼儿科学鼓励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的探究
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主实验、观察和互动讨论,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探究,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与态度培养:幼儿科学教育不仅注重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培
养幼儿的情感和态度。

通过与自然界的互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与科学态度,如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等。

4. 游戏与趣味性:幼儿科学注重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科学教育。

通过寓教于乐
的方式,幼儿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参与科学活动,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多元性和创新性:幼儿科学教育鼓励多种学习方式和不同的表达形式。

幼儿
可以采用绘画、手工制作、口述讲解等多种方式表达他们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总之,幼儿科学具有直观性、探究性、情感与态度培养、游戏与趣味性以及多
元性与创新性的特点。

通过幼儿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认知能力和探索精神,奠定他们未来科学学习的基础。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参与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自己探索问题并得出结论的学习方式。

本文从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小学科学教学的背景、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案例分析了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性学习前言: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具有现代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模式,而且,探究性学习也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对于推动小学科学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1.1课程改革与探究性学习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课程改革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追求知识的多元化和资源共享。

探究性学习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而产生的,它将学生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中心,教师的角色也从传道者转变为指导者,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因此,探究性学习就成为了现代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儿童认知发展与探究性学习儿童认知发展是影响探究性学习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儿童的思维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和变化,从操作型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

因此,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是以操作和形象为主,他们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

这也就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因为探究性学习鼓励儿童通过实践、观察、比较和总结等方式,自主地发现问题,并尝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和探索精神,而且可以加深儿童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3社会需求与探究性学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但这种模式往往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现代社会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探究性学习正是符合这种社会需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性学习在科学教育中的优势与应用

探究性学习在科学教育中的优势与应用

探究性学习在科学教育中的优势与应用在当今的科学教育领域,探究性学习正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和推崇的学习方式。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深入理解科学知识的机会,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探究性学习究竟具有哪些优势,又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呢?探究性学习的首要优势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他们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得出结论。

这种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乐趣,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物理中的浮力知识时,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探究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会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会让他们对浮力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科学思维包括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分析和推理等一系列过程。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这些科学思维的运用,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比如,在进行一项关于植物生长的探究时,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提出关于影响植物生长因素的假设,然后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如何提出合理的假设、如何设计科学的实验以及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再者,探究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制作模型等,这无疑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比如,在开展一项关于新能源的探究活动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新颖的想法和创意,如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等。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摘要:探究式学习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探究本领,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与以前的各种学习方式相比较,它更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它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能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在探究过程中,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本质。

关键字:探究探究式学习体验“探究——研讨法”是美国自然教学法专家哈佛大学教授兰本达首先提出的。

这种教学方法主张用具体的客观现实作为学习的开始,通过儿童对有结构的材料摆弄、操作,探索出材料所包含的概念而控制它。

然后在小组内分别用自己的语言谈出各人的感性认识,集中起来形成极为丰富的完整形象。

探究式学习以提出(发现)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以科学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认识作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以事实和证据作为科学解释的依据;以合作学习作为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以全方位的开放作为探究学习的前提;以探究的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明确规定了“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探究式学习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在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上往往是好学生神采飞扬,后进生默默无闻。

教师是有心无力,而这些后进生是有力无心,不想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探究式学习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

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行为,引导学生们注意每一个人对探究活动的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

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

当然,对于某些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还要考虑利用其他时机给予他们一些适合他们水平和需要的探究任务,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

小学科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浅谈

小学科学论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浅谈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是的,与其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念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或者教师一个人索然无味地在讲台上做着演示实验,都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一做来得有意义和卓有成效。

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可以细化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提出问题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导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那么如何提出问题呢?我们的学生在习惯了“你问我答”的学习模式之后,提问成了一个艰巨的任务,问题不是凭空产生,它有两大来源。

1、问题来自教材、资料、教师等,在这里要注意问题得与科学概念相结合,得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太浅的问题学生没有兴趣去探究,太深的问题学生无从下手、难以解决,问题必须是能够通过学生的观察研究探讨之后解决的,对高年级来说,他们已经会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记录、整理分析数据了,并能用图示或者文字来汇报研究结果了。

2、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电磁铁的磁力》时,我用串联一个电池的电磁铁吸起了2个垫圈(铁),有学生随即发出疑惑:能不能使电磁铁吸起更多的垫圈?随后,我们确定了“如何增大电磁铁的磁性”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取实验材料,确定实验步骤,进行探究性学习,找寻问题的答案。

(二)、收集数据对于探究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找到证据,将有用的数据记录下来。

在进行“如何增大电磁铁的磁性”这一探究性学习时,学生必须绘制表格,分别记录串联不同个数电池时电磁铁吸取的垫圈个数,和不同线圈圈数时电磁铁吸取的垫圈个数。

(三)、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前面提到的研究性学习“如何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其结论是:串联接入电磁铁的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吸取的垫圈个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串联接入电磁铁的电池数量越少,电磁铁吸取的垫圈个数越少,电磁铁的磁力越小。

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培养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

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培养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

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培养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讲知识、传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种理念强调教学和学习的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仅仅是灌输知识。

随着中班幼儿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希望能通过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国内关于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尤其是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运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进行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有必要开展本研究,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实施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有效地培养中班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提升中班幼儿教育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在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讨其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及效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目前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影响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探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核心内涵及其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中的独特优势;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验证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在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中的实际效果;总结评价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培养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中的有效性,为幼儿科学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路径,促进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2. 正文2.1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简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是指教学和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思考,实践中探索。

陶行知认为,教学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实践,贴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和价值。

他强调教学应该是由教师引导而非灌输,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见解 。
关键词 : 究性 学 习 科 学教 学 探
我 国 的基 础 教 育 负 载着 新 的 时代 使 命 , 展 了 一系 列 开 的教 育 改 革 。不 管 是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 是教 育 评 价 改 还 革 , 指向学校教育要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具 都 有 创 新 精 神 和 实 践 能 力 的 、 面 发 展 的人 , 究学 习就 是 全 探 这 样 一 种 科 学 教 学 的新 规 范 。 l 什 么 是 探 究 性 学 习 “ 究 性 学 习 ” 在 2 纪 5 代 美 国掀 起 的 “ 育 探 是 0世 0年 教 现 代 化 运 动 ”中 由美 国著 名科 学 家 、 芝加 哥大 学教 授 施 瓦 布 倡 导 提 出 的 。他 认 为 学 生 学 习 的过 程 与 科 学 家 的研 究 过 程 在 本 质 上 是 一 致 的 。因此 , 生应 像 “ 科 学 家 ” 样 学 小 一 去发现 问题、 决问题 , 解 并在探究 的过程 中获取知识、 发展 技能 、 培养 能力 ( 别是创造 能力 ) 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 特 , 科 学 方 法 等 的教 育 , 并发 展 自己 的个 性 。“ 究 性 学 习 ” 探 强 调 科 学 概 念 、 学方 法 、 学态 度 三 者 的综 合 和 对 科 学 研 科 科 究 过 程 的理 解 。它 所 具 有 的 这 些 特 点 , 其 成 为美 国教 育 使 改 革 中较 有 影 响 的 教 学 方 式 。在 美 国 的 科 学 教 育 改 革 中 , 强 调 科 学 探 究 是 其 最 重 要 的特 征 。 探究性学习虽然是在科学领域里首先提出来 , 实际上, 它 的 基 本 思 想 是 让 学 生 在 “ 新 发 现 ” “ 新组 合 ” 识 重 和 重 知 过程 中进行学习, 它是一种强调学生 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 学 习 方 式 。与 接 受 式 学 习 相 比, 更 强 调 的 是 : 它 ()参 与 和 过 程 : 究 学 习要 求 所 有 学 生 都 参 与 学 习 1 探 过程 , 把学生视 为 “ 小科学家” 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 , 好服务。院( ) 系 办公 室 一 项 很 重 要 的 职 能 就 是 为 全 院 ( ) 系 教职员工服务 , 是各级办公室工作的核心。院( 办公室 系) 人员要把为教师、 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事关院( 办公室 系) 声誉的头等大事。特 别是在当前 , 改革和发展处于攻坚阶 段的关键时期, 各种 问题和矛盾凸现, 办公室人员一定要 面向基层, 向群众 , 面 及时 了解群情 民意 , 力为基层 、 努 为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证法 四 : 如图( 4 ) 作另一半圆 O, 延长 A D交 圆 O 于点 K , 连结 A B , ( 2 ) 2 x 一5 —3 - 0 ; 2 y一5 y 一3 = 0 。 由垂 径定 理得 : A B =B K= 2 . 提问 : 你发现每组 中的两个方程 的解有什么关系? E AB= ABE. . ’ . AE= BE 3 . 提 出问题 : 每组 中两个方程未知数不 同 , 但未知项相 应的系 数相 同, 这说 明方 程的根与 系数有关 , 那 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 在课堂上 , 通过一题多证 , 多角度 、 多方法 、 多 数有什 么关 系? 层次地分析 问题 , 使学生切实掌握课本 知识 , 克服 4 . 分学 习小组讨论 : 二次项系数 为 1的方程 , 例如 X z 5 + 6 - - 0 , 思维定势 , 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性 学习的能力 。 X 2 3 x + 2 = 0 , x 2 — 2 x 一1 - 0等 , 从中发现根与系数有什么关系? 三、 重 视 知 识 应 用 的 探 究 5 . 归纳各小组讨 论意见 , 得 出方程 x 一 p x + q = O的根 与系数关 在教学过程 中, 我认真钻研教材 , 充分 发挥教材 系 的 猜 想 ,并 用 于 二 次 项 系 数 不 为 1的 方 程 ,如 2 x 2 — 5 x一 的例题 、 习题 的内在潜能 , 引导学生对题 目变化 、 推广和应用进行探究 , 培 养 学 生探 究 学 习 的能 力 3 = 0 , 2 x 3 x + l - - O , 3 x 2 一x 一1 = 0等 , 进一步验证 猜想 。 6 . 提问 : 对 一 般 形 式 的一 元 二 次方 程 a D c + b x + c = 0 ( ≠ o) , 它 的 根 和 习 惯 。 与系数究竟有什么关系? 例如 : 如 图, 圆 O 和圆 O 外切于点 A, 7 . 证 明 上 述 猜想 。 B C是 圆 O。 和圆 O 的公切线 , B、 C为切点. 这种让学生亲 自参与发现、 探究和推导的学习过程 , 突出了知 求证: A B上A C 。 识发 生过程 的揭示和探讨 ,这样既可以反映新 旧知识之间的逻辑 ( 人教版《 几何》 第三册 P 1 2 9 例4 ) 关系, 又充满 了学生观察 、 尝试 、 猜想等活跃 的探究活动 , 提高 了学 这是教材中的一道例题 , 例题的结论 , 在解决 两圆外切 的有关 生探究学 习的能力 。 问题 时 , 应用广泛 。 二、 重视解题 思路的探究 。 多进行“ 一 题 多解 ” 、 “ 一 题 多变 ” 、 “ 一 题 应用一 : 如图 , 圆 O。 和圆 O 外切于点 P , 多用 ” 的 教 学 直线 A B过点 P , 分别交 圆 0 和圆 0 于 A、 B两点 , E F分别切 圆 例如 : 如 图, B C为圆 O 的直径 , A D上B C , O。 和圆 0 于 E、 F , A E与 B F的 延 长线 交 于点 C , 求证: A C上B C 。 垂 足为 D , = , B F和 A D交 于点 E, 求 分析 :连结 P E、 P F ,应用例题结论 , LP E F + LP F E = 9 0 。, 而 证: A E= B E。 LP E F = LA , / _ P F E = /B ,因此 A+ B=9 0 。, 从 而得 证 。 ( 人教版《 几何》 第三册 P 8 7 B组第三题 )

幼儿园科学教学的理念与方法

幼儿园科学教学的理念与方法

幼儿园科学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幼儿园科学教学的理念与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科学已经成为了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了。

幼儿园科学教学的理念是引导儿童从自然、生活中感知世界,从简单的观察、探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逻辑与科学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自我学习能力。

下面是幼儿园科学教学的理念与方法的详细分析。

一、幼儿园科学教学的理念1.以儿童为中心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和体现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维特点,积极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从而促进他们全面人格的发展。

2.注重感知和体验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是通过感观体验构建的。

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学中,要注重通过感观体验来激发儿童的兴趣,让他们切身体验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从而形成他们的科学眼光,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开展探究性学习在幼儿园科学教学中,要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通过尝试、实验等方式,自主探索和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同时,要注重教师和家长的协同,提供学习资源和适当指导,以确保儿童能够获得有效的科学教育。

4.培养科学素养幼儿园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儿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强调科学实验的设计和执行,培养他们从实践中获得科学知识和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幼儿园科学教学的方法1.创设情境,化抽象为身临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植物种植的时候,可以邀请儿童到学校的小花园里参观,指导他们亲手种植小花盆,由此引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逐渐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种类。

2.多样化体验,寓教于乐在幼儿园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体验来激励儿童对科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物理方面的时候,可以通过制作小小的汽车、风筝等小玩具来让儿童亲手实践。

浅谈“培养科学素养”与“探究性学习”

浅谈“培养科学素养”与“探究性学习”

浅谈“培养科学素养”与“探究性学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提高中华民族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这一基本目的出发,把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问题摆上了重要的位置上来。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这一规定,不仅明确指出了小学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而且规定了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那么,如何实现“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这一课程目标呢?从“科学课程标准”中我们找到的答案是:“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进入新课程以来,我们的广大科学教师围绕着“培养科学素养”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问题,曾开展了广泛的学习与实践研究活动,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优秀教学案例。

但是,当我们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来分析更多普通教师的课堂教学时我们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探究性学习”的实质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对于“如何在探究性学习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问题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以,笔者认为:从实现新的科学教育目标出发,在我们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中进一步深入开展对科学课“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和讨论,有利于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下面,仅就自己的学习与实践研究经历,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应注意发现并研究教师在“探究性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模糊认识,进而把科学课教学的研究引向深入。

随着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等教学思想的传播,以及“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等学科课程理念的实践研究,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要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时,我们的有些教师只满足于读了几篇文章,或看了几节好的示范课及研讨课,还有的也只是经历了短暂几天的新课程岗前培训,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对新的科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一番系统的学习与研究,就匆匆开始了对新课程的实践探索。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实验案例 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实验案例 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实验案例一、概述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探索世界、发展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了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式科学实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思维和观察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幼儿园探究式科学实验案例为主题,探讨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和开展探究式科学实验。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科学兴趣幼儿是非常好奇、喜欢探索的,科学教育能够满足他们探索世界的需求,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探究式科学实验,幼儿可以亲身参与实验,体验科学的神奇和乐趣,从而激发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2. 建立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一种系统、批判性的思维方式,通过探究式科学实验,幼儿可以学会观察、提问、预测、实验和总结,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科学实验强调的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幼儿在实验中学会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实践。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能够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探究式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开展1. 选材在幼儿园的探究式科学实验中,我们应该选择和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和现象,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容易地理解实验内容,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比如可以选择水、沙子、玻璃球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实验。

2. 设计在设计探究式科学实验时,要考虑幼儿的芳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简单易操作、能够产生直观效果的实验题材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比如可以设计使用水和沙子的混合物,让幼儿动手分离,观察不同材料的特性。

3. 实施在实施探究式科学实验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监督,让幼儿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帮助他们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进行总结。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发展特点,避免给予太多的提示和答案。

4. 总结实验结束后,要让幼儿进行总结和讨论,共享实验中的发现和体会。

幼儿园小小小小研究员:实验探究科学教育案例

幼儿园小小小小研究员:实验探究科学教育案例

幼儿园小小小小研究员:实验探究科学教育案例幼儿园小小小小研究员:实验探究科学教育案例1. 前言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而在当今社会中,科学教育也变得越来越受到关注。

幼儿园小小小小研究员项目作为一种实验探究科学教育的案例,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家长和教育机构的关注焦点。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主题,了解幼儿园小小小小研究员项目是如何影响孩子们的科学学习和成长的。

2. 什么是幼儿园小小小小研究员项目?幼儿园小小小小研究员项目是一个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科学教育项目,旨在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幼儿们的科学思维、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在这个项目中,幼儿们将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索和理解一些基础的科学原理,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这种项目设计旨在让幼儿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科学,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幼儿园小小小小研究员项目的特点幼儿园小小小小研究员项目与传统的科学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

传统的科学教育更注重知识传授和教师的引导,而小小小小研究员项目更注重幼儿们的实际操作和探究过程。

在这个项目中,幼儿们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实验和观察,主动地去探索科学世界。

这种方式培养了幼儿们的主动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实验探究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

4. 幼儿园小小小小研究员项目的影响幼儿园小小小小研究员项目已经在一些幼儿园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推广。

通过这个项目,幼儿们对科学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入、丰富,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这种项目培养了幼儿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他们的认知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幼儿园小小小小研究员项目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科学教育方式。

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们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探究能力。

在这个项目中,幼儿们不再是被动地听讲和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主动地去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探究性学习品质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探究性学习品质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探究性学习品质陆玉峰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好奇、好问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

我们要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发现属于自己的“新大陆”。

1 选择适宜的科学活动内容小班幼儿的年龄小,通常不知道如何在活动中进行探究,目的性也不明确。

过难的题材会让小班幼儿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在选择时要选择一些内容简单、现象明显的科学活动供幼儿探索。

如我们在小班下学期开展了《海绵宝宝》科学活动,这是一节感知物体特性的探索类活动,使用的材料是生活中废旧的海绵。

海绵有柔软、吸水、有弹性等主要特性,当海绵被挤压、松开时,我们感知的是海绵的柔软、有弹性;把海绵放进水里,我们感知的是海绵的吸水性。

小班幼儿的思维处于直觉阶段,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世界。

当幼儿用手抓、揉海绵、把海绵放进水里时,他们会对海绵的柔软性、弹性、吸水性有直接的体验与感受,从而获得对海绵特性的粗浅认识。

当幼儿亲身感知和欣赏生活中的海绵制品时,他们又会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本次活动对于的小班孩子来说,能操作,也有挑战,趣味性也很足。

还有一成不变的活动形式也会让幼儿感觉到无趣,所以对小班幼儿来说有趣是十分重要的。

在主题活动《百变瓶瓶乐》中我们开展了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瓶子》和《瓶中取球》,先是通过观察、触摸不同种类、材质的瓶子,从而对瓶子的构造以及总类有所了解,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

而瓶中取球是一节探究式科学活动,以故事中的小朋友取皮球这一情境引出浮力的科学原理,这一现象适合小班幼儿去探索、发现。

2 不断提出新问题,让幼儿勇于探索在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活动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可以有效的增加幼儿探究的持续性。

比如在科学小游戏《糖果消失了》活动中,教师会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观察水的变化,糖果的变化,并积极思考为什么水会变颜色?糖果又去哪里了?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也是引导幼儿继续探索下去的兴趣点。

幼儿园科学探究优秀案例介绍 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科学探究优秀案例介绍 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优秀的案例可以给其他幼儿园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介绍一些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优秀案例,希望对各位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某幼儿园在科学教育中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

老师们在布置科学实验时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探究式学习,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会科学知识,更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方法使得孩子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获得了更加丰富和深入的学习体验。

二、结合生活实际另一所幼儿园注重将科学教育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组织相关的实验和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在讲解水的性质时,老师们带领孩子们做了一次“水的密度实验”,让孩子们亲自动手观察、体验,并在实践中发现水的密度与温度的相关规律。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科学知识,也让他们理解到科学无处不在,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三、引导孩子们提出问题一些幼儿园在科学教育中注重引导孩子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进行实验或观察时,老师们会把问题抛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思考并提出问题。

当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时,老师不是直接向他们介绍,而是引导他们观察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和水?”,“植物是如何吸收养分的?”等等。

这样的引导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科学知识。

四、注重实验与观察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一些优秀案例注重让孩子们进行实验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在学习物理方面,老师们带领孩子们做了一次“小小科学家”实验活动,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践。

通过实验,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物理知识,更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科学教育中幼儿的探究性学习
[摘要]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幼儿时期,孩子的探究性学习最易出现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它具有开放性、主体性、探究性、动态性、过程性等特征。

幼儿的探究学习虽与科学家的探究表现出不同差异,但就过程而言,还是有许多共同性的内容,帮助幼儿发现提出问题、设置矛盾,引发幼儿思考、验证假设、让幼儿通过主动探索,自己得出结论、支持探究成果的表达和交流等过程。

[摘要]幼儿探究性学习探究特征
探究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的探究性学习最易出现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

要弄清这个问题,要研究和澄清科学以及幼儿科学教育是什么。

爱因斯坦曾把科学定义为“探求意义的经历”。

幼儿科学教育,刘占兰认为“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也是乐学、会学这些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

同时,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贯彻实施,也带来了幼儿学习方式的变革,一种以“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引导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探究乐趣”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幼儿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主要方式。

一、幼儿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在汉语中“探究”就是“探索”、“研究”,而探索的解释是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研究”的解释是探求事物的性质、发展规律、考虑或商讨。

探究从大体上可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探究即指科学家的专门研究,也指一般人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即包括成人那种深思熟虑式的“思想实验”,又包括儿童那种尝试错误性的探究。

狭义的探究则专指科学探究或科学研究。

国内学者较强调教师在幼儿探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而国外学者更强调幼儿的独立探究。

由于实际的探究性学习是复杂多样的,因而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对探究性学习有自己的看法,但无论怎么看,都必须反映探究性学习的实质,必须有利于幼儿探究性学习的实际开展。

我们认为,幼儿探究性学习是幼儿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以探究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也是一个过程。

它提倡幼儿通过自主地参与过程获得知识,在不断探究中学习,通过自己实际体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探究的乐趣,养成探究的精神和态度。

二、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幼儿的探究特征是幼儿探究性学习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幼儿认识的角度对探究性活动特质进行的深入思考,它是指幼儿在探究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中小学生和成人的认识。

在幼儿期,幼儿的探究性学习虽然最易出现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实际上它的基本思想是让幼儿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过程中进行学习,它是一种强调幼儿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的学习特点影响着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也影响着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扮演的角色。

与人生其他阶段的学习相比,幼儿的学习具有兴趣性、主体性和差异性等特点,正是幼儿的这些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

幼儿探究性学习的开放性基于幼儿的开放性特征,幼儿的发展是开放的。

从活动内容看,它并不拘泥于分科教学中的知识性问题,而且把视野放得更宽,更接近于幼儿日常生活;从活动方式来看,它体现了最大的时空开放性,而让幼儿走入室外、走入园外;从活动过程和结果看,它允许幼儿按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并不追求过程和结果的唯一性和标准化,注重探究的过程而轻结果的获得。

2.主体性。

幼儿探究性学习将幼儿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幼儿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它提供给幼儿选择的自由、思考的空间、交往和表现的机会,为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必要保证是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

幼儿的探究性学习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主体观,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学习具有主体性。

幼儿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将由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

3.探究性。

在幼儿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活动的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的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

因此,幼儿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幼儿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教会幼儿学习的方法,以实现真正的探究,让幼儿在探究中体验快乐。

4.动态性。

幼儿探究性学习的动态性表现为,由于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改变而带来的物质环境、课程的动态性和师幼、幼幼之间的互动性。

幼儿始终用自己特有的思考方式,带着自己特有的愿望和环境相互作用,已有的环境被作为暂时的环境来考虑,教师根据幼儿活动的流程,不断地重新构成环境,即保持环境构成的动态性。

此外,幼儿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动口、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构成幼儿学习的动态性。

5.过程性。

幼儿探究性学习注重过程,学习过程对于幼儿来说更具有发展意
义,幼儿去大胆尝试和探索,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加储于事物中,获得了认识需要的满足,能力的自我肯定。

幼儿探究性学习注重幼儿在活动中应用方法和技能,而非机诫训练,来达到熟练运用的效果;注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即幼儿是否积极参与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注重探究过程而轻结果的获得。

此外,幼儿学习的差异决定了教师对幼儿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要具有极强的生活性,强调学习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情感意识以及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要引导幼儿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各种活动,同时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与实际为幼儿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三、幼儿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幼儿的探究活动虽与科学家的探究表现不同,但就过程而言,还是有许多共同性的内容,对于探究性学习这一过程我们发现,幼儿的探究要根据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幼儿的探究大致上按照提出问题——假设——形成解释——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这样的过程进行,以此来保证幼儿探究学习的顺利完成,总结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幼儿探究性学习过程有如下几个环节。

1.帮助幼儿发现、提出问题。

问题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先决条件,如果幼儿在活动中没有得到明确的问题,就会敷衍了事,不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因而不会获得真正的发展,教师可以明确地提出问题,采取活动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在幼儿进行一定的探究后提出问题,教师也可以要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一个探未知世界,努力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这有利于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探索的内在动机,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形成问题意识,提高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2.设置矛盾,引发幼儿思考。

教师可先设置矛盾,引发幼儿思考,此时的思考实际上就是幼儿解决问题中的假设环节,教师此时提出矛盾性的问题,并使用头脑风暴法来激发幼儿的思考。

头脑风暴法可以让幼儿习惯动脑、学习表达想法、与别人分享也从别人的想法中得到新的思考方向。

教师除了要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想法外,有时还需要指出矛盾的事实,使幼儿看出原有错误或问题的更多方面。

矛盾的事实还可以引起幼儿关注相关因素和可能性,进行充分猜想,为幼儿内部的思维操作和新的思维方式重建提供了可能。

3.验证假设。

验证是对观察和假设的一种检验,通过幼儿动手、动脑操作、观察等直观手段,假设就可能被证实或支持,也可能被否定或推翻,验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引证式,即根据已选择的方案去收集支持假设所需要的事实和证据,经分析、概括而的出结论,从而证明假设成立或不成立;二是实验式,即个体亲自动手实验,通过分析实验和总结实验结果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和有效
性。

4.让幼儿通过主动探索,自己得出结论。

直接告诉幼儿答案,直接纠正幼儿的错误或是代替幼儿去做,不给幼儿尝试的机会,似乎成了教师的习惯。

此时的结论是来自教师而不是幼儿,容易使幼儿形成依赖和迎合教师的心理,也使幼儿疏于思考,失去探究的兴趣和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幼儿产生并表达某种观点时,教师并不直接指出对错,而是让幼儿通过主动探究,让自然结果客观事实来挑战幼儿的认识,证明或推翻原有的想法,自己得出结论。

5.支持探究成果的表达和交流。

幼儿可以把活动中的成果进行收集、分类与老师和小朋友进行分享。

幼儿需要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理解,阐明事物的来龙去脉,从而能够梳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与他人沟通。

当幼儿能够用语言表明自己的想法时,也说明他们的行为已经发生了内化,老师要积极支持幼儿探究成果的表达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陈琴,庞丽娟.科学探究:本质、特点与过程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5,(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