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离子》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学案(新版)新人教版(I)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学案(新版)新人教版(I)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学案(新版)新人教版(I)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自主学习1、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是:⑴⑵⑶,三者缺一。

2、灭火的三种原理是:⑴⑵⑶3、爆炸发生的原理是:4、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如加油站、油库、煤矿等地方要严禁:二、学习过程1、燃烧通常是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

2、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7-1】⑴通过铜片上白磷与热水中白磷现象对比,得出结论是燃烧需要⑵通过铜片上白磷与红现象对比,得出结论是燃烧需要⑶通过点燃木条和小石子的现象对比,得出结论是燃烧需要3、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是怎样的关系?4、灭火的三种原理是:⑴⑵⑶5、常用的三种灭火器是?分别适合扑灭什么样的火灾?⑴⑵⑶6、面粉爆炸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大,燃烧就越。

一般的燃烧如果上升为急速燃烧,常会引起。

7、在油库、煤矿、纺织厂、面粉厂等地者“严禁烟火”,这是因为:8、易燃易爆物在生产、运输、使用、贮存过程中应注意什么?三、达标巩固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常讲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B.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C.易燃物、易爆物可以和其他物质混合存放D.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2、同一种可燃物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程度不同,主要与之有关的是( )A.可燃物本身的着火点B.可燃物量的多少C.跟氧气接触的面积和氧气的浓度D.物质的性质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B.面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D.在易燃易爆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4、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下列措施中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C.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5、下列爆炸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气球在万米高空爆炸B.高压锅爆炸C.轮胎爆炸D.煤气爆炸6、下列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电器短路着火时,用水浇灭D.图书馆失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7、夜间发现煤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打电话报警B.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C.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8、下列图标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9、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

人教版初中化学离子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离子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离子教案
课题:离子
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离子的命名规则;
3. 掌握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教学重点:
1. 离子的定义和分类;
2. 离子的命名规则。

教学难点:
1. 区分阴离子和阳离子;
2. 掌握离子的命名规则。

教学准备:
1. 教材《化学》;
2. 课件;
3.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离子?离子有哪些分类?为什么离子会形成化合物?
二、概念讲解
1. 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 离子的分类:阴离子、阳离子;
3.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原理。

三、命名规则
1. 单原子阳离子的命名:直接用元素名;
2. 单原子阴离子的命名:以-ide结尾;
3. 多原子离子的命名:根据元素名称进行组合。

四、实验
通过实验,让学生验证离子的存在和特性,并观察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五、讨论
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讨论离子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规则,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六、总结
1. 总结离子的定义、分类和命名规则;
2. 引导学生复习离子相关知识,做好复习笔记。

七、作业
1. 完成课后习题;
2. 思考离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实验、讨论、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离子的基本概念和命名规则,提高了学生对离子化合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待下节课检验学生对离子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学习目标:1.领会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含义。

2.明确化学方程式中各种符号及化学意义。

3.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配平简单化学方程式。

(重难点) 【课前预习】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2.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3.用化学式完成下表中的化学反应(注明反应条件):【情境导入】二、自主探究: 【阅读】自学课本P 96~98,完成以下问题: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⑴必须以 为基础;⑵遵守 。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⑴ ; ⑵ ; ⑶ 。

3.注意:⑴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 。

⑵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 ,如把点燃、加热(常用“△”来表示),催化剂等写在 。

⑶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

■如果 ,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 ,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1.最小公倍数法:寻找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且原子个数相差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

Fe 2O 3+C----Fe+CO 2 选择O 原子为配平起点,由于3与2的最小公倍数为6,故Fe 2O 3系数为2,而CO 2的系数为3,然后调节C 与Fe 2O 3的系数分别为3和4,既原方程变为:2。

2.奇数配偶法:寻找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原子,且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为配平的起点。

将奇数的原子用2、4、4、8….等偶数配成偶数,调节其他元素的原子的个数。

Fe 2O 3+C----Fe+CO 2 选择O 原子,因O Fe 2O 3用偶数2配平,再依次推导出C 、Fe 2O 3 、CO 2的系数,分别为3、4、3,即得2Fe 2O 3+3C 4Fe+3CO 2 。

3.观察法:当反应方程式两边有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时,考虑用观察法。

专题04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讲解)-2019年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原卷版)

专题04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讲解)-2019年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原卷版)

专题04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知识点一离子化合物1.写出氢、氦、钠、镁、铝、硅、磷、硫、氯、氩的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指出它们属于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

2.典型的金属元素和典型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结构上和得失电子难易上有什么区别?典型的金属元素和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和得失电子难易上的不同,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深入地讨论一个问题,就是:游离态的钠和游离态的氯在相遇时能不能发生反应呢?思考:观察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钠原子的结构稳定不稳定?为什么?2. 钠原子的结构稳定不稳定?为什么?阴阳离子之间存在着静电引力,同时,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以及电子与电子之间又存在着同电相斥的静电斥力,当引力与斥力达到平衡时,(离子距离≠0),就形成了氯化钠。

总结:1.离子键(1)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2)实质:(3)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4)离子键的形成条件: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是原子成离子键时,一方要容易失去电子,另一方要容易得到电子。

①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

如第IA、ⅡA族的金属元素(如Li、Na、K、Mg、Ca等)与第ⅥA、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如O、S、F、Cl、Br、I等)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

②金属阳离子与某些带负电荷的原子团之间(如Na+与OH-、SO4-2等)形成离子键。

③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酸式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如NH4NO3、NH4HSO4。

2.离子化合物(1)概念: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主要包括强碱[NaOH、KOH、B a(O H)2等]、金属氧化物(K2O、Na2O、MgO等)和绝大数盐。

【注意】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典例1下列有关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B.在化合物Mg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D.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典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知识点二电子式1.电子式的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1.2 离子反应的应用__离子共存与推断(学案)-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1.2 离子反应的应用__离子共存与推断(学案)-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离子反应的应用——离子共存与推断探究任务1.利用离子反应的条件判断离子共存问题。

2.利用离子反应及现象推断离子的存在。

1 离子共存的分析探究1.离子之间反应的条件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

如Ba2+与CO2-3、SO2-4,Ag+与Cl-,Fe3+、Ca2+与OH-等。

(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

如NH+4与OH-,H+与CO2-3、HCO-3等。

(3)生成难电离物质。

如H+与CH3COO-、CO2-3、HCO-3、S2-、HS-、SO2-3、HSO-3等生成难电离的酸;OH-与NH+4生成难电离的碱;H+与OH-生成水等。

2.离子共存问题中易忽视的三类隐含条件(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有色离子,如Cu2+、Fe3+、Fe2+、MnO-4等。

(2)滴入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或pH>7(常温下)的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如Al3+、Mg2+、Cu2+、Zn2+、Fe3+、Fe2+、Ca2+、NH+4、H+、HCO-3、HSO-3等。

(3)滴入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或pH<7(常温下)的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如OH-、CO2-3、HCO-3等。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K+、MnO-4、Cl-、SO2-4B.Na+、CO2-3、SO2-4、Cl-C.NO-3、Na+、HCO-3、Ba2+D.Na+、NO-3、H+、SO2-4B [碱性溶液说明溶液中含大量OH-,H+、HCO-3不能共存,C、D错误;溶液为无色,MnO-4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B正确。

]1.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K+、Cl-、NO-3B.Ag+、Na+、NO-3、Cl-C.Zn2+、Al3+、SO2-4、Cl-D.Ba2+、NH+4、Cl-、HCO-3C [A选项中四种离子不能相互反应,可共存,但Fe3+在溶液中为棕黄色,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Ag+与Cl-反应生成AgCl沉淀,不能共存;D选项的四种离子可以共存,但HCO-3在强酸性条件下不能存在,不符合题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三江苏专用学案:第三章 第四节 离子晶体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三江苏专用学案:第三章 第四节 离子晶体 Word版含答案

第四节离子晶体1.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知道离子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以及与其他晶体的区别。

1.结构特点(1)构成粒子:阳离子和阴离子。

(2)作用力:离子键。

(3)配位数: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

2.结构的决定因素(1)几何因素:晶体中正负离子的半径比。

(2)电荷因素:晶体中正负离子的电荷比。

(3)键性因素:离子键的纯粹程度。

3.性质熔、沸点熔、沸点较高,难挥发硬度硬度较大,难于压缩溶解性一般在水中易溶,在非极性溶剂中难溶导电性固态时不导电,熔融状态或在水溶液中能导电4.常见的离子晶体NaCl CsCl CaF2晶胞阴离子的配位数 6 8 4阳离子的配位数 6 8 8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

语句描述正误 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1)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2)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3)离子晶体中除含离子键外还可能含其他化学键 (4)离子晶体的熔点一定低于原子晶体的熔点(5)离子晶体受热熔化,破坏化学键,吸收能量,属于化学变化答案:(1)× 不一定,如NH 4NO 3晶体中不含金属元素 (2)× 不一定,如AlCl 3是分子晶体 (3)√(4)× 不一定,如MgO 的熔点(2 852 ℃)高于SiO 2的熔点(1 710 ℃)(5)× 离子晶体受热熔化,虽破坏化学键,但未形成新化学键,属于物理变化 2.在NaCl 和CsCl 两种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1,都属于AB 型离子晶体,为什么二者的配位数不同、晶体结构不同?其规律是什么?答案:在NaCl 晶体中,正负离子的半径比r +r -=0.525,在CsCl 晶体中,r+r -=0.934,由于r+r -值的不同,结果使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不同,其晶体结构不同。

高中化学离子技能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离子技能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离子技能教案人教版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离子的概念,了解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形成以及离子的命名规则。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离子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概念,离子的命名规则。

难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将离子的概念和命名运用到化学反应中。

教学准备:1. 实验用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

2. 实验药品:NaCl、CuSO4、AgNO3等。

3. 教学资料:离子化学知识介绍PPT、离子反应实验步骤。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介绍离子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注意离子的种类和命名规则。

二、实验操作1. 预测并记录实验中各试管溶液的颜色和化学性质。

2. 向各试管中滴加NaCl、CuSO4、AgNO3等试剂,观察产生的颜色变化。

3. 根据产生的颜色变化判断其是否产生离子反应。

三、实验总结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正离子和负离子在反应中的作用,并结合命名规则进行归纳。

四、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讨论。

五、课后作业1. 以课本所学知识为基础,结合实际生活,总结离子在日常中的应用。

2. 完成离子命名和配对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实验设计考察了学生对离子概念的掌握程度,并能将其运用到化学反应中。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离子的作用以及离子命名的规则。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2020-2021化学(2019)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化学键含解析

2020-2021化学(2019)第一册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化学键含解析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第三节化学键含解析第三节化学键一离子键1.形成(1)实验探究(2)形成过程2.概念及其理解(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阴离子和阳离子。

(3)成键本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4)成键元素: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二离子化合物1.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2.离子化合物包括以下几大类。

(1)大多数盐:如NaCl、CaCO3、KNO3等。

(2)强碱:如KOH、Ba(OH)2等。

(3)大多数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

三电子式1.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NaCl:MgCl2:四共价键1.形成过程(以Cl2形成为例)用电子式表示:2.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3.成键粒子:原子。

4.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能形成共价键。

5.存在(1)非金属元素的多原子单质,如H2、Cl2、N2、O2等。

(2)共价化合物,如HCl、H2O、CO2、NH3等。

(3)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O2、NH4Cl等.6.分类(1)非极性键①概念: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的共价键。

②形成条件:同种元素的原子间.(2)极性键①概念: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某一原子的共价键。

②形成条件: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

7.共价化合物:以共价键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五含有共价键分子的表示方法1.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粒子(1)单质分子H2:错误!、N2:错误!。

(2)化合物分子H2O:错误!、CO2:错误!、CH4:。

2.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N2:错误!。

CO2:错误!。

3.用结构式表示形成共价键的每一对共用电子对用短线表示而略去未成键电子的式子.例如N2:N≡N、HCl:H—Cl、CO2:O===C===O、CH4:.六化学键1.概念:使原子或离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化学全套学案8-12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化学全套学案8-12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能区分生铁和钢、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关系。

3、通过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来解释决定物质用途的主要因素。

二、自主探究知识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阅读】课本2页—4页,填写下列空白:1A、金属除了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具有各自的特性,如铜呈色,金呈色。

常温下汞是态,它俗称。

2A、物质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和对等多种因素。

3A、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4A、在铁、铝、铜、锌四种金属中:可用来制造炊具的是;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的是;导电性最强的是;常用于做干电池电极的是;包装糖果和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材料是;密度最小的是。

【思考与交流】5A、课本8页书后习题第1、2题。

6B、观察课本3页表8-1,解答课本3页中“讨论”的四个问题。

7C、有两包黑色粉末,分别是铁粉和木炭粉。

请您设计实验,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别。

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知识点2:合金【阅读】课本4页—6页内容,完成以下题目:8A、什么是合金?生铁和钢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9B、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为什么大多数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思考与交流】10A、课本8页书后习题第3题。

11B、课本8页书后习题第4题。

12C、课本9页书后习题第5题。

【反思与小结】三、自我测评13A、下列用途中利用了铜的导电性的是()A.电极B机械零件 C.铜雕像 D.铜火锅14A、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铝B.氧化铁C.铜D.钢15A、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从早到晚的顺序是( )A.Fe—Cu—AlB. Cu—Fe—AlC. Cu—Al—FeD. Al—Cu—Fe16A、“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因为它们属于( )A.氧化物B化合物 C.混合物 D.金属或合金17A、世界卫生组织经过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其主要原因是( )A.价格便宜B升热慢退热也慢,保温性能好C.烹饪食物中留有铁元素D.铁中含有有机物必含的碳元素18B、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的下列应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 A.用铝合金制门窗B用铝合金做飞机材料C.用金属铝制盛装碳酸饮料的易拉罐D. 用金属铝制电线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1)一、学习目标:1.能记住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09 离子反应(练习)-2019年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解析版)

专题09 离子反应(练习)-2019年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案(解析版)

专题09 离子反应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答案】B【解析】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氯化钠属于电解质,A不正确;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不正确;CO2溶于水导电,是因为CO2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电离出的离子而导电的,CO2是非电解质,D不正确。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①汞②浓氨水③氯化钠晶体④硝酸⑤干冰⑥蔗糖⑦硫酸A.①③④B.③④⑦C.②③④D.⑤⑥【答案】B【解析】酸碱盐是电解质,单质、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A.NaCl B.酒精C.NH4HCO3D.CH3COONa【答案】C【解析】A项和D项,NaCl、CH3COONa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B项酒精为非电解质,不能导电;C项NH4HCO3虽然是强电解质,但熔化前已分解。

4.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B.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CaCO3全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水是非电解质【答案】B【解析】CaCO3不是弱电解质,因为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氯气和氨气在水中均不能电离出离子,它们不是电解质,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生成了电解质HCl、HClO和NH3·H2O。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

5. 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组合的一组为()A.盐酸、空气、硫酸、干冰B.蒸馏水、氨水、碳酸氢钠、二氧化硫C.胆矾、盐酸、铁、碳酸钙D.生石灰、漂白粉、氯化铜、碳酸钠【答案】B【解析】A项,盐酸为混合物;C项,铁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碳酸钙为电解质;D项,碳酸钠为电解质。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 必修一 学案 4.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 必修一 学案 4.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学习目标与素养】1.微观探析:认识原子结构。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够正确书写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知道元素、核素的含义。

认识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体会元素周期表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碱金属、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变化观念:能初步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碱金属、卤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学习重难点】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认识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以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为例,了解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基础知识填充 一、原子的构成 1.构成(1)原子⎩⎪⎨⎪⎧原子核⎩⎨⎧质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2)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中性原子中)。

2.质量数(1)概念: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作质量数。

(2)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二、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1)概念: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能量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各电子层由内到外电子层数1234567字母代号K L M N O P Q离核远近由近到远能量高低由低到高2.电子分层排布(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按K→L→M→N……顺序排列。

(2)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①第n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如K、L、M、N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分别为2、8、18、32。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7单元精品导学案及复习学案(139页推荐)图文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7单元精品导学案及复习学案(139页推荐)图文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7 单元精选导教案及复习教案 (139 页介绍 )_ 图文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新课标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7 单元精选导教案及复习教案(139 页介绍 )_ 图文”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A.SO2B.NO2C.N2, D.NH314.“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

为减少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在不用耗其余物质的状况下,可将尾气中的 CO 、NO 转变为参加大气循环的无毒混淆气体。

试推测,该无毒混淆气体是A、N2 和 CO2B、CO2 和 NO2C、CO2 和O2D、CO2 和 SO215.以下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议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绘的化学方程式是()A.S 十 O2SO2B. 2CO+O22CO2C.2H2+O22H2O D. CH4+2O2CO2+2H2O16.用 X 表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 X 在必定条件下有以下反响:X+6O26CO2 + 6H2O 。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X 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B、X 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 D、X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17.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依据化学方程式不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 该反响中的反响物和生成物B.各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C. 反响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 化学反响的快慢18.实验室制氧气时一定知足的条件是()A. 一定使用催化剂物 C. 一定用排水法采集B.一定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响D.一定用燃着的火柴查验能否采集满19.有 A、B、C、D 四种物质,它们能发生以下反响: A+B=C+D ,已知12 gA与14 gB物质恰巧完整反响,生成18 gC 和必定量的D,若要获取12 gD,需要参加反响的 A 物质的质量为() A.12 g B.14 g C.18 g D.15 gg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整焚烧,生成 4.4 g 二氧化碳和 3.6 g 水,对于该物质的构成有以下判断:①必定含有C、H元素②必定不含 O 元素③可能含 O 元素④必定含 O 元素⑤分子中 C、H 原子个数之比为 1:2 ⑥分子中 C 、H 原子个数之比为 1:4;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③⑥ D. ①④⑤二、填空与简答:21、( 1)以下化学方程式中:A、 4P+5O2C 、 S+O22P2O52H2O = 2H2B、 2Fe + 6HCl = 2FeCl3 + 3H2↑+O2↑↑ SO2↑D、E、 Al + H2SO4 = Al2(SO4 )3 + H2↑①未配平的是_____ ;②反响条件写错的是_________;③ 未注明反响条件的是______;④箭头使用不妥的是______;101⑤化学式写错的是_________。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预习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预习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预习学案新人教版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 21% 、氮气 %、 0.03%、稀有气体 %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3、混合物:。

如:空气纯净物:。

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那等4、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总结一下本节课我们掌握的化学符号吧!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物质,相信你一定能行:汞、氧气、氮气、红磷、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恭喜你!顺利通过六关!课题二:氧气一、氧气的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大气压下,氧气的密度是,比空气的密度,它溶于水,在压强为时,氧气在-183度时变为液体,在-218度时变成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的助燃性:支持,供给呼吸(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一定要记住这些现象奥)碳: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变浑浊的气体文字表达式为:磷: 产生大量、放热。

文字表达式为: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火焰,产生有气味的气体,该生成物是空气污染物,因此集气瓶底部要放入少量的水。

huahefanying文字表达式为:铝、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为:铁: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只能发生现象,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点燃细铁丝可发生剧烈燃烧,,生成(填颜色)固体(Fe3O4)文字表达式为: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生成,产生使澄清变浑浊的气体.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或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区别和联系:缓慢氧化反应:。

三、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物质,相信你一定能行:硫、二氧化硫、木炭、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碳、氧气、五氧化二磷、氮气、氧化汞、镁、钙恭喜你!顺利通过第七关!课题三:氧气的制备:1、工业制氧气:分离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变化)2、实验室制氧气:A、高锰酸钾是一种的固体,受热分解出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初中化学上册离子教案

初中化学上册离子教案

初中化学上册离子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子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离子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书写。

3. 能够运用离子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离子的概念及其命名方法。

难点:离子的名称和化学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化学中的离子概念,让学生谈谈他们对离子的了解及相关实验经验。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离子的概念和性质。

2. 讲解离子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

3. 演示一些例题,让学生理解离子的命名规则。

三、练习(20分钟)
1. 让学生进行离子的命名和化学式的书写练习。

2. 分组让学生互相练习,并相互纠正。

3. 带领学生共同解决一些离子相关的问题。

四、总结及讨论(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巩固今天所学内容。

六、课堂检测(5分钟)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测试,检测他们对离子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离子的知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2019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学案(知识点详解及配套习题)

(2019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学案(知识点详解及配套习题)

2019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学案物质的分类胶体[明确学习目标] 1.学会物质分类方法,会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同素异形体。

3.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4.会制备Fe(OH)3胶体,会鉴别胶体与溶液。

学生自主学习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1.同素异形体(1)由□01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3)举例:O2与□02O3;红磷与白磷;金刚石、□03石墨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1)交叉分类法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②举例:Ⅱ.某些盐的交叉分类(2)树状分类法①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②举例: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1)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

(2)举例:根据性质对氧化物进行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1)概念:□01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组成(3)分类 ①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以其状态为分类标准共分为□049种分散系。

②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2.胶体的制备和特征(1)Fe(OH)3胶体的制备制备原理: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具体操作:往烧杯中注入40 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08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09红褐色,停止加热。

(2)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当平行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10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11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胶体和□12溶液。

1.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法的意义何在?提示:运用分类法对物质进行科学的分类,然后分门别类地研究它们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就能够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

《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知识承载着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的价值功能,促进学生原有认知的发展,让学生构建“微粒观”,通过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学科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电解质的电离的学习中已了解溶液导电的原因有了认识(溶液中存在带电的粒子),并基于此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及同类物质性质的相似性。

此外,学生还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能书写常见物质的电离方程式,还对物质的分类有了较系统的认识。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

因此,在教学时可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归纳,但需要注意将抽象概念形象化,以帮助他们理解。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离子反应的本质。

2.能根据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3.能用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典型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评价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探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离子过程的认识以及对“三重表征”的理解。

2.通过对硫酸钠和氯化钢实验以及其它证据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概念归纳能力。

3.通过对离子方程式在生活中应用的讨论,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离子反应的本质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五、教学方法1.探究法: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反应的本质2.归纳法:通过典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掌握书写规则六、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反应的本质,因此选其作为本节课的核心分析点。

每个环节都使用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的相关的问题进行驱动,学生对氯化钢和硫酸钠实验的宏观现象、原因的微观解释与符号表征形成了整体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离子反应的本质,让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悄然有序地融为一体,既保证了知识关联的结构化,又达成了认识思路(“宏-微-符”三重表征)的结构化。

必修一离子反应学案

必修一离子反应学案





收获 与 疑惑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教学模式 学习方法


1、 在下列物质中①H2SO4②HCl③NaOH④Cu(OH)2⑤AgCl ⑥Na2CO3⑦C2H5OH ⑧H2O⑨SO2⑩Fe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_________ 2、 阅读进行试验 2-1,思考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一 向 Na2SO4 溶 液中加入 适量 KCl 溶 液 实验二 向 Na2SO4 溶 液中加入 适 量 BaCl2 溶液 实验三 向 CuSO4 溶 液中加入 适 量 NaOH 溶液 实验四 实验五 向酚酞和 向 HCl 溶液 NaOH 混合液中 加 入 适 中 加入适量 量 Na2CO3 溶 盐酸 液
(1)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2)可溶的强电解质写______形式. (3) 单质、气体、氧化物、弱酸、弱碱、难溶物写___________式. (4)遵守_______守恒、_________守恒. (5)固体间的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 对于微溶物[如 Ca(OH)2]的处理: ①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微溶物用________式。 ②当反应物里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如澄清石灰水)应写成___________形式。 ③当反应物里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态(如____________)应写化学式。 (6)多元弱酸酸式盐的酸根离子不能拆写。 (多元弱酸酸式酸根包含:_____________) 复 习 巩 固 练习 1、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2、写出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些反应也可以用此离子方程式表示? 3+ 练习 3、 已知 Fe2(SO4)3 和明矾 (KAl(SO4)2· 2O) 12H 可以做净水剂, 如何检验净水剂中含有 Fe 、 2SO4 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稀硫酸滴在铁片上 Fe+2H+==Fe3++H2↑ 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 SO42-==BaSO4↓ C、足量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CaCO3+2H+==Ca2++CO2↑+H2O D、氢氧化铜与稀硫酸混合 H++OH-==H2O 2、各组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CaCO3 和 HCl、Na2CO3 和 HCl B、BaCl2 和 H2SO4、Ba(OH)2 和 H2SO4 C、HCl 和 Na2CO3、HCl 和 NaHCO3 D、KOH 和 H2SO4、Ba(OH)2 和 HNO3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2H+==Ca2++2H2O B、铜与稀硫酸的反应 Cu +2H+== Cu2++H2↑ C、氨水与氯化铁反应 3OH-+Fe3+== Fe(OH)3↓ 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 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4、(选做)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 ,写出所用试剂化学式及离 子方程式。 (1)BaCl2(HCl):试剂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O2(CO2):试剂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粉(铝粉) :试剂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 + A、K 、OH 、Na 、NO3 B、Na 、Fe3+、SO42-、OHC、H+、Na+、Cl-、CO32D、 Ba2+、Cu2+、Cl-、SO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离子》学案人教新课标版一、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知道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知道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重难点)3.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会用离子符号正确的表示离子。

(重点)【课前预习】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如铁、水、食盐。

2.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叙述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的联系与区别。

【情境导入】朗读《漫游原子世界》,猜想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我是一个小、小、小的电子,在原子内部很大的空间中围绕着原子核这个小老头不停地转动;我们在飞,却怎么也飞不高。

因为这老头长得很特别:虽然占据原子中央很小的地盘,却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因此,这小老头也带正电,很有能耐,正好把我们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所以我们很难脱离原子核的怀抱。

”二、自主探究:【阅读】课本P78~79图文,思考下列问题:1.核外电子是排布的。

2.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①圆圈表示、②圆圈内+表示、③数字表示、④弧线表示、⑤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五个要素)3.仔细研究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发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是:第一层最多排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个电子,第一层后排第二层,第二层后排第三层;最外层最多排个电子。

4.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5.★对照原子结构示意图,思考:O与S、F与Cl两组元素的化学性质如何?■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数关系密切。

而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数决定的。

【思考】由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得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

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资料】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②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氯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达成共识后由两名同学上台表演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阅读】课本P 79第二段图文。

1.找出离子、阴离子、阳离子的概念,并举两例。

2.说说书写离子符号应注意的事项。

【小结】1.离子的形成:原子 →阳离子 →带正电原子 →阴离子 →带2.离子:带电的 或 叫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 ;带负电的离子叫 。

3.离子符号⑴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

如:阳离子: 阴离子:⑵表示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Mg 2+ ——表示一个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Mg 2+ :表示两个镁离子(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4.离子化合物: 叫离子化合物【思考交流】1.原子与离子的比较;2.归纳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书P 79)【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小结】的形成 原子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课本P801~2题1.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1) 元素种类 (2)化学性质 (3)相对原子质量 (4)原子的电性 (5)原子核 (6)电子层数 (7)最外层电子数A、(1)(3)(5)B、(2)(4)(6)(8)C、(2)(5)D、(1)(5)2.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有,属于阴离子的有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为。

3.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对它进行研究:(1)第11号元素名称是,它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它的离子符号为。

(2)从上表中我还可以探究出以下规律: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 。

(3)研究表明:从第二周期从3号~9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号~17号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

【中考直通车】4.我市发展将有六大特色,其中之一是“打造主城休闲避暑养生区和主城近郊最大的负氧离子库”。

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如O22-),O22-与O2不相同的是()A.质子数 B.电子数 C.含氧原子个数 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5.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右图所示)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A.9 B.10 C.12 D.176.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铜 B .氯化钠 C .氧气 D .金刚石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B .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C .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D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8.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A.H 2O ——1个水分子B.Na +1 ——1个钠离子C.3Fe 3+ ——3个铁原子D.2H ——2个氢元素9.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 种元素。

A 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拓展延伸】10.分析MgO 的形成过程【作业布置】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5.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怎样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原理?3.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4.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情境导入】猜谜1.“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2.“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

”二、自主探究: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我们同学现在对空气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

最初,人们对于物质为什么能够燃烧着迷,激发了好多人的研究兴趣,于是一些科学家对于“燃烧的本质”展开探究,经过若干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一奥秘逐渐被揭开,空气的成分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步入空气成分的探究中吧。

【阅读】P26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实验探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表格【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总结实验结论:3.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4.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对比归纳】认识相似装置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氧气____,稀有气体____,二氧化碳_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_____。

空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阅读】课文P27页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找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2.判断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并说明依据。

空气海水氧气石灰水冰水混合物冰【阅读】课本P30~32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什么可以造成空气污染?有何危害?如何防治?⑴空气的污染源:①(可吸入颗粒物)②主要有、、、等。

(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废气的排放。

三大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

)⑵空气污染的危害①;②等。

⑶保护空气的措施①改善燃料结构,尽量充分燃烧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②化石燃料进行脱硫脱氮处理,工厂废气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③开发新能源(绿色能源、清洁能源)。

④植树造林,提高环境自我净化能力。

2、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周报空气质量日报内容包括:、、等。

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暂定:、、、和。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的原料;(2)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社区安全和的环境友好的产品;注: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P33.1~61.空气的成分以和为主,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完成。

下列步骤的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②用燃烧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时,火柴熄灭,说明主要是氮气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人瓶内,并把塞子塞紧 ④冷却到室温 ⑤打开弹簧夹,水压入集气瓶中,并接近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⑥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 ⑦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 .⑦⑥②⑤④③①B .⑦⑥③②⑤①④C .⑦⑥①③④⑤②D .⑦⑥①③②④⑤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蒸馏水B .雪碧饮料C .河水D .洁净的空气5.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C.生锈的铁钉、海水D.二氧化碳、液态氧气6.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 )A .氧气B .氮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7.下列活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 .动植物的呼吸B .工厂烟囱排放的烟尘C .汽车行驶排放的尾气D .焚烧麦秆产生的烟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气体组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氮气C.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D.氮气 氧气 一氧化碳9.氮气的下列用途中,主要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A .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B .灯泡中充氮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C .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D .医疗上用液氮作冷冻麻醉剂【中考直通车】10.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其中含量最大的气体是(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休11.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二氧化硫12.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