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练一讲评
初中语文周考试卷讲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试卷,找出错误原因,提高解题技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中的错误,找出原因。
2. 针对错误进行讲解,提高解题技巧。
3. 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
三、教学难点1. 分析错误原因,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针对不同题型,讲解相应的解题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引入- 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考试情况,如总分、平均分等。
2. 分析试卷-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位代表展示试卷中的错误题目。
- 小组成员共同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补充和纠正。
3. 讲解解题技巧- 针对试卷中的错误题型,讲解相应的解题技巧。
- 以例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解题练习。
- 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
4. 良好答题习惯的培养- 强调答题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 讲解答题格式规范,如书写、排版等。
- 引导学生养成仔细审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5. 总结与反思- 学生总结本次考试中的收获和不足。
-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6. 布置作业- 布置与本次考试相关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布置拓展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定期进行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
语文周考试卷讲评教案设计
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总结考试经验,提高解题技巧。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及原因。
2. 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应试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本次语文周考试卷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答题情况。
2. 提问:同学们在考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对哪些题型感到困惑?二、试卷分析1. 分析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作文等各部分的得分情况。
2. 总结常见错误类型及原因:a. 答题不规范,书写潦草;b. 理解不准确,记忆不牢固;c. 思维不严谨,逻辑混乱;d. 缺乏阅读技巧,答题速度慢。
三、解题技巧与方法1. 针对不同题型,讲解解题技巧:a. 选择题:排除法、比较法、猜测法等;b. 填空题:关键词、语境理解、逻辑推理等;c. 阅读题:快速阅读、筛选信息、归纳总结等;d. 作文: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语言表达等。
2. 鼓励学生多做题、多总结,提高解题能力。
四、心理辅导1. 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等,进行心理辅导。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态,提高自信心。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自己在本次考试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试卷中的错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学生对解题技巧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
3. 收集学生对本次试卷讲评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周周末作业讲评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和联想、想象的手法, 表达出了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腹心独自欣赏虚 渺美好的烟花的孤独和寂寥。
4.文章第二段说“我”小时候对放烟花并不向往, 长大了更没感觉,而且觉得实在不划算,最后一 段却说明年一定要买“好多好多”“最高最大的 烟花”,“让所有人好好看个够”。你觉得这两 者矛盾吗?请简述理由。(5分)
“很久很久以后,当她给我诉说这些事情的时 候,我还能感觉到她眉目间的光芒,感觉到她浑 身哗然畅行的光合作用,感觉到她贯通终生的耐 心与希望。”
“光合作用”原意是指植物的一种生命活动, 文中是指母亲全身心的融入到了生产活动当中, 也充分融入了自然。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表 现了母亲的顽强坚毅和她始终保佑的耐心与希望。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与钦佩之情。
•第三个:如奇迹一般的烟花,吸引了不少邻居和 村人静静仰视和观赏。
2.品味句子第⑤段“但星空华丽,在世界上半部 分兀自狂欢。”加点词“狂欢”的妙处。
“狂欢”本意是纵情的欢乐聚会,文中是星 空绚烂的意思。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现出了夜空璀璨夺目的特点,表达了对美丽 夜空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显示出了我们的渺小 和孤独(孤寂)。
不矛盾。第②段这样写为最终“我”的改 变埋下了伏笔,起初“我们”因为贫穷、与村 民文化背景不同,才不过年、不放烟花,但这 一次放烟花却让“我”感受到一种孤寂中的美 好,也明白即使身处贫穷偏远之地,人们对美 的追求是相通的、不会泯灭,所 以“我”才有 了最后的决定。
《石头》
5.品味第⑩段划线句子中的加点词: “可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
第一周周末作业讲评
《放烟花》
1.在放三个烟花的过程中,除了烟花本身的美, “我”每次都有不同寻常的发现,请阅读第⑧— ⑬段并概括这些发现。(6分)
周讲评1
周讲评在百日宣誓后,同学们都能以高昂的士气和斗志,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积极投入到高考备考中。
迟到的少了,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打盹睡觉的几乎看不到了,自习课上都能专注投入,高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午休晚寝及时上床休息。
看现在状态,我们应该充满自信,以必胜的信念迎接高考。
高考就是对我们心智、才学、责任、甚至品质的一次检阅!高考是我们人生更上一层的台阶与转折,是我们成长与蜕变的机遇,是我们走向成熟与坚强的一次人生洗礼!让我们豪情满怀拥抱高考。
在3月20号,21号就要举行全枣庄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届时同学们会看到自己在全枣庄的位置,依据成绩,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只有平时准备的好,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为此给大家提几点建议;1:要有良好的状态,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必不可少!1).要懂得轻重缓急:(什么时间优先完成什么任务;薄弱科目多花心思)2.)适度紧张、高效做题!(把平时的自习、测试当成高考,专注投入)3).张弛有度、学会放松!4).多总结、多回顾!5.多交流、多请教!2. 要用高效学习创造奇迹。
1)学习,我们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把每一节课听好,把每一道题做好,做对,做会,做全。
不能够好高骛远,心浮气躁,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2)要分秒必争,巧计划,细安排。
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
我们要学会经营自己的学习,以最少的投入换的最大的回报,争取学习效益最大化。
3)每天的作业,根据自己的实际,要合理安排,大胆取舍,不要患得患失,顾此失彼;要有的放矢,周密计划,不要漫无目的,毫无章法。
4)在学习中,保持专注投入的状态,拒绝三闲。
课堂上积极参与,密切配合老师开展生动高效的教学,思维活跃,及时消化;自习课,合理规划,科学安排,精力集中,收获多多。
同学们有人说过:“只有经历过地狱的磨练,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高三人应该是最简单最纯粹的,跌倒了爬起来,摔了跟头站起来。
没有近乎愚蠢的坚持,不要妄想获得成功。
单周练讲评新闻
一、错误点
• 错误率较多:
• • • • • • 选择题:1、2、3、8、12 非选择题: 13、翻译:(1)“束湿”(2)“内交”不会 14、默写:第(3)题句子写错 “兮”和“度”书写错误率最高 15、新闻阅读较差
• • • • •
错因分析: 1、成语积累过少 2、病句选项未认真阅读 3、背书不认真 4、新闻有关知识遗忘
• 完成P194【三、赏析新闻开头的艺术】(8 分钟)
六、作业布,自己核对答案 (20分钟) • 自我纠错,找出疑点
三、合作探究
• 小组讨论疑难点 (5分钟) • (把找出的疑难点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解决 不了的暂时记下来)
三、教师简析,讲评疑难点
• 每组派代表说出本组未解决的疑难点 • (10分钟)
四、归纳总结
• (5分钟)
五、学生练习,及时矫正
周测一试卷讲评
下面是一份对 400 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 调查表。请根据这个情况调查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1)、有修辞手法的,多为比喻、拟人、夸张等,直 接从修辞手法入手分析。
运用 _ 手法,将(_具体_分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_ (浅 层意义),表现了_ (情感、哲理等深层意义)。
答题思路:
(2)、从动词入手分析,着重分析其传神之处。 所用_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_浅_层_意义, 体现了(表达了) 深_层_意_义
参考答案: (1)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高主动回答问题的人数
(或比例)越来越少,被动回答问题的人数(或比 例)越来越多。
(2)建议同学们克服害怕出错,被人笑话的心 理,大胆举手发言,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也提高学 习效率。
(二)、小组合作,分别赏析《关 雎》、《蒹葭》做好记录,准备展
示
语言品析类试题
答题思路:
第一周测试卷讲评
考试情况总结
比较突出的同学:
于静怡110 张鑫颖108 李金珂104 张艺颍104
进步较大的同学有:
刘亚蒿97 郭一林97
陈丹阳99 贾春雷91
王硕磊105 徐裕杨101
刘海源97 王菲然94
李一帆104
张亚楠98 刘锐博94
存在的问题
❖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粗心。 ❖ 2、综合性学习: 主要存在审题不明,语言表
类别
主动回4 88.5% 26
6.5%
初中生
306 76.5% 78
18%
高中语文周考试卷讲评教案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本次语文周考试卷,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2. 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和应试技巧。
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中的错误类型,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2. 针对性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激发学习动力。
2. 如何针对不同题型,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本次语文周考试卷,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本次考试中,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做得不好?二、试卷分析1. 分析试卷中的错误类型,如基础知识错误、阅读理解错误、作文错误等。
2. 针对性讲解错误类型,如字词错误、语法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
3. 分析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阅读理解能力不足、作文思路不清等。
三、经验教训总结1.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考试的经验教训,如基础知识要扎实、阅读理解要注重细节等。
2. 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四、答题技巧讲解1. 针对阅读理解题,讲解如何快速抓住文章主旨、理解作者观点等技巧。
2. 针对作文题,讲解如何审题、构思、组织语言等技巧。
3. 针对其他题型,讲解相应的答题技巧。
五、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答题心得和经验。
2.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解答,点评学生的答题技巧。
六、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次讲评课的内容,强调学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本次讲评课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第一次周练试卷讲评
17.(3分)“吞”,写出了城市 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 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18.(3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 的欢愉。
19(4分)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 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 怀念。
20.(4分)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 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 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 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 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 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 一个世界。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10.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 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 去。
3. c
花枝招展:意思是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出自 《红楼梦》。
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豆蔻年华:意思是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 青春年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 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4.(6分)
A.“发展”改“投身”;
B.“提升城市品位”与“改变 城市现状”调换位置。
5.(7分)
(1)示例:走进自然,领略美景 (2分)
(2)示例:诵四季诗文、 学四 季常识(2分)
(3)秋季,秋季是季节的升华, 人生的诠释 。(3分)
6. (4分) C
7.(3分) c
8.(4分)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表达作者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试卷成绩情况
总分: 及格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窠 1. 贮 谧
guǎng chéng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 郎西。
高一语文周测1作文讲评
好的作文是练出来的,也是修改出来的
学习目标:
1、能依据语言分层分析材料,准确审题立意;
2、懂得文章要以观点为统帅,全文围绕中心观点 的谋篇布局;
3、带着目的写作,以任务驱动写作。
四、写作(60分)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
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们刚刚学习完课文《鸿门宴》,我们看到了项
我们刚刚学习完课文《鸿门宴》,我 们看到了项羽、刘邦二人的争斗与较量,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两人的故事展 开讨论。//刘邦、项羽两个人的为人处事 与成败得失,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 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
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
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读懂作文材料 读懂
方法:分层提炼//
①李世民的名言;
引用名言意图?
(1)要以人为鉴; (2)要以史为鉴。
写作(60分)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以
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感触最深的还是刘邦的为人处 事。
请你围绕观点设计文章的
惕不要重蹈覆辙。
分论点。
例文分析
本次作文问题对策提示
【1】:注意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2】:注意立意要依托原材料,符合命题意图。 【3】:注意文章不能写成对故事的拓展。 【4】:行文过程要求有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
作业
根据讲评,自主修改或重写作文。
本文应该回答什么核心问题? 我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从给定的范围挑选。 例:刘邦的处事给我的感触最深。
四川省绵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数学周练一含答案
绵阳高2022级数学周练一(答案在最后)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设函数y =M ,集合{}2|,N y y x x R ==∈,则M N ⋂等于()A.∅B.NC.[)1,+∞ D.M2.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12,3,n n n a n a a n ++⎧=⎨+⎩为偶数为奇数,若21n n b a -=,则4b =()A.18B.16C.11D.6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命题:p x ∃∈R ,210x x ++<,则:p x ⌝∀∈R ,210x x ++≥B.已知a ,b ∈R ,“1a >且1b >”是“1a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1x =”是“2320x x -+=”的充要条件D.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在某病毒疫苗的研发过程中,需要利用基因编辑小鼠进行动物实验.现随机抽取100只基因编辑小鼠对该病毒疫苗进行实验,得到如下22⨯列联表(部分数据缺失):被某病毒感染未被某病毒感染合计注射疫苗1050未注射疫苗3050合计30100计算可知,根据小概率值α=________的独立性检验,分析“给基因编辑小鼠注射该种疫苗能起到预防该病毒感染的效果”()附:()()()()()22n ad bc a b c d a c b d χ-=++++,n a b c d =+++.α0.10.050.010.0050.0012.7063.8416.6357.87910.828A.0.001B.0.05C.0.01D.0.0055.存在函数()f x 满足:对任意x ∈R 都有()A.()1f x x x=+B.()21f x x +=C.()21f x x =+ D.()221f x x x +=+6.函数()ln f x x x =,正确的命题是()A.值域为RB.在(1,+)∞上是增函数C.()f x 有两个不同零点D.过(1,0)点的切线有两条7.已知三次函数无极值点,则的取值范围是()A.m<2或m>4B.m ≥2或m ≤4C.[2,4]D.(2,4)8.已知0a >,设函数()21,0e ,0x x ax xf x ax x ⎧++≤=⎨->⎩,若存在0x ,使得()0f x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0,222- B.()()0,2221,-+∞ C.()1,+∞ D.()2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高一周测(一)讲评
A劲jìng B圮pǐ C溯sù
劲头 劲敌 劲舞
干劲 劲升 劲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 一项是( )(3分)
A.寂寥 沧茫 风华正茂 意气风发 B.萧瑟 傍徨 凄婉迷茫 天伦叙乐 C.柔波 脸颜 咄咄逼人 剑拔弩张 D.凌侮 荆棘 融会贯通 感人肺腹
描绘了一幅风雨中海天莫辨,浩茫混
沌,旷荡无涯的壮阔海景。倾注了词 人对人民大众无限关切的思想感情。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郭门临渡头,村树 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 人,倾家事南亩。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 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 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 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 雄姿。你是怎样理解“挥鞭”一词的?
“挥鞭”是一个典型的意蕴丰富的动态行为。
它生动传神地勾勒出曹孟德驰骋沙场,南 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也显示出人物雄壮豪 放、威猛勇武的性格特征,从而表达词人 毛泽东对魏武帝的缅怀之情,更突出体现 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雄伟气魄和博大情怀。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 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 之外的打渔船, 在起伏的汪洋里都已经看 不见, 也不知漂去了哪边?
往事已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 今日, 人间却换了新颜。
(1)“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以练“带”讲——记一节周练讲评课
我 们 不 能 用 常 规 的 分 析 方 法 去 分析 “ 西 天 的 云 彩 ” 的 句 法 角 色。 另外 , 仅仅根据 结构形 式把 “ 西天 的云彩 ” 分 析 为 告 别 的对 象还勉 强可 以 .那 么最后 一节 的“ 不带走 一片 云彩 ” 又 该 如 何
万 丈 绝 壁 垂 直 而 下 .驮 队
原 来 就 在 这 壁 顶 上 怒 江 自西 北 天 际 亮 亮 而 来 .深 远 似 涓 涓
堕堕堕 壁 , 二 查 笪望鳖’ 江, 墨 : 主二塑,
,
再 不 敢 向 下 看
文 中 画 线 部 分 描 写 了峡 谷 险 峻气势 . 请 分析其 表现 特色 。 ( 5分 )
答案 : 以壁顶 观察 点 , 变 换视 角, 从视 觉 、 听觉、 内 心 感 受 多 方 面描 写 , 使 人如临其境。
蓝 黑 色 但 山 背后 却 已晨 曦 微
露 ,二
垒 鎏 查出 童 垫
学 生 恍 然 大 悟 第 二 个 失 分 点 忽 视 语 言 特 色. 我再 一次呈 现 2 0 0 7高 考 题 《 麦天》 : 答 案 : 选取 了 麦 天代 表 性 事物 : 从视觉、 听觉 、 嗅 觉 多角 句 完 全 可 以这 样 排 列 :我 像 西 天的云 彩一样 . 轻 轻 地 走 了/ 我 像 西 天 的 云 彩 一 样 .轻 轻 的 招 手 作别 ( 康桥 ) 。 如此 , 最后 一节 的“ 不带走 一 片云彩 ” 也 就 好 理 解 了 带 走 云 彩 本 来 是 毫 无 声 息的 .但 诗作者 唯恐破 坏康 桥 的 美 丽 清 幽 .连 一 片 云 彩 都 不 带走。 ( 作者 单位 : 承 德县三 十家子初 中 )
边 的 山 峦 仍 是 一 片 令 人 生 厌 的
周练一讲评
13、请结合文章分析以下两处划线句子所蕴含的情感。 (4分) (1)“您居然还记得我!可我,我现在……不长画画了。” (2)便说:“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
①有人还认识他的意外,不能画画的失落 ②猜疑老花农想占有自己的烟斗
14、请分析第(10)节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从此以后,他常来坐坐,特别是在凤尾菊盛开的时刻。
①小说情节紧凑有序,波澜起伏,吸引读者。 画家受尽歧视,邂逅花农,感受温暖;重戴桂 冠,冷落花农;再次落魄,重识真情。 ②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人物个性,使人物 形象更鲜明生动。花农有始终如一善良温厚的 人性之美,而画家显达时则彰显出人性弱点, ③使主题思想集中而深刻,即对人性之美与人 性缺陷的审视与思考。
观点二:凤尾菊是小说的线索。
①凤尾菊贯穿小说主体情节,使结构谨严,脉 络分明。 ②凤尾菊是连接两个人物的纽带。花农养凤尾 菊,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凤尾 菊,临终还托付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画家因 凤尾菊而悔悟。 ③凤尾菊是花农美好心灵的物化,象征善良、 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表现了作者对 美好感情的歌颂。
周练一讲评
深入浅出:指讲话或 文章的内容深刻,语 言文字却浅显易懂或 内容或道理很深刻, 但表达得浅显通俗。
漫画作文:
• 角度一:对古典文学名著的解读有个性化的认识, 《儒林外史》看到“营销学”,《西游记》看出 “管理学”,《红楼梦》里有“公关学”,《三国 演义》里学习“策略学”等等。即学生根据自己的 理解,从不同的作品里有不同的解读和不同的收获。 • 角度二:古典文学名著博大精深,本身即具有极其 丰富的内涵和营养。即使是在新时期,也可以从多 个方面给当代人提供借鉴,产生新的实用价值。考 生可据此立意,谈古典文学名著的实用价值问题。
九下语文的资料周练一讲评-精品
(二)“知入”与“知出” (12 分)
18.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 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 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 与“出”。或:既能“入”又能 “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2分)
19. 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 “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 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 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3分)
25.不能。“目前”限制时间,说明磁悬 浮列车的隔离装置在当前这段时间内是 最先进的,表达准确严密,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附加题(共10分)
1.(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 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3分)
2.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 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 结合起来。(或“既要有远大目标,又 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 (3分)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6.B(“野芳发而幽香”中的“芳”应解释为 “香花”)
7.D( A.表并列; B.表顺承;C.表顺承; D.表转折)
8.C( 应翻译为“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
9.B( A.作者在本文寄情山水,表达随遇而 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C.文章第三段写滁 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 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醉”正 是为了写“乐”)
10.A (本文用游人之乐衬托出太守之乐)
三、积累与文学名著(共15分)
11①在河之洲 ②千里共婵娟 ③黑云压城城欲摧 ④折戟沉沙铁未销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12.文学名著(5分)
① 罗曼·罗兰(1分)
②教皇命令这位对壁画技巧一窍不通的画家 去绘西斯廷教堂的拱顶,从1508年到1512年共 用5年时间。(2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语文周练试卷评讲
撞了竹桥,不好驾驭,没有方向 ,横冲直撞的状态。同时写出了“ 我”驾驶小船很不熟练,内心十分 慌张和兴奋。
14.父亲质朴、稳健,是“我”幼小 心目中的精神依托;父亲是有胆 气的男子汉;父亲对“我”充满慈 爱;父亲的生活充满艰辛;父亲 对“我”充满希望。(4分,答出三 点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3.B 4. (1)第②句,在“酌情扣分” 后面加“的措施”
(2)第④句,去掉“防止” 5.文学之星 我与名著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 迟。——颜真卿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 亲。——于谦 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9.(1)慢;(2)没有 (3)辞别(4)看
10.(1)(他)于是就认为已 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 )。
(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 驶去。
11(1)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 虚。不能略有新知就骄傲自满,略 有进步就妄自尊大,否则逃脱不了 失败的命运。 (2)不论做什么事,凡浅尝辄止 者未能有成功者;凡在学习或工作 中不断进取者,一定会达到胜利的 彼岸。
第一次周练 语文试卷讲评
考情分析
得分情况统计表
班级均分 年级均分
120分以上 100-109分 90分以下
班级最高
班级语文成绩情况分布
12人 24人
110-119分 90-99分
6人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20人 10人
1.
yùn niàng zhù xù
谧瘫
山岛竦峙 潮平两岸阔 随君直到夜郎西 归雁洛阳边 断肠人在天涯 沾衣欲湿杏花雨 秋风萧瑟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寸有所长 谬以千里
以练『带』讲——记一节周练讲评课
以练『带』讲——记一节周练讲评课
王尤东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之友》
【年(卷),期】2014(0)11
【摘要】案例背景高三第二学期进入了二轮复习阶段,模拟试卷纷至沓来,看似张张是精品,不练不可,练而不评更不可,评而不精万不可。
而这往往让二轮复习陷入到"以考代练"、"以练代讲"状态中。
"考""练""讲"在高三最后阶段当然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如何"考""练""讲"是值得探究的,不应把这一过程理解成简单的机械的流水线操作;不应用一"代"字简单"代替"高三最后三个月关键段的复习,而应是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凭借"一发"来"带动"高三冲刺阶段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王尤东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物理学科"导、讲、练、提"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以"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一节为例 [J], 孙鹏伟
2.试谈以练代讲在历史复习教学中的可行性——由一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小高考复习课展开的思考 [J], 曹军
3.再论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讲、练”设计——兼论实施“精讲多练”到“精讲、诱
思、活练”的教学模型转变 [J], 陆小明;夏锦阳
4.中俄视唱练耳的对话——记第五届国际视唱练耳教学论坛暨中俄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 [J], 罗延舒;
5.写文导人生讲文练能力──“周记导练系列实验”的回顾 [J], 张海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自测一讲评
问题、答案、术语、赋分、共性、个 性
《梅兰芳的为人》
• 22、特点:传记中写了作者与梅兰芳交往的 实事、实情、实景,抓住人物主要的特征来 写,从各个方面来写出梅兰芳的为人之善。 同时用了第一、三人称,使文章亲切、自然、 通俗易懂,如临其境。这样的语言是人们发 字内心想要流露出的情感,真实动人。启示: 在自己以后的写作中,注意依据文体安排行 文结构,运用典型事例,抓住细节刻画,使 用简练、准确作简要分 析 • 问题答案:前几句写景,叙事渲染了孤独冷 清的氛围,最后一句抒发作者感情,“愁苦 的望着北面的长安”,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作 者心系国家有才华不被重用和壮志未酬的愁 苦之情。
正确答案:以愁字作结,既凝重的结 束了全诗,又有无限的深情俱在言外。 (2分)表现了他暮年落魄江湖而依然 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友伤情怀。(2 分)
讲
评
细节决定成败
诗歌炼字典型错例分析—“过”“下”两字的 妙处 • 问题答案:1、运用拟人的手法。“成双成对 的蝴蝶嬉戏着飞过幔,一只只轻鸥直下急流” 十分生动形象的描绘出蝴蝶飞鸥的动态美, 表达作者对欲报效祖国的渴望。 答题步骤:解释字的含义,放在句中理解;运 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正确答案:“过”字写出了蝴蝶穿空而过幔 帐的轻盈;“下”字写出了白鸥逐流飞翔的 轻快。与作者的境遇(勉强饮酒、年老体弱、 囚居舟中)形成对比,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 伏笔与铺垫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 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描述的是次要人物或事件,目 的却在为表现主要人物或事件衬托或蓄势。作者尽管是在次 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 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 示,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 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 2、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 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 “显性”的;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 常比较隐蔽,所谓埋下伏笔,即指这一点。因而,伏笔是 “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 “闲笔”。 • 3、从笔墨上看: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 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 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 4、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 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你怎样看待伯夷叔齐的行为?
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唐朝的韩愈写过 《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 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 “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 一多颂,写朱自清颂,号为文王①,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父亲死了却不安葬,大动干戈去打仗,这难道是孝的行为吗?
曰:“父死不葬,爰(yuán,助词,不译)及干戈,可谓 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害国君,这难道可以算做仁德吗? 孝
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 用兵器杀 有节操的 离开 王已
认为……可耻 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 将要 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 取代 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 其 错 哪里,那儿 到
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 Cú,通“殂”,死亡
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 可谓 天道并不对谁特别偏爱,但通常是帮助善良人的
使……高洁 而且 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 通“餍,满足 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 通”早” 把肝当做 到底是怎样的呢? 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 凶暴残忍 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
5.(1)"平"字运用之妙有三:一是写出了新生水菽的整齐茂 盛;二是它与"铺"字合用,写出了湖面的平展、阔大无垠; 其三是突出春天水势涨满湖面,一望无际。这些描写都恰到 好处地反映出早春的"早" 和生机勃勃。
(写出其中两点妙处得2分,点出效果1分,共3分。)
(2)诗人以美景衬哀情,以南湖早春景色的生机勃勃、明媚 可爱,反衬自己遭贬谪后的衰病不堪,抒发了面对美景却无心 欣赏的消沉郁闷的心情。 (答出"乐景衬哀情"或"反衬手法"1分,答出心情"遭到贬谪后 消沉郁闷"1分,有分析2分, 共4分)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 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 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 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1.A
让:谦让
2.B B.两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A.“于”,介词, 在;介词,表被动。 C.“其”,人称代词,自己的;副词, 表期望语气。D.“以”,连词,因为;介词,把。 3.C C项:“糟糠不厌”应为“连糟糠之食都吃不饱”; “回也屡空”与“学习伯夷、叔齐坚守节操”无因果关系 4.(1)父亲死了尚未安葬,竟然动起兵器来,能说得上是孝吗? 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 (2)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善良的人们 (3)我对此十分疑惑,如果说这便是所谓的天道,那天道究竟 是对呢?还是不对呢? (4).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显露出来。难 道是因为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将富贵看得太轻吗 (5)口才很好,又多才能 (6)婆婆故意嫌我织得慢,不是织得慢,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
终。
如果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
这些都是特别明显贴别显著的例子了
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
违法乱纪
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 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 道,是邪非邪?
而有的人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时机才说话;从不走 小道捷径,不是公正正当的事绝不去做,结果反倒遭遇灾祸, 这种情形多得简直数也数不清。我深感困惑,倘若有所谓天道, 那么这天道究竟是对的呢还是错的呢?
周练一
2013.11.12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 孤竹:地名,在今河北 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 于是 齐亦 谦让,此为“让位”
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 hé ,何不
赡养老人,对老人很好 何不投奔他 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 志向不同的人,不互相商议谋划 按照 自己的,代词 曰:
即使要干手拿鞭子的卑贱的职务 “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
其轻若此哉?
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显露出来。难道是 因为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将富贵看得太轻吗 ?
鲁迅的《故事新编· 采薇》通篇以寓言体小说的形式,描写了伯 夷、叔齐采薇的前前后后。伯夷兄弟则是恪守旧礼、可笑又可怜 的遗老形象。他们鄙弃富贵,却又不能自己养活自己;逃避权力, 却又阻碍行使正义的权力;作为隐者他们心中有太多的负担,所 以发言吐意都难得超然。鲁迅把伯夷兄弟写成是“脾气太大的傻 瓜”。鲁迅所处的时代,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刚刚结束, 封建主义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鲁迅,作为当时文化革命的勇士, 一直处于反封建主义的第一线。而鲁迅眼中的伯夷、叔齐,则是 一个恪守旧礼的商末遗老。伯夷、叔齐当年的思想和主张,与鲁 迅时代,与鲁迅的思想方式,显然格格不入。鲁迅写《采薇》, 也完全是借古讽今,批判和鞭鞑民国时期的守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