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指南
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一、背景介绍
实践基地是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实践体验的场所,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设目标
实践基地的建设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
1.提供实践机会:建设一系列符合学生需要的实践项目,提供丰富多样
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实践体验的平台。
2.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三、建设内容
实践基地的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硬件设施建设
建设实践基地需要提供适合实践活动的硬件设施,如实验室、工作室、训练场地、演示厅等。这些硬件设施应当满足实践活动的需求,具备安全、实用、便捷的特点。
2. 实践项目设计
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项目,包括科技创新项目、社会实践项目、职业实践项目等。这些项目应当符合学生的需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指导师资培训
培训一支专业的实践指导师队伍,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 实践活动管理
建立健全的实践活动管理机制,包括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和评估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有效管理。
四、建设步骤
实践基地的建设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需求调研:了解学生对实践基地的需求,明确建设目标和内容。
2.设计规划:根据需求调研结果,制定实践基地的设计方案和规划布局。
3.设备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实践基地所需的硬件设备和材料。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教学琐谈JIAOXUESUOTAN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江苏省东台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孟夏明
【摘要】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同时也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在本文中,将围绕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实情况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教师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并不是无依据的,它是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实践活动指南(试行)》的指导下开展的,旨在通过“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四大主题的实践活动来保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从而成为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也给广大社会人士提供了技能拓展和训练的资源和场地。
一、建设综合实践学习基地的现实意义
(一)能使学生获得更多实践机会
传统的应试教育只侧重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能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放松,对学生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实践经历等都有所助益。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在分配和普及上都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因而导致部分中小学至今没有实践活动基地,更有甚者,无法开展实践活动或者只能将实践活动安排于假期,从而导致实践活动只停留于表面,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开展实践活动的目的,进而使得学生因缺乏条件而无法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二)能进一步实践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与实践基地创建的目的都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建立素质教育实践学习基地。综合实践学习基地的建设还能一定程度上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让学生走出校园,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社会,从而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在素质理念的不断推行下,学校也更加倾向于在校外建立综合实践基地,这样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的时候能更加方便和有效。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德育工作指南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德育工
作指南
通过生动有趣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基本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和自我约束意识,为进一步的德育工作打下基础。
小学高年级
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国家意识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和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高中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人生方向和职业规划,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德育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道德品德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勤劳勇敢、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等良好品德。
三)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制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
四)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人生方向和职业规划,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五、德育工作机制
一)领导机制。加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德育领导体制建设,形成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和组织保障。
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德育素质培养和专业化能力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重庆市少年宫校园校外活动中心合作共建指南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 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00〕13号)精神,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全市青少年宫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宫宫政校校策合合作支作的持六基大础与基背础景政策支持
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衔接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应的政策支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2007年5月7日
“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wenku.baidu.com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 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
“开展青少年技能培训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活动、文化活动,引导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和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创 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发掘青少年的特长和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原则。面向青少年、面向家庭、面向学校、面向社会,逐步向社区、乡镇、家庭延伸和扩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2017)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2017)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有关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7〕43号)有关要求,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现就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有关事宜通知: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补短板促均衡、促公平提质量”的工作思路,深化义务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目标导向推动问题解决的工作方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大力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切实解决新时代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适应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形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到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内涵发展卓有成效,所有区县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国家督导认定,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明显提高,形成区县域内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均衡优质发展的格局。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强规范树品牌”行动计划,提升中小学德育质量
以立德树人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大力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建设,建构在党的领导下中小学德育工作全融入、规范化运行的新格局。形成方向正确、目标落实、内容完善、学段衔接、途径育人、载体丰富的德育工作新常态,促进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整体提升。系统推进“德育品牌项目创建工程”,形成一批课程育德、文化育德、活动育德、管理育德、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的优质项目,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全国研学旅行政策手册
全国研学旅行政策手册
中央政策
2013年政策首次提出
一、《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首次提出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此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尝试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展。
2014年进入教育部基础司工作要点
二、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2014年工作要点蒲公英行动计划
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在会上,他首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研学要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确定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共同体验,分组活动,相互研讨,书写研学日志,形成研学总结报告。
2014年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范畴
三、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4年8月21日《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积极开展研学
旅行。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
学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学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一、背景介绍
学校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计划建设一座具有现代化设施和专业化管理的学校社会实践基地。
二、基地选址
找到一个合适的基地是建设一个成功的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的重要条件。我们计划选址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并确保基地区域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并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三、基地设施
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的设施对于实践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计划在基地内建设多功能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创客空间等设施,并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设施,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四、资源整合
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整合各方资源,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给学生。我们计划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大学研究所等达成合作,共享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五、课程内容
在学校社会实践基地,我们将开设各种形式的实践课程,覆盖科学、文化、社会等领域。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会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自己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导师团队
导师的引导和指导对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计划
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导师团队,负责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并提供专业的教学建议和学术指导。
七、实践成果展示
我们计划在学校社会实践基地内设立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实践成果。展
示区将展示学生的科研成果、创新作品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实践项目评估
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确保实践项目的质
量和效果。我们计划建立评估团队,定期对学生的实践项目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规范基地运行管理全面提升实践育人能力(徐伟)
wk.baidu.com
活动载体。
校外教育场所的规划建设
“十一五”期间要实现每个城区、县(市)都有一所
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校外教育场所的财政保障
建设和改造资金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运转、维护和
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校外教育场所的工作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设校外教育研究专业硕士学位;
规范基地运行管理 提高实践育人能力 徐 伟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教育分会秘书长 江苏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协作会秘书长 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副主任
一 一、基地教育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8号): 校外教育场所的建设与管理的总体要求 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基地要健全规范的机制 运行管理机制、课程建设机制、 教师发展机制、共建共享机制、 评价考核机制、经费保障机制 (3)基地要形成鲜明的特色 张家港的长江文化 南京行知的三农实践 南通基地的海文化 深圳育新的公共安全 上海东方绿洲的国防教育
(4)基地要落实优质的服务 前瞻的教育理念 张家港基地: 办学思想“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 育、实践素质教育” 办学理念“让学生经历一次体验、感受 一次成功、尝试一次创新” 基地特色“共建型运作、开放式课程、 长江风文化” 基地目标“特色鲜明、内涵发展、学生 欢迎、江苏品牌、全国示范”。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三篇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三篇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篇一一、指导思想
为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良好的品德、习惯恰到好处地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促进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二、工作目标
1、建设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如组织学生参观毛主席纪念馆。使学生们亲身体验对英雄的拥护与爱戴。
2、建设带有勤工俭学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行业的运行和发展情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前进行实际工作体验,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扬工作中的协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
3、建设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针对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其在各自兴趣范围内多参加各类社团,有读书兴趣的可以参加书社、有表演兴趣的可以参加演艺社等。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又可以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
三、活动形式
1、每年春季、秋季开学,邀请交警中队队长为同学们讲述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让同学们知道安全重于泰山。
2、每年的四月、十一月,邀请派出所指导员,为同学们讲述有关法律知识。让同学们懂法、守法。
3、每年清明节,我校都组织师生前往毛主席纪念馆举行祭扫活动,缅怀先烈的伟绩,寓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于活动中,培养学生为祖国、为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的献身精神。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篇二
本学期德育工作在让校园充满爱、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精心打造具有南平八中特色的教育文化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下,贯彻学校的十项重大改革措施,狠抓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始终把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以实施学校提出的养成、成长、成功三成教育及创建平安校园为主线,积极开展工作,落实全员育人,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具体工作如下:
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指南.
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指南.
一、总则
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指南,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指南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国中小学实际情况,明确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放在首位,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3. 坚持实践育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
4. 坚持协同育人。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5. 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推动德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 坚持依法治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确保德育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中小学德育工作应着力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扎实科学文化素养、健康身心、审美情趣、劳动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细化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德育目标
1. 总体目标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包括: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指南的通知-渝教基发〔2019〕9号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指南的通
知
正文: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
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指南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有关直属单位:
为全面贯彻全国、重庆市教育大会精神,推进全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实施,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化建设,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重庆市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际,现将《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育基地建设指南》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9年4月10日
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推进全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健康发展,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
组织实施,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化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的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是学校根据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引导中小学生到校外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场所。
第三条申报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单位应是依法登记注册的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学校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学校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学校的教育实践基地建
设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实践性、体验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目标与意义
1. 目标:建设一所具有实践教育特色的学生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
学习和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意义:通过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学生能够深入实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提高
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三、基地选址
1. 地理位置:基地应尽可能靠近学校,方便学生前往参访实践。
2. 设施条件:基地应具备先进的实验设备、舒适的实习场所和周边的配套服务
设施。
四、实践内容
1. 科学实验:开设生物、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实际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
进行科学探究,提高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企事业单位、社会福利机构等,了解社会运作机制,拓宽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
3.职业体验:提供实践机会,如开设校园小店铺、组织实践团队等,培养学生
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
1. 审查入选:要求基地聘请优秀的专业人才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实践指导工作,确保指导质量。
2. 培训支持:定期开展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指导能力,确保
教育实践基地的教育质量。
六、资源整合与外部合作
1. 基地资源:整合学校自身的实践资源,包括实验室、图书馆、校园环境等,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条件。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一、前言
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本文制定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二、建设目标
1.提供学生实践活动的场所和设施,创建良好的实践环境;
2.拓宽学生的实践领域,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促进学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实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内容
1. 建设场所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场所,如企业、科研机构等。建议选取在本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实践资源的合作单位作为校外实践基地。同时,还需要进行场地规划和设计,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2. 优化设施
为了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需要配备先进的设施设备。建议购置实验室设备、办公设备、实践工具等。同时,还需要配置合适的实践场所,如实验室、实践工作室、展示区等。确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得到良好的支持和服务。
3. 建设实践项目
为了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建议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设计并开展不同类型的实践项目。如科研项目、创新设计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等。通过这些实践项目,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4. 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实践基地的运行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机制。在管理机制中,应该明确实践基地的组织结构、人员岗位和职责,并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流程。同时,要加强对实践基地的监管,确保实践活动的质量和安全。
四、预期效果
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
实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9.10.23
•【字号】
•【施行日期】2019.10.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校园安全
正文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
见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各高校,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全市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7〕23号)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教思政〔2018〕1号)要求,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19年工作安排,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
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程,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领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为导向,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夯实国家安全人才基础,构建国家安全教育体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国家安全教育保障。
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精选8篇)
中⼩学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精选8篇)
中⼩学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精选8篇)
不知不觉中⼀个快乐有趣的活动⼜告⼀段落了,想必你会开拓了视野,可以把这些感想记录在活动总结。那么活动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是⼩编收集整理的中⼩学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中⼩学社会实践活动总结1
为全⾯推进未成年⼈综合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印发<⽰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实践活动指南(试⾏)>》(教基⼀司函〔20xx〕56号)⽂件精神,结合我市当前创建全国⽂明城市⼯作实际,现就进⼀步加强中⼩学⽣社会实践活动。
⼀、要⾼度重视开展学⽣实践活动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全⾯贯彻党的教育⽅针的根本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综合实践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实践与创新能⼒、提升学⽣综合素质、促进学⽣全⾯发展⾄关重要。
市教育局已建⽴市⽰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原株洲县六中),并成功获得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持项⽬,为国家级⽰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将⾯向全市开放。
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市⽰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素质教育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统筹安排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到实处。要通过组织学⽣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探索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促进素质教育纵深发展。
⼆、要切实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探究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探究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作者:刘铤钏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期
【摘要】学生实践体验课程是学校按照生命教育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与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实践性教育活动。让学生参加实践体验活动是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远离生活的有效途径,是完善知识与技能,丰富情感和体验,磨练品质和意志,增强学习
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思想修养和理想抱负水平,培养完美个性的人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措施;体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型实践课程,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将会呈现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实践体验课程是学校按照生命教育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实践性教育活动。
一、课程背景
为深入贯彻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课程建设指南(试行)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
办学理念,初步拟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学校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深化生
命教育,在活动中挖掘生命的本质、特征及价值。
二、课程目的
实施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旨在使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形成对自身、自然和社会的整体认识;养成积极而负责的生活态度;学会认知,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效衔接,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德、智、体、美
在实践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引导和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结合自身特色,通过体验式、交互式、探究式等学习形式提升学生公众表达、团队协作、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创新思
维等核心素养;锤炼学生生存能力,感悟生命;享受“玩中学”、“学中玩”,即在快乐中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推进全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健康发展,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组织实施,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化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的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是学校根据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引导中小学生到校外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场所。
第三条申报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单位应是依法登记注册的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第四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服务于中小学集中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服务于中小学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基地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实现育人功能的教育基地。
第五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是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开展,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第二章基地建设
第六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项目设置要根据地域环境、
- 1 -
特色资源实际,按照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需要,科学设置实践、研学活动项目。主要包括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等活动项目。活动项目的设置要满足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天及以上要求。
第七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活动内容设置要有效衔接国家、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特点和规律,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应遵循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连续性。主要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纵深发展,满足中小学生的个性需求。
第八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活动主题要从学生自身成长需要出发,强化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在主题活动中充分体现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阶段目标的实现。加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学会生存生活等实践、探究、体验主题活动。
第九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课程建设应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结合基地特色和可用资源建立课程体系,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每个活动课程应有明确的活动内容、目标、重难点及活动准备要求,要有明细的活动实施过程、总结分享与反思环节,要有适宜的拓展延伸内容和活动评价量标及结果。
第十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筑及附属设施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建筑规范、环保规范、安全规
- 2 -
范等标准。根据教育活动需要,配置必要的教育活动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等。通讯、强(弱)电、燃气、卫生、安全保卫等基础设施要符合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要求。
第十一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活动项目、活动规模、活动计划、课程开设实际,购置配齐中小学生不同学段参加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器材设备。做到器材设备安全可靠,符合设备配置标准要求和安装规范,基地内安全设施设备齐全可靠。
第十二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活动指导教师要选配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人员,从事学生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教学指导及管理工作。指导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或技能资格。指导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的数量应满足教育活动的需要。
第三章评估认定
第十三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分为国家级基地、市级基地、区县级基地。国家级基地由教育部认定,市级基地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区县级基地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各级认定单位制定相应的认定办法和标准,本指南中的推荐认定标准适用于市级基地的认定。
第十四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评估认定采取自愿申报原则,符合相应条件即可申报认定。市教委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对区县教委推荐申报为市级基地的单位进行评估认定。区县教委对已命名为区县级基地、且正式运营效果好的单
- 3 -
位,方能推荐申报市级基地。
第十五条市教委根据区县教委推荐材料(附件2),组织专家按照评估标准(附件1)对申报单位进行评估认定。评估认定采用“资料核实、现场核查、综合评估、社会公示”方式进行。对符合条件者命名为“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第十六条市教委组织的市级基地申报时间为每年的9月。区县级基地的评估认定工作,由各区县教委组织实施。
第四章基地管理
第十七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要建立健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职能职责、激励措施和实施办法,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基地管理水平和活动质量。
第十八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要按照中小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合理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时间,有效有序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教育活动,充分体现活动开展的育人效应。按照基地特色和活动主题,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第十九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要建立学生活动评价机制。以学生成长为导向开展科学评价,对学生在实践、研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情感态度、自我反思、体验收获等进行科学评价,形成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成长档案。
第二十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要做好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精心制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安全预案,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杜绝安全
- 4 -
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一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运营要按照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需要和学校具体需求,开展自主运营活动,接受属地教育行政等部门管理。区县教委要落实专门部门和人员加强区域内各类基地的管理与指导,充分发挥基地的育人作用,实现基地的教育功能和安全保障措施的落实。
第二十二条市教委指定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对市级基地开展三年考核复审工作,对基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或整改不到位的,不按教育规律和要求开展活动的,不适宜学生开展实践教育、研学旅行活动或发生过较大安全事故的,将取消市级基地称号。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指南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据本指南,制定相应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申报评估指南(试行)》(渝教基发〔2016〕32号)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渝教基发〔2016〕45号)同时废止。
附件:1.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评估标准
2.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推荐表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