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的艺术特色
电影《一九四二》的新闻伦理和现代艺术价值
电影《一九四二》的新闻伦理和现代艺术价值电影《一九四二》是由华谊兄弟和重庆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一部大型灾难剧情片。
电影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由张国立、陈道明、张涵予、李雪健等联合出演。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九四二年真实发生在河南的一次大旱灾。
当时成千上万的灾民背井离乡,外出逃荒。
在这部电影当中,通过两条线索展开整部故事情节:一个是以逃荒路上的灾民发生的悲惨故事为主线。
另外一条就是以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作为主线,他们的腐败和对人民的蔑视更加深了这场灾难给国民带来的伤害。
一、电影《一九四二》剧情梗概1942年,河南地区因为旱灾,发生了一场大逃荒,电影中张国立扮演的老东家范殿元也因为这大灾荒以及战争逼近加入了当时的逃荒大军,开始的时候,他还赶着马车,车上载着粮食以及他的一家人。
但3个月后,除了他自己,什么都没了,粮食被抢了,家人都去世了。
这个老东家就特别的纠结,他选择逃荒就是想让他的一家子人全都活下来。
但是现在他的亲人全部都死了。
于是,他就下定决心不准备再继续逃荒了。
他开始逆着人们逃荒的方向往回走。
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再想着怎么活下去,而是想着可以死得离家近点。
在回去的路上,他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女孩。
这个小女孩正趴在他刚死去的亲人身上哭泣。
他就劝这个小女孩别哭了,小女孩说自己并不是因为她娘死了才哭,而是因为她认识的人全部都死了。
她现在一个人都不认识,这么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东家让小女孩叫自己一声爷,小女孩抬起头,叫了他一声爷。
于是,这一老一少就牵着手朝山坡下走去,接下来就是人物的独白。
故事到此也就结束了。
[1]二、行为抉择和新闻伦理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外国记者叫白修德,他是《时代周刊》的一名记者,在当时也正因为有了这名记者对当时灾区的报道,才为当时的历史留下了证据。
那个时候,国民政府的领导人蒋介石正因为战事忙得不可开交,对河南的灾害一点都不关心,想对这件事情置之不理,但由于这位记者对河南灾区的报道以及在当时的《时代周刊》上刊登出来了,才迫使蒋介石下令去河南的灾区救灾。
《一九四二》影评
《一九四二》影评这个周末,我观看了两部电影:《少年派》和《1942》。
这两部片子都涉及到人在绝境中与命运抗争的主题,让我不禁将它们进行了比较。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两种主要的表达类型:客观表达和客观+主观表达。
《1942》这部电影,冯小刚导演试图借刘震云的小说,来探讨“我们这个民族是从哪儿来的,我们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我们”这一宏大命题。
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希望从早期的市井喜剧转型,挑战历史题材的驾驭,展现民族苦难的深度。
然而,看完《1942》后,我只看到了他的野心,却未能感受到他的雄心、诚心或真心。
在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他所提出问题的答案,但很遗憾,并没有找到。
要知道,我正是冲着这个问题才对《1942》充满期待的。
冯小刚这次选择了客观表达,但似乎只是为了展现血腥、丑陋和悲惨,而没有深入思考这些苦难背后的意义。
满目都是被炮弹炸飞的四肢、被剥了皮的猫、被分解的驴等令人不适的画面。
诚然,这些都是民族苦难的一部分,特别是像河南 1942 年那样的天灾人祸,但问题是,展现这些场景之后,他想传达给观众的是什么呢?是人们在磨难后变得麻木、失去尊严、苟且偷生吗?这几天网上已经开始讨论在饥饿状态下是否还有尊严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关于玉碎与瓦全的选择。
相比之下,《辛德勒的名单》通过人道主义危机的展现,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美丽人生》中,父亲在纳粹集中营里依然用游戏的方式保护儿子,向他灌输美好的东西;而《1942》中,教士看到日军轰炸,人们无处可逃时,跑去问神父上帝在哪里,神父的回答却让信仰开始动摇。
我很困惑冯小刚为何要在多条线索中加入信仰元素。
如果是为了迎合西方市场,想要将所谓的 8 亿票房再做大做强,那他应该深入研究西方人对信仰的理解。
重要的不是你信仰什么,而是在经历苦难后,你是否仍然拥有信仰。
如果是为了佐证灾难对心灵的冲击,那么与《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相比,这种手段实际上是一种倒退。
在这两部电影中,人性在磨难后仍然保持着坚持和温暖。
浅析电影《一九四二》的艺术教育功能
艺术 作 品的教 育 功 能 首 先 体 现 在艺 术 的审 美
认 知功 能上 。“ 艺术作 品往 往能更 加深 刻地 揭示 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会、 历史 、 人 生的真谛 和 内涵 , 更 能反 映 社会 生活 的 深 度 和广度 , 常 常通 过 生 动 感 人 的艺 术 形 象 , 给 人 们 带来 难 以忘却 的社会 生活知 识 。 ” 1 9 4 2年 的河 南 , 处 于大 饥 荒 与 民族 苦难 时期 ,
绵薄之 力 。栓 柱对 于孩 子 的情 感执 念 与 老 马 挂 在 嘴边 的“ 保命 ” 信念 作 比较 , 虽 然 略 显做 作 , 但 还 是
、
历史 的侧面— — 艺术教 育另辟 蹊径
十分 现实地 将一 个 忠 实 马夫 作 为 中国奴 仆 与 一 个 圆滑 厨师作 为 E l 本 奴 隶 的差 异 化 结 局残 酷 地 表 现 出来 , 让人 绝望 , 苦 痛不堪 。 在 电影 中 , 蒋 鼎文 等 国 民党 将 领 的麻 木 不 仁 ,
国民党政府 官员 的贪污腐 化 , 以及 注重 形式 的 口号 排 练与惨 遭欺凌 的完败 战役 , 都表 现 出 国民党 政府 实 质性 的腐败 无 能 。事 实 的真 相 竟 然 要 一个 外 国
[ 作者 简介 ] 于方( 1 9 9 1 一 ), 女, 江苏如皋人 , 南京 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 院在读本科生 , 研究方 向: 新闻传播学 , 新媒体与教育 。
[ 摘 要] 本文以电影《 一九四二》 为例 , 分别从艺术教育与历史诉求、 艺术教育 中独特 的审丑 文化 以
及 艺术教 育 的终极 关怀 三方 面具体解 析 电影 艺术教 育 功能的 内涵 。电影在表 达人 的底 线 与 民族 灾难 的冲
纪实影像中的审美价值——解读影片《一九四二》
作者: 回宝昆[1] 张守志[2]
作者机构: [1]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2]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出版物刊名: 芒种
页码: 93-9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审美价值 纪实风格 影片 解读 影像 《时代》周刊 艺术展示 创作者
摘要:1942年河南大旱导致大批灾民逃离家乡,当时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报道了灾民死亡达300万人。
如何通过电影这种视听艺术展示这样一场触目惊心的大灾难,这无疑是创作者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影片《一九四二》以真实历史为框架,按时间先后顺序展示逃荒的经历,将老东家、花枝和蒋介石、李培基及日军作为几条线索穿插其中。
在全片大困境中,重点借助几个重要的情节点层层递进,步步紧逼,并通过有效的景别和镜头表达,既凸显鲜明的纪实风格,同时又能在这个真实的背景下,借助几个性格各异的人物的深度刻画引发观众的叹喟,影片独特而丰富的审美价值也因此获得了比较充分的表达。
电影《1942》影片分析
《1942》分析冯小刚的电影风格总是平淡但又暗藏汹涌,他总是让影片是不是闪现出黑色幽默感。
前一个镜头逃荒人们吃着掺着树皮草根的窝窝头,后一个镜头就是政府官员剥着鸡蛋喝着牛奶,前一个镜头瞎鹿跟老东家去偷传教士的驴,结果被溃兵一棍子轮死在热锅里,第二天花枝赖在没马的马车上喊着瞎鹿的名字说“你上哪去了,别人欺负你家孤儿寡母都不管”,下一个镜头就是国民党前线战死烈士的遗孤们穿着整齐合体的小军装在排练迎接美国访中人员的军乐,为首的举杆的小姑娘还有幸被蒋委员长邀请过年去他家发压岁钱。
两个镜头里的孩子们都没有哭喊着找爸爸,但是同样麻木的小脸的前面和后面依然是不同样的人生。
整场电影里把日本人攻占河南时“君”“臣”“民”这三个阶层的写照穿插表现,这三个阶层从始到终没有任何真正的联系,“民”根本不可能与“君”有交集,即使美国摄影师试图以灾民照片为线把“君”“民”想接,但“君”永远在乎的是自己的嘴脸有没有被别人识破,根本不会为“民”办事,而“臣”在做什么,“君”也永远看不到。
委员长以一种决然做作的呛调对参议长说“我已责成检察院赶赴灾区调查,这次,我要关一批,杀一批。
”结果却是找了三个小官游街N久后跪在冰天雪地里还得让“众多”灾民观看并对灾民都去扒火车逃难而感到不满。
以此来证明党国确实为人民办事了。
我并不认为这是在丑化国民党,任何一个党国制度下都会这样,就算和平发展中的现在,也是如此。
就像那个如此了解中国人劣根性的要给中国灾民发粮食拉拢灾民的日本军官说的一样,“首先,他们是人。
”或者说,他们是中国人。
故事从一九四二年冬开始,我们仿佛把时间拨回七十年后隔着玻璃看着我们祖辈、父辈的人生,卖儿卖女卖老婆、吃人、溃军变土匪、饿殍遍野,奸商趁机贩卖人口。
这些都是从小唱着社会主义好的我们无法体会的,有些人会说什么年代了还老拍些战争年代,不就为了体现党好社会主义好么。
其实有时候我会想,如果经历那段历史的最后一批人都离我们而去了,这段历史、那些经历过苦厄和绝望的人们会不会真的就彻底埋没在历史里,或许还会为了体现我们泱泱大中国而被抹去,那他们经历的、存在过的还有什么意义。
论《一九四二》的艺术特色
否 则 ,在 某 种 程度 上 ,电影和 纪 录 片 并无 二 异 ,那 么 电影就 失 去 了存 在 的 意 义 和 空 间。 明 乎 此 , 关 于 “ 1 9 4 2 ” 的真实性讨 论应该告一段落 , 也正 是 在 这样 的 态度 下 ,本 文将 试 探讨 影片的艺术特色。 于细节 处展 现人性
l 黧 r
EW
南 京 艺 术 学 院 电 影 电 视 影 学 院 l 阐 吕 玮 玮
论 一九四= 的艺术特色
[ 摘 要 】 电影 《 一九 四二 》以见微 知著 的方式揭 露 国民性 ,给予 大众情感的激 荡意义深远 ,导 演秉着严肃 的态度 对 中国人 的信 仰进 行 了探讨 ,具有历史和现 实的警示意义和 关怀。从这 个角度 看 ,作 为商业 电影 的这部 《 一九四二 》有 多
一
众 本 着 实事 求 是 的态 度 ,陈 述 电影 《 一九 四二 》与史实诸 多不符之处 , 展 开 了一场 关 于 电影 与历 史 之 间真 实性 的大讨 论 。论 调 主 要 有 “ 缴 国 军械 的是 地方武装 ,而非普通百姓 , 国军 被 缴械 ,与 日军 没 关 系 ”等 , 并 且 通过 当事 人 回访和 资 料查 询 的 手 段 条 分缕 析地 指 明 自己 的论点 依 据 。笔 者 认 为 ,再 精 准 的 历史 还 原
少票房 已经不是 多 么重要 ,重要 的是 ,这个 电影 痛陈 了一段历 史 ,揭 开 了民族
的疮疤 ,在 书写 中国苦难史的丰碑 中留下 了值得思考的 空间。
【 关键词 】 人 性 情 感 信仰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6 9 1 6 . 2 0 1 3 . 0 3 . 0 2 2
《一九四二》影评
《一九四二》:历史、当下与冯小刚神话来源在《英雄》中,残剑对飞雪说,秦王不能杀,理由是他统一六国便可让百姓免受战争之苦,舆论便说张艺谋为权利辩护,当《三枪》《山楂树》出来后,张艺谋不是被批为堕落就是小儿科……但是,张艺谋不能杀,因为他的功绩不在于艺术性的高下(当然,我认为张艺谋电影的艺术形式感内地导演无人能及),而在于示范作用,他用自己的一张名片不断触碰中国电影的边界,大片可否救市?本土喜剧是否可以如此疯狂?新晋演员可否造就票房?如果不可以,小辈们就别去尝试了。
当《英雄》中的陈道明从秦王摇身一变,成为《一九四二》中的蒋介石时,冯小刚为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声音,蒋介石不能杀,他也为抗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以说,若论电影的艺术形式感,冯小刚只能算是电视剧导演水平,《一九四二》更是如此。
但是冯小刚也不能杀,原因跟张艺谋一样。
《一九四二》不是一部可以用艺术品质去评价的电影,但是却试探了中国电影的内容底线——银幕上可以把中国现代史、中国抗战史呈现到何种地步?1看完《一九四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冯小刚这个级别的导演还对影片能否过审战战兢兢。
它的过审是一次电影对意识形态的胜利以及对民族性反思的胜利。
《一九四二》是这样一部特别的电影:在抗战和民族灾难之时,我们的党和我军将领完全缺席,而忙前忙后的主角变成了国民党极其及其军队。
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这在以前内地的主流电影中绝少出现的。
记忆中,这种我党我军在重大历史面前缺席而把主角让位于国民党的电影,还算是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建国大业》在这方面也做了历史性的进步,国共有了平分银幕的机会,并难能可贵地对蒋介石进行了人性化处理;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抗战的也只是国民党军官和战士,但却在身份上做了模糊处理,且只作为电影的时代背景。
在《一九四二》中,虽然也表现了蒋鼎文等国民党将领的麻木不仁,国民党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但同时,你可以感受到蒋介石在内政外交上的无奈,他也需要向国际力量寻求庇护,也需要向地方财团寻求帮助,影片施与了这个我们传统意识形态中的异端分子以同情。
论电影《一九四二》的叙事手法及艺术表现
论电影《一九四二》的叙事手法及艺术表现
电影《一九四二》是中国导演冯小刚执导的一部关于二战期间日军侵华的题材电影,该电影的叙事手法和艺术表现备受关注和赞誉。
在叙事手法上,这部电影采用了独特的时间线串联方式,将不同时期的故事穿插在一起,使得整个叙事更具有张力和层次感。
在艺术表现上,冯小刚运用了多种手法来营造出紧张、惊险的氛围。
比如,他运用了大量的暗示和悬念,将情节推向高潮。
同时,电影所构建的场景也非常具有真实感和历史感,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了日军侵华期间的惨状。
此外,在影音的呈现上,影片中的配乐也非常出色,多种不同的音乐元素如京剧、战争鼓点和民族乐器等融合在一起,为观众打造了一个震撼人心的音乐氛围。
整体来看,电影《一九四二》在叙事手法和艺术表现方面表现出色,吸引了大量观众的注意力和赞誉。
《一九四二》中电影画面的艺术魅力
《一九四二》中电影画面的艺术魅力【摘要】电影《一九四二》讲述了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中国抗日军队与日军在一个小村庄展开激烈战斗的故事。
该电影通过精美的画面布景和服装设计、鲜明的色调和光影效果、精湛的镜头运用和剪辑技巧、演员们出色的表演和情绪传达,以及动听的音效和配乐,展现出了极具艺术感染力的画面。
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视听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战火与血腥的年代。
电影《一九四二》不仅展现了深厚的艺术魅力,也触动了观众的情感,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这部电影在历史上的意义也得到了肯定,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抗战画卷,让人们铭记那段曾经的光荣和牺牲。
【关键词】关键词:《一九四二》,电影,艺术魅力,画面,布景,服装设计,色调,光影效果,镜头运用,剪辑技巧,演员表现,情绪传达,音效,配乐,观众情感触动,历史意义。
1. 引言1.1 电影《一九四二》的背景介绍《一九四二》是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张国荣和巩俐主演的一部著名中国电影。
该片讲述了1942年抗战期间,一个小村庄发生的爱恨情仇的故事。
这部电影在1994年上映后,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
电影背景设定在抗日战争期间,展现了当时中国人民的艰难抗战和家国情感。
影片通过细腻的叙事和精湛的表演,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的人性光辉和阴暗面,同时也融入了对爱情、友情和家庭的情感表达。
《一九四二》的背景介绍扣人心弦,令观众对抗战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引发了对当时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1.2 电影《一九四二》的故事情节电影《一九四二》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着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抗日战士展开。
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二年,中国东北地区正在遭受日军的残暴侵略,抗日战士为了保卫家园和保护人民,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主要人物包括抗日战士小李、护士小芳、狙击手阿飞等,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格和背景故事。
小李带着对家人和乡亲的深情怀念,坚定地投身于抗日战斗之中。
《温故1942》读后感500字
《温故一九四二》是一部中篇小说,通过对其的阅读,我深深感受到了历史和人类命运的重大的主题。
这部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我对历史和人类命运的深思。
刘震云是一位中国当代知名作家,他的作品《温故一九四二》被认为是一部经典的调查体小说。
这部小说以1942年河南大饥荒为背景,通过对历史的调查和还原,展现了人类在生死存亡关头的真实面貌。
刘震云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将这一历史事件呈现得栩栩如生,让人不禁为之一振。
在这部小说中,刘震云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通过“我”与不同人物的对话,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呈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小说中的语言冷幽默,带有强烈的反讽意味。
通过戏谑的方式讲述故事,刘震云将原本悲惨的历史事件变得生动有趣,让读者在笑声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残酷。
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让这部小说成为了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温故一九四二》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形象特征。
他们的对话和行为都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悲惨和人类的无奈。
总的来说,《温故一九四二》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的作品。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不仅了解了历史事件的真相,也深刻感受到了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的无奈和命运的无常。
这部小说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我相信这部小说对于每一个读者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让我们认识到历史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的存在。
同时,它也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珍贵和人类团结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历史经验,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最后,我想说,《温故一九四二》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作品。
它不仅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小说,更是一部能够引发我们对历史和人类命运深刻思考的经典之作。
《一九四二》影评
《一九四二》影评在上映之前,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
不仅因为它是一部反映中国历史上重大灾难的作品,更因为它是由冯小刚导演,并且在宣传中强调了其对历史的真实呈现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然而,看完电影后,我却感到非常失望。
让我感到不满的是电影的镜头运用。
在电影中,冯小刚导演似乎过于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而忽略了观众的感受。
电影中出现了过多的cult 镜头,如幼童被炸碎、人脑被刀贯穿、野狗抢食死尸等,这些镜头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让人感到不适。
此外,电影中还出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漏乳(尸体)镜头,这些镜头不仅没有增加电影的艺术价值,反而降低了电影的品质。
让我感到失望的是电影的剧本。
电影中有太多的人物和故事线,导致剧情显得过于杂乱无章。
地主老范一家、瞎鹿一家、河南省张李培基、伙夫法官范伟、神父安息满、时代记者白修德、老蒋等,这些人物和故事线在电影中相互交织,但是却没有一个清晰的主线来贯穿整个故事。
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本来可以连在一起的线络就都对彼此不忿,分道扬镳起来。
更有的故事线倒了一半,就毫无下文。
大概影片最后冯小刚也对此骑虎难下,就放了几个 ppt,对各条线安了个结局。
冯小刚的电影野心太大,虽然找对了切入点,但是走着走着就去看别处的风景了。
他试图在一部电影中展现整个事件的全景,但是却没有能力将这些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的结果就是,电影看起来像是一部拼凑起来的作品,缺乏整体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对电影中的所有内容都不满意。
电影中的一些演员的表演还是非常出色的,特别是张国立和陈道明,他们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电影中的一些场景和道具也非常真实,让人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生活。
但是,这些优点并不能掩盖电影的缺点。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一九四二》在制作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电影的质量下降,无法达到观众的期望。
在我看来,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应该尊重观众的感受。
导演应该在追求视觉效果的同时,也要考虑观众的接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浅析《温故一九四二》
决 ,又如何 思考其他? 同样 ,他们思考 了也无 济于事 , 以大量资料和经验研究 为基础 ,证 明现代 以来虽然饥荒
唯有沉默 ,隐忍 ,才能顺利过完一生 ,反抗 只会 招致更 与 自然灾害有密切关系 ,但 客观因素往往只起引发或加
多 的灾祸 而 已。 因此 ,在对往事 回忆 时 ,他们 的表现就 剧作用 ,权利 的不平等 、信息 的不透 明、言论 自由的缺
深刻形象地记 录了这场 灾难 ,还原我们真实地 1942年 。 是 。这些 在我 们现 代人 听来 骇人 听闻 ,毛骨 悚然 的描
一 、 灾 荒 背 景 下 的 民 众 与 政 府
(一 )民 众 的 无奈
述 ,是叙述 ,是记忆 ,是真实存 在的历史 ,是不可抹杀 的灾难。在饥饿 的驱使下 ,在 “生”的信念 中 ,人性最
暗的 ,悲伤地 ,可是又是那样 习以为常。灾荒来 了大家 他 的统治地位影 响更直接 、更 利益相关 ,于是 ,他虽 心
像 回忆平 常事情一样 。在 《温故一九 四二 》中 ,有这样 乏 、政治体制 的不 民主才是加 剧贫困和饥饿 、导致 大规
一 些 乡民的 回答 : “饿死人 的念头 多得很 ,到底指的哪 模死亡的饥荒发生 的主要原 因。此类 观点用来评论这 次
一 年 ?” , “还不是逃荒 。你二姥娘一股人 ,三姥娘一 灾荒再合适不过 。在那样一个 复杂动乱 的中国 ,摆在蒋
艺术与传媒l A 2oL1L8C 年I第RC0L5E期S
浅析 《温故一九 四二 》
张 秒 秒
摘要 :1942年 ,对 于河南人 民而言 ,是 灾难 性的一年 。就在 这一年 ,河南发 生 了惨绝人 寰的大 灾荒 , 卖子 鬻妻 、人吃人 、狗吃人 的现 象随处可见 。在 《温故一 九四二 》中 ,作 者刘震 云借助 灾荒亲历 者和诸 多资料 ,用通俗 、冷静 又幽默讽刺 的语言 毫不客 气地记 录 了这段 历 史 ,再 现 了那个水深 火热 、发人 深省 的 时代 。本 文试从 灾荒 中民众 、政 府、历 史资料和反讽 叙事等 方面进行评 论 ,重新审视这 部作品 ,感知 1942年 的 中原 之 痛 。
一九四二-电影-[还想说说“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电影[还想说说“一九四二”]贵刊“一九四二”的特别策划,是一期非常成功的策划,既紧贴热门话题,又具有历史深度。
还原70年前的历史真相,离不开历史的物证,所谓物证,就是我们天天念叨的“收藏”。
倘若没有了这些收藏品,我们几乎无法回到历史的现场。
一张饥民啃树皮的照片,比之千百万空洞的文字更有说服力。
1942年,中国大地灾难深重,不只是饥饿一项,艺术界的劫难也是空前的惨烈。
一幅表现灾民流离失所、四方逃难的名画恰巧诞生于1942年,亦毁灭于1942年。
蒋兆和最著名的画作莫过于《流民图》了吧,偏偏1942年这幅名画在上海不幸遇了大难。
蒋兆和的油画处女作《黄包车夫的家庭》在1929年上海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引起了美术界的注意,徐悲鸿给予蒋兆和很大的赞许,鼓励他“在艺术上要走写实的路。
”正是这幅画,奠定了蒋兆和成名的道路,也坚定了他一生致力水墨人物画创作的艺术原则。
周作人对蒋兆和的画也有好评,他在比较丰子恺与蒋兆和画的阿Q时说:“阿Q近来也阔气起来了,居然得到画家给画像,不但画而且还有两幅。
其一是丰子恺所画,见于漫画阿Q正传。
其二是蒋兆和所画,本来在他的画册中,在报上见到。
丰君的画从前似出于竹久梦二,后来渐益浮滑,大抵赶得着王冶梅算是最好了,这回所见虽然不能说比护生画集更坏,也总不见得好。
阿Q这人,在正传里是可笑可气而又可怜的,蒋君所画能抓到这一点,我觉得大可佩服,那一条辫子也安放得恰好,与漫画迥不相同。
”蒋兆和1941年9月曾在日本东京举办画展,在占领国日本举行个人画展,成了蒋兆和人生的“争议点”,巨变的时代必然留下伧惶大遗撼。
蒋兆和几十年后在回忆《流民图》时说过一番似辩似怨的话:“如果我去了法国,我画不出《流民图》。
如果我去了延安,我画不出《流民图》。
如果我去了重庆,我画不出《流民图》。
《流民图》是只有在沦陷区才能产生的作品。
”动乱年代似乎比和平时代更适宜产生伟大的作品,不然无法解释蒋兆和与《流民图》,还有同一时期的张爱玲与《传奇》。
写实·讽刺·荒诞——刘震云小说改编电影的审美之维
FILM LITERATURE电影文学文学作品与影视剧制作的联姻,是一次“投桃报李”的双赢,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影视剧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影视剧也拯救了传统文学日渐边缘化的生存状态。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刘震云在坚持自己创作风格的前提下,开始有意识地选择“为银屏而作”,他的作品不但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而且语言风格的洗尽铅华和戏剧性的故事情节,都暗合于影视作品的创作规律。
一、视觉写实:图像式演绎无诗生活作家以语言为工具,把社会中积累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铸成经典的艺术形象,并通过故事情节的大胆虚构、修辞手法的精准契合等方式,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
但是刘震云的创作风格完全迥异于传统写作模式,他的作品最大程度地进行语言的精简化,不故作高深地追求象征和意象,开篇便直议人情琐事,并通过大量口语化的对白塑造人物形象。
刘震云一直认为“艺术源于生活”是真理,“高于生活”的描摹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读者的欺骗,所以他的作品对流水账生活直白且不加修饰地呈现,才是让读者心有戚戚之感的关键。
比如《一地鸡毛》以“小林家一斤豆腐变馊了”这样真实的生活细节开篇,记录了知识分子小林曾经的诗情和信念,都烟消云散于“偷自来水”“女儿入托”“调动工作”这样的犬儒生活。
纵观刘震云的所有作品,最特别的一部便是纪实文学《温故一九四二》。
作品根据《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的考察实录和大量的走访调查,还原了一段被民族忘却的“怆然而涕下”的真实事件。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河南省在人祸之上遭遇天灾,全省三月不雨、赤地千里,大旱之后复遭水淹,本就地瘠民贫的河南省数月间变成了人间炼狱,三千万人流离失所,三百万人死于这场惨绝人寰的中原大饥荒。
电影《一九四二》根据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由刘震云亲自操刀担任编剧,对于影片的拍摄意义,刘震云曾在纪录片《一九四二:吾国吾民》中总结道:在1942年,那被遗忘的三百万人并没有像人一样死去,而今将这三百万人一个个“打捞”出来时,应该让他们像人一样矗立在银幕上。
电影《一九四二》的审美分析
作者: 田虎
作者机构: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56-57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8期
主题词:�一九四二》;冯小刚;逃荒
摘要:电影《一九四二》主要讲述了1942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浩劫。
古老的“逃荒”主题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情感主线,也掀起了冯氏电影的新亮点。
电影改编自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冯小刚对于中国人性格深处“奴性”的剖析以及对于“走下去”的希冀和“活下去”的信念的展现成为本部电影最为动人之处。
本文拟从电影的情感主线对生存的抉择与冯氏电影的新亮点以及“逃荒”主题下的奴性与希冀展开讨论。
多维综观评述电影《一九四二》
作者: 韩强;王振兴
作者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82-83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9期
主题词: 电影;《一九四二》;艺术;审美
摘要:电影《一九四二》用质朴平叙的方式,借用历史事件的艺术展现,通过多方、多角度的艺术处理,使影片更具内涵。
同时,紧随时代的多元发展,面对人的课题也是重说难悬,而冯小刚却运用视听综合艺术展现的电影同观众一起探讨与人有关的重大课题,以此来使我们在这个安逸而又浮动的社会对自己、对人生甚至对社会形成思考,引起观众更多遗失的意识,增强人生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本文试从人的角度多方展开的方式,探讨人与人、与社会交织问题以及民族间的关系问题。
论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与电影一九四二
图书分类号:密级:毕业设计(论文)民间灾难的叙事与反思——论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与电影《一九四二》Folk Nar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Disaster——The Theory of Novel “Review the1942”and The Film “Back to 1942”学生姓名邵珠清学院名称人文学院学号20101004229班级10涉外 2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王为生2014年5月15日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本人完全了解徐州工程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徐州工程学院所拥有。
徐州工程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徐州工程学院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摘要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与电影《一九四二》是当代两部同样以一九四二年河南大饥荒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文学与影视作品。
《温故一九四二》通过历时与现时两个视角的交错运用展现了一段深重的民族灾难,并且从人性的恶,民族的不争、政权的虚无等方面进行了多重的主题阐释与思考。
《一九四二》通过影像化的方式重现灾难历史,讲述了灾难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的故事,并对灾难笼罩下的政府的两难,人性的善恶、宗教的无奈等多层面进行了反思。
《一九四二》影评
《一九四二》影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的很不错,它深入探讨了信仰问题,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我表示赞同。
“没错,而且《一次别离》也很棒,它展现了伊朗社会的真实一面,让我们看到了电影的力量。
”朋友继续说道。
“那么你看了《一九四二》吗?”我问道。
“没看。
我基本不看国产电影,不过听说《一九四二》也挺有影响力的。
”“我觉得《一九四二》也很不错,它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大灾难中的苦难和坚韧。
”我说道。
“哦?真的吗?我听说这部电影有些地方让人觉得不太真实。
”朋友疑惑地问道。
“是的,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比如,电影中的一些情节和人物形象可能有些夸张和不真实,这可能会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我坦诚地说道。
“我理解你的感受。
有时候,电影为了追求戏剧性效果,可能会夸大一些情节和人物形象,这可能会让观众觉得不太舒服。
不过,我还是希望中国电影能够越来越好,拍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朋友说道。
“是的,我也希望如此。
不过,中国电影的发展需要时间和努力,我们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我说道。
“我觉得中国电影的问题主要是在于浮躁和急功近利。
很多电影人只注重票房和商业利益,而忽视了电影的质量和艺术价值。
这样的做法最终会导致电影质量的下降,观众也会逐渐失去对国产电影的信任。
”朋友说道。
“我同意你的看法。
中国电影需要更多有情怀、有艺术追求的电影人,他们应该注重电影的质量和艺术价值,而不是仅仅追求票房和商业利益。
”我说道。
“是的,我相信中国电影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
”朋友说道。
“是的,我们需要从《一次别离》这样的优秀电影中学习,不断提高中国电影的质量和水平。
”我说道。
“我觉得中国电影的问题还在于缺乏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很多电影只是在表面上展现一些社会现象,而没有深入挖掘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这样的电影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也很难成为经典之作。
”朋友说道。
“我也有同感。
中国电影需要更多有思想、有深度的作品,需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展现人类的情感和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电影《一九四二》以见微知著的方式揭露国民性,给予大众情感的激
荡意义深远,导演秉着严肃的态度对中国人的信仰进行了探讨,具有历史和现
实的警示意义和关怀。
从这个角度看,作为商业电影的这部《一九四二》有多
少票房已经不是多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电影痛陈了一段历史,揭开了民族
的疮疤,在书写中国苦难史的丰碑中留下了值得思考的空间。
[关键词] 人性 情感 信仰 194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正如影片开篇所说,这一年,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有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罗斯福感冒。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内陆的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而河南省在旱灾、蝗灾的影响下,发生了“吃的问题”,全省民众被迫迁移——逃荒。
影片上映以后,不乏论者和观众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陈述电影《一九四二》与史实诸多不符之处,展开了一场关于电影与历史之间真实性的大讨论。
论调主要有“缴国军械的是地方武装,而非普通百姓,国军被缴械,与日军没关系”等,并且通过当事人回访和资料查询的手段条分缕析地指明自己的论点依据。
笔者认为,再精准的历史还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无限的接近历史真相,不可能完完全全、准确无误的贴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同时,电影虽然具有“照相本性”,即克拉考尔提出的“物质现实复原论”,但是国内早有论者提出真实不能再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说,电影具有的是“物质现实的复现”功能,而非还原。
于是针对电影和历史真实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在兼顾史实、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从电影的可看性和趣味性上对史或事进行二度阐释。
否则,在某种程度上,电影和纪录片并无二异,那么电影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空间。
明乎此,关于“1942”的真实性讨论应该告一段落,也正是在这样的态度下,本文将试探讨影片的艺术特色。
一、于细节处展现人性刘震云在谈《一九四二》时说过这样的话,“中华民族(在对待人性、心灵史时)有另一种表达的方式:一个人倒地了,后面一个灾民从这儿过,把前头人的裤子一扒,拿着刀子就上来割肉,一割肉一疼,倒地的人又活过来了,说‘我还成’,那人马上说:‘你不成了。
’嘣,割下来。
”这段画面感极强的描述生动地概括了中国人的人性状态,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国民性,尤其在大饥荒的条件下,饥饿让民众无家可归,亲眼目睹了饿殍遍野从而使他们变得穷凶极恶起来。
影片《一九四二》在表现国民性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教和指谪,而是于细节处见人性点滴。
瞎鹿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既胆怯又无畏,既朴实又狡猾,这实际上正是那段时期中国农民的典型性形象,他代表着逃荒路上的大多数人。
在影片伊始,他是地主少爷手下言听计从的一员,却在少爷濒死之际吐出了他早有的不满情绪,同时在械斗的混乱场面中趁火打劫了自己东家的粮食。
足见这个人的隐忍和营钻。
最具戏剧性的应当是瞎鹿之死。
他与东家和栓柱刚合伙强抢了一顿美餐,却无福消受,在与别人的争执中竟“咚”的一声,栽倒在烹煮的热锅中,结果尸无觅处。
耐人寻味的是瞎鹿被打倒在锅里时周围人的反应,他们没有丝毫的惊异之色,
面对一个活人、一个同胞被自己打死,他们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咦,怎么把他打到锅里去了呢?”这简单的一问如同是一种责备,怪那个失手杀人的家伙为什么把瞎鹿打到锅中坏了他那驴肉汤的美味。
这种漠视和冷淡是令人胆寒的,但这在中国并不少见。
鲁迅先生曾说:“四千年来时时有吃人的地方”,而“我”也是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
国人早就丧失了对生命的悲悯情怀,面对每天不是被饿死抑或是被炸死的生活,他们已经习以为常,只要自己还能活下去,旁的一切都算得了什么呢?这种对生命冰冷刺骨的旁观并不比惨绝人寰的杀戮逊色。
二、情感抑扬难抒的硬伤
一般而言,言说苦难史的电影,在铺陈了民众的苦难,传递了苦难的信息之后,应当制造些许效果,让当下的人们于情感上得以升华,获得某些现实的意义。
电影《一九四二》的叙事策略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3.03.022
论《一九四二》的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吕玮玮,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影视
评论方向研究生。
在于“没有态度”,不引导观众的
思维,只提出命题,答案靠观众自
己去寻找。
片中的许多场面表达骇
人听闻,比如日本人狂轰滥炸老百
姓,而民众手无寸铁又无处藏身只
能尸首异处最终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比如外国记者镜头中的狗,它们睁
着猩红的双眼撕扯着暴毙的尸体以
寻一线生机……这些段落无疑是真实的写照同时也给予观众极强的心理冲击,但是电影似乎是急于表达
和叙述痛苦和绝望,让电影成为被堆砌的平台。
正如尹鸿所说,“只
有苦难的表达是不够的,电影过于
沉浸在苦难中不能自拔,几乎没有
一丝亮色和一点透气口,其影片透
露的那种绝望的气息,多少会让观
众有些审美上的畏难情绪。
”
最重要的是,电影设置了太多
的促使观众震撼的兴奋点,但是每
一个刺激都缺乏坡度和持续力,这
应该是由于导演在处理灾难戏的过
程中,希望以冷静客观角度去叙述
这场悲剧,但是到段落结尾处又免
不了来一段煽情,这种方式让观众
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本来会觉得
很压抑,但是转瞬间导演又把你的
情感提起来了,正当观众沉醉在这
种悲痛中时,情感又被克制,于是
不得不硬生生地结束。
这样给观影
造成一种抑郁情绪,那就是眼泪老
是在眼眶处打转却不得爆发。
这种
情绪克制得不彻底,同时爆发的也
不足量,让人们除了尴尬还是尴尬。
三、关于信仰的理性探讨
中国人在五四时期经历了一场
关于信仰的危机、求索、冲突和选
择期,这也是因为中国积贫积弱,
人们屡经战乱和混乱的百般颠沛,
确立了要“活”的人生信条。
正如
陈丹青所说的:“中国人有自己的
信仰,那就是活下去最要紧,这是
很伟大的信仰。
什么东西有用咱们就用,没用就打到它。
”最粗浅的信仰却是最伟大的,当中国人以“活下去”为目标时,一个民族的悲哀感便油然而生。
影片中,小安子对主深信不疑,战乱中他扯起了宣扬“主”的大旗。
操一口河南土话的小安子奔走于哀鸿之间,试图启蒙民众:一切苦难的缘由都是因为“不信主”,于是失去了主的庇佑。
且不说外国的“主”能不能管得着中国的事,单就小安子的成就来看,回报他的仅仅是一张张疲惫的脸和死不瞑目的心。
可以看出,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物质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中国人连精神世界都是虚空的,只求一丝残喘,其余一概不予问诸,这无疑是中国人集体的悲哀。
随着影片的推进,小安子亲身经历了日军的狂轰滥炸,亲眼目睹了生命在一瞬间肉沫横飞、血流不止,也正是在这一刻,他坚固的信仰也被摧毁,他内心产生巨大的疑问,既然有主,既然主会庇佑他的子民,那么面对这样的一幕,主在何方?可见西方的所谓神明在中国的环境下也是无能为力的,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要信仰而不得,有信仰也无从信起。
明乎此再来看蒋介石。
他作为中国当时被国际承认的领袖,同样在耶稣基督面前寻求一丝慰藉、一点救赎,甚至留下了眼泪,但这一切祷告都无济于事,灾民依旧颠沛流离,官员依旧腐败贪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另外,笔者看到,近年来中国大片常邀请国外的演员加盟客串甚至主演影片,代表性作品有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伍仕贤导演的《形影不离》和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等,这些影片中的外国人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救赎中国人的角色。
《金陵十三衩》中,贝尔饰演的教父在完成了对自己的洗礼后引领学生离开虎口,《形影不离》中史派西饰演的角色是片中男主角的精神导师,而《一九四二》中的记者白修德被塑造成一个勇敢的见证者和影响者的形象。
所以,在排除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之后,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中国电影应当如何定位和安置外国人角色,让人们觉得既不脱离事实,也不会有盲目媚外之感。
冯小刚导演历时近二十年酝酿和等待,完成了一部关于诉说中国曾经苦难伤痛的电影,这种悲悯的情怀和严肃的态度是值得赞誉的。
电影《一九四二》以见微知著的方式揭露国民性,给予大众情感的激荡意义深远,但是习惯了以喜剧手法驾驭影片的导演在影片情感控制力上还有不足,当然导演秉着严肃的态度对中国人的信仰进行了探讨,具有历史和现实的警示意义和关怀。
从这个角度看,作为商业电影的这部《一九四二》有多少票房已经不是多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电影痛陈了一段历史,揭开了民族的疮疤,在书写中国苦难史的丰碑中留下了值得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