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1
2024版:《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标准》专家共识(第1版)
2024版:《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标准》专家共识(第1版)前言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
为了规范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我国多位血液分离领域的专家共同起草了《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标准》专家共识。
本共识旨在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的操作规范,促进学术交流与培训。
共识范围本共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开展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
共识内容一、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概述1.1 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是指通过血液分离设备,将患者的血液分离成不同的成分,实现对血液成分的单独处理,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技术。
1.2 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主要包括血浆置换、红细胞置换、血小板置换、免疫吸附等。
二、操作前准备2.1 患者评估在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项治疗。
2.2 设备与耗材准备操作前应检查并准备相应的血液分离设备、耗材及急救物品,确保设备工作正常,耗材合格有效。
2.3 人员培训操作前应对参与治疗的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掌握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的操作要领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三、操作步骤3.1 血管通路建立在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前,应先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如中心静脉置管、动脉置管等。
3.2 血液分离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启动血液分离设备,进行血液分离。
在分离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安全。
3.3 血液成分处理与回输根据治疗需求,对分离出的血液成分进行相应处理,如血浆置换、红细胞置换、血小板置换等。
处理完成后,将血液成分回输患者体内。
3.4 结束操作在完成治疗后,应关闭设备,拔除血管通路,并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与护理。
四、并发症及处理4.1 治疗性血液分离技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低血压、过敏反应、感染、出血等。
4.2 并发症的处理: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设备参数、停机、给予急救药物、报告医生等,确保患者安全。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 (上)(一)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
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
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关键词】预防接种;疫苗;知情同意;专家共识。
预防接种是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手段[1-3]。
预防接种工作能否成功实施依赖于服务提供方和受种者或监护人双方的行动,而联系双方行动的就是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情和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依法了解疫苗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公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对病情、诊疗方案、医疗风险、医疗费用等事项依法享有知情同意的权利”,明确了受种者及其监护人对疫苗和预防接种的知情权利;《疫苗管理法》第四十五条也对接种单位工作人员的告知进行了规定。
在中国现行法律制度中,除《疫苗管理法》外,《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对包括预防接种在内的医疗卫生服务均作出了医疗卫生人员充分告知的规定,同时也赋予了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权利,这是法律和伦理的基本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认为包括预防接种在内的医疗卫生服务都需要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获得疫苗接种同意可以采用书面同意、口头同意和其他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均需要能够证明受种者的真实意愿。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1)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1)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是由国内权威的心血管病专家团队共同制定
的一份关于后循环缺血的指南。
后循环缺血这一疾病的导致因素有很多,早期的预防与治疗十分关键,而本文即从预防、诊断、治疗三个
方面详细阐述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一、预防:
1.运动: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和胃肠道的协调性能,增加肠道保护的免
疫力和消化系统的平衡,避免发生后循环缺血等肠道疾病。
2.健康饮食:充分摄入膳食纤维,并减少过多的饮酒和高脂肪食物的
摄入,以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系统和肠道。
3.控制压力:过度的紧张和压力会导致身体免疫系统的下降,因此建
议通过身体的放松来减轻压力。
二、诊断:
1.症状的筛选: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症状为肠道缺血,包括恶心、呕吐、下腹部疼痛和腹泻。
此外,还可能有轻度的发热和厌食等症状。
2.医学检查的应用:除了对症状的判断,还应该通过医学检查来进一
步确诊后循环缺血,如电子结肠镜、空腹超声胃肠镜等。
三、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后循环缺血最为显著的方法,如抗凝药
物、消心痛、扩血管剂、变速激素等就是常见的常规治疗方法。
2.内镜治疗:内镜治疗主要是针对肠道供血不足造成的病变和缺损,包括球囊扩张术、超声内窥镜、灌注疗法、电凝治疗。
总之,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提供了全面、详细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我们应该重视这一疾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药物以外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最重要的是,健康饮食、控制情绪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做好基础预防,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急诊科专家共识及指南内容
急诊科专家共识及指南内容
1. 急诊科诊疗原则
- 以患者利益为中心,提供及时、高效、人性化的急诊医疗服务。
- 遵循"先抢救,后治疗"的原则,对危及生命的病情予以优先处置。
- 采取团队合作模式,急诊科医生、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密切配合。
-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确保患者顺利转诊。
2. 急性疾病处理流程
-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 根据病情判断危急程度,制定先后处置顺序
- 抢救生命体征异常患者
- 辅助检查
- 明确诊断
- 制定治疗方案并实施
- 继续观察病情
- 出院或转科
3. 常见急症处理原则
- 心肺复苏
- 休克的处理
- 创伤救治
- 中毒救治
- 严重感染的处理
- 急性心脑血管病的处理
- 其他急症的处理
4. 转科标准
- 病情稳定,需长期住院治疗
- 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 需手术或其他专科介入治疗
5. 出院指导
- 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
- 对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教育
- 建议门诊随访或转入其他医疗机构
以上是急诊科专家共识及指南的主要内容框架,具体细节需要结合临床实践并经过专家论证。
这些共识和指南旨在规范急诊科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专家共识注意事项
专家共识注意事项一、共识目的本专家共识旨在为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提供专业、权威、统一的指导原则和建议,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规范化。
二、适用范围本专家共识适用于某一特定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包括医生、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等。
共识的内容涵盖了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伦理规范等方面。
三、专家定义本专家共识所指的“专家”,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共识的制定提供有价值意见的专业人士。
四、共识形成方法1. 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了解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2. 专家咨询: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咨询,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 小组讨论: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和分析,组织专家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初步的共识。
4. 修改和完善: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对初步的共识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的专家共识。
五、共识级别与效力本专家共识的级别和效力根据具体情境而定。
一般来说,专家共识可以作为某一领域内的指导原则和建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意义。
但具体的法律效力需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进行评估。
六、解释权与修订权1. 解释权:本专家共识的解释权归属于共识制定小组或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
2. 修订权:本专家共识的修订权归属于共识制定小组或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
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对共识进行修订和更新,以保证其时效性和准确性。
七、引用与传播1. 引用:在引用本专家共识时,应注明来源和出处,并遵守相关的引用规范。
2. 传播: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积极传播本专家共识,以提高其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八、落实与执行1. 培训与教育:为确保本专家共识的有效实施,应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专业人士对共识的理解和执行力。
2. 监督与评估:制定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专家共识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反馈与改进:鼓励专业人士对专家共识的执行情况进行反馈和建议,以便对共识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中医系列诊疗专家共识正式发布(一)
[ 1 3 ]张春 阳, 弓军胜 , 贾永 平 , 等. 红细胞分 布宽度 、 血 小板体 积分
床 研 究进 展 和 专 家 临 床 经 验 , 制 订 了系 列 中 医 诊 疗 专 家 共 识 , 以提 高 临 床 疗 效 , 促进 学术交流 。” 这 是 中 华 中医 药 学 会 介 入 心
脏病学专家 委员会主任委 员、 北京 中医药 大学心血管病研 究所王 显教授在中医系列共识 发布会上所做 的介绍 。
6 9 3 .
西 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杂志 , 2 0 1 4 , 1 2 : 1 6 8 — 1 7 0 .
[ 1 4]Mu r a t S N,D u r a n M,K a l a y N,e t a 1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me a n
p l a t e l e t v o l u me a n d s e v e it r y o f a t h e os r c l e os r i s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e s .An g i o l o g y, 2 0 1 3, 6 4: 1 3 1 -1 3 6.
m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a n d t h r o mb o l y s i s f a i l u r e . An g i o l o g y, 2 01 4, 6 5: 73 7— 7 4 3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1)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近一个世纪以来,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日益突出的多重耐药菌问题已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
如何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阻断多重耐药菌传播,已引起医学界、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产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由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组织,58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165位专家参与,历时10个月,召开了9场专题讨论会,在充分收集意见和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荟萃了国内外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我国大多数权威专家防控方面的宝贵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我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高我国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水平。
1 概述1.1 定义及临床常见类型多重耐药菌(MDRO)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也包括泛耐药(XDR)和全耐药(PDR)。
临床常见MDRO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
1.2 流行病学不同监测网、地区、医院以及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不同时期MDRO 的监测结果均可能存在差异。
CHINET三级甲等医院监测结果显示:MRSA 检出率在2008年之前持续上升,最高达73.6%,随后开始下降,2010年为51.7%,2013年为45.2%;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0.6%、3.6%,2013年分别为0.2%、3.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56.3%、43.6%,2013 年分别为54.0%、31.8%;XDR铜绿假单胞菌(XDR-PA)和XDR 鲍曼不动杆菌(XDR-AB)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1.7%、21.4%,2013 年分别为2.0%、14.6%。
2024版:《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发展》专家共识(第1版)
2024版:《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发展》专家共识(第1版)1. 背景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 TPE)是一种有效的血液净化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推动我国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的发展,本专家共识应运而生。
本共识旨在对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操作规范、技术要点、临床适应症、并发症及处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和阐述,为我国临床医生提供一份权威、实用的参考指南。
2.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操作规范2.1 设备与耗材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需使用专业的血液成分单采设备,并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及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耗材。
2.2 患者准备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患者一般状况、出血风险及过敏史等。
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治疗前教育,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2.3 操作步骤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包括血管穿刺、血液引流、成分分离、成分收集及结束治疗等步骤。
2.4 监测与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3.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临床应用3.1 适应症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3.2 禁忌症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禁忌症包括严重心功能不全、出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等。
3.3 疗效评估根据患者病情、治疗次数及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4. 并发症及处理4.1 常见并发症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常见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出血、感染、低血压、过敏反应等。
4.2 并发症处理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止血、抗感染、升压、抗过敏等。
5. 结论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血液净化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1)—家族遗传性乳腺癌要点
申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军版}(1}一家族遗传性乳腺癌要点乳腺癌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据最新的研究报道,中国乳腺癌年发病人数为42万例,业已证实真中约10%的乳腺癌患者由己知的乳腺癌易感墓因致病性胚系突变所致,称为遗传性乳腺癌。
遗传性乳腺癌常呈现家族聚集发生,即家系一级至三级亲属中常有多个(如2例或2例以上)原发性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因此称之为家族遗传性乳腺癌。
尽管不是所高的遗传性乳腺癌均有乳腺癌家族史,但乳腺癌家族史对遗传性乳腺癌的风险评估、预防干预以及临床处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真高独特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散发性乳腺癌相比,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常高家族多个成员发病、发病年龄旱、对侧(或双{则)乳腺癌发病率高等临床特点,个人或家族成员罹患真他相关肿瘤风险也可能升高。
因此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的预防干预、阜诊和治疗策略不同于散发性乳腺癌。
迄今业已证实,约10多个男感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变与乳腺癌遗传易感相关。
结合国外研究及中国的人群数据,目前认为BRCA1、BRCA2、TP53和P A L B2是高度外显率的乳腺癌易感基因,携带上述墓因的突变,增加至少5倍以上的乳腺癌冈险;旦携带上述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患者和健康个体,||笛床上可以采用治疗和干预措施。
1 BRCA 1/2突变的家族遗传性乳腺癌1.1 乳腺癌中BRCA1/2突变频率及临床病理学特征1.2 B RCA 1/2突变乳腺癌的对侧乳腺癌发病凤险1.3 携带BRCA1/2突变健康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1.4 BRCA 1/2基因检测1.4.1 BRCA1/2适检人群1 );再乳腺癌病史的个体且具备下列任意条件:发病年龄至50岁*(*中国人群数据提示,该年龄段的乳腺癌患者BRCA1/2墓因突变频率>5%1三阴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
发病年龄>50岁,且家系中另高到例乳腺癌、卵巢癌、膜腺癌或前列腺癌。
高复发风险的HER-2阴性的可手术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无论是否再乳腺癌或真他肿瘤家族史(*相关定义参考OlympiA临床试验L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
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 (1)
《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2014版文件编号:CAMECHINAPOCT-201402引言现场快速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慢病监测、应急反恐、灾害医学救援、传染病监测、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毒品检验等公共卫生领域。
近年来,随着微纳制造、生物科技、新材料、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POCT技术不断向实时、定量和检测设备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推动POCT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责任。
1、POCT的定义POCT是指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POCT,在院内指在患者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床边检测bedside testing),通常不一定是临床检验师来进行。
在院外则是指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测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类新方法。
POCT的特点决定了其应用场所极其广泛,既可放置于规范的实验室内,也可在出现在多种现场,包括大型医院的病房、门诊、急诊、检验科、手术室、监护室;基层医院、社区保健站和私人诊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灾害医学救援现场、食品安全检测现场、环境保护现场;海关检疫、违禁药品快速筛查;法医学现场;生物反恐现场等。
2、POCT的特性和应用2.1 POCT的特性①快速获取结果,大大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时间;②仪器小型便携;③使用标本微量,甚至不需要标本;④操作简单,非专业人员经简单培训或阅读说明书即可操作;⑤综合使用成本低。
2.2 POCT的应用2.2.1 临床领域的应用在临床领域,POCT的主要优势在于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AT),达到快速诊治的目的,缩短了患者在诊疗场所的停留时间。
不仅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而且还使患者满意。
在医院内,POCT医学装备应用广泛,包括院内急诊科、ICU、呼吸科、心内科、手术室等临床科室。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1电子版本
第十页,共39页。
动静脉内瘘的评估(pínɡ ɡū)与监测
定期评估及监测动静脉内瘘和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临床(lín chuánɡ)指标,重视动态变化。 AVF 与 AVG 评估与监测方法包括 ①通路血流量监测:建议每月监测 1 次;②物理检查:建议每次透析
时都要进行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听诊;③多普勒超声:建议每 3 个月 1 次;④非尿 素稀释法测定再循环,建议每3个月1次;⑤直接或间接的静态静脉压检测,建议每 3 个 月 1 次。 治疗时机 当移植物内瘘流量<600ml/min,自体内瘘< 500ml/min 时可进行早期干预;移植物内瘘 或自体内瘘静脉端静态压力比(与平均动脉压之比)>0.5时、移植物内瘘的动脉端静态压 力比>0.75 时,要及时干预。
第十五页,共39页。
AVF并发症的处理(chǔlǐ)
通路相关性缺血综合征 (DAIIS) 定义:是指AVF 建立后,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造成远端肢体 供血减少,出现缺血性改变的一组临床症状综合征,主要表现有肢体 发凉、苍白、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坏死。 临床分级:分为 4 级。 0 级:无缺血症状; 1 级:轻度(qīnɡ dù),手指末端发凉,几乎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2 级:中度,透析或运动时出现肢体缺血性疼痛; 3 级:重度,静息状态下出现疼痛或组织出现溃疡、坏疽等症状。 治疗:手部保暖及功能锻炼及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 缺血症状 严重、临床分级为2~3 级者需手术治疗。 感染 :AVF 感染较少见且较易控制,遵循外科感染处理方法。
第十二页,共39页。
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的处理(chǔlǐ)
急性血栓形成 好发部位:吻合口、内瘘流出道。 干预措施: 一旦发现血栓应尽早干预,措施包括:手法按摩;药物 溶栓;Fogarty 导管取栓;手术切开取栓;内瘘重建等。 静脉高压征 如内瘘术后 2 周仍有肢端水肿,或内瘘使用过程中出现内瘘侧肢体 水肿、胸壁静脉曲张等,应行 CTA、MRA、DSA 等。中心静脉狭窄 首选的治疗是 PTA,在以下情况时可以考虑支架植入:①血管成形 术后弹性(tánxìng)回缩(狭窄超过 50%);②3 个月以内狭窄复发。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旨在推广如何实施早期预测、诊断和治疗,以降低中国人口中患此病的比例。
此病处于前沿,因此专家们在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和经验时必须对其进行统一认知。
以下是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的核心内容:1. 向公众传播信息:循环系统是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它支撑着我们的健康和幸福,因此需要更多的教育和传播来提高公众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2. 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诊断是防止疾病进展的关键。
医生必须更加敏锐地察觉病人的体征,尤其是对几种常见的后循环缺血症状的重视需要提高。
3. 考虑治疗方案的个性化: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专业人员现在可以将治疗方案个性化以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和条件。
应当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特别对高危人群采取更为积极的控制措施。
4. 支持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医学行业需要朝着技术更高、更准确和更经济可行的方向前进。
专家们应该协助不断推进新技术,以便病人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5. 加强统计数据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后循环缺血疾病在中国的流行情况,建立合适的数据库和统计模型非常必要。
此类数据可以为医师提供更好的诊断、治疗和预测方法,从而总体上提高诊疗水平和医疗体验。
6. 参与病人管理:促进病人对于疾病的理解和共识,增加病人在治疗方案中的主动地位,参与最终治疗计划的制定,维持开放的沟通渠道,以此缓解病人的恐惧情绪和焦虑感。
7. 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尽管已经有极大的进步,现代医学及科技仍在努力解决这种疾病的复杂性、可预报性和治疗的个性化问题。
每个专家的经验和意见都应该受到严谨的科学检验,以保持长期的科研活力和持续的前进动力。
最后,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为医生、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舞台,组织他们开展研究和合作,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中国人的健康水平。
希望这次专家共识可以发挥其预期的积极作用,让所有参与者共同获益,为后循环缺血的研究和治疗做出贡献。
最新《脑认知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12条专家共识
最新《脑认知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12条专家共识保持脑认知健康是脑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适宜人群开展脑认知健康筛查、风险评估及早期干预对认知障碍相关疾病防治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脑认知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针对脑认知健康的筛查、评估和干预等关键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证据分析与讨论,最终达成12条专家共识。
概述【共识1】推荐在≥50岁全部人群中开展脑认知健康筛查(专家共识∖【共识2】在伴有痴呆危险因素、认知障碍家族史及主观认知下降(SCD)的人群中,筛查年龄可提前至40岁或根据个体化情况及早筛查(11a级证据,B级推荐入脑认知健康及相关风险因素筛查【共识3]推荐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痴呆筛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轻度认知障碍(MQ)筛查(Ia级证据,A级推荐);推荐计算机化筛查工具用于脑认知健康的神经心理学筛查(Ila级证据,B级推荐);应重视对神经精神症状(NPS)的筛查(专家共识%【共识4】对脑认知健康管理的适宜人群推荐以下血液学检测: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电解质、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维生素Bl2、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等。
必要时还需结合个人史进行梅毒、艾滋病、重金属、药物或毒物等相关检测(专家共识∖【共识5]推荐脑认知健康管理的适宜人群均进行ApoE基因检测,用于发病风险评估和干预强度的分级(I11b级证据,B级推荐);对明确有痴呆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有条件的机构进行PSEN1x PSEN2和APP等致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λ【共识6】脑认知健康的影像学筛查推荐首选头颅sMRI z建议同时采集海马斜冠状面图像,对于有磁共振检查禁忌者或所在机构无MRl设备条件时,可选择头颅CT检查(专家共识);对于高度怀疑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个体,有条件的机构可进行AB-PET、FDG-PET和Tau-PET等检查(专家共识%【共识7]推荐对脑认知健康管理的适宜人群进行认知障碍相关的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受教育水平、听觉损害、创伤性脑损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吸烟与大量饮酒、抑郁状态、社交活动和身体活动缺乏等)和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家族史等)进行全面筛查,为个体化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专家共识1脑认知健康评估【共识8]推荐基于认知功能、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痴呆风险预测模型等脑认知健康筛查的结果,将脑认知健康管理的适宜人群分层评估为疑似认知障碍患者、认知障碍高风险人群和认知障碍低风险人群(专家共识I【共识9]在认知功能正常的人群中,推荐<65岁应用心血管危险因素、衰老和痴呆发生率评分(CAIDE)评估痴呆发生风险(I a级证据,A级推荐),≥65岁者应用简要痴呆筛查量表(BDSl)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D风险指数(ANU-ADRI)评估痴呆发生风险(mb级证据,B级推荐\脑认知健康干预【共识10】脑认知健康干预应遵循分层干预、个体化干预、综合干预和持续干预的原则(专家共识λ【共识11】主要干预内容推荐:积极推进健康生活方式(Ib级证据,A级推荐);加强危险因素的管理(11a级证据,B级推荐);使用认知数字疗法进行多领域干预,改善脑认知功能(Ia级证据,A级推荐X【共识12】建议设置独立的脑认知健康管理中心,完善脑认知健康管理档案,分层随访,定期评估,动态监测,实施医疗机构和居家管理的联动(专家共识%文献来源:脑认知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制定委员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脑认知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3,17(12):881-892.。
围术期中心静脉监测专家共识1
05
围术期中心静脉监测的未来展望
新型中心静脉监测技术的发展
新型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利用超声、电阻抗等无创技术,实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减少创伤和并发 症。
生物标志物监测
研究开发新型生物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脑钠肽等,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预测围术期心血管事件 。
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
中心静脉温度监测
中心静脉温度监测能够反映核心 体温,对于指导围术期保温或降
温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体温的波动可能影响手术效 果和术后恢复,因此及时发现和
处理体温异常是必要的。
正常情况下,中心静脉温度应维 持在36-37℃之间,过高或过低 都可能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04
围术期中心静脉监测的并发症及 处理
中心静脉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中心静脉监测设备包括压力传感 器、导管、监护仪等,应选择符 合国际标准、质量可靠的品牌和
型号。
在使用中心静脉监测设备时,应 遵循无菌原则,正确安装和调试 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 中心静脉监测技术的操作技巧和 维护方法,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
02
中心静脉监测技术
中心静脉监测技术介绍
中心静脉监测技术是通过放置中心静 脉导管,对中心静脉压力进行实时监 测,以评估患者循环功能和血容量状 态的一种技术。
中心静脉监测技术能够供实时、准 确的数据,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 循环异常,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 率。
中心静脉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围术期 患者,尤其适用于危重、休克、心功 能不全等需要精确评估循环状态的患 者。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能够 反映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从 而评估氧供需平衡和组织灌注 状态。
专家共识1篇
专家共识1篇
根据专家共识,以下是一篇关于"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文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通过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我们可以改善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保持健康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而是选择各种新鲜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此外,我们还应该保持适当的饮水量,每天喝足够的水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定期锻炼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或游泳,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和强壮。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举重或瑜伽,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健康。
除了饮食和运动,我们还应该关注我们的睡眠质量。
每天晚上应该保持7至9小时的睡眠时间,以确保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有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如果我们的睡眠质量不佳,我们可能会感到疲劳、焦虑和易怒。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冥想、阅读或与朋友交流。
我们还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以应对生
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我们还应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我们应该定期检查血压、胆固醇、血糖和乳腺癌等常见疾病的筛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关注饮食、锻炼、睡眠和心理健康。
通过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我们可以改善我们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消退中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对琥珀胆碱作用的影响
术中给予大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维持肌松,当其作用减弱时有 人试图追加琥珀胆碱,期望获得满意的肌松,以满足关腹要求 。但这种情况给予的琥珀胆碱可能产生难以预测地部分拮抗非 去极化肌松药作用后,出现短暂肌松作用,甚至会出现II相阻 滞。故不提倡此法,建议继续用小剂量同种非去极化肌松药。
肌松药的相互作用
去极化肌松药与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相互作用
给予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对琥珀胆碱的影响。
临床上预注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以减少琥珀胆碱引起的不协 调肌颤搐,但会削弱琥珀胆碱的肌松效应,延缓其起效时间, 缩短其恢复时间。因此用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做前处理时, 琥珀胆碱剂量需增加70%,预注间隔时间以3min为宜。
先用的肌松药可影响后用的肌松药的药效学特性,后用肌松药 的时效性需待原先使用的肌松药3~5个半衰期之后才能表现出 来。因此先用长、中时效肌松药,再给予中、短时效肌松药, 后者临床作用时间延长。
附表
常用 肌松药 ED95
常用 非去极化肌松药 持续输注速率
附表
常用 非去极化肌松药 插管剂量 补充剂量
2
重症肌无力患者对 非去极化肌松药十 分敏感,肌松作用 增强,作用时间延 长,用药剂量应减 少至正常人的 1/10~1/2。术后确 定无肌松药残留作 用,通气功能适当 后方可停止辅助通 气,拔出气管内导 管。
3
强制性肌营养不良 患者对非去极化肌 松药表现敏感,其 他类型肌强直患者 则变现耐药。一般 认为可用中、短时 效非去极化肌松药, 但应加强肌力监测。
维持期的肌松药
根据肌松药特性、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的相互作用以 及手术不同阶段对肌松的要求,决定追加肌松药的时间和 剂量。 手术期间多选用中、短时效肌松药,便于肌松程度的调节 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恢复。对于长时间手术、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及术后需要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可选用长时效 肌松药。 整个手术期间没有必要保持同等深度的肌松。术中维持肌 松最常用的方法是间断静注肌松药,不提倡持续输注肌松 药,长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更不应持续输注。非去极化 肌松药维持剂量一般为初量的1/5~1/3,应以最少量的肌 松药达到临床肌松的要求。 麻醉维持期不主张多次注射或持续输注琥珀胆碱。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防治
残留阻滞作用的危害
1、呼吸无力,肺泡有效通气量不足,导致低氧 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2、咽喉部肌无力,导致上呼吸道梗阻,增加返 流误吸的风险; 3、咳嗽无力,无法有效排除气道分泌物,引起 术后肺部并发症; 4、颈动脉体缺氧性通气反应受抑制,引发低氧 血症。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防治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防治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 ——琥珀胆碱肌松药 无特意的琥珀胆碱拮抗药。反复或大剂量使用琥 珀胆碱发生自主呼吸恢复延迟时,应进行有效地辅 助通气或控制通气,直至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同时 应该改善患者全身情况,纠正电解质与酸碱紊乱, 尤其是纠正低血钾,给予钙剂和利尿剂,维持循环 稳定;对胆碱酯酶功能异常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使用肌松药的目的
1 为气管插管提供肌松条件
2
满足手术、 满足手术、诊断的肌松要求
3
减弱或终止某些骨骼肌痉挛疾 病引起的肌肉强直
4
消除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对抗
肌松药的合理选择
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 维持期的肌松药 ICU患者应用肌松药 患者应用肌松药 特殊患者肌松药选择
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
选用起效快的肌松药,缩短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的时 间,维护气道通畅、防止反流误吸是麻醉重要的安全 因素。 起效最快是琥珀酰胺,在非去极化肌松药中是罗库溴 铵。应用琥珀胆碱时应权衡其产生去极化作用带来的 不良反应并严格掌握其禁忌症。 常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置入喉罩剂量为1~2倍ED95, 气管插管剂量为2~3倍ED95,增加剂量可适当缩短起 效时间,但会延长时效及增加不良反应。
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效应的药物及病理生理状态
卡马西平、苯妥因、皮质激素、麻黄碱、去甲肾、雷尼替丁、 氨茶碱;碱中毒、高血钙、高血钾、低血镁、烧伤,在合用上 述药物或有上述病理生理情况时,可能需要适当增加肌松药的 用量。
肌松药的相互作用
为减少肌松药联合应用出现的复杂相互作 用,出麻醉诱导外,提倡根据手术需要, 恰当的确定剂量和给药时间,始终使用单 一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在合并使用多种影 响肌松药作用的药物和合并某些病理生理 情况时,宜在监测肌松药效应指导下给予 肌松药。
影响ED95的因素 影响
年龄——不同年龄肌松药的ED95有差别,老年 患者非去极化肌松药的ED95比青壮年患者低。 性别——非去极化肌松药的ED95,女性比男性 低。 血浆蛋白——各种肌松药在血液内与血浆蛋白 结合的比率不相同,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肌 松药,游离肌松药分子增加,该类肌松药的 ED95低。要注意急性等容或高容血液稀释及低 蛋白血症患者,游离肌松药的分子数量增加, 肌松作用增强。
ICU患者应用肌松药 患者应用肌松药
ICU患者应先给予镇静药和镇痛药,调整呼吸及 参数和模式,如仍有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不同步 才考虑使用肌松药。在给予镇静药后即可使用肌 松药治疗破伤风或癫痫持续状态等痉挛性疾病。 ICU患者应用肌松药主张小剂量间断静注,当镇 ICU 静药和镇痛药剂量不足或肺顺应性明显降低时, 肌松药用量比术中增加。 ICU患者给予肌松药可降低机械通气时的气道压 力,减少气压伤,但长期用药可产生耐药性,并 可引起严重肌肉病变(肌肉萎缩和肌肉溶解), 特别是合用大剂量激素时,以至脱机困难。
肝、肾患者衰竭患者
1
肝肾功能障碍时, 分布容积增大,r球 蛋白结合,血浆胆 碱酯酶活性降低, 表现为肌松药时效 延长,初始计量增 加。
2
维库溴铵、罗库溴 铵、哌库溴铵和琥 珀胆碱的清除半衰 期将明显延长,应 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术前已完成透析的 肾衰竭患者对肌松 药反应近于正常。
3
阿曲库铵和顺阿曲 库铵不受肝肾功能 影响。但在肝肾衰 竭存在严重的内环 境紊乱会影响 Hofmann消除。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防治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 ——非去极化肌松药
1、拮抗时机:TOF出现2个反应或开始有自主呼吸时。 2、拮抗剂量:新斯的明静注0.04mg~0.07mg/kg,总量 不超过5mg。新斯的明起效时间2min,达峰时间 7~15min,作用持续时间2h。用量偏小,难以到达满 意效果,肌力恢复不充分。 3、新斯的明有封顶效应,如果已达到最大剂量,效果仍 不满意,不再给予拮抗剂,应进行有效人工通气,采 取必要措施。 4、同一注射器给予阿托品,剂量一般为新斯的明的一半 ,根据患者心率调整剂量。静注后10~30s起效,达峰 时间12~16min,持续时间可达4~6h,故给予拮抗药后 患者心率通常会增加。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防治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 ——非去极化肌松药
拮抗药使用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下禁用或慎用:支气管哮喘;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尤其是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缺血、 瓣膜严重狭窄;机械性肠梗阻;尿路感染或尿路 梗阻;孕妇;对溴化物过敏等。 2、下列情况禁用或慎用阿托品:婴幼儿,特别是痉 挛性麻痹与脑损伤的小儿;心脏疾病。特别是心 律失常、充血性心衰、冠心病、二尖瓣狭窄;反 流性食管炎;食管与胃的运动减弱;青光眼;溃 疡性结肠炎;前列腺肥大及尿路阻塞性疾病;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防治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 ——非去极化肌松药
拮抗药使用注意事项: 3、酸碱和电解质失衡、肾功能衰竭、高龄和同时接受 肌松协同作用药物患者,新斯的明残留作用的拮抗 并不理想。 4、婴幼儿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残留肌松作用较成人好 ; 5、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长时效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 肌力恢复后发生再箭毒化几率较拮抗中短时效肌松 药多,给予拮抗药后需严密检测患者的肌力恢复情 况,严防出现再箭毒化。 6、凡禁用拮抗药者,须进行有效人工通气,直至自主 呼吸恢复满意。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防治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评估
1、肌松监测仪;观测刺激尺神经时拇内收肌的 颤搐反应(如TOF<0.9提示存在肌松药残留 阻滞作用) 2、临床体征: 清醒、呛咳和吞咽反射恢复; 头能持续抬高枕头5秒以上; 呼吸平稳、呼吸频率10~20bpm,最大吸气 压<-50cm水柱 呼末PetCO2和PaCO2小于等于45mmHg
特殊患者的肌松药选择
剖宫产患者
神经肌肉疾病患者
肝肾功能衰竭患者
剖宫产
1 2 3
肌松药属于水 溶性大分子药 物,较少透过 胎盘屏障
应选择起效 快、时效短 的肌松药
防止产妇返 流误吸及对 新生儿呼吸 的影响
神经肌肉疾病患者
琥珀胆碱可使脊髓 损伤与中风引起肌 肉无力或麻痹、严 重创伤、大面积烧 伤、脊髓性肌萎缩、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症、急性感染性神 经炎、肌营养不良 症和横纹肌溶解症 等患者发生致命性 高血钾症。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防治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预防 1、根据患者状态和手术需要,合理选择使用 2、改善患者全身情况,维持电解质正常和酸 碱平衡。 3、拮抗肌松药的残留阻滞作用。术毕无明确 指征显示肌松药阻滞作用已完全消退,应 进行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 4、拔出气管导管后,应在手术室或恢复室观 测患者神志、保护性反射状态、呼吸道通 畅度、肺泡通气量及氧合状态,至少30min ,确保安全。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原因
1、未针对病情特点,合理选用和科学使用肌松药;
2、给予长时效肌松药或多次应用肌松药,术后肌松药阻滞作用 仍存在; 3、肌松药肌松作用开始消退,肌力开始恢复时还有75%左右烟 碱样乙酰胆碱受体被肌松药分子占据,并存其他影响因素,出 现肌松阻滞作用; 4、个体差异,年龄、女性、肌肉不发达和慢性消耗患者肌松药 作用时间延长; 5、低体温、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延长肌松药的代谢 和排泄,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受损; 6、同时给于肌松药有协同作用的药物,使肌松药阻滞作用时间 异常延长; 7、肝肾功能受损,使依赖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肌松药阻滞作 用延长; 8、神经肌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