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背景

合集下载

狼崖山五壮士故事

狼崖山五壮士故事

狼崖山五壮士故事
【一、狼牙山五壮士事迹背景介绍】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为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二、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过程】
1941年9月25日,日军3000多人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狼牙山发起猛攻。

在战斗中,七连六班英勇顽强地抗击日军,毙伤日军90余人。

班长马宝玉率全班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日军,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三、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牺牲的英勇举动】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举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五壮士跳崖后,当地百姓敬佩他们的英勇,纷纷加入抗日队伍。

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在抗日战场上激发了广大官兵的战斗意志,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四、五壮士事迹的意义和传承】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他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五壮士的英勇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之,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英勇的一页,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载史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和人民奋斗。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
标题:《狼牙山五壮士》——中国抗战精神的象征
一、引言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历程和英勇牺牲精神的电影,讲述了1941年9月25日,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地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和人民群众转移,与数倍于己的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弹尽粮绝,宁死不屈,跳崖壮烈牺牲的故事。

二、主体内容
1. 人物塑造:电影中,五壮士的形象鲜明,他们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

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强烈的爱国情怀,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奋战。

2. 情节描绘:电影通过生动的情节,展现了五壮士如何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用石头、枪托与敌人进行顽强抵抗,最后毅然决然地跳下悬崖,以身殉国的悲壮场面。

3. 主题揭示:电影主题鲜明,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即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

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团结一致,共同抵御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三、结语
《狼牙山五壮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英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鼓舞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狼牙山五壮士》ppt课件完美版

《狼牙山五壮士》ppt课件完美版

战斗经过描述
生动描绘五壮士在狼牙山 抗击日军的战斗过程,包 括战斗的起因、经过和结 果。
重点段落分析与解读
英勇跳崖部分
深入分析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段落 ,解读他们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
神。
痛击敌人部分
详细解读五壮士如何痛击敌人的段 落,展现他们的智勇双全和战斗技 巧。
群众支援部分
介绍故事中群众支援的情节,强调 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
抗击日军,最后跳崖牺牲。
晋察冀军区:五壮士所在部队, 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
建的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 林、胡福才:狼牙山五壮士的具
体姓名和英勇事迹。
当代社会中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和弘扬
爱国主义精神内涵
01
包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为国家、民族奋斗献身的
精神。
当代社会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01
独特视角的呈现
通过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主角,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展现抗 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 这段历史。
02 03
个性化表达方式的运用
在讲述五壮士的故事时,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段,如戏剧 、音乐、舞蹈等,以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五壮士的英 雄形象和精神风貌,使得观众对他们的形象更加深刻。
04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观引领
CHAPTER
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及现实意义
爱国主义精神内涵
爱国主义精神是指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忠诚,表现为为民族独立、尊严和繁荣而奋斗的献身精神。在 《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和祖国领土,展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现实意义
在当今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激励着人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增强民 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时,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柱。

狼牙山五壮士背景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背景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背景资料狼牙山五壮士指的是1941年秋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为抵抗侵华日军跳崖的5名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士,分别是: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

1941年,侵华日军对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及保证武器不落到日伪军手中,5位战士宁死不屈,砸碎枪后纵身跳下悬崖,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1941年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成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

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成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

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

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

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

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

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为了让大部队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

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

《狼牙山五壮士》文本:写作背景

《狼牙山五壮士》文本:写作背景

《狼牙山五壮士》文本:写作背景〝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司令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1941年,日军对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

24日,30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19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城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

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

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

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的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

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

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为了让大部队再走远些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班留下坚守。

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

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已经剩下5个人了,并且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只好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

《狼牙山五壮士》背景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背景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背景材料
一、创作背景
《狼牙山五壮士》,是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刊登的一篇通讯,原名《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

同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首长,签署的训令中,正式称为《狼牙山五壮士》。

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从晋察冀边
“狼牙山五壮士”是在1941年9月25日的战斗中跳崖的,历经二十四天,沈重经过采访、构思、写作、修改、定稿,文章完成后,由交通员穿过敌人的封锁区七个县,行程二百三十多公里,才送到报社,很艰辛。

作为秋季“反扫荡”手记之一的通讯——《棋盘陀上五个“神兵”》一气呵成,并于1941年11月5日发表在由邓拓同志担任社长的《晋察冀日报》上,不久,延安《解放日报》转载了这篇文章。

了日军注意,使日军以为七连是八路军主力,在战斗中丧失了500多名日伪军。

9月25日,七连最后留下六班掩护,为了争取主力和群众撤退的时间,这个班将日军主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与四面包围的日军进行激战。

在最后弹尽只剩下五个人的情况下,五人集体跳崖自尽。

狼牙山五壮士故事背景(图文并茂)

狼牙山五壮士故事背景(图文并茂)

铁胆丹心
——记《狼牙山五壮士》故事背景
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纂的《华北治安战》一书披露,1941年7月日军在华北启动的“晋察冀边区肃正作战”。

该作战计划的目的是:“在击溃晋察冀边区共军及消灭其根据地的同时,结合封锁,破坏其自给自足,进而消耗、困死该地区的共产势力。

” 8月23日拂晓,日军乙兵团共约1万多人由定兴、方顺桥附近分三路纵队西进,对位于满城北方的北娄山附近的八路军第一军区司令杨成武指挥的约有五千人的部队开始了围攻。

后来,杨成武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针对日军此次来袭,“我们布置好了全分区的反‘扫荡’工作,然后……向西转移。

在转移途中,我得知敌人已经拉开了一个巨网,把整座狼牙山包围了。


8月24日,3000多日伪军突然包围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及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困住,为解救这2000多人,邱蔚团团长将此情报向杨成武司令火速汇报。

杨成武司令制定了“围魏救赵”计划,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的日伪军,促使日伪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被围的游击队及人民群众从东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据此作战计划将掩护部队及群众转移的任务交给了7连,7连将此任务交给了7连6班。

当时参与掩护任务的7连6班共有12 名战士、机枪组4人、民兵20多名归由六班班长马宝玉统一指挥,掩护部队在狼牙山和3500多名日军展开了殊死战斗。

最后在成功完成掩护任务后,阻击部队仅剩5人(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且被敌人围困在狼牙山的牛角壶。

五名战士在打光子弹、扔完石头、砸坏枪支后,英勇跳崖!
下图铁塔处为英雄跳崖处!
2014/10/3。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背景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背景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背景河北省西部的易县,有一座山,叫狼牙山。

1941年9月25日,在这个地势险要的山顶上,挺立着五个八路军战士,他们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为了掩护大部队和数万名群众转移,团长嘱咐他们:“狼牙山就交给你们了,明天中午2时以前越过棋盘陀。

” 天刚蒙蒙亮,山下五六百个敌人就向山上扑来,五位战士早有准备,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满山横尸。

敌人以为是八路军的主力在这里,便慌忙开炮,连续发起好几次冲锋,都被英勇顽强的五个战士打退了。

太阳偏西时,五位战士完成了任务。

开始撤退,走了几步,班长马宝玉停住了。

他发现如果沿着大部队转移的路线去追赶主力部队,很快就可能见到同志们,但敌人也会紧随而来。

这样大部队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若上棋盘陀,三面都是悬崖,但可以利用地势保护自己拖住敌人。

他与同志们商量怎么办,战士们都同意上棋盘陀。

战士们登上了棋盘,敌人疯狂地涌了上来,打着,打着,他们发现自己枪里的子弹都打完了,只剩下一颗手榴弹,他们想留到最后。

他们见身边都是大石头,便勇敢地搬起石头向敌人砸去,打得敌人哭着喊着叫着滚下山去。

敌人见战士们没有子弹了,便又聚集力量,向棋盘陀发起疯狂的进攻。

这时马宝玉见敌人大队冲上来,便把唯一的一颗手榴弹扔向了敌人。

“轰”的一声,敌人倒下一片,有的慌忙后退。

马宝玉带领战士们来到悬崖边。

他郑重地对同志们说:“共产党员宁死不当俘虏。

我和葛振林是共产党员,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你们三个虽然还不是党员,但你们三人刚才在战斗中的英雄表现证明你们都可以入党。

将来同志们会在我的衣袋里发现我介绍你们入党的材料。

现在我们就用行动来表示对党的忠诚吧。

”五个人一起把枪砸碎了,从容勇敢地走向悬崖边,马宝玉走在最前头,他大喊一声:“跟我来!”便第一个跳下山崖,紧接着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都跳了下去。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悲壮的时刻,狼牙山、易水河将永远记住英雄的事迹。

《狼牙山五壮士》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资料
22 狼牙山五壮士
历史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 了侵华战争,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杀光、 烧光、抢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 灾难。然而,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经历 了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把侵略者赶出 国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期间,无数的中华儿女,用鲜血和 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尊严,涌现出 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 曲气壮山河的颂歌。
1941年9月25日,日军纠集三四 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 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 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 万群众。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 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 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 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
惨痛的回忆 这个惨无人道的 日本军官在杀死 人后,提着一个 砍掉回忆 城南雨花台的一处 屠杀地。这是屠杀 后尸首枕籍的情形
惨痛的回忆
一位南京市民被狼 狗咬噬
惨痛的回忆 尸体掩埋队拾 起一个被灭绝 人性的日本士 兵杀死的幼儿 的尸体
惨痛的回忆 日本侵略 军把活人 当作耙子
惨痛的回忆
五壮士是哪五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马宝玉(1920—1941年) 蔚县下元皂村人,1937年参加八 路军,两年后入党。1941年9月在易 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 安全转移,他带领全班4名战士(时任 班长)奋勇杀敌,同数千日军巧妙周 旋一整天,将敌人引上绝路,胜利完 成阻击掩护任务,宁死不屈,毅然跳 崖牺牲,年仅21岁。
宋学义(1918-1971) 河南省沁阳市王曲乡北孔村人。 在狼牙山阻击战中,和另外四名英勇的 红军战士一起牵制了日军主力,保证了 大部队安全转移,是著名的“狼牙山五 壮士”之一。跳崖后被挂在山崖上的树 上得以生还。 1971年6月26日在郑州逝世。遗体安 葬在沁阳烈士陵园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背景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背景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

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bai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

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宋学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峰顶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碑”。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解析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解析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解析《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具有深远影响的优秀课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例,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奋斗和追求民族独立自由的精神。

本文将对《狼牙山五壮士》进行详细解析,从背景、内容、主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介绍《狼牙山五壮士》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正面临严重的外敌入侵和国家危机。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斗争,为了抵御日本侵略者,许多英勇无畏的战士浴血奋战。

狼牙山五壮士作为其中的一群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祖国,表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

二、内容分析《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五位革命者在狼牙山红军游击队的指导下,为了摧毁敌人的飞机,奋勇杀敌,最终一个也没有活着回来的故事。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五壮士们的英勇与无畏,以及他们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文中通过具体的细节描述了五壮士的斗争场景,揭示了他们的决心和牺牲精神,如“一壮士挨着一架飞机,停下来,在长凳上一跃而起,双手握起一把黄色炸药包,猛力往挂腿的木撞去……炸响以后,两小时内,这飞机即不再起飞。

被炸红了的腿柄了一只长凳子,白了的炸痕扎着猩色的干血。

”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五壮士的勇猛和牺牲精神,也让读者对他们的形象有了更加直观生动的了解。

三、主题分析《狼牙山五壮士》的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气概。

作者通过故事中五壮士的行为和精神,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自由独立的追求。

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主权,他们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的革命者。

四、影响与启示《狼牙山五壮士》所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气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篇课文让人们认识到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性,表达了保卫国家、民族独立自由的理念。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鼓舞着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敌人时勇往直前。

这个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

正如五壮士舍生忘死的精神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关心社会,为国家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代表,他们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卫
祖国、保护人民,英勇奋战,最终壮烈牺牲。

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英勇奋斗。

五壮士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王家瑞、刘天铸、刘雪峰、刘敏、刘梦雪五位烈士。

他们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深受民族疾苦的煎熬,这也使他们对祖国的热爱更加深厚。

在日本侵略者肆虐的年代,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斗争中。

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狼牙山成为了抗日斗争的主战场之一。

在这里,五壮士组织了一支抗日游击队,积极开展抗日救国的斗争。

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1年11月,日寇在狼牙山一带大举进攻,五壮士带领着抗日游击队进行了
顽强抵抗。

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民族的希望,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守护了家园的安宁。

在激烈的战斗中,五壮士壮烈牺牲,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却被后人传颂不衰。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他们
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壮士的事迹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民族精
神的典范。

他们的英勇事迹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着我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团结和振兴而不懈努力。

让我们永远怀念狼牙山五壮士,永远铭记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狼羊山五壮士故事

狼羊山五壮士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战斗进行了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的棋盘陀,那里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他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

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背景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背景

《狼牙山五壮士》故事发生的背景
1941年,日军调集10万兵力向晋察冀根据地发动大扫荡,九月初,日军先头部队占领了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准备寻找机会和八路军主力决一死战。

当时八路军考虑到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上级决定由七连负责护送群众转移,完成转移任务后,七连大部分人员撤离。

只留下了六班守住狼牙山。

当时的六班只剩下五人。

他们接受任务后迅速赶到东山口,选择了一个地势险要之处,准备阻击敌人。

这场敌强我弱守卫战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六班的五名战士拼尽全力阻挡敌人的进攻,为了保护主力部队和群众。

五名战士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一条绝路。

子弹,手榴弹用光了就用石头砸,终于能搬得动的石头也用光了,面对一拥而上的敌军,马宝玉庄严的说:“同志们,我们都是有骨气的中国人,宁死不投降,为祖国为人民牺牲是光荣的!”说完五人折断枪支走到悬崖边,纵身一跃。

这让亲眼看到五壮士跳崖的日军心惊胆战。

(后续一个小故事)1997年的一天,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来了一位日本老人叫茅田幸助。

他来到狼牙山脚下,面对巍峨的狼牙山,他先是说了几句日语,随后跪地,他抑制不住泪水,越哭越伤心。

还一边哭一边磕头,大家都不解他的行为。

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就是那个把六班战士逼上悬崖的日军小队长。

他亲眼目睹了五壮士跳崖。

茅田幸助介绍,当时大家都很震惊,以为碰到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没想到只有五人在和他们决战。

五壮士跳崖后,日军对他们义无反顾保家卫国的精神感到敬佩,此次前来,茅田也是为当年所犯下的罪行真心实意的忏悔。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背景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背景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背景对于“狼牙山五壮士”这个历史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这是小学课文中的一个故事。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背景,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当代人怎样的启示,哪些精神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呢?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转移,晋察冀军区某部七连奉命于数倍于己的日寇激战,在激战过程中,七连战士死伤惨重,为了掩护七连整体撤退,当时已马宝玉班长所在的战士5人继续吸引敌人的主力。

直到弹尽粮绝,五人先后跳崖,最终只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活了下来。

实际上,我们小时候学到的故事大致就是这样,但后来有了衍生知识。

跳下悬崖而幸存下来的战士葛振林、宋学义实际上是由附近居民营救的,后来回到部队接受了军队的训练。

然而,由于跳下悬崖而受了重伤,宋学义不得不离开部队去当地工作。

由于劳累,他于1970年代去世,葛振林于2005年因病去世,享年88岁。

实际上,无论他们是什么,这些人在我们心中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人们普遍认为,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类似于1970年代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这场悲惨的战争,所以老师们讲得很感性,孩子们听得很用心。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内,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成了全国小学语文课中的一篇必读课文。

这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教育和鼓舞了好几代人。

作为新一年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准备,为和平时期的危险做好准备,并勇于贡献。

这是每一个人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精神,我们国家之所以有今天的强大也是正是共产党人和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

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狼牙山五壮士这种民族精神,始终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爱心。

也警告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当你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不要总是退缩。

从现在开始,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中,都不要灰心,不退缩,并且在逆境中勇往直前。

要具备不怕困难的精神。

2019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狼牙山五壮士创作背景相关知识素材新人教版

2019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狼牙山五壮士创作背景相关知识素材新人教版

创作背景《狼牙山五壮士》是在1941年9月25日的战斗中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事迹所编写,共二十四天。

沈重经过了采访、构思、写作、修改、定稿五个步骤将文章完成。

完成后,由交通员穿过敌人的封锁区七个县,行程二百三十多公里,才送到报社,很艰辛。

最终发表。

1941年冀西山区的秋季反“扫荡”战斗中,沈重深入前线采写了一系列战场手记,脍炙人口的《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就是其中一篇,作品生动地描写了狼牙山上的五位七连八路军战士,为掩护部队和民众撤退,与敌人周旋在狼牙山三面绝壁的棋盘陀(悬崖)上,在弹尽粮绝,敌人被消灭100多人的情况下,宁死不屈舍身跳崖的壮烈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是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刊登的一篇通讯,原名《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

同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首长,签署的训令中,正式称为《狼牙山五壮士》。

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从晋察冀边区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成为浴血抗战的中国军民的楷模。

写作特点全文突出一个“壮”字。

文章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的。

全文记叙顺序可概括为: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先写五个人面对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接受掩护任务,揭示其胆之“壮”;再写英勇战斗,打击敌人,揭示其行之“壮”;接着写诱敌入绝境,揭示壮士们不仅豪壮,而且有智谋;最后高呼口号舍身跳崖,揭示其气节之“壮”。

通过对言行的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情感。

全文无一句人物心理描写,也无一句战士表态式的豪言壮语,其对敌人的恨,对祖国与人民的爱,对完成任务的坚定以及可贵的牺牲精神,都通过人物语言与行动揭示出来。

比如,班长一声“走”,简洁明快,表现其态度坚定、判断果断、情况急切的情境,“胡德林和胡福才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表现战士沉着、冷静;“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写出壮士对祖国、人民的留恋、热爱与忠诚,对群众与部队成功转移的欣慰和完成任务的欣喜。

狼崖山五壮士课文笔记

狼崖山五壮士课文笔记

狼崖山五壮士课文笔记《狼牙山五壮士》是八年级上册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五位八路军战士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在狼牙山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的故事。

以下是这篇课文的笔记:1. 背景介绍: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面临着日本侵略者的威胁。

为了抵御侵略,中国军队在各地开展了抗日斗争。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2. 人物介绍:五位八路军战士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

他们在狼牙山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3. 事件经过:五位八路军战士在狼牙山与敌人进行了三次交战。

第一次交战,五位战士利用地形优势,打败了敌人。

第二次交战,敌人增加了兵力,但五位战士仍然坚定地抵抗,最终击退了敌人。

第三次交战,五位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决定留下阻击敌人。

在激烈的战斗中,五位战士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向敌人,最后他们高呼着口号,跳下了悬崖。

4. 精神品质:五位八路军战士展现了顽强不屈、坚贞不挠的精神品质。

他们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行。

5. 历史意义: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一段经典历史。

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行,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

同时,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段珍贵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击侵略者时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通过对《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这段历史背景,还可以感受到五位八路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他们的故事将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日军对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

24日,30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城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
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

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

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

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的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

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

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为了让大部队再走远些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班留下坚守。

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

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就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

日伪军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子弹了,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到“捉活的,捉活的!”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宁死不屈,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枪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纵身跳入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五名战士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全军全国,被誉为
“狼牙山五壮士”,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举行了“狼牙山五壮士”命名暨反扫荡胜利祝捷大会,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

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高度评价,他说:“他们身上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坨主峰建起了纪念塔。

新中国成立后,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被收录进小学课本。

1978年,宋学义因病逝世,长眠于沁阳市烈士陵园。

2005年3月21日,在即将迎来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阳,至此,狼牙山五壮士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也永远离开了人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