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上课)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教案 分子动理论9篇

高一物理教案 分子动理论9篇

高一物理教案分子动理论9篇分子动理论 1专题讨论:哪些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专题调查研究活动: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微小事物?可上网或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或请教专家,将这些方法的原理、特征及优、缺点写成科技小文章相互交流.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分子热运动,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教学难点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在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中,已经对物质的组成及分子运动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化学课中已经知道了扩散现象,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扩散现象也有了较深的印象,但对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并不十分清楚。

方法运用整节课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创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的探究中运用类比、推理、论证的方法。

教具和媒体教师:多媒体、一杯大米、三杯小鱼、两只温度计学生:一杯凉水、一杯热水、一把药匙、少量品红等--说明1.本节课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学完宏观物体的有关知识后,对微观世界的知识进一步探究学习,为后面研究物体内能及其有关知识做好铺垫。

但由于分子的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探究,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类比的方法组织教学。

2.为加深学生对扩散这个常见现象的探究兴趣,设计了学生熟悉的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

同时为实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了解和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代科技,所以在最后让学生列举扩散现象在生活中的有关实例及其应用。

3.本节需要考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较低但内容抽象,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讨论为主,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创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进行类比──形成假说──分析推断──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度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案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案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2.掌握分子运动的基本特征和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3.能够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物质的热性质。

二、教学内容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2.分子运动的基本特征;3.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4.物质的热性质的分子动理论解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物质的热性质的分子动理论解释;2.如何理解分子运动的基本特征和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2.实验法:通过进行简单的示范实验,观察物质的热性质,以验证分子动理论的解释;3.提问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

2.新知讲解(25分钟)a.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分子动理论是指分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物质的热性质是由分子的运动状态决定的;-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快速的、不断变换方向和速度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使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和排列结构。

b.分子运动的基本特征:-分子的热运动是三维的、快速的、无规则的;-碰撞是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

c.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高温下,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分子热运动剧烈;-低温下,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小,分子热运动较弱;3.实验演示(20分钟)将一杯水分别放在冰水中和热水中,观察水的表面是否产生水蒸气、水滴的现象。

让学生讨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引导他们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

4.深化与运用(20分钟)a.完成练习题,巩固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点;b.进行小组讨论,尝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其他物质的热性质,如热传导、融化等现象。

5.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回顾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分子运动的特征以及物质的热性质的解释。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教案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教案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分子动理论在物质状态变化中的应用3. 能够解释气体压强、温度、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1. 分子动理论的概念和原理2. 气体状态方程中的分子动理论应用教学难点:1. 理解分子运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 掌握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分子动理论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2. 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会呈现不同的状态?二、讲解分子动理论(15分钟)1. 讲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分子间的运动和碰撞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 讲解分子速度、能量与温度的关系。

三、实验展示(10分钟)1. 进行实验,展示不同状态的分子之间运动的差异。

2. 利用模型演示分子间的碰撞和能量传递过程。

四、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15分钟)1. 讲解气体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状态方程之间的关系。

2. 分析气体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做练习,加深对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状态方程的理解。

2. 点评答案,纠正错误。

六、概括总结(5分钟)1. 总结分子动理论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强化气体的分子动理论与状态方程的联系。

七、课堂作业(5分钟)1. 布置作业: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较抽象,需要借助实验和模型来直观展示分子运动的过程。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应用。

同时,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课件)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课件)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课堂练习
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扩散现象与温度无关,不属于分子热运动 B.水仙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D.固体很难被压扁是因为其内部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课堂练习
【答案】BC 【详解】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温度越高,扩散得越 快,故A错误; B.水仙花飘香是由于花的香气在空中不断扩散,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B正确; C.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液体分子对颗粒的碰撞越少,颗粒的受力越不平衡, 布朗运动越明显,故C正确; D.固体分子之间仍然有空隙,固体很难被压扁的原因是分子间有斥力,故D错误。 故选BC。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体验,说明一下扩散现象的快慢与温度有没有关系?
新课讲授
2.布朗运动
1827年,英国的一位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花 粉微粒悬浮在静止水面上的形态时,却惊奇地发现这些花粉 微粒都在不停地的运动中,布朗发现了花粉微粒在水中的这 种运动后,人们对运动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种种猜测。一颗小 小的花粉颗粒,顿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面对植物学家的 发现,当时的所有物理学家们显得束手无策,无法解释这一 奇怪现象.整整过了半个世纪,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和波兰 物理学家佩兰发表了他们对布朗运动的理论研究结果,对布 朗运动做出了理论上解释.
NA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V0
V NA
NA
NA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1kg
铜所含有的原子数目是
N
1
NA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

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课件(共26页PPT)

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课件(共26页PPT)

⑴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曲线
F 纵轴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
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
正值表示F斥 横轴表示分
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但斥力比引力变化更 快 。
F斥
子间的距离
②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
r0 0
存在
r
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
负值表示F引
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力)。
2、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变化规律
改变悬浊液的温度。重复上述操作, 观察悬浊液中小炭粒的运动情况。
问题: (1)观察到的碳粒的运动有规律吗? (2)运动快慢与炭粒的大小有关吗?
观察到的现象:微粒在做无规则运动; 微粒越小,运动越明显
布朗运动: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布朗轰动世界的发现
1827年,英国的一位植物学家布朗用 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花粉微粒悬浮在静止水 面上的形态时,却惊奇地发现这些花粉微 粒都在不停地的运动中,布朗发现了花粉 微粒在水中的这种运动后,人们对运动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种种猜测。一颗小小的花粉颗粒, 顿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面对植物学家的发现,当时的所有物理学家们显得束手无策, 无法解释这一奇怪现象.整整过了半个世纪,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和波兰物理学家佩兰发 表了他们对布朗运动的理论研究结果,对布朗运动做出了理论上解释。
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引力表现:
物体很难被拉伸
大量分子能聚在一起形成液体或固体而 不离散成一群独立的单个分子.
分子间斥力表现:
物体很难被压缩 分子间有引力,分子却没有紧紧吸在一起而还有空隙.
2)分子间作用力的产生原因 原子内部带正、负电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2、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变化规律

分子动理论教案初中

分子动理论教案初中

分子动理论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分子运动、分子间作用力等。

2. 使学生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分子运动的规律、分子间相互作用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1)分子: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具有质量和体积。

(2)分子运动:分子在空间中的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力或排斥力。

2.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原理(1)分子运动的规律: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2)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随着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分子运动、分子间作用力等,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基本原理讲解:讲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分子运动的规律、分子间相互作用等,通过示例或实验进行验证。

4. 生活现象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扩散现象、溶解现象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分子动理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示例法:通过示例或实验展示分子动理论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促进师生互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生活现象分析:评估学生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分子动理论相关内容。

2. 实验器材:如显微镜、分子模型等。

3. 网络资源:有关分子动理论的图片、视频等。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说课稿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说课稿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一、引入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物理课程的授课教师。

今天我们将学习物理下册的第10.2节内容,即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分子动理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介绍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通过实际案例来加深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

希望大家在听课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提问和互动。

二、基本原理1.分子动理论的概念分子动理论是指物质微粒(分子或原子)在物体内部的运动描述。

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这些粒子不断运动并相互碰撞。

分子动理论是基于实验证据的理论,它可以解释和预测物质的宏观性质。

2.分子的运动状态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的运动状态包括三个方面: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运动方式。

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度越快;运动方向是随机的,呈现弥散分布;运动方式有自由扩散和碰撞传递两种。

3.热平衡和热力学温度根据分子动理论,当物体的内能达到最大值时,物体即达到了热平衡状态。

热平衡是指物体内部各部分的分子运动状态相同,不存在能量传递的趋势。

热力学温度则是描述物体达到热平衡所需要的热力学特性。

热力学温度可以通过热力学温标来表征,比如摄氏温标和开尔文温标。

三、应用案例1.气体分子的运动规律根据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在容器内的运动是随机的、无序的。

气体分子的碰撞与容器壁面的碰撞导致气体对容器施加压强,这就是气体的压强定义。

根据理论计算,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和分子数密度有关。

2.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造成的。

根据分子动理论,液体分子在表面层聚集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的结构,而在内部则相对松散。

这种结构使得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大,从而形成表面张力现象。

3.固体的热膨胀和导热性根据分子动理论,固体的热膨胀和导热性可以通过分子的振动和传导来解释。

固体内部的分子在受热时会产生振动,振动幅度的增大导致了固体体积的扩大,从而出现了热膨胀;同时,分子之间的振动也导致了热能的传导,使得固体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ppt课件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ppt课件

(3)物质所含分子数:N=nNA=MmmolNA=VVmolNA.
(4)阿伏加德罗常数:NA=Vmmo0lρ;NA=MρVm0ol(只适用于固体、液体).
固体、液体
ddd d
小球模型
V0
4 3
r3
4 3
(d 2
)3
3
d=
6πV0= 3
6πVNmAol(V0 为分子体积).
气体
立方体模型
d
d
d
d为气体分子间间距, V0为单个气体分子所占空间体积
(1)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r减小,分子力F 增大; (2)当r=r0时,分子力F=0,这个位置为平衡位置;
(3)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从r0开始,r增大,分子力F 先增大后减小
分子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原因: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内部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 电子。分子间的作用力就是由这些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D.先是分子力对乙分子做正功,然后乙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
12.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无穷远处静
止释放,在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下靠近甲.图中d点是分子靠得最近
的位置,则乙分子速度最大处可能是
(C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5.(多选)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D
A.悬浮小颗粒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
B.液体的温度越低,悬浮小颗粒的运动越缓慢.当液体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时, 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就会停止
C.被冻结的冰块中的小炭粒不能做布朗运动,是因为在固体中不能发生布朗运动
D.做布朗运动的固体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 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力).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上课版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上课版

当两个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引力等于斥力
蓝色为引力; 黄色为斥力。
分子间距为10-10m
任何情况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 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人们常说“破镜难圆” 你懂了吗?
一、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3、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四、作业
1、总结扩散与热运动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寻找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相关的实例,并向 家人或朋友解释它们发生的原因。
二、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仔细阅读112页的内容,了解三态分子模型。 固体 在教室上课 液体 下课后 气体 放学后
模 拟 分 子 的 热 运 动
三、巩固练习
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食盐在水中溶化,水变咸了。
B、冬天,人嘴里呼出的“白气”上升。 C、水从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向低处。 D、扫地时灰尘飞扬。
活动一:体会分子的运动
分子是运动的
吸烟有害健康。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珍爱生命,保护环境,拒绝吸烟!
活动二(P109):
感受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影响扩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物理学中,将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
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P110 活动三:分子间有空隙吗?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温故知新
分子 自然界中的一般物质都是由___组成的 10-10m 分子直径尺度的数量级为:____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的热运动;

1.1 分子动理论 - 讲解版

1.1 分子动理论 - 讲解版

新知讲解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 温下过了5年,铅片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渗透 了约1mm深。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铅块


金块

铅块 金块
说明了:固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新知讲解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
(1)定义: 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
扩散。 (2)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发生扩散。 (3)扩散是一种现象,其本质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扩散现象还表明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隙。
扩散的快慢除了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呢?
新知讲解
实验: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中滴入一滴墨水, 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什么关系?
九年级物理 教科版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
请翻书到第2页
新课引入 一次关于物质组成的谈话:
地点:古希腊 时间:2500年前
留基伯(约前500—— 约前440年) 古希腊唯 物主义哲学家,原子论 的奠基人之一。
德谟克利特(前460年— —前370年或前356年) 来自古希腊爱琴海北部海 岸的自然派哲学家。
小结:
1、很难拉断(拉坏)或很难压弯(变形)等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很难被压缩体积,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2、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像两个用弹簧连着的两个小球,两小球之 间弹力的方向由弹簧是被压缩还是拉伸来决定。
分子间作用力合力为零,此距离为r0 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2.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原理。

3.能够利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物质的热胀冷缩、变形和熔化等现象。

4.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2.分子动理论的假设与实验观测的一致性。

3.分子速度的分布和分子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4.理解和利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物质的热胀冷缩、变形和熔化等现象。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引出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物质的热胀冷缩、变形和熔化等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呢?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物理学理论,分子动理论,它能帮助我们解释这些现象。

Step 2: 阐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1.讲解:分子动理论是一种解释物质微观结构和性质的理论,它认为物质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或原子)组成,这些微观粒子不断运动,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

2.分子动理论的作用:解释物质的宏观性质和变化,以及提供科学解释和实验依据。

Step 3: 分子动理论的假设与实验观测的一致性1.分子动理论的假设:a.分子运动呈无规则运动,碰撞时具有弹性。

b.分子之间互相作用,相互之间有吸引力或斥力。

c.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占据一定的体积。

d.分子质量相等,但速度和能量不同。

2.实验观测与分子动理论的一致性:a.用布朗运动观察分子运动。

b.利用弹簧测力计观察分子间的斥力和吸引力。

c.通过等体积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力增加的实验验证理论。

Step 4: 分子速度的分布和分子速度与温度的关系1.分子速度的分布:理解最概率分布和麦克斯韦速度分布率。

2.分子速度与温度的关系:解释温度与分子速度的平均值和分子速度分布的关系。

Step 5: 物质热胀冷缩、变形和熔化的分子动理论解释1.物质热胀冷缩:利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物质的膨胀和收缩。

2.物质变形:解释物质的变形是分子之间相对位置重新排列的结果。

3.物质熔化:解释固体熔化为液体是分子振动增强、距离增大,从而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

《主题七第一节分子动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物理高教版21机械建筑类

《主题七第一节分子动理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物理高教版21机械建筑类

《分子动理论》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热运动、扩散等。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分子运动现象,并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实验观察。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子运动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实验器材等。

2. 准备教学材料:相关图片、视频、案例等素材。

3. 安排实验时间,确保实验器材和场地准备充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分子运动相关的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从而引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分子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加深学生对分子运动的理解。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一些与分子运动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如:“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液体和固体难压缩?”“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分子运动规律的理解。

4. 总结归纳: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引导学生对课堂讨论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解答。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5. 布置作业: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布置一些与分子动理论相关的作业,如阅读相关文献、撰写小论文等,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运动的概念、统计分布和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动理论课件

分子动理论课件
3. 知道自然界和生活中简单的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活动建议】利用见的物品设计实验方案,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1. 物质的构成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①______、②______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分子很小,通常以③_______ <m></m> 为单位来度量.
第11题图
扩散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命题点4 分子动理论(2019.13、2015.2、2013.4)
2023年安徽物理
「2022版新课标要求」
1.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大致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2.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大致历程.知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了解物质世界的大致尺度.
4.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引力
斥力
命题点精准练
1.(2022连云港)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B. 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 C. 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D. 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8.结合图片,对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实验解释正确的是( )
图甲: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 图乙:抽去玻璃隔板,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图丙: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些,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 图丁:铅块与金块长时间紧压在一起,铅和金会相互渗透,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天里,走进花草丛林间,你能闻到花香味
放学回家,我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 到饭菜的香味。
实验二
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现象。
现象:一会 儿,这杯水就 变成了红色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液体扩散)
生活实例
存放煤的墙 角,几年后墙壁 表面厚厚的一层 都变黑了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扩散)
什么是分子 ?
构成物质的单位是多种多样的,或是 原子(如金属)或是离子(如盐类)或是 分子(如有机物)。为了简化,这里把构 成物质的单位统称为分子。
大量的 一、宏观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
如果把分子设想成球形,一般分 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米,用肉眼直 接看不到。 分子的特点:


实验一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气体扩散)
1、“墙内开花墙外香”是一种_______ 现象,它说明了: ______________. 2、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个月后菜才会变咸,而 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后菜就咸了,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力
3. 两滴水银相互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 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 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 _______ 4、小阳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 害您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吸烟。”这 句话的科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r 是指分子间的距离)
r
r0 当r < r0 引力<斥力 合力为斥力
r
r0
当r > r0
引力>斥力 合力为引力
r > 10 r0
r0
当r > 10r0
无作用力
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宏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3、分子之间有空隙
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 力
该 实 验 说 明 了 什 么 ?
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物体内部分子 不停地运动,为什 么固体和液体中分 子不会飞散开,总 是聚合在一起?
分 子 间 存 在 引 力
思考
分子间存在空隙,为什么固体、液 体很难被压缩?
分子间同时也存在斥力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r0 当r = r0 引力=斥力 平衡状态
扩散现象表明:
二、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 规则的运动。
实验三 分别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各
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温度越高,扩散的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
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扩散现象还表明:
三、分子之间有空隙
实验四
把水和酒精倒在一块,观察它 们的总体积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