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安微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将有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指定位置;核对条形码上本人的姓石和准考证号码,无误后,将其粘贴在指定的方框内。
2.非选择题答题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晰。
修改答案时禁止使用涂改液或涂改胶条。
3.请在题号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题号指定区域以外答题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将答题卷收回,试卷不收回。
第I卷选择题(本卷包括,,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O 16 K 39 Fe 56 Cu 641.在密闭、透光的玻璃钟罩内,放着一株盆栽棉花。
下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钟罩内某物质的变化曲线。
该曲线可以表示()A.一昼夜中,棉花呼吸强度的变化B .一昼夜中,棉花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C .一昼夜中,钟罩内氧气浓度的变化D .一昼夜中,钟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2.生物老师买来新鲜的菠菜带领同学们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实验结束时有几位同学发现自己的滤纸条上色素带已充分展开,但颜色却比其他同学的浅,而滤液细线处仍然浓绿。
出现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滤纸条没有干燥B .绿叶研磨不充分C .滤液的用量不足D .层析的时间不够3.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 )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4.一位同学在探究NaHS 溶液对柳条不定根发生及其生长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以下两个图。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0.1—1 m mol/L 的NaHS 溶液对柳条生根均有促进作用B .0.6mmol/L 的NaHS 溶液抑制柳条生根而促进其根的生长C .NaHS 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是0.2mmol/LD .一定浓度范围内的NaHS 溶液对柳条生根和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5.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 的碗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 你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 的频率为(21)n,AA 和aa 的频率均为(21)。
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中 1h( 实验组 ) ,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作为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发现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全身颤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组动物的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颤栗
B. 实验组动物的产热量小于对照组的产热量
C. 实验组动物耗氧量上升,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
D. 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
【答案】 B 【解析】
D. 据分析可知,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
D 正确。
6.下图表示某长期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
的能量 )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中的字母表示所含
A. 植物积累的能量为 c+e+g+h+i
B. 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 d+g
C. b 中的物质和能量都被微生物利用
(3) 研究发现,癌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其原因是癌细胞选择性地抑制线粒体膜上丙酮酸载
体 (MPC)或使其部分缺失,据此推断癌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第
___________阶段;正常细胞因分
裂过程中造成 DNA损伤,导致细胞停止分裂,走向分化、衰老、凋亡。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能无限增
a/12 不能代表的
是该叶片的呼吸速率, A 错误;
B. 据分析可知,该叶片的光合速率可表示为( b- a) /12, B 错误;
C. 由于实验前叶片的干重未知,故无法得知该叶片净光合速率,
C 错误;
D. 据分析可知, ( b- a) /12 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真正光合速率, D 正确。 3.人群中甲病 (A/a 基因控制 ) 和乙病 (B/b 基因控制 ) 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已知 人群中每 100 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下面的系谱图中Ⅱ3 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及答案wrod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有的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都是异养型的,原核生物都是自养型的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都是DNAD.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2.如右图所示,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
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单位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的呼吸速率B.b/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的光合速率C.(b+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净光合速率D.(b-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真正光合速率3.人群中甲病(A/a基因控制)和乙病(B/b基因控制)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
已知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
下面的系谱图中Ⅱ3无甲病致病基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I1和I2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3/8B.Ⅱ6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为AX B的概率为5/11C.Ⅱ3和Ⅱ4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4D.Ⅲ7和Ⅲ8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为1/484.下列关于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是合成tRNA、mRNA和rRNA的模板B.真核细胞中tRNA的种类多于原核细胞C.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提高转录的速率D.胞内蛋白的加工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5.将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在室温(25℃)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然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放入0℃环境中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作为对照组。
期间连续观察发现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全身颤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组动物的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颤栗B.实验组动物的产热量小于对照组的产热量C.实验组动物耗氧量上升,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D.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6.下图表示某长期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的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
2020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答案】 (1)。 增加 (2). 群体光合速率不变,群体呼吸速率仍在增加 (3)。 光反应 (4). 气孔导度下降,植物吸收的CO2量减少,导致暗反应受限 (5). (适当)提高大棚中CO2浓度 (6)。 白色(或无色)
【详解】A、一次摄入的葡萄糖数量增加,会加速上图过程,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下降,A错误;
B、如果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或胰岛素抗体,会影响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而影响信号的转导,引发糖尿病,B正确;
C、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增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不会引发糖尿病,C错误;
D。 高温可以使所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破坏
【答案】C
【解析】
【分析】
高温、强酸、强碱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高温也可以使DNA变性,但是降温后,DNA又可以复性,恢复双螺旋结构。
【详解】A、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不同,进而决定蛋白质的功能,A错误;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②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③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详解】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之一,导致多种生物的出现,因而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A。 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020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有的能进行有氧呼吸B. 真核生物都是异养型的,原核生物都是自养型的C.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都是DNAD. 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答案】B【解析】【分析】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 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含有氧呼吸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A正确;B. 真核生物有些是自养型如绿色植物、大部分藻类等,原核生物有些是自养型如硝化细菌,有些是异养型如大部分细菌,B错误;C.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D. 真核生物细胞有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构成的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D正确。
2.如图所示,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
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单位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的呼吸速率B. b/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的光合速率C. (b+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净光合速率D. (b-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真正光合速率【解析】【分析】图中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由于左侧是在遮光条件下测得的数值,假设实验前两侧叶片干重均为M,则M-a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b-M表示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则b-a代表12h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据此分析。
【详解】A. 根据题意,a表示叶片在黑暗条件下经呼吸作用消耗后剩余的有机物含量,故a/12不能代表的是该叶片的呼吸速率,A错误;B. 据分析可知,该叶片的光合速率可表示为(b-a)/12,B错误;C. 由于实验前叶片的干重未知,故无法得知该叶片净光合速率,C错误;D. 据分析可知,(b-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真正光合速率,D正确。
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有的能进行有氧呼吸B. 真核生物都是异养型的,原核生物都是自养型的C.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都是DNAD. 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答案】B【解析】【分析】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 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含有氧呼吸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A正确;B. 真核生物有些是自养型如绿色植物、大部分藻类等,原核生物有些是自养型如硝化细菌,有些是异养型如大部分细菌,B错误;C.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D. 真核生物细胞有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构成的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D正确。
2.如图所示,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
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单位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的呼吸速率B. b/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的光合速率C. (b+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净光合速率D. (b-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真正光合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由于左侧是在遮光条件下测得的数值,假设实验前两侧叶片干重均为M,则M-a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b-M表示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则b-a代表12h 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据此分析。
【详解】A. 根据题意,a表示叶片在黑暗条件下经呼吸作用消耗后剩余的有机物含量,故a/12不能代表的是该叶片的呼吸速率,A错误;B. 据分析可知,该叶片的光合速率可表示为(b-a)/12,B错误;C. 由于实验前叶片的干重未知,故无法得知该叶片净光合速率,C错误;D. 据分析可知,(b-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真正光合速率,D正确。
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个实验组,各组温度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B. 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C. 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D. 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甲组温度2. 将一个噬菌体的DNA分子两条链用 32 P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 32 P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 32 P的噬菌体的比例以及含 32 P的脱氧核苷酸链占脱氧核苷酸链总数的比例分别为A. 2/n 1/2nB. 1/n 2/nC. 2/n 1/nD. 1/n 2/3n3. 将燕麦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用4种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 1 、m 2 、m 3 、m 4 )的琼脂快分别放在4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图),其中a 1> a 2> a 3> a 4 ,下列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生长素浓度大小关系是m 1 < m 2 < m 3 < m 4B. 该实验可以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C.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位于m 3 、m 4 之间D.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可能位于m 1 、m 2 之间二、综合题4. 研究人员将光照突然转换为黑暗条件,测得某植物CO 2 吸收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曲线所示。
(1)光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内的ADP转移方向是 ________ ,光反应的产物是 ________________ ,暗反应的能量变化是 ______________ 。
202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高考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
4.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一般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
B. 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C.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改变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D. 环境通过影响基因表达或蛋白质活性而影响性状【4题源自案】【答案】C【解析】
【分析】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时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的控制,一个基因也可能影响多个性状;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精细地调节着生物的性状,生物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对表现出新性状的植株,一般还需要检测其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这是_______________的关键,检测的常用方法是提取转基因植物的____________,与标记的目的基因片段为探针进行杂交。
合肥市2022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翅性状为显性,控制该性状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红眼性状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若长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若子代棕眼均为雄性,则该对相对性状中红眼为显性
【3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长翅和小翅这对相对性状:两只果蝇杂交→长翅:小翅=3:1,说明长翅是显性性状,小翅是隐性性状。
【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5%氧气浓度下,CO2释放量>O2吸收量,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还原性氢,合成少量ATP;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将丙酮酸和水分解成还原性氢,合成少量ATP;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前两个阶段还原性氢和O2反应生成水。
合肥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部分word版
合肥市2011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1.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在细胞的生命后动中极为重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胰岛素和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将改变其结构,但不影响选择透过性C.糖被与细胞的保护、识别、免疫和主动运输等有关D.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成分和结构相同,功能密切配合2.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抱,等位基因A、a。
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
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r个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篮、绿色荧光点,各2个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3.右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
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Ⅱ-1,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性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判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A.I;I B.Ⅱ-1;I C.Ⅱ-1或I;I D.Ⅱ-1;Ⅱ-14.急性早幼粒子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
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
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袍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有关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30.(23分) I 模型建构、类比推理、假说—演绎等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生物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 核糖体、染色体均含有生物的遗传物质C. 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D. 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答案】A【解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A正确;核糖体中的rRNA不作为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B错误;水解酶的合成是由核糖体完成的,C错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氧化分解为CO2和H2O,D错误。
2.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个实验组,各组温度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B. 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C. 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D. 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甲组温度【答案】C【解析】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底物数量的限制,A错误;丙组产物浓度达不到平衡点,说明高温使酶变性失活,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不能使酶的活性提高,B错误;甲组比乙组提前达到平衡点,说明甲组更接近最适温度,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C正确;甲组比乙组提前达到平衡点,说明甲组更接近最适温度,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可能大于甲组温度,D错误.3. 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
下列有关图甲、乙、丙的分析正确的是A. 图甲中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B. 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kl段C. 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hj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D. 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的gh段形成的原因可能相同【答案】D【解析】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该细胞含有Y染色体,因此基因A和a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X染色体,A错误;图甲种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对应丙图中任意一段,B错误;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hj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hj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C 错误;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的gh形成的原因都是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D正确。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部分
2008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叶绿体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合成ATP,苹果树的叶肉细胞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C.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它对细胞山谷间的环境起调节作用D.核糖体是合成多肽链的场所,在胰腺细胞内它能合成胰岛素和生长激素2.现有一个实验小组,用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按不同比例播种,收获的种子比例如图。
请预测:若播种等量的甲乙种子,其发展趋势是(修改意见甲乙两种植物种子的发芽率相同)()A.甲的竞争能力越来越大B.甲的竞争能力越来越小C.乙的竞争能力有变化,最终会被淘汰D.乙的竞争能力有变化,但不会被淘汰3.某同学为研究某些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下面密闭的实验装置(一)、(二)。
由漏斗向种子瓶内加掌上明珠水后,测定的种子呼吸作用和植株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下图(三)据图分析,可以得出:()①曲线ab上升,说明水分促进了种子的呼吸作用②曲线ab上升,说明O2促进了种子的呼吸作用③曲线ab上升,说明水分促进了植株的光合作用④曲线cd上升,说明CO2促进了植株的光合作用⑤曲线de水平,说明CO2浓度过高抑制了植株的光合作用⑥曲线de水平,说明光照强度限制了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4.在实验中切断小白鼠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后,小白鼠体内不会发生的是()A.尿量增加B.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C.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D.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5.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制型艾滋病疫苗,是把艾滋病病毒RNA的几个重要片段逆转录后插入天花病毒DNA中,形成重组疫苗。
该疫苗具有复制能力,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产生较强的免疫能力。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生物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核糖体、染色体均含有生物的遗传物质C.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D.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2.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个实验组,各组温度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B.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C.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浓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D.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浓度不可能大于甲组温度3.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
下列有关图甲、乙、丙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B.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kl段C.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hj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D.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的gh段形成的原因可能相同4.将一个噬菌体的DNA分子两条链用32P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的比例以及含32P的脱氧核苷酸链占脱氧核苷酸链总数的比例分别为A.2/n 1/2nB.1/n 2/nC.2/n 1/nD.1/n 2/3n5.将燕麦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用4种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2、m3、m4)的琼脂快分别放在4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图),其中a1>a2>a3>a4,下列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浓度大小关系是m1<m2<m3<m4B.该实验可以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C.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位于m3、m4之间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位于m1、m2之间6.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可以流向生产者B.农田弃耕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稳定性提高C.测定甲地蒲公英种群密度应计数样方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D.高山不同海拔地区所分布的动植物种类不同,反应群落的垂直结构第II卷29.(10分)研究人员将光照突然转换为黑暗条件,测得某植物CO2吸收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曲线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合肥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本卷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120分)1.下图一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图二中能表示该动物体细胞正常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是【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知识【解析】图一是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图,含2条非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图像,据图判断该动物体细胞染色体应该是4条,图二中BCD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像,只有A 经有丝分裂染色体数没发生变化,是有丝分裂才能产生的。
2.某实验小组做植物的无土栽培实验,按标准配制含各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在培养过程中,将植物的根系一直浸没在培养液中,并及时添加补充培养液。
第一周长势正常,第二周起出现缺少无机盐症状且越来越严重,第三周全株萎蒿,继而死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第一周植物在完全培养液中既吸收无机盐也吸收水分B.第二周采用通入空气的方法可以缓解缺少无机盐症状C.植物出现缺少无机盐症状是因根细胞缺管相应的载体D.第三周萎蔫可能是此时培养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浓度【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物质运输相关知识【解析】第一周植物长势正常,能吸收无机盐和水,第二周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不能提供植物吸收无机盐所需能量,通入空气可促进无机盐吸收,第三周植物萎蔫可能是培养液水分损失较多,导致培养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浓度。
ABD正确。
C项植物缺少无机盐是因为培养液缺少氧气,导致无法提供吸收无机盐所需能量,不是根细胞无相应载体,C错误。
3.将生长旺盛的某农作物植株培养在密闭、透时的玻璃钟罩内,在温度适宜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晴朗的一昼夜钟罩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b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提高B、b-c段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低于大气中的CO2浓度C、c-d段密闭罩内氧气含量充足,呼吸作用速率不断提高D、d点后呼吸作用速率缓慢是因为温度较低而影响酶的活性【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解析】由图在a-b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光合速率没有发生变化,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是因为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A错误。
在密闭钟罩中b-c段的CO2不断被消耗,所以其浓度低于大气中浓度,B正确。
c-d段产生二氧化碳速率基本无变化,C错误。
d点后呼吸速率减慢,因为在密闭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抑制呼吸作用进行,D错误。
4.某生物基因(a)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下说法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基因a的产生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B.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C.不同地区基因突变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D.不同地区的群体有着共同的进化方向【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进化论相关知识【解析】基因突变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A正确。
不同环境条件会导致生物向不同方向进化,D不符合生物进化论。
5.为研究不同植物激素间关系,有人将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和24小时后,测定幼苗切段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推测合理的是A、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合成而影响幼苗切段生长B、乙烯能促进生长素在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内极性运输C、培养时间越长,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D、ACC浓度越大,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植物激素间的关系【解析】由图乙烯含量越多,生长素含量相对值越大,A正确。
乙烯能否促进生长素在豌豆幼苗切段内极性运输图中无相应信息,无法确定,B错误。
图示无豌豆幼苗切段生长信息,CD 错误。
【易错提醒】本题重点是识图,ACC仅影响生长素的含量,若从其他角度考虑,则可能选BCD 等项。
6.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第1-2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不断升高然后再逐渐降低B、第1-1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重合周期较长有关C、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D、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相关内容。
【解析】由题可知表格内物种仅是该群落内优势物种种群密度变化,无法确定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的变化,A错误。
第1-1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与其是多年生植物有关,其与一年生草本植物相比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B错误。
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能得到充足光照的原因,C错误,D正确。
29、I、(8分)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PPO)和底物(酚类物质)直接接触,引起马铃薯的褐变,为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1)PPO粗提液的提取低温下将新鲜马铃薯用蒸馏水洗净、去皮,取20g样品放入含50mL 磷酸缓冲液(PH值为5.5)的研钵中,同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研磨、离心、上清液即为PPO 的粗提液,加缓冲液研磨的目的是____。
(2)不同温度下PPO活性的测定①实验步骤顺序有不妥之处,请改正。
②实验结果表明:15℃和30℃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从酶的特性分析其原因是。
③为进一步探究PPO最适温度,应在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
II.(12分)下图表示银环蛇毒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1)细胞①的作用是,细胞③通过过程产生细胞④和⑤。
(2)通过途径,物质B的产生特点主要是。
(3)人们通常将毒的银环蛇毒注入马体内,一段时间后,提取马的血清,制成抗银环蛇毒的药物。
马血清中药物成分是由图中(填序号)细胞合成的。
为了检测提取的血清中是否已含有所需的药物成分,通常用对该血清进行检测,该血清中有效的药物成分是马体通过(生理过程)产生的。
【答案】Ⅰ.⑴保持PPO的活性(防止PPO失活)⑵①“反应”步骤改在“温度预处理”之后②在酶的最适温度前后,可以有相同的催化效率③150C~300CⅡ. ⑴摄取、处理、传递银环蛇毒(抗原)增殖、分化⑵数量多、速度快⑶⑤α—银环蛇毒(抗原)体液免疫【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免疫调节【解析】Ⅰ.⑴加缓冲液作用:使溶液pH值保持相对稳定,保持PPO的活性。
⑵①“温度预处理”之后进行反应,才能保证各个试管是在不同温度下测定PPO活性。
②15℃和30℃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原因:在酶的最适温度前后,可以有相同的催化效率。
③150C~300C范围内,PPO活性较高,所以在该温度范围内,有PPO的最适温度。
Ⅱ. ⑴由图可知①是吞噬细胞,②是T细胞,③是B细胞④是记忆细胞,⑤是浆细胞,吞噬细胞作用:摄取、处理、传递银环蛇毒,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⑵α—银环蛇毒→④→⑤是二次反应,产生抗体数量多、速度快⑶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即⑤,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可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所需的药物成分,产生抗体利用体液免疫。
30.(18分)卡那霉素能引起野生型苎植株(2N)黄化,育种专家向里生型苎麻的核基因组中随机插入已知序列的sDNA片段(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通过筛选得到突变体Y,sDNA片段的插入使基因A的功能丧失,从突变体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A的功能。
(1)野生型苎麻的核基因组插入已知序列的sDNA片段引起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2)将突变体自交所结的种用子75%酒精消毒处理30s后,接种在含有的培养基中,实验设置3个重复组,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
一段时间后若培养基上有绿色有幼苗,则可确定苎麻植株的DNA中含有,实验设置3个重复的目的是。
(3)统计培养基中突变体Y自交产生大量后代,绿色幼苗和黄色幼苗性状分离比例接近于1:1,突变型(A+)对野生型(A)(显性/隐性),自交结果(符合/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比例。
由实验结果可知,x片段插入引起的变异会导致致死,进而推测基因A的功能与有关。
【答案】⑴基因突变⑵卡那霉素sDNA片段或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排除实验偶然性⑶显性不符合⑷配子类型及比例雄配子(或花粉)正常发育(生命力、活力)【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相关内容。
【解析】⑴核基因组中插入sDNA片段,即碱基对的增添属于基因突变。
⑵卡那霉素能引起野生型植物黄化,培养基上的有绿色幼苗,说明该植物DNA中含有抗卡那霉素的基因。
在实验中设置三个重复实验作用是排除实验偶然性。
⑶绿色幼苗:黄色幼苗比例接近1:1,这一结果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比例,在孟德尔自交实验中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或出现显性:隐性约为3:1。
⑷实验可以验证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由实验结果可知当父本为突变体时其后代都是黄色,说明突变体可能会导致花粉致死,因为此时A功能丧失,由此可以推测A基因可能与花粉的正常发育有关。
31.(16分)每年到了夏收和秋收季节后,农民都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犯愁,焚烧会导致环境污染,直接埋进地里,一时对以降解,影响下一季农作物的播种,请你结合自己学习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由于,所以抵抗力稳定性小于森林生态系统。
(2)某同学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解决鹄秆问题的方案: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角度分析该方案实现了;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具有意义。
(3)若将大量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与粉碎的秸秆搅拌混匀后施到土壤中,可以增加秸秆降解速度,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最好选择土壤取样,无菌条件下加入含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上,一定温度下培养1~2d,直至培养变浑浊,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方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答案】⑴物种数量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⑵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利用率提高等)减少焚烧秸秆引起的大气污染(沼渣、沼液、粪便可作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⑶富含纤维素(富含纤维素分解菌)摇床刚果红涂布平板法透明圈【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及微生物培养相关内容。
【解析】⑴人工生态系统物种数量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抵抗力稳定性小。
⑵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减少秸秆焚烧可减轻大气污染。
⑶因为要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菌类,所以要选择含纤维素多的土样。
鉴别纤维素分解菌使用刚果红染液出现透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