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地校课程教学计划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新教材】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新教材】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将掌握以下技能:- 了解家乡及周边环境- 识别常见的天象和风土人情- 探究地球自然环境及其变化- 研究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 了解基本地图符号,学会使用地图- 通过实地体验和游戏活动等方式,增加地理实践能力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将分为以下模块进行:1. 我的家乡通过课堂讲解、实地看家乡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物产等相关内容。
2. 天象、风土人情通过研究天象和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家乡及周边环境及其特点。
3. 地球的自然环境让学生了解地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陆地等基本元素,及其变化趋势。
4. 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以及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5. 使用地图让学生了解基本地图符号和使用方法,完成简单的地图阅读练。
6. 地理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体验和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及周边环境,了解基本地图符号和使用方法。
- 教学难点: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及地理实践活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
- 实践法:对于地图的使用等内容,采用实地体验和游戏活动等方式进行。
五、教学评估- 思考题、课堂练,作为学生自主研究的检验。
- 实地操作评价,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 学生表现评价,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资源- 教师准备:教学计划、课件、教学工具等。
- 学生准备:研究笔记本、地图等。
七、教学安排本教学计划共分为六个单元,共计24节课。
具体安排如下:八、教学反思在本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程中主动思考,发掘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一年级地方课程的教学计划范文(18篇)
一年级地方课程的教学计划范文(18篇)一年级地方课程的教学计划范文(18篇)一年级地方课程的教学计划范文篇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0人,男生20人、女生20人,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上课时间什么时候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要掌握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由于学生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是这个年龄的.主要特征,这也是我们利用的优点。
二、教材分析:地方课程教材主要以探索活动和生命的秘密两书为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单元我上学了、第二单元良好的习惯,第三单元学校的一天,第四单元银色的冬天。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编排的特点是结合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情景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组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抓住了小学生兴趣多好奇心理强,设计了富有趣味的探索活动为主题,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尊重儿童的生活和需要,以儿童生活和空间的发展为线索,选取儿童必须的、感兴趣的、真实的对儿童有意义的内容设计主题活动。
2、重视主题活动和游戏中的体验感悟,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发儿童的兴趣,并引导儿童体验和感悟,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3、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主题构件模式多样化,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提升,以问题解决为主,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和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学习,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一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
一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当地的文化、历史、地理、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自然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2. 教学内容:a. 地理位置:家乡所在的省份、城市、乡镇。
b. 气候特点:家乡的四季变化、温度、降水等。
c. 水资源:家乡的河流、湖泊、水库等。
d. 动植物资源:家乡的常见动植物种类及其特点。
第二单元:家乡的人文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
2. 教学内容:a. 历史文化:家乡的历史演变、古建筑、历史事件等。
b. 民俗风情: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民间艺术等。
c. 名人故事:家乡的著名历史人物、事迹、传说等。
第三单元:家乡的自然资源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2. 教学内容:a. 自然资源:家乡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等。
b. 环境保护:家乡的环境问题、保护措施、环保意识等。
c. 可持续发展:家乡的发展战略、绿色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自然、人文、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深入了解家乡的特点和问题。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走进自然、感受家乡的美妙。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作业质量、创意、表达能力等。
3. 学生实践能力:考察学生在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环节的表现。
4. 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知识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一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
一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地理1. 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让学生熟悉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第二单元: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 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家乡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2. 学习家乡的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等,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单元:家乡的自然与资源1. 认识家乡的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了解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2. 学习家乡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四单元:家乡的人民与生活1. 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感受家乡人民的热情与友善。
2. 学习家乡的发展变化,展望未来的美好生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情景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地图、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3. 组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特色。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
2. 学生对家乡地理、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环保意识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表现。
五、教学计划第一单元:家乡的地理(2课时)1. 第1课时: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第2课时: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让学生熟悉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
第二单元:家乡的历史与文化(3课时)1. 第1课时: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家乡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2. 第2课时:学习家乡的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等,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3. 第3课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第三单元:家乡的自然与资源(2课时)1. 第1课时:认识家乡的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了解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一、研究目标1.能说出自己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
2.学会与家人的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
3.感受家庭能满足个人物质和情感需要。
二、教材分析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
每个人自出生起,就在各自的家庭中生活。
家庭生活不仅是人生生活的起点,而且还将伴随其一生。
同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与社会息息相关。
因此,家庭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窗口,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课文内容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说我的家。
指导学生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
课文的三幅插图,一幅是典型的我省农村生活环境图,通过图中孩子的介绍可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住址。
另一幅是典型的城镇中套结构布置的俯视立体图,第三幅图是大树下的家,通过图中女孩子的介绍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的结构及家庭周围环境。
教学时,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语言或图画来描述自己的家。
第二部分:认识家庭成员。
课文中提供了一幅五口之家的图,四、五个学生在作介绍,因为每个家庭的组成成员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四、五个同学的介绍是不同的。
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作介绍,使学生初步接触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关系。
第三部分: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课文通过四幅插图,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干事。
三、活动目标1、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我的家包括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和家庭人员,在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怎样与家庭人员沟通,怎样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并在日常生活中变为自己的行为,养成惯。
2、举动要引导学生在家庭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家庭结构等方面的浅显知识,学会与家人沟通和表达自己对家庭职员的爱意,同时感触感染到家庭能满意自己物质和情感需要,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现代家庭生活的能力。
四、活动措施举动一说说我的家。
2023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2023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2023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
数学游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开发智力的、生动活泼”的课外教学资源。
教师把它作为可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展史、数学智力游戏、数学幽默故事、数学游戏题等,学生在了解数学历史、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因此产生了进一步对学习数学的向往,数学游戏激发了小学生的创造力。
二、目的要求: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具体措施:1、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依据,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做课件、实物操作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生活中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2、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活动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了解数学的历史和学习数学家的研究精神,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4、增加实践的机会,校本课程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
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活动时间安排:第三周1、华罗庚的数学故事2、数学阅读:好习惯,早养成3、数学游戏:排队问题第五周1、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2、趣味数学:有趣的火柴棒3、数学游戏:击鼓传花第七周1、数学家钱学森的故事2、数学与生活:植树问题3、数学游戏:过河第九周1、智慧阅读:聪明的小男孩2、趣味数学:一笔画出图形3、数学游戏:图形的拼组第十一周1、故事阅读:一枚硬币2、数学游戏:模拟跳蚤市场第十三周1、数学家高斯的故事2、趣味数学:奶奶过生日3、数学游戏:火车钻山洞第十五周1、数学故事: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2、数学游戏:合理的利用时间第十七周1、数学家的故事:牛顿忘我的工作2、智慧阅读:巧取王冠3、数学游戏:找规律2023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2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丘田小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地方课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
册
思
想
品
德
教
育
要
求
通过本土方言与文化的学习,增强语言表达的自信心,提升自我认同感。
在学习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在学习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同时,建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
册
教
材
应
达
到
的
教
学
目
标
要
求
通过闽南方言与文化学习,发展青少年的闽南话听辨能力、口语能力、常见闽南话用字识读能力,以及对闽南文化的赏析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发展九大基本能力,以促进综合素质提升。
丘田小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一年级地方课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
小学地方一年级上册总教学目的要求
2020年9月
年级
一年级
年级人数
执教老师
原
双
基
素
质
情
况
一年级共有316个学生,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很多同学对同安文化不是很了解,地方课程是传承同安传统文明优秀成果的重要途径,本课程与学生周边的事物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产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综合运用新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目的。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部编版小学地理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地理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熟悉教材
目标:
- 让学生熟悉地理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内容和章节安排。
-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活动安排:
1. 学生在课前预教材,并准备笔记本和铅笔。
2. 教师介绍教材的目录和每个章节的主题。
3. 学生跟随教师口头伴读教材,同时将关键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
4.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每个章节回答一些问题,以检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
5.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理学科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学生对地理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对地理学科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下节课将进一步深入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第二课:了解身边的事物
目标:
- 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意识。
- 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事物与地理知识的联系。
活动安排:
1.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进行观察活动。
2. 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地貌、气候、植物等现象,并尝试将其与
地理知识联系起来。
3. 学生将观察到的事物记录在笔记本上,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
4.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讨论其中的地理意义。
5.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资源。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观察活动,学生对身边的事物产生了更深的认识,并且能够将其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
(以下省略剩余课程内容)。
2024年一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
一年级地方课教学计划3
指导思想:
根据地方课的教学特点,以《新课程标准》和《临沂市小学常规教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在教学中,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用本地或身边的地理概况、发展变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5、重视地方课程中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注重以学生“自我参照标准”为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可采取考试、考察、汇报、演示、竞赛、成果展示、总结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每次活动之后,我们要有明确的过程记载并物化活动结果,一学期结束时收集存档。
3.地方课程分为“通用课程”和“专题课程”两类。
地方课程中的通用课程,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加地方课程教学研讨活动。每个学段的地方课老师要一起研讨专题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共享集体的智慧。无论是该研修小组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查,还是教导处的教学检查,均要把专题教育纳入检查范畴。
4、设立心理辅导员,开展专题教育专项活动。除了在地方课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外,本学科所有任课教师均为心理辅导员,均有义务对所担任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教学内容:
一、地方课要求;
二、白旄镇周边的概况。
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接触面少、知识有限、年龄小等多方面原因,学生对家乡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特产等情况知道得甚少。
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地对方课教学,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对家乡的风土人情的掌握,会让同学们感到我们的家乡美丽富饶,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学期奇山异水云之南教学计划普厂小学王执兴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知识面有限,太深奥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太沉重的负担。
所以根据一年级的孩子的特点所确定的——奇山异水云之南,知识丰富有趣,而且简单易懂,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虽然他们的学习习惯还在不断培养中,但是,有趣的科普知识,是一种学习的动力,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许多小朋友也喜欢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问题,而且学生基本生在农村,家长素质及家庭条件有限,所以知识面还不够广阔,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针对以上的情况,本学期的地方课程开展应积极努力,寻找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内容本地方课程以本省自然地理环境﹑奇特景观等为主要内容,编制结构采用主体方式展开,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探讨区域文化独特精神气质的形成。
(一)我的家乡在哪里1.云南的位置2.省会昆明(二)家乡的山水1.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2.动植物的乐园——高黎贡山3.乌蒙红土地4.“三江并流”5.国际河流——澜沧江6.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7.被称为“海”的湖泊——洱海(三)家乡的奇特景观1.山有多高,水有多高2.山高峻,谷幽深3.最惊险的“桥”——溜索4.“对面能说话,相见等半天”5.世界地质公园——石林三、教学目标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了解云南地理环境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形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善于发现地理中有趣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课外探究科普知识的浓厚兴趣。
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形成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成为一个“科普小博士”。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一、学期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行走、乘车的交通安全常识;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标线的含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常用报警、救助电话,会使用120、122等救助电话;引导嘘声树立安全意识、遵化搜交通规则。
2.引导学生与同学友好、安全相处,不打架、不做危险游戏;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学校中的规则和秩序,保证活动与游戏安全;引导学生避免活动和游戏中的侥幸、逞强心里,初步形成防止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刚踏入学校,每个孩子对小学生活都充满向往,充满期待。
因此,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年级学生的学生活泼可爱,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这是他们年龄特征中优势的一面。
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课堂爱做小动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说话随便等,也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共同特点,对学习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再加上还没有接触拼音,识字量极少,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具有很大的依赖性,愿意听别人读书而自己不愿读书,由于惰性和以前幼儿教育没有学习任务的惯性,很多学生不愿背诵另外,独生子女家庭决定了孩子的家庭中心地位,许多孩子不同程度的具有唯我独尊、任性、娇气、不会合作沟通、心理比较脆弱,安全自护意识相对缺乏,体育锻炼的意志力不够等问题。
生活自理能力更是具有很大的差距。
三、教学内容分析(一)传统文化版块1.教学内容:本学期完成《传统文化》第一册的前半内容。
2.教学内容分析:《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艺术乐园”两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
一年级第一学期课程实施计划
一年级第一学期课程实施计划1. 目的制定一年级第一学期课程实施计划,旨在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
2. 适用范围本计划适用于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所有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3. 教学原则1.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
3. 强化课程整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 注重实践性、创新性和综合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内容4.1 国家课程1. 语文: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基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数学: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运算、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 英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拓宽国际视野。
4. 道德与法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增强法治观念。
5. 体育:提高学生的体质,培养体育兴趣,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6. 艺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激发艺术创造力,传承民族艺术。
7. 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探索兴趣,掌握科学方法。
8. 社会:认识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2 地方课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课程,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传承地方优秀文化。
4.3 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特色和资源,开设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3. 创设生动活泼、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注重课堂评价,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6. 教学组织与管理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及进
度表
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使一年级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和技能,培养对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为进一步研究地理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第一周
- 单元:认识地球
- 教学内容:介绍地球的形状、大小和位置,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介绍地球的四季变化
- 教学活动:观看地球仪、使用模型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作
第二周
- 单元:水的认识
- 教学内容:介绍水的来源和用途,讲解水的三态变化,介绍水的循环
- 教学活动:观察水的变化,进行水的循环实验
第三周
- 单元:认识陆地
- 教学内容:介绍陆地的特征和分类,讲解山脉、平原、河流等地貌特征
- 教学活动:观看图片、模型等材料,进行地貌特征的辨认练
第四周
- 单元:天气与季节
- 教学内容:介绍天气的特征和季节的变化,讲解太阳、云、雨等天气现象
- 教学活动:观察天气、记录天气变化,进行天气预报练
第五周
- 复与测试
教学资源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地理教材
- 地球仪
- 水循环实验器材
- 图片、模型等地貌教具
- 天气记录本
评估方式
- 课堂观察
- 练册作业
- 小组讨论
- 单元测试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敬请参考。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课程目标
通过研究地理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和自然环境,掌握地理技能,培养地理意识、环保意识和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地球
1. 地球与太阳系
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3. 地球的内部构造
第二单元:探索自然环境
1. 大气环境
2. 水文环境
3. 生物环境
第三单元:了解人口与文化
1. 人口分布与迁移
2. 地理文化与多元文化
3. 地球村与世界一体化
教学方法
1. 讲授教法:讲解教师课件、多媒体资料、实物模型等将使学生对知识及实例有直观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2. 实验教法:开展地理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
3. 讨论教法:通过个案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互动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评价
1. 考试评价:开展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试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的听讲、思考、提问、合作等课堂表现,促进学生自主研究和参与研究。
3. 作业评价:布置课后题,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安排
1. 第一单元(3周)
2. 第二单元(4周)
3. 第三单元(5周)
4. 复备考(2周)
总结
通过以上的教学计划,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地球及自然环境、了解人口与文化,掌握应对全球变化的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个案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的意识。
一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一年级有学生180人。
因为地处市区的边缘,学生知识面较狭窄,课外知识储备及少。
而且又是一年级新生,有很多知识几乎是空白,而且学生缺少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探究的能力,对于这类课程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但是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有较强的探索科学,探索奥妙的精神。
为了尽量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尽量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有所特长,上课时想方设法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用新理念、新思想去适应现在的学生,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观察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和学习。
从而让他们走出社会时学会一点用武的本领。
二、学期教学目标:1、鼓励一年级学生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熟悉和了解,乐意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玩,从中体会其友情和乐趣。
2、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是个很聪明的人,培养发现孩子们的自信心。
3、逐步养成经常洗手、讲究卫生的习惯。
4、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身体需要水,我们每天都要喝水,提醒学生注意喝水的卫生与安全。
5、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6、懂得垃圾应仍到垃圾箱内,初步了解垃圾与环境卫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卫生习惯。
7、初步懂得空气应该保持新鲜、不应受污染,逐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懂得在不同才,场合要注意说话声音,学会轻声说话,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8、尝试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通过交流、讨论,养成不说谎的习惯。
9、培养与同学合作的精神,以及练习身体的反映能力。
平时能注意交通安全。
三、学期教学措施:1、自身要努力学习,更新观念,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2、加强思想教育,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课前预备,课后复习,学习时专心致志,平时善于收集家乡的资料等。
4、拓展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探索地方课程,与班队活动、户外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学校开展的综合性活动有机整合。
课程目标小学一年级教学计划
课程目标小学一年级教学计划一、引言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正式进入学校课堂的起点年级,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基础知识的建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十分重要。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小学一年级的教学目标,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具体规划和说明。
二、语文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以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为主要内容。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基础汉字和词语的认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设计以下教学内容:1.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包括正确的发音和表达。
2. 通过韵律诗、儿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活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教授基础汉字和词语的认读方法,并进行系统的练习和巩固。
三、数学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主要目标。
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2. 教授基础的数学概念,如数字认知、大小比较等,建立数学基础知识。
3.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进行实践性教学。
4. 进行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四、英语小学一年级的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基础词汇积累为主要目标。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计划:1. 通过与老师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2. 教授基础的英语词汇和常用短语,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
3. 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4. 进行英语歌曲、游戏等趣味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思品小学一年级的思品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为主要目标。
教学计划如下: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通过故事和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引导学生学习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5.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6.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
7.实地参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让他们亲身体验课程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体验。
8.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评估方法
9.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如回答问题、提出意见等。
10.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评价,包括语法、拼写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11.项目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展示,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12.口头表达: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评估他们的语言技能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13.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音响和电视等,用于展示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14.图书和资料:提供地方文化和历史的图书和资料,供学生参考和阅读。
15.手工材料:提供制作手工作品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供学生使用。
结语
一年级地方课程的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多元评估方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希望教学计划能够得到广大教育者和学生的支持和认可,共同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
4.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责任意识。
课程内容
第一学期
1.
探索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如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等。通过歌曲、舞蹈、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节日的意义。
青岛版一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一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个人身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
3. 感受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
2. 我的家乡风景。
3. 我的家乡气候。
4. 我的家乡季节变化。
5. 我的家乡的特色事物。
三、教学方法1. 观察与感知:引导学生观察并感知个人身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
2. 比较与归纳:通过比较不同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特点,归纳总结出规律。
3.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考察家乡的风景、气候与季节变化。
4. 图片展示:运用图片、PPT等多媒体形式展示不同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特点。
四、教学步骤1. 研究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 通过图示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
- 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对生活的意义和作用。
2. 研究我的家乡风景。
-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个人家乡的风景。
- 引导学生分析风景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3. 研究我的家乡气候。
- 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家乡的气候特点。
- 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的影响和人们的适应方式。
4. 研究我的家乡季节变化。
-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个人家乡的季节变化。
- 引导学生探讨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5. 研究我的家乡的特色事物。
- 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家乡的特色事物。
- 引导学生思考特色事物的产生原因和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通过对学生观察记录的评价,了解学生对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观察能力。
2. 口头问答:通过与学生的互动问答,测试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和理解能力。
3.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制作相关的作品,如画画、写作等,展示对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理解和想象。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共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地校课程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地校课程教学计划一、学生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刚踏入学校,每个孩子对小学生活都充满向往,充满期待。
因此,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年级学生的学生活泼可爱,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这是他们年龄特征中优势的一面。
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课堂爱做小动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说话随便等,也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共同特点,对学习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再加上还没有接触拼音,识字量极少,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具有很大的依赖性,愿意听别人读书而自己不愿读书,由于惰性和以前幼儿教育没有学习任务的惯性,很多学生不愿背诵另外,独生子女家庭决定了孩子的家庭中心地位,许多孩子不同程度的具有唯我独尊、任性、娇气、不会合作沟通、心理比较脆弱,安全自护意识相对缺乏,体育锻炼的意志力不够等问题。
生活自理能力更是具有很大的差距。
二、教学内容安排根据以上对学生的分析,本学期一年级地校课程主要安排两方面四大板块的内容:一方面是地方课程。
主要使用好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传统文化》,共安排16课时的内容,安全教育7课时,海洋教育9课时。
另一方面为学校课程,主要安排心理健康教育6课时,卫生健康教育4课时和自主开发课程6课时三个板块的内容教学。
三、教学内容分析(一)地方课程地方课程共安排三个板块的内容:传统文化版块1.教学内容:本学期完成《传统文化》第一册的前半内容。
2.教学内容分析:《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艺术乐园”两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的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岀来,提岀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成长袋”为学生提供一个总结评价积累沉淀的空间。
3、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4.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正确理解背诵传统文化中的选文。
安全教育版块(1)教学内容:使用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安全教育》教师用书,本学期主要学习第一单元“交通安全要牢记”和第二单元“课间10分钟,安全才轻松”。
共安排7课时内容。
(2 )教学目标总目标:通过学习,促进学生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技能,养成自救护的素养和能力。
学期目标:A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行走、乘车的交通安全常识;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标线的含义和作用;弓I导学生了解常用报警、救助电话,会使用120、122等救助电话;引导嘘声树立安全意识、遵化搜交通规则。
B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弓I导学生与同学友好、安全相处,不打架、不做危险游戏;弓I导学生了解并遵守学校中的规则和秩序,保证活动与游戏安全;引导学生避免活动和游戏中的侥幸、逞强心里,初步形成防止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3)教材分析本套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的如干问题揉和在一起,作为一个序列出现,一年级教材中选出了4个与小学生密切相关的四个专题,设计挂图,给予明确的安全引导。
在设计上体现了科学指导与、知识阅读性、感悟体验性的有机结合,以现实生活为载体,以典型案例为引领,以基于问题德应对和预防为事件策略,以直接对话为沟通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安全技能与方法,使其终生受益。
在具体课时好学生学习活动空间安排上,为教师留有利用课堂完成指导性任务的必要空间,可以视信息量、安全教育活动范围做适当调节、控制。
海洋教育版块(1 )教学内容:使用青岛市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海洋教育》学习指导书,学习“我家住在大海边”、“海边寻趣”、“海娃的童谣”、“海有多大”、“多姿多彩的大海”、“海水的味道”、“赱进贝类世界”、“海珍进我家”、“情系海洋:走近海洋科学家”共安排9课时内容。
(2 )教学目标总目标:以山东沿海地区特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背景,引领学生在海洋自然环境这一领域中自主探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亲近海洋与探索海洋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学期目标:A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了解海洋所占的大致比例;了解大海的颜色、形态,知道海水是咸的,知道大海是千变万化的。
B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海洋生物、海中珍品,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海鲜,知道海水中含盐,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C第三单元的学习初步认识沿海地区人们生活的特点,了解常见的海边游戏,感受海边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亲近海洋的情感;初步感知海洋资源对人类的作用,感受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了解与大海有关的童谣,初步感受大海的美好、有趣,激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D通过学习知道青岛的海洋科学家,了解海洋科学家的主要事迹及做岀的贡献,学习海洋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培养海洋的感情。
(3)教材分析本套教材,采用专题化、活动式的编排方式。
根据内容不同设计了“生活小广角”、“心有千千问”、“玩中有学问’、探索乐园”、“实验小屋”、“小小汇报会”等栏目。
其中“生活小广角”、“心有千千问”、“玩中有学问’、探索乐园”、“实验小屋”主要以资料介绍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
“小小汇报会”体现了操作活动的课程特色,注重让学生参与活动,关注参与面。
(二)学校课程学校课程主要安排三个版块的内容:卫生健康教育版块(1)教学内容:利用学校统一规划开发的课程资料,进行教学。
(2)教学目标:通过互动交流和介绍学习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特征、防止办法,掌握一些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科学的饮食方式方法、科学的自救自护方式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健康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防病意识和能力,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3)教学资料分析学校只是提供了教育的专题和相关的部分资料,内容还很不完善,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资料,不断完善课程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版块(1)教学内容:利用学校统一规划开发的课程资料,进行教学。
(2)教学目标:进入小学学习是一年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面对新的环境,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陌生感,因此通过互动交流和介绍学习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环境消除不适应感,使学生喜欢学校。
通过回忆幼儿园生活与学校生活对比,使学生明确他们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良好的站姿和坐姿,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
(3)教学资料分析本套教材,采用专题化、活动式的编排方式。
根据内容不同设计了“明镜台”、“智慧泉”、“回音壁’、启思录”四个栏目。
其中“生活小广角”、“心有千千问”、“玩中有学问’、探索乐园”、“实验小屋”主要以资料介绍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
“小小汇报会”体现了操作活动的课程特色,注重让学生参与活动,关注参与面自主开发版块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自主利用开发的课程资料,进行教学。
(2)教学目标:通过互动交流和介绍学习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
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
初步学习并遵守学校生活规则。
(3)教学资料分析儿童刚入学,对学校环境陌生,他们既好奇又担忧,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地学习,一直是老师努力探索的问题。
自主开发“我是小学生了”,旨在配合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实现有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其学会愉快地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学习遵守学校规则。
开发的这部分资料,内容还很不完善,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资料,不断完善课程内容。
五、教学措施: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他们觉得地校课程是一门有趣、有用的学科,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脍炙人口的儿歌、喜闻乐见的活动,使他们喜欢这门课程。
2 •改革学习方式方法。
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自主感悟,让学生体验成功,品尝学习的快乐。
3•采取恰当的学习方法。
传统文化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岀滋味来,悟岀道理来;安全教育采取以典型事例启发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体育卫生健康教育主要采取资料介绍与互动交流结合的方式。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发挥地校课程的教育功能,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联系学生实际,发挥育人功能。
5.适当开展实践拓展活动。
根据学年龄特点和课程内容,设计学生力所能及的课外实践活动,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6.保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
根据计划安排,合理规划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保证学习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7.充分利用资源资源。
利用网络和学校网站平台,多搜集相关资料,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加快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