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制度创新与启示_省略_基于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的考察_黄远飞

合集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产教融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模式。

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挑战与机遇,以及结合成功案例分析和实践路径探索,才能为高职院校提供更有效的模式建议和改进建议,为未来教育发展展望更加光明。

【2000字】1.2 研究意义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对于大量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也可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可以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重要借鉴,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本研究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2. 正文2.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概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为学生提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的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研究--以广西高职药学专业为例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研究--以广西高职药学专业为例

第 34 卷 第 1 期2021 年 1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4 No.1Jan.2021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研究——以广西高职药学专业为例周丹丹梁春贤(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摘 要:对广西高职药学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开展研究,提出创新广西高职药学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共建产学研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途径,实现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方位融合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药学;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创新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21)01-0104-020 引言广西高职药学专业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过程中,为探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广度和深度,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学校及企业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产学研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研发技术与产品、职业培训等方面开展了更深层次的合作;推动学校进一步面向市场办学,促进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及时融入教学,提升专业内涵;同时要大力提高行业企业参与社会教育公益事业的影响力,解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问题,推广先进企业标准和卓越企业文化,为产业升级储备职业人才;发挥区域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借鉴合作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2]。

1 广西高职药学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1.1 协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教学资源(1)协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经验、问题与对策一、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重要桥梁,其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产教融合是指教育与产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经验。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模式,高职教育与产业界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高职院校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高职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缺乏长效机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高职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1. 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高职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连接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桥梁,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还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

在现代社会,技术技能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高职教育通过与企业合作,实行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高职教育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密切相关,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可以推动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高职教育还能够为地方经济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促进地方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高职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制度创新与启示——基于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制度创新与启示——基于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
ma k e a s i g n i i f c a n t c o n t ib r u t i o n i n p a s s i n g o n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s o u h t Ch i n a c r a f t s , S O t h e r e s u l t s a r e f r u i t f u l a n d he t e f e c t s

要 :广州技 工院校 以创建现代产业 系为切人点 ,积极探索产教融合 ,推行 多元参 与的混合治理结构 ,通过现
代学徒制培养学制技师 、 企业深 度参 与项 目研发 、“ 大师工作室”传承岭南工艺等 ,办学特色 和效果 明显 :专业
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契合 、教师职业能力与教学水平 明显提升 、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 素养 显著 提高 ,就业优
D OI : 1 0 . 1 3 3 3 1  ̄ . c n k i j . h a u ( s s ) . 2 0 1 5 . 0 2 . 0 1 6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 的制度创新与启示
— —

基于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的考察
黄远 飞
(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 院 ,广东 广州 5 1 0 0 3 0 )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 . 2 0 1 3 ( 2 0 1 5 ) 0 2 . 0 0 9 0 — 0 7
中图分类号 :G 7 1 9 . 2
I ns t i t u t i on a l i n no v a t i o n a nd i n s i g ht s o n t he s c ho o l r unn i n g mo de o f pr o du c t i o n - t e a c hi ng

新时代技工院校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创新路径探索

新时代技工院校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创新路径探索

|产教融合INTERGRATION 新时代技工院校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创新路径探索文 / 曹莹 马琳■摘 要:本文以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为例,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应对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的有效策略。

研究表明,通过创新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优化合作机制,促进校企间资源共享和人才双向流动,可以提高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成效,促进技工院校更深入地参与产教融合,在国家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技工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如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新趋势的挑战。

为了迎接挑战,技工院校必须创新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可以缩小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实践,强调学校与企业之间直接协作,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技工院校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困境分析(一)当前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实践1.合作模式得以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已成为推动技工院校发展的重要战略。

越来越多的技工院校正在通过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方案。

这种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通常包括共同制定课程体系、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等。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更快地接触到行业最新技术和工作模式,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2.校企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过程中,许多技工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

这不仅有助于技工院校的教学研究,也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有机会参与各类研发项目,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

3.实习实训的深度整合实习实训环节是产教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多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的机会。

这种实习实训通常在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使学生能够直2023年11月下 | 71OCCUPATION|职业接应用所学知识,理解工作流程,提高专业技能。

产教融合、双主体育人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

产教融合、双主体育人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
2018年9月下半月刊
产教融合、双主体育人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
袁其玲
紧跟行业发展,服务广东省旅游业,坚持以“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采 用校企“双导师”团队交互训教的方式实施联合在岗培养。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与珠海长隆的产教融合、双主体育人现代学徒制工 作进行探索。
双方按照“双主体”办学要求,实现人力资源互培互兼互 聘。由学校牵头组建旅游管理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共建委员 会,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企业派技术骨干与学校开展教学活 动,并定期举办专业技术讲座和技术交流会。双方在人员互聘 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 作,成效显著。
进入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呈现许多新的变化和趋势,对旅 游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企业也面临着更多的机 遇与挑战,而迎接挑战的关键因素就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并富 有挑战与创新精神的适合企业发展和进步的人才。旅游管理专业 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还在路上,前路坎坷,我们 砥砺前行。
第一,专业和学制:旅游管理专业,学制一般为3年 (2018.9——2021.6),可以实行3~5年弹性学制,每个班人数为 15人以上,共1个班。第二,班级名称:2018级旅游管理专业现 代学徒制班。
(二)认岗跟岗双身份 根据合作单位职业岗位要求,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方案,共同委派导师,采用校企“双导师”团队交互训教的方式 实施联合在岗培养,学徒不脱离工作岗位完成学业。企业按协议 规定的标准给予学生相关工资及待遇,学校按企业承担教学任务 支付课酬及相关费用。 第一,实施“双导师”制。学校确定专业教师作导师,指导 学徒理论学习;合作单位选派技术人员作师傅,负责学徒岗位技 能传授。 第二,推行工学结合。学徒期间,学校指导教师按照专业实 习计划和实习大纲中每个岗位的理论知识要求,到实习单位对学 徒进行现场理论教学。带教师傅按照专业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中 每个岗位的技能要求,在企业对学徒进行专业技能教学,促进知 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融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 ①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班采用“校企双主体工学结 合”“先学后训”的模式,即学徒在校先学习基本知识、理论, 再到合作企业训练技能的工学交替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一体化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困境及路径

一体化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困境及路径

2023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指南》,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提出了“能够有效促进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的指导要求。

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战略安排,各大职业院校应把握好现在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规律,通过政策创新、教学创新及运行体制创新,将重大创新转变为发展效能,从而为进一步解决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方位整合产教资源、构建产教供需协同机制、联合培养人才、推进技术攻关等重大问题提供有效样本。

本文在了解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相关文件和政策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对校本实践成果的反思,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行动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提供参考。

一、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价值意蕴(一)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内涵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一体化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价值、困境及路径◎刘 鹏,金 心 亦,裴 忠 贵摘 要: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转型建设的重要抓手。

当前,校企双方作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核心主体,在协同推进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产教两张皮”“校热企冷”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教融合头雁效应的发挥。

对此,在教育部明确要求的“共同体要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置于首要位置”的背景下,以校本实践为基础,从拓宽产教融合办学形态、发挥企业产教异质资源供给、政府牵头制定利益分配制度及加强数字化智慧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一体化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发挥协同效应,立足行业,赋能产业,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打造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关键词:一体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合作基金项目: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委托专项课题“职业院校治理现代化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ZJFZ/2023/01)作者简介:刘鹏,男,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办校办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金心亦,女,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产业学院治理;裴忠贵,男,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办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探索——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心得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探索——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心得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探索——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心得徐 阳 陈 伟广州工商学院摘要:教育思想是办学工作的立足点,科学的教育思想能带动教师工作向正确方向发展,并能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的水平快速提高。

开展教育思想的大讨论,能使我们教育工作者获得最理性的教育认知。

教育部提出“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的本科教育宣言,是我们本科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

培养应用型人才涉及到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创新。

思想创新体现在一线教师自己也必须具有应用型的职业素质;模式创新的最好选择是“产教融合”,它有助于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将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产教融合目前较好的办法,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引入企业加盟,企业带来实际业务技术骨干,在双方共同开展的营运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

这样既能推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也能使学生毕业后快速融入社会。

关键词:本科教育;思想观念;四个回归;产教融合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本科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一些本科院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资源积累相对薄弱,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

教育思想是办学工作的立足点,科学的教育思想能带动教学工作向正确方向发展,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的水平快速提高,助推学校健康发展。

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实践的理解和认识,它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效与不足。

教育工作者因处于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对教育实践的理解可能不尽一致。

开展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学习教育名家的思想精华,相互交流教育观念,能使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不至于产生过大的偏差,并由此获得最理性的教育认知。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三个层次(另两个层次是专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中的中间层次,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本科教育即实施本层次的通识教育及某一专门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教育。

学生按计划学完规定的课程,经考核合格准予毕业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通常还授予学士学位。

211273815_产教融合背景下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路径探究——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11273815_产教融合背景下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路径探究——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01$21(3$&)%)($4%%1产教融合背景下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路径探究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伍世英$5李哲$5许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G<$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G<$$=$摘5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所在 产教融合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承担立德树人使命 工匠精神是建设制造强国 创造强国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 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本文介绍学校在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 如何在立德树人中融入工匠精神 为社会培养既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又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学生关键词 产教融合 立德树人 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中图分类号 k03)"概述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工程项目实践能力"更要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0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决定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另外")%)%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职院校结合专业特点"全方位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促进各类课程思政人才的培养制度&教学制度&课程内容&目标体系"深入挖掘立德树人价值$(%#工匠精神蕴含职业精神的核心价值"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非常重要意义#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简单介绍学校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立德树人的任务之中$3%#;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现状近年来"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有了长足发展"但无论发展规模上还是发展质量上"与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4%#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每个学生追求的终极理想"但也是职业教育容易忽视的地方所在#当前"对工匠精神认识普遍庸俗化&表浅化#年轻人就业观念淡薄"有的企业之间出现竞争局面"有的则出现+用工荒,$0%#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只按照课本进行教学"把知识传授当作课堂上最重要的事"至于人文精神&道德品质这些关系着学生未来的综合素质被忽略$1%#第一"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教师只注意完善和提升自身技术技能"认为思政教育是专业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所以思政的融入很困难)第二"从学情上来看"由于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逻辑分析能力不够"学习理论知识吃力"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很低"课堂参与度也不高"实际教学效果很差$O%#另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没有植入工匠精神"导致学生缺少追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所以"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新领域#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优先保证就业和满足糊口营生,的办学目标导向"让高职院校在+传技,和+育人,上偏离方向#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没将工匠精神纳入"现代学徒制的结合更没实现)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在宣传工匠精神"以班会或者征文比赛形式开展"持续度不长"对学生影响不深)部分高职院校从邀请企业里的工匠&工人"来学校开展讲座)部分高职院校举办先进工匠人物事迹展览"但学生的参与度普遍不够#<工匠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路径(&$提升高职院校对立德树人重视度高职院校工匠精神课程的开展需要高职院校重视立德树人"思想决定行动"只有高度重视提升学生人才素养"工匠精神的教学活动才可能落实#首先"将以往全学科普%"F科技风GHGI年J月科教论坛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式的德育思想转变为具有针对性的模式#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轨道交通行业职业道德为基础"融入工匠精神"贯穿现有课程"在实际人才培养中的理论课和实践环节中应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高#其次"以市场需求为主&企业要求为辅"利用社会资源优势"源头上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才目标"从结果导向上培育出符合社会&企业等各方面需求的人才#另外"在学校树立工匠榜样"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根据情况"学习工匠精神价值&优势&作用"进而主动学习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创新工匠精神培育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爱岗&敬业"还要精业&竞业#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需求出发"认真审视办学宗旨&理念&目标"将技能教育和德育教育并重"不仅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还培育工匠精神"全体师生自觉追求敬业奉献&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价值#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师生深入企业体验现场生产"真实感受员工对岗位负责&细心态度)另一方面"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创设思政教育课"教学全过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另外"高职学校的目标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上"创新教育理念"趋向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工匠精神培育价值体系#完善工匠精神课程体系现在的高职大学生都是 后"他们在互联网环境下长大"学习方法多&途径广&思维非常灵活&视野比较广阔#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过程中"首先从根本上重视思政&立德树人教育"结合专业育人&实践育人"让学生根深蒂固的思想里接受工匠精神"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一"在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工匠精神#政治理论教育旨在提高学生们的政治常识&理论认识"在该课程中多讲一些和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时政热点#第二"在专业课课程思政中融入工匠精神#通过设置课程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与实践&观察与思考&探究与质疑&创新与提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工匠精神的内涵#第三"高职院校重视实践教学"从实训前准备&实训中操作&实训后复习"要求学生做实&做细&做好#第四"开设人文类选修课&名师课#通过身边真实的榜样&工匠故事"让学会深受启发和震撼"鼓励学生在未来岗位中向工匠榜样看齐#!打造+工匠型,专业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决定教育水平的高低"想要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首先必须培育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借产教融合快速发展的东风"打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目前拥有一支高素质&工匠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中既有从企业出生的教学人员"也有企业的一线优秀员工"大量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将工匠精神课程融入校企合作当中#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引进&培育工匠型教师"从而提升工匠精神的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在营造工匠精神过程中"创立师生互动机制&共同成长机制"进而统一教与学#首先"教师自身需要重视工匠精神"怀揣一颗仁爱之心#在教学过程中"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召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此来促使教师成为+仁师,+业师,+匠师,#其次"教师通过在企业挂职&参观企业&去企业调研这些活动"和企业师傅现场学习交流"参与实际生产开发"从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丰富经验和知识#课堂上将企业生产改造为教学素材"应用于实训中"有效提高课程的教育质量#此外"学校邀请校友&企业家&专家教授来学校"开展相关学术座谈&学术研讨会等#通过这种学术活动"加强了解和掌握行业&企业的发展"学习经验与技术方法# "推进学科设置交叉融合专业课作为践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工匠精神主渠道作用#以专业课为主"发挥专业课教学优势"以工匠精神课为辅"围绕工匠精神"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制订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评价机制"从而让学生领会到工匠精神内涵"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全面大幅度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以轨道交通产业与双高校建设为总体目标"邀请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特点进行修订"将企业要求的+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职业素养作为培养的根本目标#同时"以工匠精神为目标"精准设计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之外"结合实际"讲授生产相关专业知识"重新开发课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设计&生产产品过程中"体会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深化工匠精神培育考评体系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双师型队伍"创新双师型教师培训&培养&考核&考评机制"鼓励教师多方式&多途径参与培训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参与评估"并配套考核&奖励&惩罚机制"不断深化教$;科教论坛科技风GHGI 年J 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师&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把教师指导学生比赛&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等纳入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条件之内#(&1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技与经济日益密切"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目的是培养满足企业&行业真正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一直坚持立德树人"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工匠人才的出发点"努力和企业合作"提升企业参与共同培养人才的积极性"营造学校&企业立体式的人才培养环境#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改革校企合作模式"设置考核方法和监督机制"使校企合作顺利展开#通过校企合作奖励机制的制定"激发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育人积极性"与此同时制定处罚机制"保证规范化模式#转变企业参与者这一角色"让企业成为办学主体"在学徒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下"企业和学校一起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研究教学"参与学校的考核评价&职称评审等环节#引入企业文化"学校在开展社团活动&竞赛等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宣传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健全实训体系"定期带学生去企业实习&实训&实践"让学生亲临现场生产"感受到技工&能工巧匠的价值"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含义"鞭策自己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基础文化知识"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空间#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进行尝试与探索"与轨道交通&现代物流&机械制造等企业签订协议"结合地方龙头行业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训试点计划#除此之外"还可以和中职学校合作"充分利用中职学校的实训资源#(&O落实现代学徒制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发挥教育特点"使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感悟工匠精神"从而塑造工匠精神#通过师徒制实习方法"请企业中巧匠作为指导老师一对一&手把手地教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加强对企业的了解"对职业有深刻认识"加深对技艺的执着#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密切相关"因此+工匠精神,的重振"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全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结合时代潮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工匠精神"让学生树立起对职业的尊重&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吃苦耐劳"注重细节"守正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增强职场核心竞争力#结语总之"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要求和当前教育需要"高校应紧密结合+产教融合,的改革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治理学校的根本#只有抓好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才能在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工匠精神,#另外"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之余"强化+一技之长,理念"让他们把自己的专业学到+专,"达到+精,"从而培养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体&产教融合的主阵地"工匠精神必须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学校需不断探索和创新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策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培育学生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守正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参考文献&$'王康&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与路径研究&_'&陕西教育(高教*")%))((*%O02OO&&)'陈映雄&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人才)))以广东省为例&_'&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4*%O02'%&&('王焕盛"冯晶辉&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价值引领!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_'&湖北体育科技")%)$"3%(O*%13)2133"14)&&3'甘麒燕"郭曼&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开展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_'&智库时代")%)%((*% $032$04&&4'吴一鸣"严彦蕾&以+三全育人,保障质量型扩招&]'&中国教育报")%)%2$$2$%(%$%*&&0'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_'&当代职业教育")%$3($%*%'$2'(&&1'黄艳&校企合作中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系列论文之二&_'&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3%$(O2$3)b$(3&&O'孔德忠"王志方&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探析&_'&成人教育")%$1"(1($$*%1(214&项目基金 )%))年度广州市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_R k k$(O作者简介 伍世英($'O')5*"女"汉族"湖北麻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招生就业#通讯作者 许昌($'O0)5*"男"汉族"湖北武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F科技风GHGI年J月科教论坛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财会金融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其探索过程、探索成果值得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校企联动;岗位调研;工学结合课题:本文是云南省高教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高职教育科研2018年度立项课题《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深化教学产教融合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展过程中,笔者学校财会金融学院会计专业坚持主动适应本区域经济与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紧密对接北京、上海、广州等相关产业、行业、中小企业,始终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积极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形式。

为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进专业改革和发展,近年来,会计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通过与云南商祺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协会)、长顺商务代理(云南)有限公司(协会)、昆明瑞千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协会)、云南瑞宸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协会)、昆明昌鼎财务管理有限公司(协会)、北京用友、深圳金蝶、东莞百正税务师事务所、昆明南方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协会、企业合作,逐步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课程学习内容与工厂的职业标准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做一体”把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术知识通过螺旋式的实践项目逐步渗透到工作岗位中,“工学交替”以课堂教学内容和工作岗位实习交替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产教结合”以真实的项目融合教学过程,促使教师教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学生真正学到真本领。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所在学校会计专业围绕生产、管理的一线需求,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运行、管理机制、优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设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教学环境。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我院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为例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我院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为例

办公自动化杂志0前言近年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深入应用,已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在此背景下,电子商务行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发展迅猛,已逐渐成为社会贸易活动的基本经济形态。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子商务技术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时,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应用层出不穷[1]。

然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仍与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及社会需求存在十分明显的差距,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技术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如“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校企合作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效运行机制”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理念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为指导[2],依托清远市信息技术类专业职教联盟,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与清远本土电子商务领域知名企业清远市寻乡记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清远市稻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广泛开展合作,组建了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委员会。

借助专业技术、技能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优势,共同推进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各项专业建设工作,制订了“贴近行业、面向主流、以实践项目引导人才培养”为总体建设思路;并紧紧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我院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为例林昆郑霖娟(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与创意设计学院清远511510)摘要:针对国内电子商务领域发展快、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校企合作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效运行机制”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技术专业依托清远市信息技术类专业职教联盟,组建了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委员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探索,通过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队伍,在广泛开展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任务强化课程知识的联系、以创业实践引导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实践,全面提升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产教融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产教融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79OCCUPATION2020 07编辑 祁 娜SKILLS教学探索产教融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文/彭金波摘 要:依据《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文件精神,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制定实施方案,指定文创系室内设计专业为首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立足区位经济环境实际,积极探索“一系一公司”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注册成立“金画笔”公司,以教研室为单位围绕不同专业大类确定公司经营范围与教学内容,涵盖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动漫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用真实项目替代教学、用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拓宽校企合作广度,形成了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一体化的教育特色。

关键词:职业教育艺术设计 产教融合 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广东华浔品味装饰集团、深圳居众装饰公司等企业合作,积极探索校中厂运行机制,并正式注册成立广州金画笔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公司从成立伊始就组建了产教融合实践项目研究团队,围绕文创系各专业,确定公司经营范围与教学内容,涵盖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动漫设计等多个专业,突出产教融合过程的衔接与融合,发挥产学联盟、实践基地、教学项目、教学师资、研发平台等教学生产一体化的新型学校形态的作用,以校内外真实项目和综合实践活动拓宽校企合作广度,开展双方在教学、师资、科研、设备、行业、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合作。

以打造实战型教育教学平台为依托,推进一体化课程项目协同教学,从衔接过渡到“融合”,加强校企双方的对话、交流、信任与理解,实现产教融合的过程对接,从“共谋”走向“共赢”,形成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一体化的教育特色,为学生走进市场、融入职场奠定了基础。

一路走来,“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在“一系一公司”模式的运转下,金画笔创意设计有限公司既完成了项目,有了创收,又为师生创造了技术服务的平台。

制作任务小到手绘效果图设计,大到模型设计与制作、品牌设计与推广,最近又完成了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联和街办事处招标工程——科学大道人行隧道装饰工程服务项目,让公司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深入,把校企之间松散型合作提升为长期稳定、利益融合的深度合作,让校企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落到实处,促进了校企互利共赢、培养综合实战能力协同发展,实现了学生、公司和学校三方共赢的局面。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林晨鹏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产教融合是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手段,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则,由于学校与企业的价值取向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无缝对接等原因,使得产教融合在实践过程中有着很多问题。

经调查分析得出,成本分担,利益共享,完善政策制度,共建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产业经济正由“中国制造”阶段过渡到“中国创造”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势在必行,国家提出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同时也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1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不同产教融合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和学校,从属的社会系统的不同,企业是产业系统的一部分,而学校隶属教育系统,两者在社会运行中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取向各不相同。

企业是产业系统的主体部分,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下,以效率优先为原则,决定了其更愿意通过直接获取所需的人才,节约成本,使利益最大化,不愿意通过培训,培养自己的人才,更愿意接收现有人才。

学校是以政府为主导,崇尚公平的行动准则,实行以育人为目标的发展策略。

学校教育的具体活动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承担着对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需要为全社会提供资源,而不能局限于某个组织或企业。

显而易见,企业与学校在行为准则和运行机制上存在着差异,决定了学校更注重社会价值,而企业偏向内部价值,从而两者在合作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偏离。

1.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由于我国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融合较晚,政府的一些政策推出滞后、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导致校企合作关系不稳定。

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 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 能人才。”
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的优点
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课程设置坚持与岗位对接 产教融合一体化实践教学
怎么样——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产教融合下人 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 1、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学制技师 2、企业深度参与的订单培养模式 3、基于企业项目开发的培养模式 4、基于大师工作室的培养模式
“校企双制”
《广东省技工院校“校企双制”办学指导意见》 “校企双制”是指依据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规律,依托
院校和企业双方优势资源,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 院校出学位,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充 分发挥院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建立院校 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办学制度。
截至 2014 年,广州市共 7 所技工院校创建汽车 产业系、装备制造产业系、城市信息传媒产业系 等现代产业系达到 34 个,初步形成具有技工教育 特色的现代产业系构建与运作模型。
现代产业系的优点
现代产业系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具有较 大灵活性,有效激发了各方提升办学效益和人才培 养水平的积极性,为形成“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 专业促产业”的长效运行机制奠定了基础。
汽车产业系实训场展示
服装产业系实训场展示
白云服装研发中心
服装电脑设计室
衬衣和针织精益生产线
服装专业画室
服装研发中心展示厅
电脑毛织设计实习
电子信息产业系实训场室展示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室
精密焊接技术实训室
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室
楼宇管理集成实训室

“产教融合、学研联动、专创协同”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产教融合、学研联动、专创协同”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基金项目:河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产教融合㊃学研联动㊃专创协同:面向新经济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1JGLX055)㊂作者简介:刘威(1984-),男,河南商丘人,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物流产业经济㊂8㊀结语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 高等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 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㊁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 ㊂劳动意识㊁劳动观念以及劳动教育的自觉性,都与责任伦理具有密切的关系㊂医学院校的劳动教育教师不但要提高责任伦理意识,还应当加强责任伦理生活的自我检视,这也是一个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高的过程㊂要对照劳动教育教师的角色要求,对照相关的责任伦理规范,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㊂责任伦理可以引导行为主体向既定目标不断迈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随时修正和完善自身行为㊂探讨医学院校劳动教育教师的责任伦理,强化劳动教育教师的责任观念,有助于提升劳动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医学院校劳动教育教学的工作水平,实现劳动教育的预期目标,为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㊂由于重视程度不高㊁内容设计缺乏系统性,高校劳动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㊂建设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责任伦理型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有利于从提升师资水平角度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进医学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㊂参考文献[1]马克斯㊃韦伯.以政治为业[M ]ʊ马克斯㊃韦伯,著.王容芬,译.伦理之业:马克斯㊃韦伯的两篇哲学演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刘俊玮,尹旭.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22,(14):33-37.[3]赵蒙成.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与实践进路[J ].现代教育管理,2022,(02):38-47.[4]李丹,闻凤辰.完善新时代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J ].中国工运,2020,(04):58.[5]赵伟.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157-164.[6]罗建文,李爱军.劳动教育厚植美好生活内涵的文化基因[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05):150-158.[7]王飞,车丽娜,孙宽宁,等.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反思[J ].中国大学教学,2020,(09):75-79+85.产教融合㊁学研联动㊁专创协同 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为例刘㊀威㊀李凤廷㊀张㊀艳(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㊀要:新经济呼唤新商科人才,新商科人才培养也必须与新经济㊁新技术㊁新模式紧密衔接㊂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围绕 产教融合㊁学研联动㊁专创协同 三个维度,提炼了面向新商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重点总结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创新路径与成果应用,进而为服务新经济㊁培养新商科人才提供参考借鉴㊂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新文科;新经济中图分类号:F2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20.043㊀㊀在当今的数字经济时代,社会的生产方式㊁组织形态㊁商业模式㊁金融范式㊁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变,传统商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㊂新实践水平总是领先于商科教育水平,以会计㊁财务管理㊁工商管理㊁市场营销㊁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为代表的传统商科,如何应对商业新伦理㊁新技术㊁新需求㊁新实践的挑战,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新商科人才,是当前新商科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命题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探索培养具有 持续发展㊁批判性思维㊁创新能力㊁分析技能㊁人际沟通 五大能力的 新商科 人才㊂依据学校商科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面向物流管理㊁电子商务和粮食三大行业,以人才链㊁产业链和创新链 三链协同 为总体目标,树立符合河南特色㊁区域实际的新商科专业办学理念和定位㊂1㊀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1.1㊀新商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一是结合河南工业大学定位㊁学校和现有商科专业㊃521㊃的特点,制定了 大数据分析+物流管理 智能+会计 数据挖掘+电子商务 的特色化㊁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二是根据社会对网络营销推广㊁供应链建模和物流运营管理等紧缺岗位的状况,与世界工厂网㊁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㊁顺丰快递等企业联合,共同制定新商科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融入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㊂1.2㊀新商科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根据 新商科 的特点,组建一支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㊁专业技术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师资队伍㊂首先,引进一批拥有跨学科教育背景的高层次自有教师,共引进大数据分析方向教师2人㊁数据挖掘方向教师1人㊁联网+方向教师2人㊁系统控制方向教师2人㊂其次,升级改造传统教研室,组建课程团队㊂学院组建16个专业基础课课程团队,以课程为单位组织教学,选拔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召集同一门课的教师相互协作,提高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寻求课程教学的新发展㊂再次,对现有师资开展培训,或组织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共派出4名青年博士教师到河南省发改委㊁河南省工信厅㊁郑州市工商局等单位进行挂职,使师资队伍从单一专业型向跨学科复合型转变㊂另外,还从顺丰速运㊁北京络捷斯特㊁三全食品㊁郑州良运等头部企业聘用一批兼职产业教授,使得师资队伍学科结构多样化㊁高端化㊂1.3㊀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构建依据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基于OBE教育理念,探索出基于产教融合 学研联动 专创协同的 一核多能㊁层级递进㊁三驱动㊁五融通 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新模式㊂(1) 一核多能 :立德树人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㊂ 多能 :数字分析素养㊁战略思维能力㊁批判创新精神㊁社会责任意识㊁沟通协调能力, 五大 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㊂(2) 层级递进 :贯彻 宽口径㊁厚基础㊁重应用㊁强特色 理念,构建工商管理大类平台㊁专业平台(电子商务㊁物流管理㊁会计学㊁工商管理㊁市场营销㊁人力资源㊁供应链管理)㊁个性化平台(学术拔尖类㊁就业创业类)层级递进人才培养方案㊂(3) 三驱动 :遵循 产业需求 专业基础 专业特色 个性化发展 的新商科人才培养逻辑,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以学研联动为内生推力,以专创协同为外部拉力,充分发挥产教融合㊁学研联动㊁专创协同的三重驱动效果㊂(4) 五融通 :实现新商科人才 学(理论学习)㊁练(模拟演练)㊁赛(学科竞赛)㊁训(管理实训)㊁创(创新创业实作) 五个维度相互融通,构建学校㊁政府㊁企业㊁社会等多层次融通体系㊂本成果经过精心建设,形成专业特色鲜明㊁专业与课程建设成果丰硕㊁高素质师资队伍㊁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竞争优势显著,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大批优秀管理人才,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商科人才培养基地㊂2㊀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2.1㊀深化产教融合,推进 校内教学+校外实践 联动式教学以人才链㊁产业链和创新链 三链协同 为目标,先后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4832)㊁顺丰速运(湖北顺和丰快运有限公司)㊁郑州良运粮食口岸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产教融合协议,聚力打造了河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㊁中国物流学会优秀产学研基地㊁CSCMP供应链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产教融合平台㊂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获批了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河南工业大学 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共建(Lamasoft)长风供应链建模工程创新基地㊁供应链建模工程创新实践基地㊁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合作基地,双方在人才培养㊁课程开发㊁实验室建设㊁培训认证㊁师资能力㊁对外推广等方面共同投入资源,探索建立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㊁开发实践教育资源㊁建设实践教育师资㊁规范实践教育管理㊁丰富实践教育形式㊁共享实践教育模式为内容的 六位一体 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育培养模式㊂与顺丰速运(湖北顺和丰快运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深度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发起成立 顺丰快运物流运营管理未来之星训练营 ,旨在瞄准企业紧缺的物流运营管理高端人才㊂通过严格的校内选拔和企业面试,25名入围学生修读了企业高管讲授的16门课程(共计21个学分),17名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入企业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顶岗实习㊂与郑州良运粮食口岸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基地建设协议,建设多学科融合㊁多团队协同㊁多技术集成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高校人才㊁学科㊁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㊂合作双方在共同研发的基础上,结合国家㊁河南省和行业发展需求,有选择地共同申请㊁承担政府计划项目㊂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联合申报政府或行业的科技平台㊁创新团队㊁重点及新兴交叉学科㊂2.2㊀突出学研联动,以创新成果产出为导向,实施 案例分析+学术研讨 研究性教学将国家相关政策㊁企业运营实践㊁管理前沿成果㊁教师的学术研究课题等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案例分析㊁学术研讨等互动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利用前沿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撰写报告㊁演讲答辩㊁团队合作等能力㊂立项建设2个校级㊁2个院级创新实验班,推行学业导师制,组建 高学历+高职称+高学术水平 导师团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差异性,每位同学可以选择一名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国家级课题主持人㊃621㊃为指导老师,一对一指导学生读书㊁思考㊁写作,每位导师指导在校学生原则上总数不超过8人㊂通过讲座㊁沙龙㊁读书会等多途径实现研究性学习,鼓励并资助学生参与国内外各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㊂学生加入导师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术小论文,鼓励参与科研课题,参与专业竞赛㊂以科创项目㊁导师项目㊁企业导师项目㊁校企合作项目等为驱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㊂2.3㊀强化专创协同,推进专业知识向 专业知识+创新创业 知识谱系有序拓展以思政㊁专业+创业和科研等案例为线索,以教学和学习方法改革为驱动,以基层教学组织㊁一流课程建设为支撑,通过集体备课㊁教师互评㊁督导反馈等形式,将课程间的松耦合转变为紧关联,形成内容融通的课程谱系㊂围绕专创协同,建设河南省 专创融合 特色示范课程供应链管理㊁校级精品公选课创业训练等一批特色课程㊂在第二课堂实践/实训中聚焦强基笃行,结合学生的学业/职业规划和行业发展需求,变革传统的实验内容,适时适当的开发设计性㊁创新性㊁综合性实验,实现课内专业知识与双创知识之间㊁课外与其他专业核心课之间的融通与渗透,推进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转化能力㊂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综合创业比赛,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力㊂结合用人单位㊁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引入企业导师,在校内外实习实训中强化学生创新方法的运用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具备将学科竞赛中呈现的各类优秀项目㊁作品适度适地转化成创业项目㊁创业产品的意识,发挥专业课程所提供的技术和技能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㊂2.4㊀坚持内外并举,打造了学科交叉融合㊁校企联合的教学团队在面向社会需求岗位的㊁以项目课程为载体,构建了以校外企业课程和教师为主的新商科教学团队㊂建立 双师制 ,聘请企业导师参与制定课程教学目标㊁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邀请企业导师参与课程教学,把企业运营实际纳入课堂教学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㊂目前,学院已聘任23位创业导师,结合物流运营管理未来之星训练营㊁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行业学院等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350人次,累计课时达400学时㊂2.5㊀注重学以致用,实行连接社会岗位急需㊁校企联合培养㊁职业资格认证的贯通式培养主动适应新技术㊁新经济㊁新业态,以行业需求和企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结合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开展 物流服务师 电子商务师 供应链建模工程师 供应链管理师 共4个专业(职业)技能认证,扩展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和知识储备,打通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 最后一公里 ㊂截至目前,共有112名学生获得 物流服务师 认证,67名学生获得 电子商务师 认证,18名学生获得 供应链建模工程师 认证㊂3㊀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应用3.1㊀遵循成果导向教育的反向设计理念,课程体系日趋完善,专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以新商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在修订5个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百余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㊂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教研成果丰硕,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新文科项目1项,发表相关教改论文4篇㊂电子商务㊁物流管理㊁会计学共3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专业获评省一流本科专业㊂3.2㊀协同育人特色鲜明,实践创新成效显著先后与国内行业龙头或知名企业㊁世界工厂网㊁中钢网㊁德邦物流㊁顺丰物流等3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协同开展多维度实践创新教育㊂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打造本科生进导师科研项目的科研课堂㊁建立课外竞赛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综合类和专业类课外科技竞赛,以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㊂依托学院电子商务㊁物流管理㊁会计学㊁工商管理㊁供应链管理5个本科专业,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学生近两年来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在国家级㊁省级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奖35项,学生专业竞赛参与率达到60%;1名学生被团中央授予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在校生注册公司15家,2名学生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㊂3.3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育校内外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团队通过新商科课程体系的建设,打造体现学科交叉特色的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团队,健全课程教师评价制度,鼓励教学团队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的创新㊂以 顺丰班 等实验教学小组为抓手,打造 实务导师+专业教师 双师型队伍㊂其中,河南省教育厅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2人㊁秘书长1人㊁委员1人,获省教学名师1人,省教学标兵1人,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黄大年式教学团队3个,校长教学质量奖3人,中国青年创业导师1人,挑战杯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2人㊂参考文献[1]刘同超.循证视角下的新文科经管类专业改革路径研究[J].林区教学,2023,(04):45-48.[2]陈琳,张希雅,樊莎莎,等.多维度打造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3,9(11):30-34.[3]田爱玄,姚波.新文科背景下本科经管类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成长研究[J].才智,2023,(09):133-136. [4]蒋红兰.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02):78-80.㊃721㊃。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开展工作的创新制度或模式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开展工作的创新制度或模式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开展工作的创新制度或模式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开展工作的创新制度或模式1. 引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日益竞争,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各国纷纷倡导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理念,以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在这一背景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应运而生,成为教育创新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通过评估现有的创新制度或模式,探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开展工作的路径与效果,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2. 评估现有的创新制度或模式2.1 制度或模式一该制度或模式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开展工作方面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2.1.1 优势:列举该制度或模式的优势。

提供实践机会、对接产业需求、培养创新能力等。

2.1.2 劣势:列举该制度或模式的劣势。

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资源配置不均衡等。

2.2 制度或模式二同样,对该制度或模式进行评估,包括其优势和劣势。

3. 探讨创新制度或模式的路径与效果3.1 制度或模式一的路径与效果详细介绍制度或模式一的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双方合作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并评估并讨论这一制度或模式对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的效果。

3.2 制度或模式二的路径与效果同样,详细介绍制度或模式二的具体实施路径,并评估其对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的效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基于对不同创新制度或模式的评估和探讨,提出个人对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开展工作的观点和理解。

认为合理的资源配置、稳定的合作机制和灵活的课程设计是确保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工作有效的关键。

5. 总结与回顾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回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开展工作的创新制度或模式。

强调创新制度或模式必须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以获得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开展工作的创新制度或模式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不同制度或模式的优势和劣势,更重要的是探讨实际实施的路径和效果。

产教融合心得体会(2篇)

产教融合心得体会(2篇)

产教融合心得体会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和教育界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非常关注产教融合的实践与效果。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亲身参与了一些产教融合的项目,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对产教融合的一些看法和感受。

首先,产教融合能够发挥产业界的优势,为教育提供实践平台。

过去,很多学生在校时只能通过课堂教学来了解专业知识,缺乏实践经验。

而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运转模式和需求。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产教融合有助于促进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而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将自身的需求进行反馈,并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从而更好地解决自身的人力资源问题。

另外,产教融合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学校的科研成果可以得到更好地应用和转化,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

同时,企业也可以提供实际的需求和问题,由学校提供科学解决方案,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

这种双向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

然而,产教融合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产教融合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密切的合作和配合,需要双方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

但是,由于学校和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文化差异较大,双方之间的合作可能存在一些困难。

另外,由于产教融合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共享资源和利益,因此可能存在一些利益冲突的问题。

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以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产教融合心得体会模板

产教融合心得体会模板

产教融合心得体会模板产教融合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将产业与教育相融合,可以促进教育的实践性和就业能力的提升,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参与产教融合的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产教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许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而通过参与产教融合项目,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实际的生产和实践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在产业界的实践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科技和工艺,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其次,产教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找工作是他们毕业后的一大难题。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许多脱节,学生的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而通过产教融合,学校与企业能够紧密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同时,学生通过参与产业实践,能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质量。

第三,产教融合可以促进教育的实践转型和改革。

在过去的教育模式中,许多学校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产教融合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内容。

同时,产教融合还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等方式,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最后,产教融合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资源,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产教融合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教育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产教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促进教育的实践转型和改革,促进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技工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构建

技工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构建

文 / 刘春艳 付悦摘 要: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是技工院校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政府、产业、企业、技工院校合力推进该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才能解决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效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情况是检验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本文就技工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构建,从现状分析、问题剖析、构建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工院校;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课 题:本文系2023年度市级技工教研课题“技工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技工院校以校企合作为基本办学制度,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产业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加快现代产业建设是发展现代化经济的需要,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是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培养现代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技工院校持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是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技工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现状分析(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基本内涵产教融合强调产业和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养成、技能提升、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融为一体的行为或过程,需要企业与学校双向发力、双向整合。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一种模式,是技工院校的基本办学制度,是促进技工院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对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技工院校与产业之间的协同办学机制,二者都为受教育者提供与产业紧密相关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共同围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企业在岗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等级提升等方面开展的互利合作;产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更深层次、更加系统的合作模式,校企共同对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度整合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年 4 月 第 16 卷 第 2 期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Apr. 2015, 16(2):090–096 DOI: 10.13331/ki.jhau(ss).2015.02.016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制度创新与启示——基于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的考察黄远飞(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30) 摘 要:广州技工院校以创建现代产业系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推行多元参与的混合治理结构,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学制技师、企业深度参与项目研发、 “大师工作室”传承岭南工艺等,办学特色和效果明显:专业 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契合、教师职业能力与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显著提高,就业优 势凸显。

其实践经验表明:推动产教融合,提高现代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学校和 企业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产校联动”机制,扩大职业院校及其下属系(部)的办学自主权,鼓励其创新治理结 构与发展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法律规制。

关 键 词: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制度创新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013(2015)02-0090-07中图分类号:G719.2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insights on the school running mode of production-teaching integr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Guangzhou’s technical schools’ modern industry departmentsHUANG Yuan-fei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30, China) Abstract: The technical schools here in Guangzhou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chance of building modern industry departments. They explore different possibilities of production-teaching integration, and advance a mixed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parties’ participation. They develop a way of modernized apprenticeship in order to cultivate school-educated technicians. In such apprenticeship, enterprises participate in proje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ster studios’ also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in passing on the traditional south China crafts, so the results are fruitful and the effects are cheering. One can certainly see the following: first, the way of cultivating highly skilled professionals are in according with how different industries are developing; secondly, teachers and instructors are showing great improvements in their ow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last but not least, students have benefited from improved occupational competence, and become more competitive in the labor market. The experience mentioned above has shown that in order to capitalize on the production- teaching integr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must be the strongest driving force. It should provide technical schools with guidance of how to cooperate with business organizations, create highly effective and fully functional mechanisms such as ‘school-business partnerships’ and ‘industry-school linkage’. It should also help the schools and their subordinate departments gain more autonomy in school-running, encouraging them to be more innovative in constructing their management structure. Meanwhile, the relevant legal regulations regarding production-teaching integration must be perfected. Key words: technical schools in Guangzhou; modern industry departments; production-teaching integration; school-running model;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 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收稿日期:2015-01-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JAI130096) 作者简介:黄远飞(1966—),男,广东龙川人,高级经 济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管理与研究。

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

近年来, 广州技工院校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 以创办现代产业系为切入点,积极探索适应地方第 16 卷第 2 期黄远飞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制度创新与启示91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复合型 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的办学效果,引起 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基于此,笔者深入考察 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产教融合办学的治理结 构与特色,培养模式与效果,进而梳理其具有推 广价值的若干经验,为深化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 制机制改革提供借鉴。

标准相衔接,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融合,同时积极 实施产教融合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包括与企业合作 共同建立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推行项 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工学交替等教 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 ,强化 学生适应现代产业中相应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

概 而言之,现代产业系通过纵向产业链衔接和横向产 业关联拓展并形成“泛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产业需求和工作过程导向设置专业及其一体 化课程体系,以满足产业、行业和职业需求为归依 制定师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与考评的质量标准,其 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日益凸显。

与传统专业系的办学相比,现代产业系的产教 融合办学在理念、定位、形式、要素、运行机制方 面的优势和特色更加明显(表 1)。

表 1 现代产业系与传统专业系办学的比较产业系 理念 定位 形式 要素 产业导向 产业、行业、职业 产教融合 专业系 专业导向 专业、职业、课程 校企合作一、产教融合办学的治理结构及其特色截至 2014 年,广州市共 7 所技工院校创建汽 车产业系、 装备制造产业系、 城市信息传媒产业系 等现代产业系达到 34 个,初步形成具有技工教育 特色的现代产业系构建与运作模型(图 1)。

现代产 业系作为技工院校的二级教学单位,大多建立了 “系部 + 公司 + 行业”多元参与的混合治理结构。

例如设立行业、企业和社区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 会, 尝试借鉴现代企业治理经验和公司化运营模式 创新其治理机制。

现代产业系在人、财、物等资源 配置上具有较大灵活性, 有效激发了各方提升办学 效益和人才培养水平的积极性, 为形成 “围绕产业 办专业, 办好专业促产业” 的长效运行机制奠定了 基础。

学生+员工、教师+师傅 学生、教师、课程、教学 一体化课程,实习实训基地 运行机制 行业+公司+系部 系部传统专业系的设置存在随意性较大、部分院校 趋同、办学成本高、难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 有效打造主体和特色专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技工 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而根据产业调研和市场趋势分 析设置的现代产业系则充分对接产业结构和产业 转型升级需求,注重培育系内各专业之间的产业关 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就培养模式而言, 传统专业系的课程一般包括文 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学生技能训练图 1 现代产业系构建与运作模型则普遍不足。

虽然有的采用模块式教学,即一个专业 的相关技能分为若干模块, 但由于技能模块与产业的 真实情境差异较大, 学生毕业后仍难以适应现代产业 发展的需求。

相反,现代产业系采用工学结合一体化 课程教学模式, 即以产业中代表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为学习内容, 让学生在企业或类似于企业真实工作情 境下完成工作任务。

这种“技艺道”一体培养能有效 锻炼其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确保毕业生进入企 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