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工学院系所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简
化工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编制2010年目录1.《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3)2.《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8)3.《物理化学Ⅱ》课程教学大纲 (21)4.《物理化学Ⅱ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38)5.《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43)6.《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56)7.《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59)8.《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66)9.《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69)10.《高等有机合成》课程教学大纲 (92)11.《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96)12.《仪器分析Ⅱ》课程教学大纲 (101)13.《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10)14.《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120)15.《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124)16.《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38)17.《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48)18.《化工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152)19.《化工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62)20.《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164)21.《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75)22.《化工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78)23.精细有机合成》课程教学大纲 (181)24.《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193)25.《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197)26.《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212)27.《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19)28.《化工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25)29.《化工安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29)30.《工业催化》课程教学大纲 (234)31.《表面活性剂》课程教学大纲 (241)32.《涂料与胶粘剂》课程教学大纲 (254)33.《食品与饲料添加剂》课程教学大纲 (269)34.《日用化学品》课程教学大纲 (277)35.《染料与颜料》课程教学大纲 (290)36.化工制药》课程教学大纲 (298)37.《精细化学品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303)38.《市场营销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307)39.《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314)40.《化工技术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321)41.《绿色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34)42.《化工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337)43.《化工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45)44.《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348)45.《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金工实习》教学大纲 (350)46.《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352)47.《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355)《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72学分:4适用对象:化学与化工学院各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组成、结构、合成方法、性能、应用以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化学基础课。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70300)(2017年修订)一、培养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品行优良、身心健康。
2.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及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无机化学主要包括现代无机合成化学、无机分离化学、配位化学、微界面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等。
2.分析化学主要包括化学与生物传感分析、电分析化学、光化学分析、色谱分析、食品安全与检测、分析化学计量学等。
3.有机化学主要包括有机合成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天然产物有机化学、有机氟化学品等。
4.物理化学主要包括胶体化学与界面、催化化学、量子化学、结构化学、电化学等。
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主要包括无机高分子化学、功能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化学、有机氟聚合物化学等。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
研究生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得超过6年。
四、培养方式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
鼓励与社会力量联合培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研究生快速适应社会的培养机制。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研究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教学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工学院简介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简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现设有化学工程系、化工工艺系、生物工程系和基础化学部四个系部,招收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涵盖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工业催化五个二级学科点)博士学位授权点,经国家批准设立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化学工程与技术被评为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基础化学实验室被授予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工程与工艺立项为国家精品课程。
学院现设有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化工环保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工设计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主要从事煤炭转化、新型碳材料(纳米材料)、精细化学品、化工环保、生物医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其中煤化工与碳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经过近几年的优化、整合,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成为我国在化工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2人,教授18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副教授28人、高级工程师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有3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有10余人在国内外各学术团体兼职。
学院每年承担几十项纵向、横向科研课题,科研总经费达800万元;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30余篇。
近几年来,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教改成果奖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近10余部。
学院现有本科生1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学院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学院学生学习风气浓厚,课外科技活动成果丰硕,2009年、2011年二次获得湖北省挑战杯一等奖。
近几年来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博士硕士生毕业就业率达到100%,我院毕业生有的已成为大型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者,有的已成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
化学化工类双语教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化学化工类双语教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胡瑞珏,苏海全(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以双语教育为经,以讲授化学化工专业科学知识为纬,配合当前人们的科技信息和先进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国际化的材料合成及设计方面的高水平人才为宗旨的课程定位指导下,内蒙古大学的化学化工类双语教学(英汉)系列课程在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讲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
更新教学理念,搭建“专业科学知识教学与英语应用互通平台”和“双语教学与科研互通平台”;建设和改革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建立多元化双语教学新模式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了丰富教学经验的年龄结构合理的高学历教学团队,以教学团队作用保证授课质量。
一、建立多元化分层次双语教学新模式实施分层次双语教学,针对不同专业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具体的双语教学计划,为在确保化学化工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因材施教。
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相继开设了“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精细化学品化学”“社会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双语系列课程。
构建了课堂双语讲授研讨、英语演讲(presentation)训练,课外国外专家学术交流、专题讲座、撰写英语课题综述等多元化双语教学新模式,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营造浸润式语境,倡导探究式及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全方位的综合科学素养与国际交流能力。
摘要:文章阐述了本学院化学化工类双语教学(英汉)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搭建“专业科学知识教学与英语应用互通平台”和“双语教学与科研互通平台”,我们进行了课程体系及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建立多元化分层次双语教学新模式。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9月教高4号文件提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三年内“双语教学”的课程比例要达到10%。
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坚持教授上讲台,保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卢红梅,韩凯,苏丽(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开展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学位论文水平直接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与成效。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进而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成了研究生培养工作面临的核心问题。
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是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的重要保障。
重点介绍了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基于全面质量管理和关键环节监控的思想,构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关键环节监控;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基金项目]2019年度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中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2019JG015);2020年度“国家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背景下化学工程领域专业硕士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20JGB067)[作者简介]卢红梅(1976—),女(苗族),湖南溆浦人,博士,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化学信息学及大数据智能挖掘研究;韩凯(1986—),男,山西霍州人,博士,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新型膜材料与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13-0005-04[收稿日期]2021-01-292020年以来,随着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研究生教育受到了全社会的重点关注。
高素质的研究生既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又是现阶段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如何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研究生导师和高校管理人员面临的紧迫任务。
目前,研究生培养的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学位论文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等。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706 校内编号:S20706一级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过程装备可靠性2.固液分离技术与设备3.过程控制与测试技术4.节能技术与装备学科代码:081701 校内编号:S20701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界面传质理论与精馏技术2. 工业结晶及粒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代码:081702 校内编号:S20702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一碳化学与化工2.功能化学品及新材料的绿色合成3.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的化学加工学科代码:081703 校内编号:S20703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生物信息学2.生物分离工程3.生物反应与代谢工程4.生物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精细化工方向)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704 校内编号:S20704一级学科:化学工程培养单位: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主要研究方向:精细化工产品制备、分离与精制、产品复配商品化及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特种功能材料、化学及物理电池材料及器件研制过程中的合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单应用化学(电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704 校内编号:S20718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科学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科学与技术2.新型高比能化学电源、物理电源、电化学电容器3.微、纳器件的制备技术及应用4.半导体光电化学5.金属电沉积与化学沉积、腐蚀与防护技术学科代码:081705 校内编号:S20705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研究方向:1.固体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工程2.能源与环境催化过程工程3.稀土与过渡元素催化作用4.催化过程产品工程学科代码:081720 校内编号:S20711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生物制药与药代动力学2.制药分离与装备3.中药现代化与药物制剂4.化学制药与新药设计学科代码:081721 校内编号:S20712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三废”治理及资源化技术2.土壤污染修复生物分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722 校内编号:S20714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代谢工程与系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工程、蛋白质和酶分子工程、基因工程与膜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723 校内编号:S20715 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膜与膜材料2.膜器与膜装置3.膜过程与膜应用技术材料化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724 校内编号:S20716 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研究方向:1. 先进聚合技术及聚合反应与工程2. 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及表征方法3. 生物医学材料与再生医学4. 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及计算机模拟技术发酵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2203 校内编号:S20713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培养单位:化工学院研究方向:1.工业微生物学与酶工程2.生物反应与代谢工程3.发酵产物分离工程4.生物制药工程和分子生物学。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设有化学系和制药工程系、精细化工研究所、药物化工研究所、工业催化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现有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 40 人(其中兼职导师12人)其中2人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人已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资助。
其中应用化学二级学科是国内最早从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基地之一。
1996年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0年和2001年又相继被确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3年12月“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被评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催化二级学科于 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工业催化剂"硕士学位授权点(1981年)。
1986年开始招收有机化工(工业催化方向)博士研究生,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
设有催化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室、环境催化研究室、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催化研究室和催化剂制备工程研究室。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员。
本学科的硕士学位获得者要求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现代实验合成技术、产品表征的现代研究方法及技术;熟悉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技能和总结归纳分析科学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化工生产工艺研究及新产品开发研究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和其它实际应用能力;具有初步的计算机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熟练地进行文献收集和交流;具有较好的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
本学科的硕士学位获得者要求多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健康的思想和体魄,良好的社会主义法制精神,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高效发展;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1.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结合学位论文任务,阅读至少 40 篇研究领域内的国内外文献,了解、学
习本领域的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不少于 5000 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来源、目的、意义及该课题在国内外的概
况、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和预期效果等内容,并在一定范围内答辩。普通硕士研究生 应于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
一般实践能力 ◎
◎ ◎
专业实践能力
◎ ◎ ◎
◎
综合实践能力
◎ ◎ ◎ ◎
以上部分要求见《合肥工业大学“能力导向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指南”》
10.课程设置方案: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研究生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合肥工业大学“能力导向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指南”》为指导。 研究生专业课程的设置实行审查准入制,研究生专业课程要有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教案。 研究生课程中增加 “学科前沿专题”必修课程,该课程可由多位教授联合讲授。 其他专业课程参照课程设置方案进行。
管
、
助
实
教
践
课
高等分析化学 高等生物化学
文
公
工
学
学
学论 论
献
共
作
术
位
位文 文
综
实
技
交
论
论写 答
述
验
术
流
文
文作 辩
与 开 题 报 告
实 践
课 题 研 究
课指
题导
研 究
第 三
第 五 学 期
学
期
( (
) )
8.实践能力标准
实践能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产生及创 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综合性能力。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所具备的实践能力,须满足三个层次上的要 求:
《化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导言】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构成、性质、组成以及相互转化的科学,是一个广
泛而且深奥的领域。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系统的化学
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高级人才,本文将针对化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
案进行详细解析。
【主体】
一、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先进的
研究方法和手段,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级专
门人才。
2.培养方向:主要培养方法学与技术研究、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
析化学、材料化学等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课程学习:学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需完成一定学分的学术课程,包
括必修课、选修课和研究生导论课程,以确保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具备系统
的知识储备。
2.科研实践:学生需参与指导老师的研究项目,参与科学实验及数据
分析、文献阅读等科研工作,掌握科研方法和技巧,培养科研能力。
3.学术交流: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提高学术素养和交流能力。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作者:————————————————————————————————日期: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课程编码】HGZX0040【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课时】82【学分】3【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本大纲是根据1980年出版的综合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化学实验大纲》,参考部分高等工科院校化学,化工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教材以及高等师范专科《物理化学实验大纲》(1982年)等修定而成。
可适用于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物理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实验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化工学院学生必修的独立基础实验课程。
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化学、化工等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归纳方法,从而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质性质的研究方法的训练。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由实验和讲座两部分组成.(1)实验方面,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完成不少于十二个基础实验,初步掌握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熟悉各种物理化学现象,并学会实验数据的归纳和分析方法。
实验内容的选取,要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现象和胶体,物质结构等部分代表性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的概貌,另一方面,应根据现现有仪器、设备的条件,力求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上得到较全面的训练。
热力学部分:应安排量热实验,相图绘制,蒸气压测定和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测定等实验;动力学部分:应安排简单级数反应,复杂反应和复相催化等,不同类型的实验,有条件还可以安排包括物质瞬间浓度的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宏观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的确定,催化剂活性的评价等实验;电化学部分:应安排电导,可逆电池电动势和不可逆电极电势测定方法等实验;表面现象和胶体部分,应安排物质比表面以及表面张力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等实验;物质结构部分,应安排分子的极性,磁性等实验.有条件还可安排光谱和衍射等实验.(2)实验讲座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训练的基础上,能对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有较系统的概括了解.讲座共分为十次,本科班内容包括物理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主要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并可能反映近代科学研究和实验仪器的新成就.基础知识指实验的安全与防护、误差问题、数据表达方法、实验设计思想等。
2015中科院化学生物学考研(化学与化工学院)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中科院化学生物学考研(化学与化工学院)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一、学院介绍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简称化学学院)成立于2004年9月,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系,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4个院系中心之一,引进“百人计划”3人,共有教授、副教授等专职教师22人,学生教学及科研管理老师4人。
化学学院本着新时期“三统一、四融合”的办学方针,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并紧紧依托中国科学院化学领域的18个研究所(培养单位),积极聘请所里和国内外著名高校中活跃在科研教学一线的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180多人任兼职任课教师,与专职教师相结合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活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承担着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秋、春、夏三个学期已开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120余门课程。
为了充分体现实验学科的特点,化学学院建立了各种专业实验室,如无机材料实验室、有机及高分子化学实验室,化学生物学实验室,电化学实验室、理论化学及分子模拟实验室、毛细管电泳实验室、纳米及生物表面分析实验室,拥有扫描电子显微镜、隧道/透射电子显微镜、高温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傅立叶变换(FT—IR)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石英晶体微天平、气相色谱(GC)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比表面仪、电化学工作站、高速离心机等重要的仪器设备。
这些实验室及仪器设备主要用于本学院老师的实验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同时,化学学院与国内外一些著名的研究机构紧密合作,充分利用世界上先进的技术以及一流的仪器设备为我院科研、教学服务。
多年来,化学学院教师科研成绩显著,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约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获国家专利多项,完成和正在承担国家“九五”及“十五”重点科技攻关及“863”,“973”等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类基金项目约30余项(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开放实验室基金项目及横向基金多项,培养博士后4人。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706 校内编号:S20706一级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过程装备可靠性2.固液分离技术与设备3.过程控制与测试技术4.节能技术与装备学科代码:081701 校内编号:S20701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界面传质理论与精馏技术2. 工业结晶及粒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代码:081702 校内编号:S20702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一碳化学与化工2.功能化学品及新材料的绿色合成3.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的化学加工学科代码:081703 校内编号:S20703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生物信息学2.生物分离工程3.生物反应与代谢工程4.生物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精细化工方向)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704 校内编号:S20704一级学科:化学工程培养单位: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主要研究方向:精细化工产品制备、分离与精制、产品复配商品化及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特种功能材料、化学及物理电池材料及器件研制过程中的合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单应用化学(电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704 校内编号:S20718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科学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科学与技术2.新型高比能化学电源、物理电源、电化学电容器3.微、纳器件的制备技术及应用4.半导体光电化学5.金属电沉积与化学沉积、腐蚀与防护技术学科代码:081705 校内编号:S20705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研究方向:1.固体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工程2.能源与环境催化过程工程3.稀土与过渡元素催化作用4.催化过程产品工程学科代码:081720 校内编号:S20711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生物制药与药代动力学2.制药分离与装备3.中药现代化与药物制剂4.化学制药与新药设计学科代码:081721 校内编号:S20712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三废”治理及资源化技术2.土壤污染修复生物分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722 校内编号:S20714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代谢工程与系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工程、蛋白质和酶分子工程、基因工程与膜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723 校内编号:S20715 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1.膜与膜材料2.膜器与膜装置3.膜过程与膜应用技术材料化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724 校内编号:S20716 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培养单位:化工学院研究方向:1. 先进聚合技术及聚合反应与工程2. 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及表征方法3. 生物医学材料与再生医学4. 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及计算机模拟技术发酵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2203 校内编号:S20713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培养单位:化工学院研究方向:1.工业微生物学与酶工程2.生物反应与代谢工程3.发酵产物分离工程4.生物制药工程和分子生物学。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工传递过程原理》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人:秦绪平审定人:编制时间:2017.4.20 审定时间: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化工传递过程原理这一课程的实质是结合通量表达式建立数学模型,并强调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过程的类似性和差别。
本课程根据守恒定律,分别建立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基本微分方程,将已知的物理问题归纳为数学表达式,然后根据具体问题,将方程简化、求解,最后求出速度、温度或浓度分布规律。
本课程使用了偏微分方程,并做了充分的解释,使学生可以掌握这些内容。
The course of Chemical Transfer Process is build mathematic model along with the flux expressions, and emphasi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the momentum, heat, and mass transfer transport.According to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this course established the bas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the momentum, heat and mass transfer, using the known physical problems summarized a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The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problem, the equation is simplified and solved. Last the velocity,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re obtained. We introduce the use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sufficient explanation that th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material presented.三、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1、本课程在学生所学高等数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掌握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所遵循的基本物理过程的规律及类似性;2、根据守恒定律,分别建立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基本微分方程,即建立数学模型,将已知的物理问题归纳为数学表达式;3、根据具体问题,将方程简化、求解,求出速度、温度或浓度分布规律;4、力图使学生掌握处理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研究和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化学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化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并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1.1 必修课程(1)化学工程导论(2)现代化工工艺(3)化工热力学(4)化工动力学(5)化工原理(6)先进分离技术(7)化工过程控制(8)化工设备与工艺(9)化工传热传质(10)化工仪表自动化(11)化学反应工程(12)化工工程实验(13)化工工程设计(14)化工环境工程(15)专业英语1.2 选修课程(1)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2)生物化工(3)化工过程优化(4)环保化工(5)清洁生产技术(6)化学工程新技术(7)石油化工(8)能源化工(9)高分子材料与技术2. 科研训练2.1 学术论文研究生在培养期内要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完成至少一篇学术论文。
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体现研究生在相应领域的研究水平和科研能力。
2.2 科研项目研究生在培养期内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掌握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成果交流等基本能力。
并在科研项目中锻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实习3.1 实习课程研究生在培养期内需要至少进行一次实习,以加深对化工产业的实际操作和管理的认识,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学位论文研究生在培养期内需要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专业价值。
5. 综合素质培养5.1 实践能力研究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等任务。
5.2 团队合作研究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同行协作,互助学习,并在团队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5.3 创新能力研究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6. 其他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通过硕士学位考试,取得一定的学分,满足学位授予的条件。
学院简介(八)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前釁为1975年成立的化学科,1978年成喪原师专化学系,2006年升本后更名为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15年更名为化学化工学院。
目前以本科生培养为主,有化学(师范)、科学教育(师范)、应用化学(工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4个本科专业,2013年应用化学专业获批自治区特色优势专业,2()14年在本科一批招收免费师范生并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特需项目学科教学(化学)研究生培养资格。
2018年获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占地面积7800m?,设有基础化学、现代测试分析技术、综合化学、专业实验室等16个规范的实验室;仪器设备2000余件,价值3000余万元。
实验教学中心主要承担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科学教育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教学、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同时承担着宁南地区科普宣传和教育等任务,受益面广、影响力大。
学院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组建了六盘山地区资源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新材料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及教学教法研究团队,其中六盘山地区资源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获校级重点创新团队,2()14年成立了校级六盘山资源工稈技术研究巾心,2()15年获批自治区宁夏六盘山中药材资源利用(备原)技术创新中心。
化学化工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合影(下转封三)(上接封二)经过长期建设,学院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团队,现有教师37人,其中高级职称26人,博士15人,硕士和博士占比达到80%。
有自治区黄大年式“分析化学”教师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固原市“六盘名师”1人,区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宁夏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宁夏青年拔尖人才工程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自治区优秀青年后备骨干人选1人,宁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2人,自治区“巾帼建功标兵”1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1人,自治区“最美家庭”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课程名称:高等无机化学
课程代码:013.501
课程类型:□√一级学科基础课□二级学科基础课□其它:
考核方式:考试
教学方式:讲授
适用专业:无机化学、物理化学
适用层次:□√硕士□博士
开课学期:秋
总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要求:无机化学
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称
专业
年龄
学术方向
张天乐(负责人)
教授
无机化学
§1.2配位立体化学
§1.3合成配合物的一般方法
§1.4超分子化学
第二章有机金属化学(一)
§2.1金属烷基化合物
§2.2金属羰基化合物
§2.3类金属羰基化合物
第三章有机金属化学(二)
§3.1金属-不饱和烃化合物
§3.2金属-环多烯化合物
§3.3金属-卡宾和卡拜化合物
§3.4等瓣相似模型
第四章配位催化反应
张天乐长期从事配位化学的研究工作,对低价过渡金属铜、银、钯和铂等配(簇)合物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首次合成了低价四核线型钯和铂的簇合物,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以线性的低价铜(I)和银(I)双核配(簇)合物为单元组装发光性能良好的低维配位聚合物。近几年来,率先将配位基团引入到有机炔-银(I)簇合物,将有机炔-银(I)簇合物修饰成一类同时具备金属中心和配体功能的双功能构筑单元。以不同构型的单、双乙炔基吡啶-银簇合物为构筑单元组装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配位网络材料。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本学科学术刊物上(Chem. Commun.、Inorg. Chem.等)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
§7.1固体中的化学键
§7.2固体的结构和性质
第八章生物无机化学
§8.1概述
§8.2载氧金属蛋白
§8.3金属酶和金属辅酶
教材:项斯芬姚光庆编著《中级无机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主要参考书:
1.郑化桂、倪小敏编著,高等无机化学,第一版,中国科学技大学出版社,2006.
2.F. A. Cotton, G. Wilkinson, C. A. Murillo and M. Bocchmann. Advanced InorganicChemistry, 6thed., John Wiley & Sons Inc.,New York, 1999.
§4.1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
§4.2配位催化反应
§4.3配位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第五章非金属原子簇合物
§5.1硼烷
§5.2硼烷的衍生物
§5.3富勒烯及其化合物
§5.4碳纳米管
第六章金属原子簇合物和金属-金属键
§6.1金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簇合物
§6.2金属原子簇的结构规则
§6.3金属-金属多重键
第七章无机固体化学
3.何仁编著,配位催化与金属有机化学,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本课程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水平的标志:
1、师资方面:
因为该课程内容主要涉及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及固体化学,本课程组目前由两位在无机化学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教师组成。
2、教学内容方面:
概括地总结无机化学中经典理论,拓展知识面。介绍无机化学中的几个相关研究领域的知识,适当体现无机化学领域的新颖性和前沿性。
3、教学方式方面: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方式为主,讨论方试为辅进行教学。
4、教材方面:
采用国内目前通用的教材。
5、其它:
48
配位化学、金属有机化学
黄开勋
教授
无机化学
58
生物无机、纳米材料
课程负责教师教育经历及学术成就简介:课程负责人张天乐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学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生/硕士;加拿大Sherbrooke大学化学系,研究生/博士;德国Karlsruhe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博士后;加拿大Calgary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课程教学目标:
在学生学习了大学的化学基础课之后,概括地总结无机化学中的经典理论,并拓展知识面,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无机化学原理,了解无机化学领域的新进展和新发现,以及现代无机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章节目录)
第一章配位化学
§1.1配位化学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