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王公的大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二)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二)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基本人物情感和发展与主题,能够准确理解语言表述,通过口语和书面表达。

2.过程与方法:了解分析文本的方法和基本操作,能够自主完成读书笔记和文本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情感及协作意识,理解“助人为乐”的思想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中基本人物情感与发展。

2.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语言表达,通过口语和书面表达。

2.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文本的能力。

2.考察学生对于“助人为乐”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师生问候
2.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
2. 阅读故事
1.教师阅读故事,学生思考
2.学生课本下方的框内填写情节,然后读
3.学生回答问题
3. 分析文章
1.学生小组分析文章,填写读书笔记表
2.按照小组分析文章的结论讨论
3.学生通过口语进行表达
4. 体验协作与帮助
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各自身边助人为乐的经历
2.在组内进行分享
3.教师记录精彩分享,并进行点评
5. 作业布置
1.学生完成相关作业
2.教师布置下节课作业
四、课后反思
1.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现良好,体现了“助人为乐”的精神。

2.课堂组织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下次课堂需要更加紧凑和安排合理。

2015春鄂教版语文四下印度王公的大米一word教案【可编辑】

2015春鄂教版语文四下印度王公的大米一word教案【可编辑】

《印度王公的大米》教学设计一、温故知新先让学生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童话故事《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认识了聪明、富有智慧的鹿,今天我们一起去印度认识一位聪明的小女孩。

板书课题:印度王公的大米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一)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预设:1、印度王公是什么人?2、课文明明主要写婵德拉这个小女孩,题目为什么不是《聪明的婵德拉》而是《印度王公的大米》师生交流,课件出示印度王公资料(二)出示读书要求自由读: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并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解决生词(可以查工具书、可问同学或老师)指名读:请读书的同学自己先作评价,然后请同学评价,师适当点拨。

(三)巧用方法识字、解词(出示生字和识字方法)1、可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2、找形近字3、组词理解字义2、课件出示生字:会写字:苟染慰仓诺会认字:慷慨赐婵(四)生正确书写会写字三、理清线索,感悟人物1、默读:课件出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说说你透过文字,了解了什么。

(1)、文章的写作顺序A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B按时间的先后顺序C根据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D按照事物内容分类。

(2)、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看法学生指出“婵德拉喜欢大象,也喜欢数学”生一:我认为他喜欢大象才有可能给大象治好病。

生二:喜欢大象和喜欢数学为下文打下了伏笔。

2、引导学生质疑:课文主要人物是婵德拉,为何要写七个兽医?生:我通过这部分我感受到王公对大象的重视。

生:为下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对大象的重视,婵德拉治好大象才会得到赏赐,才会有下文的内容。

生:七个兽医没治好大象而婵德拉能治好,通过对比衬托出了婵德拉的聪明和善于观察。

同学们分析得很棒,我们接着读下面的文字3、默读思考,出示要求:(1)当王公提出要赏赐婵德拉时,婵德拉想要大米?你们怎么看?(2)人们是什么反应?他们在想什么?(3)婵德拉为什么要大米?出示棋盘,边演示边说感想,交流答案问题一:生:因为大象每年从村里运走成百上千的大米,所以想把大米夺回来。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粮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2. 学会珍惜粮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故事素材。

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2)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

(3)讲解课文中的道理,教育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个角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2)全班交流:讨论各组的观点,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2)强调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以及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拓展作业:让学生搜集有关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等。

针对学生的不同反应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深入人心,真正达到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教育目标。

实用教案:针对学生阅读习惯编写《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

实用教案:针对学生阅读习惯编写《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

教案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作为教师教学的计划和组织的载体,能够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高效、有效。

编写一份好的教案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将围绕《印度王公的大米(一)》这篇阅读材料,介绍如何根据学生的阅读习惯编写一份实用的教案,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好的阅读习惯的目的。

一、教材分析1. 选材目的《印度王公的大米(一)》讲述了一位慈善家的善行,以及在实现自身利益和做好慈善之间如何抉择。

这篇文章既有故事性、又有启示性,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2. 文章特点本文主要采用对话和叙述的方式,篇幅适中,句式简单明了,语言通俗易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 学生能够迅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节。

② 学生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能力目标① 指导学生训练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② 引导学生探究道德、善恶等主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 情感目标① 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

② 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真谛,养成敬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全文,并对文中主旨、人物特点、主题等进行初步了解和思考。

2. 导读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 故事主要讲述了什么?② 你认为这位慈善家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③ 你会在利益和慈善之间做何种选择?3. 阅读教师在课堂上逐句逐句地导读文章,并重点讲解以下词汇和短语:① royal:贵族的② charitable:慈善的③ ounce:盎司④ beggar:乞丐⑤ dacoit:强盗⑥ plight:困境⑦ dilemma:困境或进退两难的境地4. 理解教师可采用以下方式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① 提问:如什么是该文章的主题,慈善家的优点有哪些?② 填表: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一个涉及文章情节的表格。

③ 联想:从读者的角度想象自己事件中的角色,根据想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印度王公的大米 教案

印度王公的大米 教案

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教案标题: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目标:1. 了解印度王公的大米的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学习和掌握描述食物的词汇和句型。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印度王公的大米,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个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大米在印度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主体活动:3. 向学生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印度王公的大米的故事。

4. 通过阅读故事,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并进行讨论和解释。

5.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编写一个简短的剧本,以故事为基础,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6. 学生展示和表演他们的剧本,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和提供反馈。

巩固活动:7.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对印度王公的大米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8.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并用英语写下来。

9. 学生互相交换他们的描述,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0.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印度文化和饮食习惯,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发现。

1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印度风味的米饭或其他与大米相关的食物,并与同学一起品尝。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估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评估学生对食物词汇和句型的掌握程度。

4. 评估学生对印度文化和饮食习惯的了解程度。

教案扩展: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食物故事,进行比较和研究。

2.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进一步了解印度文化和历史。

3. 学生可以尝试写一篇关于印度王公的大米的文章,并进行展示或分享。

教案资源:1. 印度王公的大米故事的文本或链接。

2. 描述食物的词汇和句型的教学资料。

3. 印度文化和饮食习惯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4. 小组活动和剧本编写的指导材料。

5. 学生分享和展示的评估表格。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印度的文化和风俗。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背景。

(2)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印度王公的大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印度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印度的了解。

(2)简要介绍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进行点评。

(2)讨论课文中的印度文化元素,如服饰、食物等。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印度王公和大米的画。

2. 课堂作业:(1)完成生字词练习题。

(2)小组讨论:如何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发言情况等,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关注对方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学习效果如何等。

2.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精品)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精品)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丝不苟康复这两个词语。

(2)理解课文,体会婵德拉的聪明才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过程与方法: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应以自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能够掌握生字、理解内容,再以小组为单位反馈自读的情况,互相交流、讨论,体会婵德拉的聪明才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婵德拉的善良和机智激发学生对婵德拉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调动学生当一个聪明的人积极情感因素。

重难点、关键了解婵德拉是怎样以自己的聪明智慧治好大象的病,并为村民从王公手中要回自己耕作过的土地的。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聪明的孙膑、机智果断的船长、机灵的小鹿,这节课,我们要到印度去认识一个聪明的小姑娘。

(教师板书课题)2.指导学生读好题目。

3.教师导入新课:作者围绕印度王公的大米,写了这个聪明的印度小姑娘的什么事情呢?请大家自读课文。

(巩固旧知,教师指导题目,导入新课,使学生指导课文讲的是一个聪明的小姑娘的故事,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自读,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3.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教师强调要点。

字音:婵匙傻是卷舌音,赐仓是平舌音。

汤是后鼻音。

字形:染字的九不能多一点,写成丸;填字的真里面有三横。

(2)再读课文,巩固认读。

4.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出要求。

学生自读,解答疑难。

并在集体的交流反馈、师生的互动学习中检测学习的情况,巩固对本文生自新词的认知,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教案标题: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印度文化中对大米的重要性和使用方式。

2. 学习印度王公的饮食习惯和大米在其中的地位。

3. 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食物和饮食习惯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资源:1. PPT演示文稿2. 大米样本和图片3. 印度王公饮食相关的图片和视频4. 学生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PPT演示文稿引入课题,向学生展示印度文化中大米的重要性和印度王公的饮食习惯。

2. 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大米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吗?印度王公的饮食习惯又是怎样的呢?”探究: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大米在印度文化中的认识和了解。

4. 学生观看相关图片和视频,了解印度王公的饮食习惯,特别是与大米相关的食物。

5. 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印度王公为什么喜欢食用大米?大米在他们的饮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实践:6. 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表达他们对印度王公饮食的理解和想象。

7.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对印度文化和大米的认识。

总结:8.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大米在印度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印度王公的饮食习惯。

9. 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中的食物和饮食习惯?”拓展:10. 学生可以自行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饮食文化,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评估:1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互动问答和手工制作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印度王公饮食中的一道菜肴,体验印度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印度王公的饮食习惯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教案撰写的重点是围绕印度王公的大米展开,通过引入、探究、实践、总结等环节,激发学生对印度文化和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同时,通过手工制作和绘画等活动,提供学生展示自己对印度文化的理解和想象的机会。

教案:带领学生掌握《印度王公的大米(一)》中的语文知识

教案:带领学生掌握《印度王公的大米(一)》中的语文知识

通过学习《印度王公的大米(一)》,帮助学生掌握以下语文知识:1. 理解词语的用法和含义,积累词汇量。

2. 学习故事的基本结构和故事情节的描述方法。

3. 学习叙事文的写作方法和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分析和理解。

2. 词语的积累和用法。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分析、理解和描述故事情节。

2. 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理解和解释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1. 《印度王公的大米(一)》原文及配套教材。

2. 词语卡片、板书笔、黑板擦、录音机等教学工具。

步骤一: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采用故事小品的方式,把自己讲述故事的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可以先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毕竟《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是一篇叙事文,情节生动、情感丰富,旨在引起共鸣。

步骤二:阅读故事(10分钟)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印度王公的大米(一)》的原文,鼓励学生在阅读时注重感受故事情节,体验语言的美感,理解句子的含义。

也可以结合配套教材,让学生听音频或看视频,边听边读,加深理解。

步骤三:分析故事情节(15分钟)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1.王公举行比赛, 2. 比赛的规则, 3. 竞赛各方的表现, 4. 最终结果。

通过分析,梳理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故事。

步骤四:词语导入(10分钟)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重点词汇,用具体的示例结合课文,讲解词语的用法和含义。

也可以利用词语卡片等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更好的帮助学生记忆词语。

步骤五:练习(20分钟)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等。

同时,老师应该及时反馈,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步骤六:教材扩展(20分钟)老师可以在教学课件中加入一些扩展内容,比如与故事中出现的习语、文化、历史、科技等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提示,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体验学习。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故事中印度王公的大米是如何分配的,以及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培养学生朗读、复述、讨论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印度王公的大米》是一篇关于印度王公如何分配大米的故事。

故事中,印度王公将大米分给百姓,但他们发现百姓并没有变得更幸福。

王公明白了一个道理,将大米分给百姓并不是真正的帮助他们。

2.2 生字词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词包括:印度、王公、大米、分配、幸福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通过朗读、复述、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对印度王公的大米的兴趣。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5.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5.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讨论,强调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5.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故事的内容,并讨论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内容通过学生的朗读、复述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2 评估方法使用观察表、评价表等工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一)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一)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一)一、教学背景《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印度王公的大米》。

本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印度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印度文化的基本特点;•学习词语:清洗、合着;•学习表达方式:以逗号隔开的并列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珍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印度文化,如印度王公的餐桌礼仪等;•学习新词语“清洗”和“合着”;•学习表达方式:以逗号隔开的并列关系。

2.教学难点•情境语境下的单词理解;•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并列关系的连接词“和”。

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印度”,以此为入口,了解学生对印度的印象,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文化和风俗。

2.阅读理解1.学生阅读课文《印度王公的大米》。

2.课文细读,了解印度王公的大米是如何来的,为什么要如此精心地照顾大米。

3.学生小组合作,展示他们的阅读理解,包括课文中的生词和词汇。

3.词语学习1.教师出示图片,激发学生了解新单词“清洗”和“合着”。

2.学生学习和使用新词汇,并且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例句。

4.表达方式的学习1.学生学习以逗号隔开的并列关系,如何使用“和”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句子。

2.学生练习这种表达方式,并将其应用到课文中,找出包含并列句式的句子。

5.拓展学习1.学生可以搜索有关印度文化的信息,以便再进一步的了解印度的文化和传统。

2.在学生了解印度王公的大米时,了解印度食文化,印度餐桌上的餐具等。

3.通过讨论和思考,学生思考自己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

五、作业1.学生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相关信息,写一篇关于印度的短文,描述他们所了解的印度文化和传统。

2.学生课后练习并列句式的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一)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一)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使劲”这一词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2.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发掘课文中的典故故事,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印度王公的大米》(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使劲这一词语的读音和用法。

2.教学难点:将课文中的典故故事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 Images 幻灯片播放一张稻田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印度王公的大米”。

2.以交流的方式,询问学生:“你们都吃过米饭吧?吃米饭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要使劲咀嚼,才能把它吞下去?”(二)学习新词汇1.引出新单词“使劲”。

2.让学生配合课文,在书中找出“使劲”的部分,并通过读课文的方式学习正确的发音和用法。

(三)深度阅读课文1.教师通过 Images 幻灯片展示课文,并用语音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跟读课文内容。

3.运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什么是“大米”?–为什么要使劲咀嚼大米?–大米的颜色和品种有哪些?–课文中的王公有着什么优点?–什么是阵营?4.通过提问,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细节,并对其中的典故和历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四)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也像课文中的国王一样有无限的金钱,你会怎么和这个世界交流?”2.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五)总结本节课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并巩固学生学到的新单词“使劲”。

3.鼓励学生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五、课后作业1.请学生根据课文,找出两段典故故事,并分析其含义。

2.学生可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写成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将“使劲”这一单词作为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读课文并参与互动交流的方式,让他们充分理解这一词语的含义和正确用法。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二)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二)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印度王公的大米(二)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课文了解印度人民对大米的尊重和热爱,体验不同文化的美好。

2.能理解大米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对食物的敬畏之心。

3.能够通过课外拓展活动,了解中国传统的食物文化,增强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了解大米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尊重食物的敬畏之心。

2.探究中印食物文化的异同,增强文化素养。

教学难点1.增强学生对印度文化的认知,培养跨文化意识。

2.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并内化“食物不可浪费”的观念。

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课文学生阅读《印度王公的大米(二)》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互相复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活动二:分享印度文化老师为学生准备一些有关印度文化的图片和视频,通过讨论的形式,了解印度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增强跨文化意识。

活动三:探究中印食物文化的异同1.老师将图片和视频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印度人民在食用大米时的表现和做法,并与中国的食物文化进行比较。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中印两国食物文化的异同,并与同桌分享。

活动四:制作大米甜点1.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材料,要求学生按照材料的要求,自己动手制作大米甜点。

2.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动手和尝试的形式,了解大米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并真正体验“食物不可浪费”的观念。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交流,学生深刻认识到了大米在印度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从中学习到了对食物的敬畏之心。

同时,学生还了解到中印两国食物文化的异同,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大米甜点,真正体验了“食物不可浪费”的观念,并提高了文化素养。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增长见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脉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印度王公和大米的故事。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视频资源。

2. 生字词卡片。

3. 思维导图模板。

4. 分组合作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视频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跟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2.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

(3)让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学习效果。

3. 理解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故事中印度王公的行为,引导学生认识到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4.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脉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谈谈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珍惜粮食的短文。

五、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故事理解评价:通过学生复述故事、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1.学会12个字,会认7个字,正确读写“理所当然、蕴藏、辛勤”等词。

2.默读课文,培养学生潜心默读,边读边想的习惯。

3.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感悟她为贫穷村民着想,为穷人谋利益的品格,学习她从小心中有他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1.读课文,体会蝉德拉只要大米作为奖赏和村民对她的选择感到伤心的原因。

2.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字、词卡片,挂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读题。

2.这是一篇印度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印度的王公有许多的大米,围绕大米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生词。

2.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

3.读通课文。

三、感知课文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5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能表现蝉德拉个性爱好特点和思想特点的语句,想一想她的个性爱好特点与下文有什么联系?她具有怎样的思想,这种思想与后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2.学生把上面自主探究的内容在小组内作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班级交流,回答问题,开展言语实践训练。

(1)蝉德拉有什么个性爱好?你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联系下文想想,这一个性爱好和她提出所要大米的计算办法有什么联系?(2)“这一切”指的什么?“十分愤怒和不平”表现出蝉德拉怎样的思想和感情?4.指导朗读。

(1)对应朗读相关语段:引导学生把“蝉德拉喜欢大象,也喜欢数字……”与后文的“假如陛下允许……直到最后一个方格为止。

(2)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连读,评读等形式,有感情地读好“这一切令蝉德拉十分愤怒和不平”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6---20自然段)1.自读,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兽医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王公的大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简要复述故事。

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主地发现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创新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婵德拉的智慧和善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数学游戏导入。

1、数学王国是个富有魅力的神奇王国。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数学王国,玩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想试试吗?
2、出示画有印度棋盘的小黑板,介绍相关知识:
印度象棋棋盘是正方形,横纵各8排,有64个方格,棋子放在格子中间。

其中深色格
称黑格,浅色格称白格,黑白格各32个,交错排列。

3、老师介绍游戏规则:
请你们在棋盘的第一格填上2,第二格填上4,第三格填上8,依此类推,每前进一格,
用前面的数字乘以2,直到最后一格。

请你们初步估算一下,当填到最后一格时,这个数字大概是多少?看谁估算的数字最接近正确答案。

4、老师将学生估算的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数字写在黑板上。

5、检验估算正确与否:请学生拿出计算器快速演算,(以二人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计算,另一人填写数字于方格内)同时请两名同学上台计算并填写。

6、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当算到第四排第八格时,数字已达到4294967296,后面的数字已大得连计算器也无法计算。


7、老师填写4294967296于相应的方格内,请生读这个数字。

(四十二亿九千四百九十六万七千二百九十六)
8、师: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当填写到第64格时,我们简直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天文数字,你们当初估算时有没有料到这个数字竟大到连计算器也无法演算?你能
用一句话形容看到此天文数字时的感受吗?
9、这里涉及到你们初中将学到的一个数学问题:2的幕次方。

印度有个名叫婵德拉的
小女孩儿(板书:婵德拉,相机指导学习“婵”字,她从小就喜欢数学,并且发现以乘2的方式递进将得到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

她巧妙地利用这一规律,为村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你们想了解这个有趣味的故事吗?婵德拉的智慧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中。

10、板题,齐读课题。

1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2、相机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三读课文,读通读懂课文。

1、第一次读文,解决部分简单问题:把课文读了一遍,你能解答你们刚才提出的哪个问题?
2、第二次读文,要求:读谁字音,画记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识字(可与同桌轻声交流),读通课文。

3、交流识记方法。

4、指导写字。

“染”:上边的“九”不要写成“丸”。

“填”:右边是“真”,框内有三横,防止写成两横。

5、第三次读文。

师:下面我们打一场朗读擂台赛,比比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最有情感。

朗读得最棒的同学将成为我们今天的擂主。

为了你们比赛中的精彩表现,想不想把课文好好地再读一遍?注意边读边想,头脑中要再现棋盘的样子,争取读懂课文,把不理解的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开展朗读擂台赛,老师相机指导评议,评选出“擂主”。

三、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探究课文。

1、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用心读文,提出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

预设:
① 填完整个棋盘,究竟需要多少大米?
②难道真的如婵德拉所说:“到棋盘的最后一格,全印度的土地全都会被这些米埋到膝
盖那么深?”
2、围绕疑点,探究问题。

(1)当大米填到棋盘的第四排时,是以什么来计量的?(手推车)
(2)那么,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有趣的数学题。

我们从第四排开始,以“车”为单位来计算,看看填完整个棋盘,究竟需要多少手推车大米。

(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的演算推出当计算到第七排的最后一格时需4294967296手推车大米。


(3)咱们中国有13亿多人口,想想看,如果全中国13亿人都出动运完这部分大米,你们知道每个人需要运多少车吗?(三车还多)而这仅仅只是运完第七排的大米,如果算到第八格的最后一格,那我们每个中国人至少要运八百车左右才勉强够。

3、从量词的变化体会米量之多。

(1)从文中找出计算大米的计量单位。

(板书:粒T汤匙T碗T车)
(2)从计量单位的变化你体会到了什么?
(3)想象:如果印度有足够的大米,当仆人们算到最后几排时,还能用手推车为单位来计算吗?你认为可能需要什么来搬运计算?(货车,轮船,火车……)
4、抓表情体会人物心理。

(1)从文中找出村民们、仆人及王公表情变化的词句:
村民们:直摇头T有了笑容
仆人:嘲笑T不知怎么计算
王公:暗自高兴T吃力地站起来
(2)从他们的表情变化想象心理活动。

出示练习:
当婵德拉叫仆人们把2粒米放在棋盘的第一格,把4粒米放在第二格,8粒米放在第三格时……
村民们对她的选择直摇头,心想:(________________ )
仆人们一边嘲笑一边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王公暗自高兴,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拓展延伸。

1、婵德拉为什么要这么做?她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
2、除此外,你还觉得婵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如:她心地善良,
关心大象,从七个兽医没有治好大象的病而她能治好这一对比,可以看出她思考问题不囿于
常规,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


三、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搜集有关的数学趣味故事或数学智力题,准备举办“智慧乐园”班队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