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练习二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分数除法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讲解。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分数除法的定义,即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2. 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包括同分母、异分母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3. 学会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物品分配、工程计算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例题解析、课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1. 分数除法的概念理解,尤其是对“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理解。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异分母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3.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分数除法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分数除法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解析,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分数除法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

板书设计1. 板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2. 板书内容:分数除法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例题解析,课堂练习。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分数除法的计算题,巩固基本计算方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二)北师大版教案:分数乘法(二)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分数乘法的第二章,主要内容有: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如何计算分数与整数的乘法,以及如何计算两个分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2. 学会计算分数与整数的乘法。

3. 学会计算两个分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1. 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2. 计算分数与整数的乘法。

3. 计算两个分数的乘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小明有一块巧克力,他吃掉了这块巧克力的1/3,然后又吃掉了剩下的1/2,请问小明一共吃掉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二、例题讲解1. 计算分数与整数的乘法例题:计算3 × 2/5。

讲解:我们可以将整数3写成分数3/1,然后进行分数的乘法运算。

2. 计算两个分数的乘法例题:计算2/5 × 3/4。

讲解:我们将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随堂练习1. 计算分数与整数的乘法练习:计算4 × 3/7。

2. 计算两个分数的乘法练习:计算5/8 × 2/3。

板书设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乘整数,分母不变。

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作业设计:1. 计算分数与整数的乘法题目:计算5 × 2/9。

答案:10/9。

2. 计算两个分数的乘法题目:计算3/4 × 4/5。

答案:3/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计算分数与整数的乘法,以及两个分数的乘法。

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练习更多的题目,加深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它们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至关重要。

1. 分数与整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在讲解分数与整数的乘法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如何将整数转换为分数有一定的困惑。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2课时 分数除法(二)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2课时 分数除法(二)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2课时分数除法(二) 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运算”中的第二个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应能掌握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以及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准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以及分数除以分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分数除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2.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乘法,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 新课讲解: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课时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重点和难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分数除法的计算题。

2. 提高练习: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3. 拓展练习:探索分数除法的其他应用。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要针对本课时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效果进行总结。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教学内容的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编排思想1.探索最优方案(每个人都不空闲)。

2.发现规律(第n分钟接到电话的人数是前n-1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加1(老师),前n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是2的n次方减1)。

3.应用规律。

三、教学建议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全班汇报交流。

2.提示学生利用画图表的直观形式解决问题。

3.数学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论,要事先设计好具体通知方案(包括每人的通知对象)和流程图。

综合应用粉刷墙壁一、教学目标巩固有关表面积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步骤1.明确设计方案需要做的工作。

2.收集数据。

3.整理数据、分析与比较信息。

4.书面呈现粉刷围墙方案。

三、教学建议1.因本实践活动会涉及实地的测量与调查,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的形式。

2.室内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应该如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数学信息。

3.展示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一比,看看哪组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实际效益,激发学生之间的互评,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纳别人较好的方法。

4.活动结束之后,也可鼓励学生将自已设计的方案投给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的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学生情况分析我班有学生33 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

前任老师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

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力争使我班的合格率得到100%。

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学风气尚未形成,学优生和学差生的结对工作、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均大有可做。

二、教材分析:1、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1)分数乘法;(2)长方体(一);(3)分数除法;(4)长方体(二);(5)分数混合运算;(6)百分数;(7)统计;(8)总复习。

总目标一、数与代数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具体目标1数的认识(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参见例2 和例3 (7)在1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 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2课时 相遇问题】 - 副本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2课时 相遇问题】 - 副本

今日我们学习的是两个物体进行一个相对运动从而相遇,我们要求出他们的时间。

其实在生活中不仅仅是走路有这样一个情景,还有其他的情景也可以用到这样的等量关系。

你能举一些例子吗?生1: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已知两地的距离和两车的速度,求相遇时间。

生2:两人同时做一件事,已知工作总量和两人的工作效率,求工作时间。

……师:同学们能用我们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些类似的问题吗?按下手中的暂停键,我们一起试试吧!三、达标检测1.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商定两人同时开车出发。

公园距天桥50km。

⑴估量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在图上标出来,再与同伴说一说你的想法。

⑵出发后几时相遇?相遇地点距公园有多远?列方程解决问题。

第1小问: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这是相遇问题,王阿姨每小时走40千米,张叔叔每小时走60千米,张叔叔的速度比王阿姨的速度快,相遇时离公园近一些,估量在李村四周。

第2小问:出发后几时相遇,找到等量关系王阿姨的路程+张叔叔的路程=总路程(50km),他们二人走的时间是一样的,解设出发后x时相遇,王阿姨的走的路程是40x千米,张叔叔走的路程是60x千米.列方程为 40x+60x=50100x=50X=0.5相距地点距离公园多远,实际上是求王阿姨走的路程:40x=40×0.5=20答:出发后0.5时相遇,相遇地点距离公园20千米。

2.甲、乙两工程队铺一条长1400m的公路,他们从两端同时施工,甲队每天铺80m,乙队每天铺60m,几天后能够铺完这条公路?从两端同时施工,是相遇问题。

可以画线段图帮忙理解题意。

一条线段表示1400米长的公路,甲每天铺80米,乙每天铺60米,甲铺的比乙快,铺的天数相同,相遇时甲比乙铺的多。

依据线段图列出关系式:甲铺的长度+乙铺的长度=总长度(1400米),可以设x天后能铺完这条路,甲铺的长度是80xm,乙铺的长度是60xm.列方程式80x+60x=1400140x=1400X=10 答:10天后能铺完这条路。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主要是对五年级学生进行数学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训练。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实际应用题的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时能够解决一些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基本的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题的解决上,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实际应用题的解决。

2.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运算的熟练运用,实际应用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实际情境,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练习本、计算器等。

2.教学资源:与本节课相关的教学课件、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展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一单元1 折 纸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材第2~3页)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

2.在经历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将异分母分数化为同分母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PPT 、正方形白纸。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笑笑和淘气正在玩折纸游戏,他们都用同样的一张正方形纸折,笑笑折小船用了这张纸的12,淘气折小鸟用了这张纸的14。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的情境图) 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呢?⎝⎛⎭⎫12+14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呢?⎝⎛⎭⎫12-14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算式中的数都是分数,且分母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学习新课1.计算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想一想:分母不同的分数怎样相加?⎝⎛⎭⎫12+14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方法一)借助图示计算。

想一想:怎样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2,14?如何把两部分加在一起?指导学生折出12,14后,分别涂上阴影,把两部分阴影合在一起,如图:由上图可知,12+14=34。

(方法二)借助转化法计算。

想一想:12和14的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怎样将它们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呢?如何计算12+14呢? 2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4,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12化成分母是4的分数,即12=1×22×2=24。

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后,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就可以直接计算了。

提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计算过程如下:12+14=24+14=342.计算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类比前面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汇报。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案标题: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相关知识,包括分数、小数、图形的计算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图形的计算和应用。

2. 难点:分数、小数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分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2.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小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3. 图形的计算和应用- 教授学生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图形计算和应用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生动形象的数学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分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反馈。

3. 通过作业、练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进行指导和辅导。

六、教学设计理念:本教案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分组合作学习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指导和辅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练习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围绕分数的加减法展开,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9页的《练习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这些规则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则在于如何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数加减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2倍,请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2. 讲解与演示:我会通过黑板和粉笔,详细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来演示这些规则的应用。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和演示之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于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应用与拓展: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分数加减法知识来解决,以此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和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3倍,请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2. 小明有5个橘子,小红的橘子数量是小明的2倍,请问小红有多少个橘子?答案:1. 小红有6个苹果;2. 小红有10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对于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以及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同时,我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分数加减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
二.探索新知: 学生做第 1 题,教师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学生做 2 题,教师让学生知道正方体的铁盒有 5 个面。 学生做第 3 题,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工具箱有几个面? 学生做第 4 题,教师让学生用正方体学具动手堆放一下?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做第 5 题,教师让学生用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 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2.学生做第 6 题,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墙壁,注意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3.学生做第 7 题,教师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进行集中订对答案。 4.学生做第 8 题,让学生用正方体按照课本上的符合,找一找相对的面。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题
练习二
1.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

过程,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表面

积。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

趣。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六.板书设计:
练习二
上这堂课之前,我考虑到两点:一是如何让学生上好练习课,使学生在练习中乐 此不疲,提高复习效果,最重要是要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二是练习课要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深入挖掘和新知识
课后 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平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关注学生平时经常出 反思 现的错误和体现典型结构特征及解题思路的数学问题,并适度注意知识呈现方式的多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以及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运算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情境引入分数乘法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交流、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分数乘法运算的理解不够深入,计算方法掌握不牢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以及分数乘分数的含义,掌握其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分数乘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乘法的具体情境和计算方法。

2.练习题:准备适量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乘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烘焙蛋糕,引入分数乘法的概念。

展示蛋糕分配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分配后的蛋糕数量。

2.呈现(10分钟)展示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以及分数乘分数的具体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其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总结出分数乘法的计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分数乘法计算给出的题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教案:分数除法(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到分数除法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

具体包括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如何将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以及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将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如何将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将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个长方形,其面积为3/4平方米,将其分成3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 例题讲解:以实践情景引入的问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计算。

将大长方形的面积3/4平方米除以3,即3/4 ÷ 3。

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3/4 × 1/3。

然后,进行乘法运算,得到1/4平方米。

解释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1/4平方米。

(1)5/6 ÷ 2(2)3/8 ÷ 4(3)7/9 ÷ 34. 讲解练习题: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指出运算过程中的易错点,并强调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方形面积:3/4 平方米分成3个小长方形:3/4 ÷ 3转化为乘法:3/4 × 1/3运算结果:1/4 平方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5/6 ÷ 2(2)3/8 ÷ 4(3)7/9 ÷ 3答案:(1)5/12(2)3/32(3)7/2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练习二》教案
课题
练习二
所属单元
第二单元
课时
第6课时
教学
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及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应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激发主动探索规律的欲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应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试一试:你会列算式吗?说说你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练习二》
1.长方体的认识及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2.长方体、正方体展开与折叠的特点。
3.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4.露在外面的面。




课堂
作业
总结归纳第二单元知识。
家庭
作业
学习与评价13、14页。








资源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落 实 目 标
自主调整
【基础练习】
课本20页1、2题。
【巩固提升】
课本练习二的第3--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长都是40厘米的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想一想:锯成几段?增加哪几个面?怎样列式计算?
2.粮店售米的木箱(没有上盖),长1.2米,宽0.6米,高0.8米。制作这样一个木箱至少要木板多少平方米?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一)练习二》公开课教案_8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一)练习二》公开课教案_8

长方体(复习)核心目标:1.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总棱长的计算方法。

2.2.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预习案温故知新 一、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个顶点。

2、长方体每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 )的面的面积相等, ( )的棱的长度相等。

的棱的长度相等。

3、( )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 )、( )、( )都相等。

)都相等。

4、2米=( )分米)分米 = ( )厘米)厘米 30平方分米=( )平方米)平方米 3.5米=( )米()米( )分米)分米 3公顷8平方米=( )平方米)平方米6、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分米,宽是8分米,高6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分米。

)分米。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棱长的总和是(和是( )分米)分米8、做一个长和宽都是4分米、高1米的烟囱,至少需要(至少需要( )平方米的铁皮。

)平方米的铁皮。

9、长方形的棱长总和=( ) 长方形的棱长=( ) 长方形的面积=( ); 长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 )。

正方体的表面积=( )。

一、选择题。

(10分)1、如果一个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那么其余的面(那么其余的面()。

①面积一定相等①面积一定相等 ②面积不相等②面积不相等 ③有的相等,有的不相等③有的相等,有的不相等3、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0米,米,宽宽15米,米,深深3米,占地面积是(占地面积是()。

①300平方米平方米 ②600平方米平方米 ③45平方米平方米 4、3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小方块排成一排,它的表面积是(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

①14 ②18 ③16 5、长方体中最少有(、长方体中最少有( )条棱的长度相等。

)条棱的长度相等。

①2 ②4 ③66、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至少需要铁丝( )厘米。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分数乘法二教案本文介绍了“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来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包括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总结提高等环节。

本节课以整数乘分数为主题,通过图形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采用小组合作的研究方式,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让学生尝试、观察、讨论和探究中获取知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研究依据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转化的思想,通过学生尝试自主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研究过的旧知识,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材分析显示,本节课的知识建立在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基础之上,通过数形结合和迁移类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整数乘分数的原理、意义及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五年级学生已经研究了《分数再认识》,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于整数乘法的意义,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的概念已经很清楚,所以对“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原理会自然而然能够迁移类比并且理解,难度不大,计算方法的掌握也会水到渠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其中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是通过情境和直观模型的运用,进一步探索理解分数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能准确计算并解决有关整数乘分数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分数乘法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课前准备:畅言智慧课堂,师生平板,课件,圆形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旧知,导入新课1.利用圆形卡片出示以下题目,让学生计算:×4=、×3=、×5=、×8=、×3=、2×=xxxxxxx2.让学生说一说以上各式的意义。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分数除法。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内容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分数除法(二)。

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数除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难点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的计算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分数除法,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1. 将除法转化为乘法2. 分子乘以分子的倒数3. 分母乘以分母的倒数4. 化简得到最终答案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答案:1. 5/6 ÷ 2/5 = 25/122. 3/4 ÷ 3/4 = 13. 8/9 ÷ 1/2 = 16/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在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上普遍较快,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同学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数除法。

拓展延伸:同学们可以尝试自己找一些实际问题,用分数除法来解决,以此提高自己的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教学目标和难点的确立;接着,教具与学具的准备;然后,教学过程的设计;紧接着,板书的设计;再者,作业的布置;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下面,我将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在选取和安排教学内容时,我选择了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分数除法(二)。

这一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二教学设计
(2)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3)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视,对解题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4)指名汇报解题思路和计算结果。
(5)对学生解题中的错误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弄清错误原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复习巩固了前面学习的内容。想一想,你能归纳一下我们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吗?
(2)学生汇报,确定这两题的做题思路。
(3)列式解答,教师提醒学生要根据题目的现实意义来解答。
4.完成教材第20、21页“练习二”第4题。
(1)先仔细阅读题目。
(2)自己观察、思考独立完成,师巡视。
(3)汇报答案。
(4)教师小结。
三、拓展提高
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二”第7题。
(1)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3)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写在黑板上。
2.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二”第2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个人汇报结果。
(3)提问: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几种?
(4)课件出示11种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观察理解。
3.完成教材第20、21页“练习二”第3、6题。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两道题目,比较这两题的异同。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具体学习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2.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检测一下吧。
二、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页“练习二”第1题。(1)提出要求:根据本单元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自主完成本题。
(2)教师巡视,并适当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运用,提高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应用能力。

分数除法 (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分数除法 (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分数除法(二)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总课时: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及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2.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学习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学习难点:分析和解决整数除以分数的实际问题。

学习活动设计:板块一:回顾旧知导问同学们,分数除以整数,你学会了吗?÷5= ÷4= ÷7=板块二:自主探究导学1.解决问题: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两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一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1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32.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并在小组间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从图上看出4÷ =8,也可以用4×2=8来表示...板块三:合作交流导思1.学习计算法则计算法则的教学。

出示一下题目4÷()=4×2 4÷()=4×34÷()=4×4 2÷()=2×22÷()=2×3 2÷()=2×()2.先让学生计算,交流结果。

然后提出问题,你通过看算式和结果,你能发现什么?3.小结: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板块四:思维拓展导行1.课本中的画一画。

先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然后利用线段图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同桌判定。

2.试一试题目独立计算,指名回答。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分数除法(二)练习课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总课时: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2.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二。

(教材第20、21页)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点及其展开图。

2.复习巩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4.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多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重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点及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准确地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难点: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3种不同长度的小棒若干根。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你们想不想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挑战练习二。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1.练习二第1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
生:正方体所有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师:很好。

请根据它们的特点完成练习二第1题的第(1)、(2)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生: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六个面的总面积就是它们的表面积。

师:很好,请同学们完成练习二第1题的第(3)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巩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的特点,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练习二第2题。

师:我们在展开与折叠的过程中,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谁来说说?
生:正方体有四种类型共11种不同的展开图。

师:好。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练习二第2题中哪个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复习展开与折叠的知识,培养熟练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二第3题和第4题。

师:你们见到过正方体各面都贴上彩纸的包装箱吗?彩纸的面积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有什么关系?
生:见过,彩纸的面积等于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习二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怎样计算墙角处堆放的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
生:把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面的个数加起来。

师:先数一数练习二第4题中立体图形露出的面,再计算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4.练习二第5题。

师:把5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
生:表面积会减少。

师:现在把由5个小正方体拼成的一个大长方体拆开,表面积会怎样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习二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5.练习二第6题。

师: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关于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问题,练习二第6题该怎么想呢?
生:计算抽屉需要的材料,就是求抽屉的表面积。

但是抽屉只有5个面,所以要少计算一个上面的面积。

师:分析得很正确,请你们自己计算出做这个抽屉需要多大面积的材料吧。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熟练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6.练习二第7题。

师:我们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特点后,如果给你12根小棒,想不想搭出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生:想,我们可以搭出框架。

师:好。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木棒(15cm长的小棒12根,10cm长的小棒8根,8cm长的小棒4根)搭出3种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小组讨论交流,做好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7.练习二第8题。

师:过节的时候,我们要给长辈送一些礼品孝敬老人,如果要按第8题这样的样子捆扎礼盒,你能计算出10m长的绳子可以捆扎几个这样的礼盒吗?
生:捆扎一个礼盒需要的绳长包括长方体礼盒的2个长、2个宽、4个高,还有25cm打结,这样捆扎一个礼盒需要的绳子就可以准确计算出来。

再看10m里面有几个捆扎一个礼盒需要的长度,就可以知道最多可以捆扎几个这样的礼盒了。

师:分析得很透彻,真棒!请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我们大家通过解决练习二中的问题,你对解决长方体和正方体问题有什么感受?
生:在根据它们棱长或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时,都是在它们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变化的。

练习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棱长: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所有的棱长度相等。

面: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正方体所有的面完全相同。

正方体展开图:11种形状。

露在外面的面:从上面、正面和侧面看到的面的个数和。

表面积:六个面的总面积。

A类
1.填空。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2)用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要用()个这样的小正方体。

(3)用两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两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减少了()。

2.4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纸盒,摆在墙壁的一角,占地面积最小时,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考查知识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及露在外面的面积)
B类
3.一个长方体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20cm,长方体的高是20cm。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4.陈叔叔为西部贫困地区援建了一个小型水窖,水窖长5m,宽4m,深2.5m。

要在水窖底部和四壁抹上水泥,每平方米用水泥1.5kg。

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水泥?
(考查知识点:表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1)12a(2)8(3)2dm2
2.1×1×9=9(dm2)
B类:
3.20÷4=5(cm)20×5×4+5×5×2=450(cm2)
4.5×4+(5×2.5+4×2.5)×2=65(m2)
65×1.5=97.5(kg)
教材第20页练习二
1.(1)图①是正方体,图②是长方体。

(2)略
(3)10×12=120(cm)(20×6+20×10+10×6)×2=760(cm2)
2.① ② ③ ④✕
3.(40×25+40×25+40×40)×2=7200(cm2)
4.13个20×20×13=5200(cm2)
5.10×10×6×5=3000(cm2)与长方体的表面积不相等。

6.3.5×5+5×1.5×2+3.5×1.5×2=43(dm2)
7.(答案不唯一)
序号图形名称长/cm宽/cm高/cm
①正方体151515
②长方体81015
③长方体81010
8.8×4+15×2+10×2+25=107(cm)10m=1000cm
1000÷107=9(个)……37(cm),最多可以捆9个这样的礼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