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串口通信设计
51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程序(C语言)
51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程序(C语言) 51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程序(C语言)在嵌入式系统中,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也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使用C语言编写51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程序。
1. 硬件准备在开始编写串口通信程序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硬件设备。
首先,我们需要一块51单片机开发板,内置了串口通信功能。
另外,我们还需要连接一个与单片机通信的外部设备,例如计算机或其他单片机。
2. 引入头文件在C语言中,我们需要引入相应的头文件来使用串口通信相关的函数。
在51单片机中,我们需要引入reg51.h头文件,以便使用单片机的寄存器操作相关函数。
同时,我们还需要引入头文件来定义串口通信的相关寄存器。
3. 配置串口参数在使用串口通信之前,我们需要配置串口的参数,例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
这些参数的配置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在51单片机中,我们可以通过写入相应的寄存器来配置串口参数。
4. 初始化串口在配置完串口参数之后,我们需要初始化串口,以便开始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初始化串口的过程包括打开串口、设置中断等。
5. 数据发送在串口通信中,数据的发送通常分为两种方式:阻塞发送和非阻塞发送。
阻塞发送是指程序在发送完数据之后才会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而非阻塞发送是指程序在发送数据的同时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代码。
6. 数据接收数据的接收与数据的发送类似,同样有阻塞接收和非阻塞接收两种方式。
在接收数据时,需要不断地检测是否有数据到达,并及时进行处理。
7. 中断处理在串口通信中,中断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通过使用中断,可以及时地响应串口数据的到达或者发送完成等事件,提高程序的处理效率。
8. 串口通信实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串口通信实例,用于在51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
```c#include <reg51.h>#include <stdio.h>#define BAUDRATE 9600#define FOSC 11059200void UART_init(){TMOD = 0x20; // 设置定时器1为模式2SCON = 0x50; // 设置串口为模式1,允许接收TH1 = 256 - FOSC / 12 / 32 / BAUDRATE; // 计算波特率定时器重载值TR1 = 1; // 启动定时器1EA = 1; // 允许中断ES = 1; // 允许串口中断}void UART_send_byte(unsigned char byte){SBUF = byte;while (!TI); // 等待发送完成TI = 0; // 清除发送完成标志位}unsigned char UART_receive_byte(){while (!RI); // 等待接收完成RI = 0; // 清除接收完成标志位return SBUF;}void UART_send_string(char *s){while (*s){UART_send_byte(*s);s++;}}void main(){UART_init();UART_send_string("Hello, World!"); while (1){unsigned char data = UART_receive_byte();// 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总结: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编写出简单的51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
嵌入式linux串口应用程序编写流程
嵌入式linux串口应用程序编写流程嵌入式Linux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串口接口,可以通过串口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这为开发嵌入式系统提供了很多可能性。
下面是编写嵌入式Linux串口应用程序的流程:1. 确定串口设备:首先要确定要使用的串口设备,可以使用命令`ls /dev/tty*`来查看系统中可用的串口设备列表。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串口设备。
2. 打开串口设备:在Linux系统中,使用文件的方式来操作串口设备。
可以使用C语言中的open函数来打开串口设备文件,并返回串口设备的文件描述符。
例如:`int serial_fd = open("/dev/ttyUSB0", O_RDWR | O_NOCTTY | O_NDELAY);`。
其中,`O_RDWR`表示以读写模式打开串口设备,`O_NOCTTY`表示打开设备后不会成为该进程的控制终端,`O_NDELAY`表示非阻塞模式。
3. 配置串口参数:打开串口设备后,需要配置串口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
可以使用C语言中的termios库来进行串口参数的配置。
例如:```cstruct termios serial_config;tcgetattr(serial_fd, &serial_config);cfsetispeed(&serial_config, B115200);cfsetospeed(&serial_config, B115200);serial_config.c_cflag |= CS8;serial_config.c_cflag &= ~PARENB;serial_config.c_cflag &= ~CSTOPB;tcsetattr(serial_fd, TCSANOW, &serial_config);```上述代码将波特率设置为115200,数据位设置为8位,无校验位,一个停止位。
S3C2410嵌入式系统多串口通讯设计
0A 0 00 x 00 00到 0B F FF x F F F F重 复 映射 所 有 的物 理 地址 , 段虚拟 地址 没有缓存 , 问设备 的 IO或 寄 这 访 / 存器 , 通常使用这段物理地址映射空间[ 33 ,。 4 22 读 写 串口寄存器 函数 .
Wi o s E提供了相对简单的物理 内存访 问 n w d C 方式, 无论是驱 动程序还 是应用程 序都 可以通过
/ 以字节为单 位的大小 /
l 站 区
D R Al a oT p / 申请保留或提交 WO D f l ctn y e / l o i
D R Po c / 访 问 权 限 WO D f rt t / l e ); B LVr aC p ( OO iu loy t
Wi osC 可 以 管 理 52 B 的物 理 内存 和 n w E d 1M 4 B的虚 拟地址 空 间 , 同 的 C U 内存 管 理方法 不 G 不 P 同。对于 x6系列 和 A M 系列 的 C U, 内核 启动 8 R P 在 位 RS IC嵌 入式 处 微 理 器 , 持 Widw E Lnx 支 no sC 、 iu 等嵌 入式操 作系 统 [ ; 供 了三 组 独立 的异 步 串行 2提
述 了基于 Widw E的 ¥ C 4 0嵌入式系统多串 口通讯 的实现过程 , 出 了部 分源代码 , no s C 3 21 给 解决 了开发复杂设 备驱动程序难 度 大、 期长 的问题。方法简捷 实用 , 周 数据通讯稳定可靠, 已在工程实践 中得到应用 , 以直接移植到同类系统 中。 可 关键词 串口通讯 ¥C40 3 2 1 虚拟地址 物理地 址
大通信能力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 在嵌入式产 品中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 目前 ,许多 嵌入式 系 统开 发板 厂
基于stm32的串口通信设计报告
基于stm32的串口通信设计报告基于STM32的串口通信设计报告一、引言STM32微控制器因其高性能、低功耗和丰富的外设接口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
其中,串口通信(UART)是STM32中非常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它允许微控制器与其他设备或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基于STM32的串口通信设计。
二、STM32串口通信概述STM32的UART通信主要通过其通用同步/异步接收器发送器(USART)实现。
USART是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信接口,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模式。
它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通信方式,适用于低速和高速数据传输。
三、串口通信硬件设计1. 引脚配置:根据具体的STM32型号,选择适当的TXD(发送数据)、RXD(接收数据)、RTS(请求发送)和CTS(清除发送)等引脚。
2. 电源与地:为UART模块提供稳定的电源和地线。
3. 电平转换:如果微控制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电平不匹配,需要进行电平转换。
四、串口通信软件设计1. 初始化UART:在开始通信之前,需要配置UART的各种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等。
这通常在STM32的初始化代码中完成。
2. 数据发送:通过使用HAL库或标准外设库函数,可以方便地发送数据。
一般来说,发送函数会将数据放入一个缓冲区,然后启动发送过程。
3. 数据接收:与发送类似,接收数据时,数据首先被读取到一个缓冲区中,然后可以通过中断或轮询方式进行处理。
4. 中断处理: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启用UART的中断功能。
当中断被触发时,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会被执行,用于处理接收或发送的数据。
五、示例代码与测试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在STM32上使用HAL库进行UART通信:include "stm32f4xx_"UART_HandleTypeDef huart1;void SystemClock_Config(void);static void MX_GPIO_Init(void);static void MX_USART1_UART_Init(void);int main(void){HAL_Init();SystemClock_Config();MX_GPIO_Init();MX_USART1_UART_Init();uint8_t txBuffer[] = "Hello, UART!";HAL_UART_Transmit(&huart1, txBuffer, sizeof(txBuffer), HAL_MAX_DELAY);while (1)// 循环等待,直到收到中断或手动终止程序}}```六、结论通过本报告,我们详细介绍了基于STM32的串口通信设计。
嵌入式_USART 串口通讯
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_None;
USART_ART_Mode = USART_Mode_Rx | USART_Mode_Tx;
/* Configure USARTy */
int main(void)
{/* System Clocks Configuration */
RCC_Configuration();
/* Configure the GPIO ports */
GPIO_Configuration();
USART_ART_BaudRate = 230400;
/* Enable the USARTz */
USART_Cmd(USARTz, ENABLE);
while(TxCounter < TxBufferSize)
{
/* Send one byte from USARTy to USARTz */
USART_SendData(USARTy, TxBuffer[TxCounter++]);
LCD_Clear(White);
/* Set the LCD Text Color */
LCD_SetTextColor(Black);
printf(" STM3210C-EVAL \n");
printf("USART with interrupt\n");
/* Check the received data with the send ones */
2.打开示例程序工程
\basic_examples\STM32F10x_StdPeriph_Examples\16-USART\01-Polling\RVMDK,
基于stm32f103c8t6的串口通信课程设计
标题:基于STM32F103C8T6的串口通信课程设计一、概述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串口通信作为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通信方式,对于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篇文章将通过STM32F103C8T6作为开发板,具体介绍基于该开发板的串口通信课程设计。
二、STM32F103C8T6开发板简介1. STM32F103C8T6是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一款低功耗、高性能的32位MCU微控制器,采用ARM Cortex-M3内核。
2. 该开发板具有丰富的外设,包括多个通用定时器、串行外设接口、通用同步/异步接收器发射器等,非常适合用于串口通信的课程设计。
三、串口通信基础知识1. 串口通信是一种通过串行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方式,其中包括UART、SPI、I2C等不同的协议。
2. UART是一种通用的异步收发器,适用于点对点通信,其中包括一个发送引脚和一个接收引脚。
3. 在串口通信中,波特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用来表示每秒钟传输的位数,常用的波特率包括9600、xxx等。
四、基于STM32F103C8T6的串口通信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STM32F103C8T6开发板的串口通信原理、基本应用和实际开发能力。
2.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将包括串口通信基础知识学习、STM32F103C8T6开发环境搭建、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等内容。
3. 课程设计步骤:3.1. 串口通信基础知识学习:讲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数据格式等知识点。
3.2. STM32F103C8T6开发环境搭建:介绍如何搭建开发环境,包括Keil、ST-Link驱动的安装与配置。
3.3.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通过实例演示,学生将学习如何在STM32F103C8T6上实现基本的串口通信功能。
3.4. 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案例,将串口通信运用到具体的应用中,如LED灯控制、温湿度传感器数据的采集等。
嵌入式系统中的通信协议设计
嵌入式系统中的通信协议设计嵌入式系统是现代电子技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其设计的嵌入结构,通信协议是其最基础的设计需求之一。
通信协议是数据传输的规则,它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数据流量,使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有效的通信。
因此,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通信协议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嵌入式系统中最常用的通信协议是RS232和SPI。
RS232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协议,它可以在短距离传输数据。
SPI是一种串行外设接口协议,它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高速传输数据。
RS232和SPI协议的设计原则相同,都是将数据封装成帧,以便于发送和接收。
在嵌入式系统中,将会面临许多与处理器和外设的通信协议,包括CAN、USB、I2C和Ethernet协议等。
CAN是一种高速串行通信协议,它常用于汽车领域中。
CAN协议允许多个节点同时进行通信,其硬件设计非常成熟,可以使数据传输过程更加可靠。
USB协议是一个由多个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标准协议,它的传输速率高,且可以同时支持多种设备。
I2C协议是一种地址定向协议,通过设置地址的方式可以在同一总线上进行多个设备之间的通信。
Ethernet协议是一种高速通信协议,它可以在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并且可以使用TCP/IP协议来实现应用层协议的通信。
在嵌入式系统中,设计通信协议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系统的传输速率和数据传输大小。
其次,需要考虑系统的传输距离和环境条件。
还需要考虑通信协议的可靠性、利用率和兼容性等问题。
通信协议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通信协议的格式和规则。
在确定协议格式时,需要考虑包的长度、起始位、结束位、校验码等因素。
在确定协议规则时,需要考虑数据传输的速率、数据帧的重传机制、错误检测和纠错机制等。
设计通信协议还需要考虑硬件设计,包括电路板的和传输线路的设计。
需要设计电路板以最小化设备结构,在较大的范围内最小化功耗并确保最小化抗干扰性。
传输线路的设计也要考虑到抗干扰性和反射波的影响。
在嵌入式系统中,还有一个通信协议设计的问题是实时性。
嵌入式系统串口通信实验
实验四串口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ARM的串行口工作原理。
2.学习并编程实现AR,的UART通信。
3.掌握S3C2410X寄存器配置方法。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 ADT IDE集成开发环境 JXARM9-2410教学实验箱三、实验内容:实现查询方式串口的收发功能。
接受来自串口(通过超级终端)的字符,并将接收到的字符发送到超级终端。
四、基础知识:1.异步串行通讯(1)异步串行方式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例如先低位、后高位)地传送。
(2)数据的各不同位可以分时使用同一传输通道,因此串行I/O 可以减少信号连线,最少用一对线即可进行。
接收方对于同一根线上一连串的数字信号,首先要分割成位,再按位组成字符。
为了恢复发送的信息,双方必须协调工作。
(3)在微型计算机中大量使用异步串行I/O 方式,双方使用各自的时钟信号,而且允许时钟频率有一定误差,因此实现较容易。
但是由于每个字符都要独立确定起始和结束(即每个字符都要重新同步),字符和字符间还可能有长度不定的空闲时间,因此效率较低。
2.异步串行通信中的字符传送格式❑开始前,线路处于空闲状态,送出连续“1”。
传送开始时首先发一个“0”作为起始位,然后出现在通信线上的是字符的二进制编码数据。
❑每个字符的数据位长可以约定为5位、6位、7位或8位,一般采用ASCII编码。
后面是奇偶校验位,根据约定,用奇偶校验位将所传字符中为“1”的位数凑成奇数个或偶数个。
也可以约定不要奇偶校验,这样就取消奇偶校验位。
最后是表示停止位的“1”信号,这个停止位可以约定持续1 位、1.5 位或2 位的时间宽度。
❑至此一个字符传送完毕,线路又进入空闲,持续为“1”。
经过一段随机的时间后,下一个字符开始传送才又发出起始位。
3.DB-25 DB-9引脚定义DB-25 DB-9引脚说明:RS-232C接口通信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五、实验步骤:1.新建一个工程UART,将对应的文件添加到工程中去。
嵌入式MCGS串口通信快速入门及编程实例
内容摘要
通过详细的调试步骤和异常处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串口通信的编程技巧。 《嵌入式MCGS串口通信快速入门及编程实例》是一本实用性强、易于理解的书籍。无论是嵌入式 系统的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有用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学习和 实践,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嵌入式MCGS系统串口通信的技能,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阅读感受
《嵌入式MCGS串口通信快速入门及编程实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学习 资料,对于想要了解和掌握嵌入式MCGS串口通信的读者来说非常值得一读。我相 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好地掌握嵌入式串口通信的技能,为我的嵌入式系 统开发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嵌入式MCGS串口通信快速入门及编程实例》是一本介绍嵌入式MCGS串口通 信技术的书籍,其目录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适合初学者和有一定经验的读者阅 读。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MCGS(嵌入式监控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而《嵌入式MCGS串口通信快速入门及编程实例》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全面深入 的MCGS串口通信知识和编程技巧。
精彩摘录
书中首先对MCGS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让读者对其有 一个清晰的认识。接着,通过丰富的实例,详细讲解了MCGS串口通信的编程方法 和实际应用。这些实例涵盖了串口通信的基本设置、数据发送与接收、串口调试 以及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等,具有很强的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包括如何通过串口 实现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通信、如何对串口通信进行调试等。这些案例不仅能 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串口通信的应用场景,还能够为读者的实际项目开发提供 有力的帮助。
精彩摘录
书中还对MCGS串口通信的硬件接口和软件协议进行了详细介绍,为读者提供 了全面的技术资料。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能够深入了解MCGS串口通信的知 识,还能够掌握相关的编程技巧和实际应用经验。
stm32串口通信工作原理
stm32串口通信工作原理一、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交换方式,在嵌入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s t m32单片机上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工作流程。
二、串口通信概述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通信接口,按照一定的协议和规则,将数据传输到另一个设备。
常用的串口通信接口有R S-232、R S-485和UA RT等。
三、s t m32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s t m32单片机具有多个串口外设,每个串口包含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功能。
串口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配置串口参数在使用s tm32串口通信之前,需要先对串口进行配置。
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参数的设定。
这些参数会影响数据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2.发送数据当需要发送数据时,首先将待发送的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区。
数据会按照之前设定的参数进行编码并传输出去。
发送完成后,会产生发送完成中断。
3.接收数据接收数据时,st m32单片机会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到接收缓冲区。
当接收缓冲区有数据时,会触发接收完成中断,应用程序可以读取缓冲区中的数据。
4.中断处理s t m32单片机支持中断功能,通过设置相应的中断使能标志位,可以实现在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中对中断的响应。
中断处理函数负责对中断进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四、s t m32串口通信的工作流程下面将详细介绍s tm32串口通信的工作流程:1.配置串口参数:使用st m32提供的库函数,根据需求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
2.初始化串口:调用库函数进行串口初始化,包括G PI O引脚设置、时钟使能等。
3.发送数据:将待发送的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区。
4.等待发送完成中断:等待发送完成中断的触发,表示数据发送完成。
5.接收数据:接收到数据后,存储到接收缓冲区。
6.判断是否有数据可读:检测接收缓冲区是否有数据可读。
7.读取数据:读取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
8.中断处理:根据需要进行中断处理,如错误处理、数据处理等。
项目 嵌入式系统常用接口及通信技术
项目:嵌入式系统常用接口及通信技术简介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完成特定任务的计算机系统,通常用于一些嵌入式设备上,例如智能手机、电视机、摄像头等。
这些设备中有许多接口和通信技术,是嵌入式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嵌入式系统常用的接口和通信技术,包括串口、SPI、I2C、CAN、USB等。
这些技术应用广泛,掌握它们可以帮助嵌入式开发者更好地开发嵌入式系统。
串口串行接口(Serial Port Interface)是一种用于在设备之间传递数据的接口,是嵌入式系统中最常用的接口之一。
串口通常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串口连接了计算机或嵌入式系统的主板与外设,如调制解调器、打印机和数字相机等。
串口传输数据时,数据是逐位按照一定的规则传输的,通常在传输之前先发送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信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不同的串口协议有不同的规则,主流的串口协议有RS-232、RS-485和TTL等。
SPI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嵌入式系统和外设芯片。
通常用于数字信号传输,常见于控制器和存储器之间的通信。
SPI接口包括四个信号线:时钟线、数据线、主机从机选择线和片选线。
SPI通信协议中,主机向从机发送指令,并接收从机反馈的数据。
SPI通信速度较快,每秒传输速率一般为10Mbit/s以上。
I2C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多主机、多从机的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嵌入式设备和外部芯片。
I2C通常用于数字传感器、存储器、电机和数码管等设备之间的通信。
I2C接口由两条线组成,分别为SDA和SCL。
SDA是数据线,用于双向传输数据;SCL是时钟线,用于同步数据传输。
I2C传输速度较慢,每秒传输速率一般为100kbit/s,但可以通过多路复用进行多任务处理。
CAN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串行通信协议。
嵌入式实验报告_ARM的串行口实验
嵌入式实验报告_ARM的串行口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 ARM 处理器的串行口通信原理及编程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实践,能够实现基于 ARM 的串行数据收发功能,为后续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指数据一位一位地顺序传送。
在 ARM 系统中,串行口通常由发送器、接收器、控制寄存器等组成。
发送器负责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并发送出去,接收器则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控制寄存器用于配置串行口的工作模式、波特率、数据位长度、停止位长度等参数。
波特率是串行通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常见的波特率有 9600、115200 等。
在本次实验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波特率,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实验设备与环境1、硬件设备:ARM 开发板、USB 转串口线、电脑。
2、软件环境:Keil MDK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调试助手。
四、实验步骤1、建立工程在 Keil MDK 中创建一个新的工程,选择对应的 ARM 芯片型号,并配置工程的相关参数,如时钟频率、存储分配等。
2、编写代码(1)初始化串行口首先,需要设置串行口的工作模式、波特率、数据位长度、停止位长度等参数。
例如,设置波特率为 115200,数据位长度为 8 位,停止位长度为 1 位。
(2)发送数据通过编写发送函数,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串行口的数据寄存器,实现数据的发送。
(3)接收数据通过中断或者查询的方式,读取串行口的接收寄存器,获取接收到的数据。
(4)主函数在主函数中,调用发送函数发送数据,并处理接收的数据。
3、编译下载编写完成代码后,进行编译,确保代码没有语法错误。
然后,将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下载到 ARM 开发板中。
4、连接设备使用 USB 转串口线将 ARM 开发板与电脑连接起来,并在电脑上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设置与开发板相同的波特率等参数。
5、测试实验在串口调试助手中发送数据,观察开发板是否能够正确接收并回传数据。
嵌入式实时内核的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下 消 息 队 列功 能 正 确 配 置 方 法 , 利 用 系统 中断 和 内核 提 供 的 消息 队 列 功 能 , 实现 了 串1通 信 和 数 据 存 储 ,对 通 信 协 3 '
议 、消息队列功能配置、驱动程序 任务分解、数据存储方式作 了重点论述 ,为设计使 用智 能模块与单 片机 串口通信
c l s a e q e e f n t n d p o me t r e a k d c mp st n a d d t t r g .I p o i e a g o o ui n f r s r o , s g u u u ci e ly n ,d v r t s e o o i o n aa so a e t r vd o d s l t ma t me o i i o o mo u e w t i ge c i e a o d l i sn l h p s r c mmu i ain c n rls se a p ia in o u g a e h i l n c t o t y tm p l t s t p r d . o o c o
i rdMesg uun el i prt yt T et h o g f e a cmm nctna dd t s rg s e f ue saeQ e igi tera t eoeaigss m. h cn l yo r o u iao n a t aei d — g nh -m n e e o si l i a o
sg d a d i e e td sngs se i trup d ke e s a e q ue h e r s r h i o u e n c m munc to r t— i ne n mplm ne u i y t m ne r tan r lme s g ue .T e ea c sf c s d o o n ia in p oo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
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前言串口通信作为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通信方式,在各种应用场景中被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通信效率和灵活性,通常需要自定义通信协议。
本文将介绍一种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的实现方法。
1.引言在嵌入式系统中,串口通信是常用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
然而,由于不同设备间的通信需求各异,通过串口进行通信时,需要使用特定的协议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解析。
自定义通信协议能够提高通信效率,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额外功能的扩展。
2.自定义通信协议设计要点为了实现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以下是一些设计要点:2.1报文格式通信协议的报文格式需要清晰明了,包含必要的字段,以便发送方和接收方能够正确地解析报文。
通常,一个报文包含起始标志、数据内容、校验码等字段。
2.2协议命令协议命令用于定义不同的通信行为,例如数据请求、数据响应、错误码等。
每个命令包含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命令类型。
2.3校验机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常需要在报文中添加校验码字段。
校验码可以使用CR C、校验和等方式计算得出,接收方通过校验码校验来确认接收到的数据是否完整和正确。
3.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实现步骤下面是实现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的步骤:3.1初始化串口首先,需要根据实际硬件情况初始化串口的通信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数、校验位等。
3.2定义报文结构根据协议设计要点中的报文格式定义,定义一个结构体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报文。
3.3发送数据构造报文内容,并根据协议格式将报文数据发送出去。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4接收数据使用串口接收中断或循环查询的方式接收数据,并根据协议格式进行解析。
验证校验码,判断数据是否正常。
3.5处理通信命令根据接收到的命令标识符,执行相应的通信命令处理函数。
例如,根据命令类型发送数据、响应数据请求等。
4.总结本文介绍了一种串口自定义通信协议程序的实现方法。
通过自定义通信协议,可以提高通信效率和灵活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嵌入式系统的通信接口设计与应用
嵌入式系统的通信接口设计与应用嵌入式系统的通信接口设计与应用是指在嵌入式系统中,设计并应用各种通信接口,以实现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与通信。
通信接口是嵌入式系统中与外界进行数据传输的纽带,它负责将系统内部的数据格式转换为外部设备所需的数据格式,并通过各种通信协议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在嵌入式系统中,通信接口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信接口的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实际需求,包括数据传输速率、延迟、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其次,通信接口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的外部设备进行适配,确保系统与外部设备能够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与通信。
同时,通信接口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与兼容性,以便在系统升级或替换外部设备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接口的切换与适配。
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通信接口有串口、并口、USB、以太网、SPI、I2C等。
不同的通信接口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外部设备。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通信接口进行介绍。
首先是串口(UART),串口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接口,其特点是简单、可靠、成本低。
串口通信在嵌入式系统中广泛应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简单的数据传输与通信。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数据按比特位串行方式传输,通信速率通常为几十到几百万波特率。
串口通信使用较少的引脚,适用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
其次是并口(Parallel Port),并口是一种传统的并行通信接口。
它可以同时传输多个比特数据,因此数据传输速度快,但需要较多的引脚。
并口通常用于与打印机、显示器等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与通信。
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通信接口之一。
它具有插拔方便、传输速度快、灵活性高等优点。
USB通信接口支持热插拔,能够实现设备的即插即用。
USB通信接口适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摄像头、打印机等,实现数据传输与通信。
以太网(Ethernet)是用于局域网中计算机之间通信的一种通信接口。
以太网通信接口使用双绞线实现数据传输,传输速率高达几百兆甚至几千兆。
串口屏作为上位机与嵌入式主机通讯实例
接口类型选择【以太网】
下边【设置】里填入要通信对象的设备IP,也就是TCP服务端的IP
网口可以做到接收和发送异步进行的,所以接收可以写成循环,循环去读接口INPORT2
INPORT2是串口屏的对外接口,负责接收
且INPORT等接收接口接收上限都是2048个字节,所以一条报文不要超过这么长。
发送功能的话,就是界面里面放置一个功能键,选择【触发宏指令】,这样就能跳转去发送宏指令了
跳转到宏指令,去发送报文,接口是OUTOPORT
献给那些,公司想要用串口屏+嵌入式主机的模式来替代工业嵌入式平板的,的新手们。
我就是这样子一步一步学习的串口屏Leabharlann 为上位机与嵌入式主机通讯实例顶
工程我做了两版,一版是网口通讯,一版是串口通讯。
为什么没有整合呢?
因为串口是单向通讯的,收发不能起冲突;网口是全双工的,收发可以异步处理。
这里分享一下网口通讯的上位机例子。
这个论坛都是用作和plc通讯的,很少人用自由协议来搞鼓。
用作网口通信,需要在【常用】-->【系统参数】-->【新增设备/服务器...】
基于嵌入式WinCE与MSP430单片机多串口通信设计
很 多 领 域 得 到 了 广 泛 的应 用 闭 。
(A T ; U R )2个 U B 数 据 接 口 ; S 1个 L D 控 制 器 ; C 1个 6 4
收稿 日期 : 0 0 l 一 8 2 l一 2 O 稿 件 编 号 :01 2 2 2 010 5
3 P 机 与 WiC 嵌 入 式 通 过 10 M s以 太 网 接 口 连 )C nE o , 接 , n E嵌 入 式 与 M P 3 F 4 Wi C S 4 0 19通 过 R 2 2进 行 通 信 , S3 串 口通 信 总 体 框 图 如 下 图 l 示 。 所
stm32串口电路设计
STM32串口电路设计一、引言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串口通信已成为设备间数据交换的重要手段。
STM32作为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其串口通信功能强大且易于实现。
本文将详细介绍STM32串口电路的设计过程,包括硬件连接、串口配置以及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内容。
二、STM32串口电路硬件设计1. 串口通信原理串口通信是一种异步通信方式,通过数据线、地线以及控制线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在STM32中,串口通信主要由USART(Universal Synchronous/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模块实现。
USART模块支持同步和异步通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
2. 硬件连接(1)电源连接:为STM32微控制器提供稳定的电源,通常使用3.3V或5V电源。
在电源电路中,应加入滤波电容以消除电源噪声。
(2)晶振连接:为STM32提供时钟信号,通常使用外部晶振。
晶振的频率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如8MHz、16MHz等。
在晶振电路中,应加入适当的负载电容以保证晶振的稳定性。
(3)复位电路:为STM32提供复位信号,确保系统在上电或异常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复位电路通常由电阻、电容和按键组成。
(4)串口连接:将STM32的USART模块的TX(发送)引脚与外设的RX(接收)引脚相连,将STM32的RX引脚与外设的TX引脚相连。
同时,为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应在数据线上加入适当的上拉或下拉电阻。
(5)地线连接:将STM32的地线与外设的地线相连,确保设备间具有共同的参考电位。
三、STM32串口电路软件设计1. 串口配置在使用STM32的USART模块进行串口通信前,需要对串口进行配置。
配置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开启USART时钟:通过配置STM32的时钟控制寄存器,开启USART模块的时钟。
(2)配置USART引脚:将USART模块的TX和RX引脚配置为复用功能模式,并设置引脚的输出类型和速度。
嵌入式系统的通信技术
嵌入式系统的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是现代科技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系统。
它的特点在于由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构成,可以完成特定的功能,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场合。
而在嵌入式系统中,通信技术则大大促进了系统的交互和联动效果。
下文将详细论述嵌入式系统中的通信技术。
一、串口通信技术串口通信技术是在传输数据时按照字符的顺序,依次将一个或多个字符发送到目标设备的一种通信技术。
串口通信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其简单、可靠、灵活的特点。
串口通信技术可以用于连接嵌入式设备和电脑、单片机、传感器等外部设备传输数据。
串口通信技术的优点在于其通讯速度快,可靠性高,适用于不同平台的系统间通讯。
另外,串口通信技术的数据处理方式简单,易于实现协议。
二、以太网通信技术以太网通信技术是现代嵌入式系统中最常用的通讯技术之一。
它是一种开放标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嵌入式应用和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大规模的网络连接。
以太网通信技术的优点在于其高速、灵活、可靠、安全。
以太网通信技术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以轻松地满足不同规模、不同功能、不同数据速率的嵌入式应用。
另外,以太网通信技术基于TCP/IP协议进行通讯,既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也保障了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强大的网络管理和监控功能也是以太网通信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一大优势。
三、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是因为其无线传输的特点。
在嵌入式系统中,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蓝牙、Wi-Fi、Zigbee 等。
这些无线通信技术的共同点是能够在无线传输环境下提供高效、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其中,蓝牙通信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
它能够在近距离内实现通讯,并且支持多设备同时连接,无需网络基础设施,这使得它在移动应用中倍受青睐。
另外,蓝牙通信技术也有着良好的保密性和数据完整性保障,对于某些大规模嵌入式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总线通信技术总线通信技术是嵌入式系统中极为重要的通信技术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教学*******************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13年春季学期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嵌入式串口通信设计专业班级:通信工程四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嵌入式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剪裁,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为了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必须实现PC机和嵌入式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在实际开发应用中,串口通信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目前嵌入式系统与PC机之间一种非常重要而且普遍应用的通信方式。
本文通过基于2410F 的嵌入式串口通信的实现,按照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结构组成,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串口通信的硬件电路和软件实现方法。
通过与计算机串口间的接,实现在ARM 平台上,传输速率115200bps,接收来自串口(通过超级终端)的字符并将接收到的字符发送到超级终端,实现监测。
与外部设备通信的基本功能。
关键字:嵌入式系统,串口通信,Linux系统前言 ------------------------------------------------------------------------------------------- - 4 -一、串口通信概述--------------------------------------------------------------------------- - 5 -1.1 串口通信的原理 ------------------------------------------------------------------ - 5 -1.2 串口通信的开发工具 ------------------------------------------------------------ - 5 -1.2.1 2410F硬件平台简介---------------------------------------------------------- - 5 -1.3 串口通信的基本任务 ------------------------------------------------------------ - 8 -二、系统分析--------------------------------------------------------------------------------- - 9 -三、串口驱动程序设计 ------------------------------------------------------------------- - 17 -3.1 串口操作需要的头文件 -------------------------------------------------------- - 17 -3.2 打开串口 -------------------------------------------------------------------------- - 17 -3.3 串口设置 -------------------------------------------------------------------------- - 18 -3.4 串口读写 -------------------------------------------------------------------------- - 20 -3.5 关闭串口 -------------------------------------------------------------------------- - 22 -四、总结-------------------------------------------------------------------------------------- - 23 - 参考文献-------------------------------------------------------------------------------------- - 24 - 附录----------------------------------------------------------------------------------------- - 25 -串口通信是指外设和计算机间,通过数据信号线、地线、控制线等,按位进行传输数据的一种通讯方式。
这种通信方式使用的数据线少,在远距离通信中可以节约通信成本,但其传输速度比并行传输低。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构架、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为今后嵌入式系统的后继开发提供了一个嵌入式平台。
基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的嵌入式开发平台的设计的总体方案,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讲述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及其可行性的论证。
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与调试,着重叙述了硬件平台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各个设计模块的选型与接口电路的设计。
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发展,嵌入式系统以其小型、专用、易携带、可靠性高的特点,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军事国防、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工业控制等。
随着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领域必将更为广阔,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将会有非常广泛的前景。
本课题既可以使电子专业学生对ARM920T的嵌入式串口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有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软硬件动手能力,是我们所学专业知识、理论、技能和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基本科研任务能力的一个综合检验,具有一定的效果和意义。
一、串口通信概述所谓串口通信,是指外设和计算机间使用一根数据信号线(另外需要地线),数据在一根数据信号线上一位一位进行传输,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
串口传输是二进制代码序列在一条信道上以位(元码)为单位,按时间顺序且按位传输的通信方式。
串行传输时,发送端按位发送,接收端按位接受,同时还要对所传输的位加以确认,所以收发双方要采取同步措施,否则接受端将不能正确区分出所传输的数据。
串口通信不但能实现计算机与嵌入式开发板之间的数据传输,而且还能实现计算机对嵌入式开发板的控制。
若采用普通单片机,对外部设备的访问就需要利用复杂的汇编语言进行编程或者使用C 51 自己编写设备的初始化以及读写访问程序,这样的过程不仅复杂,而且不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和设计。
ARM 与8051 等普通单片机相比,具有开发简单、灵活,而且性能稳定、功能易于扩展等一系列优势,因而在汽车电子、手持设备、无线领域和航空航天等嵌入式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将Linux 移植到ARM 嵌入式处理器后,可以利用操作系统中提供的系统调用把串口及其他外设当成普通文件进行操作,读写方便,因此进行相应开发可以提高系统编程效率,而且还可以简化调试的复杂程度。
1.1 串口通信的原理串行端口的本质功能是作为CPU和串行设备间的编码转换器。
当数从CPU经过串行端口发送出去时,字节数据转换为串行的位。
在接收数据时,串行的位被转换为字节数据。
串口是系统资源的一部分,应用程序要使用串口进行通信,必须在使用之前向操作系统提出申请要求(打开串口),通信完成后必须释放资源(关闭串口)。
1.2 串口通信的开发工具本次开发采用的硬件平台是ARM920T处理器的2410F,开发系统平台是Lin ux 系统。
1.2.1 2410F硬件平台简介2410F 是基于三星ARM9 嵌入式处理器 S3C2410 处理器的一款开发平台,“F”指基于2410 的第六代开发套件。
系统运行在 202M 的主2410F 是基于三星ARM9 嵌入式处理器 S3C2410 处理器频下发挥出色的性能。
可以完成MP3,MPG,VOIP 等工作。
2410 资源丰富适合 ARM 处理器的初学者学习使用。
2410F 上面使用的核心模块体积小资源丰富,IO 充足还可以应用在二次开发的产品当中。
这款设备主要包括核心板与底板两个部分,核心板采用6 层PCB 设计、底板采用2 层PCB 板设计,核心器件是基于目前业内主流使用的SAMSUNG ARM9S3C2410 处理器,主频202MHz,配套的存储器,网卡等设备;底板主要是各类型的接口。
S3C2410处理器是Samsung公司基于ARM公司的ARM920T处理器核,采用0.18um制造工艺的32位微控制器。
该处理器拥有:独立的16KB指令Cache 和16KB数据Cache,MMU,支持TFT的LCD控制器,NAND闪存控制器,3路UART,4路DMA,4路带PWM的Timer ,I/O口,RTC,8路10位ADC,Touch Screen接口,IIC-BUS 接口,IIS-BUS 接口,2个USB主机,1个USB设备,SD主机和MMC接口,2路SPI。
S3C2410处理器最高可运行在203MHz。
它是基于ARM920T 内核的16/32 位RISC 处理器, 主要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S3C2410 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又有着低成本,低功耗等优点,在各种手持及移动设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其平台的程序功能也越来越复杂。
于是,在其平台上架构多线程的操作系统已成为越来越多系统设计者的诉求, 本文介绍多线程在S3C2410 上的具体实现过程。
1.2.2 ARM简介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既可以认为是一个公司的名字,也可以认为是对一类微处理器的通称,还可以认为是一种技术的名字。
1991 年ARM 公司成立于英国剑桥,主要出售芯片设计技术的授权。
目前,采用ARM 技术知识产权(IP)核的微处理器,即通常所说的ARM微处理器,已遍及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系统、网络系统、无线系统、军用系统等各类产品市场,基于ARM 技术的微处理器应用约占据了32 位RISC 微处理器70%以上的市场份额,ARM 技术正在逐步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ARM 公司是专门从事基于RISC 技术芯片设计开发的公司,作为知识产权供应商,本身不直接从事芯片生产,靠转让设计许可,由合作公司生产各具特色的芯片,世界各大半导体生产商从ARM 公司购买其ARM 微处理器核,根据各自不同的应用领域,加入适当的外围电路,从而形成自己的ARM 微处理器芯片进入市场。
目前全世界有几十家大的半导体公司都使用ARM 公司的授权,因此既使得ARM 技术获得更多的第三方工具、制造、软件的支持,又使整个系统成本降低,使产品更容易进入市场并被消费者所接受,更具有竞争力。
ARM 微处理器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体积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2)支持 Thumb(16 位)/ARM(32 位)双指令集,能很好的兼容8/16 位器件; (3)大量使用寄存器,指令执行速度更快;(4)大多数数据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5)寻址方式灵活简单,执行效率高;(6)指令长度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