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解析答案Word版
2016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doc
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 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全新的2B 铅笔长约18cmC .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D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 .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3.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 .阻止琴弦振动发声4.用二胡、吉它、笛子三种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在隔壁房间仍能分辨出是哪种乐器演奏的,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音速D.响度5.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 .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 .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求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6.把盛有碎冰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融化C.一点也没溶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7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 .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 .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8.如下图所示,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9.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10.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等物体,这是因为( )A.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B.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单位换算: 2h15min = s 108km/h= m/s2.如下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木块A 的长度是 厘米。
【可编辑】2016年武汉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测试题.doc
精品范文,下载后可编辑2016年武汉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测试题一、选择题(14×2=28分)1、如图,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2、对中学生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身高为165dm B.步行的速度约为1 km/hC.跑完100m用时大约是17s D.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40°C3、下列图中是有关声的利用的一些事例,其中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4、如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②“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③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交谈;④“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⑤“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⑥“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⑦“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回声的声速比原声的声速要小;⑧“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音调低.⑨轻轨轨道两旁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主要是防止噪声产生。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②⑤⑥6.祖国的山河四季如画,如图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A.甲、乙B.乙、丁C.甲、丙D.丙、丁7、冬天口中常常会呼出“白气”,图所示现象与“白气”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8、如图所示,太阳光与地平线的夹角为300,欲使阳光竖直向下照亮井底,平面镜反射面与地平线的夹角应为( )A 150B 300C 600D 9009、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和丁B.甲和丙C.甲和乙D.乙和丁10、如图,是晓敏和同学们正在进行百米赛跑的画面,晓敏超常发挥,其他选手与晓敏的距离越来越大。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晓敏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晓敏相对于身后的选手是运动的C.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断晓敏运动快慢的D.晓敏始终在电视画面的中央,是因为晓敏和摄像机本身都是静止的11、下表是l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的信息,能做测温物质在我国各个地区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 ﹣39 ﹣117 ﹣114沸点/℃100 357 78 35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12、针对前段时间的旱情,我市气象部门多次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良好.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人工增雨”的一种常用方法,喷洒的干冰可以促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冰晶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空气中的“云”发生的物态变化主要有()A.凝华和熔化B.升华和液化C.凝固和熔化D.升华和熔化13、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则两条船的运动状态是( )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A船肯定是静止的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B船可能是静止的14、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C.乙同学前10min的平均速度是2.4m/sD .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二、非选择题(15题—29题,共42分) 15、(2分)如图为小明乘坐出租车的发票。
【精品】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序号填在答题卡上.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3分)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C.人感觉舒适的室温是26℃D.考试期间教室周围噪声约为90dB2.(3分)发育正常的小雷身高约1.7m,为了准确测量两手伸开的臂展长度,应选用的刻度尺是()A.量程0~2m,分度值1cm B.量程0~2m,分度值1dmC.量程0~1m,分度值1cm D.量程0~1m,分度值1mm3.(3分)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一种最简单最普通的运动形式。
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哈雷慧星划过星空B.猎豹在草原上飞奔C.蜗牛缓慢爬行D.荷花盛开4.(3分)小明陪着妈妈在奥体大街散步,拍了些远处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所示,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B.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C.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小的物体是大卡车5.(3分)与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是利用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出的B.小明敲鼓的力越大,鼓产生的声音的音调越高C.音叉抵在牙齿上,能听到音叉的声音是利用了空气传声的原理D.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橡皮筋是为了探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6.(3分)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B.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7.(3分)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
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 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能传递信息,吓走海盗B.“金嗓子”发出的是超声波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8.(3分)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B.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及声呐都是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C.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D.超声清洗机、超声碎石仪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9.(3分)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B.C.D.10.(3分)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中心的圆盘中,白糖立刻就变成糖水,不断旋转的圆盘又将糖水从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温度低,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用小棍将它绕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
湖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大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2.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A.要有声波传入人耳,且要有健康的听觉系统B.声波的频率要高于20次/秒和低于20000次/秒C.声波还要有足够大的响度D.以上三个条件都必须同时具备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4.如图是一个电子门铃,当两个导线夹子相接触时,电子门铃有音乐声。
小明利用它检测以下物品是否导电。
将下列物品分别接人两夹子之间,能使门铃发出音乐声的是A.塑料尺B.铁棒C.橡皮D.玻璃棒5.皮鞋上擦过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空皮革表面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鞋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镜面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好,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6.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7.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C.物体离小孔离得越远,像就越小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B.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影子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9.光线射到平行的厚玻璃板上,在它的上、下表面发生折射,在图中正确的图是()A.甲B.乙C.丙D.丁10.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A. B. C. D.11.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火焰的像,如果用黑纸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屏上的像()A.上半部分没有了B.下半部分没有了C.无任何变化D.依然完整,亮度减弱12.在焦距是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一个物体以10cm/s的速度沿透镜主光轴靠近透镜,当物体运动到第6s时,此时物体所成像为()A.倒立、放大实像B.倒立、缩小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D.倒立、等大实像13.用“傻瓜”照相机照集体照时,从取景框内发现有部分人超过取景框范围,为了照出满意的照片,应该()A.照相机略向左转B.照相机略向右转C.照相机离人群稍远一点D.照相机离人群稍近一点14.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部分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部分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1.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mm的细颗粒物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km/h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s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dm【答案】B【解析】解:A、PM2.5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固态可吸入颗粒物.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10m/s=36km/h,与40km/h接近,故此选项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时,1min跳动大约60次,因此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10s,故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3.3m=33dm,故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B.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2.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9.6nm=9.6×10-3=9.6×10-3μmB.9.6cm=9.6cm÷100=0.096mC.9.6cm=9.6cm×10=96mmD.9.6cm=9.6×10mm=96mm【答案】D【解析】解:A、中间换算过程缺少单位,故A错误;B、“9.6cm÷100”≠0.096m,故B错误;C、“9.6cm×10”≠96mm,故C错误;D、进率及过程正确,故D正确.故选D.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时,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即可;同时对某些物理量的单位的由来也要有明确的认识,可借助于物理公式去理解.3.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A.同时到B.甲先到C.乙先到D.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解:设甲用的时间为t,则速度为v1=,乙的速度v2==,第2次比赛时,s1′=100m+10m=110m,s2′=100m,因为速度不变,所以甲用的时间:t1′=′==t,乙用的时间:t2′=′==t,因为t<t,即t1′<t2′,因此还是甲先到达终点.故选:B.设甲的百米成绩为t,知道甲每次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则甲在时间t内跑100m、乙跑90m,可求出二人的速度;若让甲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0m,乙仍在原起点处与甲同时起跑,因速度不变,可分别求出二人所用时间,然后即可得出答案.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明确甲跑100m所用时间和乙跑90m所用时间相同,然后可求出二人速度,这也是此题的突破点,再比较第2次比赛时二人所用的时间就可以了.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l)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2)(4)C.(1)(3)D.(3)(4)【答案】C【解析】解:(1)冰雪融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故是熔化吸热过程;(2)饮料罐“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过程,故是放热的过程;(3)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液体小液滴汽化成了水蒸气,故是汽化吸热的过程;(4)“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固态,故是凝华放热过程.故选C.六种物态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熔化、汽化、升华;其余三个是放热的;先判定4种现象分别是什么物态变化,最后即可确定哪些是吸热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和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熟记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答案】C【解析】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故不会随路程、时间而变化,更不可能取决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故选C.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路线是直线的运动.物理公式不同于数学公式之处在于物理公式中的物理量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并不能完全按数学中的正比反比之类的来下结论.6.坐汽车时,汽车车窗车门关闭情况下经常发现在前挡风玻璃上出现白色的“哈气”,影响汽车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哈气”出现在挡风玻璃外壁,可以打开暖风消除B.夏季雨天后,“哈气”出现在挡风玻璃内壁,可以打开冷风消除C.“哈气”的形成要吸收热量D.“哈气”是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挡风玻璃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答案】B【解析】解:A、冬天,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是因为车内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挡风玻璃内壁,可利用暖风往玻璃上吹热风,快速把前玻璃温度提高,使玻璃上的小水珠汽化为水蒸气,同时也使水蒸气不会再发生新的液化现象.故A错误;B、夏天,在下大雨后,挡风玻璃上出现的“哈气”,是因为雨后,挡风玻璃的温度降低,低于车内空气的温度,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降低车内空气的温度可以防止液化发生,故司机打开空调,降低车内气温,“哈气”会消失.故B正确;C、“哈气”属于液化现象,液化要放出热量.故C错误;D、哈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挡风玻璃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B.首先要根据生活经验确定题目中提到的白色的“哈气”是什么,然后再针对其形成采取相应的措施;液化放热.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以及使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答案】D【解析】解: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A错误;B、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故B错误;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C错误;D、据课本知识可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D正确;故选D.(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2)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3)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此题考查了响度的理解、控制噪声方式的理解、声音的利用和声速的理解,是一道综合性的声学问题,但难度不大.8.“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神舟十号”飞船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答案】B【解析】解:“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必须是相对静止,才容易对接,所以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十号”飞船是静止的;但他们相对于发射塔架、远洋观测船、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所以相对于它们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在选定参照物时,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存在位移的变化,那么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则静止;要充分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9.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影子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答案】D【解析】解: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10.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答案】A【解析】解: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物体在上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这个虚像又在下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眼睛看到正立、等大的虚像.故选A.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总之是平面镜成像.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正立的虚像.11.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答案】D【解析】解: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程度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偏离程度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只有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根据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会观察波形图进行判断.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12.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A.200mB.400mC.2000mD.10000m【答案】C【解析】解:3min=180s,A、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200m,则汽车的速度v==≈1m/s,这个速度只是成年人步行的速度,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B、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400m,则汽车的速度v==≈2m/s,这个速度也比汽车的实际速度慢,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C、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2000m,则汽车的速度v==≈11m/s,合39.6km/h,这个速度比较接近汽车的速度,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D、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10000m,则汽车的速度v==≈56m/s,合201.6km/h,很显然这个速度太快了,不是汽车的速度,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故选C.先把时间单位分钟换算成秒,然后用选项中的路程除以时间算出汽车的速度,最后看哪个速度更接近汽车的实际速度.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进行估测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是否有足够的了解,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解答本题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汽车速度的了解先估测出汽车的速度,然后根据公式s=vt算出汽车在3min内行驶的路程,看算得的路程和哪个选项的路程更接近.13.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答案】C【解析】解: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据此进行解答.本题考查了沸腾和沸腾条件的应用,应用好水沸腾后温度不变是关键.14.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O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霜是凝固现象B.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C.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D.白雾是水蒸气【答案】C【解析】解:A、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容器壁发生凝华形成的,不是凝固,故A错误;BC、由题意可知,“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是水蒸气,故B 错误、C正确;D、水面上方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C.根据凝华、升华、液化、汽化等的概念,结合实验中的现象可逐一做出判断.了解各个物态变化的概念,并能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与辨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解:A、如图,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3min开始熔化,到6min结束,故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正确.B、在BC段,该物质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该物质从12min开始凝固,到15min凝固结束,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故C 错误.D、该物质在EF段是凝固过程,此放热,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1)熔化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而图中BC段温度不变的阶段就是熔化过程.(2)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所用时间就是物态变化经历的时间.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答案】B【解析】解:A、大象的声音频率属于次声波,不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故A说法不正确;B、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因此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狗能感觉到,故B说法正确;C、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人说话的声音狗是能够听到的,故C说法不正确;D、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但大象和狗的“听声频率”有重叠区,所以大象是能够听到狗的叫声的,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 z~20000H z,高于20000H 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 z的是次声波;从“狗和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得到相关的信息即可解题.本题考查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结合对不同动物、以及人的听觉、发声频率范围的了解可做出判断.17.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答案】A【解析】解: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这样闪电和雷声对应,时间的误差最小,符合题意;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由于雷声经过云层、山脉反射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测量会导致时间偏大,误差大,不合题意;C、B选项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此两次求平均值,也是错误的,不合题意;D、闪电每次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地方,不是固定在一点,因此不能用“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的方法,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合题意.故选A.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闪电传播速度快,雷声比闪电传播的时间,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记下闪电和雷声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公式S=V t可求闪电发生处的距离.本题考查的是光速和声速的大小关系,知道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以及利用这个知识测距离的方法,注重了知识应用的考查.18.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在0~5s的过程中,v A>v 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②正确【答案】D【解析】解:①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由图可知,0-3s A没有开始运动,而此时B已经运动,v A<v B;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只有②正确.故选D.(1)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2)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3)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4)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出现较多的题目,要正确认识路程与时间图象,注意时间段的分析.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9.仔细观察图读数:(1)图(a)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 厘米.(2)图(b)中,物体长度为______ 厘米.(3)图(C)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秒.【答案】2.3;2.50;337.5【解析】解:由图知:(1)图(a)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2cm和3cm之间偏向2cm一侧,估读为2.3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L=2.3cm.(2)图(b)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5cm对齐,估读为3.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50cm-1.00cm=2.50cm.(3)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5min=33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330s+7.5s=337.5s.故答案为:(1)2.3;(2)2.50;(3)337.5.①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②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0.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1)当你用嘴贴着瓶嘴吹气时,如果能分别吹出“do(1)”、“ruai(2)”“mi(3)”“fa(4)”四个音价,请按顺序写出与这四个音价相对应的瓶子的排列______ .(2)当你用金属汤勺敲玻璃瓶时,你听到音调也有高有低,则发声时音调最高的是______ .【答案】乙、丙、甲、丁;乙【解析】解:(1)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乙、丙、甲、丁,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1、2、3、4.(2)瓶子里装有水,敲击瓶子时,振动物体是瓶子和水,水越多,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低.因此此时用金属汤勺敲玻璃瓶时,发声音调最高的是乙.故答案为:(1)乙、丙、甲、丁;(2)乙.(1)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判断音调的高低首先确定振动的物体,然后确定振动的快慢,再判断音调的高低.(2)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解答此类题目的难点和易混点是弄清究竟是哪一部分在振动发声.可联系装水的烧杯进行实验探究,经过对比可增强记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21.如图所示,电冰箱的制冷过程涉及两种物态变化:(1)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吸热,使冰箱内温度______ ;(2)生成的蒸汽又在冷凝器中发生液化______ (吸或放)热.我们知道,在冷凝器里发生的液化是采用______ 方法而实现的.【答案】汽化;降低;放;压缩体积【解析】解:(1)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2)生成的蒸气在冷凝管里又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放热;在冷凝器里的液化是通过压缩机压缩体积实现的.故答案为:(1)汽化;降低;(2)放;压缩体积.(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2)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本题考查了冰箱的工作过程,电冰箱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冷剂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把冰箱内的热量搬到冰箱外面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了生活.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2.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图乙所示的温度计示数为______ ℃(2)给谁加热的过程中,出现如图丙的现象,是在沸腾______ (填“前”或“中”);杯中的气泡是______ (填“空气”或“水蒸气”),这些气泡在上浮的过程中越来越小,说明杯中底部的水温______ 上部的水温(填“>”“<”或“=”).(3)图丁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沸腾图象,则水的沸点为______ ℃【答案】95;前;水蒸气;>;99【解析】解:(1)温度计一个大格表示10℃,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95℃;(3)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到液面时消失,所以乙图是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前,在烧杯底部产生的气泡中的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液化了,所以气泡变小;这些气泡在上浮的过程中越来越小,说明杯中底部的水温>上部的水温.(3)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观察图可知,水沸腾的温度是99℃.故答案为:(1)95;(2)前;水蒸气;大于;(3)99.(1)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2)要正确解决此题,需要了解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到液面时消失;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最后破裂;(3)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沸点.在探究“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应学会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并能通过读取图象,获得有用的信息,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实验进行改进,还要了解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五、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3.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
八年级上册武汉物理期中精选试卷达标检测卷(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武汉物理期中精选试卷达标检测卷(Word 版 含解析)一、初二物理 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_______.(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4)如图中,已知s 1=20 cm ,s 2=80 cm ,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________m/s .【答案】为零 不变 A 320【解析】 【分析】 【详解】(1)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放在中点时,声音传播的距离相等,用时相等,所以时间差为零,即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零.(2)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则1212s s s s t v v v+=-= 因此s 1增大,△t 不变,液晶屏显示数值不变. (3)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1212s s s s t v v v +=-=,增加压力时△t 变小,由于s 2不变,根据s v t=知,速度v 变大. (4)如题图中所示,显示的时间差为:21s s t v v =-,所以(8020)cm320m/s1.875msv-==.【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理解液晶屏显示数值是两接收器收到声音的时间差,利用好此差值,则题目可解.2.小明和小红想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1)小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不同/相同)______厚度的不同隔声材料.接着他一边听秒针走动的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小明在远离声源的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_______(响度/音调)发生改变.然后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___________.(2)为了进一步验证,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声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声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声性能越________(好/差)【答案】相同响度泡沫塑料人到声源的距离差【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要控制不同隔声材料厚度的相同,音调大小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发出的声音音调不会改变,听到响度与听者与声源的距离有关,故小明在远离声源的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由表可知,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泡沫塑料听不见声音的距离最小,故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泡沫塑料;(2)根据控制变量法,为了进一步验证,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声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声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声性能越差.故答案为:(1). 相同 (2). 响度 (3). 泡沫塑料 (4). 人到声源的距离 (5). 差【点睛】本题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及音调的决定因素及响度大小什么有关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是关键.3.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_________.【答案】A B C E 100 1.1【解析】【分析】【详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应选A、B;(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应选C、E选项;(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100、1.1.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A、B;(2)C、E;((3)100;1.1.【点睛】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4.观察表,试写出三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在空气中在气、固、液体中在空气中温度(℃)声速(米/秒)介质声速(米/秒)频率(赫兹)声速(米/秒)0330氧气3162000340 15340水14501000340 30349冰3160500340 100386铁4900﹣5000256340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有:(1)由第一第二列可得:_____.(2)由第三第四列可得:_____.(3)由第五第六列可得:_____.【答案】同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解析】【详解】(1)由表中第一第二列可以看出,同样是在空气中,温度不同,声速也会不同,故可得出:同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2)由表中第三第四列可以看出,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且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3)由表中第五第六列可以看出,频率不同,但声速相同,说明,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5.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ms.(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均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猜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他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如果的确是“温度越高,声速越小”,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0;(2)不变;(3)变大【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铜铃在甲、乙中点,则铜铃与甲、乙距离相等,时间相等;(2)由于乙和甲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乙接收到的时间总是比甲晚一定的时间;(3)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所以在相同距离内,时间减少;解:(1)如果铜铃在甲、乙中点,则铜铃与甲的距离和与乙的距离是相等的,且由于声速相同,所以声音从铜铃到达甲、乙的时间相同.故液晶屏的示数为0;(2)因为铜铃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由于乙比甲远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声音传到乙和甲的时间差是不变的;(3)甲和乙之间的距离一定,由于温度越高,声速越小,所以声音传播到甲和乙的时间都会减增加,故时间差也会变大;故答案为:(1)0;(2)不变;(3)变大.【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有关方面的内容,计算时要注意时间单位和路程单位的统一.二、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6.如图所示,小明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真卷】2016-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和解析
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3分)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5μm=2.5um×10﹣6m B.2.5μm=2.5×10﹣5dmC.2.5μm=2.5×10﹣6cm D.2.5μm=2.5×109m2.(3分)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3.(3分)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一种最简单最普通的运动形式。
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哈雷慧星划过星空B.猎豹在草原上飞奔C.蜗牛缓慢爬行D.荷花盛开4.(3分)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时,我们说卡车静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卡车B.联合收割机C.地面D.地面上的庄稼5.(3分)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1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大客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s,如图所示。
则被超越大客车的车速范围为()A.10~20 m/s B.20~30m/s C.30~40m/s D.40~50 m/s6.(3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7.(3分)如图,摩托车利用消声器来减弱噪声。
湖北省武汉市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达标检查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达标检查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 “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D. 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答案:A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B. 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C. 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D.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答案:A3.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 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D. 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B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 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5.下列关于电与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感线B.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大小无关C. 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D.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和光都能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C.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 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答案:B解析:A选项错误,因为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B选项正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m/s;C选项错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D选项错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不能发出声音。
湖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两根电阻丝的长度相同,它们的电阻分别是R 1和R 2,己知R 1>R 2,当它们并联使用时( ) A .总电阻大于R 1 B .总电阻小于R 2C .总电阻在R 2和R 1之间D .以上三种种情况都有可能2.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后,两只灯泡均发光,两表均有示数,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示数增大,经检查除小灯泡外,其余器材连接良好,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A .灯L 1断路B .灯L 2短路C .灯L 1短路D .灯L 1、L 2均断路3.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V 1的示数为12V ,V 2的示数为OV 开关S 闭合时,V 1的示数为4V 则V 2的示数及R 1:R 2的值为( )A .8V.2B .4V.1C .8v.0.5D .4V.2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在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中点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灯泡L 的亮度不变B .电流表A 1示数变小C .电流表A 2的示数变小D .电压表V 示数变大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向左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1的示数不变B .电压表V 1与电压表V 2的示数之和不变C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小D .电压表V 2与电流表A 的示数之比不变6.R 1与R 2的阻值分别为6Ω的12Ω,把它们分别串联和并联后的总电阻分别为R 串和R 并,则R 串:R 并=( ) A .7:1 B .9:2 C .1:7 D .2:9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灯L 亮,一段时间后灯L 熄灭,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 或R 上,现用一只规格相同且完好的灯L /替换灯L ,正确的判断是( )A .若灯L /亮,则灯L 一定断路B .若灯L /亮,则灯L 一定短路C .若灯L /不亮,则电阻R 一定断路D .若灯L /不亮,则电阻R 一定短路8.为了比较电阻R 1和R 2的大小,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4.5V ,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 1=5Ω,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是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压表量程为0-3V ,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A .0Ω-10ΩB .0Ω-20ΩC .5Ω-20ΩD .2.5Ω-10Ω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移动时,对电表读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 电压表V 1示数减小B 、电流表A 的示数减小,两电压表示数不变C 、电流表A 、电压表V 1示数都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小D 、三个电表的示数都不变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 20Ω”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 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 的电流I 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 的关系是( )12.如图是一个简易“选答器”,一个问题有两个可选择的答案(a )和(b),与它们对应的灯分别由两个按钮(开关)控制,选择哪一个答案就按下哪一个按钮,对应的灯就亮,那么下面所示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二、填空题1.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人教版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1.如图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为()A.B.C.D.【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蜗牛在缓慢的爬行B.猎豹在草原上飞奔C.人体在不断的进行新陈代谢D.地壳运动使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发生改变【考点】机械运动.【分析】本题考查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解答】解:A、蜗牛在缓慢的爬行,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B、猎豹在草原上飞奔,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C、人体在不断的进行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不是机械运动;D、地壳运动使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发生改变,即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故选C.3.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河岸上的树B.船舱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以树为标准,乘客位置变了,所以乘客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以船舱为标准,乘客的位置没变,所以乘客静止,故B符合题意;C、以迎面的船为标准,乘客位置变了,所以乘客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以河水为标准,乘客位置变了,所以乘客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随着超声波的产生B.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没有裂纹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武汉市内装有噪声检测装置,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利用超声波洗眼镜是利用声传递能量【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分析】(1)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3)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音值,是一种监测设备,并不是降低噪音的手段和措施.【解答】解:A、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产生时会发出次声波,故A 错误;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通过声音我们判断锅炉有没有裂纹,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B错误;C、设置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音值,是一种监测设备,并不是降低噪音的手段和措施,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D、超声波可以引起眼睛中的灰尘振动,达到清洗眼镜的目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5.下面哪些现象属于升华现象()A.放在木箱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B.夏天清晨,草地上常有露水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D.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了【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A、樟脑球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故A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体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C、洒在地面的水变干,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D、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是肉中的液体水变为固态冰的凝固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36℃B.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14℃C.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36.9℃D.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的读数除了要认清分度值外,还要看是在零下还是零上.【解答】解:A、图1中甲温度计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上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值,分度值为1℃,因此图1中的温度值为36℃,故A正确;B、图2中甲温度计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分度值为1℃,因此图2中的温度值为﹣14℃,故B错误;C、由图3可知,体温计的玻璃管中的液面对应的刻度比36℃多了9个小格,故示数为36℃+9×0.1℃=36.9℃,故C正确;D、温度计、体温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故D正确.故选B.7.如图所示的熔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石蜡的熔化曲线,熔点为48℃B.甲图BC段海波的状态为液态C.甲图是海波的熔化曲线,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收热量D.乙图表示非晶体的熔化曲线,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在晶体的熔化图象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即为该晶体的熔点;【解答】解:A、由图象甲可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大约48℃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而石蜡是非晶体,故A错误.B、由图象甲可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大约48℃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48℃,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在为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C、甲图是海波的熔化曲线,在熔化过程中仍然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D、由图象乙可知,此物质从一开始加热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为乙为非晶体,故D正确.故选D.8.如图关于光现象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图1 人远离路灯时,影都会越来越短B.如图2小孔成像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像C.如果小孔成像中光源是太阳,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圆形的D.如图3所示,是日食的形成原理【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1)影子在与光的来源的方向相同,人与灯的水平之间的夹角越大,影子越短;(2)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特点可知: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与小孔的距离与光屏与小孔的距离的大小;(3)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大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以判断;(4)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解答】解:A.在路灯下散步,远离路灯时,影都会越来越长,故A错误;B.物体与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与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物体与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与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放大的像;物体与小孔的距离等于光屏与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等大的像,故B错误;C.如果小孔成像中光源是太阳,小孔是方形的,根据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特点可知: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相似.所以是圆形的,故C正确;D.如图3所示,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月球上的光线,月球处在地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月食,故D错误.故选C.9.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苏炳添以9.99秒的成绩闯入世锦赛100米决赛B.宁泽涛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47秒84的成绩夺得金牌C.刘翔以12.91秒的成绩打破110m跨栏奥运会记录D.中国游泳队以7分20秒85的成绩打破世界巨人运动会赛会记录,获得4×200米接力赛冠军【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根据公式v=分别算出各选择项中描述的物体的运动速度,并使单位统一为国际单位,再进行比较选出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解答】解:A、苏炳添以9.99秒的成绩闯入世锦赛100米决赛的平均速度:v==≈10m/s;B、宁泽涛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47秒84的成绩夺得金牌,其平均速度为:v==≈2.09m/s;C、刘翔以12.91秒的成绩打破110m跨栏奥运会记录的平均速度:v==≈8.52m/s;D、中国游泳队以7分20秒85的成绩打破世界巨人运动会赛会记录,获得4×200米接力赛冠军,该过程的平均速度:v==≈1.81m/s;由以上数据比较可知,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故选A.10.如图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从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B.街角的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C.树荫下形成的光斑D.桥在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解答】解:AB、汽车观后镜和街角的凸面镜,是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原理.故AB不符合题意.C、树荫下形成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完成多个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应观察橡皮筋是否在振动B.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应改变两支铅笔之间的距离C.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应改变振动橡皮筋的力度D.探究音色与材料的关系,应该变振动橡皮筋的力度【考点】声音的产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拨动橡皮筋能发出声音,故A正确;B、移动两铅笔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改变橡皮筋振动的频率,来改变音调,故B正确;C、将橡皮筋快速拨动,只能改变声音的音调,不能改变响度,故C错误;D、探究音色与材料的关系,应该变振动橡皮筋的材料,不能变振动橡皮筋的力度,故D错误.故选CD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会形成白色的固体叫做干冰,这是凝固现象B.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放出热量,这是升华现象C.干冰能使高空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这是液化现象D.干冰还能使高空中的水蒸汽凝结成小冰晶,这是凝华现象,会吸收热量【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解答】解: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态干冰,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B、干冰吸收热量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故B错误;C、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故C正确;D、干冰还能使高空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这是凝华现象,会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1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首先要搞清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实验中的操作方法.要研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我们可以以法线为轴线转动光屏,通过现象进行判断.【解答】解:A、沿ON向后转动板A,看不到入射光线,不能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符合题意.B、沿ON向后转动板B,这样板B与ON和A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就可以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符合题意.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只是改变了入射角的大小,板A、B和ON仍在一个平面内,不能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符合题意.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只是改变了反射角的大小,板A、B和ON仍在一个平面内,不能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符合题意.故选B.14.小红和小明在上了停在站台上的G11次列车.小红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观察,觉得自己的类车开始缓缓前进了,但小明说他们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另一列车向相反的方向驶去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认为自己的列车运动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明认为自己的列车没有动是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C.济南西到南京南站运行的速度比南京南到上海虹桥段运行的速度快D.全程的平均速度比济南西到南京南站运行的速度快【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2)分别求出列车在济南西到南京南、南京南到上海虹桥这两个路段的运行过程中平均速度,进行比较即可.(3)根据表中数据求出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的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v=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A、小红以另一辆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和另一辆列车位置发生了改变,认为自己的列车运动了,故A错误;B、小明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和地面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小明认为自己的列车没有动,故B错误;C、已知: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的路程s=1318km,时间t=4小时55分≈4.92h,列车在济南西到南京南的路程s1=1023km﹣406km=617km,时间t1=11:46﹣09:34=2h12min=2.2h,列车在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路程s2=1318km﹣1023km=295km,时间t2=12:55﹣11:48=1h7min≈1.12h.济南西到南京南的平均速度:v1==≈280.5km/h;从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平均速度:v2==≈263.4km/h,由以上计算可知:v1>v2,即列车在济南西到南京南路段运行得快.故C正确;D、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v==≈267.9km/h;由以上计算可知:v1>v,即列车在济南西到南京南路段运行得快.故D错误.故选C.15.过去常用的冰箱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如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门可以看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氟利昂在冷凝器内汽化、吸热,把冰箱内的热放出C.氟利昂在冰冻室内液化、放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D.从冰箱内拿出的冰冻饮料会“冒汗”,这是熔化现象【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2)电冰箱是利用制冷剂在汽化时吸收热量,把电冰箱内的热带走;液化时放热,把电冰箱内热散发到空气中.【解答】解:A、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周围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从冰箱里冒出来的温度较低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A正确;B、制冷剂气态进入冷凝器,气态的制冷剂变为液态的制冷剂,是液化过程,液化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把冰箱内热散失掉,故B错误;C、液态的制冷剂通过电冰箱冷冻室,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把冰箱冷冻室内热带走,故C错误;D、夏天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会“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瓶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5分)16.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0﹣4m= 100 μm;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5m/s= 18 km/h;小刚同学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2.41cm、2.83cm、2.42cm、2.40cm、2.43cm,这个小球的直径是2.42 cm;如图中铅笔的长度为8.80 cm,指针式寒暑表的读数为23 ℃.【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分析】(1)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2)去掉偏差较大的数值,对其余数值取平均值就可以得到物体的真实长度,在计算结果时要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3)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此题寒暑表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且分度值为1℃,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解答】解:(1)10﹣4m=10﹣4×106μm=100μm;5m/s=5×3.6km/h=18km/h;(2)2.83cm与2.41cm、2.42cm、2.40cm、2.43cm这四个数相比,测量结果偏差大,因此这个数值是错误的.将其余三个数据取平均值,则这个球的直径是:D=≈2.42cm;(3)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跟8.80cm 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8.80cm;(4)由图知:寒暑表的最小刻度值是1℃,指针指在20℃后面的第3格处,所以指针式寒暑表的读数为23℃.故答案为:100;18;2.42;8.80;23.17.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ao)的波形图,观察如图波形图可知,相同的声音的特征是音调、响度,不同的是音色.【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生体的结构、材料有关.【解答】解:由图可知,音叉、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相同,即振幅相同,因此响度相同;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生体不同,故音色不同.故答案为:音调;响度;音色.18.(1)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栓着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橡皮锤轻轻敲击音叉,音叉发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小的角度;再用橡皮锤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看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大(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站在远处的同学虽可以看到小球弹起,却没有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还与发声体的远近有关.(2)如图乙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可在空气传播、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的音叉不会(填“会”或“不会”)发声,左边的音叉不会(填“会”或“不会”)发声,原因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用小球的弹起来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下列描述中,用到这种研究问题方法的是 DA、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B、真空罩中的闹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C、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D、温度计:液柱高度的变化表示温度的变化.【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在此实验过程中把声音的响度转化为小球弹开的角度.(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解答】解:(1)当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发出较小的声音后,振动的音叉接触小球会把小球弹起较小的角度;当用力敲击音叉发出较响的声音,音叉振动剧烈,接触小球会把小球弹起更大的角度;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站在远处的同学虽可以看到小球弹起,却没有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还与发声体的远近有关.(2)由题干知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会弹起,这是因为右边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由空气传播到左边的音叉,引起左边音叉的振动而发出声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的音叉不会发声,小球不会弹起,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右边音叉产生的声音不会传递到左边的音叉,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在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音叉,通过观察它弹开的幅度,来显示音叉振动的幅度.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你为转换法.A、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实验分析法;B、真空罩中的闹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是推理法;C、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是控制变量法;D、温度计:液柱高度的变化表示温度的变化属于转化法.故选D.故答案为:(1)变大;较大;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2)物体振动;空气;能量;不会;不会;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转换法;D.19.如图所示,分别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所用的装置应该由下至上(“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安装;(2)如甲图所示,将试管放在烧杯中隔水加热,这种加热的方法叫做水溶法,这种加热方法的有点是使固体均匀受热;(3)在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在如表中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可知,B (“物质A”或“物质B”)是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在第2分钟时,海波的物态是固态;在第6分钟时,海波的物态是固液共存状态;(4)小红想利用该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于是将试管取出,在烧杯上方加热后组成了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如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98 ;(5)小芳认为小红所用的实验时间太长,你认为可以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有减少水的质量(只写出一条即可);她还观察到熄灭酒精灯后仍继续沸腾了一会儿,原因是烧杯底部还会从温度高的石棉网上吸收热量但水的沸点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进行;(2)用水加热可以使试管受热均匀;(3)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由表格中可得熔点结合表格海波的状态;(4)由图表可知,水沸腾时有固定的沸点;(5)掌握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是否加盖、是否用酒精。
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为了降低周围环境噪声对学生上课的干扰,以下措施有效的是()A . 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 .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 . 在教室周围植树D .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2. (2分)“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B . 王亚平进行讲课是在利用声波传递信息C . 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D .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3. (2分) (2016八上·卢龙期中) 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 .4. (2分)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 . 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B . 人的大拇指指甲宽约为0.8dmC .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是1.2m/sD . 一个成年人的质量是1×104g5. (2分)(2017·高密模拟)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冰棒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 .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 . 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D . 积雪融化是熔化现象6. (2分)关于光现象的下述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105千米/秒B . 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只有镜面反射人才能看见C . 垂直入射到镜面的光线,其入射角和反射角均为90°D . 在池边看到的在水面下游动的鱼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要高些7. (2分) (2016八上·宁江期中) 我们能看见物体,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 . 物体本身是光源B . 物体必须放在阳光下C . 物体发出(或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D . 物体和眼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8. (2分)下列事例中,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相同的是()(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2)用水压比作电压(3)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4)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A . (1)与(3)B . (1)与(4)C . (2)与(3)D . (3)与(4)9. (2分)(2013·扬州) 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 汽化B . 液化C . 熔化D . 凝固10. (2分)若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A . 15°B . 30°C . 45°D . 60°11. (2分)(2019·包河模拟) 小明同学在学习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以后,总结出以下关于声的四点知识,其中正确的是()A . 只要物体振动就会发出声音B . 声音的响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C . 声是一种波,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D . "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音调低12. (2分) (2017九上·重庆期中)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秋雨连绵,空中弥漫着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B . 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C . 向冰面上撒盐可以使冰在0℃以下的温度熔化,说明的熔点升高了D . 金秋十月美丽的校园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3. (2分)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A . 0°B . 90°C . 45°D . 180°14. (2分)(2016·柳州)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 . “雾凇”的形成B . “雪花”的形成C . “露珠”的形成D . “冰柱”的形成15. (2分) (2018八上·朝阳期末)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 霜的形成是凝固B . 冰糕冒“白气”是升华C . 水烧开了冒泡是汽化D . 冬天树上的“雾凇”是凝固二、不定项选择题 (共5题;共15分)16. (3分)(2017·齐齐哈尔) 如图所示,关于冰的熔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实验装置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B . 冰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C . 图中A、B两点温度相同,所以内能相同D . 持续加热,当烧杯里的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水也能沸腾17. (3分) (2017八上·辽宁期中) 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的是()A .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B . 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 . 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 . 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18. (3分)(2019·河北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B .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开凿隧道时,工人们可以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C .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D . 用煤烧水时,煤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够全部被水吸收19. (3分) (2018八上·滨州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固态酒精是晶体B . 在时,酒精处于液态C . 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D . 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20. (3分)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晶体的熔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固态水银铜固态酒精锡铝钢纯铁﹣38.8℃1083℃﹣117℃232℃660℃1515℃1525℃A . 铝的凝固点是660℃B . ﹣200℃的酒精为固态C . 可选用铁锅熔化锡块D . 在气温为﹣50℃的地方可选用水银温度计三、选择题(声现象) (共2题;共7分)21. (2分)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前者是使声音的________增大,后者是要较好的保持原声的________22. (5分) (2017八上·福建月考) 以下各图是我们学习过的有关声现象的小实验,其中:(1)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 . 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2)观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观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4)观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四、解答题 (共8题;共63分)23. (5分)(2017·营口模拟) 某小组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部分.(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表:时间/min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89898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水沸腾时需要________,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________.(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24. (10分) (2019九上·尤溪期中) 如图所示的“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成9℃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请分析:(1)上述过程包含的物态变化;(2)“冰火花“使人感到凉爽的原因.25. (6分) (2016八·东台月考)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________,此时在纸板B上_______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这说明________;(3)光线以30°角入射进行实验,测得反射角也为30°,由此可得结论: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可靠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26. (27分)阅读短文后回答下面的问题.光污染,来自亮丽的玻璃幕墙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使她能把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
湖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B.一节课的时间是45minC.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5mmD.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是1.2m/s2.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的闪光照片,图中的黑点表示在不同时刻物体的位置,箭头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熔化特点的是()4.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房顶会出现霜,窗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A.液化现象B.凝华现象C.汽化现象D.升华现象5.下面是小红的“物理笔记”部分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A.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了蒸发吸热B.机器的底座需要先把铁变成铁水然后再冷却铸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C.北海的春天,常出现墙壁“冒汗”是汽化现象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升华现象6.下列词语中涉及的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凿壁借光B.海市蜃楼C.猴子捞月D.杯弓蛇影7.下列光理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B.钢笔移位C.小孔成像D.水中倒影8.一束光斜射向平面镜,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A.120°B.90°C.60°D.30°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木工检查木是否平直B.演员对镜练习C.用放大镜直观察指纹同D.阳光穿过树林10.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的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11.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A.光的漫反射B.光的镜面反射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D.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1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13.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A.变大、6m B.变大、5mC.不变、6m D.不变、8m14.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 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B.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15.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云和鱼都是虚像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16.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
湖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m B.中学生的高度约为1.6cm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d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0.8m2.某同学周末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甲车B.乙车C.地面D.路旁的树3.如图是大型超市内常见的自动扶梯,它能方便快捷地运输顾客上下楼.自动扶梯匀速上行时,一位站在一楼地板上的观察者看到自动扶梯上的顾客处于静止状态,则该顾客一定()A.顺着自动扶梯上行方向运动,相对观察者的速度为0B.顺着自动扶梯上行方向运动,相对观察者的速度不为0C.逆着自动扶梯上行方向运动,相对观察者的速度为0D.逆着自动扶梯上行方向运动,相对观察者的速度不为04.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由30颗地球非同步卫星和5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如图是三颗地球同步卫星(从地球上看,每颗好像悬挂在空中不动)轨迹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卫星1相对于卫星2是运动的B.卫星1相对于卫星2是静止的C.卫星1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D.卫星2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5.松开手后一只苹果正在下落,这个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即频闪照片)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判断苹果()A.速度不变B.减速直线运动C.匀速直线运动D.加速直线运动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通过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A.B.C.D.7.正常情况下某同学从家里步行到学校只需10分钟,与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比较接近的是()A.60m B.600m C.1200m D.6000m8.下列事例与实验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A.拨打放在真空罩中的手机,手机能显示来电,却听不到手机的铃声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的跳动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9.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色好坏B.音调高低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1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接下来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这个实验的探究目的是()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发声体在振动11.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C.噪声的接收D.以上三种均是12.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为()a.观察温度计的示数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估计被测物体温d.选取适当的温度计e.取出温度计.A.abcde B.dcbae C.cdbae D.dcabe13.一个体温计的示数为38℃,若没有甩,就用它去测量体温37.5℃和39℃的病人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A.37.5℃和39℃B.37.5℃和38℃C .38℃和39℃D .38℃和38℃14.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B .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 .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D .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5.如图,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A .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C .熔化和汽化都吸热D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16.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 .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 .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C .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D .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17.在自然界中,水这种物质在0℃时是( ) A .固态 B .液态C .固液共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8.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 .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 C .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 .用铁水浇铸工件19.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 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 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 2>v 1)( ) A .钢轨的长度为tB .声在这段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C .钢轨的长度为(v 2﹣v 1)tD .声在这段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二、填空题1.单位换算:10m/s= km/h ; 72km/h= m/s .2.如图所示倒车雷达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其原理回声测距用字母公示表示是s= .如果倒车雷达发出的声信号后经过0.1s 返回到接收器,则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是 m .(v 声=340m/s )3.被敲击时鼓发声靠的是鼓面的 ,鼓声能传到人耳是靠 这种介质来传播的.太空中的宇航员那怕离得再近,也要通过无线电进行交谈,这是因为 不能传声.4.如图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从波形可以判断这三种声音的 、 相同, 不相同.(填写声音的特性)5.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这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如图乙测量温度所示方法读数会导致读数 ,如图丙测量长度所示方法读数会导致读数 .6.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可用做空调中的制冷物质.如图空调制冷原理图中,环戊烷在管道里按照箭头所示方向循环流动.首先,气态的环戊烷被电动压缩机压入室外的热交换器1,在这里 并 热量;环戊烷“挤”过非常细的管道后流入室内交换器2,在这里 并 热量.这样周而复始,把热从室内“搬到”室外.7.如图甲所示的长度测量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 ,木块长度是 cm .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的读数是 分 秒.三、实验题1.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 段的路程S AB = cm ,如果测得时间t AB =1.6s .则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 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2.如图是某同学做海波熔化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完成海波的熔化曲线.(2)通过分析可知,海波的熔点是℃.海波在熔点时的状态为.t/min012345678910111213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不熔化 D.无法判断.3.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n…11121314151617181920…所示,则(填字母符号)是水沸腾前的情况;B图中气泡变小的主要原因是.(2)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3)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四、计算题1.小明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2s,这次测试中小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2.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3.如图地震发生时,从震源同时发生纵波和横波两种波:纵波破坏力小,速度约为6km/s;横波破坏力很大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速度约为4km/s.利用地震监测仪在图中震中位置进行监测,在测得地震纵波后经过10s 测得地震横波,求震源深度大约是多少?湖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m B.中学生的高度约为1.6cm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dm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0.8m【答案】D【解析】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小于20cm,在16.9cm=0.169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普通教室的高度比一层楼大一些,在4m=40d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步幅在75cm左右,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比75cm大一些,在80cm=0.8m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2.某同学周末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甲车B.乙车C.地面D.路旁的树【答案】B【解析】解:A、该同学坐甲车回家,相对于甲车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B、该同学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以乙车为参照物,该同学是向后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在后退.符合题意;C、该同学坐甲车回家,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是变化的,但方向是向前的.不符合题意;D、该同学坐甲车回家,相对于路旁的树的位置是变化的,但方向是向前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一般由两种考查思路:①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②已知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物体运动状态.3.如图是大型超市内常见的自动扶梯,它能方便快捷地运输顾客上下楼.自动扶梯匀速上行时,一位站在一楼地板上的观察者看到自动扶梯上的顾客处于静止状态,则该顾客一定()A.顺着自动扶梯上行方向运动,相对观察者的速度为0B.顺着自动扶梯上行方向运动,相对观察者的速度不为0C.逆着自动扶梯上行方向运动,相对观察者的速度为0D.逆着自动扶梯上行方向运动,相对观察者的速度不为0【解析】解:在一楼地板上的观察者看到自动扶梯上的顾客处于静止状态,说明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地板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相对静止,自动扶梯向上运动,所以顾客向下运动,运动方向相反,速度大小相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4.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由30颗地球非同步卫星和5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如图是三颗地球同步卫星(从地球上看,每颗好像悬挂在空中不动)轨迹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卫星1相对于卫星2是运动的B.卫星1相对于卫星2是静止的C.卫星1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D.卫星2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答案】A【解析】解:AB、以卫星2为参照物,卫星1与卫星2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卫星1是静止的,故A错误、B正确;CD、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1、卫星2与地球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卫星1、卫星2都是静止的,故CD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5.松开手后一只苹果正在下落,这个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即频闪照片)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判断苹果()A.速度不变B.减速直线运动C.匀速直线运动D.加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解:由频闪照片可以看出,苹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根据v=可知,苹果的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它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根据图象学会分析苹果的运动状态,揭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同时考查了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通过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A.B.C.D.【解析】解:由题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即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象应为过原点的直线,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匀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运动图象是通过建立坐标系来表达有关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一定要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7.正常情况下某同学从家里步行到学校只需10分钟,与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比较接近的是()A.60m B.600m C.1200m D.6000m【答案】B【解析】解:t=10min=600s,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1m/s.根据v=可得,该同学通过的路程为:s=vt=1m/s×600m=600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进行估测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是否有足够的了解,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8.下列事例与实验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A.拨打放在真空罩中的手机,手机能显示来电,却听不到手机的铃声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的跳动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答案】B【解析】解:A、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当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BP机呼叫,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与传播条件,符合题意;C、敲击鼓面发声时,鼓面是振动的,所以鼓面上的泡沫塑料屑会不停的运动,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谈,可以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探究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结合了转化法进行分析声音的产生原因,是中考的热点.9.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色好坏B.音调高低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答案】C【解析】解:“引吭高歌”指声音很大,高指的是响度大.“低声细语”指声音很小,低指的响度小.故选C.【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正确区分三个特征.1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接下来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这个实验的探究目的是()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发声体在振动【答案】A【解析】解:改变伸出桌边的钢尺的长度,改变钢尺的振动频率,改变音调高低,所以实验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故选:A.【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并且能用实验探究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11.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C.噪声的接收D.以上三种均是【答案】B【解析】解:A、隔音墙,并不能控制汽车行驶时发动机产生的噪声,故A错误.B、在声源与居民之间树立了隔音墙,切断了汽车产生的噪声向居民传播的途径,所以这属于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C、隔音墙的建立,可以减小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噪声到达人耳处的响度,但传播到人耳处的噪声在人耳处并没有被减弱.所以也不是在接收处减弱的噪声.故C错误.D、由于B的正确,可以确定D是错误的.故选B.【点评】隔音墙确实起到了减弱噪声的目的.但它是通过三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减弱噪声的要区分开.这是此题考查的目的之一.12.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为()a.观察温度计的示数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估计被测物体温d.选取适当的温度计e.取出温度计.A.abcde B.dcbae C.cdbae D.dcabe【答案】C【解析】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③然后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④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⑤取出温度计.即cdbae;故选C.【点评】温度计是初中物理中较重要的测量工具,要记清使用时的具体步骤,会正确测量和读数.13.一个体温计的示数为38℃,若没有甩,就用它去测量体温37.5℃和39℃的病人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A.37.5℃和39℃B.37.5℃和38℃C.38℃和39℃D.38℃和38℃【答案】C【解析】解: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甩几下,使水银液柱回到玻璃泡中,如果不甩几下,就用来测量两个病人的体温,则:①测量体温是37.5℃的病人时,因为使用前没有将水银柱甩下来,显示的仍然是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8℃;②测量体温是39℃的病人时,该病人的体温高于体温计中的数据,则读出的数据为该病人的体温,为3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体温计时的注意事项﹣﹣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甩几下,使水银液柱回到玻璃泡中.14.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答案】D【解析】解:(1)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2)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白气”,属于液化现象.因此二者都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热现象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先搞清楚变化前后物体的状态,再确定物态变化名称.15.如图,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吸热,汽化放热C.熔化和汽化都吸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答案】C【解析】解: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熔化和汽化都需要吸热,使火箭的温度不会很高,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故选C.【点评】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热和放热情况.16.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A.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D.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答案】C【解析】解: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冬天室外温度很低,室内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凝华为小冰晶,就是“冰花”.故选C.【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7.在自然界中,水这种物质在0℃时是()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解:水在0℃时,如果不能放热,就会保持在0℃的水状态,即为液态.如果继续放热,就会开始凝固,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即冰水混合物.因为蒸发是温度低于沸点时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所以可能为气态,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冰的熔点是0℃,对0℃以下的冰进行加热时,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冰的温度升到到0℃时(0℃的冰),如果能继续加热,冰就会一点点开始熔化(0℃的冰水混合物),等到冰全部熔化后(0℃的水),如果继续加热,水的温度才会从0℃开始上升.18.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 .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 C .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 .用铁水浇铸工件【答案】C【解析】解:A 、冰花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B 、西红柿“冒汗”是因为西红柿上有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C 、卫生球是固态的,变小就是变为了气态,消散在空气中,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D 、铁水是液态的,工件是固态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的几种变化,气态液态;液态固态;固态气态;气态固态;以及物态变化需要涉及到的吸放热情况;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19.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 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 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 2>v 1)( ) A .钢轨的长度为tB .声在这段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C .钢轨的长度为(v 2﹣v 1)tD .声在这段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答案】A【解析】解:设钢轨长度为L , 因为v=,所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 1=;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 2=;时间间隔t=t 1﹣t 2=﹣;所以钢管的长度L=,故A 正确,C 错误;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 2===,故B 、D 均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时间、路程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求时间间隔的表达式.二、填空题1.单位换算:10m/s= km/h ; 72km/h= m/s . 【答案】36;20.【解析】解:∵1m/s=3.6km/h ,∴10m/s=10×3.6km/h=36km/h ,72km/s=72×m/s=20m/s .故答案为:36;20.【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单位的换算,是一道基础题目.2.如图所示倒车雷达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其原理回声测距用字母公示。
湖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是小华同学测量身边物体记录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A.一本新华字典的厚度约3.5 mm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0.175 m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约1.9 cmD.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7×10-3 m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
如图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 的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3.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测量误差偏大,表示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D.测量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尽量减小4.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5.小汽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汽车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11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s,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A.36km/h B.108 km/h C.144 km/h D.180km/h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下图是甲、乙两个网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B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基本相同C甲球的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7.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1)(2)B.(2)(4)C.(1)(3)D.(3)(4)8.在同一个教室中,将一支温度计玻璃泡上涂上酒精,用扇子扇,则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将另一支温度计玻璃泡直接用扇子扇,则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以下答案正确的是A.前者不变,后者变小 B前者不变,后者变大C前者变大,后者不变 D前者变小,后者不变9.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包括次声波、超声波和听得见的声B.市区里种草植树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是因为它发出声的音调太低D.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10.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1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2.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13.如图所示,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曲线是()14.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冬天清晨花草上的霜是凝固而形成的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C.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15.用质地密实的薄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盛有适量的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A纸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B纸的散热性能很好C水的沸点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带点D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二、填空题1.(2分)春节晚会上,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__________是不同的,这些乐器的声音是通过传到观众的耳中。
武汉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docx
武汉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 ( 共 8 题;共 16 分)1.(2分)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了 45m,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是18km/h ,野牛的奔跑速度是480m/min ,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 .短跑运动员、自行车、野牛B .短跑运动、野牛、自行车C .野牛、自行车、短跑运动员D .野牛、短跑运动员、自行车2.(2分)下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 .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 . 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传递能量3.( 2 分) 2016 年 10 月 17 日 7 时 30 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送上太空.在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C .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 .以陈冬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4.(2分)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 .日食B .筷子斜插入水中的部分看上去发生了弯曲C .在电影院的不同位置均能看见银幕上的画面D .通过潜水艇上的潜望镜可以观察到水面上的情况5.(2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是()A .刻度尺放得不正B .刻度尺的刻线没有贴近被测的长度C .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D .测量者的估计能力有所不同6.(2分)物理学中,一些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常用图象来表示,下列图象表示正确的是()A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B .通过恒定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C .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其深度之间的关系D .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 随物距 u 变化的关系7.(2 分)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有速度计,它可以指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 30 分通过的距离是()A . 128kmB . 35kmC . 70kmD . 32.5km8.(2分)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 .运动员、汽车、羚羊B .汽车、羚羊、运动员C .羚羊、汽车、运动员D .运动员、羚羊、汽车二、填空题 ( 共 6 题;共 14 分)9.(1分)他,19岁进入剑桥大学,靠为学院做杂事的收入支付学费.他的伟大成就﹣﹣光的色散、惯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等,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人们赞誉他时,他却说:“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了纪念他对科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了________的物理量单位.10.(3 分)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听不见滴答声的2.1 2.83.7 5.2 1.2实际距离 /m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原理。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 .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B .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 . 吉安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9℃D . 吉安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2. (2分)金帆乐队的队员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出.演奏前,弦乐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A . 音调B . 响度C . 音色D . 传播方向3. (2分) (2019八上·石家庄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音调高B . “轻声细语”中的“轻”指的是音调低C . “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高D . “起调太高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大4. (2分) (2017八上·郑州期中)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 . 在常温下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快5. (2分) (2016八上·井陉开学考) 下列实例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A .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昆虫的位置B . 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C . 外科医生利用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 . 发出声波切削坚硬的金刚石6. (2分)“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道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 .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 .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 .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 .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7. (2分) (2016九下·临沂开学考) 下列物体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A . 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白气”B . 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C .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霜D . 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8. (2分)(2016·林西模拟) 如图所示,在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 . 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 . 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C . 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 . 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9. (2分) (2018八上·江苏期末) 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学好物理的重要能力之一.某种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FG线段平行于时间轴,说明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B . GH线段表示温度不断降低,所以该物质的熔点在不断降低C . 在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处于液体状态D . 在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 故物质既不放热也不吸热10. (2分)(2016·攀枝花)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会变得越来越大B . 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C . 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 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深度要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11. (2分)(2017·深圳) 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B . 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C . 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D . 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12. (2分)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雾气”是水蒸气B . “雾气”是小冰晶C . 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D . 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13. (2分) (2017八上·惠安期中) 如图一只小熊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A .B .C .D .二、填空题 (共14题;共46分)14. (4分) (2020八上·西安期中) 学校举行庆祝国庆70周年文艺汇演,表演中小明通过拨动吉他琴弦,使琴弦________而发声,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1.(3分)如图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为()A.B.C.D.2.(3分)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蜗牛在缓慢的爬行B.猎豹在草原上飞奔C.人体在不断的进行新陈代谢D.地壳运动使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发生改变3.(3分)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河岸上的树B.船舱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4.(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随着超声波的产生B.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没有裂纹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武汉市内装有噪声检测装置,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利用超声波洗眼镜是利用声传递能量5.(3分)下面哪些现象属于升华现象()A.放在木箱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B.夏天清晨,草地上常有露水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D.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了6.(3分)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36℃B.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14℃C.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36.9℃D.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7.(3分)如图所示的熔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石蜡的熔化曲线,熔点为48℃B.甲图BC段海波的状态为液态C.甲图是海波的熔化曲线,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收热量D.乙图表示非晶体的熔化曲线,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8.(3分)如图关于光现象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图1 人远离路灯时,影都会越来越短B.如图2小孔成像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像C.如果小孔成像中光源是太阳,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圆形的D.如图3所示,是日食的形成原理9.(3分)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苏炳添以9.99秒的成绩闯入世锦赛100米决赛B.宁泽涛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47秒84的成绩夺得金牌C.刘翔以12.91秒的成绩打破110m跨栏奥运会记录D.中国游泳队以7分20秒85的成绩打破世界巨人运动会赛会记录,获得4×200米接力赛冠军10.(3分)如图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从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B.街角的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C.树荫下形成的光斑D.桥在平静湖面上的倒影11.(3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完成多个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应观察橡皮筋是否在振动B.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应改变两支铅笔之间的距离C.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应改变振动橡皮筋的力度D.探究音色与材料的关系,应该变振动橡皮筋的力度1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会形成白色的固体叫做干冰,这是凝固现象B.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放出热量,这是升华现象C.干冰能使高空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这是液化现象D.干冰还能使高空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这是凝华现象,会吸收热量13.(3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14.(3分)小红和小明在上了停在站台上的G11次列车。
小红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观察,觉得自己的类车开始缓缓前进了,但小明说他们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另一列车向相反的方向驶去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认为自己的列车运动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明认为自己的列车没有动是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C.济南西到南京南站运行的速度比南京南到上海虹桥段运行的速度快D.全程的平均速度比济南西到南京南站运行的速度快15.(3分)过去常用的冰箱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如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门可以看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氟利昂在冷凝器内汽化、吸热,把冰箱内的热放出C.氟利昂在冰冻室内液化、放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D.从冰箱内拿出的冰冻饮料会“冒汗”,这是熔化现象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5分)16.(5分)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0﹣4m=μm;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5m/s= km/h;小刚同学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2.41cm、2.83cm、2.42cm、2.40cm、2.43cm,这个小球的直径是cm;如图中铅笔的长度为cm,指针式寒暑表的读数为℃。
17.(3分)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ao)的波形图,观察如图波形图可知,相同的声音的特征是、,不同的是。
18.(12分)(1)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栓着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橡皮锤轻轻敲击音叉,音叉发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小的角度;再用橡皮锤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看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有关,站在远处的同学虽可以看到小球弹起,却没有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还与有关。
(2)如图乙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是由产生的、声波可在传播、声波可以传递;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的音叉(填“会”或“不会”)发声,左边的音叉(填“会”或“不会”)发声,原因是;(3)用小球的弹起来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下列描述中,用到这种研究问题方法的是A、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B、真空罩中的闹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C、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D、温度计:液柱高度的变化表示温度的变化。
19.(10分)如图所示,分别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所用的装置应该(“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安装;(2)如甲图所示,将试管放在烧杯中隔水加热,这种加热的方法叫做水溶法,这种加热方法的有点是;(3)在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在如表中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物质A”或“物质B”)是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在第2分钟时,海波的物态是 ;在第6分钟时,海波的物态是 ;(4)小红想利用该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于是将试管取出,在烧杯上方加热后组成了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每隔1min 记录温度计示数(如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5)小芳认为小红所用的实验时间太长,你认为可以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有 (只写出一条即可);她还观察到熄灭酒精灯后仍继续沸腾了一会儿,原因是 。
20.(15分)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勇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应选择较 (“厚”或“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选取两支 蜡烛;为了探究像和物的位置关系,还应选择的测量器材 ;(2)实验时,应使玻璃板 放置在水面纸面上,若玻璃板放置未符合要求,带来的问题是 ;(3)小勇点燃了其中一支蜡烛A 置于玻璃板前,玻璃板后的蜡烛B (“也应点燃”或“不点燃”),他应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蜡烛A 的像,并移动蜡烛B 知道看上去它和蜡烛A 的像 ;(4)平面镜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距离为 ;被测者看到的像与视力表大小 (“相等”或“不相等”),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5)自行车的尾灯使用彼此垂直的小平面镜组成的,结构如图2所示,此时平面镜的作用是(“成像”或“改变光路”)。
请在如图2中画出表示尾灯工作原理反射光线。
(做出一条光线即可)。
21.(10分)2015年10月3日,武汉网球公开赛在光谷网球中心圆满落幕。
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与2013年7月份正式竣工,并作为2014年至2020年“世界女子职业网球赛WTA五赛”比赛场地。
这是武汉市首次承办世界级网球赛事。
(1)在场馆中,配备了许多告诉摄像机来拍摄,高速摄像机能捕捉到快速运动变化的人眼无法分辨的瞬间,通过电视转播,运动员由打的网球使用处于屏幕内,我们却能够感受到球的快速移动,这是因为我们以为参照物。
(2)从武汉二桥到光谷网球中心的距离约为20km,课通过武汉市内的快速通道﹣﹣二环线到站。
二环线全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减弱噪音,道路两旁有塑料墙,这是在减弱噪音。
(3)在二环线道路旁设置有如图所示的标志牌,该标志牌的含义是;在二环线事故多发路段装有固定的超声波测速仪,用来检测行驶的车辆是否超速,已知测速仪发出第一超声波信号,0.2s后收到第一次回波信号,收到回波信号的同时发出第二次超声波信号,0.22s后收到第二次回波信号,求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并判断其是否超速(答案保留两位小数)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1.(3分)如图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为()A.B.C.D.【解答】解: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2.(3分)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蜗牛在缓慢的爬行B.猎豹在草原上飞奔C.人体在不断的进行新陈代谢D.地壳运动使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发生改变【解答】解:A、蜗牛在缓慢的爬行,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B、猎豹在草原上飞奔,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C、人体在不断的进行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不是机械运动;D、地壳运动使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发生改变,即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
故选:C。
3.(3分)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河岸上的树B.船舱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解答】解:A、以树为标准,乘客位置变了,所以乘客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以船舱为标准,乘客的位置没变,所以乘客静止,故B符合题意;C、以迎面的船为标准,乘客位置变了,所以乘客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以河水为标准,乘客位置变了,所以乘客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随着超声波的产生B.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没有裂纹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武汉市内装有噪声检测装置,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利用超声波洗眼镜是利用声传递能量【解答】解:A、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产生时会发出次声波,故A 错误;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通过声音我们判断锅炉有没有裂纹,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B错误;C、设置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音值,是一种监测设备,并不是降低噪音的手段和措施,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D、超声波可以引起眼睛中的灰尘振动,达到清洗眼镜的目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