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口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合集下载

浅论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

浅论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

浅论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论文关键词:文化语言文化差异理解和表达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意识论文摘要:本文旨在从口译的过程出发,通过对语官和文化的分析、比较,列举一系列在口译实践中影响口译的文化因素,以阐明口译的实质是翻译文化而不是语言。

口译最终的目的是让听众理解讲话人的意思。

因此译员应时时兼顾到译出语受众的文化,积极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转换与文化跨越相统一已成为指导口译实践的基本原则。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口译不只是简单的语言问题,它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语言与文化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创立了符号学,他把语言定义为一种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由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等构成的层阶系统。

然而,任何思想的表达—有声的或无声的,都需要在一定的社会范畴内体现出来。

语言不可能是一种独立于社会以外起作用的符号系统,它具有社会性。

而文化又是什么呢?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同时具有民族特征。

因此,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发展的媒介,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最核心、最具影响力的部分。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深层构造机制。

Pattanayak博士在其所着的AspectsofAppliedLinguistics一书中指出:Bothinspaceand玩ngu ageisboththeproductandtheexpressionof culture.①同样,约翰.J.迪尼的《熟悉两种文化与翻译》也体现了这种观点:“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

2口译中需翻译文化而不是语言从口译的表层来看,它是将源语(SourceLanguage)变成目的语(Targetb}88e)的一个语言转化过程。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一、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历史传统、习惯习俗等方面。

这些差异是由长期的历史、地理、社会和民族等因素所决定的。

在口译过程中,由于口译者自身文化背景的限制,往往会出现中西方文化的一些缺失现象,主要原因包括:1. 语言的文化符号不同:中西方语言之间存在着文化符号的不同,比如某些词汇在中西方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内涵,导致口译过程中的误解。

2. 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中西方人在面对问题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逻辑思维方式,这就容易导致在口译过程中理解上的偏差。

3. 文化习俗的差异:中西方文化习俗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在礼仪、饮食、宗教等方面,如果口译者对这些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就容易造成口译的缺失。

二、英汉口译的策略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口译缺失现象,口译者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解决问题,提高口译质量。

具体而言,英汉口译的策略包括:1. 加强文化学习:口译者需要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包括中西方的历史、宗教、思想、习俗等方面,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口译内容,避免出现文化缺失现象。

2. 注重语言的文化适应:在口译过程中,口译者需要注重语言的文化适应性,即在口译时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翻译的内容更具有当地文化的特色。

4. 善用文化衔接点:在口译过程中,口译者需要善于发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善用文化衔接点,使得口译的内容更具有中西方文化的共鸣和共通之处,避免出现文化的缺失。

三、建议为了解决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口译缺失现象,需要从多个方面来提出相应的建议:1. 加强口译人才的培养: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口译缺失现象,需要加强口译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具有丰富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口译人才。

2. 加强口译理论研究:需要加强口译理论的研究,深入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丰富口译理论体系。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翻译是连接不同文化之间的重要桥梁,而口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口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的缺失现象,影响着口译的准确性和效果。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分析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并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将具体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口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将总结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的影响,强调英汉口译策略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深入探讨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在口译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可以为提高口译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对口译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汉口译的影响,特别是在涉及文化缺失现象时的口译策略。

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以及在口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缺失现象,我们希望揭示其中的规律性,并提出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这些方法和策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从而为提高英汉口译的质量和效率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最终,我们旨在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口译困境提供一定的启示,促进口译理论和实践的进步。

2. 正文2.1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习俗、价值观等方面。

在语言方面,中西方语言结构的不同导致口译者需要通过跨文化交流的方式来传达准确的意义。

中文中有很多成语和典故,而英文则更注重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口译者需要在保留原意的情况下进行灵活的转换,避免信息的丢失或误解。

在习俗方面,中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口译者需要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以确保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

在价值观方面,中西方文化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也存在差异,口译者需要在传达思想和情感时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避免引起误解或冲突。

口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口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口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一、前言口译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能和语言能力的工作。

在实践中,口译人员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语言、文化、技术等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口译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二、语言问题1. 语速过快口译人员在现场会遇到发言者语速过快的情况,这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和反应能力;其次,可以要求发言者放慢语速;最后,可以适当缩短翻译内容,只传达核心意思。

2. 专业术语难以理解在某些领域的会议上,会出现大量专业术语,这对于口译人员来说是一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口译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相关领域的基本术语和概念,并在现场时及时查阅相关资料。

3. 口音和方言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口音和方言习惯,在实践中也会给口译人员带来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口译人员需要提前了解发言者的口音和方言特点,并在翻译时适当调整语速和语调。

三、文化问题1. 礼仪和礼节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礼仪和礼节习惯,这在口译实践中也会出现。

为了避免出现文化冲突,口译人员需要提前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礼仪规范,并在现场时注意遵守相关规定。

2.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很大,这也会对口译实践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口译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历史和社会习惯,并在翻译时适当加入相关背景知识。

3. 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翻译时产生歧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口译人员需要注意细节,在翻译时适当注释或说明相关用语。

四、技术问题1. 技术设备故障在现场翻译中,技术设备故障是一个常见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口译人员需要提前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在现场时随时注意设备的工作状态。

2. 技术术语和专业知识在某些技术领域的会议上,会出现大量技术术语和专业知识,这对于口译人员来说是一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口译人员需要提前了解相关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在现场时及时查阅相关资料。

(完整版)口译中礼貌用语和称呼语的跨文化交际差异

(完整版)口译中礼貌用语和称呼语的跨文化交际差异

一、口译中礼貌用语的跨文化交际差异:对于同中国人交往的外国人来说,要弄清楚汉语的礼貌语言也是够麻烦的了。

究其原因就是英语中很少使用谦词与敬语。

下级给上级写信,可能客气一点,但也没有很多特别的谦词与敬语。

不必考虑对方的年龄、头衔、地位等。

下面是汉、英之间的一些例子:1、汉语中常用的套语刘师傅---Master... 令郎---one’s son丫头---one’s daughter 高见---a good idea贵姓---Your name 久仰大名---I’ve heard a lot about you 哪里,哪里。

---Thank you. 大作---one’s book/article,etc.府上---your home;the place you are from耽误您的时间了。

---Thank you for your time.惭愧,惭愧!---I’m flattered. I’m very much honored.2、寒暄语您好!吃了吗?——Hi! / Hello! / How have you been?上哪儿去啊?——How are you? / How are you doing?It’s a nice day, isn’t it ?回头见。

——See you later / soon.好久不见了。

——I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 Long time nosee.How have you been for these days?请随便。

——Be at home,please.请留步。

慢走。

走好。

慢点骑。

——Take care.不见不散。

——Be there,or be square.We won’t leave until we see each other,shall we?3、问候辛苦了。

——You’ve had such a hard time. Thank you for your time.你一定很累了。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汉口译作为涉及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式,已逐渐成为热门行业。

然而,大量学者和从业者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双方之间存在许多文化缺失现象。

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角度出发,探讨英汉口译中可能遇到的文化缺失现象,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缺失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来源于不同的宗教、历史、语言、价值观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化缺失现象:1. 礼仪文化方面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通常比较注重个人独立、自由、平等,当两人见面时,通常会互相问候并握手,交谈时可能不会直接谈论工作或其他私人话题。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注重家庭、社会和个人关系的和谐,见面时会互相问候并打招呼,交谈时可能重点关注关系的维护和人情往来。

因此,如果在口译时没有了解这些习惯和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失误。

2. 文学艺术方面西方文学写作有明显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人物塑造、情感描写和形式实验等方面有其独特性。

而中国文学则有其独特的美学体系和文化传统,例如诗歌、辞赋、曲艺等。

如果翻译方没有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和语言表现手法,就可能出现翻译不准确、意思不清晰的问题。

3. 思维方式方面中西方人民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导方式也存在差异。

西方人比较注重逻辑和分析能力,重点关注事实和证据,而中国文化更侧重于整体思维和概念性思维,注重修辞和比喻。

如果在口译时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翻译者表达不准确或翻译结果缺乏适当的文化感知。

二、应对策略为了避免文化缺失对口译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翻译工作者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只有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在口译中更好地处理和应对文化缺失现象。

因此,加强语言文化教育,提高文化背景知识和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 增强对领域知识的了解翻译工作者需要了解所涉及的领域知识,包括法律、商业、科技、文化、艺术等,这样才能理解原文中的专业术语和行业用语,并在口译中表达准确。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docx1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docx1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docx1浅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意识翻译影响论文摘要: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也就是说,翻译作为语际交流,它不仅只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是文化移植的过程。

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价值标准、审美取向、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文化差异。

因此,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因此,每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民族文化的积淀和印证,翻译成了一种必然的文化活动。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语言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译者在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断地进行着文化的比较,所以译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

这就要求译者要认识到翻译既是跨语言、又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而文化的差异跟语言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

以下就几个方面具体阐述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个人价值观对翻译的影响价值观是不同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并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

作为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它既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因素在人们心中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

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态度、需要和行为方式。

狗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中是一种最为人钟爱的动物,是忠诚的伴侣,怜爱无比。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一、引言中西方文化在词汇、语法、习俗、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在口译过程中,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一些缺失现象的出现。

缺失现象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原本存在的信息在译文中丢失或不完整地传递。

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入手,探讨英汉口译中可能出现的缺失现象,并提出应对策略。

二、文化背景缺失现象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下,英汉口译中常常会出现文化背景缺失的现象。

这是指在译文中丢失或不完整地传递了原文中的文化背景信息。

英语原文中提到“普利茅斯”,因为译者不了解该地名的文化背景,将其直译为“Plymouth”,读者可能无法理解其与历史地位的关联。

针对这一现象,策略之一是加强文化教育。

译者应通过学习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熟悉各自的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在口译中传递相关信息。

译者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化背景资料,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面对这一现象,策略之一是提高专业素养。

译者应具备广泛的知识,包括中西方的文化规范、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递原文中的文化规范信息。

四、文化转换策略针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译者在口译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文化转换的策略,以便更好地传递信息。

具体策略如下:1. 同义词替换法。

在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译者可以根据文化差异的需要,采用同义词替换的方式,以更贴切地传达信息。

英语原文中提到“杀马特”,译者可以将其转换为“追求个性”的译文,以便更好地传递出原文所要表达的文化概念。

2. 解释说明法。

在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缺失现象中,译者可以通过解释说明的方式,将原文中的文化背景和规范信息传达给读者。

英语原文提到“寻祖节”,译者可以在译文中加上解释说明,告诉读者这是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五、结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常常导致英汉口译中出现缺失现象。

为了提高口译质量,译者应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专业素养,并在口译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文化转换策略。

浅谈口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_李咏梅

浅谈口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_李咏梅

浅谈口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李咏梅黄文琴(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摘要:在口译过程中,交流受阻除了语言技能方面的问题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造成的。

该文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在生活习俗、思维模式及比喻和联想方面的差异,旨在说明口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不仅需要精湛的双语技能,而且也需要丰厚的文化背景知识。

文化差异;生活习俗;思维模式;比喻和联想关键词: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口译就是一项以语言为基础的活动。

译员的主要任务简单说来就是传达信息,实现双语间的交流。

很多情况下交流失败或受阻,并不是因为译员遇到了语音、语汇或语法方面的障碍,而是由于译员只注意语言形式的对等,忽略了转达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造成的。

口译不只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还是把一种文化转换成另一种文化。

在跨语言交际中,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传统习惯以及行为、思维模式各异,所对应言辞的文化内涵迥然不同,而各自又都是按照自己所遵从的文化模式来表达思想和感情。

对于对方的背景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障碍。

翻译是跨文化的桥梁,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移植的纽带,译者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应尽力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中的可理解性,使原语与译语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相当,尽量缩短两种语言文化间的距离,消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造成的障碍,真正让译文成为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造成文化障碍的原因做一分析,以提高大家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1.生活习俗人们往往由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而给语言赋予不同的含义。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习俗,包括礼仪,习惯,喜好和禁忌。

如果对中英两国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习俗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的表达与理解有很多是迥然不同的。

因而在翻译,特别是口译时,要慎重对待。

首先,汉英语言中亲属称谓差别很大。

英文里的称谓比较笼统,比较模糊,而中文里的称谓分的较细,中国人习惯把身份分得一清二楚。

国外文化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探讨

国外文化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探讨

国外文化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探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翻译作为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国外文化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一、语言与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承载着一种文化的符号和结构。

因此,语言难以被分离出其所属的文化背景。

比如,中国汉字的结构与英文字母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也反映了中西方两个文化的不同。

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容易将自己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思维推导到异文化中,这样就会造成误解和翻译失效。

二、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失误文化差异就是文化间在各种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惯等。

一些细节的变化也很容易导致翻译的失效。

比如,中国茶道的礼仪与西方的餐桌礼仪不同,如果将中文中所说的“茶道”直接翻译成“teadrinking”,西方读者是很难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的。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将目标文化内涵考虑进去,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所传达的信息。

三、翻译人员的文化素养在处理跨文化翻译时,翻译人员的文化素养非常重要。

翻译人员需要具有广泛的国际视野,对其他文化的价值观念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应该注意到一些细节,如文化背景、语境、色彩的含义等等。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翻译工作被委托给了独立翻译人员,然而他们的文化素养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差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升,机器翻译也越来越发展成熟。

但是,在处理文化翻译时,机器翻译往往难以体现出真正的文化内涵。

机器翻译基于计算机程序的规则,往往无法适应不同语言及文化之间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文化翻译时,人工翻译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五、结语文化翻译在保持信息的准确性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文化差异问题。

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机器翻译也需要不断迭代和进步,才能在文化翻译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口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口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口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口译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是我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参考内容。

1. 速度与准确性的平衡:在口译过程中,经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将源语言的内容转化为目标语言,同时保持准确性。

这时,需要平衡准确性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参考内容:提高语言水平和专业知识,增加语言流利度并且保持正确,通过阅读和听力练习提高反应速度。

2. 专业术语的处理:口译中常常涉及到各种专业领域的知识,因此需要熟悉并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

参考内容:通过学习专业词汇,识别并理解常见的专业术语,建立一个专业词汇库,并根据实际需要持续更新。

3. 文化差异的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口译工作中对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翻译。

参考内容:了解目标语言和源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学习并熟悉常见的文化习俗和背景知识,并且注重跨文化交际的技巧。

4. 压力管理:口译工作常常面临紧迫的时间要求和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因此需要学会管理压力,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参考内容:进行身体和心理的放松和锻炼,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寻找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5. 听力技巧的提高:口译过程中对源语言内容的听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能够快速准确地听取并理解对话和讲话中的信息。

参考内容:进行大量练习,提高听力技能,例如通过听新闻、电视节目、以及参加各种听力训练活动来提高听力水平。

6. 笔记和记忆技巧:在口译实践中,记忆和记录是重要的技巧。

参考内容:采用合适的记笔记技巧,例如简化符号和缩写,重点记录关键信息并准确不遗漏,熟悉常见的记忆方法,例如分段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等。

7. 沟通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口译中,除了准确地传递信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和其他参与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参考内容:通过练习和角色扮演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注意声音、语速、语调、肢体语言等方面的表达技巧。

8. 实时技术的应用:现代化的口译设备和技术对于提高口译质量和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要学会灵活运用和适应技术。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翻译是一项既复杂又有趣的工作,尤其是在处理文化差异时。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国家、地区或民族之间在价值观、习俗、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会给翻译者带来挑战。

如何处理这些文化差异,使得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能被目标读者所接受,成为了翻译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首先,翻译者需要了解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

只有了解原文的背景,翻译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例如,如果原文中出现了某个地区特有的习俗或传统,翻译者需要对其进行解释或适当调整,以使得译文更符合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

否则,目标读者可能会对译文感到困惑或不理解。

其次,翻译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

在处理文化差异时,翻译者可以采用直译、意译、加注等不同的翻译策略。

直译是指尽量忠实于原文,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意译则是指在保留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进行适当调整。

加注则是指在译文中加入注释或解释,以帮助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

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此外,翻译者还需要注重语言的地道性。

语言的地道性是指译文与目标语言的习惯用语、表达方式等相符合。

在处理文化差异时,翻译者需要尽量使用目标语言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以使得译文更贴近目标读者的习惯和口味。

如果译文中出现了过于生硬或不习惯的表达方式,目标读者可能会对译文感到陌生或不自然。

另外,翻译中还需要注意文化隐喻的处理。

文化隐喻是指某个文化中特有的隐喻表达方式。

不同文化之间的隐喻常常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将原文中的隐喻转换成目标语言中相应的隐喻,以使得译文更易于被目标读者理解。

如果直接将原文中的隐喻进行翻译,可能会导致目标读者对译文的困惑或误解。

最后,翻译者需要注重审校和反思。

在完成翻译任务后,翻译者需要对译文进行审校,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同时,翻译者还需要反思在处理文化差异时的不足和问题,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专业的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

专业的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

专业的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口译作为一门专业的翻译技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专业的文化差异对口译工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将就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进行探讨,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和应对之策。

一、口译的文化背景要理解专业的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首先需要了解口译的文化背景。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独特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各个文化体系。

而口译作为跨文化沟通的媒介,必须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进行。

二、语言障碍与文化碰撞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和载体,文化则对语言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口译过程中,由于双方使用的是不同母语,语言障碍会成为一种难以避免的问题。

加之,文化差异为语言障碍增添了新的因素,口译者需要在文化碰撞的环境中进行准确的传译。

在进行口译时,源语和目标语之间不仅存在词汇差异,更重要的是文化概念的差异。

不同文化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往往存在差异,特定词汇的含义也可能因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

比如,中国的“红牛”在西方语境中是一种动物,而在中国是一种功能性饮料,这就需要口译者进行准确的文化解读和翻译。

因此,文化差异对口译工作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三、文化差异引发的挑战文化差异对口译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与翻译:不同文化背景下,词汇的使用和翻译方式也会各有不同。

这就要求口译者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多语种的语言能力,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传达对应的文化内涵。

2. 礼貌与行为规范:不同文化对待礼貌和行为规范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在口译过程中,口译者需要根据场合、对象和文化习俗进行恰当的调整,以保持沟通的顺畅和尊重。

3. 非语言表达:除了言语交流外,非语言表达也是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不同文化对于肢体语言、表情和姿态等的理解和运用方式也存在差异,口译者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准确的传达和解释。

四、应对策略和发展方向面对文化差异对口译的挑战,口译者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和发展方向:1. 提升语言和文化素养:口译者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语言和文化素养,熟悉各个文化体系的习俗、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便更好地适应文化差异并准确传达信息。

汉语口译中的文化因素与跨文化沟通

汉语口译中的文化因素与跨文化沟通

汉语口译中的文化因素与跨文化沟通跨文化沟通是口译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为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语言只是传达信息的媒介,文化因素才是真正决定交流效果的关键。

汉语口译作为一门复杂而又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艺术,其文化因素对于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汉语口译中的文化因素,并探索在跨文化沟通中如何处理这些因素。

一、文化对口译的影响文化在口译工作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语言的使用和理解产生影响。

例如,在英语中,“time is money”是一种常见的说法,而在汉语中,“时间就是金钱”并不常见。

如果译员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可能会将其直译为汉语,在沟通中产生误解。

其次,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也会对口译工作产生影响。

例如,在西方国家,个人主义是普遍的价值观,而在中国,集体主义更加重要。

这种差异可能会在口译中导致译员没有完全准确地传达对方的意思,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涉及到的文化背景。

最后,文化的语境差异也会影响到口译的准确性和准确度。

汉语中有很多独特的词汇和短语,其意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译员不能够理解并且准确地传达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沟通的失败。

二、处理文化因素的技巧在处理汉语口译中的文化因素时,译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译员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不同文化的背景和价值观,了解其中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并传达对方的意思。

2. 通过广泛阅读和积累词汇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只有通过对不同领域的阅读和学习,译员才能够在专业领域中更加准确地传达信息。

3. 灵活运用口译策略。

译员需要灵活运用口译技巧来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比如,在遇到无法准确传达的词汇时,可以通过解释或提供类比来让对方更好地理解。

4. 了解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汉语口译中,译员需要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对于对话环境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处理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或误解。

三、案例分析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文化对于口译的影响和如何解决。

外语专业翻译实习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总结

外语专业翻译实习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总结

外语专业翻译实习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总结在外语专业翻译实习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原文材料。

这些文化差异对翻译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和应对这些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本文将就外语专业翻译实习中常见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进行总结。

一、语言习惯的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习惯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这对翻译实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面对原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修辞手法:某些修辞技巧在不同文化中的表达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比如,中文中常用的比喻、典故等,可能在其他语言中无法找到合适的对应表达。

因此,在翻译时要根据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特点,寻找最恰当的翻译方式。

2. 语气和语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会导致在语气和语调上存在差异。

在翻译实习中,需要尽量把握原文中的情感色彩和语气,准确传达给目标语言读者。

3. 社交礼仪:不同文化对于社交礼仪的重视程度不同,翻译时需要注意原文中的社交辞令和礼貌用语的翻译,以确保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有效交流。

针对以上的文化差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应对策略:1. 学习目标语言文化:深入学习目标语言所对应的文化,了解其语言习惯、修辞技巧、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特点。

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翻译时的文化敏感性,更好地匹配源文和译文。

2. 多角度查证:在遇到困难的源文句子时,可以借助网络、词典等工具查证更多的解释和用法。

同时,也可以与母语为目标语言的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 积累丰富经验:学习外语翻译需要长期积累经验,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文化差异。

在实习期间,可以多进行翻译训练,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二、知识背景的文化差异外语专业翻译实习中,涉及到各种领域的原文材料,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差异。

以下是针对这方面的应对策略:1. 建立专业词汇表:针对常用的领域,如法律、医学、经济等,可以建立自己的专业词汇表。

论口译面对的文化差异问题

论口译面对的文化差异问题

论口译面对的文化差异问题张文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是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是协调关系的社会行为。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类间彼此沟通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行为。

没有人们彼此间的沟通就没有人类的文明。

口译活动正是因操不同语言的人们彼此进行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的需要而产生的。

一个人所接受的文化传统教育和熏陶从属于一定的民族。

由于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体现于生活在不同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人的习惯、行为模式、思维模式、观念意识就会有所不同。

这些相异的方方面面是跨语言交际中口译译员不可避免要面对的现实。

一、关于口译中的文化障碍问题口译过程中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译员发音准确,不存在语法错误,能够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却未能使交际双方达到沟通,有时还会使他们感到莫名其妙或不快,甚至会产生误解。

下面举几个汉、英口译方面的例子:情景1:一位初来中国访问的加拿大客人,临行前不解地问译员:“当我赞扬你们时,为什么你们总是否认?总是说:‘不,一点也不好。

’我不是一个虚伪的人。

当我赞扬你们时,我说的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按照中国人的价值标准,做人应该谦虚不傲。

从小在这样的文化模式中长大,人们自然养成了以谦虚的态度对待赞扬的习惯。

而在西方人看来,称赞是对他们的鼓励、认可、赞同,他们习惯向称赞他们的人表示感谢。

情景2:一位年轻的译员陪同某个国家的大学校长代表团参观访问。

尽管成员都是教授,他在介绍时却一律称为Mr.so and so。

他觉得这样已经十分有礼貌了。

殊不知客人们难免有几分不快。

因为在英语国家里,对有教授职称和有博士学位的人应称呼“某某教授、某某博士”,以表示尊敬。

而Mr., Miss., Mrs.是对所有的人的称呼。

情景3:主人陪一对六十多岁的美国夫妇游览观光一天后,将客人送回饭店。

客人邀请主人去房间喝杯咖啡,主人谢绝道:“不打扰了。

今天走了不少路,还登上了长城,您们这么大年纪了,一定很累了。

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及译员的应对策略

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及译员的应对策略

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及译员的应对策略摘要:由于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口译员来说,除了掌握译出语语言表层次的信息外,更要掌握译出语语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在口译过程中,若不恰当处理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障碍问题,就会产生误解,导致交际中止。

本文分析了口译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障碍问题,并着重指出了口译中应对文化差异现象的翻译策略。

关键字:口译文化差异应对策略Abstract:Becaus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terpreters are required to do both the surfac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nguage itself and the deep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aning conveyed in that cultu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dealing with cultural obstacles caused by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appropriately can cause misunderstanding, resulting in communicative suspension. This paper, while analyzing the cultural obstacles caused by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expounds on the specific cop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at an interpreter should take in dealing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Key Words: interpreter cultural differences coping strategies一、引言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为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及传播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

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解决方法

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解决方法

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解决方法在如今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已成为一种必然的现实。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和成果需要进行跨语言的传播和交流,而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翻译实现。

然而,论文翻译中难以避免的文化差异却也给翻译过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严重影响到了学术成果的精准传播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解决方法,希望能为广大学者和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文化差异是论文翻译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所处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宗教等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所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这就导致了在进行论文翻译时难以避免的文化冲突和误解,降低了翻译的质量和效果,甚至导致了学术成果的误解和偏差。

具体来说,文化差异可能会对论文翻译中的以下方面产生影响:1. 词汇选择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与含义往往不尽相同,同一个概念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涵义。

比如,在将英文论文翻译为中文时,有些概念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需要用不同的汉语表述方式来传达相应的含义。

而在将中文论文翻译为英文时,则要注意避免出现“中式英语”的问题,要注意以符合英语语法和表达习惯的方式进行译文表述。

2. 文化背景论文翻译涉及到的领域和专业背景也往往有文化差异。

不同地区的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有所差异,不同语言的学科术语和概念体系也存在差异。

比如,在将英文的社会学论文翻译为中文时,需要注意在中文中如何表达英文中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概念体系。

3. 情感倾向语言中往往存在一些情感色彩或文化符号,这些符号和情感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环境中可能得到不同的解释和表达方式,而这些情感倾向和文化符号则会对论文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在将中文的文化评论论文翻译为英文时,需要对中国文化符号和情感倾向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在英语表达中注意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

二、如何解决文化差异的问题了解文化差异并加以解决是论文翻译中的关键问题。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

从中西方文化缺失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英汉口译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重要桥梁,英汉口译起到了沟通和交流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文化差异的问题,这些差异往往会导致失误和误解。

本文将就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现象探讨英汉口译的策略。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而这些差异会对口译的准确性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口译人员来说,了解和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可分为社交礼仪、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等方面。

如在社交礼仪方面,中国人习惯在见面时互相问候并谈论一些问候用语,而西方人则更注重礼貌、表达个性和亲近感。

在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人往往更加谨慎保守,而西方人更注重创新与变革。

在文化价值观方面,中国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孙子兵法》所体现的九个方面的思想应用到现代文化中,中西方文化的可比性是深厚的。

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观,注重个人权利和尊重个人选择。

这些文化差异影响到了中西方人们的行为模式、思考模式、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在英汉口译时,有效的交流和传递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策略来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现象。

下面是一些应对策略:一、了解文化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做好口译工作的必要基础。

口译人员应该就所从事行业的专门领域进行调研,并积极学习不同领域所涉及的文化差异,这既有助于对对话主题的理解,也能对口译人员在对话时的回应和表达作出指导。

二、注重口语和语境知识英汉口译需要平衡两个文化的差异性,为准确传达信息,必须用正确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由于中西方的语言也存在差异,口译人员需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和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并理解词语的地区、背景和语境等方面的信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信息。

三、适当的文化转化面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或许适当的文化转化能够更好地实现交流。

我们可以做出适当调整,将表达方式转化为使对方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比如更换相关的物品或者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口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作者:赵旋高晓燕
来源:《卷宗》2013年第07期
摘要: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文化差异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理解和沟通带来了较大困难。

译员应具有跨文化意识,充分考虑双方语言的文化差异,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文化补偿策略。

关键词:口译;文化差异;补偿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中西交流的口译活动日渐增多,口译活动质量也越来越为翻译界所重视。

口译由于其特有的时限性及独立性,其效果除了取决于译员源语与目标语的语言水平外,还取决于译员是否能在瞬时处理两种语言隐含的文化差异,从而译出符合受众语言习惯的目的语,因而译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低决定了口译质量的高低。

1 口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关于口译的定义曾有许多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侧重因素做出不同的阐释。

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认为: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問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张文教授对口译的概念进行了较全面的界定。

她认为:口译是在人们跨文化、跨语言的交往活动中,为消除语言障碍,由能运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语言的人,采取口语表达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

上述定义,虽然语言表述不同,但都基本表达了口译的本质,即口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在跨文化交际口译中,口译者很可能面临的是截然不同的文化,口译员必须要明确跨文化交际和口译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文化差异导致的种种错误。

2 口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口译过程中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译员发音准确,不存在语法错误,能够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却未能使交际双方达到沟通,有时还会使他们感到莫名其妙或不快,甚至会产生误解。

下面举几个汉、英口译方面的例子:
情景1:一位年轻的译员陪同某个国家的大学校长代表团参观访问。

尽管成员都是教授,他在介绍时却一律称为Mr. so and so。

他觉得这样已经十分有礼貌了。

殊不知客人们难免有几分不快。

因为在英语国家里,对有教授职称和有博士学位的人应称呼“某某教授、某某博士”,以表示尊敬。

而Mr., Miss., Mrs.是对所有的人的称呼。

情景2:主人陪一对六十多岁的美国夫妇游览观光一天后,将客人送回饭店。

客人邀请主人去房间喝杯咖啡,主人谢绝道:“不打扰了。

今天走了不少路,还登上了长城,您们这么大年纪了,一定很累了。

早点儿休息吧。

”译员将主人的话直接译成英文。

客人立即回答说:“We' re not tired at all. We' re energetic enough to climb the Great Wall again and have a race with you.”虽然没有直说,但话语中流露出他们并未年老体衰的弦外之音。

在汉文化中,“老”是尊称。

主人是按照自己民族文化习惯在向客人表示关切。

而在西方“老”意味着衰老,人们忌讳说“老”字,特别是对年纪较大的人。

另外,有时我们会看到译员在进行口译时,因讲话人使用了成语典故、习语套话或一种语言中特有的词汇、短语,在译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达而“卡壳”的尴尬场面。

从上述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交际的失利或受阻,并不是因为译员遇到了语音、词汇或语法方面的障碍(即语言障碍),而是由于译员只注意语言形式的对等,忽略了转达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所造成的。

在跨语言交际中,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传统习惯以及行为、思维模式各异,所有对应言辞的文化内涵迥然,而各自又都是在按照自己所遵从的文化模式来表述思想和感情,对于对方的背景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障碍。

文化差异和语言的差异是产生文化障碍的根源,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理解、相互交往带来了困难。

同一文化背景、操同一语言的交际双方由于共享一种文化模式,他们可以用对方所期待的方式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

而在跨语言交际中,文化背景不同、母语各异的交际双方因为文化模式不同,处理信息的方式当然也就不同。

因此在理解上就会出现偏差。

换言之,一旦说话者和听话者赋予语言的文化意义在质上出现差别,误解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3 口译过程中的文化补偿策略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主张以“目的论”为中心,把译者和翻译从原语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翻译视为一种目的性行为。

功能派学者们特别指出他们的理论也适合于口译。

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这对译者灵活运用各种笔译方法处理口译中文化因素有很大的启迪。

结合口译的具体特点和要求以及口译现场的实际情况,口译中处理文化因素应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

1.增益法。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常常阻碍对口译内容的正确理解。

在口译过程中对通常不易理解的地方加以解释,适当增词,这不仅能保留源语文化特色,也便于听众理解,不失为处理文化差异的好方法。

2.精简法。

口译的即时性要求很强,反应时间一般为2秒至4秒,口译者必需在短时间内理解信息并准确精练地表达出来,这时,用减词、概括的方法传达隐含在语境中的意义则十分必要。

3.逻辑连接。

由于英汉民族思维模式的不同,两种语言在句法上有着显著的差别。

汉语属于意合语言,英语则属形合语言。

因此,在两者的相互转换过程中,口译者应注意连接词语的正确运用,符合听众的语言习惯。

4.人称指称。

由于中英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两种语言中的第一人称复数能指与所指有不一致的情况。

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而英美文化则是“个人主义文化”,人称代词的使用充分证实了这一说法。

中国人喜欢用“我们(的)”,如“我们家、我们学校’"、我们家乡”,听话人即便不属于自己的社团或机构;而英美人在“we”“our”的使用上非常注意,要看对方是否属于自己这一方,是否与自己站在同一立场。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中国人说的“我们”实际上就是英美人说的“I,my”。

例如,“这儿就是我们学校,让我带先生参观参观吧!”这句话里的“我们”实际上就是指“我的学校”,翻译成英文时应用“my school”表达。

由于中英的第一人称意义都较为模糊,口译人员在翻译时应特别小心,根据当时的语境辨别出真正的所指,以有效地传达信息。

5.审美补偿。

美在不同的文化中,就体现出不同的形态。

同样的事物在有些文化中被认为美,在别的文化中却很可能被认为丑,或是感受不到美,这就使得听众体味不到愉悦,从而给文化的传递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此种情况下口译者应尽量贴近目的语的审美观,用目的语文化中的审美客体代替源语文化的审美客体。

4 结语
口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文化差异使得口译过程表现出文化空白、文化冲突等现象。

由于口译的即时性、现场性和松散性的特点,致使对译者在文化敏感度上,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文化补偿的能力上都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译者应有较高的跨文化意识,通过适度的文化补偿措施更好地传递信息,使译语达到准、顺、快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C].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 刘宓庆. 口笔译理论研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 梅德明. 高级口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5] 夏廷德.翻译补偿研究[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203-204.
[6] 仲伟合.《英语口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