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教案:长短排序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区分物体的长短,并能按照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进行排列。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让幼儿掌握长短排序的方法。
2、难点幼儿能够理解长短的相对性,并能灵活运用排序方法。
三、教学准备1、长短不同的吸管、小棒、纸条若干。
2、不同长度的绳子若干。
3、三个高矮不同的布娃娃。
4、教学 PPT 。
四、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教师出示三个高矮不同的布娃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哪个布娃娃高,哪个布娃娃矮。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布娃娃,你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呀?”幼儿观察后回答:“它们一个高,一个矮。
”教师:“那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从高到矮或者从矮到高都可以。
”请几位幼儿上前来给布娃娃排队,其他幼儿观察并评价。
2、认识长短教师出示长短不同的吸管,让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哪根吸管长,哪根吸管短。
教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些吸管,它们的长度不一样哦,你们能看出来哪根长,哪根短吗?”幼儿观察后回答:“这根长,这根短。
”教师引导幼儿用一端对齐的方法比较吸管的长短,并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比较吸管的长短。
3、长短排序教师出示长短不同的小棒,让幼儿尝试按照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进行排列。
教师:“小朋友们,这里有一些小棒,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可以从长到短排,也可以从短到长排。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排序方法。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排序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4、游戏巩固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
老师这里有一些绳子,我会把它们打乱,然后请你们来给它们排排队。
”教师打乱绳子的顺序,让幼儿进行长短排序。
游戏可以进行多次,增加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5、拓展练习教师出示教学 PPT ,展示一些长短不同的物体,让幼儿观察并进行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能按照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快乐,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帮助幼儿理解长短的概念,并能够准确比较物体的长短。
指导幼儿掌握长短排序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现物体长短的差异,并进行有序的排列。
三、教学准备1、长短不同的吸管、小棒、铅笔等若干。
2、排序板或纸条。
四、教学过程1、导入11 教师展示长短不同的两根吸管,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哪根吸管长,哪根吸管短。
12 让幼儿用手比划一下两根吸管的长短。
2、认识长短21 教师拿出更多长短不同的物品,如小棒、铅笔等,让幼儿观察、比较,并说说它们的长短。
22 请幼儿从一堆物品中找出最长和最短的物品。
3、长短排序31 教师示范将长短不同的吸管按照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在排序板上。
32 请幼儿尝试将其他物品进行长短排序。
33 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这是最长的,这是最短的,它们依次排列。
”4、小组活动4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套长短不同的物品和排序板。
42 让幼儿相互合作,进行长短排序。
43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5、游戏活动51 教师说:“请小朋友们把最长的铅笔举起来。
”幼儿根据指令找出相应的铅笔。
52 教师说:“请把最短的小棒放在桌子上。
”幼儿按照要求操作。
6、总结6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长短排序的方法和步骤。
62 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比较物体的长短。
五、教学延伸1、在区角活动中,提供更多长短不同的材料,让幼儿继续练习长短排序。
2、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比较家中物品的长短,并进行排序。
六、注意事项1、教学材料的选择要多样化,且长短差异要明显,便于幼儿观察和比较。
2、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活动主题及目标活动主题:按长短排序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比较大小,区分长短的概念。
2. 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事物排序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和集中注意力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长短条形模型(三种颜色,一组有大小不同的模型)。
2. 平滑地板或桌面。
三、活动过程1. 激发兴趣(5分钟)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之前的学习:请幼儿一起站起来,伸直手臂,比较一下谁的手臂长。
较长的同学举手,其他同学为其鼓掌。
2. 模型观察(10分钟)老师拿出不同颜色的长短条形模型,放在地板上。
让幼儿观察模型的颜色和大小差异,引导他们用手触摸模型。
3. 分类比较(15分钟)老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给一些模型。
要求幼儿根据模型的大小进行分类,找出最长和最短的模型,并排列好。
4. 探究活动(20分钟)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模型的长度差异:请幼儿用手指划一划最长和最短的模型,感受它们的长度。
通过比较,让幼儿发现模型的长短规律。
5. 游戏活动(15分钟)老师设计游戏:幼儿排成一队,拿着自己的模型。
当老师喊出“排一排!按长短排序”时,幼儿要根据模型的长度站成由长到短的顺序。
完成后,称赞他们的努力。
6. 总结与延伸(10分钟)老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过程和体会。
与幼儿一起总结排序长度的规律,例如“越长的在前面,越短的在后面”。
四、活动反思通过这次按长短排序的活动,我发现幼儿对于长短概念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绝大部分幼儿主要通过模型的直观感受来判断长短,而缺乏具体的计量单位。
下一次我会引入尺子等工具,让幼儿通过具体的长度数值来对模型进行排序,加深他们对长短的理解。
此外,活动中我发现有部分幼儿在排序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们往往把长短模型放置不当,导致排序结果出错。
我反思到,可能是我没有给予足够的示范和指导。
下次我会在幼儿进行排序前,与他们一起示范一次,解释正确的放置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排序任务。
小班数学:按长短排序教案
小班数学:按长短排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游戏认识长度的概念。
2.能够观察和比较不同长度的物体。
3.能够用手拿或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4.能够按长度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
二、教学重点1.利用游戏认识长度的概念。
2.能够观察和比较不同长度的物体。
3.能够用手拿或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4.能够按长度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
三、教学准备1.物品:篮子、积木、卡片、毛线等。
2.工具:尺子。
四、教学过程(一) 游戏认识长度概念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各种物品的长度,如桌子、椅子、柜子等,让学生感受到长度的概念。
2.进行游戏:教师出示两个物品并问学生:“这两个物品哪一个更长?”引导学生回答,然后再出示其他的两个物品,继续问学生,直到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感觉,学生被引导去比较物品的长度,明白了长短的概念。
(二) 观察和比较不同长度的物体1.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物品长度的不同,从而引出观察和比较不同物品的长度的方法。
2.分组观察教室内的不同物品并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和掌握不同物品长度之间的差异。
(三) 用手拿或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1.让学生感受长度,让学生用手拿物品并进行比较长度。
2.将教室内的物品进行标注,用尺子进行测量,并与学生手拿物品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测量长度的方法。
(四) 按长度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1.教授如何进行排序,讲解原理。
2.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排序的方法。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小班数学中按长短排序的相关知识和方法,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感受长度的概念,掌握了如何观察、比较和测量长度以及如何按照长度进行排序等知识。
希望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教学目标:1. 能够区分长短,并将物品按长度排序;2. 感知长短的概念和差异;3. 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动手本领和思维本领;4. 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由长到短的五个大小不同的棍子;2. 五个大小不同的水果玩具;3. 一块小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把五个不同大小的棍子放在讲台上,让幼儿看一看,然后问:“这五个棍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用眼睛察看、用口说出差异。
2. 引导(10分钟):老师拿出五个大小不同的水果玩具,抓起其中一个,让幼儿说出这个水果玩具的名字,然后问幼儿:“这五个水果玩具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用眼睛察看、用口说出差异。
3. 实在操作(20分钟):老师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拿到一套棍子和一套水果玩具。
然后老师供给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先摆放一些不同长度的物品在地上,让幼儿进行比对,然后依照长度排序,并依次摆放好。
4. 操作练习(20分钟):老师随机拿出一些水果玩具,让幼儿将其依照长度排序,并把排列好的玩具放到大黑板上。
老师每次会在旁边予以引导并辅佑襄助幼儿完成这个任务。
5.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回顾本节课把握的学问点,强调同学练习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询问同学是否有还有疑问。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时间,不能过于努力探求速度而疏忽幼儿的接受本领,也不能过于拖沓。
2. 细致的察看是必要的,幼儿从这个过程中学习的不仅仅是依照长度排列,更是在察看中学习。
3. 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多次回到例子上,让幼儿反复练习,以便把握技巧。
4. 最后,老师需要记得将幼儿排列好的水果玩具保存,以便利下一次使用。
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教案《长短排序》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长短的概念。
2. 能够根据物品的长度进行排序。
3. 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排序的结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不同长度的物品,如铅笔、书本、长尺等。
2. 教师准备定义了不同长度的卡片,用于展示并比较。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话题1. 教师展示两个不同长度的物品,比如一支长铅笔和一支短铅笔,让学生比较两者长度的长短。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长?什么是短?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简单明了的定义。
步骤二:示范排序1. 教师用不同长度的物品示范排序,比如将一支长铅笔、一只短尺和一本书按照长度从短到长排列。
2. 教师将排序的过程详细呈现给学生,并解释排序的逻辑。
步骤三:学生练习1. 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到一组不同长度的物品,让他们按照长度从短到长排序。
2. 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对他们的思考和操作进行引导和辅助。
步骤四:展示和总结1.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解释他们的排序结果,并与其他学生讨论交流。
2. 教师总结长短排序的方法和技巧,并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排序的结果。
拓展练习:1. 教师让学生在班级内收集一些物品,并用卡片标明其长度,让他们互相交换物品并进行排序,加强巩固。
评估方式:1.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展示过程中的表现。
2. 学生在完成排序任务后的书面或口头表达。
教学延伸:1. 扩展排序的范围,引入“中等”长度的物品进行排序,让学生练习辨别和比较更多种类的长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一些拓展问题,如“如果我们不用直接测量,而是用眼睛判断一个物品是否比另一个物品长,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短排序》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短排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数学乐园》第三章《比较与排序》第二节《长短排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理解长短概念,掌握长短排序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区分长短,理解长短概念。
2. 培养幼儿能够按照长短进行正确排序,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长短概念,能够进行长短排序。
难点:使幼儿在观察、操作过程中,理解排序的规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棒等。
学具:操作卡片、磁性教具、长短排序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棒等物品,邀请幼儿观察、讨论,引导幼儿发现物品之间的长短差异。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磁性教具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讲解长短概念和排序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操作卡片,进行长短排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互相讨论、交流,巩固长短排序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长短排序》2. 内容:(1)长短概念(2)排序方法(3)实践操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一找家里的长短物品,进行排序。
(2)画一幅长短排序的画。
2. 答案:(1)如:铅笔、筷子、绳子等。
(2)幼儿自由发挥,画出长短排序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长短概念和排序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2. 拓展延伸:(1)在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更多长短物品,进行排序。
(2)引导幼儿尝试其他排序方法,如:高矮排序、大小排序等。
(3)组织相关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拓展延伸。
小班数学《比长短》优质教案8篇
小班数学《比长短》优质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中的《比长短》。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长短概念,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长短,掌握长短排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短的概念,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能够进行长短排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长短概念,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比较方法进行长短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短不同的铅笔、绳子、直尺。
学具:每组一套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看出来这些铅笔和绳子有什么不同吗?2. 讲解概念(1)教师拿出两支铅笔,一支长一支短,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长的铅笔是比短的铅笔长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长短。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比较铅笔的长短。
(2)讲解比较方法:用直尺量,或者直接观察。
4.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套铅笔、绳子。
(2)学生用比较方法,判断铅笔、绳子的长短。
(2)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
6.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桌子等。
(2)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比较这些物品的长短。
六、板书设计1. 《比长短》2. 内容:(1)长短概念(2)比较方法(3)排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铅笔、绳子的长短,并排序。
(2)找一找生活中的长短物品,并比较、排序。
2. 答案:(1)铅笔:从长到短排序。
绳子:从短到长排序。
(2)答案不唯一,只要正确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长短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用其他方法比较长短,如用尺子量、折叠等。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比较长短。
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在小班教学中,数学教案的编写和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个好的教案可以有助于引导小班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而对于教师来说,在编写教案时,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教案按照长短进行排序,也是一项有益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从短到长进行排序,可以让教学过程更加有条理,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接下来,我将按照这个思路,给出一些小班数学教案按照长短排序的实例,供教师参考。
1.教案一:认识数字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数字1-10。
教学重点:- 认识数字的形状和含义。
教学内容:- 数字1-10的形状和数量对应关系。
- 通过数数、观察和实践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含义。
教学步骤:- 引入数字的概念,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的形状和含义。
- 利用各种教具和游戏,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数字1-10的书写。
- 进行游戏和练习,巩固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
2.教案二: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符号的理解。
教学内容:- 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 利用教具和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教学步骤:- 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 利用教具和游戏,辅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操作,巩固概念的理解。
- 进行练习和游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法和减法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教案三:认识图形和空间- 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不同的二维图形。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二维图形的形状和特征。
教学内容:- 不同的二维图形的命名和形状特征。
- 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和描述不同的二维图形。
教学步骤:- 引入不同的二维图形,通过实物、图片或幻灯片等展示给学生观察。
- 让学生根据形状和特征,进行分类和命名。
- 进行练习和游戏,巩固学生对二维图形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短排序》三篇
让幼⼉激发排序的兴趣,⼤胆运⽤语⾔讲述排序结果,培养观察、⽐较和操作能⼒。
⽆忧考⼩编整理了幼⼉园⼩班教案《长短排序》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长短排序》1教学⽬标: 1、⽐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胆描述⾃⼰的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 幼⼉每⼈3~4根吸管、排序板等。
教学过程: (⼀)引导幼⼉复习⽐较长短引导幼⼉⽐⼀⽐、找⼀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较长的吸管。
(⼆)按长短排序1、⿎励幼⼉⾃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根吸管,引导幼⼉再次排序。
教学延伸: 1、画⾯条:投放书⾯联系、⽔彩笔,引导幼⼉在⼀组线条中添画⼀跳最长、最短或⽐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线、纸条等引导幼⼉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长短排序》2活动⽬标1、激发排序的兴趣,⼤胆运⽤语⾔讲述排序结果。
2、培养观察、⽐较和操作能⼒。
3、能较熟练地按物体长短的差异进⾏正逆排序。
活动准备1、课件-数学:[3-2]⽐较概念;[3-1]⽐较概念。
2、长短不⼀的⼩棒各4根;⾷⽤⼭楂条。
活动过程⼀、导⼊1、调动幼⼉情绪。
教师:今天⽼师要请客啦,看!这是什么?(长条⼭楂卷)这两根⼭楂条⼀样长吗?(⼀样长)⽼师将其中的⼀根切下⼀⼩块,请⼀幼⼉品尝。
2、⽐⽐看,有什么变化?(⼀根长,⼀根短)然后,⽼师再将长的⼀根切下⼀段,给幼⼉品尝。
(直⾄两根全部吃完)⼆、展开1、幼⼉⾃由探索给⼩棒排序。
请幼⼉⾃⼰⽐⼀⽐⼩棒的长短,排⼀排⼩棒,主动探索排序⽅法,教师观察幼⼉掌握排序的情况。
2、教师利⽤课件与幼⼉⼀起总结、归纳排法。
请幼⼉观看课件:3-2⽐较概念(1)先⽐较4个物体,找出最长、最短的,最短的放在最前⾯,最长的放到后⾯。
(2)然后⽐较其它两个物体的长短、按顺序放在中间,并说出:我是按照最短的、短的、长的、最长的顺序给物体排队的。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短概念,理解长短的比较;2.学会使用直线量度器进行长度测量;3.能够按照长度大小进行排列。
二、教学准备1.直线量度器;2.不同长度的实物(如铅笔、橡皮等);3.室外自然场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时间约5分钟)老师在室外自然场地找出树干、树枝等长短不一的物品,让孩子们自由观察,鼓励他们谈谈看到的不同之处。
然后,老师会让学生来点出各个物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引出“长短”概念。
2. 认知长短概念(时间约15分钟)在认知环节中,老师会介绍《按长短排序》这个活动的内容和目的。
老师会拿出不同长度的实物,让孩子们通过比较,理解长短的概念。
然后,老师会用直线量度器对实物的长度进行严格的测量,并向孩子们解释什么是标准单位。
最后,老师会梳理总结:我们怎么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看哪个更长?看哪个更短?3. 按长短排序(时间约15分钟)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会让孩子们用认知到的长短概念和测量方法,比较不同实物的长短、排序并填表。
孩子们会按照指定的顺序来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和排序。
孩子们应该在每一个分类中按照长度来排列每一个物品。
4. 活动总结(时间约10分钟)老师会和孩子们一起回顾这次活动的内容,检查孩子们是否完成了作业,并向孩子们指出怎样提高自己的长短概念和测量能力。
四、教学反思这次活动我认为有该强化的地方,这里总结了以下几点:1.活动的指导孩子的时间可以再多补充几个实物,加强在现实中对于长短概念的感知力;2.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孩子有些难以理解直线量度器的测量会花费一些时间,这部分学生需要老师多做解释,多辅导。
总的来说,幼儿期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的重要阶段,对于长短概念的认知,是基本的学习内容,更是建立起孩子们整体概念的重要因素。
这样的活动既能加强孩子们的感知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较早开始接触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十分有益。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中的第二节“长短排序”。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长短,学习将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并能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区分出物体的长短。
2. 培养幼儿按照长短进行排序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的能力,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排序的概念,掌握排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区分出物体的长短,并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玩具等。
2. 学具:A4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准备一段关于小动物们比身高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们身高的高低,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长短排序。
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教具(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玩具等),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区分出物体的长短。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将这些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并讲解排序的方法。
3.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学具,让幼儿动手操作,将A4纸上的长短不一的线条按照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进行排序。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排序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教具中的铅笔、绳子、玩具等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对排序方法掌握不到位的幼儿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长短不一的线条,标明“长”和“短”。
2. 在线条下方写出排序结果,如:“从长到短:①②③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中的长短不一的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并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
答案示例:铅笔(长)>绳子(中)>玩具(短)2. 家长评价:家长对幼儿的作业进行评价,并在作业本上签字。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第二章第五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长和短,学会将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长和短的概念,能够辨别生活中各种物体的长短。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长短排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辨别长和短,并能够将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短不同的铅笔、绳子、尺子。
学具:长短不一的小棒、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条长绳和一条短绳,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哪条是长的,哪条是短的。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让幼儿对长和短的概念有直观的认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排序结果,并选代表进行分享。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长短不一的线条,标明“长”和“短”。
2.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将长短线条进行排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长短不一的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2. 答案:家长辅助幼儿完成作业,并记录排序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长和短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将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拓展延伸: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引入高矮、胖瘦等其他比较概念,帮助幼儿建立更为丰富的数学概念体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幼儿数学启蒙》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长短,学习将物体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长短的概念,能够分辨物体长短。
2. 学会按照长短对物体进行排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观察、比较、合作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长短概念,能够自主进行长短排序。
教学重点:长短的比较方法,排序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棒等。
学具:每人一份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孩子们观察铅笔,引导他们注意铅笔的长短。
(2)请孩子们用铅笔比一比,看看谁的长,谁的短。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长短不一的铅笔,引导孩子们认识长短。
(2)通过比较,让孩子们学会将铅笔按照长短进行排序。
3. 随堂练习(5分钟)(1)分发学具,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进行长短排序。
(2)邀请孩子们上台展示,分享自己的排序方法。
4. 小组讨论(5分钟)(1)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按照长短排序。
(2)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1)教师引导孩子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长短排序方法。
(2)提出拓展问题:除了长短,我们还可以按照什么标准给物品排序?六、板书设计1. 长短排序长的物品:铅笔、绳子、小棒等短的物品:铅笔、绳子、小棒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家里的物品,按照长短进行排序,拍照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在观察、比较、讨论中掌握了长短排序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运用,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孩子们尝试按照其他标准进行排序,如高矮、大小等,提高他们的排序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三章《比较与排序》,主要内容包括:理解长短概念,学会用目测、比较的方法进行长短排序,并能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理解长短概念,掌握长短排序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长短排序的方法,并能用语言表达排序结果。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长短概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木棒等。
2. 学具:长短不一的彩色纸条、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小猴子摘香蕉”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小猴子,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会摘到高高的香蕉。
通过讨论,让幼儿初步感知长短概念。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小木棒等,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理解长短概念。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进行长短排序,并讲解排序方法。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套长短不一的彩色纸条,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长短排序。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排序方法。
4. 语言表达(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排序结果,并要求用语言表达出来。
例如:“我排的顺序是从长到短,最长的纸条在这里,最短的纸条在那里。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长短排序》2. 板书内容:长短概念排序方法语言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物品,按照长短进行排序,并告诉家长排序结果。
2. 答案示例:牙刷(长)→筷子(中)→勺子(短)铅笔(长)→橡皮(中)→图钉(短)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应用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达成。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物品的长短、大小差异。
2.能按照给出的物品大小差异进行排序。
3.提高幼儿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1.多个大小不同的水果或蔬菜,如香蕉、木瓜、青辣椒、黄瓜等。
2.长度不同的线或棍子,如钢尺、木棍等。
3.卡片或标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老师通过展示两个不同长度的线或棍子,让幼儿体验对物品辨认的重要性。
老师问:“这两个线有什么不同?”安排幼儿用手摸,看哪一个线更长。
2. 引出文本内容导入水果或蔬菜,并对幼儿进行讨论,比较和分组,指引幼儿辨认物品的长短、大小差异。
比如,“你们能找出长的和短的香蕉吗?”“你们觉得哪一个木瓜更大?”等等。
3. 线上排序老师拿出两个长度不同的线或棍子,让幼儿比较两个物品的大小。
安排幼儿将物品按照长短或大小进行排列,可采用组队竞赛的方式,让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看哪组的排序更快也更准确。
4. 标签排序老师在卡片或标签上写上具有不同长短或大小的单词或数字,如“2”、“7”、“8”等,然后让幼儿将它们按照长短或大小进行排序,通过对每个正确的单词或数字贴上“✔️”标识表示完成。
5. 模式识别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评论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成果,比如“你们做到了哪些难题?”或“你们有哪些要提高的地方”。
四、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加强对幼儿自我评价和批判性思维的鼓励和引导,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
2.在教学准备方面,我认为可以增加一些更有趣和有挑战性的物品或题目,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在教学效果方面,老师应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合理安排分组和设置反馈机制,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以上即是我对《按长短排序》这节数学课的教案设计和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其他幼儿教育工作者,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含反思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长短排序》。
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应该能够完成以下目标:•了解长短的概念及其特点;•能够用手指数数,并能够排出有规则性的顺序;•能够进行长短排序。
1.2 教学内容及节奏时间内容活动形式10 分钟引入观察图片、提问10 分钟呈现材料并观察举例子,齐声回答25 分钟活动时间工具排序游戏、小组讨论10 分钟结尾反思、总结、展示2. 教学准备本节课所需准备的物品:•一张自然场景的图片•一些长短不同的具体器具(如勺子、铅笔、积木等)•用于评估的比大小的表格和手册。
3. 教学流程3.1 引入首先,老师出示一张树木丛生的画面,询问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是否注意到了自然界中大大小小的树木。
通过这种引导方式,孩子们可以注意到自然现象中,存在一些长短不同的物体。
3.2 呈现材料并观察教师向班级里的学生展示一些具体的、长度有所不同的器具(如勺子、铅笔、积木等),并要求孩子们将这些具体物品按照长短分组。
通过这个小活动,让孩子们能够观察到实物之间的长度差异。
3.3 活动时间此时,教师用图例、图片和口头说明引导孩子们研究事物的长短、高度和长度等方面信息的意义。
然后,老师游戏方式教授孩子们如何通过手指数数,并能够排出有规则性的顺序。
接下来是为幼儿们设计的长短排序游戏,通过不同的具体情境,让孩子们研究长短排序的规律和技巧。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贯穿着引导和帮助的口号。
学生们将在教授的指引下进行游戏。
最后,老师组织小组讨论和交流。
通过孩子们的口述,让其他小组的孩子们了解他们在长短排序游戏中对于排序过程和规律的领悟,从而加深大家对于长短排序规律和技巧的理解。
3.4 结尾最后,老师会带领班级孩子们进行一次集体反思和汇报。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提醒孩子们巩固所学知识,并自行训练自己的排序能力。
最后,老师向班级孩子们展示一些好的范例,并让孩子们进行总结和回答。
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长短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比较和排序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能够区分长短,并进行排序。
2.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长短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短不一的小木棒、长短不一的绳子、长短不一的积木等。
2.环境准备:将教具摆放在桌子上,便于幼儿观察和操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长短不一的小木棒,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提问:“谁来说说这些小木棒有什么不同?”2.探索活动(1)教师将长短不一的小木棒摆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2)教师提问:“谁能找出最长的小木棒?谁又能找出最短的小木棒?”(3)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长短的概念,如:“这个长,那个短。
”3.实践操作(1)教师分发长短不一的绳子,让幼儿自己动手将绳子按长短顺序排列。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排序任务。
(3)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排序成果,并进行评价。
4.游戏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玩“长短排序”游戏,将长短不一的积木摆放在桌子上,让幼儿找出规律并排序。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排序的?”(2)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在生活中,你们还能找到哪些长短不一的物品?”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个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2.教师在提问时,是否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长短的概念?3.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是否关注到了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六、教学评价1.教师在本次活动中,能够关注幼儿的操作和表达,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3.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幼儿对长短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七、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长短排序游戏。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长短排序展示区,让幼儿随时观察和操作。
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前言《长短排序》是小学数学中比较基础的教学内容。
通过长短排序的教学,可以让小班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小关系和排序规则,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本篇教案将会介绍长短排序的教学步骤和注意点,希望能对小班数学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辨别物品的大小和长短。
2.能够运用正确的排序规则对物品进行排序。
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物品的大小和长短,引发小朋友对“大小”、“长短”的认识和思考。
老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特征,并辅助学生描述出物品的大小和长短。
2.引导学生运用“两两比较”的方式来进行长短排序。
首先向学生展示两个物品,让学生比较大小或长度,再把与之比大小(或长度)不同的物品与之进行比较,找到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并把所有物品按照大小或长度的顺序排列。
3.给学生发放长短物品卡片或实物,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长短排序。
当学生出现排序错误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出在哪里,让他们找到并纠正错误。
4.给学生列出物品,提出问题:如何排序。
引导学生表示排序规则,即按照大小或长度进行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序。
然后带领学生利用“两个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完成物品的长短排序。
5.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分享、总结的过程中口头表达归纳、总结可得经验。
教学点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
对于学生的错误,老师既要认真纠正,又要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
2.教学环节的内容应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想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结《长短排序》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之一,通过长短排序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大小关系和排序规则,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细致入微地指导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长短排序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长短排序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四个物体的序列,培养幼儿能用语言讲述排列的顺序,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长短排序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四个物体的序列。
2.培养幼儿能用语言讲述排列的顺序。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列的顺序关系,尝试按长短排序。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长短不一的绿色纸条4根,标记图1张。
学具第一、二组:长短不一的冰棒棍人手4根,(或长短不一的铅笔4支)每人1张标记图,操作卡片4、5;第三组:人手3张点卡(分别为I,2,3。
),每人三色花片1盘(数量分别为1~3,如:1红片,2蓝片,3黄片。
),每人1个计算盒,操作卡片11;第四组:人手1套动物卡片(§张,数量分别为1~3,如。
1头猪,2头牛,3只羊。
),每人1个圆点印章j计算盒,印泥2盒,制卡纸若干张,操作卡片12;第五组:人手l张实物排序材料纸(见图一)、实物卡片4张,操作卡片13。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出示四根纸条,‘‘这里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哪根是长的?哪根是短的?用什么办法证明你说的是对的呢?”(把两根放在一起比一比)“比的时候,要把两根纸条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根长,哪根短了。
”出示标记图,“谁会在红线上给这几根纸条排队?想想哪根纸条应该排在最前面,哪根纸条跟在它的后面,要把这几根纸条排得很整齐,一边排一边说:什么样的纸条请你排在最前面,什么样的纸条请你跟在后面。
”请个别幼儿在绒板上操作。
“请大家说说他是怎样给纸条排队的_?”(最长的,长的,短的,最短的,或者最短的,短的,长的,最长的。
)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给冰棒棍,给铅笔排队。
“先把盘子里的冰棒棍、铅笔都拿出来,比比它们哪根长,哪根短,再把它们放在红线上排队,排好以后,从前到后地说说你是怎么排的。
”
第三组,把相同的花片放在一起。
“看看盘子里的花片有什么不同,把相同的花片放在一起,数数每样有几个,再按数目的多少有顺序地送它们回家。
然后再给花片送点卡,一个花片送1的点卡,边送边说……,最后说说;几个什么花片送你几的点卡。
,,.第四组,给动物排队。
“请你按卡片上动物数目的多少排队,再印圆点送给动物,最后
说说:几只动物,送你几的点卡。
”。
第五组,接着给卡片排队。
.“先说说材料纸上前面的卡片是怎样排的,接着往下排,想想该是谁了,把卡片排完。
再从前往后地说说卡片是怎样排的。
”
3.活动评价。
展示铅笔排序的活动,请大家说说是怎样排的,体验排列的顺序和队列的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