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通用版)

合集下载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范本1、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企业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检测和评价工作,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事业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企业、建筑工地、化工厂等。

3、责任部门及职责3.1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部门/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部门负责对企业内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检测和评价,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3.2 企业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制定并实施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并督促各部门和人员的落实。

3.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员工的职业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与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4、监测与检测内容4.1 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对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检测,确保操作规范和适当的防护措施。

4.2 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检测对重要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进行定期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化学物质、尘埃、噪声等。

4.3 职业危害因素个体暴露监测通过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对员工个体暴露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检测。

4.4 职业危害因素评价综合分析监测和检测结果,评价职业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和改进措施。

5、监测与检测频率根据企业内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检测的具体频率和时间表。

6、评价结果管理6.1 职业危害因素评价报告对监测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编制职业危害因素评价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评价结果、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等。

6.2 报告通知与沟通评价报告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并召开相关会议进行沟通和讨论。

6.3 报告归档与保管评价报告需进行归档和保管,以备日后参考和咨询。

7、风险防护与改进措施根据职业危害因素评价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防护和改进措施。

8、培训与宣传定期组织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检测的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模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模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模版一、引言职业病是工作过程中接触或者长期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及时监测和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为企业提供科学的依据,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二、监测目标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目标是确保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减少或消除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三、监测内容1. 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对劳动场所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测定和评估,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2. 工作环境监测:监测工作环境中的噪声、震动、辐射等物理因素的浓度和暴露时间,以及空气中的粉尘、有害气体等化学因素的浓度。

3. 劳动者健康监测:对劳动者进行定期体检,检测与职业病有关的指标,如肺功能、血液中有害物质的含量等。

四、监测方法1. 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方法:a) 化学因素: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样本,使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

b) 物理因素:使用专业仪器测量工作场所的噪声、震动、辐射等物理参数。

c) 生物因素:对劳动场所可能存在的病原体进行采样和检测。

2. 工作环境监测方法:a) 物理因素:使用噪声计、振动测量仪等专业设备对工作环境中的物理因素进行测量。

b) 化学因素:使用空气采样仪器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有害气体等化学因素进行采样,然后送样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3. 劳动者健康监测方法:根据职业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健康监测方法,如肺功能测试、血液检查等。

五、监测频率1. 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a) 化学因素:根据国家标准和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频率,一般为每年或每半年进行一次。

b) 物理因素:根据国家标准和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频率,一般为每年或每半年进行一次。

c) 生物因素: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频率,一般为每年或每半年进行一次。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规范(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规范a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为了加强和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工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正式)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8576-35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经验法、类比法、检查表法、资料复用法、工程分析法、实测法和理论推算法等。

事实上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扬长避短,方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1经验法经验法是依据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借助自身经验和判断能力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传统行业中采用传统工艺的工作场所的识别。

优点是简便易行。

缺点是识别准确性受评价人员知识面、经验和资料的限制,易出现遗漏和偏差。

为弥补上述不足,可采用召开专家座谈会的方式交流意见、集思广益,使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结果更加全面、可靠。

2类比法类比法是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资料进行类推的识别方法。

采用此法时,应重点关注识别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如: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辅材料、产品结构等;②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相似性,包括有害因素产生途径、浓度(强度)与防护措施等;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地理条件等。

某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与评价(通用版)

某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与评价(通用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某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与评价(通用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某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与评价(通用版)目的:了解某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对某电厂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其生产性有害因素粉尘、噪声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二氧化锰、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氨、联氨、硫化氢、甲烷等12种有毒物质浓度进行了测定。

结果:粉尘和噪声污染是该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其它如NOx、CO、SO2等毒物的危害较小。

结论: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该厂措施得力,防尘、毒、噪设施齐全,总体评价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在部分岗位仍有粉尘和噪声污染超标情况,尚需加强治理。

关键词电厂;职业病;危害;评价火力发电是以煤为燃料,将锅炉中水加热为蒸汽带动汽轮机做功来发电,在其生产过程中既存在大量粉尘,又产生毒物、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给作业工人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我们对某电厂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其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了评价,对指导用人单位制定职业病防护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象与方法1.1现场调查了解某电厂的基本情况及现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对其现有职业病危害现状及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并确定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产生场所。

1.2现场检测1.2.1测定项目根据对该厂的劳动卫生初步调查,选择测定项目为:粉尘、噪声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二氧化锰、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氨、联氨、硫化氢、甲烷等12种有毒物质。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通用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666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通用版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通用版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粉尘1.产生的原因:粉尘主要是使用打磨、电焊作业过程中进行中出现,其影响程度与工艺设计、施工生产设备及通风除尘设施等的条件有关。

2.危害程度: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3.职业健康卫生标准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砼尘卫生标准2mg/m3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砼尘卫生标准10mg/m34.主要涉及岗位:井下凿岩岗位、选矿破碎岗位、电焊作业、打磨作业、冲砂作业。

2、噪声1.产生原因: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声和由风管、气管中介质的扩容、节流、排汽、漏汽而产生的气体动力噪声以及磁场交变运动产生的电磁性噪声。

主要有风钻机、发电机、空压机、圆式破碎机、电焊机、打磨机、起重机械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步骤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步骤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步骤一、作业场所的现场检查:⒈是否建有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和运行情况,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情况。

⒉作业场所的现场管理情况:①是否把有毒作业和无毒作业分开,作业场所是否有人居住,剧毒工作场所是否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

②是否在明显的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该在其明显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包括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③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该设置报警装置,配备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⒊劳动者的个体防护用品是否佩戴及佩戴方式是否合理。

二、相关人员及资料的询问和查阅:㈠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询问内容⒈是否了解本企业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可能引起的疾病。

⒉针对职业病危害,企业应该采取的防治措施:①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

②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③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④建立健全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包括定期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企业的基本概况,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等。

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

⑤建立健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制度。

⑥保证必须的资金投入。

⑦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制定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定期检测、维护、保养制度,保证防护设施的正常有效运行。

⑧保证从业人员得到相应的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和职业健康体检。

⑨制定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与发放制度。

⑩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⒊是否与从业者签订劳动合同,并将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应该采取防护的措施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写入劳动合同中。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本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本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范本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的目的和依据1.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职业病危害问题,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1.2 依据本制度的制定依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与目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的责任与义务2.1 用人单位的责任与义务(1)制定和完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并公布实施。

(2)组织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确保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4)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监测工作,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金支持。

(5)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2 劳动者的责任与义务(1)参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配合监测人员的工作。

(2)积极向用人单位反映职业病危害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3)严格遵守用人单位制定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4)主动参与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的内容3.1 监测内容(1)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浓度进行监测,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2)对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频次和时长进行监测。

(3)对劳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包括体检、职业病检查等。

3.2 评价内容(1)根据监测结果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价。

(2)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3)对劳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包括职业病发病率、职业病患病率等。

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的方法和要求4.1 监测方法(1)化学因素监测:采用现场监测、采样分析等方法进行监测。

(2)物理因素监测:采用仪器设备对噪声、辐射等进行监测。

(3)生物因素监测:采用培养、计数等方法对微生物、致病菌等进行监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通用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22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通用版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编写人:xxxxx审核人:xxxxx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通用版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经验法、类比法、检查表法、资料复用法、工程分析法、实测法和理论推算法等。

事实上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扬长避短,方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1经验法经验法是依据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借助自身经验和判断能力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传统行业中采用传统工艺的工作场所的识别。

优点是简便易行。

缺点是识别准确性受评价人员知识面、经验和资料的限制,易出现遗漏和偏差。

为弥补上述不足,可采用召开专家座谈会的方式交流意见、集思广益,使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结果更加全面、可靠。

2类比法类比法是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资料进行类推的识别方法。

采用此法时,应重点关注识别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如: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辅材料、产品结构等;②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相似性,包括有害因素产生途径、浓度(强度)与防护措施等;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地理条件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范本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和接触剂量过大的有害因素而引起的某些疾病。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一个范本,详细阐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1. 范围和目的1.1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有害因素接触的员工及相关部门,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室等。

1.2 目的建立科学、规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或消除危害因素的作用,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2.2 综合管理按照“防范、保护、监测、防控”的原则,全面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

2.3 适度控制根据有害因素的类型和程度,合理选择控制措施,确保其危害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3.1.1 危害因素识别对各岗位的工作环境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1.2 危害因素评价针对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进行详细的评价,包括浓度、暴露时间、频率等,确定其危害程度。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3.2.1 检测方法和仪器根据不同的危害因素,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2 检测频率根据危害因素的特点和工作环境的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测频率,保证及时掌握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情况。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3.3.1 监测指标根据不同的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监测指标,包括浓度、暴露时间、频率等。

3.3.2 监测方法和仪器选择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和仪器,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3 监测频率根据危害因素的特点和工作环境的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监测频率,确保实时监测工作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3.4.1 防控措施根据危害因素的特点和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等。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范本一、绪论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产生着重要影响。

为了保护员工的权益,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制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是必要的。

二、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根据危害因素的性质和来源,可将职业危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身因素、心理因素。

三、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的方法和要求1. 物理因素的检测方法和要求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震动、光照、高温、低温、辐射等。

应根据不同的物理因素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化学因素的检测方法和要求化学因素包括有毒气体、有害化学品等。

检测时应使用合适的检测仪器和方法,对可能产生化学危害的区域进行全面检测。

3. 生物因素的检测方法和要求生物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病媒生物等。

检测时应结合对工作环境的观察和采样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确保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4. 人身因素的检测方法和要求人身因素包括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姿势等。

通过对工作过程中的观察和人员的询问等方法,评估人身因素对员工的影响。

5. 心理因素的检测方法和要求心理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等。

通过心理测评和员工的反馈等方法,评估心理因素对员工的影响程度。

四、职业危害因素评价结果的判断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以下职业危害因素评价结果的判断标准:1. 未超标:职业危害因素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对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无明显影响。

2. 超标但可控:职业危害因素超过国家相关标准,但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可有效控制。

3. 超标且不可控:职业危害因素超过国家相关标准,并且无法通过管理措施进行有效控制。

五、职业危害因素评价结果的处理措施根据职业危害因素评价结果的判断标准,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 未超标:继续保持现有管理措施,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2. 超标但可控: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3. 超标且不可控:采取紧急措施,暂停或限制相关工作,制定并实施紧急处理方案,并全面改进管理措施。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模版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模版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模版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工作,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并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及其评价工作。

二、监测内容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病原微生物及其毒力;(2)有害物质(化学物质、生物制剂等)的种类、浓度、工艺条件及其环境分布情况;(3)物理因素(噪声、辐射、温度、照明等)测量数据及其环境分布情况;(4)工作条件(工作强度、工时、休息制度等);(5)个体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等。

2. 监测方法:(1)病原微生物及其毒力的监测方法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采集、培养和鉴定;(2)有害物质的监测方法根据具体物质的特性,采用适当的仪器设备进行测定,并结合环境监测方法进行采样和分析;(3)物理因素的监测方法根据具体因素的特点,采用相应的设备和方法进行测量,并结合标准值进行评价;(4)工作条件的监测方法包括工作强度调查、工时记录等方法;(5)个体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监测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勘察等方式进行。

三、监测结果评价1. 监测结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浓度分布和暴露时间等;(2)工作条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3)个体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4)员工的健康状况和职业病患病情况等。

2. 评价指标:(1)危害因素浓度评价指标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2)工作条件评价指标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3)个体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评价指标参照相关研究和调查结果。

四、监测数据管理1. 监测数据的保存:(1)监测数据的原始记录和报告及时归档,并进行编号和分类存放;(2)监测数据的电子化管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2. 监测数据的解读和分析:(1)监测数据的分析可采用数据统计和图表分析等方法;(2)监测数据的解读应结合具体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工作场所的情况、员工的职业病患病情况等综合分析,形成监测报告。

通用 机械制造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情况表

通用 机械制造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情况表

埋弧焊
等离子焊
熔炼 浇筑 开箱 清砂
锤炼(空气锤、 噪声(脉冲噪声、稳态噪声)、振动(全身振动、局部振 压力锤)冲床、 动) 压床 加热炉、锻打过 程 锻造炉 锻造炉、锤煅工 序中加料、出炉 和锻造过程 高频电炉 高温、噪声 CO、CO2、SO2、和NOX
锻压
金属粉尘、煤尘、石墨尘、其他粉尘
高频电磁场、噪声、高温 在渗碳、氰化等使用氰化盐(亚铁氰化钾),会产生氰化 物;盐浴炉中熔融的硝酸盐与工件的油污作用产生NOX;此 外使用不同溶剂时,产生甲醇、丙醇、丙酮、汽油等 噪声 高温 碳化硅粉尘、氧化铝粉尘、硅藻土粉尘、石灰石粉尘、矽 尘、其他粉尘、三氧化二铬、噪声
浸蚀 镀锌 镀金 属 镀镍 镀铬 镀银 镀铜
表面 处理
镀铜锌合 金 镀金 属 镀铜锡合 金 镀金 合 金 除锈 机械除锈 化学除锈
除油(碱煮法) 喷涂 静电喷涂
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丁醇、环己烷、 漆料配制及喷涂 1,2-二氯乙烯、乙酸丁酯、乙酸甲酯、甲醇、异丙醇、松 作业 节油 一般机械加工 电火花加工 机械 加工 激光加工 电子束加工 离子束加工 金属粉尘、噪音 金属烟尘、紫外辐射、极低频电磁辐射、噪声 激光辐射、金属烟尘 X射线、金属烟尘、臭氧、氮氧化物 金属烟尘、紫外辐射、高频电磁辐射、使用钍钨电极时还 有电离辐射 电焊烟尘、CO、NO2、臭氧、紫外辐射、噪声、焊条药皮中 主要金属的氧化物、碱性焊条中的HF 铅烟、二氧化锡
热处理过程 热处 理 各种风泵 正火、退火、淬 火 磨光、抛光
表面
机械制造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情况(通用)
工序 产环节/岗 位
除油 表面 处理
职业病危害因素
汽油、苯系物、丙酮、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 三氯乙烷、氢氧化钠、碳酸钠、噪声等 硫酸、盐酸、NO2、磷酸、氟化氢、氢氧化钠、电磁辐射、 噪声等 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锌、氯化铵、氰化物、氰化氢、 氨 NO2、镍及其无机化合物、乙酸、氢氧化钠、氯化氢 三氧化铬、硫酸、HF、重铬酸钾、铬酸盐 氢氧化钾、氰化物、氰化氢 氰化物、氰化氢、氢氧化钠、碳酸钠、氨 氰化物、氰化氢、氢氧化钠、碳酸钠 氰化物、氰化氢、氢氧化钠 氰化物、氰化氢 铁锈尘、矽尘、氧化铝尘、碳化硅尘、噪声等 硫酸、氯化氢、NOX、氢氧化钠等 氢氧化钠、碳酸钠、高温等 粉尘、噪声

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

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研究制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有利于用人单位及时掌握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危害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用人单位要高度重视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切实抓好《规范》的贯彻落实。

二、认真组织用人单位学习和落实《规范》。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把宣传好《规范》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辖区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认真学习《规范》内容,把握其核心要求。

同时要组织辖区内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领域的用人单位对照《规范》要求,全面自查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查找出的问题要认真整改。

三、加强对《规范》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在用人单位自查基础上,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组织一次专项检查,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规范》各项要求,确保实现《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提出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上的规划目标。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适时组织对《规范》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四、严厉查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

各地区在对用人单位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未按照本《规范》和有关采样检测要求进行采样检测,或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要依法予以查处;情节严重的,由资质认可机关依法取消其资质。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新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新版)备注说明: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经验法、类比法、检查表法、资料复用法、工程分析法、实测法和理论推算法等。

事实上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扬长避短,方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1经验法经验法是依据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借助自身经验和判断能力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传统行业中采用传统工艺的工作场所的识别。

优点是简便易行。

缺点是识别准确性受评价人员知识面、经验和资料的限制,易出现遗漏和偏差。

为弥补上述不足,可采用召开专家座谈会的方式交流意见、集思广益,使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结果更加全面、可靠。

2类比法类比法是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资料进行类推的识别方法。

采用此法时,应重点关注识别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如: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辅材料、产品结构等;②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相似性,包括有害因素产生途径、浓度(强度)与防护措施等;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地理条件等。

类比法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中最常用的识别方法。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范文(二篇)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范文(二篇)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范文一、引言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维护职工健康、预防职业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规范和完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制定了本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及时发现并评估危害因素的存在程度,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厂、矿山、建筑工地等。

所有的作业场所都必须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四、危害因素检测的内容和方法4.1 危害因素的内容危害因素的内容是指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的各种损害职工身体健康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噪音、粉尘、有害气体、辐射等。

4.2 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检测应当根据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特点,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

可以使用现场检测、采样检测、实验室分析等手段,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检测计划和频次5.1 检测计划作业场所应当根据职工的工作特点和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制定检测计划。

检测计划应当明确作业场所的检测范围、检测内容、检测方法、检测频次等。

5.2 检测频次根据作业场所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规要求,确定危害因素的检测频次。

对于特定的危害因素或可能影响职工健康的因素,检测频次可以适当增加。

六、检测结果评估和处理6.1 检测结果评估将检测结果与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比对,评估危害因素的存在程度和对职工健康的危害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超过相应的标准限值,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6.2 检测结果处理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于超过标准限值的危害因素,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行管控。

对于符合标准限值但仍有健康风险的危害因素,应当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职工的健康风险。

七、控制措施的执行和监督7.1 控制措施的执行根据检测结果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安排实施控制方案,并进行监督和管理。

所有的作业场所都必须执行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通
用版)
By learning safety knowledge, we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knowledge in daily life. Safe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fe and life.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通用版)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检测、评价应当客观、真实。

3、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执行日期:2001年10月27日
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
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OR ADDRESS IN THIS POSI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