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七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 专题强化练-讲义(通用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 专题强化练-讲义(通用版)

专题强化练一、选择题1.(2021·山东高三二模)鲸落是指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

鲸落形成初期,鲨鱼、盲鳗等生物吞食软组织;中期蠕虫、甲壳类生物定居下来,啃食尸体,弗兰克普莱斯和罗宾普鲁姆斯是两种新发现的蠕虫,起初科学家只观察到了雌虫,后来发现雄虫生活在雌虫体内;后期厌氧细菌进入鲸鱼骨头中,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同时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硫细菌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合成有机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鲸落中的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弗兰克普莱斯和罗宾普鲁姆斯雄虫生活在雌虫体内,是一种寄生现象C.厌氧细菌和硫细菌直接或间接依赖骨头中的有机物生存,均属于分解者D.自然鲸落数量稀少,可通过人工制造鲸落观察群落的演替答案 D解析结合题意“鲸落是指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群落中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寄生是指不同物种间的关系,而弗兰克普莱斯和罗宾普鲁姆斯雄虫生活在雌虫体内,是同一物种雌雄个体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寄生,B错误;据题干信息“硫细菌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合成有机物”可知,该生物可以自己合成有机物,故也属于生产者,C错误。

2.(2020·海南,2)研究人员在调查某沙地的植物群落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多年生亚灌木→多年生灌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多年生草本群落在争夺阳光和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优势B.与草本群落相比,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复杂C.多年生亚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亚灌木,其自我调节能力比多年生灌木群落更强D.该沙地主要植被是多年生灌木,与其根系发达,抗风和吸水能力较强有关答案 C解析多年生草本因为在争夺阳光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优势,因此多年生草本替代了一年生草本,A正确;灌木植物比草本植物更加高大,拥有更为复杂的垂直结构,B正确;多年生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灌木,生物种类和空间结构更为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该沙地演替到最后主要植被为多年生灌木,因为根系发达,有很好的抗风能力和吸水能力,更加适合在沙地生存,D正确。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四)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四)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四):地表形态的塑造1、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地处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山脉、燕山山脉三大地貌结合部,在公园北部海拔约1700m的绵延的山脊上分布着第四纪冰川遗迹、世界罕见的花岗岩石林地貌——阿斯哈图石林。

读图,回答1-2题。

1.阿斯哈图石林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A.岩浆侵入-地壳隆起-冰川侵蚀-风化侵蚀B.地壳隆起-岩浆侵入-风化侵蚀-冰川侵蚀C.岩浆侵入-地壳隆起-冰川侵蚀-风化侵蚀D.地壳隆起-冰川侵蚀-岩浆侵入-风化侵蚀2.阿斯哈图石林大多具有一面凹一面凸的特点,图中石林凹面朝向的方向最可能是( )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2、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2.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1.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

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2.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A.黑色玄武岩B.灰色石灰岩C.褐色沉积砂岩D.肉红色花岗岩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都江堰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1.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

如图1中适宜修建引水工程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2.河水侵蚀河岸易引起崩岸决口。

“遇弯裁角”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治理岷江水患的成功经验。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作业【专题7】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作业【专题7】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答案解析)

地理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专题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4·广州市二模)图中反映的能源是()A.煤炭B.水能C.天然气D.太阳能解析:根据图中能源分布状况,结合所学我国能源分布知识,新疆、四川、陕西、内蒙古四省区都有丰富的能源是天然气,故答案选C。

本题也可以用排除法,煤炭最丰富的省区应该有山西省,图示内容不符合,故答案A错误;新疆、内蒙古都不是水能最丰富的省区,所以不可能是水能资源,故排除B答案;我国四川省是太阳能最贫乏的省区,与图示内容不符,答案D错误。

答案:C2.(2014·韶关市二模)读以下2000—2009年某市的供水状况统计图(下图),据用水结构判断,该市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华北平原B.珠江三角洲C.东北平原D.云贵高原解析:读图,图示区以地下水供给量为主,地表水占比例小。

由此分析,珠江三角洲大气降水丰富,以地表水为主,B错;东北平原是湿润区,地表水较丰富,占比例大,C错;云贵高原由于喀斯特地形缘故,地下水较丰富,但其位于湿润区,城市用水还是以河流水、湖泊水等地表水为主,D错;华北平原是半湿润区,降水量较小,工农业用水量大,以地下水供给为主,A对。

答案:A3.(2014·肇庆市二模)新疆牧场以山地牧场为主,天山北坡的牧民,他们的“家”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牧民“家”的位置与季节对应关系合理的是()A.山前平原—夏季B.高山—春季C.谷地—冬季D.沙漠—秋季解析:天山牧场分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

夏季气温高,在高海拔地区积雪融化,可以进行放牧,使得低海拔地区的牧草有较多的生长时间,便于积累过冬的牧草。

冬季高海拔区大雪封山,不能放牧,只有低海拔的地区,如谷地中温度较高,可以放牧,所以谷地作为冬季牧场,C对。

答案:C4.(2014·肇庆市二模)俗语说:“名取有根”,聚落名称带“水”多与河流有关,广东有不少乡村聚落名称带“水”。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读“鄱阳湖周边德安气象观测站和鄱阳气象观测站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图”(正距平为西风,负距平为东风),回答1~3题。

1.有关两气象观测站风向的判读,正确的是( )①德安气象观测站8~19时吹西风②德安气象观测站19时~次日8时吹西风③鄱阳气象观测站11~21时吹东风④鄱阳气象观测站21时~次日11时吹东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造成两气象观测站昼夜风向变化的原因是( )A.湖陆的面积差异B.湖陆的湿度差异C.湖陆的热力差异D.湖陆的海拔差异3.白天,自德安气象观测站至鄱阳气象观测站作等温面图,下列正确的是( )解析:1.D 2.C 3.D 第1题,据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德安气象观测站19时~次日8时吹西风,故②正确;鄱阳气象观测站21时~次日11时吹东风,故④正确,D项正确。

第2题,由于陆地和湖水比热容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湖水升温慢,形成高压,形成湖风;晚上陆地降温快,形成高压,湖水升温慢形成低压,形成陆风,故造成两气象观测站昼夜风向变化的原因是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C项正确。

第3题,由于陆地和湖水比热容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较高,等温线向高处凸出;湖水升温慢,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处凸出,所以近地面等温面为两边高、中间低;高空等温面同近地面相似,故D项正确。

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和湖、陆气温的日变化图”。

据图完成4~5题。

4.图示环流多发生在( )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5.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①处为陆风B.②处更易形成降水C.③处风力大于①处D.④处盛行下沉气流解析:4.B 5.C 第4题,据图可知,近地面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说明是湖风,则湖面气温低于陆地气温。

根据湖面的气温日较差小于陆地的可知,图乙中虚线是湖面气温变化曲线,实线是陆地气温变化曲线,结合图乙可发现8时至16时湖面气温低于陆地,B项正确。

2020届 全国高考备战冲刺预测卷 地理考前热身押题练(七)(解析版)

2020届 全国高考备战冲刺预测卷  地理考前热身押题练(七)(解析版)

2020届全国高考备战冲刺预测卷地理(七)(解析版)一、选择题“海草房”零星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自然村中,屋顶用海草等覆盖,外面紧绷着渔网,屋顶呈50°角的“人”字坡形。

海草主要是用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晒干后制成,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

海草房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

如图为海草房景观图。

据此完成1~3题。

1.古代海草房的建筑工艺的最主要作用是( )A.海草为天然建筑材料,废弃后容易降解B.呈50°角的人字坡形屋顶,整齐美观C.海草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可防蚊虫D.外面紧绷着渔网,可防盗、防风、防鸟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

其原因可能是( )A.近海水产养殖增多,海草产量大幅减少B.自然灾害增多,海草房的遮风避雨功能减弱C.海草房知名度高,需要保护D.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迁出增多3.针对现存海草房,最合理的保护性开发方向是( )A.保留海草房现状,留住乡愁B.发展租赁业,开发民俗旅游C.全面改造,融入现代化生活需要D.争取国际合作,建立民居博物馆解析:1.D 2.A 3.B 第1题,海草房屋顶用特有的海带草苫成,堆尖如垛,浅褐色中带着灰白色调,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海草房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因此古代海草房的建筑工艺的最主要作用是外面紧绷着渔网,可防盗、防风、防鸟,所以D正确。

第2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主要原因是近海水产养殖增多,海草产量大幅减少,所以A正确。

第3题,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原生态民居之一,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腐等特点,最合理的保护性开发方向是发展租赁业,开发民俗旅游,所以B正确。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备考策略高考地理科目在理科中具有一定的难度,综合性较强。

为了确保地理复习备考效果,需要制定合理的备考策略。

以下是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的一些建议。

1.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制定一份合理的复习计划非常重要。

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每个章节的复习时间。

要确保计划合理,包括最后几个星期的强化复习和模拟考试,以适应实战题型。

2.理解并掌握地理概念和基本知识地理科目有很多的概念和基本知识点,必须要理解并掌握。

可以通过多次阅读教材、记忆笔记、划重点和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记忆。

同时,了解这些概念的相关特征、内涵、适用范围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3.注重统计数字和数据分析地理科目中很多的题目和考试中要求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因此需要注重对统计数字和数据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做习题和模拟题,逐渐加强对数字和数据的敏感度,熟悉各种类型的数据,提高解题的能力。

4.复习时注重归纳和总结复习地理科目的过程中,要注重归纳和总结。

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整理卡片、总结笔记等方法,将学到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方便回顾和复习。

5.多做题,熟悉题型地理科目的考题形式多样,有选择题、判断题、解答题等。

要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熟悉各种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同时要注意模拟考试和历年真题的复习,这有助于了解考试的难度和命题思路。

6.多看地理相关的新闻和实践案例地理科目关注的是人地关系和地理环境变化等问题。

通过多读地理相关的新闻和实践案例,了解最新的地理研究成果和前沿领域的动态,对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很有帮助的。

7.做好模拟考试和真题的复习在备考地理科目时,做模拟考试和复习历年真题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模拟考试来熟悉考试流程和调整心态。

通过做历年真题来了解考试的趋势和出题思路,并可以发现自己在一些方面的不足。

8.积极参加讲座和学习班在集中备考的阶段,可以参加一些地理学习班和讲座,这可以增加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并有机会与其他备考学生互动交流。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建设(含解析)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建设(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建设一、选择题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水方面问题,某城市某小区采用了雨水开发应用模式。

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城市规模的扩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减少C.降水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减少答案 B解析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地表硬化面积增大,城市水域及植被覆盖面积减少,城市实际蒸发量减少,城市空气中的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A、C两项错误;在雨季时,城市地表硬化使雨水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B项正确,D项错误。

2.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的优势是(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解决城市洪灾③增加下渗量④补充地下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C解析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减轻城市洪灾的危害,城市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③④正确。

3.此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最适宜应用的城市是( )A.海口B.乌鲁木齐C.天津D.拉萨答案 C解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城市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所以此模式适用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水资源紧张的城市。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即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完成4~5题。

4.海绵城市的建设将减少( )A.地表径流B.蒸发C.地下径流D.下渗答案 A解析海绵城市通过增加雨水的下渗而减少了地表径流,A项正确,D项错误;增加了地下径流,C项错误;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地表蒸发关系不大,B项错误。

5.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 )A.防治水污染B.补充地下水C.缩短径流汇集时间D.解决城市内涝答案 B解析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水,促进雨水资源利用,缓解城市内涝,故B项正确。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关于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知道并掌控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篇1】一、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高三二轮复习以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部分考试内容为根据,复习时,不再寻求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或学生认知结构的逻辑要求,而是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通过公道的专题划分,按专题重点复习。

注意提炼主干知识和关注知识结构质量,建立更加完全、完善而清楚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络,到达将多个模块的内容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关注热门,以题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技能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主要复习必修3的剩余部分和选修地理Ⅲ旅行地理、选修地理Ⅴ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地理Ⅵ环境保护的复习,以及高考地理二轮、三轮的复习。

高考二轮复习是对重点的综合性专题的突破,主要针对高考的大块考点;三轮属于高考前的冲刺。

三、教学进度第二章区域可连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连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第五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第二节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地理基本技能第一讲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第二讲等值线的判读第三讲统计图表的分析第四讲地理数据分析与运算技能培养专题二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结构第二讲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专题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第一讲大气的运动规律第二讲水体和地壳运动规律第三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五人文地理事项与原理第一讲区位因素分析第二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第三讲人口、交通和城市专题六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第一讲区域空间定位第二讲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主要地区第三讲国土整治和可连续发展第四讲区域特点分析与差异比较专题七选修部分第一讲旅行地理第二讲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讲环境保护考前冲刺专题八题型突破与答题建模第一讲挑选题常用答题技能第二讲综合题题型与答题建模专题九热门问题专题十规范答题要诀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篇2】一、学生基本情形通过综合分析我校地理考试成绩,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水平,搞好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定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7城市测含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7城市测含解析

专题7 城市(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家住我国东部某三线城市的王女士,准备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

王女士考察了数家楼盘,并选取了四组做了下表。

据表完成1~3题。

注: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果布局不当,楼房之间经常会因“狭管效应”出现瞬时强风。

上表四个小1)区中,最容易出现瞬时强风的是(B.乙 A.甲.丁D.丙C2.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规定“七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按此标准,并考虑材料中容积率与建蔽率之间的关系,计算一下下列楼盘必须设置电梯的是( )A.甲 B.乙D .丁 C.丙3.城市规划中,哪类功能区的建蔽率最低( )A.工业区 B.风景区D.商业区C.住宅区3.B1.B2.C 【答案】行东北季风或西北季风,乙、丁两楼的走向与风向一致,都有可能存在“狭管效应”;乙地的建蔽率较高,不利于通风,瞬间强风出现的可能性增强。

选B正确。

第2题,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由此可知,甲小区的单层建筑面积为9500×50%㎡,地上总建筑面积9500×140%㎡,甲小区楼层数量为140%÷50%,即容积率/建蔽率;可以测算甲乙丙丁四座楼盘的楼层数分别为2.8层、5层、9层、3.6层;只有丙地楼盘符合题,城市建设中风景区绿地面积广,建筑面积相对小且分散,建蔽率最3正确。

第C条文中的规定。

选.小。

选B正确。

点,发展中心商务区 D.避免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9.D7.A 8.C 【答案】是指从事二三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口,非农化率是指非农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非农化人口值的NU1992年以来我国NU值趋近于1.2时就业结构较为合理。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ppt课件【题型7】意义作用型综合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ppt课件【题型7】意义作用型综合题

循环
并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防洪(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减轻洞庭湖泥沙淤积; 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 损失);发电(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 三峡 工程 发展;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航运(改 善川江航运条件;增加下游枯水期的流量,河口淤泥
减少,提高了河口的通航能力);供水和灌溉;水产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 水循环
的热量传输,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改变地表形
态,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 流动和交换
岩石圈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形态,塑 物质循 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

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环境
发的不利因素。
(2)简述共同开发湄公河流域的意义。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水电站集中于河流中下游地区。与 上游相比,中下游地区地势起伏小,河流落差小,且居民多, 不利于水电站建设。第(2)题,应主要从流经国家互惠互利方面 考虑。 答案 (1)主要集中于中下游河段。不利因素:河流落差比上游 地区小,水能蕴藏量小;人口、城镇密集,搬迁费用高。
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 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四个 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在回答意义类试题时,关键是熟知各种地理事物意义的完
整表述。
【答题术语】 地理事物 地理意义 有利于海洋上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 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江河在地势阶梯
我国地势 特征
交界处产生巨大的水能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地理热点专题复习训练——第七次人口普查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地理热点专题复习训练——第七次人口普查

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训练——第七次人口普查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总人口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长率为0.53%;按年龄结构,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人户分离(“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增长88.52%。

据此,据此完成1~3题。

1. 根据以上信息,推测未来我国A. 少儿抚养比将增加B. 养老产业不断发展C. 性别比例失衡减缓D. 就业压力逐渐增大2.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户在人不在”比重最大的是A. 粵B. 沪C. 黑D. 浙3. 根据目前人口状况,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三孩生育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 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B. 改善人口年龄结构C. 增加社会的整体活力D. 缓和代际之间矛盾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男性占比(%) 女男占比达到51.24%,与2010年人口普查的51.27%基本持平。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 年的105.20 相比略有下降。

尽管我国放宽了生育政策,但近几年人口出生率还是低迷,二孩生育率在短期回升后也开始回落。

图2为2019年我国各年龄段男女人(岁)口占比状况。

读图,完成4~5题。

4.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男性人口平均寿命比女性短B.人口出现老龄化现象C.青壮年男女性别比比较均衡D.我国退休人口迎来高峰5. 目前造成我国生育率低迷的原因有①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②社会保障程度低③女性接受教育程度提高④生活水平高,结婚和育儿成本不断上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黑龙江省约为3185万,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了16.9%.读“黑龙江省两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比重对比表”。

2020届高考地理热点探究专题7 从手机种地学智慧农业生产-答案及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热点探究专题7 从手机种地学智慧农业生产-答案及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热点探究专题7从手机种地学智慧农业生产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B 2.A 3.D 4.C 5.B 6.C 7.D 8.C 9.A 10.B 11.C【解析】1.据材料信息可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业生产规模会扩大,A错误;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市场定位更加精准,B正确;不同的地区的农业生产特色不同,因此农业布局日趋分散,C错误;开展网络销售,全国各地特色农产品都会被顾客所看到,农业产品更加丰富,D错误。

综上所述,故选B。

2.自然条件在“互联网+农业”时代的影响力明显减弱,A正确;从事“互联网+农业”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B错误;多数为订单为网上销售,交通运输的需求增大,C错误;“互联网+农业”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因此科技的影响明显增强,D错误。

故选A。

【点睛】“互联网+合作社”是一种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是由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和生产者参与经营,依托互联网平台,共同开展信息服务助农“种对、卖好”,技术服务助农“高产、高效”,购销服务助农“省钱、赚钱”的互助经济组织,消费分红,入股创业,谋求成员共同利益,服务成员增收致富。

3.据材料可知,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故针式滴头可以有效控制土壤的滴水量,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的说法与针式滴头的主要作用无关,均可排除。

4.滴灌技术不利于调节田间气候,故①错误;滴灌技术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从而减少地下水的含量,故③错误;滴灌技术可以将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故不适宜全面灌溉,⑤错误;结合定义分析可知,滴灌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无效蒸发、保持土壤结构,故C项正确。

5.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由于受到农业科技水平的限制,滴灌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受到较大的限制,故B项正确;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劳动力资源充足,故A项错误;滴灌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故C项错误;该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可知经济成本较低,故D项错误。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区域生态建设和流域综合开发(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区域生态建设和流域综合开发(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区域生态建设与流域综合开发一、选择题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在黑河流域乃至河西走廊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湿地的恢复和保护问题,相关部门调查了该地区恢复利用(利用与管理)、恢复保护(隔离保护管理)和自然恢复三种典型恢复方式对植被的影响,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下图为自然湿地(作为参考湿地)和三种湿地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生长的影响调查结果。

据此回答1~3题。

1.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方式( )A.能够满足水源需求B.生态环境较好C.群落抗干扰能力强D.物种丰富2.恢复保护方式物种丰富度最低,原因是( )A.土壤水分差B.缺乏优势物种C.受干扰程度低D.植被稀疏3.根据三种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盖度和物种丰富度的综合分析,以下做法对湿地恢复能够达到较好效果的是( )A.建立栅栏隔离保护B.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管理方式C.人为不参与管理的自然恢复D.禁止大型动物踩踏、干扰答案 1.A 2.C 3.B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源是限制性因素。

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方式能够满足水源需求。

故选A。

第2题,物种丰富度是物种多样性测度指数之一,它主要是测量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物种数目以表示生物的丰富程度。

据材料“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可知,恢复保护即隔离保护管理,因隔离所以受外界干扰较少,因此物种丰富度最低。

故选C。

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恢复利用即利用与管理方式植被盖度和物种丰富度都较高,因此应利用和管理湿地。

故选B。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了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下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 )A.地势第三级阶梯B.东部季风区C.内流区D.东部经济地带5.有关精准扶贫措施合理的是( )A.大兴安岭南麓山区打造商品粮基地B.罗霄山区防治土地盐渍化C.西藏自治区发展灌溉农业D.六盘山区可实施生态移民答案 4.B 5.D解析第4题,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读图,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只有大别山区和罗霄山区两个主战场位于第三级阶梯,A错;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只有新疆南疆三地州、西藏自治区、四省藏区三个主战场位于非季风区,B对;我国季风气候区主要是外流区,非季风气候区多为内流区,C错;我国东部经济带包括了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图中扶贫攻坚主战场仅燕山-太行山区战场的部分地区属于河北,其他战场均为中部经济带或西部经济带,D错。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交通练习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交通练习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交通练习含答案专题:交通一、选择题(一)沿青藏铁路穿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时,可以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

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基本稳定。

这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A.生产功能B.吸收功能C.平衡功能D.分解功能【答案】C(二)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完成1—3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 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答案】1.B 2.A 3.D【试题解析】1.从图中信息来看,早期铁路分布明显沿河流河谷分布,主要是由于河谷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铁路修建及运营。

故选B。

2.图示地区有海拔1300 m以上的山地,图示地区地势变化应该是中部较高,河流放射状流向四周,该地区平原面积较小,图示地区不是平原的主体部分,农产品运量较小,B错误;该区域修建铁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因为东北地区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图示区域位于长白山地区,林木资源丰富,人口较少,本地需求量小,主要向外运输,A正确;图示区域位于长白山地区,东北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地区,该区域工业品运输量小,C错误;东北地区主要的山地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资源广布,平地土层深厚肥沃,石材资源较少,应不是运输主要对象,D错误。

故选A。

3.读图,结合上题分析,铁路的修建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

而经过多年的砍伐,林木蓄积量减少以及近年来,我国环保力度的加大,对于森林的开采和砍伐进入严格限制阶段,原木生产量减少,所以导致铁路废弃,D对。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设施及运速慢等问题均可以进行技术改造,并非是铁路废弃的原因,AB错;铁路密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废弃原因与密度大小无关,C错误。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附答案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附答案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练习附答案专题: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一)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D.海平面下降参考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气候温暖时期,树木生长快,年轮间距宽;气候寒冷时期,树木生长慢,年轮间距窄。

第2题,M时期为寒冷时期,冰川广布,海平面下降。

A、B、C选项均为温暖时期的自然现象。

(二)[2019·安徽联考]某年的气温(或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之差称为气温距平(或降水量距平)。

近50年来,西藏年平均气温为3.9 ℃,年降水量为448 mm,且变化明显。

读西藏年平均气温距平、年降水量距平图,完成1--2题。

1、西藏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气候特点是()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2、2000年以后,西藏地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A.温带草原和草甸退化B.冰川和冻土融化加快C.一年一熟的北界南移D.旱灾加剧,粮食减产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要根据材料信息理解气温距平和降水量距平的内涵,距平值大于0,表示变暖或变湿,距平值小于0,表示变冷或变干。

根据图中气温距平和降水量距平曲线分析,西藏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气温距平为正值,降水量距平也多为正值,说明年平均气温较高、年降水量较大,气候具有暖湿特点。

第2题,根据图中曲线判断,2000年以后,西藏地区气候趋向暖湿,主要影响高寒草原和草甸,并非温带草原和草甸,A错;气温升高,加速冰川和冻土的融化,B对;年平均气温升高,一年一熟的北界将北移,C错;降水增加,旱灾应减少,粮食可能增产,D错。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地球表面形态(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地球表面形态(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地球表面形态一、选择题地形变是由于地质作用,地表产生变形的现象。

地形变速率是每年地表变形的幅度。

读我国区域地形变速率(mm/a)图,完成1-2题。

1.影响甲地地形变速率的主导因素是 ( )A.流水侵蚀B.板块运动C.火山喷发D.风力沉积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测乙地 ( )A.属于盆地地形B.岩层坚硬C.地表起伏大D.植被覆盖率高解析:1选B,2选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地形呈上升趋势,结合其所在位置可以判断其位于板块交界处,主要是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导致该地地势抬升。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为虚线,且数值较大,则可以判断该地地面沉降较为明显,对于该地来说,岩层坚硬和植被覆盖率高会使得地表不易被侵蚀,而从图上信息看,地形无从判断;地表起伏大使得流水侵蚀作用强,容易导致地面沉降。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4.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B.2C.3D.4解析:3选B,4选B。

第3题,乙为断层构造,其形成后,发生岩浆侵入,而甲层覆盖在丙层之上,说明甲是最后沉积形成的。

第4题,侵蚀面与其下岩层并不平行,说明下面的岩层发生弯曲从而形成褶皱构造,在图中可发现两处这种情况,说明形成褶皱的次数为2。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回答5--6题。

5.图1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B.由西向东倾斜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D.由北向南倾斜6.该地区5 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 )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B.气候持续性变暖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D.地壳阶段性下沉解析:5选C,6选A。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③、④四条古海岸线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④离现在海岸线最近,说明地势最低,因此古代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2020届高考地理对接高考知识巡查卷(七)城市与城市化详解

2020届高考地理对接高考知识巡查卷(七)城市与城市化详解

(七)城市与城市化2018年9月28日,位于北京二环路附近的官园批发市场永久闭市,标志着西城区多家区域性批发市场全部关闭。

关闭官园等批发市场是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具体要求。

下图为北京市主要道路和西城区部分批发市场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1-2题。

1.关闭官园等批发市场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城市人口和交通压力B.提高城市土地产出效率C.减轻城市大气和水体污染D.完善和提高城市服务职能2.官园等批发市场关闭后,在其附近应增设( )A.大型商场B.社区医院C.小商品超市D.中小学校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北麓,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下辖7个区,1个县。

近年,该市以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系统特征以及产业活动类型的空间分异为依据,划分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的地域空间单元,如图,据此完成3-5题。

3.乌鲁木齐市划分具有特定主体功能的地域空间单元会( )A.扩大市域空间B.降低城市人口密度C.提高城市等级D.提升空间配置效率4.乌鲁木齐县地形以低山为主,其主体功能的定位方向最合理的是( )A.木材加工B.生态旅游C.现代物流D.冰川采集5.乌鲁木齐市会展片区布局在市中心附近,考虑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价与环境B.科技水平与人口数量C.交通与信息D.气候条件与服务水平城镇化表示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水平。

下图为“1901年以来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趋势图”。

读图,回答6-8题。

6.图示时段内,中印两国城镇化率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是( )A.中国城镇化起步早,后期快速发展B.印度城镇化起步早,后期发展缓慢C.中国城镇化率年增长率一直低于1%D.印度城镇化率年增长率一直高于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量快速增长B.东部城市群快速崛起C.工业化的快速发展D.人口向东南沿海聚集8.提高印度城镇化率,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B.加强城镇管理,减轻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C.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D.重视环境建设,改善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非农化人口是指以二三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口,非农化率是指非农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NU值是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的比值,NU值趋近于1.2时就业结构较为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七):城市与城市化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上班时人群集中涌向市中心,下班后又扎堆流向城市郊区,类似的钟摆式生活,已成为大城市中困扰百姓生活的重要问题。

1.钟摆式交通现象反映了城市( )A.规模不断扩大,职能得到分散B.城区房价昂贵,职住分离明显C.交通规划不合理,通勤时间短D.控制私家车,保证公交车利益2.钟摆式交通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提高城市运行效率B.增加交通运输压力C.改善城市环境质量D.促进区域平衡发展3.大城市为缓解钟摆式交通现象,可以( )A.强化城市中心区住宅职能B.鼓励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C.合理规划,改善交通条件D.迁出部分城市中心区的企事业单位2、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图1)以及“甲城市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图2).回答1~3题。

1.图1中所示地区( )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2.关于图2中甲城市地租水平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B.b<cC.b<dD.c>d3.图2反映的最有可能是甲城市( )A.a以内的区域B.ab间的区域C.bc间的区域D.c以外的区域3、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

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功能区属于( )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行政区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地租水平的差异B.人口密度的差异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D.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4、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

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为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据此完成1~3题。

1.“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 )A.人口密度B.城市等级C.城市面积D.服务范围2.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 )A.保护城市边缘农田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C.提高城市化水平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3.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A.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B.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C.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D.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5、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

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2.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B.边缘性C.集中性D.对称性3.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6、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

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负面影响是(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B.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C.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D.河道取直,加剧侵蚀,水质恶化7、下图为亚洲某城市工业布局规划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处,钢铁厂和服装厂分别布局在哪一处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2)图示城市拟建一座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D、E两处哪一区位比较合理?请阐明理由。

(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家庭轿车拥有量的增加,城市边缘地区兴建了一片片住宅楼,请推测其兴建的区位及其选择的理由。

8、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

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 ;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

“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

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1.B; 2.B; 3.D解析:1.根据材料“上班时人群集中涌向市中心,下班后又扎堆流向城市郊区”,可知这些人群选择在城市郊区居住主要是因为城区房价昂贵,人们被迫职住分离。

故选B。

2.由材料中的“集中涌向”“扎堆流向”可推断钟摆式交通增加了交通运输压力,从而会增加大气污染,降低城市环境质量,降低城市运行效率,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故选B。

3.鼓励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能减轻城市空气污染,而无法缓解钟摆式交通现象;合理规划,改善交通条件能缩短通勤时间,但不能缓解钟摆式交通现象;城市中心区地价贵,多是商业区,强化城市中心区的住宅职能不现实;迁出部分城市中心区的企事业单位,使部分人不必往市中心上班,可缓解钟摆式交通现象。

故选D。

2答案及解析:答案:1.B; 2.C; 3.A解析:1.读图1,图中表示不同城市规模的圆圈大小有4级,说明城市共有4个等级,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少。

甲城市城市规模比乙城市大,说明其服务范围也比乙城市大。

乙、丙城市级别不同,所以城市服务功能也不同。

故选B。

2.读图1中右图,a、b、c从市中心向外,地租逐渐减少。

说明a >b>c。

另外b、d中形成次级地租分布,d>b,且d>c。

故选C。

3.读图2,早上进入本区的客运量大,中午进入和离开的客运量几乎没有变化,傍晚离开本区的客运t大增,且与早上进入本区的客运量相同;说明该区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很大,是中心商务区。

故选A。

3答案及解析:答案:1.B; 2.D解析:1.读图可知,该功能区早晨人口以流出为主,而黄昏以流入为主,据此推测,该功能区最可能是住宅区。

故选B。

2.由材料可推测,当某功能区人口大量流出时,可腾出车位供相邻功能区使用,说明“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不同功能区之间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故选D。

4答案及解析:答案:1.C; 2.A; 3.B解析:1.本题考查城市合理规划,难度中等。

根据材料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可知,波特兰限制了城市面积,但没有限制人口密度,反而因为面积的限制,人口密度在提高,A错误,C正确;城市等级主要是根据中心地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来划分的,"精明增长”理论并没有限制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所以B、D错误。

2.本题考查城市合理规划的作用,难度中等。

"精明增长"理论控制了城市的面积,使城市周边土地的占用情况得到控制,城市边缘农业得到保护,A正确;根据材料,城市的交通拥堵通过“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得到缓解,并不能解决,B错误; "精明增长"规划方案限制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C错误;根据材料,"精明增长”规划方案没有关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内容,D错误。

3.本题考查波特兰城市规划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难度中等。

我国的城市内建筑密度较大,再增加会进一步加剧城市环境问题,A错误;我国老城区、棚户区楼层较低,可以借鉴波特兰的"精明增长"规划方案,改造建成高楼,使建筑密度增加,能容纳更多的人口,B正确;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城市规模扩大,与波特兰"精明增长”规划方案不符,C错误;波特兰"精明增长”规划方案没有兴建卫星城的内容,D错误。

5答案及解析:答案:1.D; 2.B; 3.A解析:1.读左图,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的城市为上海、南京、合肥(注意常州2001年属于Ⅰ型,但2016年已经下降为Ⅱ型);读右图,三个城市只有上海临海且海港规模大,南京、合肥没有临海也没有海港,A错;上海、南京沿长江分布,但合肥没有沿江,B错;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合肥距离长江入海口距离较远,C错;结合右图图例可知,合肥、南京为省级行政中心,上海为直辖市,行政级别都较高,D对。

2.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主要是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舟山等城市,其中盐城和滁州位于上海的西北部,安庆、滁州、宣城位于上海的西部,舟山位于上海的东南部,以上海市为中心,这些城市分布分散于长三角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总体分布为西部多、东部少,空间分布不均,也没有对称性,故A、C、D错;它们的共同点是处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边缘地带,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边缘性,B对。

3.读左图,2016年呈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由Ⅱ型变为Ⅰ型)、扬州、嘉兴(由Ⅲ型变为Ⅱ型)、舟山(由Ⅳ型变为Ⅲ型)等;结合右图可知这些城市与长三角的其他城市相比,邻近上海,与上海距离都较近,A对;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为直辖市),而这些城市中有省会城市也有地市级城市,因此职能、城市性质不同,C错;城市级别不同、规模不同,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产业部门往往也不相同,上海经济最发达,其发展主要是依靠位置、雄厚的经济基础、交通、科技优势等,产业部门中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大,而扬州、嘉兴等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产业转移、劳动力资源、上海等城市的辐射带动等,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小,B、D错。

6答案及解析:答案:1.D; 2.B解析:1.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多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若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