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数据库恢复技术

合集下载

第十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一、选择题1.一个事务的执行,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做,一个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的属性是(A )。

A. 原子性B. 一致性C. 独立性D. 持久性2.表示两个或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运行而不互相影响的是(C)。

A. 原子性B. 一致性C. 独立性D. 持久性3. 事务的持续性是指(B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4.SQL语言中的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C)。

A. 结束程序B. 返回系统C. 提交事务D. 存储数据5.SQL语言中用(B)语句实现事务的回滚A. CREATE TABLEB. ROLLBACKC. GRANT和REVOKED. COMMIT 6.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称为(A )。

A. 介质故障B. 运行故障C. 系统故障D. 事务故障7.在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B D )。

A. 安全管理子系统B. 完整性管理子系统C. 并发控制子系统D. 恢复管理子系统8. 后援副本的作用是(C)。

A. 保障安全性B. 一致性控制C. 故障后的恢复D. 数据的转储9.事务日志用于保存(D C)。

A. 程序运行过程B. 程序的执行结果C. 对数据的更新操作D. 数据操作10.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

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包括(C)。

A.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数据库后备副本B.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日志文件C. 日志文件、数据库后备副本D.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数据库后备副本选择题答案:(1) A (2) C (3) B (4) C (5) B(6) A (7) D (8) C (9) C (10) C二、简答题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Principle of Database) 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238913学 分:3总 学 时:4848(其中实验(其中实验9学时)学时)适用对象:本科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通讯等相关专业:本科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通讯等相关专业先修课程: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本大纲以一学期51课时讲授。

本课程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常用数据库系统的使用,使学生能够使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开发。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上机实践为辅,配合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实际应用为例,提高理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实际应用为例,提高理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安排学时安排:学时安排:1616周×周×33学时学时=48=4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3周×周×33学时学时=39=39学时,上机实验3周×周×33学时学时=9=9学时。

学时。

课堂讲授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上机实验练习理论的实现和一个典型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型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33学时)学时)第二章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66学时)学时)第三章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SQL((6学时)学时)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和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3学时)学时)第六章第六章 关系数据理论(关系数据理论(66学时)学时)第七章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66学时)学时)第八章第八章 数据库编程和第九章关系查询与优化(数据库编程和第九章关系查询与优化(33学时)学时)第十章第十章 数据库恢复技术(数据库恢复技术(33学时)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并发控制(并发控制(33学时)学时)上机实验:上机实验:实验1(3课时):E-R 模式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DBXT10-11(DA)

DBXT10-11(DA)

数据库系统原理福州大学计算机系郭红G u o h o n g @f z u .e d u .c n第10-11章习题课第三篇系统篇*第九章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第十一章并发控制*第十二章数据库管理系统查询处理步骤查询优化是查询处理的核心,只在具有非过程性查询语言的D B M S 才具有此功能。

在这样系统中,用户使用数据库语言定义查询要求,而无需要说明怎样去查询,因此查询优化是完全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

查询优化包括:1、代数优化——关系代数表达式优化改变表达式中操作的次序和组合,提高查询效率2、物理优化——存取路径和低层操作算法的选择。

选择的依据可以是基于规则,代价或语义。

关系查询处理与查询优化关系代数表达式优化的一般准则典型的启发式规则:1、选择运算应尽可能先做。

2、同时执行相同关系上的多个选择与投影操作,以免多次扫描关系。

3、把投影同其前或后的双目运算结合起来,以免多次扫描关系。

关系代数表达式优化的一般准则n4、某些选择运算+在其前面执行的笛卡尔积===>等值连接运算例:бS t u d e n t.S n o=S C.S n o(S t u d e n t×S C)S t u d e n t∞S CS t u d e n t.S n o=S C.S n on5、提取公共子表达式关系代数表达式的内部表示查询的内部表示形式——查询树∏A(σp=‘IS’AND N=‘User’((R1×R2) ×R3))×∏AσP=‘IS’AND N=‘User’×R3R2R1优化的关系代数表达式∏C,CN ((∏SC.C#(∏S#(σSD=’IS’(S))∞S.S#=SC.S#∏S#.C#(SC))∞SC.C#=C.C#∏C#,CN (C))∏∞SC.C#=C.C#∏SC.C# ∏C.C#,∞S.S#=SC.S# C∏S.S# ∏SC.S#, SC.C#σSD=’IS’SCD B M S 的数据控制功能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是由D B M S 统一管理和控制的。

大学数据库课本:数据库知识点

大学数据库课本:数据库知识点

第一章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2.数据库系统(DBS)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3.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1)人工管理阶段(2)文件管理阶段(3)数据库管理阶段各区别见P7表(重)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4.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的概念P135.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模型6.两类数据模型:第一类概念模型、第二类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由数据库系统完成7.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实体—联系方法(E-R方法)P168.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条件9.按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10.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表)、元组(一行)、码、域、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关系模式(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11.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实例时相对变动的12.三级模式:模式、外模式、内模式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内模式(储存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13.二级映像:(1)模式/外模式映像:保证数据和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对于每一个外模式,都有一个。

(2)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数据和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第二章1.域: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不同取值个数个数称为域的基数2.笛卡尔积:所有域的所有不同组合P383.关系:R(D1,D2,...,Dn) n是关系的目或度关系的候选码、主属性、主码、全码4.关系有三种类型:基本关系(基本表或基表)、查询表、视图(虚表)5.基本关系具有的性质:(1)列是同质的(2)不同的列可以出自同一个域(3)分量必须去原子值,即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6.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值7.关系操作包括两大部分:查询操作和更新操作(插入、删除、修改)查询操作分为选择、投影、并、差、笛卡尔积(5种基本操作)、连接、除、交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该操作方式也称“一次一集合方式”非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操作方式称“一次一记录方式8.关系数据语言的分类关系代数语言关系演算语言:元组关系演算语言、域关系演算语言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是集查询、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作语言和数据控制语言于一体的关系数据语言关系完备性:一个关系数据语言能够表示关系代数可以表示的查询9.外码:自身不是主码、取值会参照另外一张表(也可同一张表)的主码的取值外码不一定要与相应的主码同名10.关系的完整性(1)实体完整性:主属性不能取空值(2)参照完整性:关系中的外码或取空值或取等于它参照的关系的主码值(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11.集合运算(1)传统的关系运算:并:RUS 差:- 交笛卡尔积:A×B关系A、B分别有k1、k2个元组,则A×B有k1×k2个元组(2)专门的关系运算:投影、选择、连接、除运算等A.投影后会取消相同的元组B.连接:等值连接(含自然连接,符号: ,查询常用到)、非等值连接自然连接中被舍弃的元组称为悬浮元组外连接、左外连接、右外连接P55C.除运算(待定)D.查询练习:P53、P56~57(重)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1.数据库安全性主要包括:用户身份鉴别、多层存取控制、审计、视图、数据加密等技术2.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最外层安全保护措施:用户身份鉴别方法:静态口令鉴别、动态口令鉴别、生物特征鉴别、智能卡鉴别3.存取控制机制主要包括:定义用户权限、合法权限检查(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存取控制子系统)定义用户权限:登记到数据字典中,这些定义称为安全规则(授权规则)4.自主存取控制(MAC)(1)通过SQL的GRANT和REVOKE语句来实现(2)用户权限由两个要素组成:数据库对象和操作类型(3)定义存取权限称为:授权(4)GRANT...ON...TO用户; 详见P141-P142若用户后面再加WITH GRANT OPTION,表示该用户可以将该权限授权给其他(5)REVOKE...ON...FROM 用户;详见P143-P14若用户后面再加CASCADE,表示级联回收了该用户之前对其他用户的授权(6)创建用户:CREATE USER<username> [WITH][3个权限]3个权限:CONNECT、RESOURCE、DBA其区别见P145表没有指定权限时,默认只是最低级权限(7)角色:是权限的集合角色的创建(CREATE)和收回(REVOKE)见P147 4.强制存取控制(DAC)(1)数据库全部实体分为:主体(用户、进程)、客体(文件、基本表、视图等)(2)给主体客体指派一个敏感度标记:绝密、机密、可信、公开(3)规则:不上读、不下写P1485.MAC和DAM共同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机制。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答案整理人周东尧QQ:4924525E-mail:fairy1674@博客:/fairy167411第1章绪论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l)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解析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

现代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越来越复杂。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500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500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500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500克。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数据库系统(DataBas。

Sytem,简称DBS):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起混淆。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简称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解析DBMS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

数据库系统概论要求的课后题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要求的课后题答案

作业1:P37、P38 教材第一章课后习题3、9、10、18、22、233 .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答: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是:文件系统面向某一应用程序,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由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数据库系统面向现实世界,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联系是: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

解析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DBMS 是独立于操作系统的软件。

但是DBMS 是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的;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是通过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来实现的。

9 .定义并解释概念模型中以下术语:实体,实体型,实体集,属性,码,实体联系图( E一 R 图)答: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码: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实体联系图( E 一 R 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 1 : 1 , 1 : n 或 m : n )。

10 .试给出 3 个实际部门的 E 一 R 图,要求实体型之间具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各种不同的联系。

答:18 .试述关系模型的概念,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 ( l )关系( 2 )属性( 3 )域( 4 )元组 ( 5 )主码( 6 )分量( 7 )关系模式答: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数据库恢复的名词解释

数据库恢复的名词解释

数据库恢复的名词解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人为疏忽、硬件故障、软件错误等多种原因,数据库可能会发生意外的损坏或丢失,这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因此,数据库恢复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为各个层面的用户提供了一种保障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的技术手段。

一、数据库恢复的概念数据库恢复是指在数据库遭受损坏或丢失后,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技术手段将数据回到正常状态的过程。

它包括了数据备份、日志记录和恢复操作等多个方面,并且需要借助专门的数据库恢复软件和工具进行实施。

它的目标是保持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使之能够继续正常工作。

二、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备份是数据库恢复中最基础和重要的步骤之一。

它指的是将数据库的各种数据、结构和配置信息复制到另外一个存储设备上,以防止原始数据库的损坏或丢失。

备份可以分为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两种类型。

完全备份是指将整个数据库的所有内容进行复制,并保存在备份设备上;增量备份则是在完全备份的基础上,只备份发生了变化的部分数据。

数据库备份的频率和存储位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通常建议定期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物理位置,以防止因某一地点的灾难导致数据的彻底损坏。

三、日志记录日志记录是数据库恢复过程中用于追踪和记录数据库各种操作的技术手段。

它记录了数据库的每个修改操作,包括插入、更新和删除等,同时还会记录事务的开始和结束等重要信息。

通过日志记录,可以确保在数据库发生故障或损坏后,可以通过分析日志来还原到数据库故障前的状态,从而实现数据的恢复。

四、恢复操作恢复操作是数据库恢复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它通过对备份数据和日志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使数据库从损坏或丢失的状态中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恢复操作主要包括检查点恢复和崩溃恢复两种类型。

检查点恢复是指根据数据库中的检查点信息和日志记录,将数据库恢复到最近一次正常关闭的状态。

数据库主观题

数据库主观题

第一章绪论1 .数据库数据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基本特点。

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2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种类有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等。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简单地讲,数据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储存、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特点。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的核心概念。

每个数据库中数据的都是按照某一种数据模型来组织的。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3.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4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5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与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它经历了三个阶段: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__阶段。

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6 .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小的__________、较高的__________等特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基础填空题

数据库系统概论基础填空题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复习填空题第1章绪论1.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2.数据库是长久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会合。

3. DBMS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

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控功能、数据库的运转管理和数据库的成立以及保护等4个方面。

5.数据独立性又可分为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

6.当数据的物理储存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办理这类改变,这是指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答案:物理独立性7.数据模型是由数据构造、数据操作和完好性拘束三部分构成的。

8.数据构造是对数据系统的静态特征的描绘,数据操作是对数据库系统的动向特征的描绘。

答案:①数据构造②数据操作9.数据库系统构造依据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造进行组织。

10.实体之间的联系可抽象为三类,它们是1∶1、1∶m和m ∶n。

11.数据冗余可能致使的问题有浪费储存空间及改正麻烦和潜伏的数据不一致性。

12.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的功能包含数据定义功能、13.数据操控功能、数据组织储存和管理_、数据库运转管理和事物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保护功能。

14.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15.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管理员构成16.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数据库管理员,应用系统17. .数据库拥有数据构造化、最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等特色。

18. .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象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拥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19.数据独立性。

20.数据模型的三因素是指数据构造化,数据操作,数据的完好性拘束条件。

实质数据库系统中21.所支持的主要数据模型是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数据模型。

22. _ 关系模型 ___是当前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

采纳该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的数据库系统称为关系数据库。

数据库原理10-PPT精选文档

数据库原理10-PPT精选文档
事务正常结束 提交事务的所有操作(读+更新)
事务中所有对数据库的更新永久生效
ROLLBACK
事务异常终止
事务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了故障,不能继续执行
回滚事务的所有更新操作 事务滚回到开始时的状态
3.事务的特性(ACID特性)
事务的ACID特性:
原子性(Atomicity)
一致性(Consistency)
隔离性(Isolation)
持续性(Durability )
1)原子性
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
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2) 一致性
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 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一致性状态:数据库中只包含成功事务提交的结果 不一致状态:数据库中包含失败事务的结果
2. 备 份
我们希望永远不进行恢复数据库的操作,但是数据库的备份操
作是必须定期进行的;数据库必须适时地进行备份,以防意外 事件的发生而造成数据的损失。
数据库备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一方面
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不必要浪费。 备份策略:确定备份的内容、确定备份介质、确定备份方式、
(3) 病毒。破坏性病毒会破坏系统软件、硬件和数据。
(4) 误操作。如用户误使用了诸如DELETE、UPDATE等命令而引起 数据丢失或被破坏。
(5) 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或地震等,它们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会 毁坏计算机系统及其数据。
(6) 盗窃。一些重要数据可能会遭窃。
数据库恢复就是当数据库出现故障时,将备份的数据 库加载到系统,从而使数据库恢复到备份时的正确状 态。 恢复技术是衡量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 系统进行恢复操作时,先执行一些系统安全性的检查 ,包括检查所要恢复的数据库是否存在、 数据库是否 变化以及数据库文件是否兼容等,然后根据所采用的 数据库备份类型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

数据库原理试题库完整

数据库原理试题库完整

《数据库原理》试题库一、选择题第一章数据库的根底知识数据库系统概述1.以下容中不属数据库所具特点的是〔c〕。

A.数据共享B.数据完整性C.存储数据量大D.最小宂余2.以下四项中,不属于关系数据库特点的是( )A.数据冗余小B.数据独立性高C.数据共享性好D.多用户访问3.以下表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A.DBA B.DBMS C.DB D.DATA4.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B.软件工具C.数据模型D.数据库管理系统5.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A.提高了系统效率B.方便了用户使用C.数据的结构化D.节省了存储空间6.数据管理技术开展阶段中,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数据库系统( )A.数据可共享B.数据可长期保存C.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数据D.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展管理7.下面列出的条目中,哪些是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特点〔〕。

Ⅰ.数据的结构化Ⅱ.数据的冗余度小Ⅲ.较高的数据独立性Ⅳ.程序的标准化A.Ⅰ、Ⅱ和ⅢB.Ⅰ和ⅡC.Ⅰ、Ⅱ和ⅣD.都是8.在数据库中,以下说法〔〕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防止了一切数据的重复B.假设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那么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C.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D.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9.以下四项中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B.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C.数据库防止了一切数据的重复D.数据库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10.数据库系统的最大特点是〔〕。

A.数据的三级抽象和二级独立性B.数据共享性C.数据的结构化D.数据独立性11.以下哪个是存储在计算机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结构12.在以下所列的条目中,哪些是数据库管理员DDA的职责〔〕①决定数据库存取结构和存取策略②决定数据库中的容和结构③定义数据安全性的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④为用户提供资料和培训方面的帮助A.①和②B.①、②和③C.③和④D.都是13.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调用B.DBMS调用OSC.OS调用DBMS D.并发运行14.下面列出的条目中,哪些是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成员?〔〕Ⅰ.操作系统Ⅱ.数据库管理系统Ⅲ.用户Ⅳ.数据库管理员Ⅴ..数据库A.Ⅱ、Ⅲ、Ⅳ和Ⅴ B.Ⅱ、Ⅳ和Ⅴ C.Ⅰ、Ⅱ、Ⅳ和ⅤD.都是15.下面列出的数据管理技术开展的三个阶段中,哪个(些)阶段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展管理〔〕。

大连海事大学2024年硕士自命题复试大纲 F07 数据库

大连海事大学2024年硕士自命题复试大纲  F07 数据库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数据库考试内容(一)要求熟知的章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关系数据库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第七章:数据库设计第八章:数据库编程第九章: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第十章:数据库恢复第十一章:并发控制(二)主要内容1、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2、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DBMS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

3、数据模型的概念,组成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4、概念模型、实体、属性、码、候选码、外码、域、实体型、实体集的概念。

5、实体间的联系及E-R模型。

6、实际的数据库系统支持的主要数据模型,基本层次联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

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象功能、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8、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9、关系的定义及关系的特性,关系模式的表示,元组、属性、主属性、码、候选码、非码属性、全码、外码的概念10、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11、关系代数的运算: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交、差、笛卡儿积)和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法)12、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关系操作的特点。

SQL语言的四个特点13、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对基本表、索引和视图的建立修改和删除,语法格式14、掌握查询(SELECT)语句功能和应用(单表、多表连接、嵌套、集函数)。

15、掌握修改(UPDATE)、删除(DELETE)和插入(INSERT)语句的应用16、SQL数据控制功能(GRANT、REVOKE)17、基本表、视图的概念,视图的作用。

18、关系系统查询优化的一般策略19、(平凡与非平凡的)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函数依赖、(平凡与非平凡的)多值依赖20、关系规范化: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4NF的定义,将一个非规范化的表转化为三范式的表的步骤。

数据库第10、11章习题及答案 (1)

数据库第10、11章习题及答案 (1)

第10、11章练习题(数据库恢复技术及并发控制)一、选择题 1.( C )是DBMS 的基本单位,它是用户定义的一组逻辑一致的程序序列。

A .程序B .命令C .事务D .文件 2.事务的原子性是指( A ) 。

A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B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C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D .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3.事务的一致性是指( D )。

A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B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为的改变是永久的C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D .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4.事务的隔离性是指( C )。

A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B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C .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D .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5.事务的持续性是指( B )。

A .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B .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C .一个事力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D .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6.若数据库中只包含成功事务提交的结果,则此数据库就称为处于( B )状态。

A .安全B .一致C .不安全D .不一致7.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系统停止运行,致使事务在执行过程中以非控制方式终止,这时内存中的信息丢失,而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未受影响,这种情况称为( B )。

A .事务故障B .系统故障C .介质故障D .运行故障 8.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称为( C )。

A .事务故障B .系统故障C .介质故障D .运行故障 9.( B )用来记录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的每一次更新操作。

SQL-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题库(按章节)

SQL-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题库(按章节)

目录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2)一单选题 (2)二判断题 (4)第二章SQL语言 (4)一单选题 (4)二判断题 (8)三综合题 (8)第四章视图与索引 (13)一单选题 (13)二判断题 (14)第七章数据库设计 (14)一单选题 (14)二判断题 (16)三综合题 (16)第十章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20)一单选题 (20)二判断题 (2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III 》题库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一单选题[试题分类]: [01]数据库基础知识/[0101]数据库基本概念1.( B )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的、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可为多个用户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 A )数据库系统( B )数据库( C )关系数据库( D )数据库管理系统2.(B)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在建立、使用和维护时由其统一管理、统一控制.A. DB B.DBMS C.DBS D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工作不包括( A )A.为定义的数据库提供操作系统B.数据备份C.为已定义的数据库进行管理D.定义数据库4.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____、数据独立、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数据不一致和加强了数据保护。

A.数据共享B.数据存储C.数据应用D.数据保密5、数据库(DB )、DBMS 、DBS 三者之间的关系( B ) 。

( A )DB 包括DBMS 和DBS ( B )DBS 包括DB 和DBMS( C )DBMS 包括DB 和DBS ( D )DBS 与DB 和DBMS 无关6. 数据库是保存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B)A.文件的集合B.数据的集合C.命令的集合D.程序的集合7.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叫(B )。

A.命令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库系统D.操作系统8.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 )?A.数据B.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D.信息9._D____可以减少相同数据重复存储的现象。

数据库系统第10章--数据库恢复技术

数据库系统第10章--数据库恢复技术

写回A=13
T1的修改被T2覆盖了!
PPT课件
4. 持续性
❖ 持续性也称永久性(Permanence)
▪ 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 是永久性的。
▪ 接下来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应该对其执行结果有任何 影响。
PPT课件
事务的特性
❖ 保证事务ACID特性是事务处理的任务 ❖ 破坏事务ACID特性的因素
PPT课件
事务结束
COMMIT 事务正常结束 提交事务的所有操作(读+更新) 事务中所有对数据库的更新永久生效
ROLLBACK 事务异常终止 ▪ 事务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了故障,不能继续执行 回滚事务的所有更新操作 ▪ 事务滚回到开始时的状态
PPT课件
二、事务的特性(ACID特性)
事务的ACID特性:
PPT课件
事务内部的故障(续)
❖ 这个例子所包括的两个更新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 做。否则就会使数据库处于不一致状态,例如只把账户甲 的余额减少了而没有把账户乙的余额增加。
❖ 在这段程序中若产生账户甲余额不足的情况,应用程序可 以发现并让事务滚回,撤销已作的修改,恢复数据库到正 确状态。
PPT课件
数据库系统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第十章 数据库恢复技术
PPT课件
第十章 数据库恢复技术
10.1 事务的基本概念 10.2 数据库恢复概述 10.3 故障的种类 10.4 恢复的实现技术 10.5 恢复策略 10.6 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 10.7 数据库镜像 10.8 小结
▪ 多个事务并行运行时,不同事务的操作交叉执行 ▪ 事务在运行过程中被强行停止
PPT课件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占重要地位。

数据库的理论和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身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同时又是其他发展方向(如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库机器、并行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的核心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CAD、CAE、计算机图形学、办公自动化以及软件开发环境等研究方向的有力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1、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原理方法技术。

2、学会数据库使用、设计、研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教学内容1.1 数据库系统概述1.2 数据模型1.3 数据库系统结构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数据模型的组成、三级模式结构等。

教学重点:数据库系统概念,数据模型教学难点: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第二章关系数据库(一)基本教学内容2.1 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2.2 关系操作2.3 关系的完整性2.4 关系代数(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关系模型的相关知识、关系代数运算。

教学重点:关系模型概述,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代数教学难点:关系的完整性,关系代数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一)基本教学内容3.1 SQL概述3.2 学生-课程数据库3.3 数据定义3.4 数据查询3.5 数据更新3.6 视图(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更新、数据查询、视图及索引的操作。

教学重点:数据定义、数据更新、数据查询、视图及索引的操作教学难点:嵌套查询、视图的运用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一)基本教学内容4.1 计算机安全性概述4.2 数据库安全性控制4.3 视图机制4.4 审计4.5 数据加密4.6 统计数据库安全性(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及相关的安全标准,掌握数据库系统中DAC授权机制,要会使用相应的SQL语句对用户进行授权和权力回收,了解其它安全机制。

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及答案 填空题

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及答案 填空题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一选择题: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答案:A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答案:A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答案:B4.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答案:B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答案:C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答案:C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答案:D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答案:B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答案:A10.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①和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数据库恢复技术
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4 个特性。

答: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
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具有四个特性:
原子性: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持续性:持续性也称永久性,指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

接下来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应该对其执行结果有任何影响。

2、数据库运行中可能产生的故障有哪几类?哪些故障影响事务的正常执行?哪些故障破坏
数据库数据?
答:数据库系统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类:(1)事务内部的故障;(2)系统故障;(3)介质故障;(4)计算机病毒。

事务故障、系统故障和介质故障影响事务的正常执行;介质故障和计算机病毒破坏数据库数据。

3、数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答:数据转储和登录日志文件是数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

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利用转储的数据库后备副本和日志文件就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前的某个一致性状态。

4、登记日志文件时为什么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答:把对数据的修改写到数据库中和把表示这个修改的日志记录写到日志文件中是两个不同的操作。

有可能在这两个操作之间发生故障,即这两个写操作只完成了一个。

如果先写了数据库修改,而在运行记录中没有登记这个修改,则以后就无法恢复这个修改了。

如果先写日志,但没有修改数据库,在恢复时只不过是多执行一次UNDO操作,并不会影响数据库的正确性。

所以一定要先写日志文件,即首先把日志记录写到日志文件中,然后写数据库的修改。

5、针对不同的故障,试给出恢复的策略和方法。

(即如何进行事务故障的恢复?系统故
障的恢复?介质故障恢复?)
答:事务故障的恢复:事务故障的恢复是由DBMS自动完成的,对用户是透明的。

DBMS 执行恢复步骤是:
(1)反向扫描文件日志(即从最后向前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更新操作;(2)对该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写入数据库;(3)继续反向扫描日志文件,做同样处理;
(4)如此处理下去,直至读到此事务的开始标记,该事务故障的恢复就完成了。

系统故障的恢复:
系统故障可能会造成数据库处于不一致状态:一是未完成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可能已写人数据库;二是己提交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可能还留在缓冲区,没来得及写入数据库。

因此恢复操作就是要撤销(UNDO)故障发生时未完成的事务,重做(REDO)已完成的事务。

系统的恢复步骤是:
(1)正向扫描日志文件,找出在故障发生前已经提交的事务队列(REDO队列)和未完成的事务队列(UNDO队列)。

(2)对撤销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UNDO处理。

进行UNDO处理的方法是,反向扫描日志文件,对每个UNDO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前的值"(Before Image)写人数据库。

(3)对重做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REDO处理。

进行REDO处理的方法是: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对每个REDO事务重新执行日志文件登记的操作。

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After Image)写入数据库。

解析:在第(1)步中如何找出REDO队列和UNDO队列?请大家思考一下。

下面给出一个算法:1)建立两个事务队列:①UNDO-LIST:需要执行undo操作的事务集合;②REDO-LIST:需要执行redo操作的事务集合。

两个事务队列初始均为空。

2)从日志文件头开始,正向扫描日志文件:①如有新开始(遇到Begin Transaction)的事务Ti,把Ti暂时放入UNDO-LIST
队列;②如有提交的事务(遇到End Transaction)Tj,把Tj从UNDO-LIST队列移到
REDO-LIST队列;直到日志文件结束。

介质故障的恢复:
介质故障是最严重的一种故障。

恢复方法是重装数据库,然后重做已完成的事务。

具体过程是:
(1)DBA装入最新的数据库后备副本(离故障发生时刻最近的转储副本),使数据库恢复到转储时的一致性状态;
(2)DBA装入转储结束时刻的日志文件副本;
(3)DBA启动系统恢复命令,由DBMS完成恢复功能,即重做已完成的事务。

解析:
(1)假定采用的是静态转储,因此第(1)步装人数据库后备副本便可以了。

(2)如果采用的是动态转储,第(1)步装人数据库后备副本还不够,还需同时装入转储开始时刻的日志文件副本,经过处理后才能得到正确的数据库后备副本。

(3)第(2)步重做已完成的事务的算法是:
1)正向扫描日志文件,找出故障发生前已提交的事务的标识,将其记入重做队列;2)再一次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对重做队列中的所有事务进行重做处理。

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后的值"写入数据库。

6、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有什么优点?试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答:利用日志技术进行数据库恢复时,恢复子系统必须搜索日志,确定哪些事务需要REDO,哪些事务需要UNDO。

一般来说,需要检查所有日志记录。

这样做有两个问题:一是搜索整个日志将耗费大量的时间;二是很多需要REDO处理的事务实际上已经将它们的更新操作结果写到数据库中了,恢复子系统又重新执行了这些操作,浪费了大量时间。

检查点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
在采用检查点技术之前,恢复时需要从头扫描日志文件,而利用检查点技术只需要从T开始扫描日志,这就缩短了扫描日志的时间。

事务Tl的更新操作实际上已经写到数据库中了,进行恢复时没有必要再REDO 处理,采用检查点技术做到了这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