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公共基础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考试大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共基础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规范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各级教育部门普遍采用公共基础考试大纲。

本文将就公共基础考试大纲的背景、内容和重要性进行探讨,以及如何有效地备考和应对考试的一些建议。

一、公共基础考试大纲的背景公共基础考试大纲是对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考核进行规范的依据。

考试大纲的制定旨在提高公众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为个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大纲的发布也有助于各级教育机构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调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公共基础考试大纲的内容公共基础考试大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范围:公共基础考试大纲涵盖了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如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

通过考核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评估考生的综合学术素质和运用能力。

2.知识点梳理:公共基础考试大纲明确了每个学科的知识点和考点。

这有助于考生理清知识体系,明确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

3.考试形式:公共基础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的形式和方式,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这有助于考生熟悉考试的形式,提前做好策略和准备。

4.评分标准:公共基础考试大纲规定了评分标准,明确了每种题型的评分要求和分值分布。

这有助于考生了解自己的得分情况,进一步提高备考和答题的准确性。

三、公共基础考试大纲的重要性公共基础考试大纲具有以下重要性:1.规范学习和考核:公共基础考试大纲对学习和考核进行了规范,促进了公众对基础知识的全面认识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2.提高教学质量:公共基础考试大纲的发布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公共基础考试大纲的制定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备考和应对考试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备考和应对公共基础考试,考生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建议:1.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公共基础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合理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每个学科的重点和难点。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章教育政策法规特别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学生损害事故处理方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以最新修正后的版本为准。

第一节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的含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的关系,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政策的体系。

【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立法背景,立法宗旨,要紧内容〔教育差不多制度、受教育者、其他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立法背景,立法宗旨,要紧内容〔教师法律地位、教师的权利义务、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任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教师待遇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义务教育的原那么、新《义务教育法》的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立法背景,要紧内容〔高等教育的含义与义务、高等教育差不多制度、高等学校的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立法背景,立法宗旨,要紧内容〔保护未成年人的原那么、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立法宗旨,要紧内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峻不良行为的矫治〕。

学生损害事故处理方法。

立法宗旨,要紧内容〔学生损害事故的含义,学生损害事故处理的原那么,学校责任事故情形,学校无责任事故情形,学生或监护人责任事故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立法宗旨,要紧内容〔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进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加快进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差不多原那么、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17—2020〕。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各类教育的进展任务、教育体制改革、保障措施。

第二节地方教育政策法规【一】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的差不多原那么。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大纲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大纲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大纲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大纲是指四川省制定的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和内容的文件。

它旨在规定学生在各个学段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方法。

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学科范围:指明了哪些学科属于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范畴,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

2. 学科目标:阐述了学生在不同学段需要达到的学科能力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3. 知识体系:列举了每个学科的主要知识点和概念,以及其内部的逻辑关系和组织结构。

4. 教学要求:对每个学科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分,明确了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内容和技能,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和建议。

5. 评价方法:规定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和标准,
包括考试形式、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等。

这些内容的制定有助于统一教育教学的标准,确保学生在相同学段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大纲的实施需要由教育部门、教师和学校共同参与,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四川省内江市《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四川省内江市《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四川省内江市《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形成于()阶段。

A、依从B、服从C、认同D、内化【参考答案】D2. 专家教师常将课堂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

A、过程B、工具C、目的D、手段【参考答案】D4. 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5.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9 月10 日为“教师节”。

A、1984B、1985C、1986D、1987【参考答案】B6. 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B、品德评价C、指导实践D、陶冶教育【参考答案】B7. 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

A、杜威的五步教学法B、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C、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参考答案】B8. 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9. 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是()。

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参考答案】B11. 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

这体现了儿童个体发展的什么特点()。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顺序性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参考答案】B12.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13. 学生看暴力电影习得了一般的攻击性态度,而不只是具体的攻击行为,这体现了()。

A、直接的观察学习B、间接的观察学习C、抽象的观察学习D、具体的观察学习【参考答案】C14. 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教育基础考试大纲一、引言教育基础考试是为了评估考生在教育基础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对于教育从业者而言,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教育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教育基础考试的大纲内容,旨在帮助考生准备和应对考试。

二、考试科目教育基础考试涵盖以下科目:1. 教育学基础2. 心理学原理3. 教育法律法规4. 教育经济与管理5. 教育信息技术三、教育学基础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a. 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主要教育学理论的介绍,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等2. 学习与发展心理学a. 学习理论与教学方法b. 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c. 教育心理学与学生个体差异的识别与教育3. 教育测量与评估a. 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b. 教育评价的种类和原则四、心理学原理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a.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主要心理学理论的介绍,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2. 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a. 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 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的影响和应用3. 发展心理学a. 儿童与青少年期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b. 成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4. 个体差异心理学a. 个体差异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b. 学习障碍和特殊教育需求的评估与干预五、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a.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和作用b. 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和层级关系2. 基本法律法规a. 宪法和民法对教育的法律规定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概述3. 学校管理与法律a. 学校管理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b. 学校纪律与维权问题六、教育经济与管理1. 教育经济学基本概念a. 教育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b. 教育经济学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论2. 教育资源与投入a. 教育资源的种类和来源b. 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管理3. 教育管理理论a. 校长领导和学校管理模式b. 教育管理中的团队建设与决策制定4. 教育质量评估与改进a. 教育质量评估的概念和原则b. 教育质量改进的方法与实践七、教育信息技术1. 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a. 教育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b. 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2. 教育软件与硬件a. 教育软件的种类和功能b. 教育硬件的选择和配置3. 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a. 网络教育的优势和发展趋势b. 远程教育的模式和实施八、总结教育基础考试大纲涵盖了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原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与管理以及教育信息技术等重要内容。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指导大纲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指导大纲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指导大纲一、引言本指导大纲旨在为四川省教育体系提供一套公共基础知识的指导标准。

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全面梳理和整合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可以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有效性和质量提升。

二、范围与目标本指导大纲适用于四川省教育体系的各级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

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语言、数学、科学、社会学科、艺术和身体素质等方面。

通过掌握这些公共基础知识,学生将能够全面发展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工作做好准备。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语言1.1 理解基础词汇和常用短语,能够正确运用于口语和书面表达中。

1.2 能够听懂日常生活和研究中的简单对话,并能灵活运用基本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1.3 能够理解基础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写作。

1.4 能够进行基本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练。

2. 数学2.1 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包括加减乘除以及简单的应用问题。

2.2 理解并能够运用基础数学概念,如整数、分数、百分数等。

2.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解释。

2.4 熟练掌握简单几何图形的基本属性和画法。

3. 科学3.1 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

3.2 掌握与日常科学知识相关的基础概念,包括物质、能量、生物等。

3.3 能够理解基本的科学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 社会学科4.1 了解国家和地方的基本行政区划,明白社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4.2 掌握基本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知识,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4.3 能够进行简单的社会现象观察和分析。

5. 艺术5.1 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音乐、绘画、舞蹈等。

5.2 能够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和表演,并理解基本的艺术欣赏方法。

6. 身体素质6.1 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惯,提高身体素质。

6.2 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并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展现团队合作精神。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概述
为了提高公众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促进公众素质的不断提高,针对历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经验和教训,特制定以下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主要包括以下科目:
1.政治常识
2.历史知识
3.科学常识
4.文化艺术常识
考试形式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为选择题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数为100分。

考生必须选择并回答所有考题。

考试内容详解
政治常识
1.国家制度与法律法规知识
2.政治理论知识
3.经济财政知识
4.社会文化知识
历史知识
1.中国古代史
2.中国近现代史
3.世界史
4.中国革命史
科学常识
1.物理知识
2.化学知识
3.生物学知识
4.地理知识
文化艺术常识
1.中国文化知识
2.国际文化知识
3.音乐、舞蹈、美术知识
4.体育知识
参考书目
以下是本次考试的参考书目:
1.《大众文化常识》
2.《现代政治常识》
3.《科学常识与常识性问题》
4.《中国历史大事典》
5.《世界文化名人大辞典》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

2.考生必须选择并回答所有考题。

3.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每题分值不等。

4.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辅助工具。

5.考试期间必须保持安静,禁止交谈。

6.考试结束后必须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上为本次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考试大纲,考生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参加考试,以确保考试的公正、公平和严谨。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考查报考者时事政治、法律基础、公共行政与行政实务等方面的知识水平,综合评价其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从事公共管理或服务机构日常工作所需知识、素质和潜在能力。

二、考试科目考试科目为《综合知识》,考试采用笔试(闭卷)的方式进行。

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20分。

三、考试题型1、分析推理题:每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根据这段陈述,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选出正确的选项。

3、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意的,选出全部的正确选项。

4、案例分析题:分析案例材料,并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5、作文题:阅读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写作。

四、作答要求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

客观性试题必须作答在客观题答题卡上。

报考者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客观题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试卷代码和在客观题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

作答在试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

主观性试题必须作答在主观题答题卡上。

报考者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主观题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试卷代码,然后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主观题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

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五、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时事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和政府现阶段基本路线、重大方针政策和相关政治理论,上海市情相关知识,一年以来时事(2014年6月至今)。

第二部分法律基础:法律一般原理、宪法、行政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公务员法)。

第三部分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概述、行政组织与行政体制、公共政策、行政伦理、行政方法、行政效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69、19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70、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71、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91、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他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
92、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93、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种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78、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9、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就是(教育目的)。
8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81、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
8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与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与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中(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4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2020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2020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2020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考试概述2020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基本公共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但不限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考试形式为选择题和简答题,考试时间为3小时。

考试内容一、政治1.国家体制与政治制度2.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3.参政议政4.公民权利和义务5.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法6.例题:请简要介绍我国的政治体制。

二、经济1.宏观经济运行2.经济体制改革3.经济发展道路4.财政税收5.国际经济合作6.例题: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什么?它对中国和世界经济有何意义?三、法律1.法律体系2.监察和司法3.社会主义法治4.公民权利保障5.法律实施和司法公正6.例题:什么是宪法?宪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四、文化1.文化产业2.文化传统3.文化交流4.文化政策5.文化创新6.例题:介绍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节日。

考试要求1.考生需熟悉基本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知识。

2.需要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

3.考生应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需要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5.文笔清晰,逻辑严谨。

考试准备1.多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和资料,扩展知识面。

2.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

3.注重复习基础知识,做好总结和归纳。

4.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调整心态,保持平和心态,克服考试紧张情绪。

结语2020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通过将为考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和学习机会,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准备,取得理想的成绩。

祝所有考生考试顺利!。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是一项旨在了解和评估考生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试。

本考试包含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科学、历史、地理、数学、语文等,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目的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目的在于评估考生的基本教育水平和综合学科能力。

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机会,还可以用于选拔适合某种特定职业或专业的人才。

三、考试内容
1. 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涉及的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
2. 历史知识:涉及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主要事件、人物和发展趋势;
3. 地理知识: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主要地理区域、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
4. 数学知识:包括基本的数学运算、代数、几何、概率和统计等;
5. 语文知识: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和写作等。

四、考试要求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生需要透彻理解基础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五、考试形式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

六、备考建议
1. 学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 复习重点:针对考试大纲中的各个领域,确定重点知识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2023河南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2023河南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2023河南考试大纲2023年河南省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考试性质和目标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是针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而设置的考试科目,主要测试考生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和行政职业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历史、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法律基础: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知识,以及与政府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经济常识: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

行政管理:包括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组织、行政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和行为规范。

人文历史:包括中外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科技知识:包括科学原理、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当前科技发展动态和趋势。

公文写作:包括公文格式、行文规范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公文处理和写作技巧。

道德伦理: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以及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

河南省情:包括河南省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进行。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试卷结构:试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

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题型,主观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数比例根据考试内容和难度确定。

四、命题要求命题要坚持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原则,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行政职业能力,同时要贴近实际工作需要,符合河南省情和时代特点。

命题要注重知识的覆盖面和难度的梯度分布,做到难易适度、区分度明显。

2023年河北石家庄市直教育类《公共基础知识》

2023年河北石家庄市直教育类《公共基础知识》

2023年河北石家庄市直教育类《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一、概述2023年河北石家庄市直教育类《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是石家庄市直属单位面向全体教育工作者举办的一项重要考试,其考试范围涉及教育领域的基础知识,旨在测试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本次考试将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并对应试者的知识储备、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二、考试科目和内容1. 教育学本部分将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于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原理、教育规律等方面的了解与理解。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教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教育学发展历程的了解;- 教育活动的特点和基本原理;- 教育规律及其应用;-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等。

2. 心理学本部分将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于心理学基本概念、心理学原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了解与理解。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了解;-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等。

3. 教育法律本部分将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于《教育法》、《教师法》、《学生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与掌握。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教育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 教育工作者的法律责任与调解方式;- 学生权益的法律保障等。

三、考试方式和时间本次考试将采取闭卷形式,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考试安排在10月底进行,具体时间地点将由相关部门通知后确定。

四、考试要求1. 应试者应准时参加考试,如有特殊原因需调整考试时间的,应提前向主办单位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

2. 考试当日应携带有效唯一识别信息件和考试文具,符合规定的着装要求。

3. 考试期间应保持安静,禁止交头接耳,严禁抄袭、作弊等违规行为。

4. 考试结束后,应试者应将试卷按要求整理装订,交给监考人员。

五、考试复习建议1. 本次考试内容较为广泛,应试者需合理规划复习时间,科学备考。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参考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考试内容和要求,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准备考试。

以下是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
1. 教育学基础知识
- 教育学的定义与特点
- 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 教育学发展的历史
- 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教学设计与评估
-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 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 教学评估的概念与目的
- 教学评估的方法与工具
- 教学反思与改进
3. 教育心理学
-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 -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 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4. 课程与教学
- 课程的概念与分类
- 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 课程标准与评估
- 教学方法与策略
-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 学生个性与发展
- 个性的概念与特点
- 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 学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 教师对学生个性的了解与引导 - 学生问题的识别与解决方法6. 教育法律法规
-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
-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与适用范围
- 教育法律法规的遵守原则
- 教育管理制度与规定
- 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学校管理规定
通过对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的详细学习和理解,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考试,提高通过率,达到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目的。

希望广大考生认真对待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切实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为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规律(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教育的功能(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的类型、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限制(二)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三、教育的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的功能(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四、教师与学生(一)教师的定义、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二)学生的定义、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发展的规律(三)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五、课程(一)课程的含义、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组织、课程的管理(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及其地位、作用和特点(三)新课程带来的变革六、课堂教学(一)教学的含义、教学理论及教学理论流派(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基本程序、主要模式、内容和方法(三)教学策略的含义、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七、学校德育(一)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二)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德育过程的理论、德育过程的规律(三)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四)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八、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一)班级的含义与特点、班级的历史发展、班级的结构与功能、班级的发育过程(二)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三)班主任的角色、任务、职责与素质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一、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二)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三)早期教育与心理发展、准备状态与心理发展、教育如何促进心理的发展(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二、学习与学习理论(一)学习的含义、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重要区别、学生学习的特点(二)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学习的迁移,记忆和遗忘(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的种类、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学习迁移的促进(二)记忆的含义、记忆的三种存储模式(三)遗忘的含义、主要规律、产生原因及克服遗忘的策略四、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特点、学习策略的发展、一般的学习策略及其培养(二)知识的含义、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知识的分类与学习(三)技能的含义与种类、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四)解决问题的历程、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五)品德与道德的界定、品德的心理结构、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五、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二)归因与归因方式、维纳的归因理论、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引导合理归因(三)注意的含义、学生注意的组织与培养六、个别差异与教育(一)人格差异的含义、人格差异与教育(二)认知风格差异的含义、场依存与场独立、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内倾与外倾(三)学困生的含义、学困生与优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学困生的教育措施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第三部分教育法学一、法与教育法(一)法的含义、法的特征、法的渊源(二)教育法的含义、教育法规的含义二、教育法律关系(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特征、类型;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二)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三)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四)教育法律关系内容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类型、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三、教育法律规范(一)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类型(二)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三)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教育道德的含义、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比较、教育道德的作用(四)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四、教育法制过程(一)教育立法的含义、原则;教育立法体制与立法主体权限;教育立法的程序(二)教育法规实施的含义、教育法规实施的方式、教育法规的效力与解释(三)教育行政执法的含义、特征、地位、原则、内容与方式(四)法律制裁的含义、违法的含义与种类、法律制裁的方式五、教育法律责任(一)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归责要件、归责原则(二)教育法律责任的分类(三)学校(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侵权责任、学校对教师的侵权责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学校和教师的侵权责任、社会其他主体对学校和教师或学生的侵权责任六、学生的权利及其维护(一)学生权利的含义、主要内容(二)学生受教育权的维护、学生财产权的维护、学生人身权利的维护(三)学生伤害事故的定义、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分析、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七、教师的权利及其维护(一)教师权利的含义、教师权利的性质(二)教师权利的内容:教师的职业权利、教师的一般权利(三)教师权利的维护:教师教育权利的维护、教师人身权利的维护八、教育法律救济(一)法律救济的含义、特征、渠道、基本原则;法律救济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二)教育行政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结构(二)职业道德在教师素养中的地位、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一)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含义(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三)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四)教师职业道德管理。

四川特岗教师考试大纲

四川特岗教师考试大纲

四川特岗教师考试大纲四川特岗教师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考试目的与性质四川特岗教师考试旨在测试考生是否具备从事小学和初中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选拔一批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和扎实专业基础,能够适应农村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师补充到四川省“特岗计划”教师招聘岗位,进一步提高“特岗计划”教师招聘质量。

二、考试科目与形式考试科目为《教育公共基础笔试》,满分为100分。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内容与范围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四个方面,其中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是重点内容。

具体考试范围如下:1.教育学部分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知识。

2.教育心理学部分主要包括学习心理、发展心理、品德心理、差异心理、测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3.教育法学部分主要包括教育法律基本知识、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知识。

4.教师职业道德部分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四、考试题型与分值考试题型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其中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分值较高,占总分的60%左右。

具体分值分布如下:1.单项选择题(约占30分)2.多项选择题(约占15分)3.简答题(约占15分)4.论述题(约占20分)5.材料分析题(约占20分)五、考试标准与要求考试标准主要依据《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制定,要求考生掌握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同时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问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答案。

六、考试时间与地点考试时间为每年4月份的第二个周末,具体时间以公告为准。

考试地点以公告为准,一般设在四川省内各地级市(州)政府所在地,考点由各地级市(州)教育局统一安排。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为了便于考生参加公共基础知识笔试,提供了考试大纲,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和和题型(一)试卷结构。

《公共基础知识》包括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判断题,主观性试题为案例分析题、公文改错、论述题。

考试满分100分,其中客观试题分60%,主观试题分40%。

(二)题型介绍1,单项选择题。

例: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B)A.意识的本质问题B.世界的本原问题C.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D.世界能否认识的问题2、多项选择题。

例:法律规范效力的终止包括以下情况(ABCD)。

A.因与新颁的宪法相抵触而失效B.因法律规范本身规定的停止生效日期到期而终止C.因新法的颁施行而失效D.因发而特别决定而失效3、判断题。

例: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父债子还”。

( )答:错误。

4、案例分析题。

例:1986 年10月8日出生的王某,在2000年10月1日前共盗窃、抢夺各类财物总计价值约8000元人民币。

2000年10月8日,王某在饭店过完生日后,于2000年10月9日零时30分返家。

途中见到一行拎包从身边经过,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拎包人刺伤后把包抢走。

包内有手机一部,现金人民币2000 元。

2000年10月25日,王某在一小区游逛,见路边停着一辆桑塔纳轿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

当日下午,王某即以4万元的价格将轿车卖出。

2000年12月20日,王某被抓获。

(此题5小题共10分)1、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的是:BA年满14周岁 B年满16周岁 C年满18周岁 D年满20周岁2、王某2000年10月1日前的行为:A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构成抢夺罪 D构成盗窃罪与抢夺罪3、王某2000年10月9日前的行为:D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构成抢夺罪 D构成抢劫罪4、王某2000年10月9日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是:AA财产权 B人身权 C社会管理秩序 D财产权和人身权5、王某2000年10月25日的行为:BA不构成犯罪 B构成盗窃罪 C构成销赃罪 D构成盗窃机动车辆罪5、公文纠错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章教育政策法规特别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以最新修正后的版本为准。

第一节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的含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的关系,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政策的体系。

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内容(教育基本制度、受教育者、其他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内容(教师法律地位、教师的权利义务、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任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教师待遇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义务教育的原则、新《义务教育法》的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立法背景,主要内容(高等教育的含义与义务、高等教育基本制度、高等学校的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立法背景,立法宗旨,主要内容(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立法宗旨,主要内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立法宗旨,主要内容(学生伤害事故的含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原则,学校责任事故情形,学校无责任事故情形,学生或监护人责任事故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立法宗旨,主要内容(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各类教育的发展任务、教育体制改革、保障措施。

第二节地方教育政策法规一、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学校。

教师。

教育教案。

法律责任。

二、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背景。

指导思想。

重大战略。

基本理念和目标。

城乡教育。

教育发展措施。

教育体制改革。

加大教育保障力度。

第三节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一、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的概念教育政策执行,是将教育政策内容转变为教育现实的过程。

教育法的实施,是指教育法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现。

教育法实施的方式分为教育法的适用和教育法的遵守。

二、教育政策法规实施现状教育政策法规实施的成就。

教育投入比例增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两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推进教师专业化和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化取得实效、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成就显著、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完善、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社会力量办学规模扩大。

教育政策法规实施的问题。

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教育法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三、教育政策法规实施措施教育政策执行问题的解决措施。

教育法实施问题的解决措施。

四、教育政策法规实施评估教育政策评估。

教育法的监督。

第二章教育基础理论第一节教育目的与教育规律一、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的结构与类型、教育目的的特点、教育目的的功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及原则。

教育目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重要理论依据。

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规定、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二、教育规律教育规律的概念。

教育规律同规律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以及事物(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就是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结构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

教育与人的关系。

人类的可教性、人性与教育、身心发展特征与教育。

教育与社会。

社会要素与教育(第三节详讲),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现代化与教育发展、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与教育改革。

第二节教师与学生一、教师教师劳动的特点。

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任务的综合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教师的工作价值与角色扮演。

教师的工作价值、教师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现代教师的素养、教师素养的培养。

二、学生学生的本质特点。

学生的地位。

学生的社会地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的发展。

学生发展的含义、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师生关系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节教育与发展一、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概述。

人的全面发展的定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素质、环境、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作用。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系。

教育发展是人才发展的先决条件。

经济发展是人才发展的必然结果。

正规教育发展中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

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第四节德育的实施一、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幼儿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二、德育的基本原则知行统一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三、德育的实施途径德育途径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包括课程、团队活动、校园文化、校外教育机构组织的校外活动、大众媒体。

四、德育方法及运用说服教育法。

含义、运用。

榜样教育法。

含义、运用。

陶冶教育法。

含义、运用。

自我修养法。

含义、运用。

学校心理咨询法。

含义、运用。

品德评价法。

含义、运用。

五、德育方法的创新探索德育方法创新的基本思路。

现代德育方法的创新。

第五节课程与教案一、课程课程的概述。

课程设计。

课程改革。

二、教案教案的概述。

教案的定义、教案的主要作用、教案的任务。

教案过程理论的发展。

古代教案过程的萌芽、近代教案过程理论的形成、现代教案过程理论的发展。

教案过程。

教案过程本质的争论、教案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案模式。

教案模式的概念、当代国外主要教案模式、当代我国主要教案模式。

教案原则。

教案原则的概念、教案原则确立的依据、教案原则的运用。

教案方法。

教案方法的概念、教案方法的意义、教案方法的指导思想、常用的教案方法。

教案组织形式。

教案组织形式的发展、我国现行的教案组织形式、教案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教师教案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

教案评价。

教案评价的含义及功能、教案评价的分类、现代教案评价的改革。

第六节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工作概述班主任的定义。

班主任是指受学校校长的委托,为学校班集体设置的专门负责该班教育和管理的教师。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二、班集体的培养班集体的概述。

班集体的概念、培养班集体的意义、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三、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任务班主任工作的职责。

调查研究学生情况。

组织管理班集体。

教育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

定好班主任计划。

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

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和方法。

班主任的工作特点、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第七节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一、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概念。

课外教育活动指学校在课堂教案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如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等。

校外教育活动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如少年宫、艺术馆以及业余体校等举办的活动和家庭教育活动等。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内容。

二、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

小组活动。

个人活动。

三、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实施途径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实施原则。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组织管理体系。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实施特点和评估管理。

第三章教育心理学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