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2(精品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2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并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及读写。
2. 教学难点: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学习的分数知识,如分数的读写、分数的意义等。
(2)情景导入: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分数的存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探究(1)让学生观察一些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存在,并尝试用分数表示出来。
(2)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并在全班分享。
3. 讲解示范(1)教师对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进行讲解,并通过一些实例进行示范。
(2)讲解分数的读写规则,让学生跟读、模仿。
4.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如制作分数卡片、用分数表示物品等。
(2)组织学生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巩固练习(1)布置一些分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选取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进行讲解。
6. 总结提升(1)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并提出课后作业。
7. 课后作业(1)布置一些分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2)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通用4篇)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通用4篇)第一篇: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一稿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35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发展数感。
教材分析:教材中安排了“分圆珠笔”“说一说”“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活动,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教学时,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展开充分交流,学生如果理解有困难,可以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等方法来帮助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学生分析:对于分数而言,学生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分一分(一)”中,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在“分一分(二)”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
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你能用分数表示吗?平分秋色()百里挑一()七上八下()二、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师:数学伴着我们走过了小学四年多的时间,那么你知道数学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吗?师:如何测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呢?一、量一量出示测量要求:(1)请剪下附页3中图1的纸条,分别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
(2)记录测量的结果。
师巡视,并予以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测量结果?反馈:用纸条量数学书的宽,正好3次量完。
用纸条量数学书的长,量了4次,剩下的怎么办?师:你能帮助XX同学继续量下去吗?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反馈:把纸条对折去量。
师:这是个好办法!大家试试看。
师巡视,发现学生有困难,询问:遇到什么困难了?展示:师: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展示:师:现在会了吗?试试。
师:在用纸条测量物体时,不够一个纸条长度的部分,可以把纸条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接着量。
在没有尺子等测量工具的古代,人们就是这样测量的。
二、探究“分数墙”师:数学家们正是利用纸条的对折逐步累积成了一面“分数墙”。
课件出示:师:把分数墙填写完整,并画出来,并分小组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展示学生完成的分数墙: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引导学生得出? 我发现1里有2个21,有3个31,4个41,5个51……。
我发现所有分数的分子都是1,21>31,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我还发现9个91是1。
……师:真不错,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呀!像21,1.连一连。
(找出相应的分数单位)2.填一填。
52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它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65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个71是( ),( )个31是1。
3.看一看,填一填。
1米=( )分米 1分米是1米的( )。
7分米是1米的( )。
4.判断。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再认识(二)》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学生来说可能还有一些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进行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和认识。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
2.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具。
2.实例和操作材料。
3.投影仪和幻灯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计算并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向学生介绍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通过具体的实例,加深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理解。
每组选出一个分数,判断它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并说明理由。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呈现一些分数,让学生判断它们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并解释原因。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操作将一个假分数转化为真分数,或者将一个真分数转化为假分数。
每组给出一个实例,并向全班展示。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加深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关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做。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分数
2.学生能初步掌握分数的相关概念及概率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分数的认识和掌握
2.分数与小数的转换
(二)教学难点
1.分数的计算方法
2.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方法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学生回忆分数的概念
2.展示四种不同颜色的球,介绍所有球的数量,然后请同学计算每个颜色球出现的概率。
(二)讲解
1.教师讲解分数的定义,基本符号
2.教师呈现简单的分数,并举例子说明分子、分母的含义
3.分数的性质:分数运算规律、分数的比大小
(三)练习
1.教师示范计算有关分数的加减、乘除计算。
2.学生继续完成相关的分数运算题目练习。
(四)拓展
1.教师教授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2.教师展示较为复杂的分数和小数问题,并由学生通过应用上述知识解决问题。
(五)总结
1.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再次强调所给出的问题中出现的知识点。
2.学生与教师共同回答提问。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教学开始时对分数的认识还很模糊,但通过互动的方式,能够对分数的定义、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下一节课中会继续对分数知识进行拓展,并加强对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的掌握,更好地为学童提供帮助和指导。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2 分数的再认识(二) 》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2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5.2 分数的再认识(二)》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部分学生可能还不是很清晰,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
2.练习题:准备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分数卡片,用于引导学生操作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分水果、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乘除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中分数的再认识(二)这一章节的教学。
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分数,主要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计算的原理,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计算的原理和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们理解分数的加减法,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一些实际问题情境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情境的图片,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解决,从而引出分数的加减法。
2.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计算的原理。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即时进行练习,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请学生们找一个实际问题,尝试用所学的分数加减法来解决,并把解题过程和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答案:1. 略2.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情境的图片,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解决,从而引出分数的加减法。
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2017—2018年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精品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65~66《分数的再认识(二)》。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分数,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分数——《分数的再认识》。
(板书课题)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先要考考大家对分数的掌握情况。
1、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 )分析:请学生说明理由,并抓住前三幅图是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后一幅图是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师:看来大家对分数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嘛,原来我们不但可以把一个物体或图形进行平均分,而且还可以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然后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二、探索新知出示三个粉笔盒,分别装有6、6、8支粉笔。
1、猜想:拿出一个粉笔盒,猜盒子里有多少支粉笔?2、活动铺垫 师:盒子里有4支粉笔,你能从盒子里拿出整体的吗?21(1)活动开始,体验新知师:这里有三个粉笔盒,现在请三位同学上来拿出盒子的 。
现场组织活动:请三位同学分别从粉笔盒中拿出整体的 。
结果三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两位学生拿出的是3,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4。
(2)发现、解决问题师:从三位同学拿出的粉笔数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他们拿出的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为什么呢? 师:真的哦,我的要求没变,他们都是拿出全部粉笔的 ,可是拿出来的粉笔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他们是不是拿错了?学生交流。
师:大家都认为是粉笔的总支数不一样,那你能估一估每一盒中各有几支粉笔吗?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粉笔都拿出来,告诉大家每个盒子里粉笔的总支数到底是多少支?师:哦,原来是盒子里的铅笔数量不同造成的!看到这个结果,你想说什么?(板书:相同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分数的再认识(二)-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二)-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2.掌握分数的加法与减法;3.学会将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二、教学重点1.分数的加法与减法;2.分数的化简。
三、教学难点1.分数的加减与整数的加减的异同点;2.最简分数的概念及求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5分钟)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分数的知识,进一步掌握分数的加法与减法,并学会将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并掌握实际问题中使用分数进行运算的方法。
2. 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化为通分数的方法(10分钟)老师首先通过课件、板书或手绘图像等方式,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此外,还需要对分数化为通分数、约分等概念进行总结归纳。
3. 学习分数的加减(25分钟)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乘法与除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首先,老师需要通过例题,提醒学生分数的加减与整数的加减的异同点,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之间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并注意分数相加减后的结果需要转化成最简分数。
4. 练习分数的加减(25分钟)为了更好地掌握分数加减的技巧,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尝试,从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的方法。
5. 学习最简分数(15分钟)在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后,老师可以通过例题,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最简分数,为什么需要将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紧接着,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板书或PPT 等方式,详细地讲解最简分数的求解方法,并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6. 练习最简分数(20分钟)为了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求解最简分数的方法,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自行操作,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7.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课堂小结,对本次课程的难点、易错点等进行总结梳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本节课所学习的分数知识点,并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分数概念进一步深化认识的关键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的比较、大小的判断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比较大小的原理,熟练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实际问题计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运用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分数比较大小的过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课件、教案、学案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分数比较大小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比较1/2、1/3、2/5三个分数的大小。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通过具体例子,解释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以及如何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再认识(二)》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以及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分数的性质和特点,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分数,对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多数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理解分数的本质。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有的学生则相对较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以及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以及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本质,灵活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分数的性质和特点。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起已学的分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让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分数的性质和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交流、讨论。
3.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讲解,使学生对分数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4.练习: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成一个分数的框架,包含分数的定义、性质、比较方法等关键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简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通分、约分等基本操作。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的比较大小、通分、约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通分、约分等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比较大小、通分、约分等基本操作。
2.难点:分数的比较大小、通分、约分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动手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分数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的比较大小、通分、约分等基本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第五课,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再认识。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分数单位。
教材提供了生活中的情境和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分数的概念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丰富分数的内涵,发展数感。
三、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单位,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四、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单位,会用分数单位表示各分数。
五、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对分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理解分数单位的概念和运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他们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动手操作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分数概念,通过回顾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几个图形,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图形的染色部分。
2. 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单位,你们能说出一些例子吗?”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想到一些常见的单位,例如米、千克、小时等。
第二环节:教学展开1. 教师出示一个半瓶水和一个完整的瓶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两个瓶子有什么不同?”学生可以提出瓶子的容量不同。
2. 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他们观察和比较两个瓶子的容量,,完整的瓶子可以表示为并引导他们发现半瓶水可以表示为121。
教师可以使用图示或实物来进行示范,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的水瓶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思3. 教师提问:“那么,13考,并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图形或使用实物来表示1的水瓶,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34. 引导学生使用图形、实物等多种方式,感知和理解分数单位的概念,并通过练习运用分数单位表示各种分数。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图形的染色部分。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二)》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可以表示为分数的形式。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可能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讲解,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相关的实例,用于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017—2018年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2(精品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分数的单位,进一步体会“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2.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能熟练找到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3.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4.情感与价值: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激发对分数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体会“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熟练找到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旧知10个1㎝是()dm→10个这样的单位是()dm 10个1角是()元→10个这样的单位是()元3个1/7是( ) →3个这样的单位是()3/7是()个1/7→3/7有()个1/72.你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我们在度量长度、面积时使用过单位,整数有计数单位,同样分数也有它的单位,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分数,学习分数的计数单位。
(板书:分数的再认识(二)出示教学目标)二、进行新课1.同桌合作完成教材65页内容1 即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是多少?2.教材65页“分数墙” 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合作,教师提示得出:把一行的长度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1份就是几分之一,几分就是几分之几2/2 >1/2 2/3 >1/3 3/4 >2/4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1/2 >1/3 >1/4 >1/5把整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1份就越少,也就是说分子都是1,分母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小。
这样一个整体可以无限分下去。
像1/2 >1/3 >1/4 >1/5 >1/6,?这样的分数,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
既然这样的一个整体可以无限分下去,那么分数单位有无数个,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 。
3.当堂练习(1)填空1等于()个1/2,()个1/3,()个1/4,()个1/5,()个1/6,?。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二)》精品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二)》精品教案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分数单位。
(教材第65~66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分数的分数单位,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能熟练找到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提高对分数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分数的分数单位,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能熟练找到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难点: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能熟练找到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附页3中图1的纸条。
教学过程问题情境自主探究总结提升通过用纸条量教材的长和宽、填写“分数墙”,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单位。
分数单位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学生讨论。
板书设计1.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呈现有利于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活动的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在操作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堂中的用纸条量教材的长和宽、观察“分数墙”等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有助于学生借助直观表象思考问题,并不断提高思维水平。
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考查知识点:分数单位;能力要求: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能熟练说出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B类4.在数线上画出表示下面各分数的点。
(考查知识点:分数单位;能力要求: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能熟练说出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
3.情感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的观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学新课活动:这里有两盒铅笔,你能从每盒铅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你准备怎么拿呢?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1/2,结果两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3枝。
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2,拿出的铅笔枝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总枝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
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使用‘学乐师生’APP录像\录音\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二、探究新知(一)自学自学指导:自学课本65页量一量的内容。
(二)检测做教科书65页的“分数墙”。
(三)精讲1.分数单位的概念。
2.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1、2、3,体会分数之间的关系,说说发现了什么。
2.第4题让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举例说明。
3.第5、6题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
4.思考:小红和小明都吃了1/2块蛋糕,谁吃的多?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想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五、板书设计:分数的再认识1/2---------4枝整体“1”不一样1/2---------3枝分数所表示的具体的数量也就不一样。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2《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再认识(二)》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简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分数的含义,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概念,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简单运算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在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探究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探究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分数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数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分数现象,如考试成绩、商品折扣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分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呈现分数的乘除法运算问题,如分数的乘法、除法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练习,如分数的乘法、除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分数的乘除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分数的单位,进一步体会“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2.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能熟练找到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3.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4.情感与价值: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激发对分数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体会“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熟练找到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0个1㎝是()dm→10个这样的单位是()dm 10个1角是()元→10个这样的单位是()元 3个1/7是( ) →3个这样的单位是() 3/7是()个1/7→3/7有()个1/7
2.你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
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
我们在度量长度、面积时使用过单位,整数有计数单位,同样分数也有它的单位,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分数,学习分数的计数单位。
(板书:分数的再认识(二)出示教学目标)
二、进行新课
1.同桌合作完成教材65页内容1 即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是多少?
2.教材65页“分数墙”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合作,教师提示得出:把一行的长度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1份就是几分之一,几分就是几分之几 2/2 > 1/2 2/3 > 1/3 3/4 > 2/4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1/2 > 1/3 > 1/4 > 1/5
把整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1份就越少,也就是说分子都是1,分母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小。
这样一个整体可以无限分下去。
像1/2 > 1/3 > 1/4 > 1/5 > 1/6,?这样的分数,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分数
叫作分数单位。
既然这样的一个整体可以无限分下去,那么分数单位有无数个,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 。
3.当堂练习
(1)填空 1等于()个1/2,()个1/3,()个1/4,()个1/5,()个1/6,?。
2个(),3个(),4个(),5个(),6个(),?是1。
(2)判断:不同的分数,分数单位一定不同。
()
三、归纳总结
根据板书归纳总结
四、板书
1/2 > 1/3 > 1/4 > 1/5 分数单位 1/2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