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 人力资本红利将成发展新动力
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和专业性也会逐渐提高。
这些都会使得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从而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贡献。
而只有充分利用和培养人力资本,才能充分发挥劳动生产率的潜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率。
其次,人力资本的增加将有助于实现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
现代经济常常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人力资本的增加可以促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推动工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产业向更具竞争力的领域发展。
这种发展可以带来更高的利润率和更高的就业率。
同时,过度依赖传统工业和低端技术会阻碍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和发展。
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向更具高附加值的产业和技术方向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升级和加快发展速度。
最后,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还表现在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活力上。
人力资本的增加可以扩大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规模和素质,提高人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同时,教育和培训也可以增加工人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利润率。
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活力的提高也将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
在加强教育、培训和科技等方面投资的同时,需要将人力资本的利用和培养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策略。
只有充分利用人力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能力,才能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增长动力的转换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增长动力的转换作者:张占斌来源:《前线》2015年第04期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而准确把握和加快实现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增长动力的转换,则是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大考量。
中国经济原有增长动力正在逐步衰减中国经济增速趋缓,从本质上看是原有经济增长动力正在逐步衰减,使得经济潜在增长率不断回落。
传统人口红利在逐步消失,劳动力要素配置在发生转换。
中国劳动力成本10多年来大幅增长近4倍,单位小时劳动成本由2000年的0.6美元增加至2011年的2.9美元。
与此同时,劳动力供给的短缺更加明显。
因此,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我国依靠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传统人口红利”支撑经济高速增长模式将不复存在。
出口需求发生常态性萎缩,经济需求结构在发生转换。
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依靠国际市场消化国内产能,是支撑我国30多年高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尤其是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在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面临的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有所加大。
新兴工业化国家在短时期内,经济同样很难有很大的改观,美欧等经济强国相继提出“再工业化”等措施,发展中国家都在重塑和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使得我国的外部需求环境雪上加霜。
因此,这种发展态势倒逼我国必须逐步转换需求结构,将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产能严重过剩等矛盾突出,要素驱动模式难以为继。
过去30多年我国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路子。
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消耗超过全球总量的22%,单位GDP能耗大约是世界水平的2倍,发达国家的4倍,甚至高于墨西哥、巴西等发展中国家。
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
显然,目前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经济高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
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范文免费
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范文免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传统增长稳态向新的增长稳态的转换过程,是经济结构重构和发展动力重塑的过程。
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将呈现诸多与以往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相关范文2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范文范文一2015年1月1日,《求是》2015年第1期刊登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署名的一篇题为《打造新常态下工业升级版》文章。
文章指出,工业发展必须认清的新形势,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创新性技术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文章表示,影响目前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环境待优化、国际竞争激烈等。
针对两化融合,文章列举了: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智能制造、加快绿色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等六大举措。
全文如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工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
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努力发挥工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中的主力军作用。
工业相关研究报告2015-2020年中国机动工业车辆行业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分析报告2015年1月2015-2020年中国机动工业车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2015-2020年钢铁工业噪声控制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一、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的重要使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判断,准确刻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这是新时期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中国工业升级版的大背景,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必须认清的新形势。
工业是支撑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力量。
2022年度公需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1、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下列选项中属于造成三重压力主观原因的是(D)。
A、疫情B、汛情C、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升D、各项政策叠加2、目前,中国的个体工商户已经突破(B)户。
A、6000万B、1亿C、1.5亿D、2亿3、“新常态”的概念是在(C)年提出来的。
A、2012B、2013C、2014D、20154、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要坚持(D)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A、开发B、生产C、利用D、节约5、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B)。
A、核准制B、注册制C、审批制D、审核制6、2021年(B)月,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扩大至13.5%。
A、8B、10C、6D、97、2021年1-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A)万人。
A、1100B、1400C、900D、800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2021年,住宅用地实现“两集中”,具体是指(AD)。
A、集中发布出让公告,且2021年发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过3次B、集中发布出让公告,且2021年发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过2次C、集中组织营销活动D、集中组织出让活动E、集中发布出让公告,且2021年发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过5次2、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下列选项中,资本完全不可以进入的领域包括(BD)。
A、文艺领域B、宣传、新闻、采编、播发领域C、教育领域D、国家安全E、医疗领域3、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成绩包括(AB CDE)。
A、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B、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C、产业链韧性提升D、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E、民生保障有力有效4、下列选项中,属于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原因的有(ABCDE)。
形势与政策第3版习题答案11
《形势与政策》第四专题国内经济形势习题一、单选题1.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上来。
A.提高质量和效益B.提高质量和速度C.优化结构和布局D.完善结构和布局答案:A题型:单选题2.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需要抓住机遇,推动()调整。
A.结构B.产业C.区域D.需求答案:A题型:单选题3.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就应使经济运行在()。
A.中速增长B.供需平衡C.健康轨道D.合理区间答案:D题型:单选题4.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A.牵引B.决定性C.基础性D.根本性答案:B题型:单选题5.稳中求进,贵在有进。
“进”的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
新常态下,靠拼投入、高消耗、过度依赖外需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为此要()。
①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优势②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③靠投资扩大规模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D题型:单选题6.下列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的是()。
A.创新B.投资C.出口D.消费答案:A题型:单选题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C.提高全要素生产率D.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答案:A题型:单选题8.下列政策选项中,不属于供给侧改革的是()。
A.大规模减税降费B.削减过剩产能C.基础设施补“短板”D.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答案:D题型:单选题9.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_____、结构调整_____、前期刺激政策_____“三期叠加”阶段。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换挡期消化期阵痛期B.换挡期阵痛期消化期C.阵痛期换挡期消化期D.消化期换挡期阵痛期答案:B题型:单选题10.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依靠五大红利-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依靠五大红利(根据徐洪才在《变革的时代: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新书发布会上的演讲整理)一、全球经济及其治理呈现五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全球经济增长出现了分化,金融风险在增加。
总体来看,发达经济体日子是向好的,美国经济二季度是明显向好的,GDP增长是1%,英国增长0.8%,日本下降,主要原因是日本4月份提高了消费税,欧元区和欧盟的经济增长是0.3%,德国是下降0.2%,OECD发达国家二季度GDP环比增长了0.4%,一季度是0.2%。
显然,总体上发达国家是向好的,新型经济体经济情况出现了分化,中国经济后面要具体分析。
金砖国家里面,俄罗斯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受到西方制裁;印度在过去一年货币政策执行得比较好的,成功治理了通货膨胀,也从容应对了资本外流;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像印尼、阿根廷、土耳其稍微差一些,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出现了短期的金融动荡。
总体上看,全球经济是温和地复苏,这是总的趋势,但是中国的情况跟这个有一点背离,尤其是过去两年。
现在出现了新常态,后面要具体地分析。
总体上金融风险增加,主要体现在全球资本流动无序,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变化导致全球汇率剧烈波动和国际资本无序流动,对新兴经济体产生了一定冲击。
第二个特点,全球经济治理开始向旧的体制回归,特别是以美元为本位、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现在得到了加强。
大家注意到,在去年10月底的时候,以美联储为主导的西方六大中央银行,建立了长期货币互换的网络,发达经济体相互之间捆绑抱团,加固了以美元为本位的旧的体系。
我们还注意到,美国参众两院多次否决了2010年G20峰会提出的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改革方案。
当时我们期待随着新兴经济体地位的提升,一个多元化的全球经济时代将会来临,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能够解决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固有缺陷。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希望暂时又搁浅了。
第三个特点是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取得了初步进展。
陕西省2018年继续教育《现代经济体系建设》部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年,第一次全国性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A、2003B、2004C、2005D、20062.分享经济始于(),迅速席卷全球。
A、中国B、德国C、美国D、英国3.本课程提出,在衡量区域发展速度方面,最常用的指标是()。
A、GDP在全国的比重B、GDP的增长速度C、人均居民收入D、生活水平4.本讲提到,()更加强调人的发展,强调财富的公平分配。
A、GDPB、绿色GDPC、幸福指数D、人类发展指数5.本讲提到,中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变成高等收入国家要实现“三大变革”,那么“三大变革”不包括()。
A、质量变革B、效率变革C、制度变革D、动力变革6.超额利润分享机制三大原则不包括()。
A、向公司经营责任人倾斜B、向业务部门倾斜C、向贡献突出员工倾斜D、向全体员工倾斜7.《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单位GDP能耗、水耗均下降()%以上。
A、10B、20C、30D、408.金融监管应该是个()的监管,让监管者有动力去追踪市场变化,去把握市场的脉搏。
A、鼓励型B、激进型C、激励型D、发展型9.本讲提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的需要。
A、公共服务B、社会保障C、国家安全D、全面改革10.根据本讲,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比例为()。
A、2.9%B、3.2%C、3.7%D、4.7%11.德国获得高级技工称号的工匠,占到整个劳动力就业市场的()。
A、23%B、33%C、43%D、53%12.“打赢防范系统性风险攻坚战”这一概念首次出现是在()。
A、十八大报告B、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C、十九大报告D、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13.企业降杠杆的措施之一是降低资产负债率,下列各项中,不能降低资产负债率的是()。
A、加强负债规模和负债率的管控B、开展多种方式补充权益资金C、积极稳妥地开展市场化股转债D、积极稳妥地开展市场化债转股14.本讲提到,美国居民消费在整个经济当中的占比在()左右,它最重要的经济指标是就业率、失业率。
“经济发展新常态”九大特征
“经济发展新常态”九大特征新京报讯(首席记者王姝)昨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本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后,‚经济发展新常态‛备受关注。
如何理解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昨日,为明年经济发展‚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作出了系统阐述和部署。
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臵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大方面,全面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九大趋势性变化。
如‚消费需求‛:过去‚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再如‚生产要素相对优势‛: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现在‚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会议提出,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经济发展‚新常态‛资源配臵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消费需求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投资需求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出口和国际收支全球总需求不振,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新特征。
生产要素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测试题-91分分
∙ 1. 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要强化()。
(单选 3 分)[A] 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B] 消费的基础性作用[C] 存量资源配置[D]创新驱动∙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
(单选 3 分)[A] 林[B] 树[C] 湖[D]草∙ 3.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要推进全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长江干流水质达到或好于()水平。
(单选 3 分)[A] Ⅳ类[B] Ⅱ类[C] Ⅰ类[D]Ⅲ类∙ 4.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判断 4 分)[A] 错误[B] 正确∙ 5. 推进城镇化必须从()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单选 3 分)[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B]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C]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6.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这句话出自()。
(单选 3 分)[A] 《老子》[B] 《庄子》[C] 《孟子》[D]《孔子》∙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单选 3 分)[A] 县一级[B] 省一级[C] 市一级[D]镇一级∙8.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单选 3 分)[A]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C] 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D]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9. 污染治理不一定会降低经济增长、抬高物价水平,反而有可能会促进增长、降低物价并提升人民的总体福利。
(判断 4 分)[A] 错误[B] 正确∙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紧研究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把()的要求覆盖到长江流域。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特征
姓名:毛江冰学号:119班级:光信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3、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7、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8、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9、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厦门经济发展新常态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厦门率先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经济新常态特征来看,自2008 年发生金融危机以来,厦门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率先进入了新常态。
首先,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厦门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厦门经济发展造成了冲击;与此同时,随着生产成本上升和劳动力短缺,一些制造企业开始陆续从厦门迁出,这对厦门传统的工业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厦门经济增速从危机发生前的年均17% 以上降到目前的10%左右。
其次,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明显加快,使经济发展获得新动力。
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厦门经济特区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使三次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成为拉动厦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自2011 年以来,厦门经济逐步摆脱了金融危机以来的增长颓势,经济增速再次跻身全国15 个副省级城市前列。
再次,伴随着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厦门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等各方面呈现出和谐发展局面。
准确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内经济组讲稿)
准确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央全面总结发展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给年轻人成长和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一、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有新就有旧。
经济常态是一个经济体运行的“经常性状态”或“稳定性状态”。
我们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那旧常态什么样呢?或者说,我国上个发展阶段经济运行状态是怎样的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史无前例的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接近10%,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这是我国经济过去的一种常态。
为什么会有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呢?主要在于我国具有稳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改革不断释放出制度红利,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带来技术溢出效应,劳动力快速增长释放出人口红利,高储蓄率使得资本积累快速增长。
概括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充分发挥了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体现出投资拉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特征。
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发生了巨变。
2014年,我国GDP总量达到63.6万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60万亿元,以美元计,亦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位;商品进出口总额4万多亿美元,不论进口还是出口均居世界前列;外汇储备高达3.84万亿美元,连续多年高居世界第一位。
人均GDP由1978年的190美元提高到2014年的约7485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因此,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老百姓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中国梦”有了雄厚基础。
我们在看到高速增长的旧常态积极一面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其另一面,看到我们付出的沉重代价。
比如粗放式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新压力与人民群众对改善生存环境的新要求之间矛盾空前突出。
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空气、水、土地的承载能力及污染程度大都接近极限。
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新动力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新动力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动力。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强调供求关系的自主调节和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经济体系中。
本文将探讨市场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其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
1.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政策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以来,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逐步引入市场经济机制。
这些改革创造了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2. 市场经济的特点与优势市场经济的特点在于供需的自由调节以及资源配置的高效性。
市场经济可以通过价格机制调节供需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种机制可以激发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经济的发展。
3. 市场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市场的竞争机制激发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品的不断提升。
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4. 市场经济对就业和消费的促进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更多的企业涌现,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而就业的增加又刺激了消费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5. 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和合理。
在市场经济的机制下,供求双方通过价值交换实现资源的配置。
这种自由的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和效益。
6. 市场经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中国逐渐推进了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法制建设。
这些改革使中国的经济更加开放、透明和具有竞争力。
总结: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动力。
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为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市场经济对就业、消费、资源配置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陕西省继续教育《现代经济体系建设》部分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年,第一次全国性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A、2003B、2004C、2005D、20062.分享经济始于(),迅速席卷全球。
A、中国B、德国C、美国D、英国3.本课程提出,在衡量区域发展速度方面,最常用的指标是()。
A、GDP在全国的比重B、GDP的增长速度C、人均居民收入D、生活水平4.本讲提到,()更加强调人的发展,强调财富的公平分配。
A、GDPB、绿色 GDPC、幸福指数D、人类发展指数5.本讲提到,中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变成高等收入国家要实现“三大变革”,那么“三大变革”不包括()。
A、质量变革B、效率变革C、制度变革D、动力变革6.超额利润分享机制三大原则不包括()。
A、向公司经营责任人倾斜B、向业务部门倾斜C、向贡献突出员工倾斜D、向全体员工倾斜7. 《 2018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单位GDP能耗、水耗均下降()%以上。
A、10B、20C、30D、408.金融监管应该是个()的监管,让监管者有动力去追踪市场变化,去把握市场的脉搏。
A、鼓励型B、激进型C、激励型D、发展型9.本讲提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的需要。
A、公共服务B、社会保障C、国家安全D、全面改革10.根据本讲, 2017 年全球贸易增长比例为()。
A、2.9%B、3.2%C、3.7%D、4.7%11.德国获得高级技工称号的工匠,占到整个劳动力就业市场的()。
A、23%B、33%C、43%D、53%12.“打赢防范系统性风险攻坚战”这一概念首次出现是在()。
A、十八大报告B、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C、十九大报告D、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13.企业降杠杆的措施之一是降低资产负债率,下列各项中,不能降低资产负债率的是()。
A、加强负债规模和负债率的管控B、开展多种方式补充权益资金C、积极稳妥地开展市场化股转债D、积极稳妥地开展市场化债转股14.本讲提到,美国居民消费在整个经济当中的占比在()左右,它最重要的经济指标是就业率、失业率。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心得体会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心得体会只有把握好形,才能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经济发展保持向上向好的态势。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希望大家喜欢!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心得体会范文篇1同志强调,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这提示我们,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前提是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那么,如何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呢?科学的路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辩证关系,科学把握新常态的特点、规律和趋势。
在发展方位上既看“时”又看“势”所谓时,是指时局、时机、时点;所谓势,是指态势、趋势、走势。
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要注意看时,又要注重看势。
时是新常态静态属性的反映。
看时,就是观察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处的时代坐标,全面把握我们面临的时机、背景、条件。
应看到,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此进程的一个阶段,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
同时应深刻认识到,新常态是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经阶段,也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深度调整、艰难复苏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的必然反映。
势是新常态动态属性的体现。
看势,就是观察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处的历史坐标,准确把握其面临的变革、走向、趋势。
应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来势,看到在经过长期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虽然有所回落,但综观全球,它仍是一列快速行进的火车,对世界经济发挥着有力带动作用;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大势,看到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国以低端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已难以为继,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已刻不容缓;把握好经济发展的走势,看到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的驱动力逐渐增强,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发生,市场在探索产业发展方向中的力量进一步显现。
如何看待和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
党课参考第36期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宣传部2014年10月23日如何看待和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尽管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前列,但劳动力成本上升、生态环境污染、要素市场扭曲等结构性问题凸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作了总体部署,然而,改革是系统性工程,短期内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观察。
结合近期的指标来看,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较金融危机之前均呈现较大回落,经济增长面临减速压力,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成为各方密切关注的重要话题。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新常态”的提法寓意深远,也是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作出的理性判断。
然而,究竟什么是“新常态”,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新常态”?应该如何适应“新常态”?随着今年上半年及近期经济数据的陆续披露,让我们对“新常态”的准确认识和深入理解有了依据。
对此,本课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的解释与阐述,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提高认识。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及特征相比之前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呈现新的转变,那就是进入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
经济增长速度处在换档期特指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换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意指短期内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将面临阵痛,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主要是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曾经实施的宏观政策刺激的效果需要消化。
同时,当前世界经济还处于深度调整之中,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
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新常态”的理念,“新常态”的内涵也逐步清晰化,即经济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将从依赖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准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准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作者:张启元来源:《共产党员·上》2016年第06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
我们要把握大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常态下,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须要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
“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
从国际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
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不可避免换挡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
这些大趋势,决定了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现实性和必然性。
战略机遇期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要素人力资本与创新人才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要素人力资本与创新人才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要素:人力资本与创新人才人力资本与创新人才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生产要素逐渐被淘汰,而人力资本和创新人才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人力资本的培养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引进与促进以及实现人力资本与创新人才的协同发展三个方面探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要素。
一、人力资本的培养与发展人力资本是指人们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积累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培养和发展人力资本成为了重要任务。
首先,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机会和质量。
其次,要加强职业教育的建设,将教育与产业结合起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
此外,还需要鼓励终身学习,提供各类培训机会,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二、创新人才的引进与促进创新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源泉,引进和促进创新人才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
首先,要加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国际上的优秀人才来华工作和创业。
其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和孕育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人才。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起激励人才创新的机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创新人才。
三、实现人力资本与创新人才的协同发展人力资本和创新人才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要实现人力资本与创新人才的协同发展,需要加强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建立起政策和资源的协调机制。
同时,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创新人才提供充分的展示和实践的平台。
此外,还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激发人才的潜能,通过合理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人力资本与创新人才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要素。
通过加强人力资本的培养与发展,引进和促进创新人才的发展,以及实现人力资本与创新人才的协同发展,可以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动力。
中国民众经济加强人才培养的新动力
中国民众经济加强人才培养的新动力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才培养成为推动民众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民众经济作为一种基于民众多元化需求的经济形态,为了持续壮大和提升竞争力,必须注重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中国民众经济加强人才培养的新动力。
一、加强职业教育,培养适应民众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随着崭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职业教育在中国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前,中国正面临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挑战,而职业教育应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加强职业教育,培养适应民众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将成为中国民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首先,要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政府应增加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大对职业学校和专业的支持力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职业教育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提升设施和师资力量。
其次,要注重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对接。
加强与企业和行业协作,制定适合行业发展需求的课程设置。
同时,职业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最后,要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竞赛和实践实习。
通过参与竞赛,学生能够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就业竞争力。
实践实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实际情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二、深化大学人才培养改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大学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
随着民众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
首先,大学教育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导向。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课程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和平台。
同时,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水平。
最后,要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合作。
搭建行业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与实际工作接轨,增加实际工作经验。
2022全国注册咨询师继续教育考试真题-46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1.“新常态”的概念是在()年提出来的。
A.2012B.2013C.2014D.2015正确答案:[C]用户答案:[C] 得分:10.002.2021年1-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万人。
A.1100B.1400C.900D.800正确答案:[A]用户答案:[A] 得分:10.003.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
A.核准制B.注册制C.审批制D.审核制正确答案:[B]用户答案:[B] 得分:10.004.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
下列选项中,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说法错误的是()。
A.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B.要搞好福利主义C.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D.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正确答案:[B]用户答案:[B] 得分:10.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1.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具体包括()。
A.提升效能B.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减缓支出进度C.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D.注重精准E.可持续正确答案:[ACDE]用户答案:[ACDE] 得分:10.002.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下列选项中,资本可以进入,但需要监管的领域包括()。
A.文艺领域B.宣传、新闻、采编、播发领域C.教育领域D.国家安全E.医疗领域正确答案:[ACE]用户答案:[ACE] 得分:10.00三、判断题【本题型共4道题】1.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Y.对N.错正确答案:[Y]用户答案:[Y] 得分:10.002.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转型期,转型的过程既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也是实现从劳动力驱动到人力资本驱动的转变过程。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专家对此解读称,经济发展是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
以上表述意味着中国政府将在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方面投入更多精力,预计投入将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与劳动力市场。
转变发展依托人力资本驱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在人口和劳动经济领域专家的研究中,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消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口变化第一步是生育率下降;第二步是劳动年龄人口从快速增长到增长趋缓直至不增长;第三步则是老龄化。
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人力资本积累和储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工厂”盛名背后是长期以来充裕劳动力的供给。
不过,由于我国人口生育转变的“压缩性”特征,一方面使我国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其人口优势,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丧失其人口优势。
“对中国来说,首现招工荒是2004年,这可看做是刘易斯拐点,接着2012年出现了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这两个转折点之间相隔的时间非常短。
今后再走下去老龄化的轨迹会和其他比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很相似,但速度会比他们快得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认为,这个因素虽然不会导致经济停滞,但是会带来一个自然的减速。
事实如其所言。
随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理想状态的逐步消失,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不断攀升,导致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经济增长的历史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人月薪大约是500美元,已经高于印尼的300美元和越南的250美元,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
同时,中国人力资本不足也体现在劳动人口结构上。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殷醒民表示,测定人力资本对创新贡献的指标是研发人员占百万人口的比率,更高的比率和更快的增长率可以反映一个不断上升的人力资本密度。
芬兰是一个500万人口的小国,它的研发人员占百万人口的比率是7700人,居全球之首。
而中国的这一比率仅为1071人,科技人力资本投入远低于物质资本的投入数,说明我国创新投入中人力资本的严重短缺。
专家提出的解决之策是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经济转型的核心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从劳动力驱动转为人力资本驱动符合经济转型的核心要旨。
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从劳动
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转向高新技术导向的高端制造业,从以生产为主的传统经济转向生产与服务并重的现代经济,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必须从依赖劳动力驱动转变为依托人力资本驱动。
只有完成了从劳动力驱动向人力资本驱动的转变,才能重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实现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挑战人均人力资本差距仍大
专家认为,中国已从劳动力数量和人力资本双增长的阶段,进入到劳动力数量减少但人力资本仍保持增长新阶段,因此未来应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什么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突然上去了,不是政府投入,而是企业自己选择,它得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个时候,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就得到体现。
你看现在培训市场非常火爆,人力资本的作用正在得到体现。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中国现在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最重要的是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创新的核心也是人力资本。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4》,GDP与人力资本总量的比率基本呈上升趋势,表明人力资本的平均生产效率在逐渐提高。
该中心主任李海峥表示,近年来中国的人力资本增长并非由相应的人口增长导致,而是由教育及其他因素所推动。
中国人力资本总量在2010年按当年价值计算已经达到了812.1万亿元,这一水平已位于世界前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人力资本总量大,但是人均人力资本相对较低,距人力资本强国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在全部122个上榜的经济体中排名第43位,人力资本综合指数是0.186,为排名第一位瑞士指数(1.455)的13%,差距明显。
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二次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减速之后值得重视的重要问题。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挑战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实现从劳动力驱动经济到人力资本驱动经济的转变,让人力资本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经济转型必须赢得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也说,经济转型的要义,是用可持续的效率驱动替代不可持续的规模扩张。
“经济转型成功的关键是加速积累人力资本,在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是促成良性互动转换的关键”。
升级投资教育和劳动力市场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力资本总量虽然大,但人均人力资本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因此,当前政府加大对人力资本投资则显得更加重要,这尤其要体现在两方面: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以提高劳动参与率,改善劳动力市场现状让市场以更高的效率配置劳动力资源。
在教育领域,可以考虑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并继续高校扩招。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发生的变化之一,就是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劳动力资源条件发生变化。
中国将从一个低技能、低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充裕国家,变成一个高教育水平、高技能劳动力充裕的国家。
怎样适应这样的转变,需要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有根本性的深刻改革,才能够完成。
他认为,中国的人力资本在存量上并没有优势,“25岁到34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相比其他国家较低。
这也要求国家应继续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基础教育更加广泛推广,甚至提升到12年。
以及现在已经展开的高校扩招,并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和目光的短浅而放缓脚步”。
蔡昉认为,目前积极就业政策的内涵应有所改变。
在新形势下,就业岗位的创造不再是主要问题,而是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即劳动者的技能无法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政策应该向以结构性失业为主攻方向的新就业政策转变。
由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到峰值,现在是负增长。
在劳动力总量不可能增加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提高劳动力供给的来源,即提高劳动参与率,来提高劳动力供给。
这就要继续坚持目前高校扩招的政策。
因为通过高等教育,劳动者的素质才能显著提高;同时,高等教育也能为高中教育提供激励。
在劳动力市场建设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配套建设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曹远征表示,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
因为资本不再表现为货币资本,而是表现为人力资本,这是城市化最核心的含义。
曹远征说:“不是盖多少房子,修多少地铁,这些固然重要,但人力资本的提升是城市化的核心。
人力资本提升是一整套制度建设,教育、医疗、文化这些软的基础设施都变得很重要。
”
“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通过改变投资领域、方式和主体,将之引导到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动态调整路径上去。
符合这一要求的投资,显然应更多地分布在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基础设施领域。
”李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