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毛江冰

学号:119

班级:光信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

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3、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

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7、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8、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

9、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厦门经济发展新常态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厦门率先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经济新常态特征来看,自2008 年发生金融危机以来,厦门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率先进入了新常态。首先,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厦门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厦门经济发展造成了冲击;与此同时,随着生产成本上升和劳动力短缺,一些制造企业开始陆续从厦门迁出,这对厦门传统的工业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厦门经济增速从危机发生前的年均17% 以上降到目前的10%左右。其次,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明显加快,使经济发展获得新动力。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厦门经济特区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使三次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成为拉动厦门经

济发展的新引擎。自2011 年以来,厦门经济逐步摆脱了金融危机以来的增长颓势,经济增速再次跻身全国15 个副省级城市前列。再次,伴随着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厦门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等各方面呈现出和谐发展局面。自2011 年以来,厦门人均收入增速均保持与经济增速同步,且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连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在此期间,厦门还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中国城市科学发展典范城市”第一名、“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中国十大低碳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新常态下厦门产业演进的特点与趋势

(一)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更优结构演变,随着改革开放30 多年来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厦门第一产业的比重已经很小了,至2014 年只占0.7%。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08—2010 年间,大体持平。从2011 年开始,第二产业出现持续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则出现持续上升趋势,2012 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在2011—2014 年间,第二产业比重平均每年下降 1.77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平均每年上升 1.87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的空间主要被第三产业所填补。总的说来,厦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厦门三次产业结构已经由过去以制造业为主的“二三一”结构逐步演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三二一”更高级结构。

(二)从工业内部结构看,技术密集型工业已经成为厦门工业经济的主体,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考虑到环保因素,厦门逐步弱化石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电子、机械两大支柱产业。目前,电子产业已成为厦门工业的主导力量。2014 年厦门电子产业产值为1852.62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7.8%,其中天马微电子、友达光电等11 家企业产值增量超10 亿元,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在机械产业方面,工程机械、汽车、配电控制设备等传统产业仍是发展的重点。2014 年厦门机械产业产值为1349.75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5%。[3] 厦门工业经济在新常态下加快产业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 1. 工业高端化、技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发展,2014 年,厦门市经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950多家,占福建全省的50% 以上。以光电子、信息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正快速成长,成为拉动厦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目前,电气硝子、三安光电等一批世界500 强、央企、百大台企、知名民企招商项目陆续落户,预计未来2—3 年内将会大规模投产。 2. 工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厦门市“十二五”时期重点培育13 条千亿产值的产业集群,产业规模积聚优势逐步显现。2014年,平板显示产业总产值达到1086 亿元,成为首条破千亿产业链。此外,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链、机械装备产业链产值都已达700 亿元以上,发展势头较快。3.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厦门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软件信息、文化创意和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随着厦门海沧生物医药港、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新材料研究基地、厦门超级计算中心等一批项目落地,厦门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例如,近三年来,软

件信息服务业年均销售收入增长达到30%以上。

(三)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金融、交通运输、旅游、软件信息、文化、电子商务等现代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带动厦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面对金融危机以来工业经济增长乏力的局面,厦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建设海峡西岸最具带动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到2014 年,厦门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3.5%,[3] 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位居第二,在福建省九地市中位居第一。1. 东

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以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远洋自动化码头、邮轮母港等重大项目为带动,加快建设厦门航运交易所、厦门石油交易所、福建电子口岸、东南国际航运仲裁院等机构,推动客运与货运并举、港口与产业同兴、腹地与中转结合,发展航运物流综合服务系统。2014 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57 万箱,位列全国第八、全球第十七位;空港旅客突破2000 万人次。[3] 2. 打造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厦门在本岛东部滨海带集中建设两岸金融中心,招纳金融企业集中入驻。金融业聚居发展,对资金的吸附效应明显增强。目前两岸股权交易中心成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累计突破1300 亿元,成为对台人民币现钞供应与回流主渠道。2013 年,金融业对厦门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达到24.5%。3. 旅游会展业快速发展2014 年厦门接待国内外游客5337.86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5%,旅游总收入722.09 亿元,增长16.3%。全年举办各类展览活动200 场,比上年增长8.7%[3]。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览会保持着全球最大规模同类专业展地位。4. 信息软件、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2014 年厦门被列入国家重点软件名城,有9 家企业列为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占全省一半。培育生成了“4399”“美图秀秀”等全国知名软件企业,软件信息服务业近年来年均增速在30%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凸显,在全省具有领先地位。比如,厦门龙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福建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荣获“中国创意产业十大园区”殊荣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三、厦门产业优化升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近些年来,厦门经过持续努力,在产业优化升级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毕竟这种优化升级是对厦门几十年来逐步形成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一个全局性调整,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转变过程。目前,厦门在产业优化升级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宏观方面看,一是产业优化升级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之间仍存较大压力。产业优化升级是一个传统产业不断弱化、新型产业不断增强的此消彼长过程。在此过程中,原有产业释放的增长空间逐步减弱,新兴产业发挥主导作用则还需要一定时间,因此,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几年来,厦门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省排名靠后,与此是直接相关的。面对全省大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要求,厦门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要坚持走转型升级之路,这需要付出更艰巨的努力。二是厦门产业空间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厦门优势产业仍然局限于岛内的狭小面积上,2014年,岛内思明、湖里两区以不到全市10%的面积,创造了全市52% 的GDP。这种岛内外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大大限制了厦门产业优化升级的空间,进一步加快岛外发展的要求十分迫切。从具体的产业发展而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的整体实力不强,缺乏一些规模大、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2014 年,厦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05 亿元,位居全省九地市第三,产业规模需要进一步增强。二是产业的技术创新驱动能力还有待提高,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增长的贡献率不足。从产业价值链看,厦门的电子、机械类高新技术企业有一定的“虚高”成分,多数企业还是处于中低端的组装加工环节,高端的科技研发和品牌营销不足。三是对本土成长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培育不足,产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欠缺。厦门制造业长期以来以外企为主,民营企业比重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4 年民营工业企业产值只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0.0%。反观深圳,正是有华为、中兴、腾讯等一批本土创新企业的蓬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