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策略探讨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策略的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策略的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策略。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与特点、优势、合作学习形式和策略,以及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和实施步骤。
结论部分总结了小组合作学习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并给出了进一步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果的重要方式,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形式、合作学习策略、课堂教学、实施步骤、促进作用、建议、教育研究、教学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也逐渐引入了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及其实施步骤,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建议和思路。
1.2 研究意义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信息技术领域,团队合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很多项目都需要团队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克服个人主义,增强集体荣誉感。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在小组内,学生可以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激趣教学策略探讨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激趣教学策略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信息社会的一员,初中生也需要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来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和技能。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抽象性和晦涩难懂,很多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不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时需要采取一些激趣的教学策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涵盖了很多内容,如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程序设计等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和兴趣相关的内容来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有趣的软件和应用程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其中的乐趣,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与时事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比如最新的科技新闻、网络安全事件等,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也可以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和解决,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研究和解决,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信息技术知识竞赛和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答题的方式来巩固和加深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在线学习平台和教育App,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游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教育正走向信息技术教育,技能训练也开始走向信息素养教育。
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较年轻的课,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教学方法不足,学生基础差异性大,教学设施不足等。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资源设备下构建信息课的有效教学是我们教师积极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有效教学;策略《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在学校对学生实施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做到有效教学。
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是关键,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浅略谈一下。
一、有效备课充分的备课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在教学中此环节切不可忽视。
1.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做到有效的备课,如,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状态等。
只有充分备学生才能让教学内容更有意义,让学生切实学到知识,才是有效教学的意义。
2.备教材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载体,而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教师要有效地备教材,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因材施教,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
二、有效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教学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而信息技术又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是一门集知识、趣味、实践于一体的学科。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置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其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情境。
问题的设置要具有真实性、复杂性,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深度的探索,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主体的能动性,把学生引入思维状态,促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信息素养。
2.分层教学,关注差异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家庭引起的差异。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一些学生在上信息课之前就已经有了很好的信息素养,而有的学生接触得较少,只依靠课堂学习,基础比较弱;二是动手操作能力引起的差异。
新课标新策略
新课标新策略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探究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44-01新课改初中信息技术以全新的面目、全新的教学指导思想面对学生。
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要以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教育好学生。
所以教师如何教好信息课,学生怎样学好信息课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如何在新课程的课常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雀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
本文主要研究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水平方面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借鉴。
1.做好充分课前准备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是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关键以及重点,毕竟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主要是由教师来组织以及引导的。
高质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充分的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的,教师只有充分的做好信息技术教材研究,增强对于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心理需求,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做好相应的学习素材准备,才可以提高自身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与质量。
在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准备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好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分析以及创新。
初中信息技术中所涉及的内容是极为广泛地,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拘泥于形式,应该根据教材需求以及学生特点等进行教学准备,尽量要突破教材对于课堂教学的束缚教学联系实际,结合多种技能以及知识,进而全面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与水平。
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这是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的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情境创设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本的出发点,同时做到合理利用教学素材,精心设计情景过程,不断的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水平。
举例说明,老师在进行文字处理教学时,老师可以进行电子报设计,将电子报在大屏幕上进行展示。
通过这种文字、图片以及背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版面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进行文字处理学习的乐趣。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浅析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浅析摘要:该文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重要性,探讨了科学的实践教学策略。
对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素养,掌握丰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为一类基础文化培养学科,通过讲授信息技术应用知识,提升学生创新实践水平,开展适应新教改需求的素质教育培养,同终身教育目标相契合。
为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制定科学教育策略,方能令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综合学习技能,丰富信息技术素养。
1 引入分层教学模式,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出众信息技术实践教学阶段中,基于学生自身素质水平、后天生活环境与教育平衡性的作用影响,令其在接收知识阶段中会存在显著的差异。
倘若教师仍旧引入一刀切以及齐步走的方式手段,便会导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吃不饱、不满足,能力水平中等学生不能拔高,成绩较差学生消耗不了知识的不良局面,最终将导致两极分化,无法提升教学水平的问题。
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细致分析研究学生能力水平、掌握知识层次,呈现的学习态度、精神状态、核心潜能。
通过差异分析,可将学生分类成三个等级层次。
一类层次为优等生,其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并掌握了扎实的信息技术功底与计算机相关知识。
第二类层次为中等生,其学习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相对一般。
第三类层次为后进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掌握水平有限,基础底子较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就不同能力等级学生进行特征分析,并设置相适应的学习目标与阶段标准,应用有效教育方式进行有方向、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
应在统一培养教学的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令各层次水平学生均能个有收获,得到满足,提升自信,产生学习兴趣,明确信息技术学习重要性,提升综合能力水平。
2 注重拓宽信息技术学习知识面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系统有效应对解决现实问题,形成丰富信息技术素养。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
基础教育 >>52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何秀云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中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提出许多具体目标,其中在课程的内容和课程的实施上要求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授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从这些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要让信息技术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创新。
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的地位和特点,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从新教材着手,更新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教学新教材中提出信息技术的本位是“技能”而不主要是“知识”,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以实践操作为主线。
面对新教材、新要求,许多教师感觉无从下手。
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组织教材,认真吃透新课标精神,认真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时,许多教师在教学准备时,总以为教学不能离开教材上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时始终不敢偏离教材一步。
而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的意思是要求我们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框框之内,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要有所取舍、有所创新。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因循守旧,抓住教材不放,而应该根据教学实际,要敢于大胆创新,大胆设计,让教学内容更生动,更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主进行创新教学,才能让学生学习得更加有效,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创新学习的场所创新教学促使学生创新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把课堂变成学生创新学习的场所。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本来是充满好奇心的,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常常用枯燥的示范演示开始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激情从一开始就处于低谷中,甚至带来厌烦的情绪。
初中信息技术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重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在初中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本课题拟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优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 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信息技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推动信息技术课程向核心素养导向转型。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核心素养内涵及特征(1)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安全等方面。
(2)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
(3)实践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2.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1)教学模式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2)教学资源匮乏:教材内容陈旧,教学资源不足。
(3)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成果。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1)创新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丰富教学资源:开发与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如案例、视频、软件等,丰富教学内容。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成为现代人适应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技能和素质。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融入中学教育教学中,其作用和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时俱进。
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不断探究教学策略,深化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融入中学教育已经有段时间,但是其课堂教学无论是方法上还是内容上还存在“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有不少教师只是将信息技术课程当作会考的一门课程,而忽略了学生的技能和素养培养,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失去了其本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如今是知识信息时代,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不断探究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充分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自我技能和素养。
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个策略。
一、娱乐教学策略所谓娱乐教学,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开展探究与思考,进而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习惯。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其思维能力、智慧才能发挥到极致。
因此,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开展娱乐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娱乐中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和素养。
如,在学习“表格信息加工与处理”教学内容时,内容涉及数据的计算、筛选、排序、分类汇总等等一些实用性强的内容,而教材中只是对这些概念进行阐述,之后,根据自己的实践,小组分析,总结这些内容的实际操作步骤,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摸索、实践。
这样,以娱乐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欲望,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
二、授人以渔教学策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不教”。
这些观点都明确指出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能够自主地开展学习,增强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研讨论文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研讨摘要: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设计造合自身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分析了国内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字:信息技术;现代化;学习兴趣;策略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开设时间较短,目前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体系;课程定位不够清晰,缺乏应有的重视,学时不足,教学内容难于取合;高中和初中的教学内容过于重复,而且很多教学内容对学生缺乏启发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沿用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专业队伍不够稳定。
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对原有的信息技术教育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努力构建一个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原则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1、提高认识,给予信息技术课程应有的重视。
我们有必要提高认识,从及哦啊与思想、教育观念等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程予以重新审视,给予信息技术课程应有的地位。
相关领导与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信息化意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加快推进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使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正式考试科目,并逐步纳入高考的行列,确保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顺利开展,力争把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新课改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正猛烈而又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
因此在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文就初中教学的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并给出合理的对策,为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进步作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86-01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1],以操作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
为了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才,学校、家长和社会必须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发展。
1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1.1学校缺少重视,给信息技术课程造成很大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中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农村学校情况相比更差。
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
新课改之后,虽然每个学校都开始设立信息技术课程,但是由于升学压力以及种种客观原因,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操作环节的时间少之又少。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得不到提高,老师的教学热情也会慢慢减弱,最后导致信息技术教学得不到进步,因此要求学校健全制度和完善管理水平,并给与切实的保证。
1.2学校硬件设施匮乏,造成课程开展的实际困难据研究调查发现,北京 14.8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上海16.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云南186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贵州118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甘肃93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2]。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策略的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策略的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够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教师开始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和策略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法。
如何选择适合信息技术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和策略,成为了教师们亟需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总结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和策略,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内容应该围绕着研究的目标和意义展开讨论。
研究目的包括对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策略,分析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因素以及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旨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影响和作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学习成效和技能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评价,可以为未来的教育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和评价,旨在为信息技术课堂提供更加有效和有益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形式和策略,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和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评价,有助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为教师未来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
讲 授 策略
讲授是一个 知识更渊博 的人 向一个 知识少一些的人进 行 的信息性 陈述 。课 堂讲 授指教师运用 言语 和非言语 向学 生传 播知识技能技 巧的一种方 法 , 因其 经济高 效 、 适合 课堂 教学 , 是 中小学课堂最 常见的一种教学行为 。教育 实践和大量研 究 表 明, 进有效教学有五种关键行 为 : 促 清晰授课 ; 多样 化教学 ; 任务导 向 ; 引导学生投入学 习过程 ; 确保学 生的成功率 。其 中 清晰授课排在第一位 , 被认为是有效教 学的一个最重要特征 。 要做到清 晰授课 , 教师要做 到 : 1 清晰提 出教 学 目的和 () 要求 。学生会知 道 在教学 中要 达 到的 目标 , 要完 成 的任 务 。 使学生按清晰指 令做 好学 习准 备 , 展学 习活 动 。( ) 少 开 2减 讲授 中的模糊 和混 乱。模糊 是指教 师讲 授时 表述 不清 , 多 过 使用不确定 的语言 。混乱是 指教师讲授时说错 、 停顿 、 过多使 用 口头语和混乱词语 。为此 , 师一方 面应 不断 丰 富 自己的 教 专业知识 ; ~方 面 , 另 要有意识地 培养 自己的逻辑思 维及 口头 表达能力 。( ) 3 运用 有助 于 清晰 明 了的 多种 方法 。例如 , 通 过使 用范例 、 明 、 说 提示 、 示范等 , 教学 内容形象 化 、 使 具体 化 ; 通过声调变化 、 顿 以及精心设计板 书等强调重点 。 停
初 中信 息 技 术 课 程 教 学 策 略研 究
2 5 3 江 苏省 苏 州 市相 城 区阳 澄 湖 中学 11 8 杨 胜
【 摘
要】 中学信 息技 术教 育是培养 培养学 习者信 息素 养与信 息能力的重要 途径 , 如何 实施 有质 量的教 学, 实现 信息素 养的
探究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的创新策略
探究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的创新策略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科技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工作的开展要以新课标为指引,创新教学模式,体现学为主体,落实有效教学。
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落实生活化、情境化、差异化教学。
引领学生运用信息科技的有效方法,体验信息技术应用价值,推进综合性项目实践,提高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素养,以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推动初中信息科技创新性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凸显让核心素养落地,为知识运用赋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
结合教育部文件,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将信息科技设为新科目,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脱离出来,在教材编排、课程组织、教学科研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信息科技课程要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方面核心素养,让学生了解信息科技课程特征,具备连贯知识脉络。
设计涵盖了义务教育全阶段的多个内容模块,体现了课程内容本身的高效融合,授课工作的开展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发展,可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发展及个体生活对信息科技学习的综合性需求,提高学生数字素养,扩大了智慧共享数字生活,提升了数字道德水平等多项内容,学生可多模块结合进行跨学科主题实践。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创新工作的落实,要在体现课程深度,拓宽教学广度,挖掘学生学习潜力的同时,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优秀科技人才。
1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初中信息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对教师教学工作落实提供了有效指引。
教师要融合于授课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鼓励学生合作沟通,有效协作,成长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有效创作和创造力丰富的卓越人才。
1.1 拓展课堂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信息课堂丰富程度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需要信息创新类人才,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工作的落实要具备明确的目标导向,有效整合多元素材,服务学生学习发展。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一、优化教学内容的策略目前,大部分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通病是一味从学科角度强调知识内容的理论性、系统性,教学内容显得繁琐、复杂。
教师对这种教材内容如果缺乏精心准备和思维加工,就照本宣科,其结果必然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
为此,我们在遵循新课标的前提下,可有机结合初中生喜欢信息技术学习的特点,适当满足初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强烈需求,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在优化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上,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扣紧新课标,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艺术加工;二是可把教材内容划分为信息技术基础课和技能课两部分。
信息技术基础课主要是信息技术入门知识和基本原理;技能课是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课之后,采取任务导向,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要求学生上机动手实践,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
由于教材和教学内容是由信息技术教师自己编写,注重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而且组织教材内容主要采用实例的方式,有详细的操作步骤,有利于教师熟练地设计好教学目标,在精讲中做到突出重难点、抓住关键、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有利于充分照顾学生,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抓住学习要领,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消化、吸收知识。
二、优化教学方法的策略1.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就是针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来的。
教师不是知识的拥有者,计算机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学生学习计算机应有一定的自主性。
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就是要改变绝对服从于教师及教师提供的标准材料的现状,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运用自己已有的计算机知识,在教师、同学一起创造的情景中,在直接感知中学会分析、比较、概括、综合,学会学习,学会实践。
应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侧重,在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理论,允许并鼓励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运用
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运用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课标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有效提高,总结了很多有效性教学策略,并逐渐在实践的教学中得到的运用。
本文即是在对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进行基本阐述的基础上,分别从抓住学生兴趣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的提升、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抽象化为具体,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感知能力从三个角度出发,针对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运用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教学策略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为主要目标,通过不断运用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落后的教学形式,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信息技术知识灌输的课堂效果,以信息技术为出发点,以理论知识为指导,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好的深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收获更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一、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概述学生是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能够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增加学生主动参与性,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改革,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教学活动的参与下,不断地进行信息技术操作的训练,充分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是我们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出发点和主要目标。
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充分发挥老师的教学经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充分地利用教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构建相关的教学目标,不同程度的得到提升。
二、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策略(1)抓住学生兴趣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的提升很多的教育心理学家以及道理表明,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性和认知能力的关键,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初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的价值与策略探讨
学校应提供完善的数字化学习设施,如高速网络、多媒 体设备等,以满足学生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的需求。
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与素养
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数字化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和素养。
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运用数字化教学方式,设立奖励机制,表彰在数字化教 学中表现优秀的教师。
建立合作机制
学校之间可以建立数字化教学合作机制,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提 升整体教学水平。
05
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
实证研究方法与结果
实证研究对象
选取某城市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学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
经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发现两所学校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一所学校 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较高,另一所学校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较低。
案例分析:成功经验与挑战应对
成功经验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成功的案例,如 某位老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过引导学 生制作简单的动画,成功激发了学生对信 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03
创新教学方式
运用在线教学、反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与利用
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库
学校可以建立数字化学习资源库,提供各类数字化学习 资源,如电子书籍、教学视频、在线课程等,方便学生 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
推广数字化学习平台
鼓励学生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如MOOC、在线实验室 等,培养其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伦理道德
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研究
工作和 生 活 , 例 如手机 短信 , 使学生 明 白 从 而 使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呈条 块 化 、 模块 化 分 布 , 一大部分内容是有 信息技术 的重要性 , 关一 些 软 件 的 应 用 , 根 据 需 要 可 以 对 前 后 趣 得 到 激 发 。 顺序进行科学 地调整 。 这 就 需 要 初 中信 息 是: 教 师布 置 同 一 个 任 务 针 对 不 同 的 学 生 提出不 同的要求 , 对 于 基 础 较 好 的 学 生 教
摘 要: 随着计算机在人们的 生活中应 用 越 来越 广泛 , 人 们 为了更好地 工作和学 习适应时代的 发展 , 就需要认真 学 习处理各种信 息的技 能, 初 中信 息技 术课 也显得越来越 重要 。 初 中信息技术课教 师要针对 学生的特 点, 选取合理的教 学方法 , 使学生的 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 学 习效 率得到提 高。 ‘ 关键词 : 初中 信息技术课 教 学策略 中 图分类 号 : G 6 3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3 ) 0 7 ( c ) - 9 1 1 0 -0 l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信息技术是一门涉及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学科,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设计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水平。
信息素养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要求每个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学策略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信息评价和利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是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通信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策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应用能力和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策略应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际应用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讲解和训练。
计算机基本操作、软件使用方法和网络通信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实际应用和创新实践的探究。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开展项目研究或创新实践,如设计制作个人博客网站、编写简单的程序、创作数字媒体作品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
3. 信息安全和道德意识的培养。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安全和网络伦理的问题,教学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和网络伦理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项目化教学方法。
通过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或项目,让学生通过合作研究和实践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分层次授课方法。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采取分层次授课,灵活组织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教学效果。
3. 情景化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更好地教授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来谈一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针对不同的年级和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非常重要。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通常都是信息技术的初学者,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可以以培养学生基础的信息技术常识和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
而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渐添加更高级的目标,比如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等。
二、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非常重要。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特别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选取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来讲解,或者引入一些有趣的实例和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实践操作信息技术是一门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实例、案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不断地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初中信息科技优质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信息科技优质课堂教学策略探究摘要:在初中教育教学中,信息科技教师为学生构建优质课堂,不仅能将信息科技知识更好地融人课堂教学实践当中,还能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因此,初中信息科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策略的运用,精心指导学生,构建优质课堂。
关键词:初中;信息科技;优质课堂;策略探究引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使信息科技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
初中作为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信息科技教育应为信息科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科技提供良好的保障。
此外,学生学好信息科技还能促进其他学科的和谐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一、信息科技教学课存在问题(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信息科技课堂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学生学习内容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而开展的课程,然而,大多数学校对信息科技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甚至没有意识到信息科技课堂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学校信息科技的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没有进行课堂创新以及教学模式的改变。
这些学校的信息科技教学以教师为主,只勾画重要知识点,由学生自己理解、记忆,甚至只是简单阅读每个自然段,然后由学生自由支配课堂剩余时间,这种以让学生了解信息科技知识为目的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不再重视信息科技教学课堂,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及信息科技教学课堂的普遍开展。
(二)教师教学观念传统教师是导致初中信息科技教学课堂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传统教学课堂由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进度也由教师掌握,而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课堂上教师只是机械地将信息技术知识灌输给学生,无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对课堂进度的把控,但不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
长此以往,学生将失去对信息科技课堂的兴趣,也谈不上信息科技素养的培养。
二、初中信息科技优质课堂教学策略(一)优化教师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整合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的首要工作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适用于新时代下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教师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开展信息科技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改 前 沿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多元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加强青年信息技术基础变得越来越重要。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对初中生也是至关重要的,由此许多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理念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运用计算机责任意识,这是中学信息化课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为了有效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笔者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知识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从引进“信息技术课”开始实施教学,“引水方知开源不易”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也是如此。
对于初中生来说,“信息”与“技术”这两个词具有复杂的意义,使学生无法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信息”这个词,笔者从学生最常用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方面让学生逐渐了解“信息”的意义,然后让学生在理解上没有困难。
例如,在计算机基础构成与功能研究中,作者拿出了旧电脑,以部件名称介绍学生听,然后用类似人体器官,中央处理器电脑比喻人脑,使用鼠标输入文字信息,与人耳相比可以听到声音。
二、用案例来讲述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
为了有效地清除信息技术的“快速”功能,我说使用信息技术预测天气的例子:使用人工计算明天的天气,你需要64000人24小时,如果使用信息技术来计算,不需要1小时就可以完成计算。
关于信息技术的准确性,例如:美国依靠使用信息技术来控制导弹的发射,从数百公里外就可以准确地击中伊拉克战场的目标,误差不到一米。
这些案例的特点可以生动地让学生实现“快速”的信息技术。
在学习计算机中信息的知识表示时,字节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测量单位。
要强调基本的“测量”单位,将日常生活的长短与“米”或“脚”和“克”等单位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观念的认识。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亦是如此。
初中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不那么容易接触到的东西常常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而去认识和理解。
初中生的兴趣通常更容易受目前整体生动的形象所诱惑及吸引,一直从对事物本身的热爱为动机,来认识事物。
例如,老师讲述的感人故事或游戏,都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
例如,当我学习使用鼠标时,我带领学生玩纸牌游戏来训练他们的鼠标应用能力。
在翻牌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鼠标点击操作,而且还能牢牢地学习鼠标拖动操作。
因此,可以实现在游戏中学习的目的。
而在学习“指法练习”此环节时,为了防止学生对单调乏味的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等知识进行照本宣科学习,我在上课之前下载了《趣味青蛙》的教学软件。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他们轻松地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根据学生的技能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家庭情况等原因,让学生电脑操作水平高低不同。
有些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掌握了电脑的基本操作。
但是有些农村学生甚至没有见过或碰过电脑。
在这种情况下,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特别要注意信息技能差的学生,对他们进步的各个方面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为他们建立自信。
例如,在学习“表
格的制作”这一环节时,
我给学生的要求是:插入
表格,调整表格大小,在
表格中输入数据,最后制
作幻方。
在实践过程中,
我对基础不同的学生的要
去是不一样的,对于信息
技能不好的学生只要求制
作三阶幻方,而信息技术
更好的学生需要制作高阶
魔法。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
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而
且有助于提升不同层次学
生的信息技能。
五、注意激励评价,
使评估及时有效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
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
在于教学技巧,而是激励
和鼓励学生”。
因此,激
励语言可以促进学生的学
习动机,在初中的信息技
术教学过程中高中毕业后,
我总是对大胆发言、大胆
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意
见的学生给予肯定和承认,
而对于胆小、不敢发言的
学生,我会把回答问题的
时间留给他们,只要站起
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以
激励的眼光看待他们,当
然,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应
该是恰当的,不要夸张,
只有公平、公正的鼓励和
赞美学生才是促进学生学
习积极性的真正动力。
总而言之,初中信息
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要继续实践,探索和研究改进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策略,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高建君. 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习质量评价的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 2007(10):90-92.
[2]李良梅. 浅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 学周刊, 2012(24):18.
新
课
标
下
初
中
信
息
技
术
课
教
学
策
略
探
讨
748201
甘
肃
省
定
西
市
渭
源
县
会
川
中
学
杜
彩
红
一,学生对数学问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2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改革策略
2.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
重视课堂气氛的调节,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
提升教学乐趣。
与此同时,教师一定要制定合
理的课堂教学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游戏,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加强对相关
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做好备课工作,优化课题质量
首先,数学教师应当正确认识五年制学前
教育专业数学教学,懂得在五年制学前教育专
业数学教学基础上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课堂
训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但是训练题口的无效性和重复性,既不能
保证训练题口的有效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
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容易使学生对数学教育教
学产生厌烦情绪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到整体
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数学教学备
课工作,理清教学思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
教学目标优化练习题口数量,在达到教学目标
的同时,尽量减少学生负担,促进教育教学工
作的有效开展。
2.3完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
内容和体系
2.3.1整合优化数学教学课堂的内容。
五
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学的
内容,应当重视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
定,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基础,掌握学
生对数学知识的接收能力,教材的改革要以数
学实践为主,彻底摆脱传统理论教学的方法,
教师在数学的实践教学中,要逐渐地发现教学
内容的不科学与不合理,及时地调整教学的内
容及方法。
2.3.2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内
容要重视实践。
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
题,教师要及时进行举例并且耐心地解答数学
难题,要求学生注重身边实际生活中的数学,
将数学带入生活中,将生活融入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将数学知识积极
地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举一反
三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3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的开展。
传统
的数学教学只重视学生数学运算技巧和运算能
力,而对于数学的专业来讲,数学人才主要服
务于专业领域,数学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数学教
学要注重实验,要利用具体的案例加深对数学
难题的理解,通过数学实验,还能够增加学生
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挖掘
数学疑难问题,实验使数学知识更加形象、生
动、具体。
2.3.4课程考核机制要多样化。
传统的数
学考核机制比较单一,笔试是惟一考察数学能
力的表现形式,这种考核机制严重阻碍了学生
的发展。
笔者认为,现代教育考核机制应当多
样化参考:根据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以及
日常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学生
平时的数学成绩,例如数学的平时课堂提问、
课前练讲、作业、单元测验的数学成绩;根据
学生平时完成数学任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数
学考核机制中增加开卷考试的范畴,考察学生
对数学课本的掌握;这几种考核机制的综合成
绩都可以作为判定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定
标准。
141 都市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