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电子产品设计中的人因工程研究

电子产品设计中的人因工程研究

电子产品设计中的人因工程研究在现代的社会中,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智能家居等等,都需要通过人因工程的研究来设计出更加实用、舒适、安全的产品。

本文将会探讨人因工程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电子产品设计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人因工程的概念人因工程又称为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将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与技术设备有机结合的学科。

它旨在将人的能力、特点和需求与设计、开发和使用设备相结合,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任务完成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

从人因工程的概念可以看出,其研究的对象是人类。

因此,在电子产品设计中,以人为中心思想已经成为了普遍共识。

在设计一个产品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习惯,然后再根据用户的特征来设计产品的外观和功能。

这样才能够让用户更加愿意购买和使用,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人因工程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影响1. 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在电子产品设计中,易用性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一款易用的产品可以让用户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任务。

而人因工程的研究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操作习惯,从而将其转化为产品的设计指导。

比如,人因工程研究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按键的大小和位置,以及设计界面的布局等。

这样能够让用户更加容易上手并快速掌握产品的使用方法。

2. 提高产品的舒适度电子产品的舒适度也是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人因工程的研究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产品的重量、大小、质地等,从而保证产品的舒适度。

比如,在设计一款耳机时,设计师需要考虑耳朵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头戴式的舒适度。

3. 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在电子产品的设计中,安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人因工程的研究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产品在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来减少或避免这些安全隐患。

比如,在设计手机时,需要考虑电池的安全性和防止辐射等问题。

三、人因工程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在电子产品设计中,人因工程已经被广泛应用。

人机工程学在耳机中的应用课件

人机工程学在耳机中的应用课件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耳机清洁与保养建议
总结词
保持耳机清洁和良好保养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音质。
详细描述
定期清洁耳机,避免灰尘和污垢影响音质。不同材质的耳机需要不同的保养方法,如避免过度弯曲或拉扯线材, 定期检查线材是否破损等。
05
未来人机工程学在耳机设计中的展望
智能耳机的设计与应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耳机的发展
总结词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耳机 将人机工程学应用于虚拟和增强现实环 境中,提供沉浸式的视听体验。
VS
详细描述
虚拟现实耳机通过高清晰度显示屏和头部 追踪技术,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式 体验。增强现实耳机则将虚拟元素与现实 世界相结合,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交互和视 觉效果。这些技术的人机工程学应用,旨 在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和使用体验。
音质优化
降噪技 术
03
人机工程学在耳机设计中的应用
头戴式耳机的设计
01
02
03
04
05
入耳式耳机的设计
01
02
03
04
入耳式耳机设计考虑了 人机工程学的原理,以 确保佩戴舒适性和稳定性。
耳塞材质透气性好,长 时间佩戴耳朵不易感到 闷热。
可更换不同大小的耳塞, 以适应不同耳道大小的 用户。
入耳式耳机设计考虑了 人机工程学的原理,以 确保佩戴舒适性和稳定性。
人机工程学在耳机中的 应用
目 录
• 人机工程学概述 • 耳机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 • 人机工程学在耳机设计中的应用 • 人机工程学在耳机使用中的优化建议 • 未来人机工程学在耳机设计中的展望
contents
01

耳机人体工程学设计在头戴式产品中的应用

耳机人体工程学设计在头戴式产品中的应用

耳机人体工程学设计在头戴式产品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个人音乐娱乐的普及,耳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配件。

然而,长时间佩戴耳机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不适感,这就需要耳机制造商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耳机人体工程学设计在头戴式产品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耳机人体工程学设计的优势耳机人体工程学设计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更加符合人体结构特点的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佩戴体验。

具体来说,耳机人体工程学设计的优势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减轻耳机对耳朵的压力:耳机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合理分配耳机的重量,减轻对耳朵的压力,避免长时间佩戴下产生疼痛或不适感。

2. 合理调整耳机的尺寸和形状:耳机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头部特点来设计不同尺寸和形状的耳罩,提供更好的佩戴贴合度,同时减少耳朵和头部的不适。

3. 提供良好的通气性:耳机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设置透气孔或采用透气材料,使得空气循环更加顺畅,有效减少佩戴时引起的潮湿和不透气感。

4. 减少耳机的侧压力:耳机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减少耳机对头部的侧压力,避免长时间佩戴下压迫头部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头痛和头晕等不适症状。

二、耳机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挑战尽管耳机人体工程学设计在提升佩戴舒适度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几个需要克服的问题。

1. 设计多样化与通用性之间的平衡:耳机的人体工程学设计需要兼顾各类用户的需求,但不同人群的头部尺寸和形状差异很大,要找到一个适用于大多数人的设计是具有挑战性的。

2. 音质与佩戴舒适度的平衡:在追求佩戴舒适度的同时,耳机的音质往往也是用户关注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舒适度的提升不会降低音质。

3. 佩戴时间的限制:虽然耳机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大大提升佩戴舒适度,但长时间佩戴仍然会对耳朵和头部产生一定压力。

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佩戴的用户,仍需提醒他们适当休息并调整佩戴位置。

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

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

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一、引言头戴式耳机作为现代音频设备的重要部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头戴式耳机通过将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供使用者享受音乐、电影等娱乐活动。

本报告将从工程学角度对头戴式耳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音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结构分析头戴式耳机的结构主要由耳罩、头带、音圈和线缆等组成。

耳罩通常使用聚酯纤维或聚碳酸酯等材料制成,以提供良好的隔音效果和舒适的佩戴感。

头带则采用弹性材料,使耳机更好地贴合头部,减轻佩戴压力。

音圈是耳机的核心组件,用于将电能转化为声能,通常由马氏体不锈钢线材制成。

线缆负责将音频信号传输到耳机驱动单元,一般采用铜线进行制造。

三、工作原理分析头戴式耳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

当音频信号通过线缆传输到耳机驱动单元时,信号会在音圈中产生变化的电流。

这个电流会激励音圈周围的磁场,使之产生动力。

根据洛伦茨力学,动力将使音圈在磁场中振动,产生声波。

这些声波经由耳罩传播到使用者的耳朵中,使使用者感受到声音。

四、音质分析头戴式耳机的音质是使用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音质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频率响应、失真和信噪比等。

频率响应是指耳机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的响应程度,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

失真是指耳机在音频信号传输过程中引入的任何改变,包括谐波失真和相位失真。

信噪比是指耳机在播放声音时产生的噪声与所播放声音的比例。

这些因素综合决定了耳机的音质。

五、优缺点分析头戴式耳机相比其他音频设备有许多优点。

首先,头戴式耳机可以提供良好的隔音效果,使使用者不被外界的噪声干扰。

其次,头戴式耳机采用闭合式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低频响应,使音乐更加饱满。

最后,头戴式耳机具有可调节的头带,适合不同大小头部佩戴,增加了佩戴的舒适性。

然而,头戴式耳机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头戴式耳机贴合头部,容易在长时间佩戴后引起头部不适。

其次,头戴式耳机通常比其他耳机更笨重,不便携携带。

最后,头戴式耳机的价格较高,对一些用户来说可能过于昂贵。

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

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

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引言:一、人身工学分析1.1耳机重量1.2头戴舒适度良好的头戴舒适度是头戴式耳机设计的关键之一、通过人体工学原理,可以根据人们的头部尺寸和形状,研发出适用于不同用户的头戴式耳机。

可采用可调节的头带设计、柔软的耳垫材料等,以提高舒适度,并减少用户长时间佩戴后的不适感。

1.3适配不同头形不同人的头形有所差异,一款设计良好的头戴式耳机应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需求。

可以通过设计可调节的头带长度、灵活可调节的耳罩角度等方式,以迎合不同用户的头形需求,提高适配性。

二、声学工学分析2.1声音品质良好的声音品质是用户选择头戴式耳机的关键之一、设计时应注重耳机的音频参数,如频率响应范围、失真程度等。

通过科学的实验室测试和声学优化,提升耳机的音质表现,以满足用户对音乐、语音等声音的需求。

2.2隔音性能良好的隔音性能能够减少外部噪音对用户的干扰,提升使用体验。

设计时可以采用主动降噪、被动隔音等技术手段,以减少环境噪音对用户造成的影响。

2.3音量控制合理的音量控制设计对用户的健康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师可以考虑体积调节器的位置和大小,切实满足用户对音量的控制需求,避免因长时间使用过大音量而对用户的听力造成伤害。

三、外观设计与材质分析3.1外形美观好的外形设计可以吸引用户的注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耳机外形的线条、曲线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同时与时尚元素相结合,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3.2材质选择结论:头戴式耳机作为一种常见的音频设备,其人性工程学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体验和健康。

本报告对头戴式耳机从人身工学、声学工学和外观设计与材质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设计建议,如减轻重量、提高舒适度、考虑不同头形需求、提升音质和隔音性能等。

这些建议将有助于设计师开发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头戴式耳机,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docx

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docx

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专业:10工业工程姓名: 陈玉辉学号: 201000163013目录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 (1)摘要 (3)1.引言 (3)2.耳机的使用分析 (4)2.1使用伤害 (4)2.2使用注意事项 (4)3.人耳的听觉分析 (5)3.1人耳的生理构造 (5)3.2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5)4.头戴式耳机设计 (6)4.1头戴式耳机的材料选择 (6)4.2头戴式耳机的头箍 (6)4.3头戴式耳机的耳罩 (7)5.小结 (7)参考文献: (8)摘要在现在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耳机的身影,在家中、在室外、包括各种英语听力考试等等,都少不了耳机。

耳机是个人音响,它的选择自然是个人问题,任何一个人的经验都是不能推而及广的。

耳机的用途、使用耳机的时间和场所,自己的好恶,耳机的音质都是选择一副适合自己的耳机时所要考虑的。

早期的耳机没有考虑到人体舒适性的问题,设计多棱角分明,严重影响佩带的舒适性,因此很多朋友都对耳机不屑一顾。

海绵的加入改善了这种情况,在耳塞上套入海绵套,能够有效地解决棱角对耳朵的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耳塞的低频表现。

随着工艺的改进,除了海绵以外,耳塞跟耳朵接触面的形态设计和材质也在悄悄起着变化。

本文就头戴式耳机这一产品在人因工程学上的应用情况加以分析调研,并针对其在人因工程学上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耳机舒适性人因工程应用情况1.引言耳机通常被分为头戴式、耳挂式、耳塞式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其中对耳朵伤害最小的是头戴式和耳塞式两种。

耳塞式耳机的好处在于贴近耳道,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隔绝外界的噪音,使得环境噪音竟可能的降低。

但是,相对于耳塞式耳机,头戴式耳机舒适度要好的多。

耳机的舒适度是指佩戴耳机后没有因对耳朵夹持或挤压所造成的疼痛或难受,并让佩戴者感到舒适的程度。

耳机的舒适度直接影响着佩戴者的健康,这也是耳机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就头戴式耳机如何设计才能达到好的舒适度,提高耳机的性能,体现人性化设计的原则进行分析研究,并利用人因工程学的方法与原则对目前的几种主流的耳机设计进行相应的改善。

耳机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耳机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一、耳机得概述因为离自己太近,所以被忽视,耳机就就是这样得一个产品。

在现在得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瞧到耳机得身影,在家中、在室外、包括各种英语听力考试等等,都少不了耳机。

早期得耳机没有考虑到人体舒适性得问题,设计多棱角分明,严重影响佩带得舒适性,因此很多朋友都对耳机不屑一顾。

海绵得加入改善了这种情况,在耳塞上套入海绵套,能够有效地解决棱角对耳朵得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耳塞得低频表现。

随着工艺得改进,除了海绵以外,耳塞跟耳朵接触面得形态设计与材质也在悄悄起着变化。

耳机产品在其技术与品质并无本质性差异化得时候,人们对外观与舒适性得需求逐渐成为各大厂商对差异性与附加价值得追求。

现在,人体工程学设计已经成为耳塞设计得重要课题。

二、耳机得人机工程学分析与设计1、耳机得频率响应对于具有正常听力得青少年来说(年龄在12~25岁之间)能够觉察到得频率范围大约就是16~20000Hz。

而一般人得最佳听闻频率范围就是20~20000Hz,可见人耳能听闻得频率比为:max min ff=1﹕1000,人到25岁左右时,开始对15000Hz以上频率得灵敏度显著降低,当频率高于15000Hz时,听阈开始向下移动,而且随着年龄得增长,频率感受上限逐年连续降低。

但就是对于f<1000Hz 得低频率范围,听觉灵敏度几乎不受年龄得影响,见下图。

因此听觉得频率响应特性对听觉传示装置得设计就是很重要得。

为了满足人得频率需求,耳机在设计时使其能够重放得频带相当宽,一般得耳机为20~20000Hz,优秀得已经可以达到5Hz-40000Hz。

听力损失曲线图2、耳罩与耳塞得结构性特耳罩就是头部与发声单元接触得部件,它对于动圈式耳机就是至关重要得,其功能就是将低频反射回来,保证低频得重放。

根据人耳得外部形状,耳罩一般被设计成两种样式,一种压在耳朵上,叫压耳式耳罩(如下图1),这种耳罩在调整头带长度时要注意:头带短,对头顶得压力大,耳罩对头得压力就小,头带长时相反,三点得压力要取得平衡才就是最舒适得。

头戴产品人因设计与测评研究综述

头戴产品人因设计与测评研究综述
(1. School of Desig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2.Guangzhou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Guangzhou 510006, China)
摘要:目的 围绕头戴产品人因设计与测评领域的理论、方法、支撑技术与研究进展,综述总结头戴产 品的人因设计与测评研究成果,为头戴产品设计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撑。方法 对影响头戴产品人因设计 的支撑技术现状进行详细论述,对比头部数据、辅助设计软件工具、测试头模及人因测评方法等 4 个方 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耳罩式耳机人因设计和医用防护用品适配性的评价方法为例,介绍头戴产品人 因设计与测评研究思路,,并就目前头戴产品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结论 我国成年人头部数 据库建设及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国内外头戴产品的设计研究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性。我国的学 术和行业机构应基于自身的优势和需求,建立头部数据共享和设计联盟,促进头戴产品设计能力提升, 改善产品的用户体验,激发消费潜能。 关键词:头戴产品;数字化头型;人因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21)16-0049-12 DOI:10.19554/ki.1001-3563.2021.16.008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theory, method, support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human
factor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head-mounted product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human factor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head-wear products are reviewed. This paper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upport for head-mounted product design.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ort technology for human factor design of head-mounted products, compar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ess in four areas: head data, auxiliary design software tools, test head models and human factors evaluation methods. The human factor design process of earmuff headset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medical protective equipment suitability are introduc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head- mounted products.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ead database for adults in China has been accumulated to a certain extent, while there are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head-mounted product desig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Our academic and industry institutions should establish head data sharing and design alliances based on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emands to promote head-mounted product design capabilities, improve the user experience of products, and stimulate consumer potential.

有线耳机的外观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有线耳机的外观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有线耳机的外观设计与人体工程学有线耳机是一种常见的音频设备,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从专业音乐制作到普通日常使用,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

而对于一款好的有线耳机来说,外观设计和人体工程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外观设计是有线耳机产品的首要吸引力之一。

一款外观精美、时尚的有线耳机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增加购买欲望。

优秀的外观设计能够体现品牌的风格和个性,提升产品的独特性。

设计师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线材的材质和颜色、耳机壳体的形状和质感等等。

现在市场上有线耳机的外观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包括简约时尚、复古经典等各种风格。

耳机的线材质地和颜色也是关注的焦点,不只是为了美观,还需要耐用耐磨,以保证用户长时间使用。

除了外观设计之外,有线耳机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人体工程学是通过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进行科学研究,以合理的设计和优化人机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的学科。

对于有线耳机来说,人体工程学设计包括耳机的合适尺寸、重量分布、头戴部分的舒适度等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耳机的合适尺寸。

耳机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佩戴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耳机过大可能会造成佩戴不稳定,耳机过小则容易造成耳压不适。

设计师需要考虑人的耳朵尺寸差异,探索出一种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耳机尺寸设计。

此外,耳机的厚度也需要考虑,过厚会增加佩戴的不适感。

第二个方面是耳机重量的分布。

有线耳机的重量应该合理分布在耳朵和头部,以减轻耳朵负担。

如果耳机的重量全部集中在耳朵上,时间一长就容易引起耳朵疲劳和疼痛。

因此,设计师需要合理设计耳机的结构,将重量均匀分布在耳机的不同部位,确保佩戴的舒适性。

第三个方面是头戴部分的舒适度。

头戴部分是有线耳机的支撑系统,它的舒适度直接影响到佩戴的稳定性和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感。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头部的形状差异,采用可调节长度和角度的设计,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

此外,头戴部分的材质也很重要,要选择柔软舒适、亲肤性好的材质,以避免长时间佩戴引发不适感。

头戴耳机工作心得怎么写

头戴耳机工作心得怎么写

头戴耳机工作心得怎么写(最新版5篇)目录(篇1)1.引言:介绍头戴耳机工作心得的背景和重要性2.主体: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头戴耳机工作心得a.提高工作效率b.减少环境干扰c.舒适的佩戴体验d.保护听力3.结论:总结头戴耳机工作心得的优势,并提出建议正文(篇1)在现代社会,高效工作成为每个人的追求。

为了在繁杂的工作环境中保持专注,很多人选择戴上耳机,沉浸在音乐或安静的环境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那么,如何撰写一篇关于头戴耳机工作心得的文章呢?接下来,我们将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干扰、舒适的佩戴体验以及保护听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头戴耳机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

当我们戴上耳机,隔绝外界的噪音,可以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

无论是写作、设计还是编程,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头戴耳机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干扰。

在一个嘈杂的办公环境中,我们很容易被周围的噪音所干扰,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而戴上耳机后,我们可以选择播放一些有助于集中注意力的音乐或声音,将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中。

再者,头戴耳机能够带来舒适的佩戴体验。

与入耳式耳机相比,头戴耳机的佩戴感受更加舒适,长时间佩戴也不会产生不适。

这使得我们可以在工作中持续保持良好的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保护听力。

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的环境中,我们的听力容易受到损害。

因此,在使用头戴耳机时,应该选择音质较好的耳机,并控制音量在适当的范围内,以保护我们的听力。

综上所述,头戴耳机工作心得具有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干扰、舒适的佩戴体验等优势。

当然,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保护听力。

目录(篇2)1.引言:介绍头戴耳机工作心得的背景和重要性2.主体:分析头戴耳机的优点和适用场景2.1 头戴耳机的优点2.1.1 隔音效果好2.1.2 佩戴舒适2.1.3 音质出色2.2 头戴耳机的适用场景2.2.1 编程和写作2.2.2 视频制作和剪辑2.2.3 翻译和口译3.结论:总结头戴耳机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正文(篇2)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头戴耳机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耳机人体工学设计与佩戴舒适性研究

耳机人体工学设计与佩戴舒适性研究

耳机人体工学设计与佩戴舒适性研究近年来,随着音乐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耳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很多人发现佩戴耳机时会感到不舒适,特别是长时间佩戴会导致疲劳和不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耳机人体工学设计和佩戴舒适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耳机人体工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各种相关因素对佩戴舒适性的影响。

首先,耳机人体工学设计是为了确保佩戴者的舒适感和健康而存在的。

人体工学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人体与产品或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耳机的设计中,人体工学设计的目标是充分考虑佩戴者的耳形、头形以及佩戴习惯等因素,从而减少对耳朵和头部的不适。

例如,耳机的耳罩和头带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来设计,以确保良好的贴合度和稳定性。

其次,影响耳机佩戴舒适性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耳机的材料选择。

柔软、透气的材料可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过度压力,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同时,耳机的重量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过重的耳机会增加佩戴者的负担和不适感。

因此,耳机的重量应该尽量轻盈。

此外,耳机的设计形式也会对佩戴舒适性产生影响。

常见的耳机设计形式包括耳塞式、头戴式和入耳式等。

不同的设计形式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个人喜好。

例如,入耳式耳机由于其贴合度较高,可以有效隔绝外界环境噪音,但对于一些人来说,会带来不适感和耳压感。

因此,耳机的设计形式需要根据佩戴者的需求和舒适度进行选择。

除了材料选择和设计形式外,耳机的调节功能也是提高佩戴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耳机的调节功能可以允许佩戴者根据自己的头部尺寸和佩戴需求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更好的佩戴舒适度。

一些耳机还具备可拆卸、可替换的零部件,使得佩戴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进行个性化定制。

最后,对于佩戴耳机的时间长短也需要注意。

长时间佩戴耳机会给耳朵和头部带来一定的压力,容易导致疲劳和不适感。

为了保护听力健康和提高佩戴舒适度,建议适时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佩戴。

综上所述,耳机人体工学设计和佩戴舒适性是耳机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

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

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专业:10工业工程**: ***学号: ************目录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 (1)摘要 (3)1.引言 (3)2.耳机的使用分析 (4)2.1使用伤害 (4)2.2使用注意事项 (4)3.人耳的听觉分析 (5)3.1人耳的生理构造 (5)3.2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5)4.头戴式耳机设计 (6)4.1头戴式耳机的材料选择 (6)4.2头戴式耳机的头箍 (6)4.3头戴式耳机的耳罩 (7)5.小结 (7)参考文献: (8)摘要在现在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耳机的身影,在家中、在室外、包括各种英语听力考试等等,都少不了耳机。

耳机是个人音响,它的选择自然是个人问题,任何一个人的经验都是不能推而及广的。

耳机的用途、使用耳机的时间和场所,自己的好恶,耳机的音质都是选择一副适合自己的耳机时所要考虑的。

早期的耳机没有考虑到人体舒适性的问题,设计多棱角分明,严重影响佩带的舒适性,因此很多朋友都对耳机不屑一顾。

海绵的加入改善了这种情况,在耳塞上套入海绵套,能够有效地解决棱角对耳朵的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耳塞的低频表现。

随着工艺的改进,除了海绵以外,耳塞跟耳朵接触面的形态设计和材质也在悄悄起着变化。

本文就头戴式耳机这一产品在人因工程学上的应用情况加以分析调研,并针对其在人因工程学上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耳机舒适性人因工程应用情况1.引言耳机通常被分为头戴式、耳挂式、耳塞式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其中对耳朵伤害最小的是头戴式和耳塞式两种。

耳塞式耳机的好处在于贴近耳道,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隔绝外界的噪音,使得环境噪音竟可能的降低。

但是,相对于耳塞式耳机,头戴式耳机舒适度要好的多。

耳机的舒适度是指佩戴耳机后没有因对耳朵夹持或挤压所造成的疼痛或难受,并让佩戴者感到舒适的程度。

耳机的舒适度直接影响着佩戴者的健康,这也是耳机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就头戴式耳机如何设计才能达到好的舒适度,提高耳机的性能,体现人性化设计的原则进行分析研究,并利用人因工程学的方法与原则对目前的几种主流的耳机设计进行相应的改善。

耳机的人机学分析与改进设计PPT课件

耳机的人机学分析与改进设计PPT课件
21
AKG爱科技产品:
简介: 奥地利著名的耳机
话筒制造商,1947年 成立于维也纳。爱科 技的耳机轻巧坚固舒 适,声音流畅自然, 中频优美迷人,声场 开阔。现在爱科技已 被哈曼卡顿集团收购 。
22
歌德产品:
简介:
歌德是世界著名的 HI-END耳机品牌,这 是一家美国家族小厂, 1955年成立于布鲁克 林。GRADO的外观简 洁古朴,声音富有活 力,中频艳丽透彻, 低频强悍。
39
根据调查,提出改良方案:
此款头戴式耳机具有绚丽 的外观;独一无二的外放 效果;线上有方便的内外 放模式和音量调节按钮; 它的颜色部分采用彩色硅 胶材料,提高了耳机的抗 摔性;接头部分为2.5mm 与3.5mm两用可收缩接头 ,打破了一个耳机一个接 头的局限性。
40
耳机大料
概念:主要靠音响单元挂在耳朵上承重。 优点:1.体积小,便于携带。
2.不易掉落。 3.从佩戴的角度来说,耳挂式耳机十分漂 亮。 缺点:1.容易受到外来噪音影响。 2.耳背处长期被挂耳式耳机折磨易疲劳。 3.音质一般都不好。
11
现有挂耳式耳机:
12
压电耳机的分析:
概念:利用用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发声。此类耳 机多用于电报收发使用,现基本淘汰。少数耳机 采用压电陶瓷作为高音发声单元。 优点:1.效率高。
18
驻极体耳机的分析:
概念:驻极体耳机也叫固定式静电耳机, 它的振膜本身就是极化的或者由振膜外极 化物质发射的静电场极化。 优点:1.使用寿命长(约5-10年)。
2.不需要专门设备提供极化电压。 缺点:1.驻极体会逐渐去极化,需要更换
2.随着使用时间或者外界条件的变化 它们也会“失磁”、“失电”。
33
调查问卷与结果:

耳机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耳机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耳机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曾鹏120910226耳机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曾鹏120910226人——耳机系统现在是个性的年代,每个人的品位都不相同,每个人都希望能拥有自己的音乐空间,耳机就能达到这点。

一套音响要想发挥出效果,对于房屋的要求较高,避开音响设备的成本不谈,装修房屋的费用也是惊人。

相比音响器材,整套的耳机系统成本就要小的多,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耳机通常被分为头戴式、耳挂式和入耳式三种类型,其中对耳朵伤害最小的是头戴式和入耳式两种。

入耳式耳机的好处在于贴近耳道,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隔绝外界的噪音,使得环境噪音尽可能的降低。

所以,相对于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就要好的多。

这款耳机的设计是根据人机工程学来说的,我分别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一下。

视觉——耳机色彩的关系红色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特别有分量感,它透露着这样的信息:坚定、坚强、热情而奔放它整体上是红灰色调,但耳罩内部边缘的红色圈勾勒出活泼的感觉,整体视觉效果沉稳不失活力,稳重不失时尚。

人——工作部件的关系耳机的外部部件主要有头箍和耳罩。

头箍的设计1.耳机的结构,耳机头顶上的连接使得你在走动时候不会随便掉落下来,宽大的耳罩以及粗实的横梁,整个耳机拿在手中有种很扎实的感觉。

2.头箍设计的舒适感,头箍是将耳机固定在头部的重要的部件,我们佩戴耳机头部与耳箍之间的松紧程度与头箍的大小有关。

头箍部件主要是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用于减少耳机带给耳朵的重力,来增加耳朵的舒适性。

横梁上也覆盖着和耳罩材质相仿的厚厚垫子,可以减轻头箍对头顶的压迫感,更加有利与长时间佩戴外面覆盖着一层类似于纱布的布料。

很显然这种布料比人造皮革或者其他合成纤维材料来的天然,来的舒3.可调节性,人的头部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头箍设计成可调节性,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人的听觉特征——耳罩部件的设计。

隔音罩的降噪量听觉的特征听觉是除视觉以外人类第二大感觉系统它由耳和有关系统组成。

听觉主要包括:音调、响度、声强。

人因工程(耳机的人性化设计)

人因工程(耳机的人性化设计)

耳机设计欣赏
作为全球首款耳塞式Mp3, 这小巧物什有很多特别之 处。首先,两颗耳塞有磁 力相吸,掰开即为开启模 式,自动播放音乐;其次, 耳塞内置整合了Mp3,可 存放24首歌曲,并能通过 专用软件设置歌曲模式; 最后却也最炫的一点就是 它通过牙齿咬动控制,轻 咬一下是倒回,连续两下 是调节音量,另外,为了 避免不经意的咬动触发, 它还具有自锁功能,只需 轻触右边耳塞顶端即可.
耳机的舒适性
耳机的舒适度是指佩戴耳机后没有因对耳朵夹持或 挤压所造成的疼痛或难受, 并让佩戴者感到舒适 的程度。
耳机的舒适度从哪几个方面来衡量呢? 我们知道,长时间佩戴耳机时,会感到耳朵痛或者 头痛、头晕。所以,耳机的舒适度就主要从耳机会 不会引起佩戴者耳痛、头痛或者头晕来衡量。
耳机的舒适性
耳机的便携性
耳机的便携性
耳机设计欣赏
耳机设计欣赏
MH40s耳机属于头 戴式耳机,是首款针对 办公室设计的耳机,和 价位差不多的耳机不同 的是,你在MH40s身 上找不到塑料。为了降 低损坏的可能性,耳机 的转轴和高应力部分采 用不锈钢制成。和头部 接触的钢料和锻造铝零 件全部覆盖高档皮料, 让MH40s有种蒸汽朋 克的范。为了防止耳机 线和耳机分离,耳机的 线缆两端都是可插拔设 计,坏了就可以轻松替 换。
结语
选用耳机时尽量选用外挂式的, 不要选用耳塞式的;一次性戴耳机 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音量控制在 40~50分贝。在噪音大的地方和睡 觉时不要戴耳机。
耳机的便携性 相比于头戴式耳机,一些小型的入耳式耳机 的携带性较好,可以揉成一团,塞进你的口 袋。 使用耳机的第一步是什么?是准备解开耳机 线!相比于有线耳机来说,无线耳机更加方 便。 当你运动时,更喜欢选择一些不易滑掉的耳 机,比如挂耳式的耳机,耳道式耳机。比起 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比较容易滑落。

耳机人机工程学201110614110.

耳机人机工程学201110614110.

耳机的人机工程学设计摘要因为离自己太近,所以被忽视,耳机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

在现在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耳机的身影,在家中、在室外、包括各种英语听力考试等等,都少不了耳机。

早期的耳机没有考虑到人体舒适性的问题,设计多棱角分明,严重影响佩带的舒适性,因此很多朋友都对耳机不屑一顾。

海绵的加入改善了这种情况,在耳塞上套入海绵套,能够有效地解决棱角对耳朵的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耳塞的低频表现。

随着工艺的改进,除了海绵以外,耳塞跟耳朵接触面的形态设计和材质也在悄悄起着变化。

耳机产品在其技术和品质并无本质性差异化的时候,人们对外观和舒适性的需求逐渐成为各大厂商对差异性和附加价值的追求。

现在,人体工程学设计已经成为耳塞设计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耳机/人机工程学/材质The ergonomic design of the Headset ABSTRACTBecause too close to them, so neglected, Headset is such a product。

In the present life, can see the headset everywhere, at home, various kinds of English listening test and so on is included in the outdoor, little not the headset.Early earphone without considering human comfort, design of multi angular,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wearing comfort, so a lot of friends on the headset disdain. Sponge added improve this situation, on the earplug sleeved on the sponge to cover,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edge damage to the ear, but also enhance the low frequency performance of earplug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cess, in addition to sponge earplug ear outside, with the contact surface shape design and the material is also quietly changing.When the headset products in the technology and quality have no essential difference of demand for comfort, appearance and gradually become a majormanufacturer of differences and additional value pursuit. Now, the human body engineering desig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earplug design.Key word:Headset/ Ergonomics/ material quality1.1 耳机简介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

头戴式ANC耳机结构设计研究-结构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头戴式ANC耳机结构设计研究-结构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头戴式ANC耳机结构设计研究-结构设计论文-设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耳机类型众多,根据其佩戴方式可以分为“头戴式”“入耳式”“耳挂式”和“后挂式”4种类型。

头戴式耳机是最常见的耳机类型,它通过具有弹性的头带并连接两个发声单元以形成一个立体声道环境。

而ANC(ActiveNoiseCancellation)耳机是一种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噪音屏蔽体验的耳机。

客观地说,头戴式ANC耳机结构设计开发的难度不低,在设计的过程中有不少要关注的设计要点,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更要充分考虑满足人们在审美、功能、佩戴舒适性及人机交互等方面的需求。

这样的产品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才有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头戴式ANC耳机;结构设计;设计要点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不论是从休闲娱乐还是信息通信方面,耳机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其性能和质量都表现出更高要求和标准。

本文以Jabra新款头戴式ANC耳机的开发实践,探讨一下这类耳机结构设计的方法与要点,为后续相关产品设计与研究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

一、耳机ID造型的设计要点耳机ID造型设计应兼顾外观美感及人体工程学设计(佩戴舒适性、操作便利性及便携性)。

以JabraElite系列头戴耳机为例,在ID造型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外观及人体工程学,体现如下:(1)整体造型圆滑顺畅,选择视觉冲击力强的单色调或者双色调,应用具有质感的金属及塑料,体现了外观美感及现代科技感。

(2)耳罩采用椭圆造型,选择记忆海绵及透气性好、柔软耐用的人造蛋白皮套并在垂直方向上呈顺时针15°旋转与人耳廓轮廓相吻合,体现很好的佩戴舒适感。

(3)音量调节按键排布于右听筒7、8点钟方向,方便大拇指操作。

(4)设计中利用话筒臂“旋转控制”静音开/关;利用“佩戴侦测”传感器控制音乐播放/暂停(方便用户操作)。

(5)可隐藏式话筒臂、可折叠收纳听筒设计,使产品有很好的便携性。

耳机中的人因工程学设计研究

耳机中的人因工程学设计研究
在解剖学中,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
外耳包括:
耳廓:耳廓具有聚集和反射波的作 用。
外耳道:长约 2.5-3.5cm,由软骨 部和骨部组成,软骨部约占其外 1/3, 外耳道有两处狭窄,一为骨部与软骨部 交界处,另一为骨部距离鼓膜约 0.5cm 处,后者称外耳道峡,外耳道呈 S 形弯 曲。外耳道皮下组织甚少,皮肤几与软 骨膜和骨膜相贴,故当感染肿胀时易致 神经末稍受压而引起剧痛,软骨部皮肤 含有类似汗腺构造的耵聍腺能分泌耵 聍,并富有毛囊和皮脂腺。
1 所指的是耳机的夹持部分,此装置夹持佩戴者脑部的后下部位,由于此处有头发等对 头皮进行保护,因此不会造成疼痛感。此外,这一装置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可以起到固 定支撑的作用。2 所指的是由质地柔软且保音效果良好的材料制成的耳机赛。佩戴者将此部 分直接塞入外耳道不但不会对外耳道的内壁产生挤压而产生疼痛,而且其良好的保音效果将 声音完美的输送进去。3 所指的是耳机与耳朵下部的脸颊接触的装置。此装置是由粘性材料 制成的一层薄膜,可以直接粘附在脸颊上,不会造成对脸颊的夹紧而产生疼痛,且不会伤害 皮肤。此外,1 处、2 处、3 处也将构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0.7
1.4 0.081
2
2
0.116
--
1
0.058
17.2
1.000
求出各个评价因素的权重值后,我们进而求取各个类型耳机的最终评价结果。
4
不 因 夹 持 而 不 因 挤 压 而 重量轻 外观
疼痛
疼痛
佩带方便性
评价结 果
0.372
0.372
0.081 0.116
0.058
1型
0.5
0.250
0.445 0.333
了解了耳朵的生理结构,我们就可以想像得到,一般的耳机是将耳机扩充在外耳道里, 高保真耳机是直接将耳机夹持在头部,并且覆盖整个耳廓,改进的高保真耳机仅仅是将原来 夹在头部的圆弧状装置变为独立的两个夹子夹在耳廓上,而覆盖耳廓的装置却没有什么改 进。而所有的这些类型的耳机都会引起佩戴者的不适,主要现象有耳痛、头痛、头晕。那佩 戴者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适症状呢,这就得从中医角度来说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专业:10工业工程**: ***学号: ************目录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分析报告 (1)摘要 (3)1.引言 (3)2.耳机的使用分析 (4)2.1使用伤害 (4)2.2使用注意事项 (4)3.人耳的听觉分析 (5)3.1人耳的生理构造 (5)3.2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5)4.头戴式耳机设计 (6)4.1头戴式耳机的材料选择 (6)4.2头戴式耳机的头箍 (6)4.3头戴式耳机的耳罩 (7)5.小结 (7)参考文献: (8)摘要在现在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耳机的身影,在家中、在室外、包括各种英语听力考试等等,都少不了耳机。

耳机是个人音响,它的选择自然是个人问题,任何一个人的经验都是不能推而及广的。

耳机的用途、使用耳机的时间和场所,自己的好恶,耳机的音质都是选择一副适合自己的耳机时所要考虑的。

早期的耳机没有考虑到人体舒适性的问题,设计多棱角分明,严重影响佩带的舒适性,因此很多朋友都对耳机不屑一顾。

海绵的加入改善了这种情况,在耳塞上套入海绵套,能够有效地解决棱角对耳朵的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耳塞的低频表现。

随着工艺的改进,除了海绵以外,耳塞跟耳朵接触面的形态设计和材质也在悄悄起着变化。

本文就头戴式耳机这一产品在人因工程学上的应用情况加以分析调研,并针对其在人因工程学上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耳机舒适性人因工程应用情况1.引言耳机通常被分为头戴式、耳挂式、耳塞式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其中对耳朵伤害最小的是头戴式和耳塞式两种。

耳塞式耳机的好处在于贴近耳道,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隔绝外界的噪音,使得环境噪音竟可能的降低。

但是,相对于耳塞式耳机,头戴式耳机舒适度要好的多。

耳机的舒适度是指佩戴耳机后没有因对耳朵夹持或挤压所造成的疼痛或难受,并让佩戴者感到舒适的程度。

耳机的舒适度直接影响着佩戴者的健康,这也是耳机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就头戴式耳机如何设计才能达到好的舒适度,提高耳机的性能,体现人性化设计的原则进行分析研究,并利用人因工程学的方法与原则对目前的几种主流的耳机设计进行相应的改善。

2.1使用伤害我们经常见到晨练的人们戴着耳塞型耳机在听广播,在校园内也可见到学生边走或边骑车戴着耳机在听音乐。

在公共汽车上见到年轻人听着摇滚乐声音很大,甚至连邻座都能听到声音。

这样长期地使用耳塞型耳机能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

我国科技人员经过研究,对平均年龄在二十三岁左右的受试者,每天使用耳塞型耳机1小时、1-2.5小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听阈差异。

他提示使用耳塞型耳机可导致噪声性听力下降,特别是在高频区4000赫兹以上明显大于低频区。

而使用耳塞型耳机时间越长,听力损害越严重。

也有学者报道,常在噪音环境中可引起4000赫兹听力首先下降。

近年来,在一些戴耳机听音乐的青年人中听力减退的情况已越来越多。

这是因为人戴上耳机后,外耳道口即被耳机紧紧堵塞住。

高音量的音频声压会直接进入耳内而损伤听力,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害。

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听觉就会出现疲劳、损伤,引起听力减退,人体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异常心理障碍等情况,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害。

2.2使用注意事项由於耳机比一般外来噪音更贴近内耳组织;用者都得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研究表明,令人愉悦的音乐造成的听力损害较轻,但长期接触高分贝的声音,不管是音乐还是噪音,都会造成听力损伤。

噪音能引发的感觉神经听力损伤发生在内耳,当高能量声波震汤耳蜗内的液体时,会过度刺激并引起细胞死亡。

听力损害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如果长期接触噪音,尽管每次时间很短,也会造成听力下降。

美国医疗协会杂志项於1998年公布的一调查结果及中国山西医科大学的实验均显示,在长期处於高噪音水平之下,对听力有负面的影响。

若在街道上使用耳机时,除了因要调高音量,而造成听觉损害外,专注於听音乐,很容易令使用者对外围的声音失去警觉性,增加了发生危险的机会。

3.1人耳的生理构造在解剖学中,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

具体构造见上图。

我们知道听觉产生就是声音的传导过程。

参与声音传导的结构有外耳、中耳和内耳的耳蜗。

声音传入内耳有两条路径:一是空气传导,它的过程是这样的:声音经过外耳廓收集到外耳道,而引起鼓膜振动,随之带动锤骨运动,传向砧骨、镫骨,镫骨底板振动后将能量透过前庭窗传给内耳的外淋巴,外淋巴流动就象瓶子里的水一样晃来晃去,带动了其内的基底膜波动。

在这个过程中,耳廓的作用就是收集声音,辨别声音的来源方向。

人的耳廓已经退化了,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大而灵活,可以能动来动去,所以有时候听声音需要手放在耳廓上或转动头部来协助。

但外耳道却能对声音进行增压并保护耳的深部结构免受损伤。

在声音的空气传导过程中,鼓膜和三块听小骨组成的听骨链作用最大。

因为鼓膜为一层薄薄的膜状物,它的振动频率一般与声波一致,最能感应声波的振动,并且能把声波的能量扩大17倍。

而听小骨以最巧妙的杠杆形式连接成听骨链,又把声音能量提高了1.3倍。

二是骨传导,声波能引起颅骨的振动,把声波能量直接传到外淋巴产生听觉。

3.2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对于具有正常听力的青少年来说(年龄在12~25岁之间)能够觉察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6~20000Hz 。

而一般人的最佳听闻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可见人耳能听闻的频率比为: max minf f =1﹕1000,人到25岁左右时,开始对15000Hz 以上频率的灵敏度显著降低,当频率高于15000Hz 时,听阈开始向下移动,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频率感受上限逐年连续降低。

但是对于f<1000Hz 的低频率范围,听觉灵敏度几乎不受年龄的影响(见下图)。

因此听觉的频率响应特性对听觉传示装置的设计是很重要的。

为了满足人的频率需求,耳机在设计时使其能够重放的频带相当宽,一般的耳机为20~20000Hz ,优秀的已经可以达到5Hz-40000Hz。

4.头戴式耳机设计头戴式耳机耳机的外部部件主要有头箍和耳罩,另外耳机所选用的材料也会影响耳机的舒适度,下面我就从材料、头箍和耳罩这三方面来分析头戴式耳机的人因工程学设计。

4.1头戴式耳机的材料选择在耳塞材料的选择上,头戴式耳机一般具有塑料式和金属式的两种。

塑料材质一般含有邻苯二甲酸盐,容易使皮肤产生过敏症状;而金属耳塞经过氧化处理,主要成分是三氧化铝水合物,同红宝石成分基本相同,对人体无不利影响。

另外,从环保角度,塑胶耳塞不利于回收,一般处理方式是任其变质;金属加工品则可以无限次回收循环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耳塞套材料的选择上,一般是市场应用的材料有海绵、防滑塑胶和橡胶。

其中防滑塑胶能够使耳朵跟耳机之间更好的贴合,而橡胶的柔软特性,除更加舒适外还可进一步防止声音的外露,达到更好听音效果。

另外海绵材质的耳塞套,能够有效地解决棱角对耳朵的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耳塞的低频表现。

这些都是应用人体对材质的感受而选择的。

4.2头戴式耳机的头箍头箍是将耳机固定在头部的重要的部件。

我们佩戴耳机头部与耳箍之间的松紧程度与头箍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

头箍部件主要是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用于减少耳机带给耳朵的重力,来增加耳朵的舒适性。

横梁上也覆盖着和耳罩材质相仿的厚厚垫子,可以减轻头箍对头顶的压迫感,更加有利与长时间佩戴。

同时,在设计耳机的时候也要注意到头箍的可调节性,在横梁上加上一个可伸缩机构,用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尽量达到舒适最大化。

4.3头戴式耳机的耳罩耳罩部件主要是将声音传达给大脑,起到一个中介作用,耳罩的内轮廓设计的不规则,以及柔软度的加强,都会增加耳朵佩戴的舒适感。

根据人耳的外部形状,耳罩一般被设计成两种样式,一种压在耳朵上,叫压耳式耳罩(如下图左图),这种耳罩在调整头带长度时要注意:头带短,对头顶的压力大,耳罩对头的压力就小,头带长时相反,三点的压力要取得平衡才是最舒适的。

另一种耳罩呈杯状,环绕着耳朵,叫绕耳式耳罩(如下图右图)。

这两种设都是为了使其贴住耳廓而不至于滑落。

另外在耳罩的内部一般填充海绵,使其尽量的柔软,并在外面蒙上皮革或绒布,使人耳感觉舒适。

而耳塞的外部形状、尺寸大小是根据人耳外耳道的特征而设定的,它能够适合多数人佩戴使用。

压耳式耳罩绕耳式耳罩5.小结通过对头戴式耳机这一产品进行人因工程学上的分析,让我认识到了人因工程在生活中的几大应用。

首先,人因工程为产品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

应用各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肌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有关数据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促使产品更人性化,更舒适,更有益于人去使用。

其次,为产品设计中“产品”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

现代产品设计中,不考虑人机工程学的需求,那将是设计活动的失败。

因此,如何解决“产品”与人相关的各种功能的最优化,创造出与人的生理和心理肌能相协调的“产品”,这将是当今产品设计中,在功能问题上的新课题。

人因工程学的出现恰好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产品的更合理的设计。

最后,为产品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

通过研究人体对环境中各种物理因素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对人体的生理、心理以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度,确定了人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处的各种环境的舒适范围和安全限度,从而能够保证人体的健康、安全和舒适。

以上几点充分体现了人因工程学为产品设计开拓了新设计思路,并提供了独特的设计方法和理论依据。

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产品更新,生活节奏紧张,这一切必然导致“产品”质量观的变化。

人们将会更加重视“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评价,人因工程学等边缘学科的发展和应用,也必须会将产品设计的水准提到人们所追求的那个崭新高度。

参考文献:[1]易树平,工作研究与人因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丁玉兰,人机工程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3]孙林岩,人因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4]百度百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