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域下的伤害主题与小说文体分析

合集下载

第二板块 小说阅读 第八讲 鉴赏文体特征(解析版)

第二板块  小说阅读  第八讲  鉴赏文体特征(解析版)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讲练学案之小说阅读专题第八讲鉴赏小说的文体特征【知识精讲】文字语言是小说的主要载体,根据小说的主题、体裁、作家的语言习惯而呈现不同特征。

高考对小说文体特征的考查,是近年的热点。

如2018年全国卷Ⅲ对刘慈欣科幻小说“科学”与“幻想”的分析,2019年全国卷Ⅰ对鲁迅《故事新编》的“故事”与“新编”的理解分析,都属于对小说文体特征的深度分析。

常见小说“文本特征”如下:1.故事与新编(历史与虚构)关系:“故事(历史)”是“新编(虚构)”的基础,“新编(虚构)”是在“故事(历史)”之上的创新效果:①“故事”本身于史有据,富有历史韵味(故事);②采用新意的讲述方式,充满现代性与想象力(新编);③对历史及现实均做出关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主题)。

2.历史(往事、回忆)与现实关系:一主一辅(依据两者内容决定);两个时空形成对接或穿插(注意对接方式及关联点)效果:①营造历史氛围,补足背景,易于理解内容与情节,增加作品的厚重感;②历史与现实相呼应,结构紧凑,情节完整;③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衬托(描述),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人物,使人物形象更立体可感;④时空变换,既体现……的(形象)历史价值,又使……具有当下意义。

使作品主题内涵更深刻(时空变换,多层次地表现主题)⑤丰富文章内容。

3.梦境(想象、幻觉)与现实关系:“梦境(或想象、幻觉)”为虚,“现实”为实;两者形成对接或穿插(注意对接方式及关联点) 效果:①突破时空界限,丰富情节内容;②呈现不同时期的人物,使人物更加具体;③避免平铺直叙,结构更加灵活。

4.科学与幻想关系:“科学”是“幻想”的基础(富有真实性);“幻想”是“科学”的突破(富有想象力)效果:(两结合)富有科学的真实性、科技的预见性和科幻的神奇性;体现作者的人文关怀与思考。

5.科学幻想与现实情怀关系:“科学幻想”是“现实情怀”的载体(呈现方式),“现实情怀”是“科学幻想”的基础(科学幻想的目的是解决现实希望解决却无法解决的问题) 效果:“科学幻想”体现作者的人文关怀与思考,“现实情怀”体现作者的美好愿景,突出主题。

219409793_如何理解长篇小说与市场的关系——读雷鸣《隐形之手与文学脉象——新世纪长篇小说与文

219409793_如何理解长篇小说与市场的关系——读雷鸣《隐形之手与文学脉象——新世纪长篇小说与文

如何理解长篇小说与市场的关系——读雷鸣《隐形之手与文学脉象——新世纪长篇小说与文学市场互动关系研究》李冠华众所周知,长篇小说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市场化语境中,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是具有获奖效应,如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其市场号召力与对读者的吸引力便显得非同寻常;二是容量丰盈,易生成市场关注点,长篇小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学水平,有宏阔的容量,在表现时代生活与民族风貌,刻画人性上具有独特优势。

”①对出版社而言,长篇小说是彰显出版水准与实力的最佳途径,很容易形成市场热点。

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文体,已然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长篇小说与市场的关系,学界亦有所关注,如邵燕君借助布迪厄“文学场”理论,具体勘察了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型过程,对在“市场原则”的挤压下,“文学自主原则”受到削弱的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

②吴秀明等人则从精神主体、政府调控、媒体影响、批评功能、读者市场等五个方面对新世纪文学生态环境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新世纪出现的一些文学现象,如影视化小说、畅销书模式与读者市场的关系。

③但这些研究多从宏观层面阐述市场语境与文学趋势之间的联动,究竟市场对长篇小说的具体细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长篇作者简介:李冠华,西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副教授。

084小说在回应市场的同时,又在哪些方面保持了文学的自律性?此方面均缺乏深入的探讨。

相较之,西北大学文学院雷鸣教授的《隐形之手与文学脉象——新世纪长篇小说与文学市场互动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以下简称“雷著”)一书,则深入探究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生产、传播、消费、接受等各环节与文学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审视新世纪长篇小说的题材选择、精神向度、叙述范式、文体取向与文学市场的互动关系,亦分析新世纪20多年来长篇小说的基本动向与发展趋势。

其在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及其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一、深描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创作脉象所谓“脉象”,借用中医术语,在雷著中意指外在的文学“显象”与内在的文学“脉动”。

14.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

14.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
“伤痕小说”的出现在政治上也很有意义。它对于人们深刻认识“文革”,继 而彻底否定“文革”,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
5、代表作品简析 《伤痕》(卢新华):小说从母女感情亦即中国人最为传统的伦理情感角度入手, 揭露了“文革”给无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无法弥合的创伤。主要写了封 建“血统论”对一代青年人的巨大伤害。 (王晓华、苏小林) “虽然孩子身上没有像我挨过那么多‘四人帮’的皮鞭,但我知道,孩子心上的伤痕 也许比我还深得多。” “亲爱的妈妈,女儿永远不会忘记您和我心上的伤痕是谁戳 下的。” 《爬满青藤的木屋》(古华):通过一个单纯而善良的女青年对文明的追求而惨遭 虐待的故事,控诉了野蛮对文明的戕害。(王木通、盘青青、李幸福)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弦):通过一个女青年面对爱情而又不敢接受的残酷事 实,控诉了“文革”时代的荒谬,反映了因为文化生活单调而造成的爱情悲剧在一代 青年人心上烙印下的沉重阴影。(沈荒妹、许荣树、沈存妮、小豹子)
《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通过省劳改局劳改处处长葛翎的遭遇,写了十年动乱对公 检法、正义与良心的破坏,反映了荒谬年代的人心向背。(葛翎、马玉麟、章龙喜、秦副局长) “不要把毛泽东看成神秘的,或者是无法学习的领袖……” “大墙文学”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写了“左”倾路线对农民的巨大伤害。
森林啊,森林,它是孙长宁的乐园:他的嘴巴被野生的浆果染红了;口袋被各种 野果塞满了;额发被汗水打湿了;心被森林里的音乐陶醉了。 陈年的腐叶在他的脚下沙沙地响着;风儿在树叶间飒飒地吹着;蝴蝶飞着,甲虫 和蜂子嘤嘤地哼着;啄木鸟笃笃地敲着。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叫了一声,又停了下 来,从森林的深处传来了另一只鸟儿微弱的啼鸣,好像是在回答这只鸟儿的呼唤。 接着,它们像对歌似的一声迭一声地叫了起来。引起了许许多多不知藏在什么地 方的鸟儿的啼鸣,像有着许多声部的混声合唱。远处,时不时地响着伐木工人放 倒树木的呼声:“顺山倒——”;“横山倒——”。这声音像河水里的波浪似的荡 漾开去:“顺——山——倒——”;“横——山——倒——”。悠远而辽阔。森林 里,一片乐声……

文学创伤理论评述历史、现状与反思

文学创伤理论评述历史、现状与反思

文学创伤理论评述历史、现状与反思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评述文学创伤理论的历史发展、现状呈现以及对其进行的深入反思。

创伤理论,作为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支,自其诞生以来,便在探讨文学作品中人类心理创伤的呈现与处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该理论的历史回溯,我们可以理解其如何从心理学领域逐渐渗透到文学研究领域,如何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化与丰富。

对文学创伤理论现状的梳理,将展示其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活跃度和影响力,以及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对文学创伤理论进行反思,探讨其理论局限性,以期推动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历史回顾:文学创伤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文学创伤理论并非一蹴而就,其起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悲剧作家如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等就在作品中描绘了战争、命运等带来的创伤体验,这些作品通过人物的苦难和挣扎,反映出作者对创伤的深刻思考。

然而,这些思考并未形成系统的文学创伤理论。

随着现代文学的发展,创伤理论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战争、灾难和社会变革频发,人们开始广泛关注创伤问题。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创伤研究提供了心理学基础,他认为创伤源于个体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而这种压力往往源于过去的痛苦经历。

在此基础上,文学领域开始探讨创伤对文学创作和接受的影响。

进入20世纪后半叶,文学创伤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方面,文学批评家开始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创伤主题和形象,分析它们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体心理;另一方面,创伤理论也借鉴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如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

这一时期,一些代表性的文学创伤理论家如安妮·怀特海德、多米尼克·拉卡普拉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为文学创伤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观文学创伤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其经历了从无意识关注到有意识研究、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研究的过程。

历史与叙事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交织

历史与叙事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交织

079[摘 要] 首先探讨了历史与叙事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交织现象,旨在揭示这一交织如何影响文学创作和阅读体验。

通过理论框架的建立,回顾了历史与叙事的概念及其在文学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它们在现当代文学中如何相互作用和融合。

其次,通过对几部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深入案例分析,揭示了历史与叙事交织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在机制,发现这种交织不仅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和主题深度,而且对读者的认知和感知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讨论了历史与叙事交织的文化、社会和思想价值,为未来的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关 键 词] 历史叙事;现当代文学;文学创作历史与叙事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交织安 利在文学的广阔领域中,历史与叙事一直是构成文学作品核心的两大要素。

历史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而叙事则是文学作品传达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

在现当代文学中,历史与叙事的交织尤为突出,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文学的多样性和深刻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历史与叙事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交织现象,分析其在文学创作和接受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期对现当代文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历史在文学中的作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史诗和戏剧常常取材于历史事件,通过叙事的形式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与叙事在文学作品中的关系逐渐复杂化。

特别是在现当代文学中,作者不再仅仅将历史作为背景或素材,而是更加注重历史与叙事的交织,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内在联系。

这种交织不仅影响了文学作品的结构和风格,也影响了作品的主题和深度,甚至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解读方式。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探讨历史与叙事如何在现当代文学中交织,并分析这种交织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接受产生的影响。

研究目的不仅在于揭示历史与叙事交织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机制,还在于理解这种交织如何影响文学作品的意义构建和文化传达。

研究范围将聚焦于现当代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在历史与叙事交织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文本。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本研究期望为文学理论提供新的视角,为文学创作和批评提供新的启示,同时也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角度。

小说常见主题(1)(1)

小说常见主题(1)(1)

第二部分小说常见主题一、常见科幻小说主题星际战争时空穿梭未来世界古武机甲超级科技进化变异末世危机刘慈欣《三体》郝景芳《北京折叠》二、战争主题1 战争【美】迈尔尼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

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

”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

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

”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

到了晚上,我兼职什么也看不进。

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3老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

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是我。

”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

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

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

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

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

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

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

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

题型10 现代文阅读II小说叙事特征(五)(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10  现代文阅读II小说叙事特征(五)(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10现代文阅读II小说叙事特征(五)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十分讲究如何讲述故事。

近几年,高考命题对小说的叙事方面考查较多,逐渐成为命题热点。

如2021年新高考卷Ⅰ的“冰山”理论叙事方式(也是情节安排技巧)、2018年全国卷Ⅰ的“历史与现实交织”方式等。

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叙事的切入角度、视角变化、方式、技巧以及节奏等腾挪跌宕之处甚多,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备考时,不能仅仅把“叙事”当作与描写、议论、抒情相并列的表达方式。

小说叙述特征的复习与后面的“赏析情节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但从高考命题趋向来看,把它单列出来复习十分必要。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讲,熟悉叙述的角度和人称,也有助于理解小说的内容,也便于分析和解决试题所提出的问题,为准确解答试题奠定基础。

虽然近几年,新高考卷没有直接涉及到叙事角度和人称的试题,学生在学习和备考时应该掌握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序和叙述节奏等知识点。

叙述视角、叙述者和小说虚构是近年的高频考点,考查难度不大,未来的叙事学考查将会更多涉及叙述时序和叙述节奏等知识点,难度上将有所增加,以便全面考査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因此,考生需要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敏感度,在答题时能更准确地感受小说的叙事艺术并与相关知识进行结合。

将叙事学和小说理论结合起来,构建新的小说理解图式,可以提高考生的小说文本解读能力,让考生逐渐在小说解读中处于主导地位。

叙事如何做到引人入胜?我们可向小说学习叙事艺术。

提到小说,人们通常强调情节的精心安排和人物形象的着意刻画,其实,还需注意视角、虚实、环境和细节。

一、根据需要,选择恰当视角。

小说中的视角,指的就是以谁为立足点去观察和叙述,它分为“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两大类,叙事者可根据需要选择。

全知视角(上帝视角、无限视角)常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述者置身于故事之外,全知全能,包括人物的过去和未来,言行和内心。

如卡夫卡的《变形计》,以全知视角来叙述各种人物面对主人公“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时各式各样的反应。

语文高考复习讲义-第7部分 小说阅读 课时60 精准分析文本特征——据类及篇,由理到据

语文高考复习讲义-第7部分 小说阅读 课时60 精准分析文本特征——据类及篇,由理到据

课时60精准分析文本特征——据类及篇,由理到据知识清单(十三)文本特征虚构与真实是小说的本质特征。

抓住小说中“虚构”与“真实”二者的辩证关系,学会从文体特征的视角审视小说文本,从文体视角考虑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达成、审美效果等,既有利于深入把握小说作品的内容,深入领会作家的创作意图,在对小说的分析解读以及考试的应对中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有助于小说深度阅读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虚构性与真实性虚构是小说的本质特征,甚至是小说的灵魂。

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虚构的特质是想象、夸张、怪诞和荒谬。

小说家是专业“说谎者”。

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显示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世界,它绝然有别于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触手可及的现实世界。

小说中的真实不能只局限于现实里业已发生的事情;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

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

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关,但艺术的真实绝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

小说即便写的是历史或广为流传的故事,也可以进行再创造甚至是虚构。

真实与虚构二者似乎朝着两个方向前进,有着不可调和的张力,但二者在小说中却如同血与肉一样难以分开,现实是虚构的支点,虚构则提升了现实,使现实摆脱了庸俗。

小说通过真实和虚构的结合,更好地反映生活和历史的真实,使读者在领略生活和历史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真实的魅力。

典题赏读小说是虚构的,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请从“虚构”与“真实”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于博《黄豆飘香》)答案①小说中,于放等人物以及于放带领抗联小分队攻打庆城前后发生的故事是虚构的。

②东北抗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军纪严明,并得到群众的支持,抗联战士手足情深,都是真实的。

③小说通过真实和虚构的结合,更好地反映生活和历史的真实,赋予生活和历史审美价值,更能感染读者,使读者在领略生活和历史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真实的魅力。

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

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

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一、概述现代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自其诞生之初就不断挑战和突破传统的叙事边界。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交融,现代小说不仅在形式上追求创新,更在深度上挖掘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而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则为我们理解和评价这些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诗学,作为对诗歌艺术的研究,其核心理念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小说研究。

在现代小说研究中引入诗学视域,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关注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还要深入探讨小说如何运用语言、意象、节奏等诗歌元素来构建其独特的艺术世界。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小说的内在魅力,也能揭示出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艺术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在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小说的形式技巧,更要关注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探索。

现代小说往往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诗学视域下研究现代小说,不仅要分析其艺术表现力,还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是一种全面、深入的研究方法,它不仅能够揭示出小说的艺术魅力,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实和人性探索。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诗学视域的应用,推动现代小说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1. 介绍现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现代小说,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历程与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紧密相连。

自晚清以来,随着西方文学观念的传入和本土文学的觉醒,现代小说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在这一过程中,它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的复杂转变。

晚清时期,随着列强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学开始接触并吸收西方小说的创作技巧和叙事方式。

这一时期的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虽然仍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但已经开始尝试运用新的叙事手法和题材,展现出向现代小说过渡的趋势。

进入民国时期,现代小说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跨文化视域下弑父情节的不同诠释

跨文化视域下弑父情节的不同诠释

跨文化视域下弑父情节的不同诠释弑父情节在文学、文化和艺术中经常出现,并且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诠释。

在不同的文化中,弑父情节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不同文化下对弑父情节的不同诠释,以及这种差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和观念。

我们将从西方文化中的弑父情节谈起。

在西方文化中,弑父情节经常出现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奥德修斯和伊阿皮戈的故事。

奥德修斯是希腊文学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他在年轻时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拉奥孔,然后成为伊阿皮戈的王。

这个故事中所体现的弑父情节被视为对传统权威的挑战和对父权的反叛。

在这个故事中,弑父情节与叛逆、权力争夺和家族血亲之间的矛盾联系在一起,暗示了古希腊社会中权力、家族和尊卑等价值观的复杂关系。

在西方文化中,弑父情节常常被解读为对传统权威和道德规范的挑战,以及对自由和个人权利的追求。

当我们将视角转向东方文化时,对弑父情节的诠释就会变得完全不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弑父情节并不常见,并且通常被视为道德败坏和人伦沦丧的表现。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并没有像奥德修斯那样的弑父英雄故事,反而弑父情节更多地出现在对恶势力和邪恶权威的斗争中。

比如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岳飞就是为了除掉横行乡里的恶霸而将其杀死,而不是为了挑战权威或者争夺权力。

在中国文化中,弑父情节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与忠孝、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背道而驰。

在印度文化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对弑父情节的不同诠释。

印度教中,弑父情节常出现在神话传说中。

比如印度教中的主神之一毗湿奴就曾经杀死自己的父亲希瓦。

而在印度民间故事中,也经常出现对威严和暴政的父亲的反抗和斗争。

与西方文化中的弑父情节不同的是,在印度文化中,弑父情节更多地被赋予了宗教和神圣的意义。

弑父在这里并不是一种对传统权威的挑战,而是对邪恶和不公的抵抗,是为了维护正义和道德。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弑父情节的诠释是有所不同的。

跨文化视域下弑父情节的不同诠释

跨文化视域下弑父情节的不同诠释

跨文化视域下弑父情节的不同诠释在人类文学中,弑父情节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主题。

尽管它在不同文化和文学作品中有着不同的诠释,但它都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感情冲突和探求自我意识的方式。

跨文化视域下,弑父情节的不同诠释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对该主题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中,弑父情节最早源于古希腊神话。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奥伯伦斯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奥伯伦斯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拉那俄斯,成为了国王。

这个故事反映了古希腊文化中对权力与统治的传承问题的思考,并以此表达了对权力斗争、权力欲望和家族血缘关系的矛盾情感。

这种以弑父行为为核心的情节通常会引发转折和剧情的高潮,同时也反映了年轻一代对父辈的挑战和尊重的价值观。

在东方文化中,特别是中国文化中,弑父情节的诠释则更加复杂和微妙。

中国古代文人常常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对家族、传统和道德规范的思考和批判。

而弑父情节则成为了他们表达这种深层意识的一种手段。

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在一些关键时刻对他的父亲贾政表示出不满和反叛,最终通过梦境的方式杀死了自己的父亲。

这种形象化、梦幻的方式不仅展示了贾宝玉个人内心世界的冲突,也暗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德高望重的父亲形象的破灭与批判。

除了希腊和中国,弑父情节在其他文化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诠释。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主人公罗摩,虽然没有亲自杀死自己的父亲达仙那王,但在执行他的父王命令的过程中,不得不射杀自己的弟弟。

这种道德和伦理的困境成为了罗摩自我意识的觉醒,也代表了在印度文化中,尊重权威和道德规范的价值观。

在非洲文化中,弑父情节的诠释则更加与神话和宗教信仰有关。

在尼日利亚作家契诃夫所写《阿瑞斯佩兰》中,男主人公阿瑞斯佩兰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而这个父亲是一个象征着腐败和奴役的人物。

这个故事通过弑父情节来探究权威和尊严的问题,并将之与个人自由与进步的追求相对立。

弑父情节的不同诠释不仅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也反映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心理冲突和自我意识的探索。

历史背景下的小说创作

历史背景下的小说创作

历史背景下的小说创作在历史的长河中,小说创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小说都是人们了解历史、感受时代氛围的一扇窗口。

小说作为一种虚构的文学形式,通过刻画人物、描绘场景、展示情节,以及探讨社会问题,为读者提供了一种与现实不同的观察角度。

本文将探索历史背景下的小说创作,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历史背景对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小说往往扎根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

历史背景为作者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题材,使小说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

古代的《红楼梦》以清代贵族社会为背景,通过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展现了一个繁华富贵但充满悲剧色彩的世界。

近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多以中国百姓生活为背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揭露,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愤懑。

随着历史的进展和变迁,小说创作也随之改变。

当代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和《丰乳肥臀》以中国20世纪的政治革命和社会动荡为背景,塑造了一些深具历史意义的形象和故事。

与特定历史背景相伴随的是小说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小说的创作受到历史背景的制约和影响,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例如,在中国历史悠久的小说史上,历史小说居多。

历史小说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基础,通过虚构的方式展现历史的真实与荣光。

好的历史小说既能还原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面貌,同时又能够注入作者的想象力和思考,增添小说的立体感和艺术性。

另外,历史小说往往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将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结合,使其更具可信度和说服力。

历史背景下的小说创作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再现,同时也替代了史书的局限性,通过个人化的叙事和描写,提供了更加真实、生动和有趣的历史观点和体验。

小说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更加注重刻画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小说中的人物在历史背景的烘托下,具备了更多立体的性格和情感。

他们的选择和决策,能够反映出历史背景下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

例如,在罗曼·罗兰的《尤利西斯》中,主人公乌利西斯的冒险旅程成为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思和探索。

小说结构知识:如何在小说结构中使用战争和和平元素

小说结构知识:如何在小说结构中使用战争和和平元素

小说结构知识:如何在小说结构中使用战争和和平元素小说结构是小说创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小说的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而在小说结构中,战争和和平元素是两个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它们能够为小说带来复杂的情感、深刻的人物塑造以及戏剧性的转折点,从而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力。

在小说中运用战争元素,一般需要考虑如下因素:一、战争的背景与成因:在小说中,战争往往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成因。

因此,描写战争对小说结构的影响,需要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历史背景以及影响范围,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动机和背景。

二、战争与人物:在小说中,战争是一个开放性的主题,它能够为人物带来深刻的变化。

因此,将人物放入战争的背景之中,会使人物的性格受到声势浩大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有力。

三、战争的进程与戏剧性:在小说中,战争的进程和戏剧性通常需要直接和间接的描写。

这些描写既包括战争的进程和方式,也包括人物在战争中的行为和反应。

通过描写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展现小说中的战争主题,以及战争对人物的影响。

与此同时,和平元素在小说结构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接下来,我们将从如下三个方向分别探讨如何在小说结构中使用和平元素:一、和平时期的人物:小说中的人物在和平时期往往显得更加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反思自己的人生,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和平时期也给人物带来了更多的生活乐趣,通过描写人物在和平时期的生活,可以更好地塑造他们的性格形象和人物关系。

二、和平与冲突:和平时期并不代表没有冲突,在许多小说中,与和平相对的是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

这些冲突不仅能够激发人物之间的逐渐升温的情感冲突,还能够引发小说情节和人物之间更深层次的反思。

三、和平与转折:在小说的结构中,和平时期常常被作为转折点来使用。

经过一段冲突或者战争期间的变化之后,人物和读者自然渴望看到一段平静的过程,和平时期能够让人物有机会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决策,同时也能够为小说带来更加完成、自然的结构。

从文学史视域观照古诗词特点——统编教材古诗词选录特点及教学建议

从文学史视域观照古诗词特点——统编教材古诗词选录特点及教学建议

表 4 统编教材选诗的体裁统计表
古体
近体
体裁
四言 五言 杂言 五绝 七绝 五律 七律
数量 1 7 1 23 67 3
2
合计 104
据表 4 可知,在 104 首诗中,古体诗 9 首,占选诗总 数的 9%;近体 95 首,占选诗总数的 91%;近体诗中绝句 共 90 首,占选诗总数的 87%;绝句中七绝 67 首,占选诗 总数的 64%。统编教材在选诗体裁上呈现出的总体特 点是:以诸体兼备为基础,了解古体,重在近体,近体诗 中以绝句为重,绝句中七绝数量最多,律诗较少,且未 出现六律和排律作品。
综合表2、表3,统编教材对古诗作品的选择宏观上 科学,微观上精准。与此相对应的是,选录的词主要集 中在宋朝,宋词的数量占选词总数的 63%,作此选择的 道理与上述选唐诗的逻辑相通。
3. 体裁上侧重选近体诗中的绝句,尤其是七绝 教材古诗词仅选 8 首词,样本数太少,在此不多作 分析。选诗的体裁统计见下表。
●小说在这个时候才还原那个小伙子的身份, 这样的结尾起到了什么作用?
经 历 这 样 的 闭 环 思 维 训 练 ,再 让 学 生 创 编 故 事,他们不仅能关注到对人物的描写,还能关注到 情节的一波三折,不少学生还能通过环境描写来自 主推动情节的发展。在本单元接下来的几篇小说 的 教 学 中 ,教 师 运 用 这 样 的 闭 环 训 练 进 行 强 化 训 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单元结束后进行习作 练习“笔尖流出的故事”,学生都能交出高质量的作 文来。
下转第 74 页
B 同学是这样来画线的(见图 2),他的理由是: 人们开始涌向木桥的时候,情况比较危急,老汉从 队伍中揪出小伙子的情形更危急,最后时刻老汉竟 然又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其 实也是小说的第二次矛盾冲突。

从《黄雀记》“丢魂”中探析时代创伤

从《黄雀记》“丢魂”中探析时代创伤

从《黄雀记》“丢魂”中探析时代创伤作者:王婧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6期摘要:通读苏童的《黄雀记》,“丢魂”这个意象贯穿于整部小说,蕴含着作者对给人们带来痛苦的时代创伤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本文从《黄雀记》文本入手,从遗忘历史伤痕、迷失完整自我、追逐无尽欢愉三方面来呈现出小说中深刻的时代创伤,文末将抓住《黄雀记》中寻求创伤愈合的草蛇灰线,总结分析时代创伤被治愈的可能性。

关键词:《黄雀记》丢魂创伤“魂”是精神以上的不可触摸和不可感知,是一个范畴。

《黄雀记》开篇,祖父丢魂,似是书写了在人类漫漫长河中将痛苦抛洒,以成全自己的健忘和抹去时代的创伤。

保润、柳生和仙女三个年轻人相继在压抑、逃避、堕落中丢了自己的“魂”,呈现了时代背景下的人性在困境之中挣扎、迷失和被奴役的悲剧。

本部小说的创作背景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这段变动不羁的时期,人物的命运逃离不出时代创伤的魔爪,因此各人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本文就从《黄雀记》文本出发,从遗忘历史伤痕、迷失完整自我和追逐无尽欢愉这三方面深入剖析时代创伤给人造成的无穷痛苦,最后将从文本中寻求创伤愈合的可能性以作总结。

一、遗忘历史伤痕历史是时间概念,所有的时代创伤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纵向的时间轴上发展而来。

人类很容易将过去的时间点遗忘,除非是亲身经历的苦闷和悲痛。

在《黄雀记》中,祖父是最为典型的时代创伤代表者。

祖父的魂是在最后一次拍照的时候丢失的,当下的他惊呼自己的魂飞走了,脑袋空了。

对于祖父“魂”的出口,书中如是说:“他的白发如乱草,似乎被霜雪覆盖,原来饱满的后脑勺是空瘪的,隐隐可见一个锯齿形的疤痕,形状怪异,听说是以前被红卫兵用煤炉钩砸出来的。

那个疤痕潜伏多年,或许就是祖父魂灵的出口。

”祖父“丢魂”,丢的是他所处时代的价值体系和精神信念,是人类普遍价值观的崩塌。

毋庸置疑,时代创伤带给他的伤害是巨大的。

祖父如此反抗“法制结”也害怕“瞄准的姿势”,种种奇怪的反抗背后,实则与其祖父的父亲死亡相关。

文学创伤理论评述——历史、现状与反思

文学创伤理论评述——历史、现状与反思

A Review of Literary Trauma Theory: Past,Present
and Reflection
作者: 赵雪梅[1]
作者机构: [1]广州大学人文学院,510006
出版物刊名: 文艺理论研究
页码: 201-211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期
主题词: 文学创伤理论;解构主义;经典创伤模式;文化创伤
摘要:近年来,创伤研究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与研究热点日益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

就文学领域的创伤研究而言,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创伤研究在文学批评实践与理论探讨两大领域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创伤研究者对创伤文学文本批评的偏重造成理论探索相对滞后。

已有研究多立足于创伤理论的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学科基点,缺乏必要的文学视角作为参照,意味着创伤理论的文学建构仍是一个亟待挖掘与开拓的研究领域。

其二,创伤概念产生的历史与文化的情境表征了其与生俱来的西方特性,同时也揭橥了这一概念特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与研究对象。

然而,这一事实长期以来并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鉴于此,从文学与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文学中的创伤研究,尤其是文学创伤理论研究,在梳理其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反思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将有利于推动国内相关研究。

中国现代小说语言历史的总结与现代小说语言美学的宏伟建构--论刘恪的小说理论及其学术贡献

中国现代小说语言历史的总结与现代小说语言美学的宏伟建构--论刘恪的小说理论及其学术贡献

中国现代小说语言历史的总结与现代小说语言美学的宏伟建构--论刘恪的小说理论及其学术贡献刘进才【期刊名称】《创作与评论》【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8页(P14-21)【作者】刘进才【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小说这一文类逐渐从不登大雅之堂的边缘文体进入到人们阅读的中心地位,尤其是梁启超宣称“小说为文学最上层”的惊世骇俗之言,更把世人的阅读目光吸引到小说上来。

随着小说地位的提升,小说作者队伍不断扩大,小说的数量和质量也日益扩大和提高。

就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而论,如果单从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的文体分类的数量着眼加以考察,小说可谓是蔚为壮观、独占鳌头。

相对于现代诗歌理论的宏富和驳杂,中国现代小说理论乃至小说美学的著述则相对薄弱。

作为现代生活样式和现代社会意识催生的中国现代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迥异之处在于叙述语言的白话化。

近些年来,学界已经开始把学术视野聚焦到现代语言上来。

对于现代文学与现代汉语书面语建构的话题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尤其19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表现出对文学语言本体的热切关注和持续思考。

有的论著或论文探讨了中国现代作家的语言观念;有的论文则从不同层面批判地反省五四语言变革的历史局限性;有的研究成果则以作家文体实践为个案阐述作家写作与现代汉语形成、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有的研究成果则对二十世纪的语言和文体变革进行了各自的断代史研究,显示出的文学史视野。

以上丰富的研究成果在不同路径上拓宽了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视域,但这些研究要么侧重探讨语言观念;要么只是考察单个作家的语言贡献及文体意识,相比之下,王一川的《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节》则从宏阔的现代性文化语境去说明一般语言状况进而阐释文学语言状况,所谓文化语境是指影响语言变化的特定时代总体文化氛围,包括时代精神、知识范型、价值体系等,这种氛围总是产生一种特殊需要或压力,规定着一般语言的角色。

新历史视域下的三界革命

新历史视域下的三界革命
寒” , “ 雪 花如掌 压 云鬓 ” 等诗 句如 半 文半 白 , 不
二、 进退维谷 的诗界革命
知所云。即使是黄遵宪用诗来叙事也是遮遮掩 中国是诗的国度 , 唐诗宋词风华绝代。 明清 掩 , 吞 吞 吐吐 , 叫人 不 明所 以。黄 遵 宪意 识 到 旧
时 代小 说 繁荣 是相 对 以往 小说 而 言 的 ,并不 是
梁启 超 在文 学语 言现 代化 、文体 现代 化 进
布” 。 梁启超 的改革思路是对的, 但仅以新语句 、
新词 语 改革 诗歌 ,在 旧瓶 中装 入新 酒 是不 能 改 变 旧诗歌 不适 应 时代 发展 的状况 。近 现代 社会 是叙 事社 会 , 并不 是农 耕 时代 的抒 情 社 会 , 把古
典诗歌用 “ 新语句 , 新意境” 改造之后并不能承
0 9 6 从单 纯 的道德 说教 中解脱 出来 是有 其历 史 进步
意义 的 。
古 典 诗歌 作 为封 建 时代 基本 文学 样 式 在应 对 清末 民初 时期 社会 转 型 中出现 的纷 繁 复 杂 的 社会 现象 已经 显 得力 不从 心 ,有 先 进 眼光 的 知
如果 说梁 启超 使 文学 理 论从 单 一道 德 教化


文艺论争 中兴起的三界革命
但是梁启超的以小说 “ 毕其功于一役” 实现 社会 变革 的观 点在 当时也不 乏批 评 的声 音 。《 小 说林》 杂志的黄摩西说 , 梁启超是“ 出一小说 , 必 尸 国 民进 化 之功 ; 评 一小 说 , 必 大倡 谣 俗改 良之 风” 的主张是“ 吠声 四应 , 学步载途 ” 。 翻 徐念慈在 1 9 0 8 年第 9 期《 小说林》 发表《 余之小说观》 一文 也反 对 梁启 超 的小说 能 够 改 变一切 的观 点 。徐 念 慈认 为小 说是 文 学 中 以娱 乐 的性质 间接地 促 进社会的发展。对待小说的态度既不能像过去 那样把小说看作毒药细菌 ,也不能像梁启超把 改 良风俗 , 进 化 国 民这些 任 务交 给 小说 来 完成 。

任务群视域下单篇课文教学策略

任务群视域下单篇课文教学策略
任务群视域下单篇课文教学策略
目录
• 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 • 有目的的“做事情”——瞄准核心点要素 • 有意识地“做事情”——创设内驱动任务 • 有质量地“做事情”——开展进阶性评价
01
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
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
学习任务群的定位
学习任务群是一个课程单元,旨在通过一系列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实现 课程目标。
学习任务群的功能
学习任务群的功能包括规划学习路径、提供学习资源、组织学习活动、 评估学习成果等。
02
有目的的“做事情”——瞄准核心点要素
存在问题
01 偏离教学目标
学习任务设计偏离教学目标,会导致语文学习效果不佳。例如,在执教 《说书人》时,设置的学习任务是拟定一份保护传统文化的倡议书,这 与小说的初衷和教材设计意图相背离。
教师指导学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的 产品,如演讲比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 体验,激发学习动机。
小组录制演讲视频 03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录制演讲视频的形式发 布在社交平台,模拟听证会或答记者问,锻 炼学生的高阶思维。
02 演讲比赛提升语文能力
在演讲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正式的 演讲比赛,设计庄重的仪式,提高学生的参 与热情。
课程意识与文本单元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缺乏完整的课程 意识可能会导致问题。以《荷花淀》 为例,它属于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中 册的革命文化作家作品单元,是该单 元的一篇小说选文。学习提示指引的 重点是小说文体特征和作者深入生活 的创作追求。
04
有质量地“做事情”——开展进阶性评价
成果作品的表现性评价
指导学生学习成果物化 01
02 介绍说书技艺
介绍说书技艺、观看说书视频、分析说书艺术的衰落以及倡导保护说书艺 术等学习内容,既不符合小说阅读的特点,也不符合单元主题的本意,让 语文学习变得不伦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视域下的伤害主题与小说文体分析作者:许峰来源:《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22期按学界的代际划分,张学东属于“70后”作家这一群体,“70后”作家是“处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夹缝中的一代尴尬群体”,他们有着先天的不足,可是“对于历史、文化、社会和代际冲突等因素所构成的压抑与遮蔽,“70后”作家开始了自身的艺术突围之旅”。

①尤其是面对历史的反思,“70后”作家由于没有经历建国后的一系列社会运动,在记忆深处没有留下太多惨痛和苦难的精神记忆。

然而,这并不代表“70后”作家历史意识的空缺,相反,“70后”作家在对历史反思上有着独特的艺术方式。

因为没有历史经历上的情感束缚,“70后”作家在历史的审视和批判上反而更加恣意,宁夏作家张学东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张学东被评论界誉为“宁夏新三棵树”之一,从处女作《蚂蚁搬家》开始到现在,张学东已经创作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及六部长篇小说,创作成绩可谓有目共睹。

从文体来看,张学东在短篇小说创作上所下的功夫颇深,汪政曾言道:“作家们所要做的,就是将短篇作为经典的文学样式,像手工时代的钟表匠那样,精雕细刻,对缝合榫,准确、坚实、漂亮。

在我看来,张学东就是这么做的。

”②一、伤害主题的艺术呈现郎伟指出:“张学东的小说立足于20世纪中国社会的悲伤历史记忆和我们生活当中的坚硬现实,在对存在的勘探当中,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伤害’主题。

”③对“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书写,一直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陀思妥耶夫斯基更是以《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为题创作了世界文学的经典。

在中国这个有着苦难历史的国度里,“被侮辱与被损害者”更是有良知和悲悯之心作家所关注的对象,因为对于弱者的同情是一个伟大作家的基本态度。

为什么在中国,“被侮辱与被损害者”是中国作家们所钟情的描写对象?在这里,不仅仅是因为作家创作的态度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对“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描写能够折射出时代的观念和人性之中的集体无意识。

孙绍振通过解读鲁迅的《祝福》指出:“被侮辱被损害者,并不感到不合理,不觉得可悲,也不觉得可笑,这种悲剧,这种悲喜剧,是不是更为令人沉痛?荒谬而野蛮的观念,成为天经地义的前提,成为神圣的观念,成为思维的习惯——所谓习惯,就是麻木,思维的套轴。

”④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这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最可悲的就是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劣根性——麻木不仁,因此,鲁迅“弃医从文”,通过对“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书写开启了文艺启蒙的跋涉之路。

新世纪以后,许多作家丧失了对于20世纪“伤害”主题的进一步探析,而是在市场经济的怂恿下变得麻木不仁。

这里面呈现出的可笑的逻辑便是,作家自己都已经丧失了对启蒙精神的追求,对现实的苦难与伤害变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更别企望他们为“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代言。

一个对过去失去了记忆,对现实失去了愤怒,对未来失去了想象的作家,他的写作是值得怀疑的。

而眼下这种只知道在利益圈里追逐名利的作家不在少数,反倒是偏远的宁夏成长起来的作家对文学有着最纯粹的追求,对历史有着最为深刻的反思,对现实有着最敏锐地揭示。

张学东便是在这样一个健康的人文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作家。

短篇小说《喷雾器》充分体现出张学东对伤害主题的深刻探索。

作为一个“将短篇作为经典的文学样式”的作家,在探索的过程中呈现出别样的艺术方式。

细读这篇小说,发现张学东在表达伤害主题时,至少触及到三个层面,而且由浅及深。

第一层伤害是肉体的伤害。

小说的主人公叫贱生,是一个精于农用喷雾器,善于给庄稼喷洒农药的小伙子。

在集体农作的那个时代,打农药的这个活并非只是出卖劳力那么简单,还要忍受着农药带给身体的戕害。

肉体的伤害并没有使主人公的贱生沉沦,相反,农药中毒后的贱生被救后有了抗药性,百毒不侵,成了公社的劳动模范,受到世人的尊重,为他提亲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也就是说,肉体的伤害并没有为贱生带来灾难,反而为他赢得荣誉。

至于因中毒丧失了生育的能力,贱生是不知道的。

在这种情况下,肉体的伤害成为一道暗锁,开始成为下一步心灵伤害的隐形因素。

第二层伤害是心灵的伤害。

贱生成为劳动模范后,顺利娶了媳妇,但是当别人家的媳妇都一个个怀孕并有了孩子之后,他的媳妇却始终没有任何迹象。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给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贱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灵伤害,而这种心灵伤害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当情绪淤积到一定程度便通过外在的不理性的行为表现出来。

首先是贱生把生不出孩子的责任归咎于自己的媳妇,随之不断对媳妇施以家暴,最后导致贱生媳妇生活绝望喝农药自杀,酿成悲剧。

其次是贱生精神萎靡,心不在焉,在劳动中不断造成事故,给集体带来损失,于是曾经的劳模贱生被队长禁止再为集体打农药,这无疑剥夺了贱生存在的价值,使他曾有过的意义感消失。

第三层伤害是观念的伤害。

按照张丽军的说法:“张学东的短篇小说一个极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及物’,即小说通过对某一物的详尽描写从而触及‘物’的灵魂。

”⑤在这篇小说中,这个物是一个我们农作时经常见到的农用工具——喷雾器。

这个喷雾器是农作时用来灭草杀虫的工具,贱生曾经把喷雾器玩得游刃有余。

甚至喷雾器是贱生存在价值的体现,贱生依赖它,甚至在走路的过程中,“一边不停地用右手压着手柄,喷嘴的开关好像也开着,正哧哧地往外喷着空气”。

这一段精彩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想到了《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所饰演的那个机械工人。

因此,也有学者指出小说中揭示了一种“异化”的现象。

“一个小小的喷雾器是如何改变人、统治人、甚至吞噬掉人的。

”⑥而在这种异化体系里,我们存在其中,甚至乐在其中,最后则导致悲剧的发生而不自知。

我想这里与其说是异化的伤害,不如说是一种观念的伤害。

异化的产生与时代的观念有着必然的联系。

王蒙曾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用艺术的方式深刻地揭示出这种关系。

作为农民的贱生所受的伤害绝不可能仅仅是个人的因素,荒谬而野蛮的时代是造成他悲剧的主要原因。

虽然张学东采用了一种以虚写实的方式淡化那个极端的时代,但只要我们回顾一下那个时代曾经响亮的口号和人们表现出来的狂欢的姿态,就知道野蛮而荒谬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实际上张学东通过对物的描写进而触及到的仍是国民性的探索——被侮辱与被损害者麻木不仁的思维观念。

更进一步的是,张学东的探索并没有停留在个体经验上,而是将触角伸向了那个时代的腹地,对那个时代进行了不懈的叩问。

二、历史的反思与当代性时代背景显然在这篇小说中只是一种被虚化的影像,但读者只要有些历史常识,再对小说进行文本细读,就会发现这篇小说的一些历史象征,比如集体公社和包产到户。

而且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也直接推进到那段真实的历史面前。

陈思和在阅读了张学东的小说之后,指出张学东小说有着“历史的内涵和当今的无奈”。

所谓“历史的内涵”并非是简单的还原历史的情景,小说家不是历史学家,小说家是存在的勘探者。

张学东是一个有着清醒历史意识的作家,他通过对生活在那段历史时期人物的书写,表现出自己的历史态度和价值立场。

历史态度的承载者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历史人物身上,出乎意料的是,小说中最出彩的人物,我认为不是主人公贱生,而是队长。

从队长这个人物身上才能挖掘出“历史的内涵。

”可以说,队长是那段历史的一个显著符号。

小说中这样写:“队长心里着火了,草把庄稼欺负得根本没法再生长了,队长就把人使得跟牲口样在田里来回跑趟子。

从本质上讲,在队长眼里,人和牲口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的。

”这个队长虽然没官品,却是农村基层中权力最大的人。

队里的人,吃饭、睡觉、生孩子,都得队长说了算,是实实在在的土皇帝。

贱生生病了要向队长求救,娶什么样的媳妇也要问队长,而队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安排别人干活自己检查验收。

他有支配人和活的权力,同时也有利益分配的权力。

从小说之中不多几处对队长的描写,却已勾勒出那个时代队长的共性。

霸道、粗俗、好色、媚上欺下,一副流氓无产者的形象。

“权”这个东西,一旦失去约束,人性自然就会被践踏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这就是为什么在队长眼里,人和牲口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区别。

而这种人物却是那个时代农村的实际统治者,带有普遍性。

关于这种现象,张景超通过对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中的张同志人物形象的解读做出了深刻的阐释,他认为:“没有文化的人群从来都是从最简单的层面上理解革命,他们不是把革命变成一种破坏性行为,就是把它当作自己称王称霸的手段。

当他们的身价得到提高后他们往往都会忘乎所以地涨大自己的人格,任意地摆布眼前的世界。

张同志专横霸道的人格正好可以由此去说明。

她的形象给人提供了启示:如何使农民这一中国民主革命的参加者获得文明的教养,以便他们能以宽广的胸怀、柔韧的方式来解决这个世界的问题。

否则他们只会给人们造成恐怖。

几十年里各个角落的土皇帝的猖撅为此作了形象的说明。

”⑦这些生产队长们何曾不是如此,恰恰从这些病态社会的粗制滥造的产品身上能够体现出历史的内涵,也值得人们去反思那段历史,进而做出公正的评判。

《喷雾器》不仅揭示出历史的内涵,同时,故事反映出来的问题还具有当下性。

贺绍俊指出这篇小说反映出来的现象:“商品对人的奴役,人对商品的依赖。

我们在生活中也许无形中就被大大小小的喷雾器所左右着。

”⑧关于这个结论,张学东是认可的,他深刻地意识到人对物品的依赖,而物品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他甚至以手机为例,来说明了物品对人的制约。

所以,汪政认为:“这个短篇就超出了它的叙述所依托的时代背景而有了泛象征的意义。

”⑨这也是张学东小说的魅力所在。

他的小说有对历史的反思,对时代的叩问,但关注点却不是静止的,因为他审视问题的出发点仍是现实。

因此,表面上张学东在书写一个过去的久远的故事,实际上小说里到处充满了当代的色彩。

这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达方式,就像一台摄像机,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从而赋予了小说极大的文本张力。

三、自觉的文体意识张学东是一位精于短篇创作的作家。

关于如何写好短篇,张学东有着自己的认识,他认为:“短篇小说是充满技术性和限制性的艺术载体,冗长和不节制是短篇的天敌。

”正因为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张学东的短篇小说文体越发地自觉。

《喷雾器》就是一篇文体自觉的佳作。

首先是张丽军所说的“及物”。

通过对物的详尽描写,进而触及到物的灵魂。

《喷雾器》开篇描写一个常见的农具——喷雾器,并且详细地描写喷雾器的使用方法。

小说的笔墨肯定不是放在喷雾器的如何使用上,而是以此引出使用喷雾器的人,因而对这个使用喷雾器的人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这种由物及人的叙事方式渐成张学东小说的一种风格。

其次,这篇小说善于“含藏”。

“含藏”这种说法是汪曾祺老生提出来的,“话到嘴边留半句”,在一点就破的地方,偏偏不点明。

《喷雾器》中,主人公贱生打农药中毒,导致贱生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个因果关系,作者没有说明,但是从前后的故事情节可以推断出来。

为什么作者没明确写出?一是张学东叙事上使用的策略,写小说都说出来,就没有意思了;二是张学东不想把这种伤害拉得太近,而是给读者留下点思索的空间;最后,使得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