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作者:赵蕾

来源:《学园》2013年第35期

【摘要】制约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发挥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校对课程不够重视;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教学方法、手段单一;课程考评机制落后;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科学分析,有助于我们找到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目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实效性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09-02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校中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有关精神,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各高职院校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均把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教学效果更是差强人意。笔者曾对常州工程学院2011级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在问及“你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____的课程?”时,27%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形势与政策课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28.2%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值得印象深刻的;“你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好吗?”仅有24.9%的学生认为好,其余的选择了一般、说不清楚、不好……由此可见,形势与政策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功能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究竟是什么原因在制约着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呢?

一学校对课程不够重视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会投入大量精力用于专业建设、技能培养和教育科研,而对于形势与政策课这类公共基础课则重视不够,使得该课程不仅在教学上还是在管理上呈现出被边缘化的现象。具体表现为:(1)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会压缩形势与政策课的课时,很难保证教育部的要求每学期16个课时;(2)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较随意,缺乏系统性。很多高职院校一学期安排几个专题讲座,但专题内容涉及知识面较窄,各专题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3)班级安排时大多采用合班教学,两三百个学生济济一堂,不

仅课堂的纪律难以维持,就连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很难展开,教学质量当然大打折扣;(4)教学安排随意性大,缺乏严格的教学质量监督,严重削弱了该课程的权威性。

二师资力量薄弱

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知识体系全面、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是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时效性的关键。然而,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缺员的现象,很少有学校专门为形势与政策课配备专职教师。该课程的教师队伍往往是由概论课和思修课的专任教师、辅导员和外聘兼课教师组成,在知识结构、年龄职称、教学水平等多个方面都参差不齐。具体表现为专任教师本身在概论课和思想政治道德修养课上就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真正投入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精力往往不够;年轻辅导员由于阅历较浅,对于重大理论问题吃不透、理不顺,课堂教学缺乏感染力;兼课教师整体的专业素养不高,对于时势的把握、政策的研究不足,教学易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更有部分教师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当做是完成一项政治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高高在上、照本宣科,大讲空话套话,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

三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是制约形势与政策课时效性的重要原因。根据调查,当问及“你到目前为止形势与政策课的出勤情况”时,54%的学生选择了“每次都去”,32%的学生选择了“大多数去”,8%的学生选择“偶尔去”。之所以会出现学生不喜欢上形势与政策课、课堂出勤率低的原因是多样的:许多高职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不重视,他们认为只有掌握好专业知识与技术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学不学形势与政策则无足轻重;有的学生感觉教师讲课枯燥乏味,一点都不生动;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来了解时政,没有必要专门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即便在课堂上,有学生玩手机、聊天、睡觉,因为29%的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重要,但没必要花太大精力学”;48%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能拿到学分即可”。

四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多样的教学手段是良好教学效果的载体。当前,形势与政策课大多沿用传统式的课堂讲授,教学手段单一、呆板。通常由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形势与政策课陷于空洞的理论传授和简单的时事信息发布而很难有吸引力。即使有课堂讨论也没提前精心设计,往往随意抛出一个问题,结果造成少数人思考,多数人沉默。这样一来,使得学生越来越不重视形势与政策课,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部分教师虽然注意了方法的多样性,但往往是流于形式,而缺乏情感的真诚投入和智慧的深入发掘,教学效果不理想也就在所难免。

五课程考评机制落后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方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最终成绩的构成,有12%的学生认为“应注重试卷考试”,25%的学生选择“课堂表现”,15%的学生选择“平时作业”,30%的学生选择“日常行为表现”,48%的学生选择“社会实践”。而当前的课程考核方式简单粗放,主要注重于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很少关注他们的日常行为、内在情感和信念是否发生了改变。通常所采取“一张卷定成绩”或期末写一篇学科论文决定学生成绩的做法,很难保证成绩的公平和教学的规范性,很多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理论课的学习认识不足,但对成绩却很“重视”,如果沿用传统做法,很难实现课程的实效性。

六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被打破,西方的价值观、道德观蜂拥而至,在我国出现了各种价值观、道德观相互碰撞的局面。再加上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随时随地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一些原始的、未处理的抑或是人为歪曲的、富有蛊惑性的、带有分化阴谋的信息,一些不健康的信息画面会趁机侵蚀访问对象的思想,使学生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排斥主流价值观教育,这些都给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带来了新挑战。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缺失的原因还有很多。但承认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大学生的尊严、情感和满足大学生利益诉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责任编辑:高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