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教案
李军平均每分钟跑153米。
(1)跑t分钟,赵明比李军多跑多少米?
(2)当t=8时,赵明比李军多跑多少米?
2、为了庆祝国庆,学校计划做480面小彩旗。
(1)如果平均每天做x面,3天做小彩旗多少面?
(2)当x=96时,3天后还剩多少面没有做?
3、如图,下面的图形由相同的三角形组成。
(1)一个三角形由()根小棒组成。
(2)两个三角形由()根小棒组成。
(3)3个三角形由()根小棒组成。
(4)n个三角形由()根小棒组成。
四、课外拓展
说一说,下面的式子表示什么意思?
篮球每个68元,足球每个45元。
某个学校买了a个篮球,b个足球.那么
① 68a表示( )
② a-b表示 ( )
③ 68a+45b表示( )
④ 68a-45b表示( ) 。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简易方程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等式与方程(总第1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
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
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x+50>100 x+50=150x+50<200 2x=200教师小结:天平哪一边下垂,就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大,另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小;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
算式中的x都是未知数。
(2)探究方程的意义。
提问:把这四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指名学生交流分法,学生。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简易方程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简易方程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方程的基本概念及解法;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方程式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
1.认识简单方程;
2.利用图形模型进行方程式思维的培养;
3.利用算式解决简单方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简单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通过图形模型培养学生的方程式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导入《方程的认识》;
2.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
3.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方程。
2. 课堂讲解
1.教学《简单方程的解法》;
2.引导学生理解方程中的“未知数”;
3.讲解如何利用图形模型进行方程式思维的培养。
3. 练习环节
1.布置练习题目;
2.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方法;
3.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其学习兴趣。
4. 课堂总结
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2.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到家中;
3.准备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估
1.学生的平时表现;
2.教学练习的成果;
3.反馈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
1.教学流程是否合理;
2.学生的理解情况;
3.是否符合学生的教学要求。
七、教学体会
1.积极引导学生;
2.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3.为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简易方程苏教版,希望对您有帮助。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简易方程》教案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简易方程》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进一步渗透模型思想。
2.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培养符号意识。
3.渗透方程思想,能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培养初步的代数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能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正确列出方程,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小数的概念,还学习了四则运算和简易计算。
现在,我们要进一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概念——方程。
通过学习方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1.初步认识方程(1)出示一些数学表达式,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不是等式。
并说明原因。
(2)引导学生观察等式,发现等式的特点:等式两边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
(3)让学生尝试自己写一些简单的等式,如5+3=8等。
2.进一步认识方程(1)出示一些更复杂的数学表达式,让学生判断是否是等式。
并说明原因。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等式,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包含一个未知数和已知数的等式。
(3)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例如,如果x代表未知数,那么可以列出如下的方程:2x+5=13。
3.方程与等式的关系(1)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明白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也就是说,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
例如,5+3=8是一个等式,但不是一个方程;而2x+5=13是一个方程,也是一个等式。
4.用字母表示数和计算公式(1)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数和计算公式。
例如,如果a代表数量,那么a+b=c 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和等于第三个数量。
再如,s=vt可以表示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2)让学生通过例子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和计算公式的意义和作用。
5.练习与巩固(1)出示一些题目,让学生根据题目列出方程。
例如,“小明有x本书,小红有y本书,他们一共有多少本书?”引导学生列出方程x+y=z;“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厘米,宽是b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引导学生列出方程a×b=s。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方程计算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的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符号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方程的学习上,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推理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的解法,理解等式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
2.教学难点: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未知数。
2.知识讲解:讲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方程案例,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法和等式的性质。
4.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方程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等关键知识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反馈等方面进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整体规划数学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整体规
划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这部分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定)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这部分也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设定)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这部分需要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引出本节课主题的方式)
2. 讲授新课
(这部分是教学的主要部分,需要详细描述如何通过实例或者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3. 巩固练习
(这部分需要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小结
(这部分需要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要的知识点)
四、作业布置
(这部分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进度来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
五、教学反思
(这部分需要在教学结束后对自己本次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等)
六、参考资料
(这部分可以列出你在备课过程中参考的一些资料,以便于自己或者其他教师查阅)
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充和修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五年级解简易方程教案
五年级解简易方程教案
教案标题:五年级解简易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什么是方程,能够简单地解决一元一次方程。
2. 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方程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方程问题。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教科书相关章节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 学具:练习册、习题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举例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方程的基本形式和含义。
2. 学习新知识
(1)讲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2)通过具体的例子,逐步讲解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3)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拓展练习
设计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
4. 总结归纳
让学生总结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强化所学知识。
五、课堂作业
布置相关的课堂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教师应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教学延伸
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是五年级解简易方程的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五年级人教版简易方程教案
五年级人教版简易方程教案
教案标题:五年级人教版简易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简易方程的概念,能够解决一元一次方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简易方程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简易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方程的实际应用。
2. 学习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讲解简易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和解决方法。
3. 解决简易方程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解决简易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4. 练习和巩固: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简易方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
1. 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知识点。
2. 教学实物: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简易方程的概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游戏: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简易方程的解决方法。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简易方程的概念和解决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巩固。
同时,需要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5篇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优秀5篇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系统地掌握有关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基础知识,并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自制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学校买来个9足球,每个a元,买来b个篮球,每个58元。
2、让学生根据出示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9个足球多少钱?(2)b个篮球多少钱?(3)篮球的单价比足球的单价多多少钱?(4)篮球和足球一共多少钱?3、学生说出怎样表达这些问题的结果。
(教师板书)4、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式子,看一看有什么特点?二、系统整理1、提问:我们除了学过用字母标示数量关系外,还学过用字母表示什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整理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交流小组整理的结果。
教师板书a+b=b+av=sha+(b+c)=(a+b)+cv=abha×b=b×cs=aba×(b×c)=(a×b)×cs=aha×(b+c)=a×b+a×c……运算定律计算公式3、在书写数字与这字母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应注意什么?完成84页上做一做的内容。
4、启发学生谈一谈,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量关系有什么作用?5、在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我们黙认“x”表示什么样的数?6、让学生填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求“x”值的过程叫做()7、让学生说说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8、学生解方程并订正结果。
9、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
10、(课件出示)学校组织远足活动。
计划每小时走3.8千米,3小时到达目的地。
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1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课堂巡视,了解学生解决问题情况。
12、班内交流结果。
并让学生将解题过程演板。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方程,并能解答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技巧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3.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并用方程表示。
4.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难点:1.解一元一次方程。
2.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材、教具、黑板笔等。
2.学生准备好课本、笔、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什么是方程?”、“方程中有什么元素?”、“你们知道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吗?”等等。
二、讲解(15分钟)1.向学生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举例进行说明。
2.讲解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例如利用加减法、乘除法等。
3.引导学生理解方程两边对等的概念,以及解方程的基本原则。
三、练习(20分钟)1.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例题:3x+5=172.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练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小红一共有多少本书,已经借出了5本,还剩下8本。
四、拓展(15分钟)1.教师将简单的问题转化为方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实际生活中如何利用方程解决问题。
2.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用方程表示和解决。
五、总结(5分钟)1.教师巩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学生回答问题,检测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1.完成课后习题。
2.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用方程表示和解决。
3.复习本节课内容,备战下节课的测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方程,掌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第1课时(2)-五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1课时(2)-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及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简易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掌握列方程、求解方程的方法,能够熟练解决简易方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学兴趣,提高数学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平衡法列简易方程。
2.教学难点:结合实际问题运用平衡法解决简易方程。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教师引入通过讲解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袋子中有几个苹果,再拿出几个后袋子里面就只剩下了两个苹果,引入简易方程的概念。
2. 师、生共同练习1.讲解平衡法列方程的基本方法。
2.与学生共同运用平衡法解决一道简易方程。
3.分组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结合实际问题,自己编制数个简易方程,交换与合作,解决问题。
4. 教师点拨教师针对学生讲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
5.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将自己编制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分享给其他同学。
四、教学方法1.通过引入实际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掌握简易方程的概念与解法。
2.小组合作,互相分享,共同解决问题。
3.课堂展示,增强交流互动,提高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通过板书、课堂练习题、小组分享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对于简易方程的掌握情况。
2.考试或期末测试时,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参考教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2.辅助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作业本。
七、教学反思1.手段是否得当: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入简易方程的概念,建立学生对教材的良好情境认知。
2.教学过程是否顺畅:通过引导小组互相分享解题思路,增强了班级合作能力,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3.学生掌握程度如何:小组分享课堂上显示出了班级中不同学生在简易方程中的不同理解程度,针对性不强需要以后多加讲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包括方程的认识、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和简单的数学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本单元的内容,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方程的解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重点:让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学会解简易方程。
3.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实际意义。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自主探索解方程的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如小黑板、粉笔等。
4.教学资源:收集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存在的关系,引出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如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等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求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解简单的方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和数学概念,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抽象的方程,理解起来较为费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和作用。
2.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熟练运用。
3.掌握解简单方程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2.难点:用字母表示数,并能熟练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方程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五年级《解简易方程》教案模板三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解简易方程》教案模板三篇小学数学五年级《解简易方程》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理解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熟练并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1) 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 乘法交换律。
(3)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
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
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式子的值的。
3、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
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解简易方程1、复习方程概念。
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数。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
(板书定义)2、做“练一练”第2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提问:5x-4x=2里未知数x等于几,x=2是这个方程的什么?+x=里未知数x等于几?x=是这个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书定义)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强调解方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方程?3、解简易方程。
(1) 做“练一练”第3题第一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解第一个方程是怎样想的,检查解方程时每一步依据什么做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简易方程的概念,能够解一步法简单方程。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问题,提取出方程,用数学语言表达,并用数学方法求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概念和求解一步法简单方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分析问题,提取出方程求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小明买了几本书?已知小明把500元买书钱平均用在了5本书上,那么每本书的价格是多少?解释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数学的方法来求解,引出方程和简易方程的概念。
2.示例演练:根据上述问题,引导学生提取出方程:5x=500,其中x为每本书的价格。
解一步法简单方程,求出x的值。
通过画图、举例等方法解释一步法简单方程的求解方法,让学生掌握求解的步骤和技巧。
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检查其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3.拓展练习:设计一些拓展练习题目,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提取方程、求解方程的能力。
4.实际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提出相应的方程,进行求解。
例如:小明过生日请了一些同学吃饭,已知每人要给30元,小明希望请的同学数小于10人,请问小明过生日请几个同学吃饭?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取出方程,求解。
5.总结归纳:总结简易方程和一步法简单方程的概念和解题步骤,让学生理解记忆。
6.课堂小结:复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课后作业设计四道习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写出解题思路和答案。
五、板书设计导入新知:问题导入小明买了几本书?5x=500示例演练:一步法简单方程的求解5x=500x=500÷5x=100拓展练习实际应用总结归纳课堂小结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出了简易方程的概念,并通过示例演练使学生掌握了一步法简单方程的求解方法。
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教案设计
一、教材的分析
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为小学五年级数学中的简易方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主要涉及到方程的概念和求解过程,涉及到数量关系和等式问题的解决,也为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方程的概念;
2.熟悉简易方程的求解过程;
3.掌握数量关系和等式的概念。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利用简易方程解决数量关系和等式的问题;
3.能够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求解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活动材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所需图表、课件等;
2.鼓励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准备学习简易方程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
1.介绍方程的概念:首先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方程,用图表形象的讲解概念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方程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讲解简易方程的求解过程:从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开始讲解,比如让学生解决2x+3=7这样的简单方程;在解过程中着重强调有加减乘除等运算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3.以实际应用题复习简易方程: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给出实际应用的例子。
苏教版五下《方程》数学教案设计
苏教版五下《方程》數學教案設計标题:苏教版五下《方程》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概念,能正确列出简单的方程,并解出未知数的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对方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概念,能正确列出简单的方程。
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找零、分配任务等引入方程的概念。
2. 讲授新课(1) 定义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 列方程: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然后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3) 解方程:利用等式的性质,使方程变形,求出未知数的值。
3.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来巩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5. 作业布置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学会解方程。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意义,并学会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对数学运算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方程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
2.让学生学会解方程,能够运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方程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意义。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解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解方程,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方程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方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解方程的方法和规律。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解方程,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进一步深化对方程的理解。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五年级数学下册 解简易方程教案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解简易方程教案人教版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教授五年级学生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教学内容
本教案将涵盖以下内容:
- 简易方程的定义和特点
- 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练解简易方程的例题
教学步骤
1. 引入简易方程的概念和背景知识。
2. 解释简易方程的特点和解法。
3. 演示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变量的含义和代入求解。
4.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方程的例题,并引导他们逐步解答。
5. 强调解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6. 分组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简易方程,并互相交换解答。
7. 收集学生的解答,进行集体讨论和总结。
教学资源
本教案所需的资源包括:
- 五年级数学教材
- 黑板或白板,以供演示和讲解使用
- 预先准备的简易方程例题和解答参考
教学评估
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馈;
- 收集和评估学生的解答和解题过程;
- 设计简易方程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交换答案。
备注
本教案适用于五年级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要求进行灵活调整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
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4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要求: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
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3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
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3.出示第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4.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5.做练一练的第1题二、教学例41.出示例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2.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3.完成试一试4.完成练一练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
三、巩固练习1. 做练习一的第3题2.做练习一的第4题3.做练习一的第5题四、全课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五、作业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等式性质和解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50=50 50+10=50+10 解: X+10=50x+a=50+a 50+a-a =50+a-a X-10=50-10 X=40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
40+10=50,x=40是正确的。
第三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4~ P5例5~例6、 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5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X=20 2x=20×23x 3x÷3=60÷3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
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7.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P5“试一试”⑴指名读题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三、教学例6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
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
6.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7.P5练一练解方程:X÷0.2=0.8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四、巩固练习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0.6x=7.2 方程两边应同时x÷1.5=0.6 方程两边应同时2.化简下列各式8 X÷8 50+X-40X÷9×9 X-1.4+13.P6第7题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X+0.7=14★ 0.9x=2.45★ 76+x=91x÷9=90 ★ x-54=18★ 2.1x=0.84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X=20 2x=20×2 40X=9603x 3x÷3=60÷3 解:40X÷40=960÷40X=24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检验:把x=40代入................0.的数,原方程,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左边=40×24=960,右边=960X=40是原方程的解。
第四课时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7练习一第9~13题教学目标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
教学难点: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18+17=35 x=1 12-Y=4 S+12=4921-b<24 x=14+78 16+a=27+ba +b=6 b-8=100 X+10 4X=602.让学生说一说等式的性质一和等式的性质二(1)解方程。
带“★”写出检验过程。
X+25=37 X-23=52 0.7X=3.5★X÷0.5=12 48-X=25★ 4.8÷x=20★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算理。
3.在○运算符号,在□填数字。
(1)X-20=30 (2)5x=2.4解: X=30○□解:x=2.4○□X=□ x=□(3)3.6+X=5.7 (4)4.8÷x=12解: X=5.7○□解:x=4.8○□X=□ x=□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