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政治陈先奎老师全程预测50题全部
陈先奎考前六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之第六卷答案
陈先奎考前六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之第六卷答案一、选择题Ⅰ1.「答案」D2.「答案」D3.「答案」A4.「答案」C5.「答案」D「解析」农产品的生产价格低于农产品的价值,农产品在市场上按价值出售,从而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部分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以地租的形式出让给土地所有者。
6.「答案」D「解析」选项A、C给出了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B项给出了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只有D项给出了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7.「答案」A「解析」由于银行也是独立经营的资本主义企业,所以银行资本的自有资本部分也要求取得与其投入资本相适应的社会平均利润。
8.「答案」B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B、D均不正确。
12.「答案」A「解析」B项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目标,C项是改革开放以前作为中国外交的根本任务提出来的。
13「答案」C「解析」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部分,思想道德建设是灵魂和核心。
14.「答案」A「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政体。
15.「答案」C16.「答案」C二、选择题Ⅱ17.「答案」ACD18.「答案」AB19.「答案」CD20.「答案」ACD21.「答案」BD「解析」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主要体现在商品价值决定和价值交换两个方面。
但是这种平等并不表明相同商品只能卖同样的价钱,各种差价普遍存在;同样地,在一定条件下,不平等交换也大量存在,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平等的。
22.「答案」ABCD「解析」选项A、B、C实际上是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三个作用,选项D则是价值规律的应有之义,因为要坚持等价交换原则,就必须保护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23.「答案」BCD「解析」竞争是与商品经济和私有制相联系的,资本主义垄断不可能是绝对的集中或纯粹的垄断,竞争便不可避免。
陈先奎考前六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之第一卷答案
陈先奎考前六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之第一卷答案一、选择题Ⅰ1.「答案」C「解析」旧唯物主义有三大特点,形而上学性、机械性和不彻底性。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讲它的不彻底性,即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而在历史观上又倒向唯心主义。
所以本题选C.2.「答案」B「解析」承认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永恒的,这是辩证法的观点,所以该题选B.3.「答案」B「解析」心是人所具有的,是人的一种主观精神,所以这一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4.「答案」A「解析」物质与意识对立的绝对性只有一点,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超出这一范围,物质可以转化为意识,意识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它们之间的对立只有相对而言的意义。
所以本题选A.5.「答案」D「解析」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6.「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这一界定,一方面界定了出资者的所有权,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其他任何人(包括法人)都不能对国有资产行使所有权。
另一方面界定了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这里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就其内容来说,包含着企业对自己法人财产的所有权,以及经营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其他各项权利。
7.「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相关内容考查。
考生在复习时,应该将教材和最新的理论认识和发展结合起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8.「答案」D「解析」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资本积累过程的分析以及平均利润学说的提出是马克思对前人学说的总结和归纳;列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第一个对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作出了全面深刻的科学分析,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特征。
陈先奎考前六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之第二卷
⼀、选择题Ⅰ:1~16⼩题,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也”。
这是A.客观唯⼼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主义的观点C.形⽽上学的观点D.唯物主义的观点 2.哲学的党性是指 A.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定阶级服务 B.唯物主义和唯⼼主义的根本对⽴和⽃争 C.辩证法和形⽽上学的根本对⽴和⽃争 D.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和⽃争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唯物主义和唯⼼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上学的标准 4.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性C.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争 5.2005年10⽉,全国⼈⼤常委会第⼗⼋次会议通过全国⼈⼤常委会关于修改个⼈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为1600元,决定将于2006年1⽉1⽇起施⾏。
个⼈所得税属于A.社会初次分配B.企业内部的分配C.社会再次分配D.公有制内部分配 6.⽣产资料是指A.劳动对象与⽣产⼯具之和B.劳动过程中的三个简单要素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D.⽤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切物质资料 7.⽣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产技术的进步和劳动⽣产率的提⾼⽽发⽣变化,这时⽣产的商品的 A.价值与价格将随之发⽣反⽅向的变化 B.价值与价格将随之发⽣同⽅向的变化 C.价值不变,价格发⽣反⽅向的变化 D.价格不变,价值发⽣反⽅向的变化 8.在⾦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之所以不会发⽣流通中货币量持续地严重过多或过少现象,直接原因在于 A.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能使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货币的⽀付⼿段职能能⾃觉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C.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能⾃觉地对货币需要量进⾏科学预测 D.货币的贮藏⼿段职能能⾃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9.《论持久战》认为,在抗⽇战争三阶段中,最困难的是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防守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相持阶段 10.⽑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是A.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标B.马克思主义的为⼈民服务的宗旨C.马克思主义注重解放和发展⽣产⼒D.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11.当前我国“三农”问题分配阶段的基本特征、基本政策是以⼯促农、以城带乡,其实质是城乡之间的A.分割关系B.统⼀关系C.反哺关系D.正哺关系 12.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建设的关键是A.建设⾼素质⼲部队伍B.确⽴党的思想路线C.完善党的领导体制D.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13.邓⼩平多次指出,在改⾰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A.不断发展⽣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改⾰开放,增强综合国⼒ C.实⾏按劳分配,改善⼈民⽣活 D.坚持公有制为⽴体,实现共同富裕 14.代表先进⽂化的前进⽅向,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化最根本的是 A.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B.坚持先进世界观在⽂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C.代表和维护最⼴⼤⼈民的根本利益 D.反映和代表先进⽣产⼒的发展要求 15.“⼗⼀五”规划《建议》最鲜明的特点是A.突出和谐社会的主题B.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C.强调⾃主创新D.强调以⼈为本 16.2005年4⽉,印尼雅加达亚⾮峰会强调的万隆精神的核⼼原则是A.反帝、反殖、反霸B.独⽴、平等、发展C.团结、友谊、合作D.对话、合作、求同 ⼆、选择题Ⅱ:17~33⼩题,每⼩题2分,共34分。
陈先奎政治考前预测7套卷(6)2
陈先奎政治考前预测7套卷(6)2第六,鼓吹思想自由化和指导思想多元化,是完全错误的自由化观点,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而代之以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和核心凝聚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就会失去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35(1)按照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关思想,一是要以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认识矛盾普遍存在的客观性、规律性,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到处存在着的这样那样的矛盾。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正在重新分化组合,是各种社会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多发期,如贫富差距、腐败问题、失业问题、新旧观念碰撞等,能否正确处理这些问(2)毛泽东特别强调人民内部矛盾的非对抗性,突出要求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应该看到,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尽管各种利益矛盾日益复杂,但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
基本着眼点是以人为本,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3)毛泽东强调,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性质的方法去解决。
当年毛泽东强调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当前党中央强调用民主的方法、法制的方法、深化改革的方法解决问题;当年毛泽东强调按照“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办事,当前党中央提出“五个统筹”和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兼顾的精神,协调好改(4)必须指出的是,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忽略了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联系。
应该看到,从根本上讲,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直接实现。
解决之道,关键在于发展经济,要坚持以经济建设(5)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起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能力,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四位一体,表明我们党在执政55年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第一,所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处于有序和协调发展的状态,既稳定有序,又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达到人自身、人与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适应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伟大转型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巩固党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使命的必然要第三,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而又团结一致地前进,因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第四,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陈先奎政治理论考前精讲30题(三)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四个尊重),不 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 到肯定,使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二,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 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而又团结一致地前进,因为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 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
「答案要点」
(1)2004年的宏观调控以总量控制为达到结构调整的目的服务,“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体现了“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的基本哲学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分析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既要 关注一般性问题,又要针对特殊性环节,以不同方法处理个别的特殊的问题,这与“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是完全一致的。
2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起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能力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四位一体表明我们党在执政55年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
第三,和谐社会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而且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子系统内部也必须和 谐,中国大系统与外部环境也必须和谐,因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因为中国处在相 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全球化的世界社会之中。
考研政治陈先奎考前精讲30题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生根发展。
[解题思路](1)结合毛泽东对“十月革命”的评价,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主客观原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传播,根本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从客观上说,中国的民主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毛泽东后来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的生动描述,但是,“十月革命”毕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而迅速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
②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
③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自由、民主、个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
总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广泛传播,有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文化土壤等多方面的原因。
在此过程中,“十月革命”是不可忽视的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和促进环节之一,但不可夸大其地位与作用,不能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决定性环节。
(2)“南陈北李”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中的主要贡献:陈独秀和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也是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创办报刊,发表文章,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①李大钊的贡献: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
李大钊是热情歌颂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伟大意义的第一人,他在1918年所写的几篇论文中,已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原因;李大钊热情地歌颂了“十月革命”是劳工主义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写下了《庶民的胜利》;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篇两万多字的长文,曾连载两期。
陈先奎政治考前精讲30题一
陈先奎政治考前精讲30题(一)第1题关于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与前途,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
请回答:(1)上述两种观点分别存在什么错误倾向,错在何处?(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完整论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阶段论”思想,后来又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形象地比喻为文章的“上篇”与“下篇”。
请依据这种观点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相互关系。
(3)根据以上分析,结合1949年前后的中国革命实践,说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及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要点】(1)“二次革命论”的右倾机会主义割裂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在两次革命之间必须有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超越阶段,实际上取消了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一次革命论”的“左”倾冒险主义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影响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2)毛泽东提出:由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必将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由于无产阶级掌权,就保证了未来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并取得胜利;中国的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3)新民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但社会主义因素居于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或发展阶段。
(4)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①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为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制度条件;③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既是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是共同富裕之路。
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终极预测模拟试卷(四)分析题
201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终极预测模拟试卷(四)分析题三、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列宁在谈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1)为什么“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
(2)列宁的该论断包含了哲学的哪个原理。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财政经济严重困难。
面对国防建设亟待加强,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任务极为繁重的形势,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手抓”的思想:一手抓国防建设,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巩固国防;一手抓经济建设,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为新中国的经济大发展奠定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对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和阐述,指出“一定要加强国防”,而加强国防建设“首先要加强经济”,“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摘自《解放军报》2004年9月30日材料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国际战略总体形势和我国国家安全环境的重大变化,明确指出时代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
他指出:“过去我们过多地认为世界大战很快就要打起来,忽视发展生产力,忽视经济建设。
现在根据新的观察、新的分析,下决心一心一意搞建设;一定要抓紧利用当前和平时期这个良机,先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要不失时机地、认真地搞好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和军队的长期性、根本性建设,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陈先奎政治理论考前精讲30题(二)
「答案要点」
(1)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确立 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概括了中国的基本国情,揭示了中国的实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成功结合,显示了鲜 明的“中国特色”; (2)在政治建设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等,都直接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践发展而来;
思考角度五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答案要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 僚资本主义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三座大山及其所代表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和腐朽的上 层建筑,确立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和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为主体的新的生产关
第6题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思考角度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 「答案要点」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种中国特有的社会 发展阶段。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决不能建立资产阶级专 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 制度;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 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3)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但社会主义因素居于领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新民主主 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体系,并要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它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必不可 少的中介和桥梁,是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 思考角度二 请分析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依据 「答案要点」 为什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是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 义社会,而必须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呢?这是由当时各种国内外客观因素决定的。主要是:
考研必看
2010【新东方】考研政治冲刺班(五科全)SWF视频(完整版 共257M 打包下载):
/source/18205/
2010年【新东方】网络课堂考研英语冲刺班全程讲义+MP3完整版下载:
/source/18841/
2010年【徐绽 文都】考研英语冲刺班视频1-20(完整版下载):
/source/18787/
2010年【徐绽 文都】考研英语冲刺班1-23MP3版(真正完全版下载):
/source/18827/
/source/18867/
2010【任汝芬】新东方考研政治全程冲刺班(大全):
/source/18221/
2010年【任汝芬】团队考研政治十大预测分析题:
/source/17919/
2010年考研英语阅读高分冲刺模拟试题六套(二):
/source/18472/
2010年考研英语高分冲刺模拟试题六套(一):
/source/18471/
2010年考研英语冲刺模拟三套卷:
/source/18468/
/source/17984/
2010年【任汝芬】考研政治最后冲刺10套卷主观题部分MP3+PDF版【附出版社奉送试卷二套】:
/source/18382/
2010【任汝芬】政治核心资料与押题复习Word打印第2版:
2010年【恩波】考研政治最新冲刺班【任汝芬 徐明德 陆卫明 鲁生】老师主讲视频:
/source/18766/
2010【新东方】考研英语冲刺班全程视频完整版:
/source/18765/
2010【李玉枝】英语完型网络课堂SWF视频完整版:
陈先奎全程预测100题(马哲全)
文本输入,已经初步校对。
难免有误,可随意编辑,请保留页眉,谢谢。
〒〒马哲部分〒〒1.世界统一于存在【答案要点】“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衷主义哲学命题。
“存在”是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
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物质,这是唯物主义命题。
存在不等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划分唯物与唯心的唯一标准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世界统一于存在”命题的要害就是回避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但这点是无法回避的。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是主观同客观的关系【答案要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二者明显区别。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主观属于精神世界,而客观则是物质世界,客观与主观的关系是,客观决定主观,主观是对客观的反映。
主体则是社会活动的人,不是主观;而客体,也不完全是客观,客体是对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世界或客观事物,客体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不能用主观和客观的要领来代替。
3.“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就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答案要点】错。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以关于客观事物的抽象规定为逻辑起点,通过逻辑中介,达到思维具体,即“多种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
它是理性认识的深化、发展过程,是形成概念体系,构建理论框架及体系的过程和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她属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是对事物本质的完整的认识过程。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则是在理性认识形成呢感以后,回到实践,知道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认识的过程。
总之,前者是思维再现具体的逻辑上升过程,属于思维运动;后者已进入实践领域,不可混同。
4.西方人本主义就是主张以人为本【答案要点】误解了人本主义内涵。
人本主义是现代西哲主导之一。
其根本特点是反对科学和理性,推崇非理性主义。
考研政治命题经典预测50题
考研政治命题经典预测50题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2.增强创新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3.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精神。
4.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特别推荐)(注意:答案参见黑博士背诵版ABC)5.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影响 6.党的最低纲领与纲领的统一7.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特别推荐)(注意:答案参见黑博士背诵版ABC)8.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特别推荐)9.关于中国对外战略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10.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问题并阐述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提出的重大意义11.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主要思想深化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历史进程13.关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问题14.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结构中的生产力和文化问题15.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16.关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17.关于劳动价值的理论问题(特别推荐)(注意:答案参见黑博士背诵版ABC)18.关于社会主义领导核心问题19.关于社会多极化和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问题20.如何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21.阐述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重大意义22.阐述党的八大前后我们的党对执政条件下的党的自身建设经验总结23.怎样理解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为什么说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特别推荐)(注意:答案参见黑博士背诵版ABC)24.怎样正确把握加强党的阶级基础与加强党的群众基础的辨证关系25.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的材料26.当前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为什么?基本特征是什么?27.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同民粹主义的严格区别(特别推荐)(注意:答案参见黑博士背诵版ABC)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根本目的及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分析或多选)29.世界主要经济组织及其作用,关于中国入世的利与弊(分析)30.知识经济与新科技革命的重大影响31.现阶段我国的私营经济与资本主义私营经济一样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辨析)3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私有个体经济(辨析)3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量的优势上(辨析)。
陈新奎政治理论考前预测1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共15分)1 中国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国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投资需求,2002年达到顶峰,国债规模为1500亿人民币,2003年为1400亿,2004年1100亿,其中500亿转而投入社会建设领域,2005年转而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这是一个A 由肯定到否定的政策转变B 由量变到质变的政策转变C 由部分到整体的政策转变D 由个别到一般的政策转变2 无论网虫、网迷、网民还是网痞,也无论官员百姓、男女老少,在网络上都只是个符号,这种现象表明A 网络存在是虚幻B 网络存在没有时空规定性C 网络是压缩了的电子时空D 网络有时间没有空间3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A 自然科学、道德、宗教B 技术科学、哲学、艺术C 政治思想、逻辑学、语言学D 法律思想、哲学、宗教4 2004年治理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进一步突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A 完全市场机制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B 部分由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C 更多地由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在起基础作用D 在宏观调控前提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5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A 劳动和土地是价值的源泉B 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才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 劳动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6 在价值形式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价值形式是A 简单的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B 扩大的价值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C 一般价值形式与货币形式D 扩大的价值形式与货币形式7 生产资料要成为资本,必须A 通过市场交换B 同劳动者的劳动相结合C 作为剥削雇佣工人占有剩余价值的手段D 生产出某种使用价值8 毛泽东最早形成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的文章是A 《论联合政府》B 《新民主主义论》C 《论人民民主专政》D 《将革命进行到底》9 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A 遵议会议B 瓦窑堡会议C 六届六中全会D 七大10 民主革命时期对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是A 开展整风运动B 学习马列主义C 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D 学习党的重要文件11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A 以人的自由为本B 以人的生存为本C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D 以人民为本,以人民利益为本1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A 和平共处B 和平发展C 和平竞争D 相互竞争主权13 中国社会新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的共同特征是A 与新经济相联系B 与新体制相联系C 与新生产力相联系D 与非公有制经济相联系14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我们党掌握政权以后,党的建设的根本是A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B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C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D 提高党的领导权威15 欧盟一体化在2004年的一个里程式文件是A 欧洲议会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党章》B 欧盟委员会改选完成C 欧洲正式接纳10个新成员国D 欧盟外交委员会成立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陈先奎给出考研政治详细答案 政治分数线65分
陈先奎给出考研政治详细答案政治分数线65分
陈先奎:我带着祝贺的网友特别是关心考试的考生来参加这个活动的。
根据我现在看过题的感觉来看,我相信我们的考生应该是考得不错的。
从今的考题来看,从选题角度来看,应该说基本不是特别难的,比如第一道题马科哲学和旧哲学的基本区别,这个是很明确的。
考前还有一个考生给我发信息说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本质是什幺。
实践的观念,这就是区别。
这个表明它好的最基本的东西,不是特别难的。
第二,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时间意味着这个概念大家都很清楚,像这些概念说明社会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这些概念应该说都是最基本的概念。
我相信同学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有一些具有象征性,第四道题是文化,文化的概念专门强调,考前不但是一百题、三十题,考前专门强调文化的本质,文化的概念,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文化的特点。
同学们考起来应该没有问题。
另外一些题,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目标,这个应该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水平,这也是最基本的概念,我们讲课的时候跟同学强调过,社会保障制度2006是考大题的,对2007来说是选择题对待的。
选择题单选、多选都是很清楚的问题。
陈先奎-考研政治理论全程预测100题(41-50)
陈先奎:考研政治理论全程预测100题(41-50)
41备据材料分析扩大国内需求的长期战略方针【材料1】
杜林认为:“在一切经济问题上‘可以区分两种过程,即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
此外,以肤浅着称的让·巴萨伊还加上了第三种过程,即消耗过程,消费过程,但是他和他的门生在这方面都说不出什幺道理。
可是,交换或流通只是生产的一个项目,使产品到达最后的和真正的消费者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切,都属于生产。
”
——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495-496页
【材料2】。
陈先奎政治理论考前预测7套卷(5)及答案
A 剥削与反剥削 B 控制与反控制 C 封锁与反封锁 D 压迫与反压迫 18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 A 维护公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B 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C 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 D 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19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有 A 资产出资人制度 B 企业法人制度 C 经济核算制度 D 有限责任制度 20 根据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阐述,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B 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因素 C 社会主义因素居于主导地位 D 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 21 建国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的中国新民主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与私人资本主 义经济之间发生合作关系的一种
B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
C 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
D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6 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后,毛泽东确定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方针是
A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35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分析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36 根据“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分析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新阶层,并且说明新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
37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A 劳动和土地是价值的源泉
B 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才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 劳动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
陈先奎考前六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之第三卷
⼀、选择题Ⅰ:1~16⼩题,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A.主观唯⼼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主义的观点C.形⽽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A.物质和精神的统⼀B.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C.主体和客体的统⼀D.多样性的物质统⼀体 3.⼀寺院门⼝挂着旗幡,⼭风吹过,旗幡飘动。
⼀和尚说是幡动,另⼀和尚说是风动,惠能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是⼼动。
惠能的观点是A.唯物论B.辩证法C.主观唯⼼论D.客观唯⼼论 4.唯物辩证法和形⽽上学对⽴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事物的发展动⼒是内部⽭盾D.事物的发展经过量变到质变 5.马克思说:“⼀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使⽤价值,对它们的⾮所有者是使⽤价值。
”对这句话应理解为 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价值⼜有价值 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价值和价值 C.使⽤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D.商品的使⽤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 6.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以抽象劳动为尺度B.以私⼈劳动为尺度C.以剩余劳动为尺度D.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7.劳动资料是 A.⽣产⼯具和劳动对象之和 B.⼈们在劳动过程中加⼯的对象 C.劳动过程中的三个简单关系 D.⼈们⽤来影响和改造劳动对象的⼀切物质资料 8.马克思说“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这句话的意思是 A.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的价值尺度,⽽货币不过是商品的外在的价值尺度 B.货币直接代表劳动时间,所以,可以衡量各种商品的价值 C.货币出现以后,有了共同尺度,各种商品才可以作为价值相互⽐较 D.货币执⾏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9.新民主主义⽂化与旧民主主义⽂化相区别的根本特点是A.是否反帝反封建B.是否以共产主义为指导C.是否站在⼯农兵的⽴场上D.是否提倡科学、民主 10.⽑泽东最早提出采取全国⼈民代表⼤会办法选举各级⼈民政府是在下列哪⼀篇⽂章中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C.《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民内部⽭盾的问题》 1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履⾏⽽取得他⼈信任的品德是A.信义B.忠义C.重义D.诚信 12.⼈民代表⼤会制度的核⼼内容是A.⼀切权⼒属于⼈民B.共产党领导⼈民当家作主C.国体和政体的统⼀D.⼈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13.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建设的重点是A.保持党同⼈民的⾎⾁联系B.建设⾼素质的⼲部队伍C.改⾰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D.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4.下⾯属于利润收⼊的是A.直接融资得到的收⼊B.技术⼊股的收益C.技术转让的收⼊D.国企承包者按承包经营成果得到的收⼊ 15.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或⾸要要求是A.以⼈为本B.实现⼜快⼜好的发展C.科学发展D.好的发展 16.中美、中欧纺织品争端表明,美国与中国之间巨⼤的贸易逆差根源于A.中国的低价倾销B.⼈民币的低汇率政策C.美国本⾝的产业结构调整不⼒D.世贸规则的不公平性 ⼆、选择题Ⅱ:17~33⼩题,每⼩题2分,共3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考研政治陈先奎老师全程预测50题1根据材料分析“注重社会公平,理顺分配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依据、政策措施、相互关系。
【材料】(1)社会财富开始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贫富悬殊,过分悬殊是当前我国分配不公的突出表现;(2)城乡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是当前我国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3)地区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4)行业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5)我国基尼系数超过0.4的警戒线,是贫富差距过分悬殊的重要指标;(6)各种非法收入数额越来越大,是人民最为不满的焦点问题;(7)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并不明显,收入分配的税收调节制度不健全。
【答案要点】(1)客观依据(形成原因)①改革开放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而且实行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和不同的分配方式,但同时分配关系又没有理顺、分配次序混乱,这是造成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直接原因;②监管制度不健全,出现相当数量的非法收入,远远高于劳动者的合法收入水平,是人民群众最为不满的焦点问题;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根本原因。
(2)政策和措施一方面,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在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更多地注意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为公平追求效率,效率不能损害公平,具体措施是: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扩大就业、提高福利补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差距过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调整,即取缔非法收入,调整过高收入,保障和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扩大中等收入队伍,使中等收入人群成为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中坚力量,特别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反贫困和反腐败问题。
(3)相互关系,即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以下关系:①公平与效率的关系;②先富和共富的关系;③既要反对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又要反对平均主义。
2 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材料1】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
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1980年为34.9%,1995年为40.8%,2000年为36.4%,2003年高达42.7%,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一般20%左右的水平。
从“六五”至“十五”的前3年,每增加一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1.8亿元、2.15亿元、1.6亿元、4.49亿元和4.99亿元。
【材料2】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世界的4%左右,但原煤、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全世界消耗量的31%、30%和40%,石油、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40%、6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出环境容量。
【材料3】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23.8亿吨,以目前的产能计算,14年后出现石油枯竭局面。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估计,我国石油外部依赖率1995年仅为7.6%,到2020年将达到75%。
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目前,我国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
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并且耕地后备资源十分紧缺。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
一些地方用地粗放、浪费,土地承载压力空前突出。
【材料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请回答:(1)根据材料1、2、3,分析我国不能走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3)结合材料4,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答案要点】(1)根据影响经济增长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一般可将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或者经济增长划分为两种类型。
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在原来技术水平基础上投入的数量扩张,即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称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经济增长主要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则称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快、过热,一方面,表现为高投入,主要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主要是第二产业,即资源型企业、行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重化产业投资过热、增长过快,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以致煤、油、电、运营高度紧张,粗放型增长严重抬头,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加剧了生产扩张与资源消耗、生产规模与环境恶化的矛盾。
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既不符合国情,也难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必将损害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基础,最终难以为继,因此已经到了需要刻不容缓地加以转变的关键阶段。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
只有由过去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大、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经济增长,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化解资源环境约束、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具体地讲,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在于:①“十五”期间,资源型企业、行业即第二产业中的重化产业发展过快、过热、过于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粗放型增长严重抬头;②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要求转变增长方式;③“十一五”期间资源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④提高国际竞争力面临巨大压力;⑤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3)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
①从全面协调发展的角度把握增长方式转变,“十一五”提出的增长方式转变与过去有根本的不同,是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这种新的“四位一体”的广义的增长方式的转变;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③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相结合,经济结构优先升级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实际内容;④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环境,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转变增长方式;⑤发展循环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依据、相互关系、重要意义及其政策措施。
【材料】(1)我国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使资源能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制约因素;(2)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高投入、高消耗:单位产值资源能源消耗量是美国的3~4倍,欧洲的4~5倍,日本的7~9倍,甚至是印度的1.8倍;我国国内GDP只占全世界的4%左右,但原煤、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世界消耗量的31%、30%和40%;(3)环境和生态遭到破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出环境容量;(4)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资源能源型的企业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发展过热,导致经济发展结构失衡、比例失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严重抬头。
(5)拉闸限电,限电限水,资源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制约因素,难以为继;(6)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欧盟市场经济对外依存度为17%,日本19%,美国21%,我国为60%以上,其中,石油、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分别为40%、60%以上,国家经济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国家综合实力和对外竞争力受到严重损害;(7)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吸引外资完全可以做到“双赢”,相互促进。
【答案要点】(1)三大依据①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做出的重大决策。
传统的工业化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却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
同时,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国内出现过严重的失业问题,在国外进行侵略、掠夺和扩张。
②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主要表现为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党中央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做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定。
③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
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是我国工业化必须直接面对的基本国情。
(2)相互关系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的关系;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系。
(3)重要意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就业和劳动者福祉的增加,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政策措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政策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
为此要做到:①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内容;③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显著标志。
4 根据材料分析如何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材料】(1)经济高速增长,但社会建设严重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偏离以人为本的方向,因为教育、科学、文化、国家卫生、社会保障、社会就业以及反贫困、反腐败等社会建设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在城市拆迁、农村征地和国企破产中受到严重损害,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方向。
因为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要以人民利益为本,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3)人均阅读量减少,即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偏离以人为本的方向,因为以人为本不但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或者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产安全,重大伤亡事故频发,以物为本;或者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官为本,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方向。
【答案要点】(1)政策措施①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③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利益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兴国;⑤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即搞好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解决好反贫困、反腐败和社会就业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