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祛痰法

合集下载

中医配方师承化痰方寒痰热痰都可用

中医配方师承化痰方寒痰热痰都可用

中医配方师承化痰方寒痰热痰都可用化痰方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种重要配方,用于治疗痰饮的疾病。

痰饮是中医学上的一种常见病症,患者出现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痰饮可以分为寒痰和热痰两种类型。

在传统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中,配方师承化痰方即父子方的使用十分常见。

寒痰是由寒邪侵袭而引起的痰饮,表现为咳嗽痰多、痰稀白而清,胸腹胀满等症状。

对于寒痰的治疗,中医师常使用师承化痰方来缓解症状。

师承化痰方是由张仲景所创立的经典方剂,包括了桑白皮、半夏、麦冬、白果等草药。

这些草药具有温化痰饮的作用,能够减少寒痰的产生和积聚,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

热痰则是由内热过盛引起的痰饮,表现为咳嗽痰黄粘稠、口渴烦躁、舌红苔黄等症状。

对于热痰的治疗,中医师承化痰方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师承化痰方的祖师张仲景曾说过:“痰多于身为秋病,用白扁豆散寒痰者为上,用陈皮散热痰者次之。

”白扁豆和陈皮都是化痰方中常用的草药,对于热痰的消除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师承化痰方中还包括了与清热药物相配合的其他中药,能够进一步降低体内的热度,减少痰饮的产生。

无论是寒痰还是热痰,师承化痰方作为中医药中的经典配方,其配伍药物的选择都是经过严密考究的。

师承化痰方的用药组方上非常注重平衡,既要考虑寒热的属性,也要考虑药物的功效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只有在这样的平衡中,才能够达到化痰的效果,让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

综上所述,中医配方师承化痰方是一种适用于寒痰和热痰的经典方剂。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痰饮,都可以通过师承化痰方的使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然而,在使用师承化痰方时,仍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中医师希望通过正确应用师承化痰方,为患者带去更好的健康效果。

中医《方剂学》祛痰剂(温化寒痰)——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中医《方剂学》祛痰剂(温化寒痰)——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中医《方剂学》祛痰剂(温化寒痰)——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一、组成白芥子(克)、苏子(0克)、莱菔子(9克)。

二、用法上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

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代茶水吸用,不宜煎太过。

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现代用法:三药捣碎,用纱布包裹,煎汤频服)三、歌括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四、功用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五、主治痰壅气滞。

咳嗽喘逆,痰多胸病,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等。

六、方解本方原为老人气实痰盛之证而设。

因年老中虚,运化失常,每致停食生湿,湿聚成痰,痰壅气滞,肺失肃降,故见咳嗽喘逆,痰多胸闷,食少脘病等症。

治宜顺气降逆,消食化痰。

方中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苏子降气行痰,止咳平喘,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祛痰。

三药均能行气,皆属治痰理气之常用药,合而用之,可使气顺痰消,食积得化,咳喘得平。

临床应用时,观其何证居多,则以何药为君,其效尤佳。

然本方总属沉降行气消痰之剂,意在治标,若服后得效,则应兼顾其本。

七、文献摘录(方论)张秉成:“夫痰之生也,或因律液所化,或由水饮所成,然亦有因食而化者。

皆由脾运失常,以致所食之物,不化精微而化为痰。

然痰壅则气滞,气滞则肺气失下行之令,于是为咳嗽为喘逆等证矣。

病因食积而起。

故方中以莱菔子消食行痰。

痰则气滞,以苏子降气行痰。

气滞则膈塞,白芥子畅膈行痰。

三者皆治痰之药,而又能于治痰之中各逞其长。

食消气顺,喘咳自宁,而诸证自愈矣,又在用者之得宜耳。

”(《成方便读》)。

祛痰清肺化痰最快的方法

祛痰清肺化痰最快的方法

祛痰清肺化痰最快的方法祛痰清肺化痰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对于有痰多、咳嗽、咽喉不适等症状的人群来说,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症状,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祛痰清肺化痰最快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

平时多吃一些具有清热化痰功效的食物,比如梨、白萝卜、荸荠、莲子等,这些食物可以有效地帮助祛痰清肺。

此外,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加重症状。

其次,中药疗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中药材,如枇杷叶、款冬花、桔梗等,煎煮后饮用,可以有效地帮助清肺祛痰。

另外,也可以选择一些成药,如川贝枇杷膏、蜂蜜枇杷糖浆等,这些成药在市场上比较容易购买,服用方便。

除了饮食和中药疗法,运动锻炼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祛痰清肺方法。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比如,可以选择慢跑、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也可以选择瑜伽、气功等传统运动方式,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祛痰清肺的作用。

此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也可以帮助祛痰清肺。

比如,多喝温水,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排出;多吸入新鲜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有利于呼吸道的畅通;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也有助于祛痰清肺。

总的来说,祛痰清肺化痰最快的方法是多方面综合治疗。

饮食调理、中药疗法、运动锻炼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都可以帮助改善症状,加快康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祛痰清肺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以上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早日康复!。

中医按摩缓解咳嗽化痰的有效方法

中医按摩缓解咳嗽化痰的有效方法

中医按摩缓解咳嗽化痰的有效方法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如感冒、喉咙炎、支气管炎等。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咳嗽被视为气机郁滞导致的病症,因此中医按摩可以通过调理气机,缓解咳嗽并促进痰液排出。

本文将介绍中医按摩缓解咳嗽化痰的有效方法。

一、胸部捶打法胸部捶打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按摩方法,适用于缓解咳嗽症状。

具体操作为:1. 坐正或站立,用力挥动双拳,轻轻敲打胸部。

动作应有力而缓慢,避免太过用力或过快。

2. 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依次敲打胸骨、锁骨、肋骨两侧,每个部位敲打10-15次。

3. 整个过程应持续约5分钟,以帮助刺激气机畅通、缓解咳嗽。

二、咽部推拿法喉咙是咳嗽症状的重要部位,通过中医按摩咽部可以刺激喉部穴位,缓解咽部疼痛和咳嗽。

具体操作为:1. 坐姿或站姿,手掌握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轻柔按压喉咙下方涌泉穴,以适度的力道按压,并逐渐加深力度。

2. 每次按压涌泉穴持续约20秒后,徐徐松开手指。

3. 重复上述按压动作,每次持续约1分钟,可重复数次。

三、胸腹揉捏法胸腹揉捏法能够刺激呼吸系统,促进气机循环,减轻咳嗽和顽痰。

具体操作为:1. 仰卧或坐直,用右手手指和掌心揉捏左胸腹部,按顺时针方向绕脐12圈。

2. 然后再用左手揉捏右胸腹部,同样按顺时针方向绕脐12圈。

3. 揉捏时要适度用力,但避免造成不适。

四、背部拍打法背部拍打法可以刺激肺部穴位、疏通经络、促进气机循环,减轻咳嗽和痰液排出。

具体操作为:1. 坐姿或站姿,用拳头或掌心轻拍背部。

动作应有力但不过于剧烈。

2. 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依次拍打背部。

每个部位拍打约10-15次。

3. 可先从肩胛骨开始拍打,再逐渐向下拍打至腰部。

五、足三里按揉法足三里是一处重要的穴位,位于小腿前部,也被称为“气海”。

按揉足三里能够调理气机,缓解咳嗽和痰液咳出。

具体操作为:1. 坐姿或仰卧,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位。

2. 按压时适度用力,可依个人感觉调整力度。

艾灸去痰最快的方法

艾灸去痰最快的方法

艾灸去痰最快的方法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被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痰是由于体内的湿气和湿热积聚引起的一种体征。

通过艾灸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去湿祛痰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艾灸去痰最快的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艾灸穴位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中医理论,去痰的穴位主要有肺俞穴、膻中穴、足三里等。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2至第3胸椎棘突下,是肺经的主要穴位。

膻中穴位于胸骨上端中央凹陷处,也是去痰的主要穴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盖下方三寸的地方,能够调理脾胃功能。

通过在这些穴位进行艾灸,可以加快去痰效果。

其次,艾灸的时间和频率也对去痰的效果有影响。

通常建议每天进行2到3次的艾灸疗程,每次10到15分钟。

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调整时间和频率。

同时,在进行艾灸时要保持艾灸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凉。

另外,艾灸的使用方法也有一定的技巧。

首先,选取质量好的艾条,燃烧后形成的灰烬要细腻均匀。

然后,将艾条点燃后快速熄灭,让它产生的烟雾均匀散发。

接下来,将燃烧后的艾柱放在艾灸盒或艾灸架上,将盒或架放在需要灸疗的穴位上,然后用美容棒或夹子将艾柱固定在穴位上,以保持灼热感。

艾灸的时候要保持放松的状态,可以适当按摩周围的穴位,来增加效果。

艾灸结束后,可以用温水洗净灸痕,然后再进行按摩或敷上艾叶,增强艾灸效果。

除了艾灸,还可以结合其他中医疗法来去痰。

比如,可以配合艾叶贴敷。

将新鲜的艾叶捣烂敷在胸口或背部,可以帮助疏散体内湿气和痰湿。

此外,也可以配合适量的穴位按摩,如捏揉足三里穴、膻中穴等,来促进气血循环和痰湿的排出。

最后,艾灸去痰是一种温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并不适合所有人。

对于体虚、气血不足、容易出血的人群,不宜进行艾灸治疗。

此外,艾灸治疗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长时间高温刺激。

总之,艾灸是一种通过热烟熏燃烧艾叶来刺激穴位,调整体内气血状况的治疗方法。

在去痰方面,艾灸可以促进湿气和湿热的排出,调理阴阳平衡,有效去除体内的痰湿。

中医治疗咳白痰的方剂

中医治疗咳白痰的方剂

中医治疗咳白痰的方剂
中医治疗咳白痰的方剂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
1. 二陈汤加减:陈皮、半夏、炙甘草、白前、茯苓、桂枝、紫苑、桔梗加上生姜,水煎服,日一剂。

整方合用,能够起到健脾燥湿、宣肺理气,温化白痰,促痰排出的功效。

2. 橘红化痰颗粒:主要由橘红、瓜蒌、陈皮、浙贝,紫苑、半夏、款冬花、橘梗、苦杏仁等药物共同组成,主要用于患者因为咳嗽导致的咳白痰、痰液不易咳出等症状,橘红、半夏、陈皮等药物具有较好的祛痰效果,且药性平和,对于人体的刺激性较小。

以上方剂仅供参考,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中医《方剂学》祛痰剂(燥湿化痰)——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中医《方剂学》祛痰剂(燥湿化痰)——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中医《方剂学》祛痰剂(燥湿化痰)——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组成半夏、竹茹、枳实面炒,各二两(各6克)、陈皮三两(9克)、甘草一两,炙(3克)、茯苓一两半(6克)。

二、用法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现代用法:生姜五片,枣一枚,水煎服)。

三、歌括1.温胆汤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上扰。

2.十味温胆汤十味温胆苓枳参,橘皮草味地枣仁;益气化痰姜半枣,远志宁心可安神。

四、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五、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虚烦不眠,或呕吐逆,以及惊悸不宁,癫痫等证。

六、方解本方所治诸证,均属痰热为患。

胆属木,为清净之府,喜温和而主生发,失其常则木郁不达,胃气因之不和,进而化热生痰。

痰热内阻,胃气上逆,则呕吐干哕。

痰热上扰,心神不安,则惊悸不宁,虚烦不眠;蒙蔽清窍,则发为癫痫。

治宜利胆和胃,涤痰清热。

方中以半夏为君,降逆和胃,燥湿化痰。

以竹茹为臣,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

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俾湿去痰消。

使以姜、枣、甘草益脾和胃而协调诸药。

综合全方,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

对于痰热内扰之惊悸癫痫,服之可使热清痰消,惊平痛定。

对于胆热胃逆之虚烦、呕吐,服之则胆清胃和,烦除呕止。

若痰热重者,可加黄连,癫痫可加胆南星等。

本方是从《备急干金要方》温胆汤衍化而来,较之多茯苓、大枣,而减生姜之量。

方名温胆者,罗东逸谓:“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

七、附方及方论十味温胆汤(证治准绳》):半夏汤洗、枳实、炒陈皮去白,各二钱(各6克)、白茯苓去皮,钱半(4.5克)、酸枣仁炒、远志去心,甘草汁煮、五味子、熟地黄酒洗,焙、人参去芦,各一钱(各3克)、粉草炙,半钱(1.5克)、生姜五片、红枣一枚水煎服。

功用:化痰宁心。

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悸烦闷,坐卧不安。

十味温胆汤,即温胆汤减去清热化痰的竹茹,加入益气养血补心安神的人参、熟地、五味子、枣仁、远志而成。

化痰中医护理方案

化痰中医护理方案

化痰中医护理方案简介痰是指由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或痰液潴留导致的病理现象,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认为痰是由于体内湿气堆积所致,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护理方案来帮助化痰,缓解症状。

方案一:中药调理1.参麦汤:将30克党参、30克麦冬、20克生地煎煮15分钟,每日分2次服用。

该方能清热润燥,化痰止咳。

2.苏子降厥散:将5克苏子、2克降香研末,每日分3次服用。

该方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痰浊壅盛、导致咯吐不爽的情况。

3.十全大补汤:将黄芪30克、白术30克、党参15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枚煎煮15分钟,每日分2次服用。

该方能补气健脾,调理体质,增强抵抗力,有助于化痰。

方案二:食疗调养1.雪梨煮冰糖:将1个雪梨去核,加入适量的冰糖,加水适量煮沸,分次服用。

雪梨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2.白萝卜炒蜂蜜:将适量的白萝卜切成丝状,加入适量的蜂蜜,用小火炒熟,每日分2次食用。

白萝卜具有清热化痰、消炎止咳的作用。

3.花生炖猪心:将适量的花生和猪心一起炖煮,加入适量的调味料,每日食用。

花生具有清热排痰、润肺止咳的作用,猪心则有益气补血的作用。

方案三:穴位按摩按摩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当食指和拇指相划线时,凹陷处即是。

用拇指按压并旋转合谷穴,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2次。

合谷穴有疏散风痰、解表化痰的作用,能缓解喉中有痰、咳嗽的症状。

方案四:生活调理1.避免寒冷和潮湿环境:寒冷和潮湿环境容易导致痰液增加,加重症状。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温适宜。

2.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油炸等食物,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增加纤维素摄入。

3.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排汗和疏通气道,可以选择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

4.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注意事项1.请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方剂,避免过量或不当使用。

2.个体差异较大,按照自身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案和方法。

清除鼻腔积痰的中医方法

清除鼻腔积痰的中医方法

清除鼻腔积痰的中医方法鼻腔积痰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当鼻腔内积聚了过多的痰液时,不仅会导致不适感,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中医学认为,这种情况通常与身体湿气、痰湿、气虚等因素有关。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清除鼻腔积痰,提高呼吸道的通畅度。

一、中药熏洗法中药熏洗法可以通过熏洗鼻腔,帮助清理鼻腔内的痰液。

首先,选择适宜的中药材,如苏叶、薄荷、荆芥、杏仁等,研磨成粉末。

然后,将适量的中药粉末放入熏洗器中,加热至草药散发香气。

接着,将熏洗器的喷嘴对准鼻腔,缓慢喷洒中药熏气,使药气渗入鼻腔。

熏洗时间一般为10至15分钟,每天可进行2至3次。

二、按摩穴位按摩鼻腔周围的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鼻腔积痰的症状。

常用的按摩穴位有风池穴、印堂穴、迎香穴等。

首先,用温水洗净双手,然后用力揉搓手掌,使其发热。

接着,双手并拢,用指腹部位轻揉风池穴区域,每次揉搓2至3分钟,每天坚持进行数次。

此外,还可以用指腹轻按印堂穴和迎香穴,按摩数分钟,有助于疏通鼻腔。

三、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促进鼻腔内的痰湿排出。

中医认为,腹式呼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清除鼻腔积痰。

在平躺或坐位时,慢慢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慢呼出,使腹部变平。

通过腹式呼吸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肺部活力,还可以刺激膈肌运动,加速痰液的排出。

四、调整饮食合理调整饮食也是清除鼻腔积痰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食物痰湿、油腻,易诱发鼻腔积痰。

因此,应尽量避免食用重口味、油炸食品和甜食。

同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苹果、番茄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痰湿形成。

五、饮食疗法中医还有一些饮食疗法,可以帮助清除鼻腔积痰。

例如,橙皮加红糖煮水,具有祛痰作用。

白萝卜用盐腌制后榨汁,每日服用一小杯,可以改善鼻腔湿痰。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中药茶,如冬瓜霜茶、菊花茶等,帮助清除鼻腔积痰。

总结起来,清除鼻腔积痰的中医方法包括中药熏洗法、按摩穴位、适当运动、调整饮食以及饮食疗法等。

中医养生润肺化痰

中医养生润肺化痰

中医养生润肺化痰新年伊始,寒冷的冬季使得许多人容易受到呼吸道感染的困扰,如咳嗽、痰多等症状。

在中医养生的理念中,润肺化痰是改善这类症状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由浅入深介绍中医养生润肺化痰的原理与方法,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润肺化痰的作用与原理中医学认为,肺主气机,开窍于鼻。

肺与大肠相表里,二者相互关联,肺失宣降则大肠湿热外蕴。

而润肺化痰,正是通过调节肺脏的气机运行,增强肺脏的免疫力和防御能力,以缓解呼吸道感染带来的不适。

润肺化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 润肺清肺:中医认为肺脏喜湿润,通过调节体内的津液,使肺脏保持湿润状态,从而起到润肺的作用。

此外,清肺也是润肺化痰的重要环节,通过清除肺脏内的痰湿,达到润肺化痰的效果。

2. 理气宣肺:中医认为,肺脏主宣降,当气机不畅时会导致痰湿积聚。

因此,通过调理气机,宣肺理气,可以帮助痰湿排出,起到润肺化痰的作用。

3. 调理脾胃:脾胃是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体内湿气过重往往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养生中,通过调理脾胃,增强其运化功能,可以减轻湿气的生成,从而达到润肺化痰的效果。

二、润肺化痰的方法与技巧中医养生有许多方法和技巧可以润肺化痰,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有效的方法:1. 运动调理:适度的运动可以加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肺脏的气机运行。

中医推崇的气功运动,如八段锦、五禽戏等,可以起到润肺化痰的作用。

此外,定期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也是润肺化痰的好方法。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食疗方面,可选择一些润肺化痰的食材,如梨、百合、莲子等。

以适量的水果、蔬菜、粗粮为主,多喝水,清淡饮食有助于降低体内痰湿的生成。

3. 药物调理:在中医药方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些有助于润肺化痰的中药。

如杏仁、麦冬、白扁豆等,可煮汤或研粉冲服。

4. 中医按摩:中医养生中的穴位按摩也有助于润肺化痰。

例如,可以按摩大椎穴、上巨虚穴、肺俞穴等,刺激肺脏的运行,促进痰湿排出。

中医治疗咳白痰的方剂

中医治疗咳白痰的方剂

中医治疗咳白痰的方剂
中医治疗咳白痰的方剂有多种,以下列举其中几种常用的方剂:
1. 橘红合剂:由枳壳、桔梗、贝母、石膏等草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2. 杏膏糖浆:由杏仁、百部、蜜炙甘草、鲜竹叶、苏子、沙参等草药组成,能润肺化痰、止咳平喘。

3. 五味粉黄散:由蛇床子、枳壳、白及、厚朴、紫草、地骨皮等草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4. 柴胡疏肝散:由柴胡、陈皮、青皮、炙甘草、黄芩、苍术等草药组成,可调节肝气、清热化痰。

需要提醒的是,中医草药方剂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随意使用。

对于咳白痰的症状,最好咨询中医医师,进行全面的辨证施治。

精神病的常用中医治法-祛痰法

精神病的常用中医治法-祛痰法

精神病的常用中医治法-祛痰法祛痰法是用具有祛痰作用的方药来祛除或消散体内痰邪的治疗方法。

它是祖国医学中很好而又较为独特的一种治法。

中医历来就有"痰为百病之源"和"怪病皆生于痰"的说法,足见祛痰法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

这里所介绍的仅指与治疗精神病有关的部分内容,并非祛痰法的全部。

痰既是病理过程中的产物,又是致病因子,所以对痰的治疗原则是祛痰而不忘其生成之因。

当痰邪壅盛时则本着急则治标的原则而先祛除其痰,兼顾其因,反之则本着缓则治本的原则而先祛除其生痰之因,兼顾祛痰,或标本同治。

临床实践证实,与精神病密切相关的痰的种类虽多,部位各异,但归纳起来却可用火痰和湿痰两大类来概括。

火痰与热痰虽异而质则同。

由于能导致精神病的火痰多系情志化火,火炼阴液而酿成,与外邪化火而酿成的热痰有异,故以火痰代之,以视区别。

火痰作为一大类,可将老痰、燥痰和顽痰的一部分概括于内。

痰火系指痰与火邪并重。

由火痰引发的精神病以狂症多见。

临床常见患者心烦易怒、兴奋吵闹、打人骂人、毁物自伤、外出乱跑等行为和动作表现诊时可见舌红苔黄或滑或厚腻、脉滑或兼弦数。

治用泻火祛痰法。

可用檬石滚痰汤等方化裁。

其痰如系暴怒而酿成,可按七情辨证怒纲的法则施治,治用镇肝降逆祛痰法,或用新制檬石滚痰汤,或用生铁落饮。

其痰如系气郁化火酿成,简用解郁祛痰法,可用加味温胆汤或丹栀逍遥汤化裁治疗。

具痰如系痰气内郁者,治用理气祛痰法,可用理气化痰安神汤治疗。

凡由火痰引发的精神病而具有吐、下指征者,均可按吐、下法施治。

湿痰系水湿内蕴日久而酿成。

由它引发的精神病以癫证为多见。

临床常见患者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或喃喃独语,出语无序,或时怒时喜、哭笑无常,或不知秽洁,饮食少思,甚则神思迷惘,目瞪不瞬,躯体木僵,苔多白腻。

脉多滑而弦细。

其治法可分为∶①逐水祛痰法,以遂心丹或控涎丸为首选方。

逐水属于祛除湿痰生成之源的釜底抽薪法,适用于邪水有余而痰涎壅盛、上蒙清窍的患者。

中医药学知识(二)复习之祛痰剂

中医药学知识(二)复习之祛痰剂

中医药学知识(二)复习之祛痰剂来源:文都图书祛痰剂是中医药学知识(二)中,很重要的知识点。

这里就分享一些背诵技巧,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识记知识点。

一、燥湿化痰剂:二陈丸【药物组成】半夏(制)、陈皮、甘草、茯苓。

【记忆口诀】陈夏皮草令。

【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主治】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二、清热化痰剂:礞石滚痰丸和清气化痰丸礞石滚痰丸【药物组成】金礞石(煅)、熟大黄、沉香、黄芩。

【记忆口诀】滚烫礞石大臣擒。

【功能】逐痰降火。

【主治】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惊悸,或喘咳痰稠、大便秘结。

清气化痰丸【药物组成】氢气花坛,担心漏,姓秦指示二陈不要超。

二陈汤不要甘草(半夏,陈皮,茯苓)。

【记忆口诀】胆南星、瓜蒌仁霜、苦杏仁、酒黄芩、枳实、半夏(制)、陈皮、茯苓。

【功能】清肺化痰。

【主治】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黄黏稠、胸腹满闷。

三、润肺止咳剂:养阴清肺膏【药物组成】地黄、麦冬、牡丹皮、薄荷、白芍、川贝母、甘草、玄参。

【记忆口诀】养阴清肺,弟买单,不要北朝参。

【功能】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主治】阴虚燥咳,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四、发表化饮平喘剂:小青龙胶囊【药物组成】麻黄、桂枝、法半夏、白芍、五味子、细辛、干姜、炙甘草。

【记忆口诀】小青龙马跪下,稍喂新干草。

【功能】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五、纳气平喘剂:苏子降气丸【药物组成】炒紫苏子、前胡、姜半夏、厚朴、陈皮、当归、甘草、沉香。

【记忆口诀】苏子前半夏,厚皮当草沉。

【功能】降气化痰,温肾纳气。

【主治】上盛下虚、气逆痰壅所致的咳嗽喘息、胸膈满闷。

再做做朱鹏飞老师的2016《全国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高分宝典:药学专业知识(二)》,会很有收获的。

倪海厦讲的祛痰方法

倪海厦讲的祛痰方法

倪海厦讲的祛痰方法倪海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名医,他是我国清朝时期的医学家和科学家。

在中医理论中,痰是一种病理状态,可以导致身体的各种疾病和不适。

痰是由体内湿气和其他病毒、细菌等因素引起的一种黏稠物质。

当人体出现痰的症状时,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进行祛痰,防止痰液进一步堆积。

以下是倪海厦讲的一些祛痰方法:1. 药物祛痰:倪海厦认为,祛痰的根本方法是平衡体内的阴阳气血。

他建议患者服用一些中药来驱除体内的湿气和痰液。

常用的中药有枇杷叶、杏仁、浙贝母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煎煮或煎煮后服用,有助于清除痰液,改善呼吸道的通畅度。

2. 饮食调理:倪海厦认为,正确的饮食习惯对于祛痰非常重要。

他建议患者少吃寒凉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同时多食用一些具有温阳作用的食物,如姜、蒜、辣椒等。

此外,患者还应该适量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蔬菜汤等,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助于祛痰。

3. 运动治疗:倪海厦认为,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祛痰。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慢跑、散步等。

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湿气和痰液的代谢,有助于祛除痰液。

4. 定期按摩:倪海厦提倡定期按摩来促进气血流通和祛除痰液。

患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按摩方式,如推拿、捏揉、拍打等。

这些按摩手法可以刺激经络,促进痰液的排出,改善身体状况。

5. 调整情绪:倪海厦认为,情绪的稳定对于祛痰也非常重要。

他建议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通过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可以有助于祛除痰液。

总之,倪海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名医,他提出的祛痰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有效地帮助患者祛除体内的痰液。

祛痰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祛痰方法。

祛痰的最有效的按摩方法

祛痰的最有效的按摩方法

祛痰的最有效的按摩方法
祛痰的最有效的按摩方法包括:
1. 胸部推拿:用手指轻轻按摩胸部,从上下左右的方向按摩,可以促进痰液的排出。

特别是胸骨下方,可以用手掌轻轻按压和推动。

2. 肩部揉捏:用手掌和指尖揉捏肩膀,从上向下、由外向内的方向揉捏。

这样可以刺激气穴以及肩胛骨附近的穴位,促进痰液的流动。

3. 背部拍打:用手掌轻拍背部,从上向下、由外向内的方向拍打。

特别是背部两侧的肩胛骨下方,可以轻拍和按摩,以促进痰液排出。

4. 肺腑穴按摩:肺腑穴位于手臂内侧,肘部外侧凹陷处。

用手指轻轻按揉这个穴位,可以促进肺部痰液的排出。

5. 肺俞穴按摩:肺俞穴位于背部,肩胛骨脊柱旁的两个穴位。

用手指用力按压这个穴位,可以促进肺部的气血循环和痰液的排出。

请注意,对于某些疾病导致的痰液过多或功能障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摩。

中医调理宣肺化痰缓解痰湿咳嗽

中医调理宣肺化痰缓解痰湿咳嗽

中医调理宣肺化痰缓解痰湿咳嗽中医学认为,肺主宣发,司呼吸,肺气调畅,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而痰湿咳嗽是肺部郁热、痰湿阻滞的主要表现之一。

中医调理宣肺化痰,能够有效缓解痰湿咳嗽的症状,提高肺部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调理宣肺化痰的方法。

一、穴位按摩法1. 斜穴按摩法找准气海穴位,用手指指腹从下往上按摩,每次按摩3-5分钟,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减轻痰湿咳嗽的症状。

2. 揉捏两胁穴法两胁穴位于肋骨下缘,用手掌揉捏两胁穴,每次揉捏3-5分钟,有助于疏肝利湿,舒缓胸闷、咳嗽等症状。

3. 鳃尖穴按揉法鳃尖穴位于脚趾末端,用手掌按揉鳃尖穴,每次按揉3-5分钟,能够宣肺化痰,缓解痰湿咳嗽。

二、草药调理法1.川贝母川贝母是中医常用的宣肺化痰草药,可用于缓解痰湿咳嗽。

将川贝母片研磨成粉末,每次取3-5克,用温水冲服,可有效改善肺部痰湿症状。

2.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是一种中药制剂,可用于宣肺化痰。

每次取适量的藿香正气水,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均匀后饮用,每日2-3次,可缓解痰湿咳嗽。

3.苏子降气丸苏子降气丸是一种中药丸剂,具有宣肺化痰、缓解痰湿咳嗽的功效。

每次取适量苏子降气丸,用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能够改善肺部湿热症状。

三、饮食调理法1.多吃清热降火的食品如苦瓜、冬瓜、南瓜、芹菜、黄瓜等,这些食物可清热解毒,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和毒素,缓解痰湿咳嗽。

2.适量吃白果白果有润肺止咳的作用,适量食用可以起到宣肺化痰的作用,缓解慢性痰湿咳嗽。

3.少吃寒凉食物寒凉食物容易导致肺寒化痰,加重痰湿咳嗽症状。

应避免食用如橙子、柚子、西瓜、螃蟹等寒凉食物。

四、养生注意事项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秋冬季节,室内通风不良容易导致湿气聚集,加重痰湿咳嗽症状,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换气。

2.避免熬夜熬夜会影响肺部功能,容易导致痰湿咳嗽加重。

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早起,有助于调理宣肺化痰。

3.科学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提高肺部活力,帮助宣肺化痰。

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气血流通。

中医配方师承化痰方寒痰热痰都可用

中医配方师承化痰方寒痰热痰都可用

中医配方师承化痰方寒痰热痰都可用化痰方主要包括寒痰和热痰两种类型。

寒痰主要表现为咳嗽时痰液清稀,呈白色或淡黄色,容易咳出。

寒痰多是由感冒、感冒后的咳嗽等引起的。

寒痰方的选方原则是温化寒冷,宣通肺气,以促进痰液的排出。

常用的寒痰方有杏苏翘咳汤等。

热痰主要表现为咳嗽时痰液黏稠,呈黄色或绿色,不容易咳出。

热痰多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

热痰方的选方原则是清热化痰,平喘开窍,以排出体内的痰液。

常用的热痰方有二陈汤等。

值得注意的是,化痰方适应于各种类型的化痰病症,包括痰液清稀的寒痰和痰液黏稠的热痰。

这是因为中医认为,寒痰和热痰实际上是一种病症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中医理论中,痰液是由寒湿和火热相互结合形成的,而不同类型的痰形成机制有所不同。

寒痰和热痰的治疗中,中医配方师通常会综合考虑病情、病机、病机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方剂。

在实际应用中,配方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来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

这些配方往往包含多种草药,通过相互配伍的作用,产生协同的治疗效果。

除了草药配方,中医治疗化痰病症还常常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针灸、艾灸、拔罐等。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促进痰液的运行,来改善痰液的排出。

艾灸可以通过温热的作用,有助于化解痰液。

拔罐则可以通过排除体表的寒湿和湿热,有助于改善痰液的排出。

总之,中医配方师承化痰方在治疗化痰病症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寒痰和热痰是化痰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但在中医理论中它们实际上是一种病症的两种病位。

治疗化痰病症时,配方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十二、祛痰法

十二、祛痰法
配伍用之,对痰饮或胃寒呕吐尤宜。常配生姜同用, 胃热呕吐+黄连 胃气虚呕吐+配人参
3.用于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等。 半夏散结化痰消痞。
治心下痞满,湿热阻滞+干姜、黄连、 黄芩,如半夏泻心汤
治痰热结胸+瓜蒌、黄连,如小陷胸汤
治梅核气,气郁痰凝+紫苏、厚朴、茯 苓,如半夏厚朴汤
4.用于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 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 瘿瘤痰核+昆布、海藻、贝母 痈疽、无名肿毒、毒蛇咬伤,以生品研末调 敷或鲜品捣敷。
川贝母
[功效] 1.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2.散结消痈
[应用] 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
既能清肺化痰,又能润肺止咳,尤适肺虚久 咳、肺热燥咳,
2.瘰疬疮痈,乳痈,肺痈:又具清热化痰,散结 消痈之功。
[用量用法]3—10g:研末服,1—2g [使用注意] 1.属寒湿痰嗽者不宜; 2.反乌头。
十二、常用祛痰法
(一)概念:用于排痰或祛除生痰病因的 方法, 适用于痰涎阻滞所引起的多种病证。 宜辨寒热,常配理气药。
(一)常用祛痰药
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 用的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 为主要作用,用治咳喘证的药物,称止咳平喘 药。
1、化痰药
Hale Waihona Puke 生半夏2.用于多种呕吐。 半夏为止呕要药。各种原因的呕吐,皆可随证
用量用法】入汤剂,3~10g;内服一般宜制用, 制法不同,功用有别: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 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清半夏长于燥湿 化痰;半夏曲功能化痰消食;竹沥半夏性寒凉, 善清热化痰息风。外用生品适量,磨汁涂或研 末调敷患处。
【使用注意】畏乌头。其性温燥,一般而言阴虚 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然经过配伍 热痰证亦可用之。

活血祛痰法

活血祛痰法

活血祛痰法
取活血药与祛痰药同用,适用于痰瘀交结证。

古人素有“怪病多痰”之说,其实津血同源,若机体失其常度,则熬津为痰,凝血为瘀,以致痰瘀互结为患。

临床所见的冠心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尿结石、哮喘、类风湿关节炎、癫痫等疑难病证,均有痰瘀交结之象。

常配的祛痰药如半夏、南星、陈皮、白芥子等。

临床尤其常用生半夏,以水洗之,即可入药,未经制用,佐以少量生姜以制其毒,随证配伍,治疗疑难病证辄能事半功倍。

如取生半夏配黄连、竹茹、砂仁等治顽固性呕恶;配干姜、细辛、五味子治寒饮哮喘;配胆星、郁金、菖蒲治癫痫,每能得心应手。

“怪病多瘀”与“怪病多痰”互相影响,用药必须兼顾,脉舌互参,辨证施治。

若患者形体肥胖,舌苔浊腻而垢,口甜而黏,脉沉弦细滑,治宜化痰为主,方用黄连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
如患者面色黧黑,唇青舌紫,癥瘕积聚,脉沉迟涩,或弦紧,当以活血为主,方选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加减。

如选半夏、茯苓、陈皮、枳壳、桔梗、丹参、川芎、降香以宣痹化饮、活血通脉,治冠心病心绞痛;
以通窍活血汤合黄连温胆汤,活血安神、豁痰开窍,治老年性痴呆;取虎杖、山楂、决明子、苍白术祛血中之痰浊,治高脂血症;用血府逐瘀汤加白芥子、甘遂等,治泌尿系结石合并肾孟积水等。

中医《方剂学》祛痰剂(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中医《方剂学》祛痰剂(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中医《方剂学》祛痰剂(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医学心
悟》)
一、组成
贝母一钱五分(5克)、瓜一钱(3克)、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各2.5克)。

二、用法
水煎服。

三、歌括
贝母瓜蒌花粉研,陈皮桔梗茯苓添;
呛咳咽干痰难咯,清肺润燥化痰涎。

四、功用
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五、主治
肺燥有痰。

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等。

六、方解
本方所治之燥痰,以咳嗽痰稠,涩而难出为主要特征。

盖肺为娇脏,喜清肃而不耐寒热,肺燥阴虚,水精不布,液郁成痰。

然其性燥,故虽咳嗽有痰,却咯之不爽,涩而难出。

治当润其燥,清其热,化其痰。

方中以贝母为君,取其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开痰气之郁结。

以瓜蒌为臣,清热润燥,理气涤痰,通胸膈之痹塞。

天花粉清热化痰,且可生津润燥;茯苓健脾利湿,以杜生痰之源;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桔梗宣利肺气,俾肺金宣降
有权。

如此组方,则肺燥得润而痰自化,清肃有权而咳逆自止。

《医学心悟·类中风篇》,另有一贝母瓜萎散,较本方少天花粉、茯苓、桔梗,多胆南星,黄芩、黄连、甘草、黑山梔,治肺火遏之“火中”。

方中芩、连、山梔苦寒清热泻火,胆星清热化痰息风,故可用于痰火上壅的类中风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知识:祛痰法
祛痰法,是帮助排痰祛除病因的一种治法。

痰的成因很多,凡内伤外感均能生痰。

故痰之为病,复杂多变,在治疗时,应分别病因和发病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1、燥湿化痰法
用于治湿痰为病。

湿痰的成因,是由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水湿留聚,湿盛生痰,证见痰白易咯,胸痞恶心,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滑腻,脉缓而濡等。

燥湿化痰,是以苦温燥湿,或甘淡利湿与化痰药配合应用。

常用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等。

二陈汤即其代表方。

2、润燥化痰法
用于治燥痰为病。

燥痰的成因,是肺阴不足,虚火燔灼,炼液为痰。

见呛咳气促,咳痰不利,痰稠而粘,甚则成块成条。

咽喉干燥哽痛,多咳则声音嘶哑等。

润燥化痰,是以滋润滑利之品与化痰药配合应用,如贝母、瓜蒌、天花粉、桔梗、茯苓等。

贝母瓜蒌散即其代表方。

3、清热化痰法
用于治热痰为病。

热痰的成因,多由邪热内盛,不得清解,煎熬津液,郁而生痰,甚至郁久化火,成为痰火。

证见咯痰黄稠,面赤烦热,脉数口干,或为惊悸,或发癫狂等。

清热化痰,是以苦寒清热之品与化痰药配合运用,如黄芩、黄连、大黄、枳实、瓜蒌、竹沥等。

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滚痰丸即其代表方。

4、祛寒化痰法
用于治寒痰为病。

寒痰的成因,由于脾胃阳虚,寒饮内停。

证见
吐痰清稀,口中自觉有冷气,身寒,手足不温,大便溏泻,舌淡苔滑,脉沉等。

祛寒化痰,是以辛热温阳之品与化痰药配合运用,如干姜、肉桂、半夏、茯苓等。

理中化痰丸即其代表方。

若寒痰伏于肺脏,发为哮喘,当用温肺散寒涤痰之剂,代表方如冷哮丸。

5、祛风化痰法
用于治风痰为病。

风痰的成因,有外感风邪,肺卫被侵,肺气不宣,则气壅痰升,出现头目昏痛,咳嗽多痰等证;内生之风痰,多由脾胃内伤,湿浊不化,凝而为痰,或火热内炽,炼液为痰,浊痰上泛,风亦随升,走窜经络。

临床见证,轻则眩晕头痛,甚则肢体瘫痪。

治外感风痰,宜散外邪兼以化痰之品,方如止嗽散;治内生风痰,是以搜风、息风之品与化痰药配合应用,如天麻、白附子、南星、半夏等,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青州白丸子等。

6、理肺顺气化痰法
因痰之为病,与肺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代表方如三子养亲汤,顺气降逆,化痰消食,主治咳嗽气逆,痰多食滞者,在临床上尤为常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