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片:残缺的古代艺术品
古陶瓷鉴赏
古陶瓷鉴赏古陶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陶瓷品种繁多、工艺高超、造型美观、艺术价值极高,因此一直备受收藏家和爱好者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将从古陶瓷的种类、特点、鉴赏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与介绍。
一、古陶瓷种类古陶瓷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根据历史时期和代表作品进行分类的示意:1. 先秦时期:主要有彩陶(如绘人图彩陶、舞蹈图案彩陶)、黑陶、红陶等。
2. 唐代官窑:包括定窑、钧窑、汝窑、宋徽、云龙窑、松洲窑等。
3. 元代官窑:主要有元青花、元官窑瓷器等。
4. 明代: 有青花瓷、五彩瓷、白瓷等。
5. 清代: 有粉彩瓷、釉里红、鹿顶等。
其中清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瓷器品种繁多、工艺精湛、表现手法多样,被誉为“万紫千红、包罗万象”。
二、古陶瓷特点1. 色泽:古陶瓷的色泽丰富多彩,有红、黄、绿、蓝、白等多种颜色,其中以青花、五彩、釉里红、粉彩等为代表。
2. 纹饰:古陶瓷的纹饰非常丰富,包括花卉、人物、山水、动物和抽象图案等。
其中青花瓷器以绘制人物、花卉和山水为主题,五彩瓷器则以鲜艳的颜色和鲜明的造型为主。
3. 制作工艺:古陶瓷的制作工艺非常高超,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独特的技术手法,包括器物造型、烧制、定稿。
其中青花瓷器的烧制过程更是独特,需要进行多次烧制,才能呈现出独特的青花纹饰。
三、古陶瓷的鉴赏方法1. 观察:古陶瓷鉴赏的第一步是观察,要仔细观察器物的形态、釉色和胎质等方面,从而初步判断器物的品质和时代。
2. 对比:在观察后,可以对不同的器物进行对比分析,以更加精细地了解它们的口径、底部、造型和纹饰等方面的差异。
3. 翻转:将器物翻转过来观察或倒立着看,可以进一步判断器物制作的工艺和品质等方面。
4. 摸感:用手去摸器物的质地和釉面,以此来判断它们的胎质和温度控制。
5. 气味:闻闻器物的气味,以此判断器物的材料和烧制时间等。
中国“瓷圣”田立明
中国“瓷圣”田立明作者:胡平来源:《商业文化》2020年第20期田立明1944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
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对古陶瓷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收藏与研究。
至今为止有近50年收藏史。
现存藏品超1万件,价值超500亿元人民币。
2012年被安徽省博物馆聘请为特约文物鉴定专家。
2020年6月被北京师范大学中华国学院聘请为古陶瓷鉴定首席专家、教授。
现为中国民间博物馆工作委员会古陶瓷研究所首席鉴定专家。
收藏历程田立明先生祖籍安徽。
自幼酷爱绘画,自学作画。
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对陶瓷的造型和各种纹饰的美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始了对古陶瓷的收藏与研究。
他跑书店寻师,但当时的书店对于古陶瓷的收藏与鉴定类的书籍几乎没有,于是独自一人背起行囊,走南闯北,寻访各大古窑址。
田立明先生历尽千辛万苦,把藏在天南地北深山老林中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官窑的遗址和龙泉、磁州、耀州等十多座著名民窑遗址寻访一遍,从而搜集到大量标本并开始古陶瓷艺术品的收藏。
这个时期他挖掘采集了数吨重的瓷片标本,窑口门类多达20多种,其中定窑、官窑、磁州窑、影青、元青花瓷器标本数量在全国收藏者中位居第一,从数吨的古陶瓷瓷片中田立明先生感受到了不同窑口的古陶瓷艺术品的独有特征以及古陶瓷文化艺术的魅力和奥秘。
陶瓷的造型、纹饰的美携带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
那些破碎残缺的瓷片标本,在田立明先生的眼里都是解剖中国陶瓷发展的鲜活样本。
运用这些碎片标本比对,不仅可以鉴定市面上瓷品的真伪,还可以通过研究整合出我国陶瓷发展的“编年史”和品鉴大全,展现古人的聪明才智,让后人了解先人智慧的结晶,从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收藏的古陶瓷精品田立明先生个人收藏的精美珍品瓷器多达数千件。
他在国学院展厅里展览的佛教艺术精品都十分具有代表性。
其中包括:宋代顶级钧瓷窑变釉观音造像,设计精美、窑变的色彩丰富,是罕见的玲品之作;宋代湖田窑观音佛像,工艺流程复杂,慈面善目,釉面净亮如玉,到了无法超越的水平,宋代称作饶玉可见其珍贵之处,现在的存世量很稀少;五代时大周时期柴窑观音佛造像,出土于河南鲁山县;宋代钧窑所制作的小童子燃香双手礼拜盘腿坐像,源于佛教寺院所见写实表现手法,而且神、形兼备;宋代晚期钧瓷烧制的一件香插,造型设计别致体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此外,他还收藏了一系列其他题材的精品。
古代陶瓷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古代陶瓷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古代陶瓷文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古代陶瓷文物存在着各种程度的破损和损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这些珍贵的文物,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相关的技术。
古代陶瓷文物的保护工作主要包括认定、清理、修复和储存等方面。
首先,通过对文物的认定,可以确定其历史时期、作者和价值等重要信息,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指导。
其次,清理工作是保护文物的重要环节,包括清除附着物、除鳞脱胎以及整理损毁碎片等。
清理时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技术,比如镊子、喷雾器、激光等。
修复是保护文物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缺口填补、断裂修复和釉面修复等。
缺口填补是指将文物的缺失部分用适合的材料补上,使其恢复完整。
广泛使用的材料有玉石粉、石膏、漆料等。
断裂修复是将已经破碎的文物通过精细的拼接工艺,使其恢复原来的样貌。
釉面修复则是指对文物上的釉面进行修复,使用的技术有彩绘修补和釉面烧结等。
在古代陶瓷文物的修复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合理应用等。
为了保持修复部分与原有文物的一致性,需要选择与原料相似的材料,并保证颜色的一致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修复材料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以确保修复效果的持久性。
古代陶瓷文物的保护工作还需要注意储存环境的控制。
陶瓷文物对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十分敏感,需要在专门的展览馆或库房内进行存储。
为了保持其良好的状态,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并进行适当的水分和温度调节。
在古代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的研究中,借鉴国内外学术界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物修复专家和机构一直致力于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过与其合作和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我国古代陶瓷文物的保护水平。
综上所述,古代陶瓷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文物的认定、清理、修复和储存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保护和修复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其得以传承和展示,同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艺术信息。
废瓷片介入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美
设计的一部分 ,他把纹饰进行重组 , 构成 的抽象纹饰别具审美 所
情趣 ,传达 出一 种神秘意念 。 ( 1)高迪运用 直接拼贴法 ,就 图 是用料器直接在建筑物的 内、外墙壁或雕塑上进行拼贴 。格 尔公 园 中蛇形 长 椅 上的 局 部纹 饰所 采 用 的拼 贴 料器 为 废瓷 片 ( 图
些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以 外 ,合 理 地 放 置 陶 艺 环 境 设 施 是 提 升 环 境 文
配料 ,变成随心所欲的新形态和新用具 。同时 ,陶艺物理性能稳 定 ,不怕水侵蚀 ,ET富的形态 、釉色和肌理表现能够适应各种形
化品位与精神内涵的有效办法 。本文所谓 “ 陶艺环境设施 ”主要
肌 理是废 瓷片作 品的重 要表现形 式之一 ,在废 瓷片作 品的创作 我 国自古 以来 ,陶瓷艺术家就把 各式各样 的釉料运用广 泛 ,尽显
中 ,泥土的材 质肌理 是废 瓷片作 品独特 的一种天然装饰 。 “ 自陶 器产生之初 ,肌理效 果与肌理美便 成为最 常见 的装饰手法之一 。
随着陶艺 的不断发 展 ,陶艺的肌 理效果 因为釉 、泥 、成 型及工 具 、火等媒介 的发展而 日趋丰富 。陶艺家经常在烧成之前利用陶 瓷材料的可塑性 ,通过拍打 、雕镂 、压印 、刻划 、手捏等各种手
体式的装饰纹样和 图形,它可 以是高浮雕 ,也可 以是浅浮雕 ,还
可 以是纯肌 理的带 有制作 者的手语 痕迹 。肌理带 有的韵律 、连
续 、重叠 、粗细 、疏密 、交叉 、错综的美感 ,以及它所引发的轻 重 、缓急 、软硬的质感联想和空间感受 ,都是陶艺家根据作品与 环境的需要运用材质语言特点与变化的创造性结果 。此外釉料肌 理也是陶瓷壁画在形式上进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陶瓷釉
描写宋瓷开片的声音
描写宋瓷开片的声音宋瓷开片,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其声音也是独特而美妙的。
每当一块宋瓷开片被轻轻敲击时,它发出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
宋瓷开片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银铃般的轻响。
当手指轻轻敲击瓷片时,瓷的材质和工艺使得声音回响悠长,仿佛在耳边回荡。
这种声音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宫廷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沉淀。
宋瓷开片的声音柔和而清脆,给人一种温润的感觉。
与其他陶瓷品相比,宋瓷开片的声音更加纯净、悦耳。
这是由于宋瓷的瓷胎精细,釉色匀称,釉面光洁细腻,使得其声音更加柔和而富有韵律感。
这种声音让人产生一种宁静祥和的心境,仿佛能够抚平人们疲惫的心灵。
宋瓷开片的声音具有独特的音色,给人以美妙的感受。
每一块宋瓷开片都有其独特的音色,有的像莺歌燕舞,有的像泉水潺潺,有的像风吹沙沙。
这种音色使得人们在欣赏宋瓷开片时,仿佛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声音,使人们更加亲近自然,增添了欣赏艺术品的乐趣。
宋瓷开片的声音还具有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意境。
当人们敲击宋瓷开片时,那种回响的声音似乎能够穿越时空,带领人们走进古代的文明。
这种声音让人们联想到古代的宫廷雅集,联想到文人墨客们的吟诗作画,联想到古代的风雅人生。
宋瓷开片的声音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文化的传承。
宋瓷开片的声音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艺术享受。
它的声音清脆悦耳,柔和而清脆,具有独特的音色,带有神秘而深远的意境。
每当听到宋瓷开片的声音,人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文明的魅力。
这种声音让人们陶醉其中,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都可以通过欣赏宋瓷开片的声音,感受到美的力量,体验到艺术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陶醉于宋瓷开片的声音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吧!。
描写瓷器残片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100句)
描写瓷器残片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100句)瓷器残片是一种带有历史沉淀的美丽艺术品,它们将往昔的辉煌与今日的静谧相融合。
用唯美的句子描绘瓷器残片,可以将读者带回到那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中。
下面是100句描写瓷器残片的唯美句子。
1. 那些碎裂的瓷片,仿佛是迷失在时间长河中的瓶中诉说的故事。
2. 碎裂的瓷片如同繁星坠落,散落在寂寞无边的时间荒野里。
3. 瓷器残片在岁月的刀锋下,变成了流淌出来的历史之泪。
4. 碎瓷断玉,残片散落,负载着千年岁月的温暖和痕迹。
5. 在瓷片的缝隙中,蕴藏着文明的灵魂和千年的风云。
6. 那些瓷片,似乎是所有流逝岁月的见证者,守护了时光的秘密。
7. 瓷器残片的美,是沉静中的优雅,是残缺中的完美。
8. 残破的瓷片因为岁月的磨砺,焕发出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美感。
9. 碎片携带着过去的光辉,将它们重新拼接,成为一段动人的历史。
10. 那些瓷片撞击出的音符,是时光流转中绽放的歌唱。
11. 瓷器的残片,好像是梦中的雨滴,轻柔地跌落在世界的指尖。
12. 瓷片的美,是历尽沧桑后的残妆,是岁月雕刻过后的芬芳。
13. 缀满瓷破残碎的碎片,仿佛点缀在时光画卷上的明星。
14. 瓷片散发出淡淡的幽香,述说着流年的故事。
15. 每一块瓷片都像是一个失落的记忆碎片,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与想象。
16. 瓷片之美,不在完美,而在于那些痕迹般残缺的美妙。
17. 手握瓷片,仿佛触摸到了时光的脉搏,感受到了岁月的柔软。
18. 碎片掩埋着故事,温婉又不舍地将一段历史喃喃私语。
19. 瓷片的微光如流星一般闪耀,像是在宇宙中刻下了一段永恒之美。
20. 用碎片拼接成完整的瓷器,仿佛是生活的一次转身,将过去的珍贵带回现在。
21. 星星般的瓷片散落在历史的长廊中,为过去奏响一曲静谧的交响乐。
22. 瓷器残片好似古老的碎梦,将流年的痕迹嵌入岁月的回忆。
23. 碎片在时间的缝隙中跳跃,它们是美丽与沉默的见证者。
24. 瓷片散发出一种迷人的光芒,无需言语,便能勾勒出辉煌的历史。
残缺之美例子(二)
残缺之美例子(二)残缺之美例子1. 破损瓷器在中国传统工艺中,破损的瓷器往往被修复并赋予新的价值。
这种修复方法被称为“金缮”,修复后的瓷器常常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破损的瓷器在修复过程中留下的金色痕迹,不仅弥补了破损的部分,还增添了一种历史和故事的氛围。
2. 破旧建筑在一些老旧的城市中,可以看到一些破旧的建筑物。
尽管它们可能已经年久失修,外墙可能已经脱落,但是这些破旧的建筑常常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这些建筑物并不追求完美,却通过残缺的部分展现出历史和时间的痕迹,带给人们一种宜人的感觉。
3. 破碎花瓶假设一个花瓶因为不慎摔落而破碎,但是仍然有人选择用胶水将其修复。
修复后的花瓶可能仍然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但却因为这些破裂纹线而显得与众不同。
这种残缺的美感,使得花瓶在破碎后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4. 断桥残雪在一幅冬日的景色画中,画家通过留白或融化的雪,勾勒出一座长桥的轮廓。
桥的柱子残缺不全,但却在画中增添了一种意境和抽象感。
这种景象被称为“断桥残雪”,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构图方式而被人们喜爱。
5. 破旧书籍一本经历过岁月洗礼的书籍,可能会变得发黄、脱皮、甚至有些破裂。
然而,这些破旧的书籍却拥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书籍的破损部分所带来的历史感和阅读痕迹,使得书籍在残缺之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6. 破损乐器一把破损的乐器可能在外表上并不完美,但其音色与品质却可能超乎想象。
乐器因为使用和年久物化而产生的破损部分,反而赋予了乐器一种独特的音色和个性。
这种残缺之美,使得乐器在演奏时更具表现力和情感。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残缺之美例子。
这些例子表明,残缺并不代表不完美,反而可以赋予事物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残缺之美让我们重新审视事物,并欣赏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故事和表达方式。
中国传统陶瓷古老艺术的瓷器之美
中国传统陶瓷古老艺术的瓷器之美中国传统陶瓷是世界陶瓷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其中的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美学价值闻名于世。
瓷器作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代表,以其高雅、精美和文化内涵而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的收藏家、艺术爱好者和观众。
本文将就中国传统陶瓷古老艺术中瓷器的美进行探讨。
一、瓷器的外观美瓷器作为一种艺术品,其外观美是观赏者最直观的感受。
首先,中国传统瓷器的造型优雅别致,线条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无论是汉代的青瓷、唐代的釉下彩瓷,还是宋代的青瓷、明清时期的粉彩瓷,瓷器的造型都充满了设计师的智慧和艺术创意。
其次,瓷器的图案纹饰多样,寓意丰富。
中国传统陶瓷瓷器上常见的纹饰有花卉、动植物、人物、山水等,这些图案纹饰既有吉祥富贵的象征,也有表达美好愿望的寓意,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再次,瓷器的釉色丰富多样,从素雅的青瓷到绚丽的彩瓷,色彩艳丽、纯净、饱满,令人陶醉其中。
二、瓷器的工艺美瓷器制作工艺是中国传统陶瓷古老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瓷器美的重要手段之一。
瓷器的工艺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瓷器的胎体质地细腻坚硬,瓷胎一般无色或呈乳白色,给人以清爽、洁净之感。
其次,瓷器的釉面光亮洁净,有如明镜一般,反射光线的能力极强,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再次,瓷器的彩绘技法丰富多样,有刻画、贴花、描金、镂空等,这些工艺的运用使得瓷器更加绚丽多彩。
最后,瓷器的烧制工艺独特高超,如宋代的十二种御窑瓷器,汝窑、哥窑等烧制工艺,都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创新而形成的,瓷器的质地、釉色和烧制工艺的完美结合,使得瓷器具备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三、瓷器的文化美中国传统陶瓷的瓷器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瓷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承载了中国古代自然观、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内涵。
首先,瓷器的纹饰和图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常常以吉祥寓意和美好愿望为主题,如寿星、如意、蝙蝠等。
其次,瓷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丘小君谈收藏:物格方能知至
FIGURES 人物丘小君QIU XIAO JUNGURE collection编辑|屈梦夏Qiu Xiaojun 丘小君1945年10月生,美籍华人,祖籍山东省诸城市。
196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从事陶瓷文物鉴定工作30余年,师从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寻宝》节目中担当古陶瓷鉴定专家。
丘小君谈收藏:物格方能知至本刊记者 屈梦夏4月的一个下午,春雨淅淅沥沥,记者来到郑州市郑东新区文博城。
远观文博城,18条明清风格文化商业步行街大气磅礴,整幢建筑古色古香。
楼内,一座座艺术殿堂诉说着历史的更迭与沧桑。
在这里,记者采访到古陶瓷收藏鉴定专家丘小君先生。
在外界看来,丘小君是央视《寻宝》节目中家喻户晓的瓷器鉴定专家,是有着一眼辨真伪的行家里手。
向记者讲述着几十年的经历时,他温文尔雅、波澜不惊,“收藏需要格物致知,只有深入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获得真知”。
精金百炼:实践获真知丘小君自小在西安城墙根儿下长大,墙外的一片小树林便是他的玩耍之地。
十几岁时的一天,内心细腻的他捡到了一块残存着半枝牡丹花的瓷片,十分喜爱。
自此,去墙外小树林找寻瓷片成为他的乐趣所在。
其间虽然屡遭家人的不理解,但他捡瓷片的经历却一直持续到上大学。
大学学生物的丘小君原本已无暇顾及他钟爱的瓷片,这时“文化大革命”爆发,FIGURES 人物他被强制下放到一家工厂当工人。
工作之余,收藏的热情被重新点燃。
那段时间,丘小君除了捡瓷片,也开始研究瓷片、翻阅古籍、临摹碑帖等。
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丘小君被调入西安文物商店。
如鱼得水的他,开始把玩和研究各类形形色色的文物,更是拜了当时的老店员、研究碑帖的元老——刘瀚基为师傅。
1981年,国家文物局在南京博物馆举办文物鉴定培训班,来自博物馆、文物商店和海关三大系统的学员聚在一起,其中首席讲师便是中国陶瓷泰斗耿宝昌。
培训班结束后,丘小君和陈华莎有幸被耿宝昌选中,被中国文物总店借调到北京。
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
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2016-07-23 古玩收藏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
陶瓷文化是唯一贯穿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而未中断的物质文明:原始社会之彩陶、黑陶,商周时期之白陶、釉陶,乃至以后相继出现的青瓷、白瓷、釉上彩、釉下彩、颜色釉,以及琉璃、珐花、紫砂器等,美不胜收、蜚声寰宇。
今天带大家欣赏国家博物馆中珍藏的瓷器,快来一饱眼福吧~感受我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得到美的享受。
青釉莲花尊高49.5厘米腹径31厘米侈口,长颈,溜肩,橄榄形腹,外撇高足。
颈部装饰分三段:上段对称贴附两个飞天,中部刻饰三圈弦纹,下部贴附对称的忍冬、莲花纹构成的图案各二组。
颈肩相接处有六个桥形复系,上腹和中腹为三层模印的覆莲以及一轮贴花菩提;下腹为一组单瓣仰莲。
满施青釉泛黄,光亮晶莹。
该尊将刻划、雕塑、模印、粘贴等多种技法施于一体,制作精美,气魄宏伟。
代表了南北朝时期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口修复。
越窑青釉划牡丹纹盘口瓶宋,高32.2厘米,口径13.3厘米,底径11.5厘米盘口,束颈,丰肩,鼓腹,腹部浑圆,圈足。
造型挺拔而丰满。
腹部划牡丹花装饰,腹部出筋分五瓣,每瓣内划牡丹花一朵。
通体施青釉。
该瓶造型端庄,纹饰线条舒展流畅,底足露胎铁足,是南方越窑的典型作品。
耀州窑青釉荷叶盖罐金代,高20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6.5厘米。
罐直口,鼓腹,圈足,盖沿卷曲上翘,与器身简洁肃穆的线条结合。
胎质坚致,露胎处呈灰白色,上有粘砂痕。
通体施青釉近月白色,应为耀州窑金代作品,器、盖俱全者存世不易。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宋,高25.8CM,口径7CM。
底径7CM 圆口,直方型腹,浅圈足,露火石红胎,器形仿古玉琮器形,通体施梅子青釉,釉色盈润亮泽,成对尤为难得。
翠青釉罐明,永乐,高9.5CM,口径10CM,足径14CM。
罐直口,短颈,腹体矮硕,广底,浅圈足。
肩上等距离贴三海棠花形托。
罐里及足内均施青白釉,外施翠青釉。
古瓷碎片新玩法
古瓷碎片新玩法作者:裴磊来源:《读天下》2015年第02期随着收藏热的发展,各类文物藏品的价格日益走高,瓷器也不例外。
官窑精品价格动辄数以百万计,常见的民窑之作也是几千甚至过万元。
这价格对于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来说,还是难以承受。
于是出现了“瓷片一族”,说白了,就是玩破碎的瓷片各类人。
古瓷碎片切割成各类杯垫瓷片比完整器容易找到,也更适合普通爱好者购买、把玩。
国内的瓷片族在北京、南京以及各大历史文化古城区都大量存在,这些玩家们不仅把瓷片当做学习的标本,也不断地开发出各式新玩法,使得原本较为常见的破碎瓷片有了新的生机。
现在喝茶为了防止杯子烫手,同时又为保护贵重家具桌面,一般都会给每位茶客配置一个杯垫。
杯垫的样式很多,材质也多样,但最为古雅,也非常有巧思的方式是利用各类盘、碗古瓷碎片切割成方形、圆形块状作为杯垫。
这类茶杯垫通过废弃物品回收利用,再现了古瓷的淡雅、优美。
同时也是爱物、惜物的怀旧情怀的绝好寄托。
古雅简单的格调与茶台悠然、惬意的慢生活完美配合,可以说是极为美好的享受。
古瓷碎片切割为饰品古瓷碎片种类多样,有以釉色取胜的各式单色釉瓷器,或淡雅或俏丽或清新;有以各类釉彩引人入胜的粉彩、三彩、五彩等。
这些遗留下来的瓷器碎片数量较多,有心的藏友把残留的纹饰切割下来,留下或士人临江观景,或美女闺房梳妆,或者一花一鸟啼鸣,或一物一景伫立的小瓷块,但均有小中见大之感,可谓“一花一世界,一瓷一天地”。
古代瓷片通过与金属镶嵌工艺结合,不仅切割的露胎处得以掩饰,而且通过贵金属的烘托,档次得到提升,也更加符合现今的审美。
这类饰品不仅数量稀少,基本都是属于独一无二之作。
同时也可以开动脑筋DIY,为生活增添不少情趣。
切割的吊坠也可以与各种材质的挂链配搭,玩出新的感觉。
这些搭配颜色更加多样,适合休闲时佩戴。
古瓷碎片镶嵌成各式挂屏等工艺品利用一些比较贵重的瓷片,通过切割打磨,然后镶嵌,还可以制成比较古雅的装饰品。
这类玩法早在明清时就有。
古代陶瓷方形物件
古代陶瓷方形物件古代陶瓷方形物件是中国古代陶瓷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些方形物件可以是盒子、瓶子、罐子、碗等等,它们的形状规整、简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古代陶瓷方形物件的历史、特点、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
一、历史古代陶瓷方形物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开始使用陶器来存储食物和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器逐渐演变成了各种形状和用途的器具,其中方形物件成为了重要的一类。
在商周时期,陶瓷方形物件已经成为了贵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被用作礼品、储物器、酒器、食器等等。
汉代时期,陶瓷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陶瓷方形物件的制作技术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它们的造型和装饰变得更加精美。
唐宋时期,陶瓷方形物件的制作达到了巅峰,成为了当时陶瓷文化的代表之一。
明清时期,陶瓷方形物件的制作逐渐式微,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生产和使用量。
二、特点陶瓷方形物件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形状规整、简洁。
它们通常是四面平直的,底部和顶部也是平整的。
这种形状的好处是方便存储和使用,同时也更容易进行装饰。
陶瓷方形物件的装饰通常采用刻花、画花、贴花等技法。
其中,刻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装饰方式,它可以使器物表面呈现出丰富的纹理和图案。
另外,陶瓷方形物件的釉色也非常丰富,可以是青花、白瓷、黑瓷等等。
三、制作工艺陶瓷方形物件的制作需要经过多个环节。
首先是挑选合适的陶土,将其制成坯体。
然后,将坯体放入窑中烧制,烧制温度通常在1200℃左右。
烧制完成后,需要进行修整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最后进行装饰和釉烧,使其颜色和图案更加鲜艳美丽。
四、文化价值陶瓷方形物件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古代陶瓷工艺的精华。
在古代,陶瓷方形物件被广泛用于宫廷、贵族和庶民之间的交往和礼仪,是中华民族礼仪文化的重要载体。
同时,陶瓷方形物件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它们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古陶瓷修复技艺实录
古陶瓷修复技艺实录古陶瓷修复技艺实录古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
然而,古陶瓷在保存和传承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破损或毁损,这就需要有一些修复技艺来保护和修复古陶瓷。
以下是古陶瓷修复技艺的实录:一、准备工作修复古陶瓷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古陶瓷进行细致的检查,确定哪些部分需要修复,哪些部分可以保留。
其次要准备好修复工具,如细胞胶、局部硬化剂、填补膏等。
最后要确定修复的方法和步骤,便于有序进行修复工作。
二、清洗清理对于古陶瓷来说,清洗清理工作非常重要。
因为瓷器表面可能附着有各种污垢和沉淀物,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修复效果,所以在开始修复之前要进行清洗清理工作。
清洗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细节,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切勿强力擦洗。
三、填补修复填补是古陶瓷修复技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填补的目的是填补古陶瓷的破损部分,保证古陶瓷得到修复。
在填补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填补膏和硬化剂。
填补要均匀、平整,填补膏应与原陶瓷的颜色和色泽相同。
四、抛光整理抛光整理是古陶瓷修复技艺中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是让修复的古陶瓷表面光滑,达到修复的质量目标。
抛光整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抛光工具和材料,保证修复部分与原始部分的颜色和质地一致。
抛光整理完成后,古陶瓷修复工作就算顺利完成了。
总之,古陶瓷修复技艺需要严谨的工艺和细致的操作,需要有经验和技巧的老师傅来进行指导。
通过这些技艺,我们才能更完美地保存和传承古代文明,也能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描写古人逛窑子的句子唯美(精选2篇)
描写古人逛窑子的句子唯美(篇一)古人逛窑子,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让我们一同探寻那段历史里的温暖与美好。
每一句句子都将唯美和情感糅合在一起,让我们沉浸于当时的景象和人物之中。
1. 晨曦如丝细雾,古人踏入窑子,如同步入一片神秘的世界。
2. 青瓷在窑子中静静沉淀,仿佛诉说着曾经的兴盛与辉煌。
3. 窑内瓷胎上涂满泥料,仿佛一层深情的披风,等待窑口热情的吻别。
4. 古人斟酌之间,丹青着色,瓷器如画,婉约中透露着内敛与奢华的共鸣。
5. 窑口喧嚣的呼唤声,让人不禁闭上眼睛,仿佛来到了繁华的市井。
6. 青瓷贵如春花绽放,古人轻轻拂过,仿佛感受到那纤纤手触间的温度。
7. 瓷无声,却承载了古人的思念,逛窑子如同踏进了他们的爱情长廊。
8. 窑内的工艺之美,宛如婀娜的殿裙,吸引着人们驻足荡气回肠。
9. 窑中灯火辉煌,层层叠叠的明灯如繁星点点,勾勒出灼灼人心的画卷。
10. 在那个时代,窑上日月常伴,每一片瓷胎仿佛都自带着宇宙的祝福。
11. 窑口的热情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身临其境的仙境。
12. 古人手持心爱之瓷,温柔拂过,仿佛触摸到那段美丽而坚韧的岁月。
13. 磨盘的轻声碾磨,似乎为窑子中的古人奏起了一曲恬静的梵音。
14. 瓷器将古人的心事点缀其中,细腻的纹理仿佛内敛的光阴的印记。
15. 窑中的忙碌与斗转星移,仿佛时间在这片领域中将一切美好都凝固。
16. 梦幻般的色彩在窑子中缓缓涂抹,在瓷上绽放出青花的精彩。
17. 弯弯的窑巷中,一炉接一炉,古人的手艺仿佛无限回响在耳畔。
18. 瓷玩窑,瓷匠的小小梦,每一次进入都是画龙点睛的瞬间。
19. 窑内艳阳似火,釉下的烟火迷离,俘获着每一位逛窑子的古人。
20. 窑的空间仿佛是一个大舞台,瓷器如演员,扮演着千变万化的角色。
21. 古人逛窑子,情不自禁地与瓷器建立起纤细而坚定的情感纽带。
22. 古人皓月当空,镶嵌于瓷胎之上,仿佛让逛窑子的那一刻特别美好。
23. 窑子中的骄瓷,如梦如幻,让古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
古瓷片的收藏价值分析
古瓷片的收藏价值分析瓷片收藏可以让人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所以大局部的人都会想要收藏瓷片。
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古瓷片的收藏价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瓷片的收藏价值第一,它量大品全,容易寻找。
自东汉至今,无论何朝何代,全国各地瓷窑林林总总,有的此起彼伏,有的长盛不衰。
除有宋以来朝廷设官窑专为宫廷烧制非卖品的御用瓷外,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各地民窑,生产过数量极大的古瓷运销大江南北。
虽经历史的振荡,传世的完整器为数不多,但这无数古瓷以残伤或碎片的状态仍然留存下来,或在窑址,或在弃坑,或在村落旧址,或在城镇遗迹,甚至田间地头、断崖陡坡都会有古瓷残片散布。
它像一座古代瓷器的实物宝库,供应学习者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参考资料。
第二,古瓷片内涵丰富,信息量大,几乎专家著作中对各朝代各时期古瓷特征的所有论述,都能从古瓷片中找到实物证据,这为学习者从本质上理解古瓷特征与开展规律提供了直观的教材。
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瓷器的造型、胎质胎色、釉质釉色、彩料呈色、纹饰特征、烧制工艺以及明代以降各朝官民窑器的款识花押等,都能通过瓷片的收集得到感性认知。
古瓷片真是一部能看能摸的古瓷百科全书!第三,碎瓷片真品率高,通过对它的观察学习能得到真知。
一般说来,古瓷片大都是从工地、遗址以及古代各个时期人们生活过的地方出土或散布于地表浅层的。
它售价低,利润少,几乎无人专门仿制,因此,在古瓷仿品泛滥成灾之今日,古瓷片的真品率是最高的,是古瓷收藏者最廉价、最可靠的学习材料。
瓷片收藏知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城市化、小城镇建设在国内如火如荼,不夸张地说,整个中国像个“大工地〞。
如此的“大兴土木〞,根底设施建设纷纷打桩筑基,带来一个直接的结果是:诸多不同年代堆积的文化层,因“掘地三尺〞而见天日。
几乎每个城市,均有基建带来的“抢救性开掘〞。
而一块工地,只要历史上该处有人“安居乐业〞过,古瓷片被挖掘出的例子便不胜枚举,繁复缤纷。
以往,也许偶然有爱好者来到工地寻寻觅觅,图省事的只需花包香烟钱,请推土机师傅手下留情,就能在推土掩埋之前,拾捡起一些有年代、著名窑口、图案完整而稀有的古瓷片。
将历史点缀自身忆千年古陶瓷饰品介绍
将历史点缀自身忆千年古陶瓷饰品介绍
将历史点缀自身忆千年古陶瓷饰品介绍
景德镇是中国瓷器之都,瓷博会上各式各样的瓷器装饰品,茶具,日用品琳琅满目。
19日,首届网络媒体瓷都行的记者们来到了景德镇最大的陶瓷购物广场——景瀚陶瓷广场,位于地下一层的一家名为忆千年的饰品店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
原来这家店的饰品均由景德镇出土古瓷片,从宋至元再到明清,这些曾深埋地下,百年不见天日的,曾被称为“工业垃圾”的古瓷碎片经过师傅的切割、打磨、包镶制成了如今既能作为首饰,又能收藏的艺术品。
青花,元朝时景德镇创烧,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料色以进口苏麻离青料为最。
2005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拍出2.3亿元,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作为镇店之宝的青花古瓷项链在造型中心设计为葫芦型,葫芦寓意富禄、护禄又有多子的意思,在与外圈连接处以万字纹装饰,万字纹即“卍”字形纹饰,纹饰写成“卍”。
“卍”字为古代一种符咒,用做护身符或宗教标志,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
“卍”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采用汉字,读作“万”。
用“卍”字四端向外延伸,这种连锁花纹常用来寓意绵长不断和万福万寿不断头之意,
店主告诉记者:“原本这是一块完整的瓷片,花和叶都完整的展现在瓷片上,但在切割的时候由于古瓷的习性造成了断裂,但最终设计师们将其设计成了葫芦的造型,反倒是好事多磨,重新造就了一块好瓷。
”
【将历史点缀自身忆千年古陶瓷饰品介绍】。
古陶瓷修复中的大面积残缺类配补案例分析
古陶瓷修复中的大面积残缺类配补案例分析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年第16期摘要:在古陶瓷中存在残缺面积较大的器物,关于这类器物的修复配补是古陶瓷修复中的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
如何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更好地完成对残缺面积较大的古陶瓷器物的配补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文章通过两件具体的大面积缺损古陶瓷器物修复案例,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古陶瓷修复;配补;文物;案例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3.16.013在古陶瓷修复过程中总会遇到残缺面积较大的器物,关于这类器物的修复配补是古陶瓷修复中的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
关于古陶瓷的配补方法有红蜡片、打样膏、可塑土等材料的翻模配补方法,有使用气球、沙土等填充物支撑的配补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文物修复保护领域。
3D打印技术造型精准,速度快捷,同时也会涉及3D建模、选择打印材料等相关问题。
笔者在学习陶瓷器修复和修复方法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下面结合具体的修复案例进行分析。
1 案例一:唐代三彩三足鍑石膏配补修复唐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唐代三彩器物属于陶质产品,相较瓷器而言具有烧制温度较低、胎质疏松、吸水性强,胎釉结合不牢固等特点。
此件唐代三彩三足鍑口径约12cm,高约16cm,腹径约15cm。
整体碎裂严重(图1),残缺部分达本体面积的1/2左右。
因为时间久远及保存环境等原因,已经出现局部剥釉、色彩脱落的情况。
考虑其缺损严重、胎质疏松、吸水性强、釉彩剥落等情况,为防止在修复过程中对胎釉造成伤害,不建议使用塑形土、打样膏等翻模配补方法。
又因为碎片部分粘接之后存在残片间互不衔接或衔接较少的情况,导致残件出现无法正常站立的现状,因此气球、沙土等填充物支撑或3D打印技术等手段不适用于此件作品的修复。
结合现有情况,考虑使用红蜡片或其他硬质纸类材料进行辅助修复。
明清景德镇民窑兔纹研究
《艺术考古》总第期年第52009期4兔子是一种哺乳类、草食性的脊椎动物,其耳长、尾短,善奔跑、跳跃,具有善良可爱、机灵活泼的特性,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动如脱兔”这句成语便诠释了兔子的敏捷性。
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具有特殊地位,被赋予各种吉祥的寓意和内涵。
兔子因其很强的繁殖能力而被视为生育的象征,《尔雅・释兽》载:“兔子曰娩”。
古人还将月亮中的一块阴影想像为兔的形状,认为月中有兔。
明人王夫之曰:“顾兔,月中暗影似兔者。
”[1]清人林云铭云:“月中微黑一点谓之兔。
”[2]历史学家根据月中有兔的传说在印度起源之古、传播之广、典籍中记载之多,认为“它起源于印度”[3],并且最初应来源于佛教典故。
而我国文献中关于月兔的记载,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月亮你有何种功德,圆缺周始竟然长生不老?你清清静静,为什么肚中还养了一只兔子?而在我国民间流传的“嫦娥奔月”古老传说中,嫦娥在冰冷的月宫里遥望人世,与她为伴的只有被罚日夜砍伐桂树的吴刚和一只在桂树之下捣药的玉兔,以上种种原因,使玉兔成为了月亮的象征。
兔子还是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之一。
十二生肖在我国民间俗称为十二属相,每十二年一轮的兔年使得兔这种动物与中国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由于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如此多的吉祥寓意,因此兔子的形象在我国古代各类艺术品中曾经大量地存在,自然也是古代陶瓷艺术中常见的表现题明清景德镇民窑兔纹研究曹建文徐小娇《艺术考古》总第期年第52009期4图六是景德镇董家坞窑址出土的正德至嘉靖初期的青花兔纹执壶,壶底足正中画兔纹,虽四肢着地呈伏卧状,但头部高高仰起,望着头顶一轮月亮。
而壶嘴与壶身的相接处亦画有一幅开光山石兔纹,形态也做仰首状,与壶底兔纹非常相似。
图七、图八为景德镇窑址出土的嘉靖青花兔纹盘残片,盘内心绘有桂树兔纹,盘底足书有双圈“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
黑水城出土M1·1287[F68:W1]残历考
黑水城出土M1·1287[F68:W1]残历考
黑水城出土的M1·1287[F68:W1]遗物是一件残损的瓷器碗,由于其保存较差,只剩下碗的一部分,但仍可从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首先,从碗的器形上来看,该碗是一件直口、圆腹、小底的青瓷碗。
该碗的形态和结构非常精致,可以看出这是一件制作精良的古代瓷器。
这种形态在宋代非常常见,因此可以确定该碗制作时期在宋代。
通过与其他宋代瓷器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确定该碗制作的具体年代。
其次,从碗的装饰上来看,该碗的颜色为淡绿色,采用的是开片釉,表面有很多细小的开裂纹路,加上器型的精细,这种装饰风格为宋代青瓷的特征之一,可以确定该碗的制作工艺和所在地为中国南方的青瓷窑口。
此外,碗底印有“定安县宋○○○○○○○”的字样,说明该碗的出土地点为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定安县。
因此,该碗的具体制作年代可以进一步缩小到宋代南方制瓷发展的高峰时期。
最后,通过对碗的残损部分的分析,可以发现碗的壁体开裂、碗边呈现划痕,这些都是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磨损和伤害。
据此推测,该碗应该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而不是为了装饰或崇拜而制作的艺术品。
综合以上分析,M1·1287[F68:W1]遗物是一件制作精良的宋代青瓷碗,具体制作在中国南方青瓷窑口发展的高峰时期。
其出土地为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定安县,可能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
对于了解宋代制瓷工艺和南方文化、经济、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
定窑 ) 、磁 州窑 、龙泉 窑 ,元代 青花瓷 、枢府 ,
到 明清 景 德 镇 的 御 窑 、 民 窑 瓷 器 ,要 想 在 浩 瀚 的古 陶 瓷 海 洋 中理 清 历 史传 承 的 脉 络 ,把
匝蕊日 匡国 回
品 、书 籍的 介 绍 可 能 成效 并 不 大 。为 了获 取
明: 嘉靖 、万历 青花 瓷片
学 术界 对 此一 直 存 在疑 惑 。 16 年 在 南 京 明 94
故 宫遗 址 出土 了一 片 白地 釉 上红 彩 云 龙纹 盘 残 片 ,盘 上所 绘 的 云 龙纹 是 明代 洪 武 朝 官窑 瓷 的典 型 纹 饰 ,不 仅 确 定 了在 洪 武 时 期景 德 镇 已经 开 始 官 窑烧 造 ,同时 将 明代 的 釉 上红 彩 由宣 德 首 创 提 前到 了洪 武 ,这 也 是 仅 有 的 半 件 明代洪 武釉上红 彩器 。
英镑 ( 折合 人 民币约 5 5亿 元 ) . 。
面 对 这 令人 咋 舌 的 价 格 和 高 昂的 鉴 赏 门
槛 ,古 代 的 陶瓷 艺 术 品 似 乎 离 寻 常 人 渐 行 渐
远 。 然而 ,古 人 所 遗 弃 的 陶 瓷 碎 片 则 为 众 多 古 瓷 爱 好 者 打 开 了 另 一 扇 门 , 为我 们 近 距 离 欣 赏 古 代 工 匠 的 艺 术 杰 作提 供 了可 能 。 从 上 世 纪 9 代 起 ,在 北 京 、南 京 、杭 州 、景德 0年
久 陶 瓷文化 的一 个窗 口。
港元 的 “ 寿连延 图 ”葫芦 瓶 , 万 最终 以 2 5 .
亿港 元 成 交 ;另一 件 珐琅 彩 “ 云瑞 蝠 ” 祥 纸捶 瓶 以 14亿港 元成 交 。一个 月后 ,一 .
5 2
艺术 品全 球 拍 卖价 格 纪 录 ,总价 高达 5 6 1 0万
中 国古 代 的 陶瓷 艺 术 可 谓 百 花 齐 放 、 争
奇 斗 艳 。 自汉 唐 以来 ,历 经 宋 元 明清 ,出 现
清 : 熙 五彩 花鸟 ( 康 ,烧 造 出 了许 许 多 多 的 旷 世 奇 珍 。从 唐 朝 、 五 代 的 越 窑 青 瓷 、邢 窑 白瓷 , 代五 大官窑 ( 宋 官窑 、 窑 、 哥 汝窑 、 窑 、 钧
瓷 片 的价 值
瓷 片 的种 类 如此 繁 多。 那 么 ,什 么样 的
瓷片才 有收藏价 值 , 如何衡 量瓷 片的价 值呢?
圈
Fot n Pl z ru e a a
瓷片 : 残缺 的古代艺术 品
口 王帅
在 过去 人们 的 眼中 ,
美程 度是 衡量 其价 值和 财 重 要 标 准 ,残 次 和 缺 损
的 瓷 器 价 位 则 大 打 折 扣 ,破 碎 的 瓷 片 更 会 被 人 遗 忘 。然 而 ,这 些被 古人 当成 “ 垃圾 ” 扔 掉 的 瓷 片 , 在 今 天 则成 为 了一些 现 代人 追 逐 和 收 藏 的 目标 , 成 为
一
代未 有 之 奇 ” 的 永 宣 青 花 所 独 具 的 魅 力 ,
留恋 于 成 化斗 彩的 彩 瓷 艺 术 杰作 ,更可 体 味 “ 中西合 璧 ”所 创造 的艺 术巅 峰—— 清代 珐琅
彩。
传 世 的器 物 为我 们 勾勒 了陶 瓷 艺术 的整 体 轮 廓 ,但 朝 代 的 更 迭及 外 敌 入 侵 则会 黯淡 我 们 对 某 段 历 史 的认 识 。 为此 ,遗 存 的 古瓷 片则 有机 会填 补 陶瓷 艺术 历史 上 出现 的空 白, 为我们提 供 了解开某些 谜 团的钥匙 。 朱元璋建立 明朝后是 否开始官窑烧造 ,
直 观 的信 息 ,深 刻地 领 会古 陶 瓷鉴 赏的 真谛 ,
古 瓷 片 无 疑是 我 们 最 好 的研 究对 象 。在 故 宫 博 物 院 ,就 有 专 门 的 古 陶瓷 窑 址 标 本 展 览 , 汇 集 了故 宫博 物 院 的 陶瓷 工作 者 赴 全 国各 地 古 窑址采 集的大 量瓷 片标 本 。 透 过古 瓷片 ,我 们可以沉 醉于越 窑那 “ 九 秋 风霜越 窑开 , 夺得 千峰翠 色来 ”的迷 人翠 色 , 探 寻 汝 窑 那 “ 宋 青 窑 建汝 州 ,传 闻玛 瑙 末 赵 为油”神 秘的玛 瑙釉 ,深刻 理解被 称颂 为 “ 开
镇 等 历 史 古 都 ,逐 步 发 展 起 了一 批 以 古 瓷 片 为收 藏 目 的藏 友 , 标 他们 或 以官窑 、 以窑 口、 或
或 以 内 容 为专 题 ,搜 集 了大 量 被 人遗 忘 的瓷 片 珍 宝 。通 过 日积 月 累 ,有 些 人 的古 瓷 片 收 藏 渐成 规 模 ,甚 至 办起 了专 门 展示 瓷 片的 私
人博物 馆 。
、
清 : 熙莲 生贵 子 ( 康 花款 、民窑 )
收藏 瓷片的缘由
碎 瓷 片 真 的 有 价 值 吗? 答 案 是 肯 定 的 。 其 实 ,古 瓷 片 就 如 同项 链 上 的 珍 珠 ,一 串珍
珠 项链 既 使断 裂 了,每 一粒 珍 珠仍 然 有价 值 ,
古 瓷 片 同样具 有 与生 俱 来 、不 可 复制 的价 值 。 它 是 我 们 学 习 鉴 赏 古 瓷 的 最好 老 师 ,也 是 我 们拾 遗补 缺不 可或 缺的 助手 。
我们 了解 中国古 代灿 烂 悠
瓷器 ,不 了的情 结
瓷 是 水 、火 、土 的 完美结 合 ,或端 庄 或 婀娜 的体 态 ,或精 细或 飘逸 的 画风 ,或 绚烂 或深 沉 的色彩 , 现 了中华 文化 “ 体 形” 和 “ ”的精 髓 。 因此 ,一直 以来 ,瓷 器 意 都是 国内外 艺术 品市场 追 逐的 焦点 ,精 品 瓷 器 的价 格 更是 扶 摇 直 上 。2 1 0 0年 l 0月 初 的 香 港 苏富 比秋 拍 会 上 ,估 价 3 0 0 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