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勇在于将谋
《孙子兵法》例释
《孙子兵法》例释前言:道生万物,万物亦归于道。
阅读经典也一样,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通过阅读,去体悟经典中的道意。
如果一味跟着经典走,卷帙繁浩,犹如苦海无涯。
道之在军,便是军神,大家细细体悟,会发现《孙子兵法》和《道德经》有很多相似之处,祝大家早日明悟自己的道,明白自己的天赋使命,从而一往直前。
经典读起来与看起来,体会有所不同,建议大家可以读一读,文末链接直达原文。
始计篇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慎重考察研究。
故经之以五事,校(jiào)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因此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从而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一是道,二是天时,三是战场的地利,四是将领,五是严谨的军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不会惧怕危险。
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
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
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取胜。
因而,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
这些条件是:双方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哪一方天时、地利占得多?哪一方军中法令执行得好?哪一方兵力更强大?哪一方士兵更训练有素?哪一方奖赏与惩罚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
曾国藩名人名言短句80句
曾国藩名人名言短句80句1、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2、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
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3、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4、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5、弟处在这种百事都不顺利的时候,也只有采取逆来顺受的法子,依旧不外乎悔字诀、硬字诀而已。
6、纪泽尽管身体薄弱,但保养的方法,也只有在慎重对待饮食,节制嗜好欲望上,绝对不在服药上。
7、我们互相砥砺,重要的是应当以声望超过实情为切戒。
8、我身在军营中,颇为有以诗文而荒废正务的现象,以后当切为警戒。
9、至作文,则所以浦此心之灵机也。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曾国藩书信》。
10、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涂,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曾国藩书信》。
11、立法不难,行法为难。
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
——《曾国藩书信》。
12、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
——《曾国藩书信》。
13、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曾国藩书信》。
14、未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劳,而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能忍饥耐寒,而临敌能忍饥耐寒者。
——《曾国藩书信》。
15、调军出战,不可太散。
——《曾国藩书信》。
16、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曾国藩书信》。
17、军事如枪法,门户宜紧;如拳法,有仲有缩。
若公人之太深,则有伸无缩矣。
——《曾国藩书信》。
18、古人用兵,最重”变化不测”四字。
——《曾国藩书信》。
19、凡用兵最重气势二字。
兵勇之力,须常留其有余,乃能养其锐气,缩地约守,亦所以蓄气也。
——《曾国藩书信》。
20、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家书》21、用工不可拘苦,须探讨些趣味出来。
国学大师鬼谷子
国学大师鬼谷子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为老子弟子。
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鬼谷子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
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
这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鬼谷子的言传身教。
鬼谷子奇谋10条,看透了人心人性!1、天下时势所谓天下之时,就是天下大势的运动趋向。
所谓天下之势,就是推动天下大势的各种力道。
如果把天下比做大海,风向是时,因风而动的潮流是势。
把握时势,就是弄潮。
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
圣人知时识势,因时用势,因而治世。
奸贼逆时生势,因而乱世。
2、揣天下揣情就是度量他人之心。
若是揣人,则要察其言,观其色,闻其声,视其行,然后推知其心之所趋。
若是揣天下,则要透视国情,观其货财之有无,人民之多少,地形之险易,军力之强弱,君臣之贤愚,天时之福祸,民心之向背,然后推知其国运是盛是衰,是兴是亡。
3、谋定而后动弈棋离不开棋子,你们各人掌握的一百八十块棋子,置于盒中永远都是死棋,只有置于局中,才会生动,才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若是一子落错,轻则失地损兵,重则全局皆输,是以任何落子,必谋定而后动。
4、机心与道心机心是术,若无道心统御,术越高,行越偏,到头来不仅难成大器,只怕想保自身,也是难能。
世上多少人沉迷于此,祸及自身,殃及他人。
5、悟道的四重境界悟道可有四重境界,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再为见道,终为得道。
春秋鲁人仲尼闻道,但不知其所以然,于是不辞劳苦,赶赴洛阳,问道于先圣老聃。
先圣论道三日,仲尼由是知道,大悟人世之理,遂立儒家之言。
由此可见,“知道”二字,甚了不起。
6、术与道任何学问都有术道之分。
《孙子兵法》论述题复习训练试题及答案
《孙子兵法》论述题复习训练试题及答案1、试述《孙子兵法》中对将帅的具体要求。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书的瑰宝,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及其具有高度实战指导意义的方略计谋,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古今中外兵家所推崇。
《孙子兵法》中对将帅的重视以及对优秀将帅的要求,论述极为详尽,占篇幅也相当大,十三篇处处言将帅,其实《孙子兵法》就是一部论述将帅的兵法。
一、为将之道,重在“智”、“勇”双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选将用将,历来被作为关系国家安危的重要问题被关注。
孙子在兵法中把选将用将的标准概括为五条,即“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曹操称此为“五德”。
孙子把“智”放在将帅“五德”之首,足见孙子对将帅智力才能的重视。
“智”就是智慧,知识渊博,多谋善断,能正确认识事物,预见事态变化,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战胜敌对势力的能力。
孙子认为为将者首先要有“智”,作为将帅,必须要有智慧,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以“智”取胜。
孙子要求将帅至少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预知胜负的能力;二是多谋善断的能力;三是临机应变的能力。
同时孙子还要求将帅至少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要“知天知地”;二是要“知彼知己”;三是要知道士卒是否“能用”,将领是否“有能”;四是要知“战道”,即要知道战争规律。
“两强相遇勇者胜”。
孙子言智,也言勇。
“勇”就是果敢,锐意进取,不避风险,不怕牺牲,尽守职责。
“勇”在兵战中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为将者要有勇于面对风险,并有敢于承担风险和敢于拍板的胆略。
只要有了“勇”才能当机立断。
但有“勇”还要有“谋”,兵战必须要以“智谋”为基础,而不是一味盲目地蛮干,有“勇”无“谋”只会坏事。
孙子主张将帅具备高超智慧的同时,也应具备非凡的气概和胆略,应当智勇兼备。
孙子在兵法中所倡导的“勇”不是只知斗力而不知斗智的匹夫之勇。
而是勇于决断,勇于承担责任的大智大勇。
换句话说,将帅要有独自见解,勇于在重大问题上果敢决策,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决断。
《孙子兵法》读后感(精选10篇)
《孙子兵法》读后感(精选10篇)《孙子兵法》读后感1双休日,我和爸爸去逛书店,我一眼挑中了摆在书架最高端的孙子兵法,因为我早就听说书中记载了许多对军事的独到见习以及让人防不胜防的军事策略。
故事主要讲了,《孙子兵法》由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所作。
里面记载了各种军事策略,以及兵法范例从古至今,无一缺漏。
而其中最令我深刻的一则故事是《兵者,国之大事》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想要保卫国家,捍卫名族的话一定是从政治。
天时。
地利。
将领。
法志这五点来判断的。
可见想要打好一场仗也是需要内因和外因来配合的。
只要自己的武将好而且占尽天时地利这场战争的胜利权非你莫属,换言之我们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不仅学习环境要好,而且还要自己爱学习,这样才能读好书。
曾经又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背课文,可我不愿意背,在家里开小差耗时间,老爸见了批评道:“现在学习环境那末好,为什莫不好好珍惜呢,而且我们逼你学习,你永远读不好,只有自己肯学,我深受感悟。
也有一次临近期末大考了,我由于自己要学,而老师讲的是关键的考试知识,我做好了充分的考前准备,因此我取的了有意的成绩。
我从《知者,国之大事》这则故事中我体会到要想打好一场仗不光光需要地面上的优势,还要自己的将领会打仗。
想要学好习不光光要老师好。
环境好。
而且还要自己爱学习。
肯学习。
《孙子兵法》读后感2书柜里面的书不下上百本,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那本博大精深的恢宏著作《孙子兵法》,可谓:“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首先,喜欢《孙子兵法》这本书是为作者的意志力所折服。
其作者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
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
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
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
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
作为一个双腿残疾,行动不能自如的人,他忍辱负重的坚强意志力、对待自己的人生理想永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理念对我个人有着超强的震撼力。
语文:论据和论证知识提要
兵勇在于将谋———论据和论证福州第十一中学林人兵书说:“兵贵勇,将贵谋。
兵之勇,得于将之谋。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论据如士卒,论证如将领:精兵勇猛在于良将的智谋。
典型丰富的论据材料,需要多样而因文而异的论证方法去组织论据,才能充分有力地论证论点。
第一节论据和论证知识提要一、论据(一)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二)论据的类型:1.事实论据:①具体的事例(史实和现实); ②概括的事实;③统计数字,图表; ④亲身经历、感受。
【说明】概括的事实是一般人都经历过或了解的事,举例只要用三两句话叙述做什么事,怎么做,结果怎样。
如“有的人做事无一定计划,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结果一事无成”,“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
他们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
2.理论论据:①前人的经典著作、名人名言; ②民间的谚语、俗语;③科学上的公理、规律; ④社会生活中的公理。
【说明】“社会生活中的公理”即社会公认的道理,是经过人类长期实践的反复考验,不需要再加证明的道理。
如“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三)使用论据材料的要求:1.确凿性。
必须选择准确可靠的事实。
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权威性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
2.典型性。
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一般性质。
3.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性。
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的。
切忌出现与证明论论据对于所论证的论点是足够的和必要的,并且是作了具体分析....点无关的内容。
【例】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
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顾颉刚《怀疑与学问》【说明】以上文段的论点是“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贾谊《过秦论》原文译文鉴赏
贾谊《过秦论》原⽂|译⽂|鉴赏 《过秦论》共有三篇。
中写得最好、影响最⼤的是第⼀篇。
它最早附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篇末,列为第⼆篇;后来褚少孙补《史记》,⼜把它单独附在《陈涉世家》的篇末。
下⾯⼀起欣赏这篇古⽂吧! 贾谊《过秦论》原⽂ 上篇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荒之⼼。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诸侯。
于是秦⼈拱⼿⽽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合从缔交,相与为⼀。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忠信,宽厚⽽爱⼈,尊贤⽽重⼠,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之众。
于是六国之⼠,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攻秦。
秦⼈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不敢进。
秦⽆亡⽮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赂秦。
秦有余⼒⽽制其弊,追亡逐北,伏⼫百万,流⾎漂橹。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
强国请服,弱国⼊朝。
延及孝⽂王、庄襄王,享国之⽇浅,国家⽆事。
及⾄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御宇内,吞⼆周⽽亡诸侯,履⾄尊⽽制六合,执敲扑⽽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
胡⼈不敢南下⽽牧马,⼠不敢弯⼸⽽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以愚黔⾸;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关于用兵的句子
关于用兵的句子1、上等的用兵之策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才是攻城。
攻城才是下下策,只有万不得已之时才使用。
作者:玄色出处:哑舍·零2、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
作者:陈澹然出处:寤言二迁都建藩议3、用药如用兵作者:民谚4、“小君……”秦守的声音在电话线那头响起,木文君眼前开始条件反射的出现隐隐的血丝……“你一个星期没在公司露脸了。
”男人的声音用电波传过来,听不出喜怒,更让人不安。
“是,老总……最近没有我的活儿,所以我在家待命,时刻准备着。
”“那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你该为我抛头颅洒热血了。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话你自己记好,你也知道我治军严谨,临阵逃脱者斩立决。
”“皇天后土,我心可表。
”作者:妖舟出处:弟弟都是狼5、胜事如用兵,愈多愈难作者:袁枚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7、取舍之际如用兵,应用之妙,存乎一心8、田兰芳《云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袁可立孙)墓志铭》:公(袁赋诚)历陈开荒投献之由,且言两山用兵之后,村落成墟,虽西山有数家存,皆朝不保夕。
9、很久以前,师傅就跟我说过:‘兵者,凶器也;争者,逆也,故不得已而用之。
’《孙子》开篇也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我的所有用兵之能,都来自这些先贤,我不能违背这一行的宗旨。
对战争来说,没有比目的更重要的了。
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是止戈为武,是用少量的伤亡制止更多的伤亡,而不是反过来。
你明白吗?作者:钱莉芳出处:天意: 星云特刊10、故兵有全胜,敌有全因。
昔者良将之用兵,有馈箪醪者,使投诸河,与士卒同流而饮。
作者:黄石公11、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先忤而后合,前冥而后明.若鬼之无迹,若水之无创.故所向非所之也,所见非所谋也.举措动静,莫能识也.若雷之击,不可为备.所用不复,故胜可百全.与玄明通,莫知其门,是谓至神.出处:淮南子·兵略训12、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
诸葛亮《兵法二十四篇》新年必读
诸葛亮《兵法二十四篇》新年必读兵权原文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
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
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译文所谓兵权,就是将帅统率三军的权力,它是将帅建立自己的威信的关键。
将帅掌握了兵权,就抓住了统领军队的要点,好象一只猛虎,插上了双翼一般,不仅有威势而且能翱翔四海,遇到任何情况都能灵活应变,占据主动。
反之,将帅如果失去了这个权力,不能指挥军队,就好象鱼、龙离开了江湖,想要求得在海洋中遨游的自由,在浪涛中奔驰嬉戏,也是不可能的。
逐恶原文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垮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
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
译文不论是治军还是理国,有五种人需要对之注意,他们是国家、军队混乱的祸患。
这五种人是:私结朋党,搞小团体,专爱讥毁、打击有才德的人;在衣服上奢侈、浪费、穿戴与众不同的帽子、服饰、虚荣心重、哗众取宠的人;不切实际地夸大盅感民众人,制造谣言欺诈视听的人;专门搬弄是非,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兴师动众的人;非常在意自己的个人得失,暗中与敌人勾结在一起的人。
这五种虚伪奸诈、德行败坏的小人,对他们只能远离而不可亲近。
知人性原文夫知人性,莫难察焉。
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占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译文世界上没有比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要困难的事情。
每个人的善、恶程度不同,本性与外表也是不统一的。
有的人外貌温良却行为奸诈,有的人情态恭谦却心怀欺骗,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而实际上却很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尽全力但实际上却另有图谋。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孙子兵法核心思想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孙子兵法核心思孙子兵法核心思想篇(一):简述孙子兵法主要内容《孙子兵法》,孙武撰。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年齐国人,生卒年月未见史载,约与孔丘同时期。
他是陈国公子完的后裔,陈完因内乱逃奔齐国,并改姓陈为田。
田完的五世孙、孙武的祖父田书因“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乐安(今山东惠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后来,因齐国政局动荡不安,孙武由齐国到了吴国。
经伍子胥引荐,以自著兵法十三篇晋见吴王阖庐,得到吴王的重用,任为将军,帮助吴王经国治军,“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史记•孙吴列传》)《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简称《孙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宋代朝廷颁定的“武经七书”之一。
它系由孙武草创,后经其门弟子整理而成,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原书十三篇。
《孙子兵法》在战国末期和汉初已很流行,当时流行的就是“十三篇”文本,“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
”(《史记•孙吴列传》)到汉成帝时,任宏论次兵书,定著《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
根据山东银雀山西汉墓发掘出的竹简《孙子兵法》和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115号西汉墓发掘出的木简《孙子兵法》佚文,以及流传至今的《史记•孙吴列传》,均有“十三篇”的记载,说明“十三篇”是《孙子兵法》的本文。
“十三篇”之外的六十九篇和图九卷可能是后人附益的内容。
东汉末年,曹操删去了附益的部分,专为“十三篇”作注,恢复了“十三篇”的本来面目,使“十三篇”得以完整地流传至今。
其他六十九篇和图九卷先后佚失。
但从银雀山汉墓竹简和上孙家寨汉墓木简的《孙子》佚文以及散见在史书、类书中的《孙子》佚文看,《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也确实存世过,任宏、班固的著录是有根据的。
今存《孙子兵法》约五千九百字,共十三篇:第一《计篇》,主要论述研究和谋划战争的重要性,通过战略运筹和主观指导能力的分析,以求得对战争胜负的预见,提出了“五事”“七计”、“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军事原则;第二《作战篇》,主要讨论物力、财力、人力与战争的关系,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和“因粮于敌”的原则;第三《谋攻篇》,主要论述“上兵伐谋”的“全胜”思想,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规律;第四《形篇》,主要论述战争必须具备客观物质力量即军事实力,中心讲“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第五《势篇》,主要论述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实行作战指挥问题,通过灵活地变换战术和正确地使用兵力,造成锐不可挡的有利态势;第六《虚实篇》,主要论述作战指挥中要“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因敌而制胜”,中心讲用“示形”欺骗敌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第七《军争篇》,主要论述争取战场主动权的问题,提出了“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军事原则;第八《九变篇》,主要论述根据各种战场情况灵活运用军事原则的问题,提出了“必杂于利害”、“君命有所不受”的思想;第九《行军篇》,主要论述行军、宿营和作战的组织指挥及利用地形地物、侦察判断敌情的问题;第十《地形篇》,主要论述地形的种类与作战的关系及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行动原则,还提出了“视卒如爱子”的观点;第十一《九地篇》,主要论述九种不同作战地区及其用兵原则,提出了“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的突然袭击的作战思想;第十二《火攻篇》,主要论述火攻的种类、条件和实施方法。
关于描写勇敢顽强的四字成语
关于描写勇敢顽强的四字成语1. 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
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2. 威武不屈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
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
表示坚贞顽强。
3. 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4. 毅然决然毅然:顽强地;决然:坚决地。
意志坚决,毫不犹豫。
5. 不挠不屈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6. 擐甲挥戈擐:穿上。
甲:铠甲。
戈:武器。
身穿铠甲,手持武器。
形容全副武装,英勇顽强。
亦作“擐甲操戈”、“擐甲持戈”。
7. 裹血力战〖解释〗犹言浴血奋战。
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8. 瞋目扼腕形容愤怒、勇敢的样子9. 慷慨就义慷慨:意气昂扬。
勇敢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10. 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
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11. 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12. 怯防勇战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13. 群威群胆威:力量;胆:胆识。
集中群众的力量和胆识。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14. 杀敌致果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
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15. 挺身而出挺身:撑直身体。
挺直身体站出来。
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16. 勇而无谋谋:计谋。
虽然勇敢,但没有智谋。
17.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18. 勇猛精进原意是勤奋修行。
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19. 勇冠三军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
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20. 智勇双全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21. 扯鼓夺旗形容作战勇敢。
22. 大勇若怯怯:怯儒。
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
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23. 蹈锋饮血形容勇敢,不怕牺牲。
24. 兼人之勇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
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
形容十分勇敢。
25. 精进勇猛原意是勤奋修行。
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26. 临难不避避:回避。
到了危难之时并不躲避。
形容勇敢胆大。
27. 匹马一麾一匹马一杆旗。
为将者智信仁勇严
为将者智信仁勇严展开全文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为将者,当上识天文下知地利中通人和,当披肩执锐,勇于身先士卒,临难不顾,赏必行,罚必信,当剿其敌军,抚敌民心,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当还功与众,退赏为兵,当不以败为耻,不以胜为骄,当执法无情,守法当先,治兵有道,领军有方,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当识人才,用贤才,交良友,行正道,收民心,整军心,明大义,掌天地!夫将者,军之主也。
为人主者,首务修德。
德之不休,则无以服众也;众不服则令难行;令难行则军不整肃;军不整肃则进退无法,攻守无度;进退无法,攻守无度者,乱军也;军乱则危,危则必败!修德者,在体恤士卒,在将心比心,在以己推人;古人云:“君之视民如股肱,则民视君如腹心;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军中亦然。
将待卒若手足,卒视将若腹心;以腹心而运手足,则腹心动,而手足应;腹心动而手足应者,则一军若一人焉;一军若一人,众志成城也;众志成城,则攻如利刃,守若金汤;诚如是,则所向披靡也!修德者,在善知人,在善用人。
子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是故,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则上下无怨;上下无怨则军心顺;军心顺则百事成。
修德者,在赏罚严明;赏罚不明,则弊窦生;弊窦生则相互猜忌;相互猜忌则言路不通;言路不通则主将敝听;主将敝听则民意不上达,政令不下传;若此,则军心散;军心散,则攻而无力,守而不固;此等军若蛛丝悬卵,其危可知矣!夫将者,文应有韩柳欧苏之才;武应具起剪颇牧之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临大节而不屈;赴大难而不惧;决断处如利刃之剖嫩瓠,缱倦时若细柳之揽春风;威而不怒,严而不酷。
兵贵精而不贵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古之言也。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此之谓为将者,不以一己之力争强好胜也;然则,不可以圣人之言而以偏概全也。
试问:设若敌兵未至,而主将先怯而走之,可乎?纵使我之兵强如百炼精钢,然敌百倍、千倍于我,可胜乎?未必然也。
中国古代“兵法”战术战略经典名言名句!治兵以信,求胜以奇。
中国古代“兵法”战术战略经典名言名句!治兵以信,求胜以奇。
中国古代“兵法”战术战略经典名言名句!●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
军队中的事情,不能等待君王命令,所有决断应由将帅做出。
●出军行师,将在自专。
进退内御,则功难成。
自专:个人专断。
内御:受朝内君王驾御。
出兵打仗时,将帅对重大问题要自己决断;如果进攻或退却都由朝内君王决定,就大功难成。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善于打仗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后发兵而先到达战地,这是用兵的重要方法。
●柔能制刚,弱能胜强。
柔:柔韧,与“刚”相对。
制:制约。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在作战时,先动手就能牵制敌人,后动手就会被敌人控制。
●先发制人,此机不可失也。
在作战时要先于敌人行动,这个机会不可错过。
●道贵制人而不贵制于人,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遵命。
用兵的原则,最重要的是牵制敌人而不被敌人牵制。
能牵制敌人就掌握了主动权,被敌人牵制就只能由敌人摆布。
●战而后阵,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一旦确定打仗之后就要布阵,这是用兵的常规;而布阵的巧妙,全在于将帅的用心谋划。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我兵力集中,敌兵力分散,这样我就能以优势兵力把分散之敌各个击破。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部署兵力少是因为到处分兵防御敌人,部署兵力多是因为能使敌人到处分兵防御我。
●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备:防御。
寡:少。
指兵力少。
无所不备:指到处分兵防御。
●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
用兵的方法,全军人多,必有分散与集中使用兵力的变化。
●五指之更弹,不若拳手之一挃;万人之更替,不如百人之俱至也。
挃:捣击。
用五个手指轮番弹击,不如握拳一击。
一万人轮流作战,不如一百人一起攻击。
●兵一分一合,以敌为变也。
兵力的分散与集中,要根据敌人情况而定。
●善用兵者以少为多,不善用兵者虽多而愈少也。
兵家对将领的基本要求
兵家对将领的基本要求《孙子兵法·计篇》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就是说,作为将领必须具备多谋善断、赏罚有信、爱护士卒、勇敢坚定、明法审令五项标准,后人称之为“五德”。
这并不能概括孙武对将领素质的要求。
他在《九变》篇中还写道:“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
”这是从将领性格方面考虑的,补充了“五德”的不足。
“勇”是美德,但“必死”、鲁莽就可能被敌诱杀;“爱人”是美德,但过分爱民则会因掩护民众而导致烦劳;“廉”是美德,但过分廉洁自爱亦会因受不起敌人的侮辱,而失去理智。
至于贪生怕死,一触即发的将领,自然是不堪大任的。
这样,孙武就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将领应当具备的素质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2.2 “三具”论《管子》认为,“为兵之数,……在于遍知天下,而遍知天下无敌。
”[4]为此,将领必须“三具”,即要“知形”、“知能”、“知意”:“人之众寡,士之粗精,器之功苦,尽知之,此乃知形者也;知形不如知能;知能不如知意。
故主兵必参具者也。
[5]所谓“知形”,就是要认识敌我双方军事物质力量的“轻重强弱之形”;“知能”,就是要认识敌我双方将领的才能;“知意”,就是要认识敌我双方军事行动的意图。
作为将领必须具备这三方面的能力,才能“闻无极”,“见未形”。
2.3 “五德”论《司马法》认为,将领必须具备“仁”、“勇”、“智”、“义”、“信”等条件。
“凡民,以仁救,以义战,以智决,以勇斗,以信专,以利动,以功胜。
故心中仁,行中义,堪物智也,堪大勇也,堪久信也。
”[6]将领的思想要合乎“仁”,行为要合乎“义”,处理事务要靠“智”,制服强敌要靠“勇”,长久地赢得人心要靠“信”。
2.4 “五慎四德”论《吴子兵法》把将领的素质概括为“总文武,兼刚柔”,要求将领文武兼备、智勇双全。
在此思想指导下,作者具体提出“五慎四德”的要求:“故将之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约。
《反经》惧诫原文及译文
《反经》惧诫原文及译文惧诫作者:赵蕤《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书》曰:“抚我则后,虐我则仇。
”《尸子》曰:“昔周公反政,孔子非之曰:‘周公其不圣乎!以天下让,不为兆人也。
’”(议曰:昔尧称:“吾以天下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吾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遂禅于舜。
”今周公不以天下为务,而自取让名,非为圣达节者也,故孔子非之。
)董生曰:“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
”古语曰:“穷鼠嚙狸,匹夫奔万乘。
”故黄石公曰:“君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
”孙卿曰:“能除患则为福,不能则为贼。
”(孙卿子曰:“昔者天子初即位。
上卿进曰:‘能除患则为福,不能则为贼。
’授天子一策。
中卿进曰:‘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因,因则祸不御。
’授天子二策。
下卿进曰:‘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
豫哉!豫哉!’授天子三策。
此诫之至也。
”)何以明之?昔文王在酆,召太公曰:“商王罪杀不辜,汝尚助余忧人,今我何如?”太公曰:“王其修身、下贤、惠人,以观天道。
天道无殃,不可以先唱;人道无灾,不可以先谋。
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
与民同利,同利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
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渠堑而守。
利人者,天下启之;害人者,天下闭之。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取天下若逐野兽,得之而天下皆有分肉。
若同舟而济,皆同其利;舟败,皆同其害。
然则皆有启之,无有闭之者矣。
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
(议曰:沛公之起也,虎啸丰谷,饮马秦川,财宝无所收,妇女无所取,降城则以侯其将,得赂则以分其士而已。
无私焉,所私者,私于天下也。
故老子曰:“夫唯不私,故能成其私。
”是知无取人,是乃大取也。
)取民者,民利之;取国者,国利之;取天下者,天下利之。
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
宋史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宋史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
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
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
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
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时杨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遂罢存中。
中贵人有市北方珍玩以进者,游奏:‚陛下以‘损’名斋,自经籍翰墨外,屏而不御。
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应诏言:‚非宗室外家,虽实有勋劳,毋得辄加王爵。
顷者有以师傅而领殿前都指挥使,复有以太尉而领阁门事,渎乱名器,乞加订正。
‛迁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
史浩、黄祖舜荐游善词章,谙典故,召见,上曰:‚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
‛遂赐进士出身。
入对,言:‚陛下初即位,乃信诏令以示人之时,而官吏将帅一切玩习,宜取其尤沮格者,与众弃之。
‛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
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
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
吴璘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
游请以玠子拱代挺。
炎曰:‚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
‛游曰:‚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
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
‛及挺子曦叛,游言始验。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
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
江西水灾。
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
‛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
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
‛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
‛除军器少监。
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
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
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盖有先见之明焉。
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4.下列各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荫补登仕郎荫:因祖宗功德B.有市北方珍玩市:买C.渎乱名器渎:贪污D.谙典故谙:熟悉5.下列各项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2分)A.由是为所嫉B.炎莫谁何C.不拘礼法D.见讥清议。
勇组词4字
勇组词4个字
勇贯三军血气之勇馀勇可贾奋勇当先予智予勇勇猛果敢奋勇前进有勇有谋勇于自责有勇知方勇挑重担贲育之勇续美勇传愈战愈勇骁勇善战智名勇功大勇无谋精进勇猛急流勇进勇动多怨好勇疾贫勇而无谋见义勇为将勇兵雄勇庐闲诘使智使勇余勇可贾一勇之夫勇于探索兼人之勇勇往直前兵勇将猛游兵散勇敢勇当先勇冠三军勇退急流勤奋勇敢万夫之勇急流勇退自矜其勇勇夺桂冠慈故能勇匹夫之勇勤劳勇敢勇者无畏智名勇功散兵游勇激流勇退勇敢机智勇动多怨有勇无谋小怯大勇心怀孤勇将勇兵雄勇猛精进奋勇争先英勇善战一勇之夫智勇双全装怯作勇血气方勇兵勇将猛大智大勇一夫之勇勇于担当勇退急流大勇若怯恃勇轻敌知耻后勇自矜其勇好勇斗狠溃兵游勇英勇无畏勤劳勇敢奋勇当先馀勇可贾鼓足勇气激流勇退有勇有谋奋勇前进何以言勇小怯大勇贲育之勇勇挑重担
勇者无敌使智使勇血气之勇勇贯三军英勇顽强兼人之勇勇往直前予智予勇一腔愚勇敢勇当先勇冠三军勇于自责勇者无惧万夫之勇急流勇退续美勇传自告奋勇慈故能勇匹夫之勇大勇无谋智勇双全游兵散勇散兵游勇好勇疾贫大智大勇勤奋勇敢有勇无谋勇庐闲诘大勇若怯勇夺桂冠勇猛精进勇于探索好勇斗狠勇者无畏。
勇的四字成语是
勇的四字成语是勇往直前、自告奋勇、骁勇善战、急流勇进、见义勇为、余勇可贾、智勇双全、急流勇退、大智大勇、智名勇功、有勇有谋、一勇之夫、自矜其勇、怯防勇战、小怯大勇、勇猛精进、万夫之勇、激流勇退、勇而无谋、奋勇争先、贲育之勇、大勇若怯、散兵游勇、勤劳勇敢、使智使勇、将勇兵雄、装怯作勇、有勇知方、无拳无勇、慈故能勇勇者不惧、勇退急流、有勇无谋、好勇斗狠、兼人之勇、兵勇将猛、兵强将勇、勇动多怨、勇猛果敢、勇猛直前、恃勇轻敌、勇冠三军、猪突豨勇、血气之勇将勇兵雄: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
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
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英勇善战:十分勇敢而且善于作战血气之勇:指凭一时感情冲动产生的勇气。
万夫不当之勇:当:抵挡。
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
形容非常勇敢。
使智使勇:使:用。
用人所长,以收其功。
恃勇轻敌:恃:倚仗,仗恃。
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对手放在心上。
猪突豨勇:豨:野猪。
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智勇兼全:既有智谋,又有勇气,二者兼备。
装怯作勇:本来胆怯,却装出勇敢的样子。
勇猛精进:原意是勤奋修行。
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有勇知方:有勇气且知道义。
一夫之勇:犹言匹夫之勇。
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勇猛果敢:形容处事勇敢决断。
勇者不惧:惧:害怕。
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无拳无勇:拳:力气,力量。
没有武力,也没有勇气。
怯防勇战: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溃兵游勇:指逃散的士兵。
兼人之勇: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
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
形容十分勇敢。
精进勇猛:原意是勤奋修行。
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好勇斗狠:狠:暴戾,凶恶,残忍。
爱逞威风,喜欢斗欧。
形容人凶强好斗。
敢勇当先:犹奋勇当先。
比喻勇于承担重任,领头去干。
大勇若怯:怯:怯儒。
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
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兵强将勇:兵力强盛,将领勇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兵勇在于将谋-----论据和论证兵书说:“兵贵勇,将贵谋。
兵之勇,得于将之谋。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论据如士卒,论证如将领:精兵勇猛在于良将的智谋。
典型丰富的论据材料,需要多样而因文而异的论证方法去组织论据,才能充分有力地论证论点。
怎样选择和编写论据材料一、如何开启思路,搜寻和积累论据材料?(一)注意建立个性化的资料库。
要想在写作或作文考试时候能够文思泉涌,就要注重平日的积累,只有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使自己下笔如有神。
适当地背诵现成论据资料,特别是新鲜的资料,可以有利于开启思路,但是单纯的记忆背诵,不如每日花些许时间,将一两则课内外文字资料解读一番,并做几十字的笔记,不但能增强有意记忆的效果,而且更能够提高阅读、写作和语言运用等各方面的能力。
1.按一定顺序梳理并编排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关事例、故事、寓言、背诵的名言警句、诗词赋以及文史知识,编排成语故事,英语、政治、历史、生物、地理课本上所见到的事例。
各科课本内的故事较为熟悉,如果课后将其梳理一遍会加深印象,即使在考试时的紧张匆忙时刻,也容易搜寻和使用。
而且在课外从多方面联想,发掘材料的意义,就会发现别人从没有发现的道理,这种老题新作,就是创新。
【编排方法建议】⑪概括一句话事例或故事。
每个事例按照“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情、结果怎样”的内容,用一句话概述事例或成语故事,并且说明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论证什么道理。
如果一个事例可以多用,可以在事例后面注明可以论证的几个论点。
如果可能,建议从不同角度概述事例来论证几个论点。
每个论点用一个单句或一个复句概括事例来论证。
当然,这只是一种知识梳理的方法,用一句话提要,目的在于便于记忆和节省时间。
在写作实际应用时,你可以根据需要,还原材料;或者用几句话把问题说清。
这种做法不但可以加深你对所学事例的印象,而且可以提高审题立意能力,这也是语言运用的缩句训练,一举多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触龙说赵太后》Ⅰ、无私才能无畏——为了救国,触龙冒死进谏太后送子当人质。
(单句)Ⅱ、父母爱子则为之作长远打算——触龙劝谏太后,为让长安君今后能够立足于国而送他当人质解救国难。
(长单句,双宾句)——触龙要求送子参加皇宫卫队,让他为国建功立业。
(承接复句)Ⅲ、一片苦心,诚则生巧,巧言来自真心。
——触龙句句闲语闲情,步步委婉讽喻,危词警动,说服太后送子为人质。
(承接复句)Ⅳ、忠言未必逆耳——触龙话保健,论爱子,情理结合,说动太后为国送子当人质。
(承接复句)Ⅴ、说好话才能办成事——触龙夸太后为燕后“计深远”,剖析诸侯为子孙“计短”的教训,言之有理有据有情,打动太后送子当人质,为国立功。
(承接复句)——触龙以爱子为话题,沟通情感,说动太后送子当人质为国立功。
(承接复句)⑫抄写语文课文有关目录,并注明课文可以作为哪些论点的论据材料。
这种方法较为简易容易记忆。
【例】《邹忌讽齐王纳谏》①以小见大。
(以闺房琐事论邦国大计。
《古文观止》的编者赞叹:“千古臣谄君弊,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②寓教于乐。
(谈笑风生,于闺房私语趣事中引出严肃的谏题。
)③学会说话艺术,办好事情。
(从自身取譬,巧妙说理。
)以上加下划线的部分即论点提要。
整理时可以只整理论点。
但如果有好材料或想法可以用括弧加补充说明。
⑬把课文中的文史知识(主要是诗人生平事例)与有关诗文结合编写论据素材。
【例】杜甫忧国忧民,自家屋漏,疾病缠身,却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广寒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心声。
陆游心系国土,僵卧孤村,尚思戍守轮台;行将作古,仍望收复九州。
(改写诗句)这种训练,可以与文史知识记忆和古诗文背诵一起进行,使各种训练相辅相成,提高学习效果。
⑭把常见的名言警句和富有哲理意义的诗句一起编排。
【例】认识事物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还可以改写诗句:莫为浮云遮望眼,只缘明灯照心房。
)⑦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编排顺序和制作题库方法Ⅰ、可以以故事的主题或故事题材为分类标准,按主题或题材的第一字的字母顺序编排事例。
Ⅱ、因为一个故事给人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因此语文课内材料可以按语文书的册数及其课文目录编排。
Ⅲ、用文摘卡片分类制作材料,把卡片放进专门的抽屉或纸盒,并在每一类前用分类卡分割。
Ⅳ、用活页制作材料,在活页本前两页制作目录以便查寻。
Ⅴ、对于所学文史知识(文学家人物或事件)按时间顺序编排。
2.设置书报剪贴和读书笔记本。
书报剪贴本可以按内容题材编排。
在剪贴书报之后,在书报文章下面概述内容、提取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训练。
【训练示例】压缩下面一段来自网站的资料,并且从中提取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自信的价值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与了他,这是自1975年以来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总统后,又一学员登上了如此高的门槛。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著称于世,学会有一个传统,就是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要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生去完成。
克林顿当政期间,学会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内裤推销给现任总统,8年期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前8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个别学员甚至认为,这道必要实习题会和克林顿当政期间一样毫无结果,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少,再说即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们亲自购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亲自购买,也不一定赶上你去推销的时候。
然而,乔治·赫波特却做到了,并且没有花多少功夫。
一位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洲有一农场,里面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农场面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经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虽然从您现在的体质看,这种斧头显得太轻,因此你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这样一把斧头,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他给我汇来了15美元。
乔治·赫波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空置了26年,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就因为学会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不因有人说某一个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乔治·赫波特的故事在世界各大网站公布之后,一些读者纷纷搜索布鲁金斯学会,他们发现在该学会的网页上贴着这么一句格言: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答:【解题分析】原材料是一则消息报道,因此它在导语部分已经概述事情主要内容。
即介绍了人物、事件和结果。
但是这则消息的起因很重要,它是材料的主题所在,因此概括时不能遗漏。
【答案示例】Ⅰ.压缩文段: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为此布鲁金斯学会把刻有“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与了他,这是自1975年以来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总统后,又一学员登上了如此高不可攀的领奖台。
这项金靴子奖已空置了26年,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就因为学会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不因有人说某一个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Ⅱ.提取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信心常常使人得以征服他相信可以征服的困难。
分论点:①有信心的人往往可以变渺小成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②缺乏信心往往并非因为出现了困难,而出现困难常常却是因为缺乏信心。
这种积累论据资料的练习涵盖了审题、立意、编写论据和语言运用的训练。
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和考试的文段,也可以按照压缩文段和编写论点的方法积累起来编写论据资料集子。
3.报刊、杂志、电视和电脑网络的新闻时事、电视各种栏目中所播的事例。
儿时所听的故事记录和读后笔记本。
做法与上面一样,可以简单记录后压缩文段,而后提取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收入汇编本。
4.作文命题的提示语、文言阅读段、现代文阅读段、课外阅读材料摘录、概述本和读书笔记本。
5.仿句、扩句、缩句和变换句式练习。
将所做过的仿句、扩句、缩句和变换句式练习汇成一本,作为道理论据或者事实论据收集。
6.浏览名言警句格言词典和论据大全,摘录部分写成阅读笔记收存。
将名句作为中心论点,自己仿写两句作为分论点。
或者选择部分论据大全的材料,缩写、变换角度提取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收集成册。
这样经过消化后的书本材料,会记得更牢固,便于提取和使用。
(二)写作时,从题目(话题)或材料入手,寻求相似或相反的事件或相关的名言、警句、格言、俗语、成语和诗句。
认真审题、弄清楚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含义是开启材料之门的最重要的基础。
如2001年的高考作文话题“诚信”是诚实、守信用的意思。
如果全文只论诚实或者只论守信,那就失之偏颇了。
如果把它理解成真诚、信任、信心、诚恳等,那就有离题之嫌了。
因此只有审明题旨,才能开始搜寻论据材料。
因为论据的选择是典型的,所以我们可以思接千载,眼观八方,搜寻古今中外的事例作为论据材料;也可以选择身边小事,以小见大地论证论点。
1.从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本身入手,寻求相似事件和对立事件。
材料作文和部分话题作文的题目会提供一些材料,或要求你根据材料作文,或启迪你的思路。
我们可以据此展开联想,搜寻相似或相反的事例作为论据。
【训练示例】阅读下面作文试题,而后找出1—2则与至相似的材料作为编写论据素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A: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洗染店老板,小女儿嫁给雨伞店老板。
老太太天天为女儿担心:雨天,担心洗染店的衣服晾不干;晴天,生怕雨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
后来,有一个聪明人开导她:“老太太好福气啊,雨天,小女儿生意兴隆;晴天,大女儿顾客盈门。
您哪一天不快活啊!”B:妙极了!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C:快乐幸福是这样得来的么?D:阿Q!请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