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十二册教材分析与教法指导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十二册教材分析与教法指导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确立新三观,做好细致活——2006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第十二册小学语文教材分析与教法研究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周卫华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猪年好!首先恭贺大家新年大吉,万事如意,身体安康,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收益多多。
本次教材分析想和大家一起谈三个内容(上学期考试情况通报、教材分析、谈谈教材与教法、学生、考试的关系问题)。
一、考试情况通报率达3.48%。
约243位学生不及格。
大多数学校反映试卷符合要求,考出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但是也考不出高分。
有学校这样评价:“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比较全面的,知识考查也能突出重点,试题分量也适中,但试题难度稍难,尤其是课外阅读题的问答题,对于学生来说,要回答好这些问题,需要反复认真阅读,再加上认真地思考并运用综合的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完成得好。
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就不能把问答题完成好。
作文是学生较难把握的题目,且分值的比例也是很重的,稍有不慎,就更难得高分了。
本次作文是有选择的,对于写读后感,是学生的弱项,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不可能有很多的感悟没,但另一题自由写作,却又给学生框上了一个架子,学生一看到需要引用古诗文一、两局,成语至少用五个以上就不敢去写了,所以本次作文,学生得分并不高。
”通过考试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从试卷的容量,考核范围都十分科学合理的,通过实例对字词、语言的考核,从而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是否紧扣教材,在教学中是否切实抓好基础教育,是否注重双差生的成绩提高;在古诗词的考核上,检查了学生对课文中古诗词的掌握情况,又涉及到学生的课外诗词积累;在阅读模块中,内容较有深度,符合大纲语文阅读训练的要求及重点、通过综合实践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考察了课外知识的积累情况,题型灵活,为学生川摄了自由充分的空间。
六年级知识面适中,重难点突出,课外阅读题较难。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二册)《白衣天使》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二册)《白衣天使》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二册)《白衣天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南丁格尔的事迹。
2、采用自由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完成对课文的了解。
3、引导学生进行中心思想的渗透理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中心思想的渗透理解。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体会白衣天使这一职业的神圣和崇高。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都知道白衣天使吧,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献身护理的南丁格尔护士职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于1820年出生于意大利富裕的天主教家庭,年幼时,随父亲侨居在英国。
长大后,自愿放弃安逸舒服的生活,随军到前线率领一班护士去做救护伤员的工作。
当时用品奇缺,卫生极差,而且耶里的医生对她还抱有敌视态度。
但她抱着崇高的理想,战胜了一切困难,她的努力,竟使军医院面貌改观,以致士兵们都称她是“提灯女士”。
1856年,她被提升为军医院妇女护理部总监。
次年,由于她的努力,成立了皇家陆军卫生委员会,又在当年建立起军医学校。
1860年,她用公众捐助的南丁格尔基金在圣托马斯医院内建立了南丁格尔护士学校,这是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以后她又创立了助产士及济贫护士的培训工作,她的成绩卓著。
一位大家的闺秀,在家丰衣足食,自己可以不动手,还有婢仆来伺候,岂不快乐终生吗?但为何南丁格尔放弃享受,反而自找苦受,去服事脏污累人的病人呢?这还要请南丁格尔自己来回答。
她在1850年的日记中写着下面这些话:“我今年刚好三十岁,正和耶稣开始出来传教、奉行他的使命的那一年的年纪相同。
从今以后,我不能再做儿戏的事,不能再有无谓的思想,不能再谈恋爱和婚姻。
主啊!求你使我今后常能想到你的旨意”。
原来南丁格尔有着更高的目标,她的虔诚信仰使她发出了炽热的爱,她效法耶稣去服务有疾苦的人。
她曾给她的姑母写信说:“无论什么事,必须以天主的爱作基础。
【VIP专享】北师大版第十二册全册教案设计
句子。
4、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
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在继续训练从内容到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阅读有自已
的见解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听过的故事。在口语交际中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能
与别人讨论、商量。整体感受课文内容非常重要,特别重视情感的介入——感知、感受、感悟。
按住 Ctrl 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书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由主体课文,拓展阅读,语文天地和单元小结四个部分组成。
主体课文下设两个思考题(内容/形式)主体课文侧面设“小资料——我的视角——我的摘录笔记”
三个栏目,语文天地包括“日记月累——综合活动——单元小结”三部分内容。语文学习是从多
“把阅读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朗读,启发他们想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5、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
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抓住要点缩写课文。学写读书笔记。养成认真修改自
己作文的习惯。
【全册教学重难点】
同教学目标 3——5
【全册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高尚
第二单元 美与丑
第三单元 母亲河
第四单元 体育
第五单元 往事
第六单元 战争
第七单元 地球家庭 11 课时
第八单元 岁寒三友 14 课时
习作
复习、练习课
总课时
13 课时
14 课时
11 课时
11 课时
14 课时
11 课时
32 课时
22 课时
151 课时
北师大版十一、十二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
北师大版十二册教材分析及知识点六年级下册共8个主题单元。
分别是“乐趣、遗迹、珍惜、生命、冲突、英雄、科学的精神、告别童年”。
每个单元有5篇课文,其中3篇主体课文,2篇拓展阅读,一个综合活动。
整册书共24篇主体课文,16篇拓展阅读。
在体裁上,更加丰富多样。
有散文、杂记、对联、诗歌、记叙文、说明文、寓言、文言文等。
乐趣这五篇课文,其中《养花》、《古诗二首》和《山中杂记》要求精读,《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要求略读,这五篇课文涵盖劳动之趣、田园之趣、动物之趣、游戏之趣,同时蕴含着辛苦之乐、农家之乐、和谐之乐、学习之乐、群居之乐。
本单元突出的特点就是围绕“乐趣”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中有许多趣事。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享受生活之趣,热爱自然,就能体会自然之乐。
开始学习《养花》一课,由于本文语言平实,读来波澜不惊,估计学生学习兴趣不大,体会不到养花中的乐趣,你应从鼓励学生养花开始,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先让学习《爸爸带我去爬树》因为这样的活动贴近生活,大多数学生经历过类似的活动,都很感兴趣。
学生从爬树中一定会获得不少乐趣,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更好的乐趣,比如说《养花》、《山中杂记》中观察、喂养各种小动物,这个时候再来学习《养花》等其它课文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需要提到的是在教学《养花》时需要注意让学生体会并掌握课文写作特点:“由总而分,再由分而总”紧紧围绕“养”字写“趣”,这些特点,对学生习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精读课文知识点:重点句子:1、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居然三年五载老活着,而且还开花,这不是很有意思么?(理解门道三年五载的意思)2、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理解益和胜的意思)3、我爱自己,也爱雏鸟也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背诵:养花最后一自然段,背诵并默写古诗二首。
文学常识: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代表作《四世同堂》、《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十二册)
第一单元乐趣单元备课:本单元以“乐趣”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两篇课外阅读。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热爱生活,就能享受生活之趣,热爱自然,就能体会到自然之乐。
《养花》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体会到乐趣所在,有所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
3、找到你最能体会作者心境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4、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要用细心的人能够将他们记录。
有的时候自己高兴的事儿,越回味越觉得心情愉快,非常想告诉他人,今天这么高兴的人就是老舍。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快乐吧!!板书:13养花。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
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
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
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
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
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
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
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
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教材分析六一班叶晓娟一、总体把握本册教材加强整合性,兼顾小学和中学课本的衔接。
不再着眼于个别能力点和知识点,不再设“语文天地”中的单项练习,不再通过“金钥匙”学习某一种学习方法或策略,而是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进行比较广泛的文化积累,基本上实现能够自学语文,切实推进新课标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其实,在上一册教材中对此我们已经有了了解。
本册教材仍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以供师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安排,特别是“我的视角”“小资料”“日积月累”等提示性、引导性教学资料对提高教学实效的资源,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并尽力发挥他们的最大效应。
鉴于本期是第三学段与第四学段的过渡期,而且学生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所以勤练笔必不可少。
习作练笔与阅读、综合性学习一定要紧密配合。
练笔的提法注重的是习作练习形式的多样化、经常化,片断化,内容的真实性、充实性、实用性。
比如三单元学生学习课文《可爱的中国》时,想象方志敏写作时的心理活动,体会革命志士热爱祖国的情感;学完《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两首古诗后,与同学交流自己跟好朋友分别的经历,学会珍惜友情;读了《城市的标识》后,写自己家乡的标识,启发学生用心去爱那城市中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最后的馈赠。
拓展阅读古文《吾腰千钱》时,想象落水者在河中的情景以及他的想法,引导学生自悟生命的宝贵。
综合活动中,让学生们设计公益广告,以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心。
由此可见,教学活动的安排与练笔交叉并行,相互渗透。
二、本期教学活动建议总的宗旨是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实践能力的角度着眼,整合教材内容,拓宽训练的形式和范围,积极行动,增强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浏览整册教材,我们会发现课文数量增多了,文体形式丰富了,篇幅加长了,内容也加深了。
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内容非常重要,教师对文本不要做“肢解”,要特别重视师生情感的介入——感知、感受、感悟。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教材简析(★)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教材简析(★)第一篇: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教材简析——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教材简析西闫乡第一小学叶晓娟把握教材给力课堂各位老师:大家好,特级教师窦桂梅认为:“一个老师对教材的解读有多深,就能带学生走多远!”最好的教学方法就在文本中,就在对教材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中,没有对文本的透彻研读,再好的教法也会苍白无力。
因此我交流的题目是“把握教材给力课堂”。
我的研读流程是:教材编排——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教材中需注意的问题——教学建议一、教材编排情况:本册教材继续了上册教材的知识体系,不再着眼于个别的能力点和知识点,而是致力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上实现能够自学语文,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标。
本册教材仍以主题单元形式编写,共8个专题:分别是“乐趣” “遗迹” “英雄” “生命” “冲突” “科学精神” “珍惜”和“告别童年”。
各单元内容集中,借“题”组合在一起,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了情景,便于我们借“题”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单元之间体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序”,每单元的内容没有“帮、扶、放”的前后序列,弹性空间较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组织、安排、调换单元内的各项活动。
单元的选文借助单元主题创设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从小对人生、社会一些重大问题、基本关系具有一种奠基性的认识。
每单元分主体课文、拓展阅读、综合活动、单元小结四个部分。
每篇主体课文安排了小资料、课后问题、我的视角和日积月累四个栏目,每个栏目都有留白,利于学生自我学习。
这四个提示性、引导性的资料,是提高教学实效的资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力发挥它们的最大效应。
二、教学目标。
第三学段教学目标共有11 条,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点:1、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二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六年级第二学期使用。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准确诠释先进的课程理念,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在保持第三学段风格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本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同时也是第三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
老师们已经使用过小学高年段的前三册教材,为理解和把握本册教材打下了基础。
为了让老师们更清楚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简要的介绍,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
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4~5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
“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
年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二册《可爱的中国》word教案
教案背景:方志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我国早期革命的领导人之一。
他是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造者。
1900年农历八月十三日,方志敏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湖塘村。
方志敏同志1923年入党,“两条半枪闹革命”。
1935年1月24日,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在皖浙赣交界的陇首村被捕,坚贞不屈,拒不投降。
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红军长征后,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在战斗中被俘。
他突然有感而发,于是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
教学课题:《可爱的中国》教材分析:《可爱的中国》是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教学课时为2课时。
本课的能力训练重点是:学生懂得和理解珍惜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和评价珍惜的过程,也就是说要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懂得珍惜、理解珍惜、学会珍惜的过程。
教学目的: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3、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
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
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可爱的中国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1935年1月24日,有这样一个共产党人,一个优秀的中华儿男,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为确保万无一失国民党监狱给他钉上了10斤重的脚镣,他非常清楚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用指甲在床沿上刻下了“视死如归”四个字,在狱中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他常常彻夜不眠地写作,脚都化脓了,仍戴着脚镣一天到晚写。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本班学生共44人,绝大多数上进心强,有极强的求知欲,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整体素质较好,本学期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和书写习惯为主。
个别生基础较差,但聪明灵活,主要转变其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和大阅读活动。
但学生书写习惯不够正确,有待改进。
二、教材分析1、本册教材安排及特点六年级下册共8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乐趣、遗迹、珍惜、生命、冲突、英雄、科学的精神、告别童年。
每个单元分主体课文,拓展阅读,综合活动和单元小结四个部分。
每篇主体课文安排了小资料、课后问题、我的视角和日积月累四个栏目,每个栏目都有留白,利于学生自我学习。
教材特点单元选文兼顾学生身心特点、爱好兴趣和对人生的思考。
注重选文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教学的层次性。
全面开放,打通语文课本、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其它学科、学生的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
为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内容和活动的设计是多样化的,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而且可以自主安排与设计。
2、本册教材重点、难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1、字词句重点积累,从积累到应用。
认真写字、及时检查作业中的错别字。
难点自己确定并掌握生字词语。
2、阅读重点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在书上作批注,尝试个性化阅读,写出“我的视角”。
通过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敢于提出自己不同观点。
积累优秀古诗文60篇(段)。
难点学会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尝试个性化阅读,写出“我的视角”。
了解课文不同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层次。
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当时的情景,联想实际生活现象,继而深刻理解文章。
3、习作重点体会写作乐趣,养成修改的习惯习作要做到真实、有中心、有层次学会用几件事来写一个人。
内容真实、具体,感情真实。
与综合性活动结合,活动过程即习作酝酿过程。
难点中心明确,书写规范、整洁。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十二册.doc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乐趣单元备课本单元以“乐趣”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两篇课外阅读。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热爱生活,就能享受生活之趣,热爱自然,就能体会到自然之乐。
养花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体会到乐趣所在,有所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
3、找到你最能体会作者心境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4、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要用细心的人能够将他们记录。
有的时候自己高兴的事儿,越回味越觉得心情愉快,非常想告诉他人,今天这么高兴的人就是老舍。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快乐吧板书13养花。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
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
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
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
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
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
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
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
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正错误。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共8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乐趣、遗迹、珍惜、生命、冲突、英雄、科学的精神、告别童年。
每个单元分主体课文,拓展阅读,综合活动和单元小结四个部分。
每篇主体课文安排了小资料、课后问题、我的视角和日积月累四个栏目,每个栏目都有留白,利于学生自我学习。
教材特点单元选文兼顾学生身心特点、爱好兴趣和对人生的思考。
注重选文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教学的层次性。
全面开放,打通语文课本、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其它学科、学生的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
为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内容和活动的设计是多样化的,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而且可以自主安排与设计。
“综合活动”已完全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模式,把学生推到各种情境、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
注重文本解读和基础积累,注重学生实践的过程和积累的过程。
一是每单元每课的提示和练习中都强调了朗读,旨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与文本直接交流;并在“我的视角”的引导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同学、老师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求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文本蕴藏;在阅读实践中习得方法,培养能力。
二是几乎课课练习中都要求对精美句、段进行赏析以及对锦言妙语进行摘抄、积累,意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三是每课后面的“日积月累”,加强了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
教学目标识字与写字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以摘录笔记为凭,书写速度≥20字/分,具有一定的正确率,习作错别字率≤1%,查字典达到一定的速度。
阅读能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韵律,把握作者情感,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能根据需要从不同途径搜集、查找、整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信息,了解主人公的生平、事迹或历史背景,扩大知识面,为深入理解课文作铺垫。
能借助词典阅读,根据课文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冲突教案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冲突教案第五单元冲突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着冲突这一主题选编了5篇课文,有中国的戏剧、古代的语言、有外国的小说、记叙文。
这些课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家庭、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正确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类矛盾冲突,是教育和培养青少年的重要任务。
这些文章多数都是写少年儿童的故事,贴近学生生活,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实际和思想感情。
学生易于读懂,易与理解,易于接受。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上着力下工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读懂课文所编的这些较为浅显易懂的文章。
教学过程中还要着力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善于提出问题,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去分析问题,最后获得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对问题的正确认识。
本单元围绕冲突这个主题组织的文章多是与学生同龄的孩子的事,他们是怎样化解矛盾冲突,处理好生活中各类矛盾的,组织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讨论,使学生获得感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要着力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向自己的生活延伸。
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生存过程中无所不在冲突,社会的发展,人生的成长,就是在不断地处理矛盾、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要使学生提高对这个主题的认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围绕冲突这个主题组织的文章多是与学生同龄的孩子的事,他们是怎样化解矛盾冲突,处理好生活中各类矛盾的,组织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讨论,使学生获得感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时分配:《寓言二则》 2课时《小抄写员》 2课时《大自然的秘密》 2课时《我看见了大海》 1课时《甘罗十二为使臣》 1课时综合活动 3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12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本册教材主体课文编排地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第一篇是儿歌,第二篇是比较适中地文章,可以找到一定地重点段、重点句或词语训练,第三篇是比较浅显比较有趣地文章,篇幅较长.、第一单元“亲情”,三篇主体课文和一篇“开卷有益”《奶奶最喜欢地铃儿》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浓浓地“亲情”,读来非常感人,使学生会产生细腻地情感,把目光投向自己地亲人,更加关注自己身旁地人,初步认识到亲情地重要.三篇文章都很有朗读训练点,可以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教师要设置各种朗读情境,引导学生读进去,并于自己地实际生活相结合,谈出自己地感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礼物》一课要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亲人送地礼物地含义,从而初步理解自然、生命、世界、生活地意义(不要做深入地分析和理解,否则是讲不清楚地).本课地难点可能是最后一句,教师不要忽略,可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讨论解决.一课时半可以结束.第二课时后半课是用来预习第二课.课前要拓展,想想自己曾经受到地礼物及其意义;课后要延伸,仿写一段儿歌.可以先学习《平分生命》《妈妈地葡萄》以后,再学《礼物》也行,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生命地意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平分生命》一课应该精讲(精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词语地过程中,体会男孩地勇敢以及他对妹妹地无私地爱;再结合朗读体会男孩地内心感情变化.采取“质疑——默读——交流——朗读——情感升华”地方式学习这篇课文.词语方面,“相依为命”、“犹豫”、“颤抖”、“震撼”、“郑重其事”几个词语要根据上下文或生活经验去理解.课中要插入“日积月累”中地“读一读,比一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语文天地》日积月累●写下面加点地字时应该注意什么——辨析字形,发现字地易错点:“礼物”地“礼”——示字旁,只打一点;“博大”地“博”——左边是“十”,和竖心旁区别;“幼小”地“幼”——左边是“幺”,不要写成绞丝旁;“不幸”地“幸”——下面部分比“羊”字少一横;“染”——上下结构,右上角是个“九”字;(可编故事记忆)“缺少”地“缺”——左边是“缶”字旁,需要牢记笔画;“承受”地“承”——中间部分是横撇、立弯钩,不要写成竖钩;“勇敢”地“敢”——反文旁,四笔构成.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时,可采取多种形式,编字谜,编故事,找形近字对比等等,调动学生地积极性,通过观察、比较、辨析,掌握这部分字地字形特点,从而能够正确书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抄一抄——课文中地重点词语或常用词语地积累.这些词语有地是课文中地重点词语,有地是常用书面词语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在语境中使用汉字.组成这些词语地汉字,不完全是生字.但这些词语是要求掌握地底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应指导学生在理解地基础上抄写、积累,并鼓励学生从文中和课外读物中再摘抄一部分自己喜欢地或是认为重要地词语.摘抄地同时要求练习使用.例如用词语造句、找近反义词,或读原句体会词义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一题每一行后面,留有一个方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地情况,选择课文中地词语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期末时统计学生自主学习词语地数量(也要注意质量,选写地不能破词),作为评价地一部分,以确保有差异地学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比一比,再写出几个词语——体会、辨析词义,扩大词汇地积累:一瞬间、一眨眼、一刹那,都是表示极短地时间,(霎时间、转眼间、顷刻间……)立刻、顿时、马上,都是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急忙、立即、立时)尽管这些词语都表示时间短促,但对于它们地使用还是有差异地.可指导学生把这些词语分别用到句子中来体会,还可以找到运用了这些词语地句子读一读,在语言环境中体会用法.这类练习活动如果开展得好,可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地精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读一读——比较每组句子表达地不同形式,体会它们不同地表达效果.“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地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死亡地决心,这是多么大地勇气啊!”(在陈述地过程中加入抒情和议论,产生了感染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确认真地没事,男孩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恰当地描写生动具体地勾画了人物形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类练习在五册就已出现,恰当地引导、指点可使学生感性地了解句子地表达是可以更生动具体地.不必多讲写作方面地知识,只是通过读来体会、比较,使学生了解怎样表达效果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读一读,背一背——加强积累,在自读自悟中培养语感.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帮助理解诗词地大意,使学生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地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畅所欲言”可以与“开卷有益”结合起来一课时完成.☆“笔下生花”要提前布置,最好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做好准备.不必放在作文课中做,双休日完成,回来后找时间检查,反馈、展示、交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利用本单元“金钥匙”,鼓励学生建立摘抄本.、第二单元“春天地脚步”.☆《梦已被染绿》,以自读为主,适宜独自吟诵.读上几遍,自我陶醉后,让学生谈感受,然后再通过朗读,背诵把这首儿歌融化在心底.最后一句与题目是相互照应地,让学生说说自己地发现,教师总结相互照应,可以起到深化主题地作用.如果能够用轻柔地音乐、简笔画或课件创设情境,可以收到更好地效果.本单元没有安排习作,可以让学生仿照这样地儿歌形式写几句话.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理想地翅膀》一课,比较好理解,初读课文后,默读课文找一找谁放地是什么样地风筝,引导读出喜欢地感情.然后回答课后第二小题,找到了以后,就不难理解题目地意思了.课重要插入“读一读,比一比”地第一小题.重点是默读、朗读和解决课后问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春天地雨点》一课很长,也较难理解.一课是可能讲不完,利用这课之前地半节来初读课文,解决词语和一些相关地难点.也可以第一课是用来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发生了那些事情,初步了解达丽玛地前后变化,和学生一起给课文分出层次.第二课时,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深地句子,边交流,边朗读.其中重点段落或重点部分用投影打出,反复朗读,体会感情.难点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每学一课,都有意识地让学生画一画有关地句子,尽可能地谈一谈感受,为阅读理解打下坚实基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二册《城市的标识》说课稿
《城市的标识》说课稿中学语文组:王晶说教材:《城市的标识》是我们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第三单元“珍惜”里的一课。
这篇课文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的作品。
全文紧紧围绕“标识”来写。
作者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现代文明带给城市的雷同现象,城市失去了特有的个性与灵性,为下文写什么是城市的标识做好了准备;接着从正面写城市中的标识,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城市特有的标识———树,最后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仅存的个性。
作者以真实的内心感受,来唤起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
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教好本课,能够使学生懂得珍惜、理解珍惜进而学会珍惜,珍惜我们的家园。
说教法学法:在本课中我运用激趣导入法、媒体辅助法、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
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指导,因为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仅要突出文本"工具性"的特点,还应突出其"人文性"的特点。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我将力争摆正自己的位置,给学生更多的发挥与施展才能的空间说学生: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查阅资料的能力,掌握一定阅读技巧的能力;也具备了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审美取向,看待问题已经有了独立的见解。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在十二、三岁左右,思维活跃,乐于展现自我,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中主体作用,让同学们在集体探讨中学习,教师起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说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张抗抗的文学常识,识记理解重要字词,培养寻找和总结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取朗读教学与审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陪养学生欣赏语言的能力,主要是欣赏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教材分析一、总体把握本册教材加强整合性,兼顾小学和中学课本的衔接。
不再着眼于个别能力点和知识点,不再设“语文天地”中的单项练习,不再通过“金钥匙”学习某一种学习方法或策略,而是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进行比较广泛的文化积累,基本上实现能够自学语文,切实推进新课标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其实,在上一册教材中对此我们已经有了了解。
本册教材仍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以供师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安排,特别是“我的视角”“小资料”“日积月累”等提示性、引导性教学资料对提高教学实效的资源,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并尽力发挥他们的最大效应。
鉴于本期是第三学段与第四学段的过渡期,而且学生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所以勤练笔必不可少。
习作练笔与阅读、综合性学习一定要紧密配合。
练笔的提法注重的是习作练习形式的多样化、经常化,片断化,内容的真实性、充实性、实用性。
比如三单元学生学习课文《可爱的中国》时,想象方志敏写作时的心理活动,体会革命志士热爱祖国的情感;学完《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两首古诗后,与同学交流自己跟好朋友分别的经历,学会珍惜友情;读了《城市的标识》后,写自己家乡的标识,启发学生用心去爱那城市中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最后的馈赠。
拓展阅读古文《吾腰千钱》时,想象落水者在河中的情景以及他的想法,引导学生自悟生命的宝贵。
综合活动中,让学生们设计公益广告,以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心。
由此可见,教学活动的安排与练笔交叉并行,相互渗透。
二、本期教学活动建议总的宗旨是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实践能力的角度着眼,整合教材内容,拓宽训练的形式和范围,积极行动,增强语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浏览整册教材,我们会发现课文数量增多了,文体形式丰富了,篇幅加长了,内容也加深了。
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内容非常重要,教师对文本不要做“肢解”,要特别重视师生情感的介入——感知、感受、感悟。
阅读教学关键是“把阅读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朗读,启发他们的想象。
课堂上教师不可讲得太多,挤占学生吟咏揣摩的时间。
执教具体建议如下:1.自读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生没有阅读,教师就不能进入教学指导。
学生的自读应当以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心得体会、提纲笔记或预习作业等形式显示出来。
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独立阅读的兴趣,培养边阅读边品味的习惯,通过多次个性化阅读后的收获来丰富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为教师的课堂点拨、师生互动做好铺垫。
2.课堂交流要建立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
学生的质疑能力我们从第二个学段就开始培养了,但是通过几年预习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关注文字、捕捉信息的能力水准在班级中差异较大。
营造宽松的班级阅读氛围,引导学生个体动情入理地阅读,是缩小这种差距的最佳办法。
本册教材出现的名家名篇较以前明显增多,文章中显现出作者的思想深刻、情感真挚、文采飞扬。
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小资料”的信息,“我的视角”的意见来围绕文本发掘文字和内容的可关注点。
要激发每一个学生主动独立阅读的信心,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
这种展示不仅包括学生质疑的交流,还包含他们自主阅读后的发现与欣赏的交流。
3.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
叶圣陶先生曾说:“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拨,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政处给他们提示。
当然,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
”所以教师应选择点拨的时机和方法在课堂上发挥引领作用。
这种选择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力,取决于对学生现状和需求的洞察力。
需要提醒的是学生即将毕业,把已有的知识能力编织成经纬网络,引导总结经验,横向纵向联系,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4.语文学习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阅读,指望在课堂上挖深讲透,一步到位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
而且讨论与点拨无法代替学生的“读”,熟读成诵依然是积累内化的重要手段。
所以,精彩语段要反复朗读,含义深刻的句子要多次回读体会,自己喜欢的段落要赏读抄写。
本册出现的古诗文内容轻浅易懂,难在意境的感悟和韵律美的体会。
所以,不可从古代汉语学科知识着手,仅仅围绕一对一直译进行教学,要加强吟咏,除了为了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而必须讲解的词语外,词句教学重在理解,对字词的理解不能脱离整体感知去死记硬背。
5.习作练笔是学生知识技能、思想情感的综合训练。
一定要培养呵护学生“我要写”的情感驱动力,教师要致力于营造轻松的练笔氛围,创设实践体验的条件,帮助学生充实习作素材,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抒发表述。
在学习了“揣摩文章表达顺序”“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等一系列的写作知识后,力求让这些知识“精要有用”,避免用“套路”训练学生写套话。
比方说同样是《一件---------的事》,我们的学生写了几个学期,炒陈饭的做法只能让学生生厌。
我想六年级学生要呈现的文章应该具有一定的人文性思想,文字的条理更强,“矛盾的冲突”也应更引人入胜。
因为他们学习了《金色的鱼钩》《一个这样的老师》后,会领悟到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戏剧性的一波三折会多么有趣。
前面在分析教材时提到了本册习作练笔注重经常化、实用性和时效性,如果仅靠每两周一篇习作,要想有效提高水平谈何容易。
所以,文本教学中捕捉练笔契机,教给方法,指导练习的意识要纳入课文的备课安排中,成为重要的部分。
比如学习《吾腰千钱》就训练学生自己找词,看看应该抓住哪些词语来展开,扩写故事。
又比如学习“告别童年”单元时,引导拓展回忆,指导写临别赠言。
教师还要教学生通过大声朗读,读给别人听,冷处理等适合儿童的感性的方法来修改习作。
利用综合活动的自评、互评,单元小结以及佳作推荐等形式,教给学生把握标准评价自己或同学的作品。
6.本学期鉴于毕业升学需要,一部分学生忙于应付择校筛选,导致浮躁情绪产生和蔓延。
最后两个月更要加大阅读力度,用竞赛等形式把儿童经典阅读,国学诗词诵读串起来,充实提高学生能力和学习兴趣。
第一单元乐趣一、本单元《养花》《古诗二首》《山中杂记》是精读课文,《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要求略读,五篇课文涵盖劳动之趣、田园之趣、动物之趣、游戏之趣,同时蕴含着辛苦之乐、农家之乐、和谐之乐、学习之乐、群居之乐。
总之,热爱生活,就能享受生活之趣;热爱自然,就能体会自然之乐。
本单元综合活动是举办兴趣活动的展示。
二、《爸爸带我去爬树》课文开门见山,详细描写两次爬山的经历,情感轨迹由向往到猜测,由紧张到舒畅,带动读者与作者一同亲历一次亲近自然的快乐之旅。
三、古诗《四时田园杂兴》为南宋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作品,笔调清新,富有艺术魅力。
对这些内容的体会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想象品味诗情画意。
四、本单元精读课文《养花》语言平实,读来波澜不惊,估计学生初读时兴趣不大。
所以教学难点在于对养花乐趣的理解。
五、在综合活动后学习冰心的《山中杂记》,本文篇幅很长,作者以女性娴静的笔触,表现博爱境界。
第二单元遗迹一、本单元以“遗迹”为线索,串连长对联《长城赞》、叙事文《索桥的故事》、诗歌《我站在铁索桥上》、报告文学作品《白鹤梁的沉浮》以及说明文《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五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引发学生对古老华夏文明的关注、理解和热爱。
前三篇是精读课文,后两篇为拓展阅读,综合活动的任务是考察名胜古迹,撰写考察报告,召开报告会。
《长城赞》是一幅对联,在查找资料,交流信息的班级氛围中领会词句内涵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重点应该定位于让学生读明白上下联分别从哪些方面赞美长城,思考上下联为什么这样对。
二、《索桥的故事》是巴金的一篇散文。
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作者对“更好、更美”的东西的赞美,表达了他对“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的敬意。
三、顾工的现代诗歌《我站在铁索桥上》结合时代背景,表现红军战士大无畏精神。
四、后面两篇拓展阅读课文篇幅长,内容简明。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中,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鼓励运用学过的默读、速读等阅读方法自读感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合作学习。
第三单元珍惜一、本单元以“珍惜”为主题,编排了五篇课文。
主要从祖国方面,朋友方面,城市标志等方面选编课文。
《可爱的中国》告诉我们要热爱祖国,要为祖国的光明未来而奋斗;《古诗两首》启示我们珍惜友情;《城市的标志》提醒我们珍惜城市的绿色,维持大自然的本来面目;《吾腰千钱》告诉我们不要过于贪恋钱财,否则下场可悲;《爷爷的毡靴》则向我们展示了爷爷朴素而永恒的爱心。
二、《可爱的中国》一课政治性强,适合单独教学。
由于所写年代与学生生活年代相隔甚远,建议在课前让学生先了解作者方志敏的生平,走进写作背景,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有一定的铺垫后再深入课文学习。
三、《古诗二首》(《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一个豪迈,一个细腻,要对比着学习。
同是七言绝句,都是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达珍重朋友的深厚感情。
同是描述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前一首侧重“我”对朋友的劝慰和激励,而后一首则侧重作者内心对朋友的不舍与担忧。
四、《城市的标识》(珍惜城市的树木,珍惜每个城市的个性)《爷爷的毡靴》(珍惜熟悉的物品)《吾腰千钱》(珍惜生命)三篇课文与对应的综合活动——确定公益广告的主题相结合。
(学完这三篇课文后,你认为哪方面值得你珍惜,就着手写哪方面。
)五、《城市的标识》一课描述了现代社会城市与城市之间已越来越雷同,失去了独有的个性。
六、《爷爷的毡靴》是通过讲述毡靴的曲折命运来反映人物的,要抓住描写精彩的细节学习。
七、《吾腰千钱》是“珍惜”主题单元中的一篇文言寓言。
经过对前几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对珍惜美好生活,珍惜友情,珍惜个性等主题有了比较深的认识,而这篇文章却以一个近似夸张的寓言笑话为大家勾勒了一个贪财的溺水人形象:宁可丢掉性命也不忍心舍弃钱财。
八、综合活动内容与公益广告有关。
在活动前应先让学生区分广告与公益广告,并提前观看电视,收听广播,收集些公益广告,交流这些公益广告的主题、意图是什么?在充分了解了公益广告后,再让学生分工合作或独立设计公益广告,在活动中老师还应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对存在的语言繁琐、表达不清、语句不美、没有感染力等问题及时指出,特别要注意有的学生容易写的很平淡,如“请爱惜小草”“小草也有生命啊”,所以学生写完后要反复评价,再写,再评价,选出优秀的作品。
一定要学生搜肠刮肚地找最优美的话,自己觉得美了才行,让人一看就知道你要提倡什么,赞成什么,特别珍惜什么,主题要突出、醒目,要吸引人(才能起到宣传的作用),要简洁,思维要活泼。
按这样的标准进行修改,选出最精彩的,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
所以整个活动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去做,要多写。
针对此项活动还可进行练笔:如我看公益广告、创编公益广告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