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第一部分:引言】探讨废墟的召唤教案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并通过废墟所传达的信息,开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废墟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记录着过去的荣光与沧桑,是我们了解人类文明与社会变迁的窗口。
通过本教案,我们将探索废墟的深层意义,并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了解废墟作为历史遗迹的价值与意义;2. 学习分析和解读废墟所传递的信息;3.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培养批判性思维;4.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废墟的定义与分类1.1 废墟的含义与起源1.2 历史中著名的废墟案例1.3 废墟的分类与特点2. 废墟中的信息解读2.1 废墟所传递的历史信息2.2 探究废墟的文化、艺术和社会背景2.3 废墟中的建筑结构与工艺技术的研究3. 废墟与历史事件的联系3.1 废墟对历史事件的见证与记录3.2 废墟与文化转变的关系3.3 废墟的再利用与保护4. 废墟的重建与再现4.1 废墟的重建意义与方法4.2 废墟再现的艺术手法与技巧4.3 废墟再现对历史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意义【第四部分:教学方法与活动】1. 探究式学习学生围绕废墟的定义、分类等问题展开小组讨论,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深入思考废墟的本质和作用。
2. 视频观看与讨论观看与废墟相关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3. 实地考察与研究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废墟遗址,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拍摄,并整理出研究报告。
4. 团队项目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废墟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与解读,并准备展示活动,如展览或座谈会。
【第五部分:教学评估与反馈】1. 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与贡献教师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讨论参与度和贡献程度,给予积极反馈和建议。
2. 实地考察报告考察后,学生提交自己的研究报告,教师根据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表达能力进行评分。
3. 团队项目展示学生进行团队项目展示,教师根据展示内容的深度、准确性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并提供反馈。
废墟的召唤(精选5篇)
废墟的召唤(精选5篇)第一篇:废墟的召唤废墟的召唤》教案一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2、理解句子的含义。
3、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4、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生字词:2、解释: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
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
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一、情境导入: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在十九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
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到了外国的博物馆。
现在的圆明园废墟常年沉睡着,它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眼里,就有一种现实指向。
指向什么?明确: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9。
11世贸大楼的废墟;唐山大地震的废墟;太平洋海啸造成的废墟;拆迁时造成的废墟等等,可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第二课时三、深入探讨;1、课文对废墟进行了一番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教案标题:废墟的召唤教学目标:1. 了解废墟的背景和特点,理解废墟的召唤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2. 学习废墟的召唤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倡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1. 废墟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2. 活动准备材料:画纸、颜料、毛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引入:1. 向学生展示废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废墟的思考与猜想。
2. 与学生讨论废墟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废墟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探究:3. 提供废墟的背景材料,让学生研究并分析废墟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4. 引导学生思考,废墟是否能够被召唤回来,如何召唤回废墟。
实践:5.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座废墟进行研究和创作。
6.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废墟,绘制废墟的平面图,并标注出特点和重要部分。
7. 每个小组成员以废墟的角色,讲述废墟的故事并进行展示。
8.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探究废墟召唤的方法和技巧。
拓展:9.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现有的人类文明,避免废墟的产生。
10. 鼓励学生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并组织相关活动,宣传环保意识。
总结:11. 与学生总结废墟的召唤过程和技巧,回顾学习内容。
12.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学到的知识,对废墟和环境保护有所感悟。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让学生了解废墟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废墟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并学习废墟的召唤技巧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提倡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结合实地考察和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知废墟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及背景,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
1.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对文章主题进行初步思考。
第二章:理解课文2.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明确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2 学生分段落进行讨论,理解每个段落的主旨。
2.3 教师选取重点句子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含义。
第三章:探讨主题3.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主题“废墟的召唤”的内涵。
3.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思维的碰撞。
3.3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主题。
第四章:品味语言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语言特色,如词汇、句式、修辞等。
4.2 学生自主分析并分享自己觉得精彩的语句。
4.3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文章的语言。
第五章:拓展延伸5.1 教师提出与文章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5.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进行回答。
5.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六章:课堂互动6.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章中废墟的召唤的理解。
6.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将文章中的场景呈现出来。
6.3 教师对学生的互动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第七章:废墟的考察7.1 教师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废墟,让学生亲身感受废墟的氛围。
7.2 学生观察、记录废墟的景象,思考废墟对他们的召唤。
7.3 教师对学生的考察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废墟的召唤。
第八章:写作练习8.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以废墟的召唤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8.2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进行写作。
8.3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第九章:课堂分享9.1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9.2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
9.3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废墟的召唤。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废墟的召唤》原文为主题,通过深入解析原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并欣赏到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
文章描绘了一个废墟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引发读者对废墟背后故事的思考。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废墟的召唤》原文的基本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技巧。
1.2.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1.2.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培养自己关注身边环境、珍惜历史的意识。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2.1 作者简介介绍《废墟的召唤》原文的作者,包括其生平、主要作品和文学地位等信息。
2.2 作品背景解析《废墟的召唤》原文创作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第三章:文章结构分析3.1 文章主题明确《废墟的召唤》原文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废墟背后的意义。
3.2 文章结构分析原文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等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路。
3.3 修辞手法讲解原文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章:重点词句解析4.1 重点词汇列出《废墟的召唤》原文中的重点词汇,并进行解释,方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2 难句解析分析原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第五章:教学方法与步骤5.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2 教学步骤明确《废墟的召唤》原文教学的各个步骤,包括导入、讲解、讨论、总结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六章:课堂互动与讨论6.1 问题设计与解答设计关于《废墟的召唤》原文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回答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6.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废墟的召唤》教案[全文5篇]
《废墟的召唤》教案[全文5篇]第一篇:《废墟的召唤》教案废墟的召唤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情感目标: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学重点: 品味赏析本文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的语言特点;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法学法: 1.教法:点拨提示法、情绪调动法2.学法:朗读法、质疑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二)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
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情绪调动法)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节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一)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设计思考问题: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三)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师生共同明确:第一部分(1-3自然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与方法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重难点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学方法讲授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教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教学过程导入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课讲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业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教学资源教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媒体课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图片和视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废墟”“轮廓”“点缀”等。
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能够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分析,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废墟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废墟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废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废墟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3. 引导学生认识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废墟的定义与分类2. 废墟的价值与作用3. 废墟保护的意义和现状4. 废墟的利用与创新5. 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废墟的定义、价值、保护意义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废墟利用与创新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废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2. 辅助材料:废墟图片、案例分析资料。
3. 实地考察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废墟进行考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废墟图片,引发学生对废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废墟的定义与分类:讲解废墟的定义,介绍废墟的分类及特点。
3. 废墟的价值与作用:分析废墟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废墟的重要性。
4. 废墟保护的意义和现状:讲解废墟保护的意义,介绍我国废墟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5. 废墟的利用与创新:探讨废墟的利用方式和创新思路,激发学生对废墟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6. 案例分析:分析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废墟利用与创新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8.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废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9.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废墟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意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废墟的召唤》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废墟现象,认识废墟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废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废墟与人类文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废墟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特点,掌握废墟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废墟,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讨论、创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对废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介绍废墟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废墟的基本概念,掌握废墟的分类及各类废墟的特点,明确废墟在人类历史和文明中的地位。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废墟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特点。
难点:废墟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废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废墟现象,激发学生对废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废墟的定义、分类和分布特点,分析废墟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3)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废墟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废墟的价值和利用途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废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废墟保护。
第三章:教学评价本章主要评价学生对废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课堂提问、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废墟的定义、分类、分布特点以及产生原因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教材《废墟的召唤》教材,内容包括废墟的定义、分类、分布特点、产生原因及影响等。
4.2 辅助材料废墟图片、案例资料、实地考察视频等。
4.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召唤》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废墟的召唤》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废墟的召唤》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观点和论据,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强调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废墟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废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废墟的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废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废墟的意义。
2. 阅读: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废墟的保护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强调对废墟的保护意识。
第三章:废墟的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废墟保护的行动。
【教学重点】废墟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废墟保护的行动。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废墟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废墟保护的重要性。
2. 阅读: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废墟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废墟保护的行动方案,分享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废墟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废墟保护的行动。
第四章:废墟的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利用价值和方式。
2. 培养学生对废墟的合理利用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废墟的利用价值和方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废墟的合理利用和创新思维。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墟的定义和特点,理解废墟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2. 引导学生关注废墟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对废墟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废墟的定义和分类2. 废墟的价值3. 废墟保护的意义4. 废墟背后的故事5. 废墟创意利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废墟的定义、价值、保护意义以及创意利用。
2. 教学难点:废墟背后的故事及其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废墟的定义、分类、价值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废墟背后的故事和创意利用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废墟保护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尝试为废墟创意设计保护方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废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废墟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废墟的定义、分类、价值等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享废墟背后的故事和创意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废墟的保护和利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废墟保护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尝试为废墟创意设计保护方案,展示并分享成果。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废墟观念。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废墟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创意设计方案:评估学生为废墟创意设计保护方案的原创性、可行性和创意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收集的废墟相关资料,评估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废墟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资料:收集各种废墟的图片和视频,用于课堂展示和引发学生思考。
2. 案例资料:整理废墟背后的故事和创意利用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设计软件:提供相关的设计软件,帮助学生完成废墟保护方案的设计。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废墟的召唤》教案4
《废墟的召唤》教案一、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把握本文的主旨——呼唤人们改造“凝固的历史”的愿望,并号召人们在改造历史上尽每一个“我”的责任3、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法二、教具:多媒体三、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思路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理解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四、教法设计1、利用媒体引入课文,直观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2、设计问题,让学生带问题自主学习课文3、就文中的几个典型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4、师生讨论综合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多媒体)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宗璞,当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
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
她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二曰‘雅’。
”《废墟的召唤》是作者写于1979年的散文力作,充分体现了她的真挚情感和语言美感。
她凭吊这片废墟的时候有着自己的特有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
1979年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角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时代正呼唤着改革和振兴。
二、历史背景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
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
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园于1860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三、导入新课只要有自然,有生命,就有对自然的感悟,就有生命和生命的对话,宗璞有眼前的废墟想到了耻辱的历史,那大水法、观水法,那路旁的石龟,那方外观的白石乃至整个废墟都是中华民族屈辱史的见证,听到废墟“留—留—”的风声,作者深有感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四、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互动一朗读课文,探讨以下问题:1、圆明园是废墟,是历史的见证,凭吊它,怎能不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她感悟到了“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2、思路与文章的结构有着密切关系,结构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废墟的召唤》教案(1)(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3《废墟的召唤》教案(1)(新版)语文版第一单元3废墟的召唤教学目标:1、理解句子的含义。
2、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3、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领会作者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的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难点:本文在语言上表现出的较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
板书上:融情于景描写议论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请学生读雨果所写的《给布特勒一封信》,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配《辛德勒的名单》)(学生感知、概括、教师引导小结)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的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向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呼唤。
第四部分(21-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三、深入探讨1、在《废墟的召唤》中,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废墟”召唤着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废墟的召唤的?(分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探究)作品的开篇,作者用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描绘了在冬日斜阳无力的向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貌,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那枯荷衰草。
作者渲染这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绝不仅仅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通过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弈的激情。
作者渴望改变这一切,可以说,这种情感贯穿了整个作品之中。
“废墟上,不愿永久停泊。
”“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废墟在呼唤,其实是作者在呼唤,召唤全社会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中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之中。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教案:废墟的召唤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废墟的召唤》。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位小学生参观地震废墟后,被废墟中一位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所感动,从而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消防队员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地震废墟中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立志报国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废墟、召唤”等词语造句。
3. 了解地震废墟中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立志报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废墟、召唤”等词语造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a. 教师播放地震废墟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地震废墟的景象。
b. 引导学生思考:地震废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 自主学习(10分钟)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
3. 课堂讲解(10分钟)a.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
b. 学生跟读课文,模仿消防队员的英勇精神。
4.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 学生分享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5. 小组讨论(5分钟)a.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一名有责任感的人?6. 课后作业(5分钟)a.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消防队员的作文。
b. 学生用“废墟、召唤”等词语造句,并写在练习本上。
六、板书设计废墟的召唤地震废墟——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立志报国的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文题目:《我心中的消防队员》答案:略2. 造句题目:用“废墟、召唤”等词语造句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地震废墟中的英勇事迹,使学生感受到了消防队员的英勇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立志报国的情感。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废墟的召唤》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废墟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体会作者对废墟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思考。
2、教学难点解读文中含蓄深沉的语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引导学生将对废墟的思考与自身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废墟的图片或视频,如圆明园废墟、古罗马斗兽场废墟等,让学生观察并谈谈对废墟的初步感受。
然后提问:“当我们面对废墟时,它仅仅是一堆残垣断壁吗?它是否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从而引出课题《废墟的召唤》。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宗璞的生平及文学成就,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
同时,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面对圆明园废墟所产生的感慨和思考,为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奠定基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围绕圆明园废墟展开,作者在废墟中徘徊,感受到了废墟所传递的召唤。
(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分析废墟的景象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废墟景象的语句,如“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一直通向遥远的西山。
”让学生思考这些描写所展现的废墟特点,如破败、荒凉、寂静等。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细致地描写废墟的景象?(为下文的思考和感悟做铺垫,突出废墟的历史沧桑感。
)2、理解废墟的召唤让学生找出文中体现“废墟的召唤”的语句,如“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废墟的召唤》教案(5)(新版)语文版
第一单元3废墟的召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废墟的特殊内涵。
能力目标:通过文章关键句段的分析和内容的讨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体会作者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弄清楚废墟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理解废墟的特殊内涵。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想:本文是课外文章,拟采用讨论法、分析法、启发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废墟,理解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一):请同学们用几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心目中的废墟。
问题(二):到底什么样的古老的(年代久远的)、破损的东西才是废墟呢?【设计目的】:文章中的废墟与日常生活中的废墟迥然不同,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进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1.带着上面的问题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2.齐读之前,介绍作者。
余秋雨: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担任该院院长。
1987年获国家科委、文化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9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散文”的创作。
作品集有《山居笔记》、《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
三、解难答疑1、针对一中的问题(二),继续提问:现在同学们认为作者眼中的废墟是什么样子的?2、出示雷锋塔新旧两张图纸,讲述旧雷锋塔所蕴含的历史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废墟的初步内涵有一定的认识。
(小结:废墟是包蕴着一定文化内涵的古代遗迹。
)【设计目的】:通过具体形象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对废墟有进一步的理解。
四、分析课文1、找出文中寄予作者对废墟感情的句子。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2、作者为什么诅咒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
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
(附:怎样理解“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说明废墟留给人们更多的苦涩与无奈。
九年级语文下册 3《废墟的召唤》教案 (新版)语文版
3.废墟的召唤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与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理清文章层次。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准确含义。
(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说到废墟,去年有一件事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现场一片狼藉,冒着滚滚浓烟,并不时有明火燃烧,无数遇难者的遗体在废墟中被找到,给人一种毁灭的感觉。
今天这种废墟我们都没能避免,那么历史留给我们的废墟呢?(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段。
)看了这段录像,结合对“8•12”火灾爆炸事故的了解,你想说什么?问些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废墟的召唤》。
二、预习展示1.走进作者。
宗璞,当代女作家。
1928年生,北京人。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
其中《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79年12月,时值改革开放的号令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
作者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用这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散文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
3.读准字音。
轮廓(kuò) 干皱(zhòu) 瀛(yíng) 雕镂(lòu)停滞(zhì) 迤逦(yǐ lǐ) 嗫嚅(niè) 充塞(sè)甲胄(zhòu) 废墟(xū)4.理解词语。
迤逦:曲折连绵。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
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5.自由朗读课文,分清段落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3自然段),整体描绘圆明园废墟。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废墟文化的价值,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2. 通过分析废墟背后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从废墟中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废墟的定义与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废墟的定义,理解废墟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分析不同类型的废墟,如古代建筑废墟、自然灾害废墟、战争废墟等。
2. 第二节:废墟的价值与保护探讨废墟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介绍废墟保护的方法和意义,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
3. 第三节:废墟旅游与文化传承引导学生了解废墟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分析废墟旅游对文化传承的作用,探讨如何在旅游中传承和弘扬文化。
4. 第四节:废墟艺术创作实践引导学生从废墟中寻找灵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分析废墟艺术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5. 第五节:废墟主题讨论与反思组织学生进行废墟主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废墟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废墟的定义、分类、价值、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废墟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废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废墟艺术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废墟主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艺术创作:评价学生在废墟艺术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创作思路、技能等方面。
3. 反思日志:阅读学生的反思日志,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教材。
2.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废墟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分析。
3. 视频素材:寻找与废墟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废墟的召唤》教案1[合集]
《废墟的召唤》教案1[合集]第一篇:《废墟的召唤》教案1《废墟的召唤》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品味、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梳理作品的引文脉络。
(2)学习课文运用拟人手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在描写中运用动静对比、色彩对比,使得一切景语皆情语,吸纳其中描写精当的语句。
2.过程与方法(1)本篇的主旨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本文在构思上有着明显的主题先行的痕迹,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重点与难点1.重点:领会作者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的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2.难点:本文在语言上表现出的较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嗫嚅 nie ru迤逦 yi li甲胄zhou 2.解释词语甲胄:盔甲。
嗫嚅: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迤逦:曲折连绵。
二、导入作者简介:宗璞,现代女作家。
原名冯宗璞。
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的编辑。
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作品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丁香结》,童话《蜗居》、《我是谁》、《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南渡记》。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明确: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对园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第二部分(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重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第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到转向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南安市毓元中学林金朗【教材分析】《废墟的召唤》是语文版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议论性散文,写于1979年。
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我国的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停滞不前。
学习本课能让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思考。
【学情分析】通过《家》《石缝间的生命》的学习,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有了初步的感知。
而本课的学习,则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形象的描绘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从而掌握议论性散文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有关历史背景,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品味赏析语言。
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⑵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二、走近作者:1、作者简介:宗璞,现代女作家。
原名冯钟璞。
原籍河南省唐河县。
1928年7月生于北京。
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
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
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编辑。
1981年调到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写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等小说。
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会员。
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为会员。
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经澳中理事会、英中文化协会邀请,于1981、1984年访问澳大利亚与英国。
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1978年12月《人民文学》),《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宗璞小说散文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丁香结》(198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等。
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79年12月,时值党史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用这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散文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
三、整体感悟1、字词积累:墟(xū)璞(pú)廓(kuò)皱(zhòu)莽(mǎng)瀛(yíng)胄(zhòu)镂(lòu)怅(chàng)嗫嚅(niè rú)迤逦(yǐ lǐ)绮(qǐ)黛(dài)窸窣(xī sū)蘸(zhàn)2、题目解说:文章的题目借“废墟的召唤”来暗示对改革的呼唤,也是呼唤人们为处于落后状态的祖国和民族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也号召人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理清条理:全文共21自然段,可划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第二部分(4-10):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第三部分(11-19):通过“我”与年青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抒发,转向面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1):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四、教师小结:本文作者将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环境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曾经是“万园之园”——圆明园遗址: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海淀区颐和园东,海淀镇北,原为清代大型皇家御苑,与长春园和绮春园合称“圆明三园”,占地约345公顷。
目前园中西半部沿未开发,主要开放了东部园景,开放面积200多公顷。
残存的大水法是圆明园遗址的标志。
此处原是闻名遐迩的“西洋楼”——园林化的欧式宫苑,将中国园林艺术与西式建筑巧妙地融在一起,中西合璧,成为建筑史上的经典。
遗憾的是,西样楼以木结构为主,在1860年英法联军的罪恶之火中焚烧殆尽,唯一残存的大水法因其为石制而得以幸存。
这两根依然不失精美的大石柱令人感慨万千。
园内还有介绍圆明园历史的图文资料展室;按原貌复制而成的“圆明园”微缩的模型;以及曾是皇家娱乐处——迷宫。
据说迷宫的游戏规则是:皇上坐在迷宫中心,众宫女从周边打着灯往前跑,谁最先跑到皇上身边谁就能得赏。
现在游人的兴趣则在:从入口进,七拐八绕,终于找到出口。
曾经笑傲万园的璨灿的圆明园建筑已经万劫不复,所剩的除了残碑伤石,更多的是对往昔的沉思,永远不灰飞烟尽的自然山水。
这是圆明园遗址最独特的风格:洗尽铅华,凝重质朴,笑看山水,淡以致远。
二、细读课文,合作探究:1、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2、“废墟的召唤”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怎样一个废墟?“废墟”召唤的是什么?明确:用拟人的写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尊重的“废墟”。
“废墟”召唤的是一种积极改革、弃旧更新、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3、第1段作者是如何描写圆明园周围的环境的?哪些词语用得好?有什么作用?明确:“无力”“干皱”“断石残碑”“凄冷”“枯树”,文章开篇勾画出一幅萧条、清冷的画面,营造出寂寥、凄冷的氛围。
含蓄地写出了圆明园废墟与时代进程相距甚远,凄凉之感更加真切。
这一段也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总领全文。
4、第4段中“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
”这句话中的“怅然“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明确:“怅然”表现出作者面对这令人感到耻辱的、停滞的废墟而产生的失落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要改变废墟旧貌的想法。
5、作者从第11段开始设计了“我”与年轻人的对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我”与年轻人的对话情景是虚构的,但此时“我”的内心想法是真实的。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青年一代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在时代大变革中,积极参与,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热情。
6、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总结全文,发出号召: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抒发作者内心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人们都投身到改造这凝固的历史的浪潮中来。
三、合作探究、品味语言:1、“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作者把圆明园的遗迹比作“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把“丛生的荒草”比作“海藻”,把“杂陈的乱石”比作“泡沫”,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建筑遗址一带的荒凉景象。
2、“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
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3、“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
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更形象贴切,“音乐”有的铿锵悦耳,有的则凄凉哀婉,那么“我”此时听到的只能是后者。
4、“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本句从空中鸦噪与之静对比,写出废墟的空旷、寂寥。
“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
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下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5、“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铺天的霞锦”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前程。
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
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这一句,呼唤每一个人都要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6、“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历史,更呼唤一切爱国之士,在不忘记历史的同时,更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四、拓展延伸:1、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对“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这句话的体会?明确:本文写于1979年,当时“十年动乱”结束不久,国家百废待兴,党中央发出改革开放的号召,人们渴望变革,但又不知道道路在何方,且心有余悸,这句话写出了青年面对时代的变革的迷惘与徘徊,表现了青年人在时代变革前的思索,也表现了人们对好政策的渴望。
2、如何面对圆明园的废墟?明确:作者站在时代的前沿,面对废墟,发出召唤,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因为这是一片耻辱的废墟,它记载着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保留这片废墟可以把它当作催人奋进的长鞭,时刻提醒着我们,只有不忘过去,珍惜今天,才能够有美好的未来。
五、教师小结:融情入景,意旨深远: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含的意象,传达中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语言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作者描写景物,笔力娴熟,妙手偶得,信手拈来,而又韵味无穷、充满了诗意,如“摸得着的寒意”,“浓处如酒,淡处如梦”这些表现了作者敏锐、准确的观察、捕捉景物的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现力,而且也巧妙地映衬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奥妙变化与波动。
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七、板书设计:3、废墟的召唤描绘——融情于景;号召——直抒胸臆;呼唤——热情洋溢;议论——点明主旨。
——呼唤改革,献身改革。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