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英语】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5月月考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英语试卷命题人:尹娜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Ⅰ卷(选择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A. Working.B. Running.C. Having a drink.2. What made the man so worried?A. The exam.B. The paper.C. His teacher.3. How long will the man stay in France?A. Five weeks.B. Three days.C. Two days.4. What was wrong with Jack?A. He had a fever.B. He was in hospital.C. He was late for work.5. Why was the man late for work?A. He was in an accident.B. His car was being repaired.C. He couldn’t get his car going.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做答时间。
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两个小题。
邯郸市鸡泽、馆陶、春光三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馆陶、春光三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易砚,也称奚砚、易水古砚,相传始于战国,成于唐代。
千百年来,易砚以其悠久的历史、天赋的石材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砚林中独树一帜。
易砚产生于河北易县。
易县古称易州,位于太行山与燕山山脉交汇处。
易砚和同出于易州的易墨颇有渊源。
宋晁贯之《墨经》载:“凡古人用墨,多自制造,故匠氏不显。
唐之匠氏,唯闻祖敏。
”祖敏,唐代制墨家,号济上,易州人。
唐宋以来,历代制墨匠人多出自易州。
相传,是继承了祖敏的制墨技术的奚超父子,在易水津水峪取易水研墨时,发现此地石质密实,色黑紫,夹斑纹,细腻似玉,于是采回雕刻成砚,人称“奚砚”。
易砚石料最初采于南易水南岸百林寺。
这些砚石是名为“紫翠石”“玉黛石”的紫色、灰色水成岩,石料上往往点缀着黄、白、绿等颜色的斑点、纹理,甚至暗紫、碧绿等不同色彩的页状叠积。
所制砚台具备发墨、贮墨、润笔、励毫的特性。
易砚以色彩柔和著称。
制砚师利用不同石材的色彩页层、斑纹,根据石料形状、石质等设计构思,巧用玉石工艺的“俏色”,因材施艺。
从古至今,易砚制作技艺由简到繁,形制逐渐多样,题材日益丰富。
制砚师综合采用平雕、透雕等手法,雕刻出山水、花卉、瓜果、人物、禽兽、鱼虫、名胜等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因而,易砚自唐宋以来成为宫廷贡品和传世名砚,受到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乃至平民百姓的珍爱。
古代易州文化发达,也战乱拼发,因而易砚的发展历程也波澜起伏。
古代易砚技艺持续的传承与成熟,时间跨度从五代到雍正皇帝在易县首建西陵。
宋辽时期,易州列入辽国疆土,易砚受到辽邦器重,易砚技艺得到发展。
元朝建立后,易砚作为北方的重要砚种也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邯郸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人:尤晓萍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39分,每题3分)1.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A.问君西游何时还B.浔阳江头夜送客C.梦啼妆泪红阑干D.使人听此凋朱颜3.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约束B.声非加疾也疾:强,这里指声音洪大C.开国何茫然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D.歌以赠之歌:歌唱。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B.以五十步笑百步斧斤以时入山林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弃甲曳兵而走D.民之多于邻国也冰,水为之而寒于水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申之以孝悌之义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 以下各句加点的词语,其意义与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 )A. 铁骑突出..刀枪鸣B. 凄凄不似向前..声C.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D. 似诉平生不得志...7. 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 不然,籍何以至此C. 但见悲鸟号古木D.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8. 下列诗句从修辞手法上看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C.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D.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9. 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 糅以为轮,其曲中规10. 下列语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邯郸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邯郸市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年级高一科目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完成1--11题(33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宵柝(tuò)洿池(wū)蘧蘧然(qú)马嵬驿(wěi)B.曳兵(yè)数罟(cù)衣帛食肉(yì)孝悌(tì)C.饿莩(piǎo)庠序(xiáng)跂而望(qǐ)木直中绳(zhòng)D.槁暴(gǎo)蓼蓝(liǎo)爪牙之利(zhǎo)所守或匪亲(fēi)2.下列选项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席卷天下A.下饮黄泉内立法度其一犬坐于前B.包举宇内赢粮而景从北筑长城C.云集响应吾得兄事之斗折蛇行D.蚕食鲸吞日参省乎己侧身西望常咨嗟3.下列各组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养生丧死无憾(遗憾)不违农时(违背,违反)B.斯天下之民至焉(那么)王无罪岁(归咎)声非加疾也(强,声音大)闻者彰(清楚)C.风雨兴焉(助词,无实意)金就砺则利(磨刀石)追亡逐北(逃走的士兵)木直中绳(合乎)D.奋六世之余烈(功业)因利乘便(趁着)以致天下之士(招纳)不爱珍器重宝(吝惜)4. 下列选项句式与所给例句的句式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未之有也A.胡为乎来哉则何如时人莫之许也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何苦而不平何陋之有C.大王来何操何厌之有吾谁与归D.我无尔诈沛公安在唯利是图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B.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茹毛饮血,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C.前有山坳的狼群挡道,后有凶恶的日本鬼子,她走投无路,扔下发簪,向山涧深处望了望。
高一河北省邯郸市2015至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邯郸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跟“不自信”做斗争就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应该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也许比“打斗”更为重要更为艰难。
)2.D(“不需要”的说法不妥,一些小成本电影“以小博大”是令人欣喜的。
)3.B(《大圣归来》中“孙悟空彰显出英雄归来的气势”与“观众的精神需求”无关。
“观众的精神需求”与更广泛的英雄精神的回归有关。
)4.B(B项,“于”,都是介词,在。
A项,“以”,①介词,按照;②连词,表目的。
C项,①“其”,代词,它的;②句中语气副词。
D项,“乃”,①副词,表承接,于是、就;②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是”。
)5.A(B、C、D项均属古今异义。
)6.D(本文中,郎中指宫中携带兵器的侍卫。
)7.D(出:被贬出京。
)8.C9.B(“先是因丁尚书事件染成痼疾”有误,原文是因父亲去世伤心而成痼疾。
)10.(1)过了两年道路(畅通),没有顾虑,前面的约定才能够实行。
(给分点:涉、虞、乃各1分,句意1分)(2)于是有机会能和他谈论到时事,皇上认为他很是与众不同。
如此过了很长时间,人们都不知道这件事。
(给分点:间隙、奇、众未之知各1分,句意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刘子名禹锡,字梦得。
祖先是汉景帝贾夫人的儿子刘胜,受封为中山王。
谥号为“靖”,子孙因此封为中山人。
当初,我二十多岁,应考进士,幸而一次得中。
隔了一年,又以文才经吏部取士科考试合格,被授予太子校书的官职。
我当时年轻,名声超过实际,在读书人中享有盛誉。
及至遭逢父亲去世,我迫于礼教而不敢轻死,因伤心父亡而得了久治不愈的病。
我守丧期满后,正逢宰相、扬州节度使杜佑兼管徐州和泗州,由于我和他素来互相了解,就经请求后去出任掌书记。
我捧着任命的文书进去禀告母亲,母亲说:“我不喜欢江淮一带地方,你从开始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我就禀告丞相,以请求照顾。
丞相说:“可以。
”过了几个月就离开了徐州、泗州的官职,由于河路还很难走,就改做扬州掌书记,过了两年道路(畅通),没有顾虑.前面的约定才能够实行,我就调补为渭南县主簿。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精品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侵害他人生命权、身体权的新型的暴力行为。
就形态而言,它多局限于舆论范围,主要以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形式呈现,并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的不确定性。
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网络空间往往聚集着非组织化、陌生化的群体,因此,在多主体参与的网络暴力事件中,一般很难确定具体行为主体。
(2)过程的易操作性。
随着“复制”、“粘贴”等网络信息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任何掌握网络技术的行为主体都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数字化形式实施网络暴力。
(3)后果的实在性和难控性。
网络暴力以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并往往导致非虚拟性的后果。
同时,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和即时性等特点,网络信息传播极具流动性、扩散性,其影响范围一般难以被人们所掌控。
网络暴力的产生,根源于多种风险的交叠和共振。
一方面,在互联网上,既有基于职业、籍贯等联系纽带而形成的地缘、业缘群体,更有基于生活娱乐、资源共享等个体偏好而形成的趣缘群体。
他们借助网络交互空间(QQ、Blog等),可以随性发出自己的声音,犹如置身于一个个众声喧嚣的“网络广场”。
同时,互联网本身繁杂难辨的海量信息强化了网络受众的风险感知度,加之信息内容的易编辑性以及信息散播的可操控性,网络信息质量往往参差不齐、真伪难辨。
另一方面,当下中国网络暴力的频发,其背后大都潜藏着“仇富”、“仇官”的社会心态。
经济社会“重效率而轻公平”的脱序式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致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并涌向网络空间。
再加上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普遍嵌入,催生了数量庞大的“网络推手”,他们以广告收入为经济来源,以“点击为王”作营销规则,通过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积聚声势等进行舆论操控。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题不分版本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题不分版本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题1.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局部。
试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表达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表达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开展鲜明地表达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②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局部,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开展的根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③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外乡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外乡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那么。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外乡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根底。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外乡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外乡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④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基础知识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________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________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________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 幽静品尝软弱B. 幽僻品尝柔弱C. 幽僻赏玩柔弱D. 幽静赏玩软弱【答案】C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愆.期(yán)垝.垣(ɡuǐ)陨.落(yǔn)帷裳.(chánɡ)B. 攘诟.(ɡòu)溘.死(hé)侘.傺(chì)公姥.(mǔ)C. 伶俜.(pīnɡ)遗.施(wèi)否.泰(pǐ)鲑.珍(xié)D. 拾掇.(chuò)吐哺.(bǔ)羁.鸟(jī)樊.笼(fá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愆期qiān B项:溘死kè D项:拾掇duo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点评:拼音不仅是我们学习汉字、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更是我们的一项语言技能。
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
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尤其注意“拾掇”的“掇”在词语中是轻声。
3.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尔卜尔噬夙兴夜寐信誓旦旦雨雪霏霏B. 鸷鸟不群芳泽杂揉屈心抑志欲盖弥彰C. 踯躅不前情投意和窈窕无双藕断丝联D. 同心离居越陌度阡譬如朝露守拙田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
考生要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多积累那些字形接近容易弄混的字,同时要根据字义识记字形。
精品: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 期第三次月考(期末)语文试题 -- 人教
版高一必修四
试题预览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5 月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分享经济,又名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人人参与,借助互联网 平台,把各类过剩的消费资源、尤其是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 通过倡导人人分享,实现体验式消费,进而促使成本降低、效 率提高,创造新的生产红利和消费红利。
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原因就在于分享经济强调分享 式消费和消费式分享,即消费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为他人 消费提供供给和创造创新的过程;同时,分享经济的背后也提 出了一个今天我们如何更好解决过剩的问题。当今时代,高速 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生产高速增长,实际上 带来了“全球性过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 品和服务处在闲置和过剩状态,因此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 台整合,把大量的“闲置”重新配置,加以利用。这显然顺应了绿 色消费、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当然,要让分享经济真正有效地满足人人参与、人人分享,需 要每个参与者、分享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其背后也是对所 有市场参与者的诚信体系的考量。在此情况下,政府通过依法 干预和合理监管,确保分享经济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上,也 是分享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权衡《分享经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商业模式》)
B.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使得工业化时代实现产 出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最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4 / 31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C.分工型经济运行方式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由此引发 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题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文阅读。
(9分)保护方言,守望乡愁真理总是越辩越明。
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除了交际工具,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
与此同时,多姿多彩的汉语方言也与汉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旅居外地的同乡人互相认同的最直接最亲切的标志,而且是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种种事实的一扇窗口。
今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用上海话写成的小说《繁花》让许多读者为上海方言蕴含的吴文化韵味所折服。
不少网友甚至评价说:“读此书只恨自己不是上海人。
”不止是《繁花》,从韩庆邦《海上花列传》中的吴侬软语,到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再到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让它们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从这方面讲,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努力。
如今,方言该不该保护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如何保护,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从全国来看,汉语内部的方言、次方言、土语非常丰富,该保护到哪一级、哪些地域的方言?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系统支持政策?是否应该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每一个问题,都不易回答。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11号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秦简,其中一部分竹简上记录的是秦国的法律,后整理出了《秦律十八种》。
“环保条款”记录在其中的《田律》上,这部法律因此被看成是中国最早的“环保法”。
《田律》中,除了前代规定的春季不准乱砍乱伐外,还有多条环保规定。
其中有两条内容很新鲜,一是,规定不得堵塞河道,即“雍堤水”;二是,不是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
即“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
特别是最后一条,可以避免大气污染,减轻雾霾天气。
云梦秦简的《法律答问》中还提到,《秦律》规定,东方六国的人到秦国来,入秦时必须用火熏其车上的衡轭。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官方的解释是:如果来人不处治马身上的寄生虫,虫子附着在车的衡轭或驾马的绳索上,就会被带到秦国来,所以必须用火来熏。
这简直就是现代海关卫生检疫的雏形,环保的意图十分明显。
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了“环保治国”理念。
《荀子·王制》中里专门谈及为王之道:“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荀子将这种环保要求称为“圣王之制也”。
比荀子早约四百年的齐国上卿管仲在任时倡导环保治国,称“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
”他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环保要求,提出过环保“四禁”概念。
据《管子杂篇》所记,其中“春禁”是:“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
”管仲这种环保观,不只提出了环保问题,还考虑到了民生。
这种治国理念相当科学,齐国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与此不无关系。
从史书记载来看,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部”就诞生在中国。
据清黄本骥编纂的《历代职官表》记载,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
“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其很大一部分职能与今天的环保部相同,但所管理的范围更大,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都是“虞”的职责。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丽《诗经》《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
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
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
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
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
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
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
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
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
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
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
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
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2019学年河北邯郸鸡泽县一中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河北邯郸鸡泽县一中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论述文阅读。
保护方言,守望乡愁真理总是越辩越明。
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除了交际工具,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
与此同时,多姿多彩的汉语方言也与汉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旅居外地的同乡人互相认同的最直接最亲切的标志,而且是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种种事实的一扇窗口。
今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用上海话写成的小说《繁花》让许多读者为上海方言蕴含的吴文化韵味所折服。
不少网友甚至评价说:“读此书只恨自己不是上海人。
”不止是《繁花》,从韩庆邦《海上花列传》中的吴侬软语,到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再到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让它们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从这方面讲,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努力。
如今,方言该不该保护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如何保护,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从全国来看,汉语内部的方言、次方言、土语非常丰富,该保护到哪一级、哪些地域的方言?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系统支持政策?是否应该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每一个问题,都不易回答。
河北省鸡泽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河北省鸡泽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选出下列加线的实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浩气四塞(阻塞)史迁之善传游侠(为……作传)B . 顾自民国肇造(开始)直可惊天地(只、仅仅)C .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屈)贼氛方炽(旺盛,这里形容气焰高涨)D . 视清季有加(一个朝代的末了)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领唱)2. (2分)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几项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A .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项羽之死》)B .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六国论》)C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D .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3. (2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期末) 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舞幽壑之潜蛟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③顺流而东也④侣鱼虾而友麋鹿⑤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⑦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⑧火尚足以明也⑨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A . ①③④B . ②⑤⑧C . ③⑤⑥D . ②④⑨4. (2分)选出划线的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A . 之二虫又何知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B . 奚惆怅而独悲奚以知其然也C . 怒而飞抢榆枋而止D . 慈父见背遂见用于小邑5. (2分)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报任安书》A . 请辞于军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B .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C . 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D . 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6.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谁B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匹敌、相当C .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士兵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起D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命题人:秦仕超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文阅读。
(9分)保护方言,守望乡愁真理总是越辩越明。
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除了交际工具,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
与此同时,多姿多彩的汉语方言也与汉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旅居外地的同乡人互相认同的最直接最亲切的标志,而且是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种种事实的一扇窗口。
今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用上海话写成的小说《繁花》让许多读者为上海方言蕴含的吴文化韵味所折服。
不少网友甚至评价说:“读此书只恨自己不是上海人。
”不止是《繁花》,从韩庆邦《海上花列传》中的吴侬软语,到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再到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让它们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从这方面讲,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努力。
如今,方言该不该保护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如何保护,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从全国来看,汉语内部的方言、次方言、土语非常丰富,该保护到哪一级、哪些地域的方言?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系统支持政策?是否应该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每一个问题,都不易回答。
所幸,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探索的步伐都已迈出。
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在各方言区采取活态标本,建立方言档案——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思路,即在有能力做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前,先做好学术性抢救。
而在民间,类似于“中国微乡音”汉语方言大赛这样的方言保护和传承活动正在兴起:在电视、广播中推出方言节目;方言进校园,让孩子们不忘乡音,记住乡情;移动互联网上更是出现了以乡音乡韵为纽带的社群,延续着方言的魅力。
时间不断向前,语言的融合与演进同样不可阻挡。
一些方言会淡出生活,一些新的语言习惯也正在形成。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乡愁需要守望,而方言无疑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
珍视方言,其实是对文化根脉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
讲乡音、守乡愁,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选自2015年12月《人民日报》,有改动)1.下列关于“方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方言和普通话同等重要,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都需要高度重视。
B.方言是语言的变体,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通过方言进行交流,表达思想。
C.丰富多彩的方言不仅是身份认同的标志,是情感沟通的纽带,而且也是展现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标志。
D.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很多用方言写就的文学作品因突出表现了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繁花》是用上海方言写成的,其中的吴文化韵味吸引了很多的读者。
B.具体到如何保护方言,从全国来看,存在很多现实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国家是否应该出台政策支持,是否应该将方言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等。
C.保护方言的探索步伐已经迈出,在民间,出现了很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方言保护和传承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乡音乡韵得以延续。
D.方言与乡愁有着密切的联系,珍视方言,就是对文化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
由此可见,只有保护好方言,才是对乡愁真正的守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很多方言写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优秀之作,从这方面来看,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一种努力。
B.方言该不该保护,如今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具体到如何保护的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看法。
C.为更好地保护方言,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明确了先做好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后再做学术性抢救的思路。
D.讲方言和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
诚然,普通话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普及固然重要,而方言作为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窗口也应该得到保护和继承。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
家本微贱。
侯景之乱,寓在京都。
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
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
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
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
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
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暗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
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
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
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
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
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
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
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
异平,除贞毅将军、东阳太守。
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
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
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
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选自《陈书·韩子高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B. 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C. 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D. 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
B.“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
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
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子高推扶得以继续攀登。
B.子高性情恭敬谨慎。
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C.子高忠心耿耿。
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他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击败张彪。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
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
留异之乱平定后,子高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5分)(2)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文后各9--10题。
夜雨黄景仁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8.诗的颔联在写作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9.本诗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相比,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7分)(三)默写(6分)10.(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4)题。
王宠惠:最纠结的法学家1881年,王宠惠生于香港一个传教士家庭。
1895年,14岁的王宠惠北上天津,考取了朝廷办的北洋大学堂,攻读法律科,1899年以最优成绩毕业,并获得“钦字第一号考凭”,也就是皇上认证的第一个大学毕业证书。
1902年,王宠惠赴美留学,先就学于加州大学,随后转入耶鲁,并在那里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以后,王宠惠即赴英国继续研究国际公法,并获得英国律师资格。
同一时期,王宠惠游历法国和德国等国考察法律,并被选为柏林比较法学会会员。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两天后,孙即任命年仅31岁的王宠惠出任外交总长,这是中国采取共和政体后的首任外交部长。
在民国时期的外交场合,王宠惠为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争得了尽可能得到的尊重。
而且,在民国外交的几个关键时期,其绩效足以彪炳史册。
1919年的巴黎和会,王宠惠虽然没有亲赴巴黎,但作为资深的外交家,他在国内积极发挥政学两界影响,组织领导了国民外交协会、欧美同学会等社团营救被捕学生的斗争。
同时,与在巴黎的中国外交官顾维钧、施肇基保持联系,秘授机宜,拒签卖国和约。
1921年,北洋政府为解决巴黎和会未决问题,委派施肇基、顾维钧、王宠惠三人为代表出席华盛顿会议。
王宠惠在施、顾二人密切配合下,迫使日本在山东问题上作出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