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病害分析与防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和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和防治措施首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开展分析,并重点探讨了有效防治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措施。
结论证实: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操作人员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处理,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分为很多种,例如有钢筋混凝土路面,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以及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等。
和其他路面开展比照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建设成本非常低,因此受到大范围推广和使用。
但在其施工操作中,容易发生一些病害,因此需要对这些病害开展合理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处理,进而提高路面施工的质量。
1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1I路面板内损坏病害分析开展道路路面施工时,使用混凝土板面容易发生裂缝,主要原因是使用混合料时里面的水分失去速度过快,然后发生碳化和干缩问题。
除此之外,开展水泥路面施工时,还会出现颗粒不均匀分层离析问题,主要是粗骨料从混合料中发生了分离,剩下的集料颗粒就会出现下沉,里面的水分开始向上移动,这样表面就会发生沁水[1],如果实施有效的处理,路面表面的含水量就会增加,在一定环境下,沁水速度慢于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水的蒸发情况就会深入到混合料的表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就出现了凹陷,从而产生非常大的张力。
除此之外,各个固体颗粒之间还会产生非常大的张力,导致颗粒间发生凝集,混凝土如果没有到达一定的硬化强度,就不能有效和张力开展相互作用,最终在表面出现裂缝。
同时,发生裂缝的时间和沁水的时间一般都是相互的,浇筑混凝土道路表面几个小时后,就会先出现一些细小的裂缝,然后逐渐在每一个方向上都出现混凝土龟裂,在干燥的时候这些裂缝开始蔓延扩大,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12接缝位置发生病害分析如果在施工中出现错台问题,便是和路基不均匀变形,填缝料出现损失以及材料质量有很大关系。
处理横向接缝的时候,尤其是在膨胀系数范围内,由于会发生滑动,造成传力杆位置出现不同程度变化,导致一部分滑动出现问题。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及治理措施分析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及治理措施分析1.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概述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公路路基和路面作为道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承载车流、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任务。
长时间的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公路路基和路面逐渐出现各种病害,如裂缝、坑洞、沉陷、龟裂等,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对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检测与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病害和非结构性病害。
结构性病害主要包括路基土体的沉降、路基排水系统失效、路面结构的破坏等;非结构性病害主要包括路面疲劳龟裂、路面渗水、路面破损等。
这些病害不仅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为了确保公路路基路面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病害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检查、影像资料分析、实验室试验等;治理措施则包括修复、加固、更换等。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病害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治理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1.1 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路面结构性病害:包括路面裂缝、坑洞、沉陷、隆起等结构性损伤。
这些病害的成因主要有设计缺陷、施工质量问题、材料性能不佳、环境因素影响等。
路面功能性病害:包括路面疲劳裂纹、老化、反射裂缝、温度收缩裂缝等功能性损伤。
这些病害的成因主要有路面材料老化、交通荷载作用、温度变化等。
路面环境病害:包括路面水损害、冻融损害、紫外线辐射损害等环境因素引起的损伤。
这些病害的成因主要有气候变化、地下水位变化、紫外线辐射强度等。
为了有效治理公路路基路面病害,需要对各类病害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病害产生的关键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在分析病害成因时,应综合考虑设计、施工、材料、环境等多种因素,确保治理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2 病害对公路安全的影响路面损坏和变形:路面病害如裂缝、坑洼、龟裂等,会导致路面结构破坏,降低路面承载能力,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路面病害判定分析及处理
重:缝宽、裂缝区有散落,裂缝宽度在3mm 以上,主要裂缝 块度在0.5~1.0m之间,损坏按面积计算。
一、涉及相关规范、手册
为了统一病害调查描述结果,使不同调查人员的调查结果 具有可比性,方便交流,需对各类病害赋予明确定义,进行科 学分类及分级。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2-2001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1-2001 ) 《公路设计手册路面》(2006版)··········
073.1-2001 )
竖向 位移
沉陷、胀起
接缝填缝料损坏、纵向接缝张
接缝 开、唧泥和板底脱空、错台、
类
接缝碎裂、拱起
表面 破损
磨损和露骨、纹裂、网裂和起 皮、坑洞、活性集料反应引起 的网裂、粗集料冻融裂纹、修
补损坏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有:龟裂、块状裂缝、纵向裂缝、 横向裂缝、坑槽、松散、沉陷、车辙、波浪拥包、泛 油和修补11类。(从表现形式上倒仍可分为松散、裂 缝、变形和其他四大类。)
沥青、水泥路面病害类型与判定Fra bibliotek一、相关规范、手册
实际上《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 将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1 -2001)的 第4章“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类型和分级”、第5章“水泥混凝 土路面状况调查和评定”以及《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2-2001)的第 4章“路况调查与评价” 修订成为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一部分的内。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及处理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建设日益加快,公路工程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病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针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路基病害1. 路基沉降:路基沉降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路面不平、车辙严重等。
原因包括:地基处理不当、填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施工工艺不合理等。
处理措施:加强地基处理,选用优质填料,合理控制填土厚度,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
2. 边坡病害:边坡病害主要包括滑坡、坍塌、崩塌等,原因有边坡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水文地质条件差等。
处理措施:优化边坡设计,严格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边坡稳定性。
3. 路基水毁:路基水毁是由于水分渗透导致路基强度降低,从而引发的路面破坏。
原因有排水设施不完善、路基填料渗透性差等。
处理措施: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路基填料的渗透性,避免水分对路基的侵蚀。
二、路面病害1. 沥青路面裂缝: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龟裂、块状裂缝等。
原因有沥青混合料质量问题、施工工艺不合理、路面结构设计不当等。
处理措施:选用优质沥青混合料,优化施工工艺,加强路面结构设计。
2.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裂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一种病害,原因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混凝土养护不足等。
处理措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混凝土养护。
3. 路面车辙:车辙是路面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路面凹陷、车辙严重等。
原因有沥青混合料质量问题、施工工艺不合理、路面结构设计不当等。
处理措施:选用优质沥青混合料,优化施工工艺,加强路面结构设计。
三、桥梁病害1. 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原因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混凝土养护不足等。
处理措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混凝土养护。
公路养护工程常见病害及防治
公路养护工程常见病害及防治摘要:当公路建成通车时,养护和维修工作,成为公路生命周期的主要内容。
不同于前期公路建设,公路路面的养护和维修工作既要保证养护期间的车辆通行又要兼顾大流量行车下作业安全。
公路养护和维修作业人员要尽量开展机械化道路养护,不断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减少设备移动次数,逐步完善公路养护方案,以增加养护周期又延长道路服务的期限。
关键词:公路养护;常见病害1 公路路面常见病害类型1.1 路面裂缝在路面病害中最常见的病害问题就是路面裂缝。
一般情况下,道路施工材料多数为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初期,视觉检查很难及时发现,随着长时间的应力积累和进水,等路面出现明显可见的裂纹时,已经严重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了。
道路养护作业还没有对应的仪器或设备来快速检测路面的初始裂缝,随着有水环境及天气的影响,逐渐渗透到路面路基导致裂缝的程度逐渐增大。
当大量的雨水渗入道路结构时,裂缝处的路面结构含水量会迅速增加,形成一个回弹和挤压的区域,当有车辆驶过时加速了道路表面的破坏。
1.2 道路路面车辙路面车辙与车辆轴重有直接关系。
尤其是大型车辆载重较大甚至超载时,车辆载重量超出路面承重范围,车辆会对路面造成严重形变,尤其是重型车流较多的十字路口处(遇红灯刹车)。
车辙形成原因有两种:其一由重载车辆作用在道路上形成车辙,另一种是由于路基施工质量不达标或施工材料不合格造成的路基强度不够。
虽然讨论的是路面问题,但路基施工的质量不达标,是造成路面问题的重要因素;使用的建筑材料不达标,也非常容易导致路面出现车辙。
1.3 路面出现坑槽公路路面出现坑槽也是很常见道路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车辆长时间行驶而造成的。
主要原因是公路建设使用沥青混合料材料时,形成的路面不具备阻水功能,增加了公路结构渗漏的可能性。
久而久之路基会造成严重侵蚀,导致公路出现坑洞。
2 公路路面病害的成因2.1 车流量过载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公路运输量猛增,车流量增加,超出了道路的设计流量;其次超重车辆较多,严重超出了公路面荷载能力。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常见病害与防治分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常见病害与防治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道路上常见的路面类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长期的使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难免会出现各种病害。
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还可能危及行车安全。
因此,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常见病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一、主要常见病害1.龟裂:龟裂是指沿着路面断面破碎的细小裂纹。
主要原因包括材料的伸缩不均匀、施工不当、水化热产生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强度等。
龟裂会导致路面结构松散和进一步的损坏。
2.泛沙:泛沙是指路面表层的水泥砂浆被冲刷、脱落,露出骨料的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不当、车流量过大等。
泛沙会导致路面表面粗糙,减少车辆的摩擦力,增加驾驶风险。
3.路面坑洼:路面坑洼是指路面表面出现明显的凹陷,主要是由于路面承载力不足和车流量过大导致的。
路面坑洼会干扰车辆的平稳行驶,增加行车的不稳定性。
4.激波:激波是指车辆通过路面时产生的振动波,主要是由于路面不均匀引起的。
激波会导致车辆产生颠簸感,增加疲劳度和乘坐的不舒适感。
5.空洞:空洞是指路面底部出现腐蚀、掏空或损坏的区域。
主要原因包括路面下部材料不合格、排水不畅等。
空洞会导致路面结构失稳,增加路面的滑动和变形风险。
二、防治措施1.加强前期设计和施工质量管控。
通过合理设计路面结构,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工艺,提高路面的抗裂性能和稳定性。
2.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的制备过程,确保材料的质量达标。
3.做好路面养护工作。
及时进行路面养护,包括定期清理和修补路面表面的脱落部分,补充路面表面的损失材料,如水泥浆料等。
4.加强路面水工建筑物的建设。
对于易积水的路段,应适当设置排水设施,确保路面排水畅通,减少水泥砂浆的冲刷和泛沙现象。
5.增加路面支撑强度。
对于车流量大的路段,可以通过增加路面的厚度或者加强路面基底的承载力,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压性能。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一、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沥青路面搓板沥青路面搓板的主要现象为路表面出现轻微、连续的接近等距离的起伏状,形似洗衣搓板。
虽峰谷高差不大,但行车时有明显的频率较高颠簸感。
1.1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1)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偏细,沥青用量偏高,高温季节时,面层材料在车辆水平力作用下,发生位移变形。
(2)铺设沥青面层前,未将下层表面清扫干净或未喷洒粘层沥青,致使上层与下层粘结不良,产生滑移。
沥青路面搓板的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级配。
(2)在摊铺沥青混合料前,须将下层顶面的浮尘、杂物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粘层沥青,保证上下层粘结良好。
(3)基层、面层应碾压密实。
1.2沥青路面搓板的防治措施主要有:(1)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级配。
(2)在摊铺沥青混合料前,须将下层顶面的浮尘、杂物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粘层沥青,保证上下层粘结良好。
(3)基层、面层应碾压密实。
1.3沥青路面搓板的治理方法主要有:(1)因上下面层相对滑动引起的搓板,或搓板较严重、面积较大时,应将面层全部铲除,并低于原路面,其深度应大于用于修补沥青混合料最大集料粒径的2倍,槽壁与槽底垂直,清除下层表面的碎屑、杂物及粉尘后,喷洒0.3~0.6kg/m2的粘层沥青,重新铺筑沥青面层。
(2)在交通量较小的街坊道路上,可采用冷拌的乳化沥青混合料找平或进行小面积的修补。
(3)属于基层原因形成的搓板,应对损坏的基层进行修补。
2、泛油泛油的主要现象为表面处治和贯人式路面的表面基本上被一薄层沥青覆盖,未见或很少看到集料,路表光滑,容易引起行车滑溜交通事故。
2.1泛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1)表面处治,贯人式使用沥青标号不适当,针入度过大。
(2)沥青用量过多或集料撒布量过少。
(3)冬天施工,面层成型慢,集料散失过多。
2.2泛油的治理方法:在热天气温较高时进行处理最为有效。
如轻微泛油,可撒布3~5(8)mm石屑或粗黄砂,撒布量以车轮不粘沥青为度;如泛油较严重,可先撒布5~10(15)mm集料,经行车碾压稳定后再撒布3~5(8)mm石屑或粗黄砂嵌缝。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主干道,承载着城市的交通压力,经常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严重影响通行安全和城市形象。
下面从多个层面分析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基础原因1.设计不合理:在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过于注重欧式风格、加大绿化面积等美化工作,而忽视了地基压实、排水等基础性的工作,这就容易导致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
防治措施:加强对市政道路设计考虑基础工作的必要性,提高设计师技术水平,确保每一项基础性工作的实施。
2.材料质量不良:市政道路的材料并非是等量齐观的,因此,材料质量差异较大,会出现路面龟裂、坑槽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对材料的检测工作,并将合格的材料作为道路建设的首要选项。
3.施工不规范: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如不合适的外界温度、湿度等都会影响材料的施工效果,长期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防治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施工过程各项工作制度完好,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二、自然原因1.风蚀、水蚀:在季风等气候条件下,市政道路将遭受风蚀、水蚀等天然破坏,长期积累,对道路构成损害。
防治措施:加强市政道路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清理道路污泥和覆盖垃圾,保证道路干燥清洁。
2.震动:市政道路运行车辆不断振动和抖动,在振动频率较高的情况下,会导致路基土壤沉降,形成路面凹陷。
防治措施:加强路面验收工作,确保路面设计质量符合要求,定期检查路面状况,并进行维护和修缮。
三、维护管理原因1.路面养护不到位: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可能会因路面养护不到位而缩短,如不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路面,会导致损坏面积加大,对行车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防治措施:加强市政道路的维护管理工作,及时检查路面状况并进行修复,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2.破坏行为:市政道路的破坏行为往往不易察觉,跨越停放、乱放鞭炮、乱倒垃圾等习惯,都是导致市政道路破坏的主要原因。
四、结论市政道路的常见病害导致主要原因有基础原因、自然原因、维护管理原因等。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道路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承载着人们的出行和物资流通。
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道路也经常出现各种病害,如路面龟裂、坑洼、塌陷等问题。
本文将分析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指道路表面出现的细小裂缝,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1. 材料质量不良:如果使用的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容易导致路面龟裂。
2. 施工工艺不当:如果施工过程中未控制好温度、湿度等因素,导致混合料没有得到充分压实,也容易出现路面龟裂。
防治措施:1. 选用优质材料:使用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保证材料质量。
2. 控制施工条件: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确保混合料得到充分压实。
二、路面坑洼路面坑洼是指道路表面出现的凹陷部位,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1. 重载车辆的频繁行驶:长时间承受超重车辆的行驶,会对路面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路面下沉形成坑洼。
2. 泥土软化:在潮湿环境下,路面的基层土壤容易受到水分的侵蚀,造成土壤软化和路面坑洼。
防治措施:1. 限制超载车辆:加强对超载车辆的监管,禁止其行驶或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减少对路面的压力。
2. 排水系统的完善:加强道路排水设施的建设,避免雨水积聚在路面上,防止基层土壤软化。
三、路面塌陷路面塌陷是指道路表面出现塌陷现象,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1. 地基承载力不足:如果道路的地基承载力不足,无法承受车辆和行人的荷载,就会导致路面塌陷。
2. 下水道破损:如果下水道遭到破坏或堵塞,就会导致雨水无法正常排除,进一步损害地基的稳定性,造成路面塌陷。
防治措施:1. 地基加固: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地基的加固,确保其承载力足够。
2. 检修下水道:定期检查和维护下水道,避免破损和堵塞,保证雨水顺畅排除。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原因主要与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选材、施工、限制超载、排水系统建设和地基加固等方面着手,并定期检查和维护道路设施,确保道路安全和畅通。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路面损坏和病害,主要包括路面龟裂、坑洞、剥落、沉陷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行车安全,还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降低道路使用寿命,给交通管理带来不小的困扰。
减少和防治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对确保交通安全和提高道路运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1. 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指在沥青路面上出现的细小龟裂和大面积龟裂。
细小龟裂主要由于早期老化、质量问题、施工不当等原因引起,大面积龟裂则是由于路用量大、车辆荷载大、温度变化剧烈等原因导致的。
2. 坑洞:坑洞是沥青路面上出现的凹陷和坍塌,主要由于地基松弛、水分渗透和流失、施工不当等原因引起。
坑洞是交通事故的隐患,容易造成车辆失控和翻车等严重后果。
3. 剥落:剥落是指沥青路面上的沥青面层出现脱落或剥离现象,主要由于质量问题、施工不当、老化等原因引起。
剥落会给行车带来不安全因素,容易导致车辆打滑和刮擦。
4. 沉陷:沉陷是指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下沉和变形,主要由于地基不稳定、水分渗透和流失、车辆荷载等原因引起。
沉陷严重影响行车平稳性和车辆操控性,容易导致车辆失控和事故发生。
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措施1.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工艺标准化、要求规范化,杜绝施工不当和质量问题导致的病害。
2. 增加路面密实度:提高沥青路面的密实度,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碾压控制,确保沥青混合料充分密实,减少沥青路面出现龟裂和剥落的可能性。
3. 加强养护管理:加强对沥青路面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路面病害,防止其扩大和加剧。
定期进行路面修补、翻新和加固等工作,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4. 控制车辆荷载:加强对超载车辆的查处和处罚力度,减少车辆荷载对沥青路面的损害。
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点位置设置称重设备,对超载车辆进行检测和劝返,保护路面的完好性。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病害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病害分析公路工程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而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对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进行分析和解决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路面、路基和路肩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路面病害分析1. 裂缝裂缝是公路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通常分为疲劳裂缝、温度裂缝和反射裂缝。
疲劳裂缝是由于车辆荷载和材料劣化等因素导致路面出现的裂缝,温度裂缝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路面材料产生收缩和膨胀造成的裂缝,反射裂缝是由于地基变形、基层沉降等引起的裂缝。
解决裂缝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和施工工艺,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提高路面的抗压和抗温变性能。
2. 泛油泛油是指路面表面出现的沥青析出物,通常是由于沥青配合比不当、沥青油分挥发不足等因素导致的。
泛油不仅影响路面的美观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还会加速路面的老化和损坏。
解决泛油问题需要及时调整沥青的配合比,提高沥青的沥青含量和挥发性,确保沥青的均匀铺设和熨平。
3. 鼓包鼓包是指路面表面出现的隆起和起泡现象,通常是由于路面基层沥青混凝土的断裂或收缩等引起的。
鼓包不仅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舒适性,还会导致车辆行驶的不稳定和噪音增加。
解决鼓包问题需要加强路面基层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提高路面材料的抗水和耐碱性能,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1. 沉降2. 膨胀3. 冻融冻融是指路基土层在冬季低温和春季融化过程中出现的冻胀变形现象,通常是由于路基土层的孔隙水结冰和融化引起的。
冻融不仅影响路基土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还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和坑洼。
解决冻融问题需要加强路基土层的排水和隔离,确保路基的耐冻性和防护性。
1. 坍塌2. 变形3. 崩塌结语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包括路面裂缝、泛油、鼓包、路基沉降、膨胀、冻融、路肩坍塌、变形、崩塌等,这些病害会严重影响路面、路基和路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对这些病害进行及时分析和解决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加强对路面、路基和路肩的施工质量和监理工作,确保公路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城市各个部分、保障交通运输、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任务。
市政道路在日常使用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病害问题,如裂缝、坑洼、起伏不平等,严重影响了交通的安全和市容的整洁。
那么,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防治呢?1. 材料选用不当市政道路的建设材料往往直接影响到道路使用寿命和质量。
一些劣质的材料容易受到环境和交通的影响而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
材料的选用不当还会导致道路变形、渗水和碎裂等现象。
2. 施工工艺不当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施工工艺不合理,会导致道路的各种病害问题。
未按规范进行路基和路面的夯实、压实,未进行充分的排水设计、未进行规范的沥青铺设等。
这些都会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3. 环境因素影响道路建设后,长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市政道路病害的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导致温差大,道路材料易出现收缩膨胀、变形等问题;雨水的侵蚀也会导致道路表面开裂等问题。
4. 交通载荷车辆的频繁行驶也是市政道路病害的原因之一。
大型车辆长期的重载或者频繁的过往都会对道路的基层和路面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路面裂缝、坑洼等问题。
5. 管理不善道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是市政道路病害的重要原因。
一些地方因为管理不善,道路出现问题后未能及时修补,加速了病害的恶化和加剧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在道路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该选择经过严格检验和符合标准的材料,尽量避免使用劣质材料。
材料的选择应该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交通载荷情况,尽可能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2. 严格施工管理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把关和管理。
对于路基、路面的夯实、压实工作要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工程的质量。
对于排水、沥青铺设等工艺也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3. 加强定期维护市政道路的日常维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检查道路的使用状况,对出现的病害进行及时的维修和处理。
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路面病害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路基加固: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
因此,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采用压实、换填、强夯等方法对路基进行加固,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排水系统建设:水是造成路面病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排水系统应包括路面排水和地下排水两部分,以排除路面积水和地下水,避免水对路面的侵蚀和冲刷。
裂缝填补:对于路面裂缝要及时进行填补,以防止裂缝扩大和水分侵入。
可以采用热沥青或冷沥青进行填补,对于较大裂缝可以采用灌浆处理。
表面处理:对于路面的表面破损,可以采用罩面或涂刷耐磨材料进行处理,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滑性。
维修保养:定期对路面进行维修保养也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对路面进行检查、清洁、保养等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路面问题,避免病害扩大。
交通管理:加强交通管理也是防治路面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以对交通流量进行控制和调节,避免超载车辆和大型车辆对路面的损坏。
总之,路面病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治理,才能有效地保护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同时,也需要加强路政管理,提高路政管理水平,为路面的养护和管理提供更好的保障。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无机结合料底基层(基层)裂缝的防治一)、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混合料中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比例偏大;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多,或石灰粉中型性指数偏大。
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
3、成型温度较高,强度形成较快。
4、碎石中含泥量较高。
5、路基沉降尚未稳定或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
6、养护不及时、缺水或养护时洒水量过大。
7、拌合不均匀。
二)、预防措施1、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或掺砂。
2、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好。
3、在能保证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
4、一次成型,尽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强对水泥稳定土的养生,避免水分挥发过大。
养生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5、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加强拌合,避免出现粗细料离析和拌合不均匀现象。
三)、治理措施1、可采用聚合物加特种水泥压力注入法修补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
2、加铺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网。
3、破损严重的基层,应将原破损基层整幅开挖维修,不应横向局部或一个单向车道开挖,以避免板边受力产生的不利后果,最小维修长度一般为6m。
维修半刚性基层所用材料也应是同类半刚性材料。
二、底基层(基层)摊铺发生离析一)原因分析1、配合比设计不合理2、混合料拌和不均。
3、料车在装料过成中未及时移动车位。
4、单机摊铺宽度过大。
二)预防措施1、优化配合比设计。
2、增加混合料拌和时间。
3、料车在装料过成中每装一料斗应向前移动一次。
4、限制单机摊铺宽度。
三)治理措施1、拌和站设专人检查混合料拌和情况并指挥料车移动。
2、摊铺现场设专人清理“粗料带”或“粗料窝”并及时用料填补。
三、底基层(基层)下部有1-2cm凝结不好一)分析原因1、下承层不清洁或被污染。
2、下承层较干燥吸收混合料中水分。
3、养生不到位。
二)防治措施1、对成品加强保护,摊铺前清理下承层。
2、摊铺前对下承层洒水湿润,并使其吸水达到饱和(不能使水存积或流淌)。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的安全性、舒适度和寿命。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公路工程施工中常会出现一些通病问题。
本文将就公路工程常见的施工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路面不平整:路面不平整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影响驾驶者的行车安全和乘坐舒适度。
路面不平整的主要原因有: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中的挤压和变形、基层不均匀沉降等。
防治措施:合理选用施工材料,认真掌握施工操作技术,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平控制和转弯半径的控制,避免挤压和变形;加强对基层加固的施工,确保基层的稳定性。
二、路基松弛:公路工程中,由于松弛路基的存在,易导致路面剧烈沉降,甚至发生路面塌陷,严重影响道路使用。
路基松弛的主要原因是土质松软或者路基设计不合理。
防治措施: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择路基填料,并加强填料的加固工作;合理控制填料的厚度和密实度;在设计过程中加大路基的宽度,增加路基的承载力。
三、路面龟裂:路面龟裂是一种常见的路面病害,它会导致路面断裂、沥青层起泡等问题。
路面龟裂的主要原因包括路面材料老化、温度变化过大、材料选择不当等。
防治措施:合理选材,避免使用劣质材料;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材料的稳定性;加强对温度变化的控制,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定期进行路面维护和修复。
四、涵洞漏水:涵洞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隧道结构,涵洞漏水会导致洞内积水、路面湿滑等问题。
涵洞漏水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材料选用不当、施工工艺不到位等。
防治措施:选用防水材料,确保涵洞结构的密封性;加强工艺流程的把控,确保施工工艺到位;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漏水问题。
五、交通标线磨损:交通标线是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磨损严重会导致驾驶者迷失方向、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
交通标线磨损的主要原因是标线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质量不高等。
防治措施:选用耐磨耐候的标线材料,确保标线的使用寿命;严格掌握标线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定期对已经磨损严重的标线进行修复和更新。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 无机结合料基层裂缝病害的防治1)石灰稳定土底基层裂缝病害的原因及防治(1)原因分析。
①石灰土成型后未及时做好养护。
②土的塑性指数较高,黏性大,石灰土的收缩裂缝随土的塑性指数的增高而增多、加宽。
③石灰剂量偏高,拌和不均匀。
④含水量控制不好。
⑤工程所在地温差大,一般情况下,土的温缩系数比干缩系数大4~5倍,所以进入晚秋、初冬之后,温度收缩裂缝尤为加剧。
(2)预防措施。
①石灰土成型后应及时洒水或覆盖塑料薄膜养护,或铺上一层素土覆盖。
②选用塑性指数合适的土,或适量掺入砂性土、粉煤灰和其他粒料,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
③加强剂量控制,使石灰剂量准确,保证拌和遍数和石灰土的均匀性。
④控制压实含水量,在较大含水量下压实的石灰土,易出现较大的干裂,宜在最佳含水量±1%时压实。
⑤尽量避免在不利季节施工,最好在第一次冰冻期来临一个半月前结束施工。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病害的原因及防治(1)原因分析。
①水泥稳定性差或水泥剂量偏大。
②碎石级配中细粉料偏多,石粉塑性指数偏高。
③集料中黏土含量大,因为黏土含量越大,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温缩裂纹越大。
④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偏大,不均匀。
⑤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养护不及时,易造成基层开裂。
⑥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封层。
(2)预防措施。
①控制水泥质量,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适当降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水泥用量。
②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的中值。
③应严格控制集料中黏土含量。
④应严格控制加水量。
⑤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及时洒水养护,保持碾压成型混合料表面的湿润。
⑥养护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⑦施工期内的最低温度宜在5℃以上,基层表面在冬期上冻前应做好覆盖层(下封层或摊铺下面层或覆盖土)。
2. 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病害的原因及防治(1)原因分析。
①基层标高、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松铺厚度不同或混合料局部集中离析,混合料压缩量的不同,导致了高程厚度上的不平整。
②摊铺机自动找平装置失灵,摊铺时产生上下漂浮现象。
《路面病害及其防治》课件
04
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沥青材料
选择优质沥青材料,控制沥青的粘度、软化点等 关键指标,确保沥青质量稳定。
集料质量
选用耐磨、耐压、洁净的集料,控制集料的级配 和含泥量,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填料选择
选用高强度的石灰岩矿粉作为填料,控制矿粉的 细度和含水量,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施工工艺优化
影响行车安全,降低道路 使用寿命,增加养护成本 。
坑槽的预防措施
加强路面排水设计,定期 检查和维护路面结构。
松散
松散的形成
松散的预防措施
由于路面材料松散或脱落引起的现象 。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定期进行路面养 护。
松散的危害
降低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影响 行车安全。
泛油
泛油的形成
由于沥青混合料中的油分过多或 表面水分不足引起的现象。
混合料拌合
采用先进的间歇式拌合设备,确保混合料拌合均匀、无花白料现 象。
摊铺与压实
优化摊铺和压实工艺,控制摊铺速度和压实温度,确保沥青路面平 整、密实。
接缝处理
采用热接缝技术,提高接缝处的粘结强度,减少接缝处裂缝的产生 。
限制超载车辆行驶
设置限载标志
在公路入口处设置限载标志,提醒超载车辆绕行。
加强执法力度
路面病害类型多样,成因复杂,需针 对不同病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建议和展望
01
建立健全路面病害防治 标准和规范,加强监管 力度。
02
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 术和新工艺,提高路面 耐久性和安全性。
03
加强科研力度,深入研 究路面病害成因和防治 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04
增强公众对路面病害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 氛围。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路面基层、底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1)形成原因:①水泥剂量过高.②碎石级配不合理,细料偏多和碎石集料粉料过多。
③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过大。
④施工时气温过低,养护不及时或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上层,暴露时间太长。
⑤路基弯沉不合格或局部存在“弹簧”。
⑥危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纹会反射到路面面层,影响路面的整体性、稳定性。
(3)防治措施:①水稳层施工前,先对路基压实度、弯沉检查,局部弹簧必须彻底处理。
②在提高队伍作业素质、质量均一稳定、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③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中值。
④应严格控制加水量。
⑤养生结束后应及时进行上一层铺筑或下封层施工。
⑥严格控制O.075mm一下颗粒含量,适当掺砂可以减少裂缝的发生和程度。
2、水稳层弯沉值不合格(1)形成原因:①排水不畅,路槽或水稳层积水。
②水泥剂量不稳定。
③过早开放交通或有超载车通行。
④危害:容易造成水稳层开裂,甚至松散、损坏。
(2)防治措施:①做好施工期间的路表面排水措施,适当间距设置排水口,及时排除雨水。
②控制拌和楼的工作状态,准确计量水泥用量。
③养生期严禁车辆通行,任何时候均不得让超载车辆通过。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离析、松散(1)形成原因:①集料级配变化大,有超粒径现象,且拌和不均匀。
②摊铺工艺差,单机摊铺两端离析。
③碾压不及时,水稳料在碾压前水分损失较大,养护不及时,养护方法不合理。
④过早开放交通,未限制施工车辆过度通行速度,造成表面松散。
⑤危害:造成路面整体性差,表面松散致使与面层无法粘接,容易损坏。
(2)防治措施:①加强集料的料源管理,宜使用集中加工的集料,保证级配的稳定。
②缩短场拌水泥碎石从加水拌和、运输到摊铺时间,并及时碾压成型。
③选用性能良好的摊铺机和熟练的机械操作手,强调使用双机摊铺,减少操作过程中的离析现象。
④加强覆盖养生,要求使用土工布覆盖养生,并保证湿度。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市政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的风吹雨打以及交通机动车辆的频繁行驶,常常会导致道路出现各种病害。
这些病害不仅影响着交通的畅通,还可能对市民的生活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市政道路常见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对于保障道路的安全和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一、裂缝道路表面裂缝是市政道路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是由于道路表面材料的老化变形、路基变形等原因导致的。
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材料老化:道路表面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老化变形,失去原有的弹性和抗压性,易于出现裂缝。
2. 车辆过载:长期以来,一些交通工具超载情况较为严重,超载车辆通过道路会给道路表面造成额外的压力,导致道路裂缝的出现。
3. 水土流失:道路表面渗水后,当水分进入路基,在温差作用下膨胀,沿着材料的脆弱面形成裂缝。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1. 更新材料:选择具有较好抗老化性能的道路表面材料,可以有效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2. 严格限载: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超载车辆要进行严格的处罚,减轻道路的承载压力,延缓裂缝的出现。
3. 加强排水: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防止道路表面积水,减少水分对道路材料造成的侵蚀。
二、坑洼1. 车辆频繁行驶:长期以来,机动车辆在道路上频繁的来回穿行,会使道路表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和冲击,导致道路表面出现坑洼。
2. 雨水侵蚀:道路表面积水较多,雨水长时间浸泡道路表面,会对道路材料产生侵蚀作用,导致部分道路出现坑洼。
3. 工程施工不当:一些施工单位在道路维修中,工程技术不规范,导致路面材料压实不良,后期易出现坑洼。
1. 强化路面维护:对于易出现坑洼的路段,加大巡查和维护的频率,及时进行维护和补充材料。
2. 加强雨水排放:改善雨水排放系统,减少道路表面积水时间,延缓道路表面材料的老化和磨损。
3. 规范工程管理:严格按照道路维修相关规范,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道路维修工程的质量和技术规范。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市政道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市政道路常见的病害有裂缝、坑洞、泛沙、路面凹陷等。
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
几点:
1. 材料质量不过关:市政道路使用的沥青、砂石等材料质量不过关,容易出现开裂、断裂等问题,从而导致道路病害的发生。
2. 人为损坏: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车辆重载、频繁施工等原因,可能会导致道
路材料损坏,从而引发病害的发生。
3. 天气因素:气候变化、温度波动、雨水侵蚀等都会对道路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
引发道路病害的发生。
4. 土质问题:道路基层土壤的不稳定性,例如土质松散、含水量过多等,会导致道
路基础不稳定,进而引发病害的发生。
为了防治市政道路的病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材料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确保沥青、砂石等材
料符合标准要求,并进行质量检测,减少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病害产生。
2. 强化道路维护管理:定期进行路面巡查,及时发现和修复道路病害,避免病害进
一步恶化,降低维修成本。
3.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人为损坏造成的病害。
4. 加强预防性维护:针对常见的道路病害,进行定期的检测和预防性维护,例如进
行路面修补、铺设防水层等,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5. 强化排水设计:加强对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降低雨水的侵蚀和泛沙的发生,减少道路病害的发生。
6. 加强交通管理:减少车辆超载行驶,加强对施工车辆的管理,减少道路的机械损伤,从而减少道路病害的发生。
市政道路病害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从材料质量、施工管理、维护管理等多个方面综
合考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路面病害分析与防治
作者:赵国荣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4年第17期
摘要:我国公路发展迅速,经过多年的运行,已经从开始的以建设为主转为了建设和维护并行。
各种公路病害相继出现,这是各级公路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结了公路路面病害的几种主要类型,分别论述了各种病害的防治措施和维护方法,对公路路面病害防治技术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路面;病害;防治;维护
中图分类号:U4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7-0050-02
不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还是沥青路面,经过一段时间的通车,都会出现破损、凹陷、开裂、车辙、松散等情况,这些被统称为“路面病害”。
1 路面病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危害
1.1 裂缝
1.1.1 沥青裂缝
按照裂缝外观的不同,可将裂缝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裂、块状裂缝、推挤裂缝等不同类型;按照裂缝形成原因的不同,可将裂缝分为荷载型裂缝、非荷载型裂缝(低温收缩裂缝、温度疲劳裂缝等)和反射裂缝等不同类型。
裂缝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三种:①路基不稳定,有开裂,反射到沥青面层造成路面开裂;②沥青面层铺设质量不过关,强度和稳定性不够,导致行车以后出现开裂;③沥青面层配合比不合格或沥青质量太差,经过冬、夏温度变化后出现收缩开裂。
1.1.2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凝土,即已经开裂的和正准备开裂的。
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属于正常现象,材料本身、配比、施工、养护等不当或地基沉降、路面荷载过大等都有可能导致裂缝形成。
混凝土配比时,试验室要出具施工配合比(自已单位的拌和站),拌和站根据这些配合比拌和。
相关标准规定,要随时调整施工配合比,按正规操作,应该每调整一次配合比,就要出具一份施工配料单。
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做一份,即使每次都写施工配料单,也是先调好混凝土后,再照写施工配料单,以期与实际配料相对应。
此外,养护时,在硬化初期要对路面进行养固或洒水,并进行切割,避免热涨冷缩。
1.2 其他路面病害
路面裂缝是路面病害最常见的一种,除此之外,路面病害还包括车辙、坑槽、错台、表面功能下降等。
1.3 路面病害的危害
路面病害最主要、最直接的危害在于交通安全。
路面裂缝、坑槽不仅影响道路行车的舒适度、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如果路面病害不及时修补,雪水、雨水会渗透到面板下的土基部分,导致路面强度下降、稳定性减弱,最终影响到交通安全。
比如,如果车辆在泛油路面行驶,会延长制动距离,使其丧失“抓地咬合”能力,容易造成侧滑;在搓板路面行驶,容易使驾驶员判断失误,难以掌握方向,同时对车辆的机件也容易造成破坏。
2 防治措施
2.1 路面的养护
养护分为日常养护和定期养护。
2.1.1 日常养护
每年按需要对公路各组成部分(包括附属设施)进行日常养护,其目的是保持公路原有的良好状态和服务水平。
日常养护的作业项目主要有:路面及其他部分的清扫、轻微损坏的修补和设施的零星更换、割草和树枝修剪、冬季除雪除冰以及为恢复偶尔中断的交通进行紧急处理。
2.1.2 定期养护
定期养护是指在公路使用期限内所进行的可编制程序的、较大的养护作业。
定期养护作业的主要项目有:辅助设施的改进,路面磨耗层的更新或修复,路面标线、涵洞及附属设施的修复,金属桥的重新刷漆等。
2.2 病害的处理
2.2.1 水泥路面病害的处理
水泥路面病害处理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水泥混凝板的处理。
裂缝的处理方法有两种,即直接灌入法和喷嘴灌浆法;掉角的处理可分别从角隅部分的修理,路面板纵、横向开裂的局部修理入手;破碎板的修理可以将路面严重破损的板挖除,用早强混凝土、早强钢筋进行修补;对于孔洞,可以先将孔洞凿成形状规则的直壁坑槽,然后涂一层沥青,再用沥青混凝土填补夯平;磨耗层局部脱落可以用高压喷射方式,将乳化沥青混合料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喷射到破损
路面。
②接缝破坏的处理。
具体包括接缝挤碎处理、胀缝拱起处理、唧泥和板底脱空处理、错台处理。
③表面不平整的处理。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做好养护和检查。
④强度不够、均质性差的处理。
保质保量,严格按照比例和相关程序进行。
2.2.2 沥青路面病害的处理
沥青路面病害的处理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微、小、中裂缝的处理。
对于微、小、中裂缝,可以通过开槽清缝和压力灌注密封胶进行灌缝。
②车辙的处理。
做好预防措施,去除隆起部分,涂黏层油,铺筑沥青混合料修补。
③坑槽的处理。
做好事前预防措施,发现松散、脱皮等问题,及时修补。
④错台的处理。
对于错台超过1 cm的部位,利用花锤进行小范围细部处理;对于构件凹陷部位,先利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然后凿平;对于其他原因造成的错台,可以先利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成型后涂刷养护剂。
⑤对于表面功能下降的处理,可以采用彩色防滑路面,在面积大的路面可以采用微表处工艺进行修复。
⑥沉陷等的处理。
沉陷的处理方法为确定修补范围并划线,用液压工作机切开沉陷范围四周的沥青面层和水稳层部分,实施修补。
2.3 特殊情况的处理
对于因供电、供暖、供水等生活和生产需求,需要挖开正常路面的情况,以前的做法是:深挖的用挖土机直接挖开,浅挖的人工刨开,安装、修理完毕后再重铺、重修,耗时费力。
目前,一种比较省时、省力的做法是:在需要刨开的路面上进行画图,精细规划,用切割机沿需要开挖的路面边缘进行切割、分块、搬离;完成施工后再按序还原,最后用沥青或水泥浇灌缝隙。
这种做法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缩小了施工规模,降低了交通影响程度,并对路面的破坏程度降至了最小。
3 结束语
路面病害不可避免,如何防治和修护是各级公路管理者的重要责任之一。
从另一方面来讲,公路施工单位也要严格规范工序、严把工程质量关,使公路在交付时就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只有施工者、监管者两者齐发、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提高公路质量,减少公路病害。
〔编辑:刘晓芳〕
Highway Pavem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Zhao Guorong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way, after many years of operation, has been dominated from the start to build into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arallel. Diseases have appeared in various road,which is the road managers at all levels can’t be ignored. Summed up the pavement several main types of disease were discussed in a variety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maintenance methods, the promotion of road surface disease control technology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Key words: road surface; diseases; prevention; mainte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