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成型第一讲

合集下载

第一章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第一章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制件,轮胎等是橡胶成形制品。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没有先进的材料成形工艺,就没有现代制造业。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液态成形(铸造) 塑性成形(压力 加工)
形状、 尺寸、 性能
冶 炼
矿 石
生 炼钢 铸 塑性成形 毛 切削 零 装配

锭(压力加工)坯 加工 件
塑性成形
(压力加工)
热处理

切削加工
材 连接成形(焊接)
1. 逐层凝固:
纯金属、共晶类合金及窄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在恒温下以共 晶团进行结晶,结晶时从表层开始向中心逐层凝固。紧靠铸型 壁的外层合金,一旦冷却至凝固点或共晶点温度时,即凝固成 固态晶体;而处于上述温度以上的里层合金,仍为液态。
中的气体、铸件结构)
1、合金的流动性
➢流动性定义(flowability) : 流动性是指液态合金的流动能力。
这种能力体现在2个方面:
(1)充满型腔;
(2)形成符合要求的优质铸件。
如果流动性不好,就不能充满型腔,就不能形成符合 要求的优质铸件。也说明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流动性特点。 在进行铸件设计和铸造工艺制定时,必须考虑合金流动性。 那么,我们怎样衡量合金的流动性呢?
➢按照形成铸件的铸型分可分为:
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熔模铸造、壳型铸造、陶瓷
型铸造、消失模铸造、磁型铸造等。
➢ 铸件的生产工艺方法按充型条件的不同,可分为: 重力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等。 传统上,将有别于砂型铸造工艺的其他铸造方法
统称为“特种铸造”。 砂型铸造应用最为广泛,世界各国用砂型铸造生
汽车中铸件质量约占20%,锻件质量约占70%; 飞机上的锻件质量约占85%; 发电设备中主要零件如主轴、叶轮、转子等均为锻件

第一章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第一章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⑵ 浇注温度
主要影响液态收缩。浇注温度提高,液态收缩
增加。

⑶ 铸型条件
铸件的实际收缩率要小于合金的自由线收缩率。
第一章 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24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几种铁碳合金的收缩率
合金 种类 碳素 铸钢 白口 铸铁
灰铸铁 5~8
1.08
球墨 铸铁
体收缩率/%
线收缩率/%
10~14
2.17
12~14

(1)热应力 概念: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匀以及散热条件的差异, 造成不同部位冷却速度不同,由此产生的铸造应力 称为热应力。
第一章 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35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形成过程 分布规律:铸件厚壁部分或心部存在拉应力,受拉应力的 部位变形时趋于缩短向内凹;薄壁部分或表面存在压应力, 受压应力的部位变形时趋于伸长向外凸。
第一章 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13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标 准 螺 旋 线 试 样
1-浇注系统;2-试样;3-出气口 ;4-试样凸台
第一章 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14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合金的化学成分 及结晶特点对流动 性的影响

第一章 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15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逐层凝固
中间凝固
糊状凝固
第一章 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16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液态金属在结晶状态下的 流动示意图
a)纯金属
b)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
17
第一章 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2.浇注条件
1)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越高,流动性越好,充型能力越强。 但浇注温度不能过高,否则合金的吸气、氧化 现象严重,易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

第一章 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第一章 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大型推想壁画—古代采矿冶炼图 大型推想壁画 古代采矿冶炼图
中外古代冶金技术重大发明时间对照表
技术项目名称 块炼铁 生铁冶铸 水排(水力鼓风机) 装有活门的简单木风箱(木扇) 活塞式木风箱 焦炭炼铁 生铁柔化处理技术 生铁炼钢(炒钢) 铜镍合金 炼锌 湿法炼铜 <<考工记>>记载铸造各类青铜器不 同合金成分配比—"六齐" 春秋晚期 至迟在公元前六世纪 中国发明时间 与国外发明时间比较 公元前1250年赫梯国王哈图斯里三 世在一封信中说到铁的生产和贸易 比欧洲早1900多年
至迟在西汉、东汉之交(公元开始时) 比欧洲早1200年 至迟在北宋时 至迟在公元1637年前 公元1368-1644年 至迟在公元前五世纪 西汉后期(公元前一世纪) 公元四世纪 公元十世纪初 公元前二世纪 公元前三世纪 比欧洲早500-600年 比欧洲早100多年 1709年英国A达比用焦炭炼铁成功 比欧洲早2300年 1784年英国科特在反射炉中用搅炼 法炼炼钢 1823年英国人汤麦逊和德国人罕·宁 格兄弟仿制成功 英国1738年 欧洲比我国晚1500多年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Fundamental of Materials Forming 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 沈其文 主讲 制造教研室 储开宇 学时 32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大要素
组 织 结 构 合 成 加 工
材料科学 与工程
性能
使用 效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多学科化
冶金 学 物理 学
生物 学
材料科学 与工程
中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



在我国古代金属加工工艺中,铸造占着突出的地位和 广泛的社会影响,像“模范”、“陶冶”、“熔铸”、 “就范”等习语,就是沿用了铸造业的术语。 • 劳动人民通创造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铸造工艺。 特别是泥范、铁范和熔模铸造最重要,称古代三大铸造技 术。 泥范铸造 我国自新石器晚期,就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河北唐山等地出土的早期铜器,有锻打成形的,也有熔铸 成形的,说明范铸技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很早就发展起来。 熔模铸造 传统的熔模铸造一般称失蜡、出蜡或捏蜡、 拨蜡。它和现代熔模铸造(如制造汽轮机叶片、铣刀等精 密铸件),无论在所用蜡料、制模、造型材料、工艺方法 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但是,它们的工艺原理是一致的, 并且现代的熔模铸造是从传统的熔模铸造发展而来的。

第一章 铸造成型工艺理论基础

第一章 铸造成型工艺理论基础

① 热应力。热应力是由于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 以致在同一时间内铸件各部分收缩不一致,导致相互约束 引起的内应力。
为了分析热应力的形成过程,首先应了解固态金属自 高温冷却到室温时力学状态的变化。固态金属在再结晶温
度(钢和铸铁为620~650℃)以上时,处于塑性状态,此
时在极小的应力作用下,便可发生塑性变形(即永久变
(2)缩孔与缩松的防止 ② 缩松的防止。缩松是细小分散的缩孔,它对铸件承 载能力的影响比集中缩孔要小,但它影响铸件的气密性,
使铸件渗漏。因此对气密性要求高的油缸、阀体等承压铸
件,必须采取措施来防止缩松。目前生产中多采用在热节
处安放冷铁,加大铸件的冷却速度;或加大结晶压力,以
破碎枝晶,减少金属液的流动阻力,从而达到部分防止缩
一、合金的充型
液态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简称为充型。合金的充型能 力,是指液态合金充满铸型,获得轮廓清晰、形状准确的 铸件的能力。若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不足,铸件将产生浇 不到、冷隔等缺陷。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 的是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条件和铸型的充型条件。
1、合金的流动性
合金的流动性是指合金本身在液态下的流动能力,流 动性好,易获得轮廓清晰的薄壁复杂铸件。反之产生浇不 到、冷隔等缺陷。影响合金流动性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是 合


教学内容:该课程包括了除机械切削加工工艺以外的所有工 程材料的成形工艺,内容十分丰富,但由于学时有限,结合 我们的就业方向,讲授以铸、锻、焊和塑料成形为主,适当 兼顾别的内容。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根据零件的使用性能和批 量大小正确的选择工程材料和正确的选择成形工艺、 通过借助设计资料能够进行成形工艺设计。 教学时数:40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4学时) 考核方式:闭卷 所用教材:材料成型工艺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材料成型基础、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工 艺基础、冲压工艺学、塑料成形模具等等。

第一章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第一章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在人类使用材料之初,通过将天然材料石头、陶土 打制成石器和烧制成陶器,就诞生了最原始的材料 成形工艺。
随着人们对金属材料(青铜、钢铁等)的使用,相应 地产生了铸造、锻造、焊接等金属成形加工技术。
20世纪以后,随着塑料和先进陶瓷材料的出现,这 些非金属材料的成形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跨人21世纪后的今天,已进入了各种人工设计、 人工合成的新型材料层出不穷的新时代,各种与之 相应的先进的成形工艺也在不断涌现并大显身手。
第一章铸造成形工艺理 论基础
2020/12/1
第一章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在现代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一般是应用材料成 形的方法将材料制成毛坯,再经过机械加工方法制 成所需的零件。
材料成形工艺是指用于把材料从原材料的形态通 过加工而转变为具有所要求的形状及尺寸的毛坯
或成品的所有加工方法或手段的总称。
先进的技术装备等等。
我国成功地进行了耗用钢水达490t的轧钢机机架和 长江三峡电站巨型水轮机的巨型铸件的铸造,锻造 了196t汽轮机转子;
采用铸一焊组合方法制造了12000t水压机的立柱 (高18m)、底座和横梁等大型零、部件;
我国已成功地生产出了用于锻造大型锻件的12000t 水压机;
解决了30万吨级远洋油轮船体的焊接技术;
第一章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信息和 自动化技术的迅速融入,在涌现出一大批新型的 成形技术的同时,材料成形加工生产已开始向着 优质化、精密化、绿色化和柔性化的方向发展。
第一章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
我国材料成形技术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材料成形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 明朝大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
➢工艺过程----将原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 过程。

机械制造基础铸造成形培训课件ppt 125页.ppt

机械制造基础铸造成形培训课件ppt 125页.ppt
铸造的优点:
1)可以铸出内腔、外形很复杂的毛坯; 2)工艺灵活性大。几乎各种合金,各种尺寸、形状、 重量和数量的铸件都能生产;
3)成本较低。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铸造的缺点:
1)铸造组织疏松、晶粒粗大,内部易产生缩孔、缩松、 气孔等缺陷。 2)铸件的机械性能较低。 3)铸造工序多,难以精确控制,使铸件质量不够稳定。
第1节 液态成形理论基础
2.1.1 金属的凝固 2.1.2 金属与合金的铸造性能 2.1.3 铸造性能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2.1.1 金属的凝固
1. 液态金属的结构与性质
1)液态金属的结构:固态金属经加热变为熔融状态即得 液态金属,是由呈有序排列的游动原子集团组成,其结 构与原有固体结构相似,但热运动剧烈,温度越高,热 运动越剧烈,原子集团越小,游动越快。
4)劳动条件较差,劳动强度较大。
铸造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各种类型的 机器设备中铸件占很大比重。如表2-1所示。
表2-1 各类机械工业中铸件重量比
机械类别
%
机床、内燃机、重型机器 风机、压缩机 拖拉机 农业机械 汽车
70~90 60 ~ 80 50 ~ 70 40 ~ 70 20 ~ 30
金熔点最低,故流动性最好。
而亚共晶合金,为中间凝固方 式,复杂枝晶阻碍流动,故流
图2-4铅锡合金的流动性与相图的关系
动性差,如图2-5b所示。
3)杂质和含气量。固态夹杂物使粘度增加,流动性下降; 如灰铁中的MnS;含气量越少,流动性越好。
2. 浇注条件
1)浇注温度越高,保持液态的时间越长,流动性越好; 温度越高,合金粘度越低,阻力越小,充型能力越强。 故提高浇注温度能有效提高充型能力;但过高吸气量和 总收缩大,易产生铸造缺陷。故在保证充型能力的前提 下温度应尽量低。生产中薄壁件常采用较高温度,厚壁 件采用较低浇注温度。

《铸造成型》PPT课件_OK

《铸造成型》PPT课件_OK
第二章 铸造成型
铸造成型是指将液态金属填充到铸型的 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形状、 尺寸和性能的铸件毛坯(或零件)的成 型方法,也称为:金属液态成型。
1
§2.1 合金的铸造性能 一.合金的充型
合金在液态成型过程中表现出的工艺性能称为 铸造性能。它包括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合金 的凝固与收缩,铸造应力与裂纹,吸气与偏析 等。
床身
锥齿轮
吊车卷筒
34
2.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放置。
35
3.应将铸件薄而大的平面放在下部、 侧面或倾斜位置。
36
4.应将铸件的厚大部分放在上部或侧 面
37
5.确定浇注位置时应尽量减少型芯 的数量, 要有利于型芯的安装、 固定、检查和排气
38
二.铸型分型面的选择
铸型分型面:是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 面。
铝合金的浇注温度为680~780℃;
*形状复杂或薄壁件取上限。
6
(2)浇注压力 液态合金在流动方向上所受到的压力越大,充
型能力愈好。
3.铸型特点 (1)铸型蓄热能力(铸型从熔融合金中吸收和传 递热量的能力) (2)铸型温度 (3)铸型结构 (4)铸型中的气体
*总之,铸型中凡能增加金属流动阻力、降低 流速、加快冷却速度的因素,均能降低合金的流 动性;反之,则可提高合金的流动性。
26
影响: • 晶粒内机械性能不均匀,降低使用寿命; • 晶粒内化学性能不均匀,降低抗蚀性; 消除方法: • 使铸件缓慢冷却; • 对铸件进行长时间高温扩散退火。
(2)密度偏析(又称区域偏析) :在凝固过程 中,先结晶部分的密度与剩余液体的密度不同, 化学成分不均匀。 消除方法: • 浇注时进行搅拌,使各部分密度均匀。
24

第一章 铸造成型工艺理论基础

第一章 铸造成型工艺理论基础
39
40
铸件热裂纹的防止
为有效地防止铸件裂纹的发生,应尽可能采 取措施减小铸造应力; 金属在熔炼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有可能扩大 金属凝固温度范围元素的加入量及钢铁中的 硫、磷含量;
提高型砂的退让性。
41
②冷裂纹
冷裂纹是在较低的温度下,由于热应力和收 缩应力的综合作用,铸件的内应力超过金属 的强度极限而产生的。 冷裂纹出现在铸件受拉的部位,尤其是应力 集中的地方。 冷裂纹的特征是:裂纹细小,呈连续直线状, 裂缝内有金属光泽或轻微氧化色。
防止铸件变形的措施: 减小内应力 铸件结构设计成对称的; 采用反变形法; 时效处理:精度要求较高-粗加工后人工时 效和自然时效。
38
铸件的裂纹及其防止
铸件的内应力超过金属 的强度极限时,铸件便 产生裂纹。 ①热裂纹:热裂纹是铸 件凝固末期,在接近固 相线的高温下形成的。 热裂纹的特征是:裂纹 短,缝隙宽,形状曲折, 裂纹内呈氧化色。
合金流动性的好坏,通常以“螺旋形流动性 试样”的长度来衡量。
16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合金的种类 不同种类的合金,具有不同的螺旋线长度, 即具有不同的流动性。 灰铸铁的流动性最好,硅黄铜、铝硅合金次 之,而铸钢的流动性最差。
17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合金的化学成分 纯金属和共晶成 分的合金,流动 性好。 非共晶合 金,流动性差。 结晶温度范围越 宽,流动性越差。
35
机械应力
铸件的固态收缩受到铸型或型芯的机械阻碍 而形成的内应力。 其大小主要取决于铸型及型芯的退让性,落 砂后消失。
36
铸件的变形及其防止
铸件的变形包括铸件凝固后所发生的变形以 及随后的切削加工变形。 受拉的部位缩短; 受压的部位伸长; 杆件和板件最明显;

第一章铸造成型

第一章铸造成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砂型铸造详解

(2)起模方法常用的起模方法有顶箱、漏模、翻转三种。图 1-15为顶箱起模方法。 随着生产的发展,新的造型设备会 不断出现,从而使整个造型和制芯过程逐步地实现自动化, 并逐步提高生产效率为制芯。型芯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获得铸 件的内腔,但有时也可作为铸件难以起模部分的局部铸型。 浇注时,由于型芯受金属液的冲击、包围和烘烤,因此,与 砂型相比,型芯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火度、透气性、退 让性和溃散性。满足上述性能主要是依靠合理配制芯砂和正 确的制芯工艺来保证的。在制芯过程中,应采取下列一些措 施:

型芯上的延伸部分称为芯头,用于安放和固定型芯。型芯头 位于砂型的型芯座上。型芯中设有通气孔,用于排出型芯在 受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型腔的上方开设出气口,用于排出 型腔中的气体。另外,利用通气针在砂型中还扎有多个通气 孔。金属液从浇口杯中浇入,经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流 入型腔中。

四、两种造型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节铸件结构工艺性




2.铸件应具有最少的分型面,并尽量使分型面呈平面 图1-34 (a)所示铸件因侧壁凹入,有两个分型面,需 采用三箱造型,造型效率低,而且易产生错型缺陷。在不影 响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改为图1-34 (b)所示结构后,只 有一个分型面,可采用两箱造型。 3.铸件应有起模斜度 为了起模方便,在模样或芯盒的出模方向留有一定斜度, 以免损坏砂型或砂芯。这个在铸造工艺设计时所规定的斜度 称为起模斜度。


二、造型材料和工具
1.造型材料 制造铸型用的材料称为造型材料。造型材料主要包括型砂 和芯砂。型砂和芯砂主要由原砂、黏结剂(多用黏土和膨润 土,有时也用水玻璃、植物油、树脂等)、附加物毛坯(煤 粉或木屑等)、旧砂和水组成。

铸造成形优秀课件

铸造成形优秀课件
进入20世纪,铸造的发展速度很快,其重要因素之一
是产品技术的进步 ,要求铸件各种机械物理性能更好,同
时仍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另一个原因是机械工业本
身和其他工业如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
利的物质条件。如检测手段的发展,保证了铸件质量的提
高和稳定,并给铸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电子显微镜
中国在公元前513年,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 的铸铁件—晋国铸型鼎,重约270公斤。欧洲在公元八世纪 前后也开始生产铸铁件。铸铁件的出现,扩大了铸件的应 用范围。例如在15~17世纪,德、法等国先后敷设了不少 向居民供饮用水的铸铁管道。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蒸 汽机、纺织机和铁路等工业兴起,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 的新时期,铸造技术开始有了大的发展。
五、金属液态成形---铸造的发展历程
1 铸造发展史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
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 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中 国商朝的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尊盘, 西汉的透光镜,北京明朝永乐青铜大钟(重达46.5t,钟高 6.75m,唇厚22cm,外径3.3m,体内铸有经文22.7万字,击 钟时尾音长达2min以上,传距达20km),都是古代铸造的 代表产品。
早期的铸件大多是农业生产、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 具或用具,艺术色彩浓厚。那时的铸造工艺是与制陶工艺 并行发展的,受陶器的影响很大。
司母戊方鼎
曾侯乙尊盘
青铜尊盘出土于曾侯乙墓。尊盘由尊和盘组成,尊置于盘中。 尊盘的口沿是非常精细的镂空的变形龙纹和龙形雕饰,均可 分辨出每条盘龙上的眼睛。是采用“失蜡法”的铸造方法。 尊和盘均铸有“曾候乙作持用终”铭文。

1 铸造成形理论基础

1 铸造成形理论基础

4.分类 砂型铸造 特种制造
熔模铸造; 压力铸造; 离心铸造; 气化模铸造 ……
五. 应用
汽缸体, 衬套, 床身, 活塞, 活塞环,轧辊, 轮, 机架, 水管.
2.1 铸造工艺基础
2.1.1 液态合金的充型 2.1.2 铸件的收缩 2.1.3 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2.1.4 合金的吸气性 2.1.5 铸件的缺陷及其质量控制
三、国内外铸造生产技术水平的比较
比较项目
尺寸精度




气缸体和汽缸盖:一般为CT8~ CT9
CT10,与国外差2~4级
表面粗糙度Ra
使用寿命 铸件废品率 耗能/吨铸件 劳动生产率 熔炼技术 造型工艺 铸造工 艺装备
气缸体和汽缸盖:<25μm
气缸套为6 000~10 000h 美、英、法、日约为2% 360~370 kg标准煤(合格铸件) 65 t/人年 富氧送风,铁水温度>1 500 ℃ 广泛采用流水线,采用高压造 型、射压造型、和气冲造型
2.1
概述 铸造工艺基础
概述
一、铸造概念 将液态金属注入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 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 或零件的生产方法。
二、铸造生产的特点
1.可生产形状任意复杂的制件,特别是内腔形状复杂的制 件。如汽缸体、汽缸盖、蜗轮叶片、床身件等。
二、铸造生产的特点 1.可生产形状任意复杂的制件,特别是内腔 形状复杂的制件。如汽缸体、汽缸盖、蜗 轮叶片、床身件等。 2.适应性强:(1)合金种类不受限制; (2)铸件大小几乎不受限制。 3.成本低: (1)材料来源广; (2)废品可重熔; (3)设备投资低。 4.废品率高、表面质量较低、劳动条件差。
2.1.4 合金的吸气性

铸造基础1解析

铸造基础1解析
动画1 动画2
◆ 在同样浇铸温度下,共晶成分合金液体的过 热度大,在液态时间长
3)杂质 熔融合金中出现的固态夹杂物
9 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
泥石流
(2)浇注条件
1)浇注温度t浇 t浇 原因: t浇 合金粘度
t浇 过热度
充型能力 内摩擦阻力 流动时间
2)充型压力 充型压力 充型能力
10 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
同时凝固: 采用工艺方法尽量减少铸件各部位间的
温度差,使其均匀冷却。
21 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
工艺措施: 浇口开在薄壁处;厚壁处安放冷铁;
22 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
同时凝固原则之不足: 铸件心部容易产生缩孔或缩松
23 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
4)机械应力的形成 动画10 机械应力: 合金的固态收缩受到铸型或型芯的机 械阻碍而形成的内应力
25 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
5、残余应力的危害及消除
尽管变形后铸件的内应力有所减缓,但并未彻 底消除,它的存在不利于切削加工精度的提高
动画12
消除方法: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 自然时效 人工时效
26 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
6、铸件的裂纹与防止
裂纹 热裂 冷裂
(1)热裂 在高温下产生的裂纹。其形 状特征是:裂纹短、缝隙宽、形状曲折、 缝内呈氧化色
2)合金的化学成分 影响规律:
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动性最好,远离 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动性最差
8 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
理由: ◆ 共晶成分合金的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的,液 态合金从表层逐层向中心凝固,已结晶的固体层 内表面光滑,对金属液的流动阻力小;
非共晶成分合金有液、固两相共存区;已 结晶固体层内表面粗糙,流动阻力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准备
(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 购买原材料) 购买原材料)
毛坯制造
铸造, (铸造,锻 焊接, 造,焊接, 冲压等) 冲压等)
机械加工
(车,铣, 刨,磨,钻, 镗等) 镗等)
装配调试
组装, (组装,部 总装) 装,总装)
3
二、本课程的学习目的
(1)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工程材料; 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工程材料; (2)了解和掌握铸造、锻造、焊接、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 了解和掌握铸造、锻造、焊接、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 (3)熟悉机械制造全过程,并了解现代机械制造技术。 熟悉机械制造全过程,并了解现代机械制造技术。
6
§1
铸 造
一、铸造的定义: 将液态金属浇注到具有与零件形 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中,冷却凝 固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7
二、铸造的特点: 铸造是利用液态金属直接凝固 成形 ⑴ 适应性广 ⑵ 生产复杂零件 ⑶ 成本较低
8
三、铸造的不足 :
⑴生产过程复杂, ⑴生产过程复杂,废品率高 ⑵铸件的力学性能较低 ⑶工人劳动条件差
34
(2)缩松的防止: a. 选用共晶成分合金或结晶温 度 范围较小的合金 b. 加大铸件的冷却速度 c. 加大结晶压力
35
§1–1–3 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铸造内应力、
* 铸件的固态收缩受到阻碍时,将会在 铸件内部产生内应力,称为铸造内应力。 * 铸造内应力是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 基本原因 * 铸造内应力分为热应力和机械应力
22
3、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 (1)浇注条件:浇注温度 浇注速度 浇注压力 (2)铸型:铸型的导热能力 铸型的阻力 铸型的温度
23
§1–1–2 铸件的凝固与收缩
一、铸件的凝固方式:
凝固过程中一般有三个区域:固相区、 凝固区和液相区,凝固区中液相和固相并存。 根据凝固区的宽窄,凝固方式分为: 1、逐层凝固 2、糊状凝固 3、中间凝固
18
铁碳状态图的应用 1、选用材料: 选用材料: 由铁碳相图可知,合金中随着含碳量的不同, 由铁碳相图可知,合金中随着含碳量的不同,其 组织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其力学性能不同。因此, 组织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其力学性能不同。因此,我们 就可以根据机器零件所要求的性能来选择不同含碳量的 材料。 材料。 2、叛断切削加工性能: 叛断切削加工性能: 低碳钢中铁素体较多 塑性好,加工性不好; 中铁素体较多, 低碳钢中铁素体较多,塑性好,加工性不好;中 碳钢中铁素体含量比例适当 钢的硬度适当,易于加工。 中铁素体含量比例适当, 碳钢中铁素体含量比例适当,钢的硬度适当,易于加工。 3、制定热加工工艺: 制定热加工工艺: 铸造工艺方面 工艺方面, 在铸造工艺方面,根据相图可以确定合适的熔化温 度和浇注温度,含碳量为4.3%的铸铁铸造性最好 的铸铁铸造性最好; 度和浇注温度,含碳量为4.3%的铸铁铸造性最好;在 锻造工艺方面 工艺方面, 锻造工艺方面,可以选择钢材的轧制和锻造的温度范围 应在奥氏体区。 应在奥氏体区。 4、应用于热处理生产: 应用于热处理生产: 由相图可知合金在固态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均有组织 的变化,可以进行热处理。并且可以正确选择加热温度。 的变化,可以进行热处理。并且可以正确选择加热温度。
19
1、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动性最好 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动性最好
不同合金的结晶特性:
20
2、铸铁中的磷可提高合金的流 动性,但也可引起铁的冷脆 性 3、铸铁中的硫会使合金的流动 性下降
21
三、充型能力
1、定义: 在铸造时,液态合金充满 铸型型腔,获得轮廓清晰、形状准 确的铸件的能力 2、流动性与充型能力的关系
30
2、缩松的形成:
31
3、缩孔和缩松的防止
(1)缩孔的防止:采用冒口和冷铁,使铸件实现 定向凝固: 定向凝固:是在铸件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安 放冒口,使铸件远离冒口的部位最先凝固,然后 是靠近冒口的部位凝固,最后是冒口本身凝固。
32
冷铁的使用:

33
冷铁的作用:加快铸件的局部冷速,以 冷铁的作用:加快铸件的局部冷速,以 控制铸件的凝固顺序,本身并不起补缩 作用。冷铁分外冷铁和内冷铁
2、流动性的测定:
螺旋形金属流动性试样
12
二、影响合金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很多,凡影响铸型中液态 合金保持流动时间长短和流动速度 的因素,都能影响其流动性,但化 的因素,都能影响其流动性,但化 学成分的影响最为显著 学成分的影响最为显著
13
(一).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1、铁素体(F):碳与α-Fe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铁素体( 碳与α Fe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性能---强度和硬度低 塑性和韧性好。 强度和硬度低, 性能---强度和硬度低,塑性和韧性好。 2、奥氏体(A):碳与γ-Fe形成的间隙固溶体。高温组 奥氏体( 碳与γ Fe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在大于727℃时存在。 织,在大于727℃时存在。 塑性好, 性能---塑性好 强度和硬度高于F 在锻造、 性能---塑性好,强度和硬度高于F。在锻造、 轧制时常要加热到A 可提高塑性,易于加工。 轧制时常要加热到A,可提高塑性,易于加工。 3、渗碳体( Fe3C ):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 渗碳体( 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 硬度高, 性能---硬度高 脆性大。 性能---硬度高,脆性大。 4、珠光体( P ):F与Fe3C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珠光体( 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性能---力学性能介于两者之间 力学性能介于两者之间。 性能---力学性能介于两者之间。 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5、莱氏体( Ld ):A与Fe3C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莱氏体( 性能---硬度高 塑性差。 硬度高, 性能---硬度高,塑性差。
机械制造基础
李玉平
1
本课程的教材主要有: 一、本课程的教材主要有:
1、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2、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2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1、本课程的性质 、
机电类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 机电类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
2、本课பைடு நூலகம்的内容 、
机械制造: 将原材料制成零件的毛坯,将毛坯加工成机械零件, 机械制造 将原材料制成零件的毛坯,将毛坯加工成机械零件, 制成零件的毛坯 加工成机械零件 再将零件装配成机器的整个过程。 装配成机器的整个过程 再将零件装配成机器的整个过程。
28
三、缩孔与缩松
液态合金在铸型内的冷凝过程中, 如果其液态收缩和固态收缩所引起 的体积减小得不到金属液的补充 (即补缩),将在铸件最后凝固的 部分形成孔洞。由此造成的容积较 大的集中孔洞称为缩孔 大的集中孔洞称为缩孔,细小分散 缩孔,细小分散 的孔洞称为缩松 的孔洞称为缩松。 缩松。
29
1、缩孔的形成:
14
(二).铁碳合金状态图(相图或平衡图) ).铁碳合金状态图(相图或平衡图)
15
铁碳合金状态图分析 1、概念:表示铁碳合金在不同成分和温度下的 概念:表示铁碳合金在不同成分和温度下的 组织、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形。又称 铁碳合金相图或铁碳合金平衡图。是通过实验的 方法建立起来的。 2、作用:是研制新材料,制定合金熔炼、铸造、 作用:是研制新材料,制定合金熔炼、铸造、 压力加工和热处理等工艺的重要工具。 3、相图的坐标 纵坐标:代表温度。 横坐标:代表含碳量。 4、几个概念
44
例如:
45
2、铸件变形的预防: (1)铸件设计为壁厚均匀、形状简单而 对称 (2)采用反变形法 (3)时效处理:自然时效、人工时效 自然时效: 自然时效:将铸件置于露天场地一段时间, 使 其缓慢地发生变形,从而使内应力消 除 人工时效:将铸件加热到550~650度进行 人工时效:将铸件加热到550~650度进行 去应力退火
四、铸造分类:
根据造型方法不同可分为: 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
9
§1–1 液态合金的铸造性能
铸造性能: 合金在铸造过程中表现出来 的性能,主要指流动性、收缩性、 吸气性等
10
§1–1–1 合金的流动性和充型 能力
一、合金流动性: 1、定义:指液态合金本身的流 动能力,它是合金的主要铸造性能 之一。
11
39
2、机械应力的形成:
40
3、减小应力的措施
(1)热应力的预防:
减小铸件各处的温差,使其均匀冷 却 具体措施: a.尽量选择弹性模量小的合金 a.尽量选择弹性模量小的合金 b.设计壁厚均匀的铸件 b.设计壁厚均匀的铸件 c.对铸件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 c.对铸件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 d.在铸造工艺上控制铸件同时凝 d.在铸造工艺上控制铸件同时凝 固
4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 、复习《金工实习》的教材内容, 、复习《金工实习》 结合 实习操作掌握的知识,归纳总结。 2、结合《工程材料》课程内容,掌 、结合《工程材料》 握选材和常用材的知识。 3、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技术 基础课,重在自学。
5
三.本课程的考核办法
1、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2、平时成绩占30% 、平时成绩占30% (课堂、实验、作业等)
17
特性线
ACD:液相线,液相冷却至此开始析出固相,固相 ACD:液相线,液相冷却至此开始析出固相,固相 加热至此全部转化为液相。 AECF:固相线,液态合金至此线全部结晶为固相, AECF:固相线,液态合金至此线全部结晶为固相, 固相加热至此开始转化。 GS:奥氏体(A)开始析出铁素体(F)的转变线,加热 GS:奥氏体(A)开始析出铁素体(F)的转变线,加热 时F全部溶入A,又称A3线。 全部溶入A,又称A3线 ES:C在A中的溶解度曲线,又称Acm线。 ES: 中的溶解度曲线,又称Acm线。 ECF:共晶线,含C ECF:共晶线,含C量2.11 % --6.69%的铁碳合金 --6.69%的铁碳合金 混合物---莱氏 至此发生共晶反应,结晶出A 至此发生共晶反应,结晶出A与Fe3C混合物---莱氏 体Ld。 Ld。 PSK:共析线,含C量在0.0218 PSK:共析线,含C量在0.0218 % --6.69%的铁 --6.69%的铁 碳合金至此反生共析反应,产生珠光体P 又称A1 碳合金至此反生共析反应,产生珠光体P ,又称A1 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