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校园绿化植物 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设校本课程

合集下载

种植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种植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种植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定需求和实际情况,由学校自行开发的一种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下面是一些种植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1. 科技教育课程:学校根据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开发了一门科技教育课程。

该课程包括科技实验、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技思维和科技能力。

2. 环境教育课程:学校开发了一门环境教育课程,通过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该课程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3.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校开发了一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该课程包括创新思维训练、创业项目策划和创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4. 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开发了一门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学习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该课程包括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5. 文化艺术教育课程:学校开发了一门文化艺术教育课程,通过学习文化艺术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该课程包括音乐、舞蹈、美术和戏剧等方面的内容。

6. 社会实践教育课程:学校开发了一门社会实践教育课程,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该课程包括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和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开发了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提升心理素质。

该课程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和压力调适等方面的内容。

8. 体育健身教育课程:学校开发了一门体育健身教育课程,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技能。

该课程包括体育运动、健身训练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9.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学校开发了一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素养。

该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和传统礼仪等方面的内容。

种植植物校本策划书3篇

种植植物校本策划书3篇

种植植物校本策划书3篇篇一《种植植物校本策划书》一、策划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种植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提供新鲜的空气和食物,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益。

因此,我校决定开展种植植物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植物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策划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环境、特点和种植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丰富学校的课程内容,打造特色校本课程。

三、策划内容1. 课程设置每周安排一节种植植物课程,由专业教师授课。

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的植物园区进行实践活动。

开展植物种植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植物的分类、特点和生长环境。

讲解植物种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土壤选择、浇水、施肥等。

指导学生进行植物的种植、养护和观察记录。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的采摘和加工,体验劳动的乐趣。

3. 实践活动开辟校园内的植物园区,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

学生可以在园区内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体验种植的过程。

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的植物园、农场等地参观学习,拓宽视野。

4. 评价方式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设立奖励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四、资源保障1. 师资力量聘请专业的植物种植教师,确保教学质量。

鼓励校内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 教学设施购买必要的种植工具和设备,满足教学需求。

3. 教材和资料编写适合学生的种植植物校本教材。

收集相关的植物图片、视频和书籍等资料,丰富教学资源。

五、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1-3 个月)完成策划书的制定和审批。

组建教学团队,开展教师培训。

确定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方案。

建设教学设施和实践园区。

2. 第二阶段(4-6 个月)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

校本课程之校园植物

校本课程之校园植物
返回目录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inn.)Franco
柏科,侧柏属。常 绿乔木,小枝排成平面。 全部鳞叶,叶二型,中 央叶与两侧叶交互对生。 雌雄同株异花,雌雄花 均单生于枝顶,球果阔 卵形。种子卵形,灰褐 色,无翅,有棱脊。叶、 枝扁平,排成一平面, 两面同型。(4号楼后)
返回目录
龙柏Juniperus chinensis cv. kaizuka
柏科,圆柏属,常绿 小乔木。叶全为鳞状叶, 龙柏沿枝条紧密排列成十 字对生。花单性,雌雄异 株,浆质球果,表面披有 一层碧蓝色的蜡粉,内藏 两颗种子。枝条长大时会 呈螺旋伸展,向上盘曲。 有特殊的芬芳气味,近处 可嗅到。(4号楼后)
返回目录
女贞Ligustrum lucidum
木犀科,女贞属,常绿 乔木,树皮灰色、平滑。 枝开展、无毛。叶革质, 宽卵形至卵状披针形 。圆 锥花序顶生,花白色,核 果长圆形,蓝黑色。( 2 号 楼后)
返回目录
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
木犀科,丁香属。落 叶灌木或小乔木。花序硕 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 芳香,花两性,呈顶生或 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紫、 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 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 色为居多。(3号楼前)
返回目录
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木犀科,连翘属,落叶 灌木,枝条细长,开展或下 垂,节间中空无髓心。单叶 对生,具柄;叶片卵形至长 圆卵形,或微裂为3片小叶, 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花先叶 开放,黄色。蒴果狭卵形略 扁,木质,先端尖如鸟嘴, 熟时2瓣裂。种子狭椭圆形, 棕色,一侧有薄翅。(5号楼 侧)
返回目录
校园植物检索表
1.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孢子植物)。…………………………………………2 1.植物有花,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3 2.小型绿色草本植物,结构简单,仅有茎叶之分或有时仅有扁平的叶状体,不具真正的根 和维管束…………………………………………………………………………苔藓植物门 2.通常为中型或大型草本,少为木本植物,分化为根茎叶,并有维管束………蕨类植物门 3.胚珠外露,不包于子房内;花各部分保持孢子叶球形态(裸子植物门)………………4 3.植物包于子房内,花通常有花被(被子植物门)……………………………………… 13 4.茎不分枝;叶为羽状复叶,常绿,簇生于干顶………………………………………苏铁科 4.茎分枝;单叶针形、线性或扇形……………………………………………………………5 5.落叶乔木;叶扇形………………………………………………………………………银杏科 5.常绿乔木或小灌木,稀为落叶乔木;叶针形、线形或鳞片状(松柏科)………………6 6.雌雄同株,稀异株,具球果;种子无肉质套被或假种皮,常具翅………………………7 6.雌雄异株,不具球果;种子核果状或坚果状,假种皮全包种子 7.球果的珠鳞与苞鳞离生,每种鳞具2粒种子;种子上端具翅或无翅或近无翅(松 科)…………………………………………………………………………………………8 7.球果的珠鳞与苞鳞半合生或合生,每种鳞具1—9粒种子,种子两侧常具窄翅或无 翅……………………………………………………………………………………………9 8.常绿;叶2型,针形叶2-5针或束生于鳞叶叶腋处;种鳞宿存 8.常绿;仅有针叶,单生于枝或簇生于短枝上;种鳞脱落……………………………雪松属

校本课程-植物

校本课程-植物

第一课.不宜长期放在室内的花卉兰花的香味会令人过度兴奋,引起失眠. 紫荆花所散发出来的花粉如与人接触过久,会诱发哮喘症或使咳嗽症状加重. 含羞草体内的含羞草碱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人体过多接触后会使毛发脱落. 月季花所散发的浓郁香味,会使一些人产生胸闷不适,憋气与呼吸困难. 百合花的香味也会使人的中枢神经过度兴奋而引起失眠. 夜来香在夜间停止光合作用时,大量排出废气,会使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感到郁闷;在晚上会散发出大量刺激嗅觉的微粒,闻之过久会使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感到头晕目眩,郁闷不适,甚至病情加重. 松柏类花木的芳香气味对人体的肠胃有刺激作用,不仅影响食欲,而且会使孕妇感到心烦意乱,恶心呕吐,头晕目眩. 郁金香的花朵含有一种毒碱,接触过久,会加快毛发脱落.松柏类植物,如室内放的数量较多,放出较浓的松香没味,影响人的食欲,使孕妇感到恶心;天竺葵会使一些人引起过敏反应;郁金香花朵含有毒碱,接触过久会使人头昏脑胀,并会使人的毛发脱落;玉丁香长期放室内,散发出的异味,有些人会引起气喘烦闷;接骨木放出的气味也会使人恶心头晕。

有毒的花卉还有半夏、龟背竹、霸王鞭、虎刺、珊瑚花、青紫木、石蒜、黄蝉等。

因此,以上所列花卉在室内不宜放置过久此外,花盆中的泥土产生的真菌孢子会扩散到室内空气中,引起人体表面或深部感染,还可能侵入人的皮肤、呼吸道、外耳道、脑膜及大脑等部位。

这会使患有疾病、体质不好的人雪上加霜,因此,病人的房间内不宜养花。

思考:举例那些花不宜长期放在室内的花卉?第二课.哪些植物适合放在室内据报道,紫苑属、黄耆、含烟草和鸡冠花等一类植物,能吸引大量的铀等放射性元素;芦荟、吊兰和虎尾兰可清除甲醛;常青藤、月季、蔷薇、芦荟和万年青等可有效清除室内的三氯乙烯、硫比氢、苯、苯酚、氟化氢和乙醚等;虎尾兰、龟背竹和一叶兰等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天门冬可清除重金属微粒;柑橘、迷迭香和吊兰等可使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大为减少另外吊兰还可以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仙人掌科的一些多肉类花卉夜间很少排出二氧化碳;紫藤对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的抗性较强,对铬也有一定的抗性。

校本活动课程案例

校本活动课程案例

校本活动课程案例
课程名称:《校园植物探索》
一、课程目标:
1. 增强学生对校园植物的认识,培养其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课程内容:
1. 植物基础知识介绍:涵盖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等内容。

2. 校园植物识别: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认识校园内的各种植物,了解其特点和生活习性。

3. 植物观察与记录:要求学生定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培养其观察能力。

4. 植物保护宣传: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长环境,提高其环保意识。

三、课程实施:
1. 组建课程团队:由生物老师担任指导,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参与。

2. 制定课程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引导其认识校园植物。

4. 课堂讨论:定期组织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加深对植物知识的理解。

5. 成果展示:学期末组织成果展示,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其自信心。

四、课程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学生对校园植物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同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利用校园植物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的开题报告

利用校园植物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的开题报告

利用校园植物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校本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根据自身特点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的自然环境受到了损害,并且城市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知识了解不足。

因此,开发校园植物课程,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了解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知识的认识,提高生态文明的素养。

校园植物开发校本课程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种植植物的乐趣,增强其生命力和创新力。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本研究将以某城市的一所小学为例,从校园植物开发校本课程的角度,探究如何将校园植物与课程融合,开展生态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具体内容包括:1.分析校园植物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探讨植物生态学在课程中的应用。

2.调查某小学校园内植物资源的情况,了解学生对植物的认知和兴趣。

3.设计并实施基于校园植物的校本课程,包括科学、艺术、体育等不同学科领域。

4.通过实地观察、采集、分类、饲养等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环境。

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1.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校园植物课程开发、生态教育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为研究提供指导。

2.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教师和学生对校园植物课程的认知、期望和实践情况,确定开设校园植物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3. 实践研究:以一年级为例,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并实施校本课程,包括校园植物采集、分类、饲养、观察、课程评价等环节,呈现出多元化、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学习和实践体验。

4. 经验总结:对开设校园植物校本课程的实践进行总结和评价,从课程内容、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课程意义、课程效果、实验教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反思和分析,形成研究成果,为在其他小学推广校园植物校本课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利用校园植物开发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

利用校园植物开发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

图l—l课程类型在校本课程开发时,它的具体的活动方式更多的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所以在校本课程开发时,要根据课程体系而选择具体的活动方式。

(3)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与模式关于课程开发曾经出现过多种模式,主要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环境模式和动态模式【2l】。

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程序,同样也有不同一观点,主要有斯基尔贝克的程序[29j、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程序[30l、塞勒等人程序口11和托马斯的程序【321。

从已有的课程实践来看,开发校本课程的操作模式主要应该有六大步骤;组织建立、现状分析、B标拟定、方案编制、解释与实施、评价与修订【26】。

在这个操作流程中,学校在完成第一个步骤之后,可以从其余五个中的任何一个步骤入手,也可以几个步骤同时进行。

即使是第一个步骤,也会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而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和改变。

在本实验研究中,就采用这样的程序与模式。

4.我国校本课程开发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相配套,是大统一的体系。

在教育上我国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这为培养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种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一方面,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不可能解决学校遇到的所有的课程问题,课程的适应性差。

另一方面,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地方、学校乃至社区独特的优势、传统和办学积极性,造成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1)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与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当时的教育力量弱和政治上集中管理采用苏联“自艳未见衰。

幽雅的环境,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让人赏心悦目,是莘莘学子读书之胜地。

学校曾获“平湖市文明单位”、“平湖市先进学校”、“平湖市花园单位”、“嘉兴市绿化先进单位”、“嘉兴市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首批文明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城镇示范初中”、“嘉兴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研究

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研究

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研究摘要:本文尝试通过丰富的校园植物资源,积极挖掘校园植物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融合不同学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

通过探究校园植物、养护校园植物等方面设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校园护绿小能手”主题角色体验活动为途径,综合利用植物资源,以课程开发为主渠道,将环保教育落实到课程中,使活动课程化。

关键词:校园植物资源角色体验校本课程开发一、挖掘校园植物资源作基地全国性雾霾天气把“环保”这一主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处,而与环保息息相关便是环境与绿化,人们对“环保”是否重视,从他们所处的环境与绿化面积便能窥之一二。

学校的植物与绿地是学生最方便接触到的,以此为内容,让学生通过认识植物、探究植物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并逐步去理解环保。

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却容易遭遇瓶颈,主要是课程实施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城里孩子生活比较封闭,很多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那么城市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到底如何开展,如何选题、如何实施?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独特的地理或自然环境开辟教学新天地。

(一)开发校园绿植作基地校园植物,是学生最熟悉的植物种类,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地植物的类型.通过鉴定校园植物种类、制作标本和展示、挂牌介绍,加深学生对植物分类教学的认识和应用。

我们可以利用校园绿化资源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针对校园内的不同类植物,开展“校园绿化植物调查”每位学生对校园内的各种植物的名称、分布、特点等作详细的调查,并对校园绿化分布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二)开辟尽可能大的土地作种植基地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培植相关植物,如蔬菜类、瓜果类等。

从选种子,到播种、培育管理都让学生自己动手,这一系列的过程都需要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搜集许多植物的资料,不同的植物又有不同的种植方式,需要学生不断探索。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栽培花盆,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花盆栽培的要领和细节,学会上盆、定植。

小学校本课程三年级校园植物观察记录方法

小学校本课程三年级校园植物观察记录方法

小学校本课程三年级校园植物观察記錄方法小学校本课程三年级校园植物观察记录方法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的校本课程逐渐受到重视。

作为一种针对本校学生实际需求设计的教育课程,校本课程与传统课程有所不同,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三年级学生,我们设计了校园植物观察记录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校园植物。

首先,在植物观察之前,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校园植物的基础知识。

这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或图书资料的形式进行。

学生需要了解植物的一般特征、基本生长过程、常见的校园植物种类等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观察。

校园植物观察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定观察植物:学生可以从校园中选取一株植物进行观察。

老师可以根据校园环境的特点提供一些建议,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在选择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植物的易观察性、生长状态和观察周期等因素。

2. 观察周期:学生应该设定一定的观察周期,以便记录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观察周期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学生的学习计划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是一个合适的观察周期。

3. 观察记录表:学生需要准备一份观察记录表,用于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观察记录表应包括以下内容:植物的名称、观察日期、植物的外观、叶片的形状和颜色、花朵的开放情况等。

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观察记录表,但应保持清晰和简洁。

4. 观察方法和技巧:学生需要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技巧,以确保观察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比如,他们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植物的细节,可以使用标尺来测量植物的高度等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课堂实践进行学习。

5. 结果分析和总结:观察周期结束后,学生需要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他们可以比较不同观察时期的生长情况,分析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变化原因。

同时,他们还可以总结观察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以便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总之,校园植物观察记录方法可以帮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植物知识。

校园植物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园植物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园植物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园植物校本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旨在使学生更加热爱自然,加深对校园
自然环境的理解与认识,充分发挥大自然和校园环境的价值。

它的开发,无疑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可能对学校和社会有实际意义。

首先,校园植物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学
习内容,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学生们可以根据课本内容,掌握有关植物生物学必要的知识,学会如何正确栽培植物,了解不同植物的相关生态环境。

多年来,学生们在学校里只学习书本知识,欠缺实践能力,造成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悬殊。

校园植物校本课程的开发,配以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有利于他们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

其次,校园植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拓展学生们的视野,让他们看到大自然和
校园环境的价值。

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调查和思考,更好地体会校园自然环境与健康之重要,而且可以学习如何关爱自然,维护校园良好的生态环境。

另外,学生们在开发校本课程中还可以延伸出新的学术思路,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

此外,从教育的价值角度看,校园植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现
代资源配置的基本知识,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探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总而言之,校园植物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发挥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从而为当今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校园植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尚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研究、讨论
和评估以保证此项课程的有效性。

如此一来,校园植物校本课程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让更多学生受益,助力教育发展。

爱护植物校本课程设计

爱护植物校本课程设计

爱护植物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特点,认识到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3. 学生掌握爱护植物的基本方法,了解校园内植物的保护现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2. 学生具备一定的植物养护能力,能够参与校园绿化活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保护植物的方法,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2. 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关注植物保护问题,积极参与环保行动;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尊重劳动、珍惜成果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知识,提高爱护植物的意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介绍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基本概念,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功能。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植物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 植物多样性:介绍我国常见植物种类,如树木、花草等,阐述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植物的多样性》3. 校园植物保护:分析校园内植物的保护现状,探讨保护校园植物的方法和策略。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爱护校园植物》4. 植物养护技能:教授植物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基本养护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植物养护技能》5. 环保意识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保护问题,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环保意识培养》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本课程共5个章节,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共计10课时。

感受植物的魅力校本课程

感受植物的魅力校本课程

"感受植物的魅力"是一个非常棒的校本课程主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课程内容和活动设计:
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种类、结构、生长过程和功能,并通过亲身参与,培养学生对植物的热爱和尊重。

2. 课程设置:
* 理论学习:介绍植物的基本知识,包括种类、结构、生长过程和功能等。

通过图片、视频和互动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魅力。

* 实践体验:通过种植、观察和记录,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

例如,可以让学生种植同一种植物,观察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 主题研究:让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感兴趣的植物进行深入研究。

这可以包括植物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经济价值等方面。

3. 活动设计:
* 植物识别比赛:通过植物识别比赛,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记忆植物的名称和特点。

* 植物摄影比赛:让学生拍摄和展示他们最喜欢的植物照片,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 植物园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植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让他们直接感受植物的魅力和重要性。

* 制作植物标本:通过制作植物标本,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结构和特点。

* 写观察日记:让学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和自己的观察心得,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评估方式:通过学生的参与度、热情和作品质量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例如,可以评选出最好的植物摄影作品、最详细的观察日记等。

通过这样的校本课程,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植物的基本知识,还能够培养出对植物的热爱和尊重,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校本课程校园绿化植物 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共6页)

校本课程校园绿化植物 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共6页)

校本课程校园绿化植物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设校本课程[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1 课程的开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校本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特别是在校园绿化、美化方面,投入了不少的资金,校园的绿化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如古树名木、四季常绿的松柏树、各种造型的小灌木、热带植物、珍希花卉等,这些植物可以遍布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形成美丽的校园景观。

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校园内多种多样的植物资源,开设具有校园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建立了专门的植物园、花棚,种植各种各样的观赏植物。

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场地,就购置一些直径较大的大花盆,统一放在操场的一侧,每个班级负责一个,并建立课外活动小组,负责种植和管理。

学校安排专门的生物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条件,记录活动过程。

虽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对于身边的各种植物,虽然天天都见,但有些却叫不出名,还有些只知道俗名,说不出学名。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可由指导教师把感兴趣的学生集中起来,组建生物特长班,以学校的植物园、花棚、大花盆等校园绿化环境为教学基地,开展校园植物的认识和分类的教学活动。

笔者所在学校《校园植物的调查和分类》这门课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起来的,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们通过学习《植物分类学》的相关知识、上网查找资料或者走访市园林处的专业技术人员等学习活动,把校园内的观赏和绿化植物的名称和分类地位弄清楚,再把这些资料汇集和整理,就形成了一门比较系统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进一步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指导学生给班级和校园内的所有植物贴上标签,注明科、属、种的名称,一些重点植物还简单介绍了生活习性和分布等,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景。

2 课程设计与实施设计理念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习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如何利用校内动植物自然资源开展校本选修课程

如何利用校内动植物自然资源开展校本选修课程

如何利用校内动植物自然资源开展校本选修课程发布时间:2022-08-01T07:05:38.63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3月第6期作者:万宇[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度推进,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给学生营造更加新颖的学习体验万宇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重庆万州 404000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度推进,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给学生营造更加新颖的学习体验,优化生物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当今生物学科很多教育同行都在探究的问题。

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围绕着特色校本课程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问题展开了探究,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借助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展校本课程,更能够体现生物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周围的动植物,也让学生的生物研究更加贴近生活实践。

关键词:利用校内动植物自然资源开展校本选修课程核心素养是学生必须形成的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基本框架开发校本课程,在保留校本课程体系的最大教育价值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生物技能、科学思维的开发,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为全面的生物学习方法。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肩负着教育、教学的重大责任,开发校本课程也要秉承着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在升学中能够顺利进行生物知识的衔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文化,让学生在高中阶段中取得更大进步。

当前许多高中学校都以高考作为教学的主旨,意在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思想下的生物教学必然会造成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过于死板,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要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整学生的生物学习方向,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让学生的生物学习有知识性,更有实践性。

一、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应以课程为载体1.重视文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于文化知识基础之上,让学生成为教学的首要基础。

学校的课程主体是生物学科,用生物学科的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科课程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课程的开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校本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特别是在校园绿化、美化方面,投入了不少的资金,校园的绿化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如古树名木、四季常绿的松柏树、各种造型的小灌木、热带植物、珍希花卉等,这些植物可以遍布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形成美丽的校园景观。

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校园内多种多样的植物资源,开设具有校园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建立了专门的植物园、花棚,种植各种各样的观赏植物。

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场地,就购置一些直径较大的大花盆,统一放在操场的一侧,每个班级负责一个,并建立课外活动小组,负责种植和管理。

学校安排专门的生物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条件,记录活动过程。

虽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对于身边的各种植物,虽然天天都见,但有些却叫不出名,还有些只知道俗名,说不出学名。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可由指导教师把感兴趣的学生集中起来,组建生物特长班,以学校的植物园、花棚、大花盆等校园绿化环境为教学基地,开展校园植物的认识和分类的教学活动。

笔者所在学校《校园植物的调查和分类》这门课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起来的,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们通过学习《植物分类学》的相关知识、上网查找资料或者走访市园林处的专业技术人员等学习活动,把校园内的观赏和绿化植物的名称和分类地位弄清楚,再把这些资料汇集和整理,就形成了一门比较系统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进一步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指导学生给班级和校园内的所有植物贴上标签,注明科、属、种的名称,一些重点植物还简单介绍了生活习性和分布等,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景。

2 课程设计与实施
1 设计理念
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习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②以学校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英才加特才”的办学指导思想为依托,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

③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2 课程目标设计
①掌握植物分类的过程和一般方法。

②学会查阅植物分类检索表和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③能说出校园内常见的观赏植物和绿化植物的名称。

④能利用检索表确定部分植物的分类地位。

⑤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观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⑥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界观,建立社会责任感。

⑦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建立自发、自主、自信的学习情感。

3 课程内容
①初步介绍有关植物学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史、植物命名法、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使用和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②介绍与校园植物有关的科、属、种的特征及识别方法
③对班级、走廊、花棚中各种常见的花卉进行分类,能说清楚它们的科、属、种,能初步介绍这些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④对校园内其他绿化植物(包括草本和木本)、野生植物进行认识和分类,了解其典型的生物学特征。

⑤利用检索表对大花盆中种植的特殊农作物进行分类检索,确定植物的名称,了解这些植物的生活习性,并对生长状况做出简单的判断。

⑥观察某些校园植物生长的突出特征,说明它们体现的生物学现象和原理(如顶端优势、向光性等),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 课程实施
①实施对象主要在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中开展这项学习活动。

因为高中二年级刚开始开设生物课,这样可以把校本课程与生物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②实施的时间在高二年级的下学期,主要是结合气候特点和植物的生长规律。

春天陆续进入了作物的播种期、生长期和繁殖期,夏天是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这个学期比较有利于观察植物的各种性状和生活习性。

③实施的过程和场所本课程安排在高二年级的活动课时间,理论课集中在生物实验室进行。

实践课有集中、有分散,在室外进行。

早春植物还没大量萌发时主要进行理论课教学,每周1课时,共4课时。

春末和夏季进实践课教学,按课程内容计划逐一完成教学内容,大约进行12课时。

④成果展示和资料整理利用2课时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适当的评价。

然后将所得资料收集后加工和整理,对校本教材进行修订和完善。

3课程
开设的体会
课程的开设突出了人文思想,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积极引导和鼓励。

对不感兴趣的同学不能强迫他们加入这个活动,在开设课程和组建特长班时,要做好宣传和解释,不能做某些硬性的规定。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倡导是开好校本课程的关键,在开发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学校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创设各种条件,如购置花盆、珍贵的观赏植物、植物的种子、改造花棚等。

在课时的安排上保证授课时间,人员安排上配备了生物组的骨干教师。

由于课程内容已超出了中学生物课的范围,因此要求教师有比较渊博的知识,还要关心、爱护学生,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此课程的开设能大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以前很多学生对常见的花草树木似乎总是视而不见,但现在能从专业知识的角度重新认识身边的各种植物。

如以前看见花朵时只是觉得很美丽,而学完分类后就会习惯性地观察它的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结构,了解它们的数量、排列、结构特征,然后确定是哪一科的植物。

不仅如此,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研究和总结,还使学生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许多学生在全国生物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校本课程的开设过程,对教师本身也是个促进和提高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许多问题是教师用现有知识水平解决不了的,这必然要促进教师的进一步学习,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教师提出的“我与学校同发展,我与学生共成长”的倡议和要求。

通过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本身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