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地理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策略的改进
基于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强化区域认知: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区域认知,即对地球表面各个区域的特征、差异和变化进行理解和认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区域认知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实践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培养综合思维: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自然、人文、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地理问题,理解其内在的因果关系,从而形成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
3. 提升实践能力: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地理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才能深刻理解。
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4. 增强人地观念:地理学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即人地关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从而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5. 创新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应创新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6. 完善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应完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实践活动、自我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实践能力、人地观念等方面素质,创新教学方式和完善评价体系,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是当前地理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地理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经验总结,评估其有效性,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的研究,可以对未来的地理教育进行展望,为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推动地理教学朝着更加深入、广阔、有实效的方向发展。
通过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核心素养理念,设计实施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在地理学科中的学习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总结和归纳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的教学经验,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以及评估和验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为地理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撑。
通过对研究目的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旨在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改进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深入理解,提高其地理素养水平。
通过深入学习和探讨地理核心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信息素养。
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不仅仅是培养其地理知识的掌握,更是培养其社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深度教学策略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地理学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地理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包括地理思维能力、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态度和价值观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 融入实践活动: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地图制作和地理问题解决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情境,让学生在联想、思考、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学习。
给学生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鼓励他们寻找相关地理知识来解决问题。
3. 培养地理思维:地理思维是地理学习的核心,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地理概念的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概念进行地理分析和解释。
通过地图和图表数据来让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地理问题和地理变化,培养他们的系统思维、分析思维和创新思维。
4. 引导批判思考:地理是一个多维度的学科,学生需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地理问题,并通过对立观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
5. 引发情感共鸣:地理学习涉及到对人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来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讲述真实的地理故事、展示生动的地理图片和视频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6.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地理学习是一种多方面的过程,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导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
7. 提供多样资源: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资源,如地理图书、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等,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8. 评价与反馈: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自评互评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措施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核心素养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地理作为学科之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也需要对核心素养进行深入的改革与探索。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和措施进行分析。
一、问题分析1.教师教学理念不符合核心素养教育要求目前许多地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点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
2.学生学习动机不高由于传统地理教学中内容单一,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实践操作、创新性实践以及实际应用。
3.教学资源匮乏目前,学校地理教学资源普遍匮乏,不利于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得核心素养教学常常成为空中楼阁。
二、措施分析1.更新教学理念,培养综合素养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活动,如项目研究、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使地理知识更生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学校地理教学资源建设学校应该加大对地理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地理实验室的建设水平,丰富学校的地理教学设备,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注重学科整合,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地理教学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
比如地理与数学的整合教学,地理与化学的整合教学,地理与语文的整合教学等,通过多学科的互相渗透,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地理教师不断改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手段,学校加大对地理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及注重学科整合方面的改革和探索,从而使地理教学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提升中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与实施方案
提升中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与实施方案引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地理学科在中学教学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学科知识面过广、地理概念理解困难、实地考察难以安排等问题。
为了提升中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们需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策略与实施方案。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实践引导、兴趣激发、综合素养培养四个方面探讨提升中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与实施方案。
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提升中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方法。
具体的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 将地理知识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去实地进行环境观察、数据收集,通过实践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
可以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利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如地理观察、地理比较等。
3.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在上课时,应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机组织,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二、实践引导实践引导是提升中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践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实践引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是提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和感受地理现象,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地域进行实地考察,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制定研究课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一些地理研究课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着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深度学习不足等问题,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
核心素养作为21世纪教育关注的焦点,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和跨学科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合作,并将地理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施建议,旨在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推动地理教学的深化和发展。
这对于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研究意义高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出一些不足,需要借鉴和吸收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研究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探讨如何结合核心素养理念开展地理教学,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应用,旨在通过研究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探讨如何通过核心素养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还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一些可行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通过这些深度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同时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介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的全面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地理课堂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1.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地考察地理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地观察和实地考察能力,通过实地观察和实地考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地理现象和地理特点。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自然景点、考察城市规划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地考察能力。
2. 运用多媒体教具和信息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具和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如幻灯片、地理模型等,图文并茂地呈现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地理软件等,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
3. 创设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地理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4.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地理问题,并组织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运用评价手段提高学习效果评价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如个人报告、小组展示、作品展示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通过实地考察、多媒体教具和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运用评价手段提高学习效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探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探究摘要: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逐步加快。
针对此,我国对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整体能力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使得核心素养逐步成为人才培育的全新导向,进而为教育教学领域带来十分深远的影响。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其作为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改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注重地理核心素养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及综合素质,从而使得地理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全面实现,这也是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优化策略引言在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背景下,着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已经成为各科教学的首要任务。
其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以及地理实践力等内容,概括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研究对象及学科功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地理教师要充分明确地理课程的育人功能,坚持“育人本位”的教学方针,深入优化地理教学理念、方式与手段,同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情感品质,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渗透的价值(一)有助于实现地理学科教学目标地理核心素养是评估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改革效果的最主要依据,也是实现地理学科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地理学科教育教学的最基本目标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让学生灵活运用各类地理知识以及技能,充分应对地理问题以及应试考试。
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在这一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在归纳、计算等基础上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探索能力,让学生思维意识的灵活性得到提升,进而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整体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
一方面,依托核心素养要求不断培养学生的现实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以及未来,让学生理解与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从地理角度欣赏人类居住的地球,使学生的精神体验以及品位不断提升,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分析
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理教学一直是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地理教学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和探索。
地理核心素养作为地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学科要求的提升,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其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以及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的分析,探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为进一步推进地理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部分的落实和探讨,对于促进地理教育的发展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旨在分析地理核心素养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提出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通过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将地理核心素养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地理学科能力。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地理学科学习的有效性和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研究意义高中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理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综合地理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础,是实现地理学科教学目标的关键。
通过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来设计教学策略,而地理核心素养则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指导框架。
通过深入分析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挑战。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地理课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地球、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科目。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要求,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设计和实施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地理课堂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综合地理知识地理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球的认知,包括野外考察、地图绘制、实地调查等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的物理特征、人文特征和自然资源分布等内容。
2.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地理思维是指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地图分析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他们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策略1. 问题驱动的地理教学问题驱动的地理教学是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学习地理知识。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实际中的地理问题,例如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
通过问题驱动的地理教学,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地理课程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气候与环境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天气气候变化、实地考察环境污染等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通过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地理知识,促进他们的学习。
3. 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用于展示地球表面的特征、地理过程的动态演变等内容。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使用地理软件、地图应用等工具为学生展示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策略地理课堂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环节,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策略需要老师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情况和背景知识水平。
通过调查问卷、小组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他们在地理学科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
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环境。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科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地理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组织讨论、设计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地理意识。
教师应当合理设计地理课堂的评价方式,准确评估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效果。
地理课堂的评价应当体现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核心能力的发展情况,因此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评价方式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项目评价、实践评价等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核心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地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使他们具备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情感,能够理解和应用地理概念,形成地理意识,促进地理实践,拓展地理视野。
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是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水平,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地理知识繁杂,内容广泛,如果学生对地理学习没有兴趣,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做法包括:1. 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引入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理图像和景观,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地理之美。
3. 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和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环境,增强对地理学科的亲近感。
4. 利用地理实用技能教学,如制图、地图解读等,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和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关键环节。
地理思维包括空间思维、地理系统思维和地理综合思维等多种类型,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具体策略包括:1. 利用地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地图、绘制地形图等活动,让学生掌握空间方位,培养他们的地理空间想象力。
2. 通过对地理系统的分析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系统思维能力。
比如通过地理系统图谱的解读,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和功能,促进其系统思维的形成。
3. 通过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考察、实地勘察等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理解和解决具体地理问题。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水平,为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高中地理学科涵盖较多的概念性知识和常识性知识,而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促使学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协调人文与环境的关系。
此外,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学习中善于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积极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
这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1.创设教学情境,深化知识情感体验。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充分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以使教学内容与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增进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直观、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为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土地荒漠化对生态平衡的危害,培养高中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森林綠化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例如,教师可搜集我国不同地域的森林绿化面积分布图,了解我国整体的绿化情况,并重点播放西北地区的土地沙化情况,以及该生活区域内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中理解环境破坏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使学生获得更加饱满的情感体验,进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高中地理包含的内容体系相对广泛,不但包括气候、地形、天文,还包括经济、人文、交通等多方面内容。
地理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固定化的教学方式,将会对学生的思维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方法与策略
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方法与策略引言地理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的重要目标,而课堂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
本文将介绍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方法与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方法与策略1.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实地考察、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他们主动学习地理的动力。
2. 引导学生的实践探究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实践探究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性的学习任务,如地理调查、地图阅读、模拟实验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互动性,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实境等技术手段,展示地理现象和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4. 合作与交流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融合跨学科教学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相融合。
教师可以通过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融合教学,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和跨学科能力。
6. 实践与反思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需要持续进行实践与反思。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持续进步的能力。
结论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实践探究、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合作与交流、融合跨学科教学以及实践与反思,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理是一门涉及人类生活、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在高中阶段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传统的地理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消化所学内容。
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等能力的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
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体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评价,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高中地理教学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而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所需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学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符合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教学策略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从而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教学评价和效果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指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地理学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关于地球的认知、技能、態度和价值观。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展开,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几种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1.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高中学生自主性强,具有一定的自我认知和学习能力,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主动积极地参与地理学科的探究和思考。
2. 通过问题驱动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问题驱动的学习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中间将深入思考问题、搜索信息、分析情境、提取规律,逐渐进行推理、判断、决策。
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搜集相关资料,最后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 以多种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喜好,教师应该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掌握地理知识的快乐。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小组合作、模拟实验等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地理学科的教学,让学生在多重学习方式中发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4. 注重教学表现评价的多样性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不重视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
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態度的综合表现,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作业、考试、小组合作、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课堂观察记录等方式。
这样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更好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将地理学科融入到多学科研究中地理学科与其他科学学科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将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发现地理知识的价值。
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问题及策略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问题及策略分析1. 学科素养不够突出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
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只是记住了一些知识点,而对于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学科精神等却缺乏了解和体会。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跨学科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不足。
2. 社会实践意识不强地理学科与社会实践息息相关,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往往无法将课堂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
他们对于地理知识的认知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上,而缺少对于地理知识的实践意义和社会实践的意识。
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3. 综合能力不足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也存在问题。
地理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但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这些综合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
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往往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和知识传授,而缺乏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导致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1. 强化学科素养培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科素养培养作为重要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探究、思辨问题,形成对于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让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2. 强化社会实践意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参与社会环保活动等,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关作业和课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意识。
3. 强化综合能力培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地理是一门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兴趣:地理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多样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组织实地考察、地图及图表分析、研究案例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操作,增强他们对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2.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地理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观察分析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放映地理影片、播放地理资讯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现象。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观察并记录周围的地理现象,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地理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力。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地理图、三维模型、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理概念、地理过程和地理现象。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地理图、制作模型等方式,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4.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理图、地理信息、地理动画等,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进行网上地理调查和研究,加深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5.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地理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和理解知识,更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研究。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6.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只关注学习结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的互动、给予及时的反馈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7. 融入地理教育与社会问题:地理教育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将地理知识与社会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地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措施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地理教学一直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社会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已成为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
针对传统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当务之急。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水平,已成为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我们有必要对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核心素养对地理教学的要求,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措施,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支持。
【研究背景】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1.2 研究意义初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意识的重要阶段,地理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对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地理教学改革也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可以促使地理教学与时俱进,更好地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
研究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字】2. 正文2.1 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现状分析初中地理教学在传统的模式下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习兴趣低等方面。
传统的地理教学注重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地理教学内容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实践性和探究性,学生往往对地理学科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地理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培养地理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策略的改进
作者:张捷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7年第04期
在教育部公布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从价值取向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于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我国多数学者认为核心素养具体到地理学科中,包括以下四点:区域认知、地理实践、综合思维、人地观念。
其中,人地观念属于基本价值观,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
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属于基本思想和方法,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与规律,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
地理课程的开发应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轴,围绕达成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选择课程内容。
从地理学科层面、社会需求层面、学生发展层面,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师生感兴趣的问题,善用地方自然现象与自然环境,配合地方特色民俗等人文现象和人文环境,以地理学科知识与地理学科概念为主题,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
在高中地理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
在此基础上,地理必修3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某一特定区域的背景下,运用到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
地理必修3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在课程标准中强调“以某区域为例,分析……”,突出强调运用地理知识、原理及方法去分析解决新问题。
因此,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把握:首先,必须是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作为前提而展开,学生需要掌握目标区域的区域基本知识;其次,教学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案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提取相关的地理原理,进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该区域的现象、原理加以分析、论证,这也是
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体现;最后,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完善学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以下是具体课例。
一、审视地理图片,突出区域认知素养
课程开始先以“法国政区图”为背景,分别呈现图片“普罗旺斯的经纬度位置”“马赛景观图”“薰衣草农田景观图”。
再以“法国地形图”为背景,分别呈现图片“普罗旺斯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普罗旺斯的罗讷河谷、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
最后提出问题:描述普罗旺斯地区的地形特征。
这样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感知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既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欲望,引出新课,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探究现象背后成因,引导学生提取原理
指导学生根据展示的图片,完成如下问题:(1)简述阿尔卑斯山的成因。
(2)简述罗讷河谷较附近地区地势低的原因。
(3)分析普罗旺斯地区地势起伏较大的主要原因。
像这样通过设问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及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可以利用在高一已掌握的自然原理完成对普罗旺斯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
通过(1)(2)的设问,提醒学生要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可以加深相关区域在学习者脑中的知识结构。
三、建立“常规+特殊”模型,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知识内容广阔,既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又包括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学生面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时,就要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和预测,解决地理实际问题。
而地理问题往往虽然符合宏观上的规律原理,但具体到实际区域,又具有区域的特殊性:如城市一般在平原选址,但赤道附近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
这就要求我们先建立符合宏观规律原理的常规模型,同时针对不同特点的区域还要建立有针对性的特殊模型。
如本节课中,在学生描述了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后,笔者向学生展示普罗旺斯首府马赛的气温降水资料,提出问题:描述普罗旺斯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解释其主要成因。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
之后再给出一段气候材料:“普罗旺斯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冬季温和,每年日照达到300天以上。
”进而提出问题:普罗旺斯地区为何全年光照时间长?
这里强调学生在掌握地中海气候成因这一常规模型后,还要结合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建立特殊模型:普罗旺斯西部有中央高原阻挡,冬季西风难以深入,水汽输送困难,降水较少。
建立这样“常规+特殊”的模型,可以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达到一种质的飞跃。
四、设计观察活动,培养地理实践素养
地理实践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地理实践积极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学会用地理学科的视角、观念、方法,去观察、分析、解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知识和经验,在体验和感悟中获得成长。
因此,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所以,在学习本课之前,笔者要求学生自己种植一盆薰衣草,并记录下薰衣草不同时期的需水量、适宜的气温、对光照的要求等。
课堂上,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薰衣草的生长习性,并将其与普罗旺斯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等进行印证。
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区域的自然要素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最后,在此基础上请同学总结出普罗旺斯地区薰衣草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五、通过问题引领,习得人地观念素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设问,以此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正确的人地观念,让学生学会以此去审视各项人类活动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达到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如本节课在分析完自然条件后,给出材料:普罗旺斯薰衣草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截至2014年,薰衣草和其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当地农业有着机械化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农产品加工业发达等特点,生产资料上呈现土地集中制,农场规模大。
但过去一段时间内,农民多采用传统工艺,产品单一,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利润逐年减少。
近年来,学者发现一套“创意农业”开发模式(见下页图)。
这是一种全产业链的开发模式:在花期,进行景观打造,举办花节,同时生产薰衣草蜂蜜;薰衣草收获后,制成干花,用于生活用品的开发,或者进一步提炼成精油;最后依托品牌营销,发展产品深加工,打造高端品牌,如化妆品、保健品等。
同时政府加大推广智能农业,完善各个景点的公交、民宿系统。
很快,普罗旺斯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1)阐述普罗旺斯薰衣草农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2)概括普罗旺斯挽救薰衣草产业的措施。
通过上述两个问题,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课程最后,笔者给出“新疆伊犁准备开发3万多亩薰衣草打造国际旅游谷”的新闻,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
辩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新疆伊犁打造国际旅游谷的行为是否正确”。
正方:此种行为正确;反方:此种行为不正确。
以辩论赛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有利于学生自觉认识地理现象和判断社会问题,思考当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六、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纲,突出过程性评价
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角度来说,这个案例探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起到良好效果:在教学中以组织辩论赛来评价学生对人地观念的认识,以课堂提问和小组互评来评价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最后通过种植薰衣草的观察记录报告来评价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均有涉及,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从过程性评价的角度来说,这是一节高层次多角度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优质课。
综上所述,每一节地理课都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教学策略。
地理教师应明晰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认识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必须以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的变革为支撑,大胆创设情境,设计出贴近生活又突出知识能力的教学案例。
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