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思维方式与方法作业
国开作业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形考任务一55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形考任务一55参考(含答案)国开作业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形考任务一55参考(含答案)一、任务描述形考任务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任务以跨学科的方式设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展现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短文内容概述短文主要讲述了一位年轻青年的创新思维与实践经历。
在故事中,这位年轻人面临一个挑战:如何在旅行时解决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
他通过使用太阳能充电板和智能充电器,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获得了宝贵的旅行经验。
三、问题解答1. 请问这位年轻人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位年轻人遇到了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
2. 他是如何解决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的?他通过使用太阳能充电板和智能充电器来解决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
3. 除了解决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这位年轻人还收获了什么?这位年轻人通过解决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获得了宝贵的旅行经验。
四、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年轻人运用了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
他不满足于传统的手机充电方式,而是尝试了太阳能充电板和智能充电器这两种新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创新思维对于解决问题和取得成功非常关键。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些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方法。
1. 拓宽思维的边界创新思维需要我们不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要敢于突破常规。
我们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多元化的交流和接触新事物来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只有在开放的思维状态下,我们才能发现问题的新视角,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2. 运用联想和类比联想和类比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联想和类比,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通过类比,我们可以将某个领域的解决方案应用到另一个领域,从而找到创新的解决途径。
3. 培养观察和发现能力观察和发现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我们需要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发现其中的问题和潜在需求。
只有在准确识别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思维方式与方法
创意素质的优化训练
一本日历;我的儿子罗德内和维克多,把我给的 每一个5分币都花在了时髦车和放荡女人身上,我 给他们留下50美元的5分币;我的生意合伙人朱尔 斯的座右铭是‘花!花!花!’我什么也‘不给! 不给!不给!’我的其他朋友和亲属从未理解1美 元的价值,我就留给他们1美元;最后是我的侄子 哈罗德。他常说:‘省一分钱等于挣一分钱。’ 他还说:‘叔叔,买一辆大众的甲壳虫一定很划 算’。我呀,把我所有的1000亿美元的财产留给 他。‛
创意示例二
中西文化比较
创意思维导论
创意示例
第 一 编 : 创 意 思 维 导 论
创意思维及其社会背景
创意思维的训练
思维定势的弱化训练
创意示例一
伽利略不相信亚里士多 德的权威,在比萨斜塔上
做自由落体试验。
弱化权威定势
思维定势的弱化训练
创意示例二
把一只会跳的小虫子放在瓶子里。它明明跳 的很高,可以跳出瓶子的,但实验时是把盖子盖 上的,之后让它在里边跳。小虫子一跳,啪,碰 到了瓶盖掉了下来,再一跳又碰到瓶盖掉了下来。 如此,它反复地跳着,却越跳越低。这时你把瓶 盖打开,看见这小虫子还在跳,但它却永远跳不 出这个瓶子了。因为它认为头上的那个瓶子是不 可逾越的。 弱化经验定势
创意思维综合运用
领养‚椰菜娃娃‛(教材P299) 法国白兰地打入美国(教材P302) 雷诺兹圆珠笔(教材P304) 耐克公司(乔丹为广告代言人)
思பைடு நூலகம்定势的弱化训练
创意示例
弱 化 权 威 定 势
弱 化 从 众 定 势
弱 化 经 验 定 势
弱 化 书 本 定 势
弱 化 非 理 性 定 势
思维方法有哪些
思维方法有哪些
思维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追溯法:追溯某个问题或现象的根源和演变过程,从中找出规律和解决办法。
2. 分类法:将复杂的问题按照某种标准进行分类,以便分析和解决。
3. 对比法:将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找出异同之处,从中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
4. 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总结出一般规律或结论。
5. 演绎法:从一般原理或前提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具体的结论。
6. 创新法:通过开放思维和跳跃性思考,产生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7. 逆向思维:反向思考问题,从结果出发逆推产生该结果的原因和方法。
8. 侧重思维: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
9. 逻辑思维:运用逻辑和分析能力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10. 非线性思维:突破传统思维方式,以非直线的形式处理问题,寻找创新解决方案。
秋《思维方式与方法》形考作业四
12秋《思维方式与方法》形考作业四_0007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卷,共 20 分。
)得分:201. “价值规律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范畴”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 模棱两可B. 自相矛盾C. 偷换概念D. 转移论题2. 大家都承认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而审判员说“这个犯罪分子说的话是代表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进攻。
”这该怎么理解。
这段话违反的逻辑规律是A. 同一律B. 不矛盾律C. 排中律D. 充足理由律3. “犯了盗窃罪是应被判刑的,某甲有小偷行为。
因而某甲是应被判刑的。
”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 转移论题B. 自相矛盾C. 模棱两可D. 偷换或混淆概念4. 甲乙两人就“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否都是有目的的”这一论题展开辩论。
甲认为,人有意识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乙持相反的观点。
为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乙说:“我现在就可以有意识地但无目的地举起我的手。
”这段话中乙所违反的逻辑规律是A. 违反同一律B. 违反不矛盾律C. 违反排中律D. 违反充足理由律5. “在一片漆黑的大楼里,只有一点灯光在闪烁。
”这段话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 偷换概念B. 模棱两可C. 自相矛盾D. 转移论题6.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这一命题从逻辑规律的角度来分析违反的逻辑规律是A. 违反同一律B. 违反不矛盾律C. 违反排中律D. 违反充足理由律7. 不适合反对关系的逻辑规律是A. 同一律B. 不矛盾律C. 排中律D. 充足理由律8. 甲问:“该犯是否可以缓刑?”乙答:“该犯曾立过功,对他的判决是过重了些。
”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 偷换或混淆概念B. 自相矛盾C. 模棱两可D. 转移论题9. “甲:我看这个案子厂方能胜诉。
乙:我看正相反。
丙:我认为你们说的都不对。
”丙犯的逻辑错误是A. 偷换或混淆概念B. 转移论题C. 自相矛盾D. 模棱两可10. 我认为法律上规定“公开审判应当有律师为被告辨护”是不对的,•罪犯怎么会有理?还要有人替他辩护?请问,这是站到什么立场上去了。
思维方法作业
【案例】 对毒剂有一般的了解, 但对于园艺学却一无所知; 地质学知识偏于实用,但也有限,但他一 眼就能分辨出不同的土质:他散步回来后, 曾把溅在他裤子上的泥点给我看,并且根 据这些泥点的颜色和坚实的程度来说明, 是在伦敦哪个地方溅上的。
【案例】 化学知识精深, 惊险文学很广博:他似乎对近一世纪中发 生的一切恐怖事件都深知底细; 提琴拉得很好, 擅使棍棒也精于刀剑拳术; 关于英国法律方面他具有充分的实用知识。
◆创造都是大的举动
正所谓“四两拔千斤”,每一个小小的改进, 都可能会大大影响绩效。在现实生活中, 也经常有这样的例子:在工艺上或在整个 工作流程中,一个非常小的改变可能会对 最终的结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不要 忽略这些小小的改进。
【案例】 小创新,大收益——天津摩托罗拉BP机板流程改良 天津摩托罗拉的一个工厂,有一组流水线上的工人,不断 地进行改良和创新,把一个流程从两个多小时缩短到一分 半钟!原来的BP机板是整个的,要切开以后再焊接,他们 第一步改成先焊接再切开,因为这样可以用机械手一次性 焊成,缩短了时间。 之后,他们不断改进,每一步都只有非常小的进步,但是 每一步都很坚实,最后的结果是把流程从两个多小时缩短 到了一分半钟。后来这一组工人受到了摩托罗拉总部的奖 励,并前往美国向全球的其它摩托罗拉公司介绍经验。他 们的经验在摩托罗拉内部得到了极大推广,提高了生产率。 天津摩托罗拉公司的绩效改变无疑是非常惊人的,而这个 惊人的绩效的改变都是来自于一小步一小步的改变,来自 于每天跟日常工作打交道的工人,而不是工程师,不是领 导。
思维的误区
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
同样,在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上也往往会陷 入一些误区。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天份,有些人有, 有些人没有
创新思维与方法结课作业
通过这学期对创新思维课的学习,感触非常深刻。
我了解到创新思维不仅仅教会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如何去思考、发现问题这样一个过程。
只有当你了解了这个过程,并不断的反复去训练,你才有可能真正领悟到创新思维的神奇,真正获取灵感。
因此不得不说,创新思维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何等重要地位。
下面我就来谈谈关于学习了这么多有关创新思维方法的具体感受。
首先什么是创新思维呢:就是指一切能提出新颖的思维成果的非习惯性思维,即但凡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供直接应用、不存在确定规则的思维活动,都属于创造性思维。
在这门课上,时东兵老师进行了教学创新,经常让同学自己选取不同的思维方法上台演讲,我们学到了各种创新思维的方法及根据不同的实践需要作出有效的选择,减少思维活动的盲目性,提高了思维的效率和成功率。
在课堂上,时东兵老师运用生动的案例,并启发引导同学们提出许多有趣的思考题,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
时老师分析的创造性思维的几种策略,其目的就是帮助我们突破思维定势。
因为,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总是喜欢习惯性地思考,跟着经验走。
例如:“狗凭着嗅觉找食物”它只知道要沿着有食物的方向,这样一个逻辑思维才能获取食物,却不知有时要接近目标,反而得远离目标的道理。
还有“直线与曲线插空”我们要想知道这两组字母的不同,我们总是喜欢沿着习惯性思维,去找这些字母的内在逻辑,就是不知道从它们的外形去寻找不同点。
突破思维定势也就是要突破设置在你面前的一堵墙,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路径、新方法。
例如:1,如何将鸡蛋立起,仅仅是哥伦布解题时的一种方法吗?2,杯子里装着空气,为何很多人看不见?3,给你一盒图钉几根火柴一支蜡烛,你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将蜡烛固定在门上?在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因为,我们都处在思维定势当中,导致要么解不了题,要么找不到简便有效的方法。
举第3题来说,我们通常都会想到是将蜡烛的蜡滴在门上,然后把蜡烛粘上去等等,但却忽略了图钉盒的潜在功能,就是改变它的容器功能,而拓展它的支撑用途,这样小小的突破,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用图钉把图钉盒固定在门上,然后直接将蜡烛放进去。
思维方式与方法作业答案
思维方式与方法大作业答案第一次大作业答案一、填空1、概念是(确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2、(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在人们的思维中,它具有重要的作用。
3、数理逻辑的产生是在逻辑中(应用数学方法),主要是代数方法的结果。
4、内涵定义分为(属加种差定义)和(词语定义)。
二、单选1、判断按量分类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C )A、全称判断B、特称判断C、半称判断D、单称判断2、关系的性质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B )A、自反性B、链接性C、对称性D、传递性3、( A )是指通过联结词联结各种原子命题形成的命题。
A、复合命题B、原子命题C、联言命题D、假言命题4、在“直言三段论”中,代表结论的谓项的术语是( B )A、小项B、大项C、端词D、中项三、多选1、推理的正确性和逻辑性关系可表述为( ABCD )。
A、凡正确的推理必定是有逻辑性的推理B、凡不正确的推理,却不一定是没有逻辑性的推理;C、凡有逻辑性推理,不一定是正确的推理;D、凡没有逻辑性推理,必定是不正确的推理。
E、凡正确的推理不一定是有逻辑性的推理2、“我们不靠天吃饭,而靠天吃饭是作自然界的奴隶,所以,•我们不作自然界的奴隶”这个三段论是( BE )。
A、三段论有效式B、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C、犯中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D、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E、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3、在三段论前提和结论中都出现的项有( AB )。
A、大项B、小项C、中项D、主项E、谓项四、名词解释1、偶有属性偶有属性指某一类中的有些对象所具有,而不为该类对象都具有的属性。
2、二分法二分法是把母项分为具有正、负关系的两个子项,又一个属概念划分形成一个正概念、一个负概念。
3、概念限制概念限制就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而缩小概念的外延。
五、简答1、简述准确使用性质命题应注意的问题。
⑴准确选择量项⑵准确使用联项⑶对有些命题限制必要的前提条件2、简述定义的作用。
思维方式与方法
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⑴独立性(求异性),即积极地求异,与众人、前人有所不同,独具卓识。
⑵连动性(联想性),即由此及彼的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往往出自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⑶多向性(发散性),即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⑷跨越性(反常性),即越出常规,超越一般的逻辑推导规则和通常的实践进程,另辟溪径,走出新的路子;或跨越时间进度,省略思维步骤,加大思维的前进性;或跨越转换角度,省略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思维步骤,加大思维的跳跃性、灵活性。
⑸综合性(统摄性),即统摄前人成果、统摄多种思维形式和方法、智慧杂交的性质。
第三章逆向思维法(建议2学时)㈠什么是逆向思维法所谓逆向思维法,就是为了实现创新过程中的某项目标,通过逆向思考,运用背逆常规的逻辑推导和技术以实现创造发明的思维法。
㈡逆向思维的实质是“思维倒转”。
逆向思维正是这样一种克服思维定势,另辟溪径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思维法。
㈢逆向思维法有其客观基础。
客观事物的联系无不具有正反两个方面,具有可逆性。
㈣逆向思维法在创造实践中的运用,往往通过以下具体途径:⒈功能型反转构思法。
⒉结构性反转构思法。
⒊因果关系反转构思法。
⒋缺点逆用构思法。
第四章置换思维法(建议2学时)㈠什么是置换思维法置换思维法是将几个不同的元素从一种排列变成另一种排列,或用其他元素替代某个元素,从而变成新的组合的思维方法。
㈡置换思维模式有4种:⑴轮换⑵对换⑶倒换⑷替换第五章移植思维法(建议2学时)㈠什么是移植思维法指把某一学科领域的科学概念或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其他领域从而导致创新的思维技法。
㈡移植法可分为三类:⒈科学概念的移植。
⒉技术手段的移植。
⒊技术功能的移植。
第六章离散思维(建议2学时)㈠什么是离散思维法是指通过对象整体细分、离散为有限或无限单元,从而创造发明出一种或多种新产品,产生出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的思维技法。
㈡离散思维法在各领域中的运用从古到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用离散方法解决的。
10年秋《思维方式与方法》形考作业1和2
B.多出子项
C.划分不全
D.概括不当
三.多选。( 20小题共60分,)页首
16 . “李霞是教师”这个判断中的“教师”是(3分)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集合概念
17 .违反“定义必须用清楚、确切的概念”这一定义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3分)
A以比喻代定义
B定义过窄
C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
D黄铜→金属→元素
23 .违反“划分必须相称”这一划分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分)
A划分标准不一
B子项相容
C划分不全
D多出子项
24 .下列限制或概括不正确的是(3分)
A把“森林”限制为“防护林”
B把“正概念”概括为“普遍概念”
C把“颜色”限制为“红色”
D把“喜马拉雅山脉”限制为“喜马拉雅山最高峰”
C有些被告是罪犯,所以,有些罪犯是被告。
D有的电大学员不是党员,所以,有的党员不是电大学员。
E有的电大学员是党员,所以,有的党员是电大学员。
23 .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有效式是(3分)
A肯定前件式
B否定后件式
C肯定后件式
D否定前件式
24 .一部较差的翻译作品,或因原作水平不高,或因译者的水平不高。现已知这部较差的翻译作品的译者水平不高。所以,不是因为原作水平不高。这个推理是()(3分)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属与种的关系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四.判断。( 5小题共10分,)页首
36 .根据概念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2分)
否
是
37 .根据概念外延数量的多少,概念可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2分)
数学思维方式与创新答案
(一)已完成1字母表示?A、NB、MC、ZD、W我 答案:C2成 字应关系?A、交叉 应B、一一 应C、二一 应D、一二 应我 答案:B3谁创立 ?A、柏拉图B、康托C、笛卡尔D、牛顿-莱布尼茨我 答案:D4 一 已 平行?A、没B、一C、至 2D、无我 答案:A5 表 人A、牛顿B、 马C、笛卡尔D、莱布尼茨我 答案:D6人A、牛顿B、 马C、笛卡尔D、莱布尼茨我 答案:A7一 A、 氏B、罗氏C、D、解我 答案:B8解。
我 答案:×9要环节:观察-抽象-探索-猜测- 证。
我 答案:√10牛顿 莱布尼茨 立作者。
我 答案:√(二)已完成1表示 ?A、{6R|R∈Z}B、{7R|R∈N}C、{5R|R∈Z}D、{7R|R∈Z}我 答案:D2 一 ?A、自然B、小C、D、无理我 答案:C3例子 a,b 一子 要?A、a b6相B、a b7相C、a b7 相D、a b相我 答案:B4不包括A、确定B、互异C、无序我 答案:D5A={12}B={3,4},A∩B=A、ΦB、AC、BD、{1,2,3,4}我 答案:A6A={12}B={3,4}C={1,2,3,4}则A B C 关系A、C=A∪BB、C=A∩BC、A=B=CD、A=B∪C我 答案:A7二 交。
我 答案:√8 。
我 答案:×9小 成一 。
我 答案:×()已完成1S 一 A B子关系 ?A、2.0B、3.0C、4.0×D、5.0我 答案:2如果~ S一 关系则应 些 ?A、反身B、 称C、传递D、我 答案:D3如果S、MSХM{(a,b)|a∈S,b∈M}称 S M ?B、牛顿C、康拓D、莱布尼茨 我 答案:A4A={1,2}B={2,3}A∪B=A、ΦB、{1,2,3}C、AD、B我 答案:B5A={1,2}B={2,3}A∩B=A、ΦB、{2}C、AD、B我 答案:B6系 人 A、牛顿B、柯西C、笛卡尔D、伽罗瓦我 答案:C7 确定 要 要 不 。
思维方式与方法作业与答案
2012 法作业1_000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犯罪就是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
”这一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 定义含混B. 定义过窄C. 以比喻代定义D. 同语反复满分:2 分2. 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是A. 定义B. 划分C. 限制D. 概括满分:2 分3. 在“这片森林方圆二百里”这一判断中,森林是一个A. 普遍概念B. 集合概念C. 单独概念D. 负概念满分:2 分4. “新闻就是关于东南西北所发生事情的报道。
”这一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 定义含混B. 定义过宽C. 定义过窄D. 同语反复满分:2 分5. 不能限制的概念是A. 普遍概念B. 单独概念C. 非集合概念D. 正概念满分:2 分6. “所谓大国,就是比小国领土较大、人口较多的国家,而小国就是比大国领土较小、人口较少的国家。
”这一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 循环定义B. 定义过窄C. 定义过宽D. 同语反复满分:2 分7. 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是A. 定义B. 划分C. 限制D. 概括满分:2 分8. 下列各组概念属于属种关系的是A. “山西省”与“太原市”B. “山西的城市”与“太原市”C. “联合国”与“中国”D. “亚洲”与“中国”满分:2 分9. “宪法就是国家的法律”这句话作为定义,则单选A. 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B. 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C. 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D. 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满分:2 分10. 某地有一年高考录取分数线为0分,招生委员会为了便于管理把考生的档案分成两类:一类是0分以上的,另一类是20分以下的。
招生委员会所做划分的错误在于A. “划分不全”B. “层次不清”C. “子项相容”D. “多出子项”满分:2 分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根据概念外延数量的不同,概念可分为A. 集合概念B. 非集合概念C. 正概念D. 单独概念E. 普遍概念满分:3 分2. 老师带领学生去支援麦收,在派农活时说:“男同学割麦子,女同学把割下来的麦子捆起来,体力强的把麦捆运运到场院去,体力弱的在地里捡麦穗。
创新思维与方法作业
创新思维与方法结课作业不知不觉,历时八周的创新思维与方法选修课已接近尾声。
还记得张老师为我们讲到的微软与美国安全,还记得看猫和老鼠视频时大家的捧腹大笑……回顾这八周来上课的点点滴滴,我想针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创新的意义,以及我国大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谈点东西。
首先说大学生创新的意义。
有人说过:“创新,是挺进新时代的一张通行证;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是成为高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因此创新的重要性决不容我们忽视。
以我国的发展为例,刚从20世纪迈进21世纪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迅猛,是因为创新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例如国防实力的提升、教育水平的提高、科研成果的不断问世、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无一不以创新作为它们的中坚力量。
因为只有创新,才可以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只有创新,才可以不断取得进步;只有创新,才可以随时都走在世界前列。
在科技方面,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早年从国外回国,投入科研工作,它摒弃了国内传统陈旧的思想,积极引入了外国先进的思想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融入到了科研之中,正是他这种敢于打破陈旧思想的精神,使他为祖国创造了“两弹一星”的骄人成绩,同时也诠释了创新的重要性。
在农业方面,创新的重要性也无可比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深知中国人口众多、粮食供应不足的局面;深知要苦研杂交水稻以打破传统水稻种植模式而与权威抗衡的压力。
但是创造新水稻的理念早已在他的脑海中形成强音,终于在他的刻苦钻研下,产量远高于传统水稻的杂交水稻问世。
假如当初袁隆平迷信权威而没有去实践,去创新,那么我想这项惊世之成就必将与我们擦肩而过。
在军事方面,创新的作用更是非同小可。
自20世纪向21世纪过度完成后,军事战争方面的对抗由原来的人控模式向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方向转变,也就是谁拥有了精湛的信息操控技术,,谁就成为战争的主宰者。
2012春思维方式与方法作业4
2012春思维方式与方法作业4_0008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66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我认为法律上规定“公开审判应当有律师为被告辨护”是不对的,•罪犯怎么会有理?还要有人替他辩护?请问,这是站到什么立场上去了。
这段话违反的逻辑规律是A. 同一律B. 不矛盾律C. 排中律D. 充足理由律2.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 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这个年轻人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是因为其违反了A. 同一律B. 排中律C. 不矛盾律D. 充足理由律3. 甲:“B经常为赌博提供场所,这是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我认为应该把B拘留起来,处以一千元罚款。
你的意见如何?” 乙:“B的为人并不坏,平日乐于助人,只是他的性格软弱一些,缺乏斗争性。
”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 偷换或混淆概念B. 转移论题C. 自相矛盾D. 模棱两可4.“甲:我看这个案子厂方能胜诉。
乙:我看正相反。
丙:我认为你们说的都不对。
”丙犯的逻辑错误是A. 偷换或混淆概念B. 转移论题C. 自相矛盾D. 模棱两可5. 甲乙两人就“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否都是有目的的”这一论题展开辩论。
甲认为,人有意识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乙持相反的观点。
为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乙说:“我现在就可以有意识地但无目的地举起我的手。
”这段话中乙所违反的逻辑规律是A. 违反同一律B. 违反不矛盾律C. 违反排中律D. 违反充足理由律6. “犯了盗窃罪是应被判刑的,某甲有小偷行为。
因而某甲是应被判刑的。
”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 B、转移论题B. 自相矛盾C. 模棱两可D. 偷换或混淆概念7. 甲问:“该犯是否可以缓刑?”乙答:“该犯曾立过功,对他的判决是过重了些。
” 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 偷换或混淆概念B. 自相矛盾C. 模棱两可D. 转移论题8. “在一片漆黑的大楼里,只有一点灯光在闪烁。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全国卷及答案)【范本模板】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试题课程代码:0329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分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复合命题的组成部分是( )A.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B.假言命题和负命题C。
逻辑联结词和简单命题 D.直言命题和联言命题2。
依据知识分类的标准可将创新思维方法分为( )A.立体思维方法和平面思维方法B.纵向思维方法和水平思维方法C。
顺向思维方法和逆向思维方法 D.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专门方法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牛顿物理学的超越是一种()A.意志超越B。
自身超越 C.逻辑超越 D.前提超越4。
形成假说的常规步骤中,第一个步骤是()A。
设定初步假说 B.认定问题C。
运用推理D。
搜集事实5。
“逻辑思维方法”与“超逻辑思维方法”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A。
全同关系B。
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D。
全异关系6。
“哈桑借据”的故事体现的是一种()A.实践能力B.思辨能力C。
学习能力D。
想象能力7。
“头脑风暴法”的创始人是( )A.戈登B。
吉尔福特 C.奥斯本 D.帕尼斯8。
没有固定的答案且答案数量一般是无限的问题是()A。
开放性问题 B.封闭性问题C。
认知性问题 D.评价性问题9。
以抽象主题寻求卓越设想为特征的头脑风暴法变式是( )A。
戈登法 B.七乘七法C。
逆头脑风暴法 D.特性列举法10。
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A。
收敛性思维 B.形象性思维C。
集中性思维 D.抽象性思维11.下列属于发散性思维方法的是()A.删繁就简法B。
提问法 C.集中法 D.相关联想法12。
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A.想象思维B.直觉思维C。
发散性思维D。
收敛性思维13.人们对鲁迅的作品和金庸的作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这属于( )A.价值问题B。
识记问题 C.科学问题 D.语言问题14。
思维方式与方法答案
一.判断题1.思维是一种认识活动。
正确2.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
正确3.思维方法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达到一定思维目的的途径、手段和办法。
正确4.创新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智力品质,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 正确5.创新思维方法就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必要手段和工具。
它是人们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思..正确6.所谓逆向思维法,就是运用背逆常规的逻辑推导和技术以实现创造发明的思维法。
正确7.逆向思维的实质是"思维倒转"正确8.逆向思维法有其客观基础正确9.逆向思维是凭空产生的错误10.置换思维法是将几个不同的元素从一种排列变成另一种排列,或用其他元素替代某个元素,从而变成新的组...正确11.移植思维法是指把某一学科领域的科学概念或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其他领域从而导致创新的思维技法。
正确12.离散思维法是指通过对象整体细分、离散为有限或无限单元,从而创造发明出一种或多种新产品,产生出一...正确13.可以弥补默写法的不足的是日本开发的CB S法对14.日本开发的cb S和N bc法与默写法的最大不同是:与会者在填写卡片后,有一个宣读、讨论和相互启发的过程。
对15.联想创新法,是指在类比、模拟的基础上,由事物间的相似性触发联想,举一反三,转移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或设计制造新产品的思维技法对16. 所谓模拟思维法,是指仿照一定原型设计出类似动作、行为,设计出类似物品的思维方法。
对17. 迂回思维法是在思维受阻不畅通,或预定目标不能达到的情况下,人们避开正面,调换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另选一个方向,从侧面迂回,从而解决难题,达到原定目标的思维方法。
对18. 想象,就是在已有知识和形象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构思某些未知理论和形象的思维过程。
对19.. 所谓信息交合法,是指把思考对象分解成若干信息要素,组成纵、横、斜几根信息标轴,然后根据需要,借助于信息标与信息反应场作交合思考,以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形成全新思路,创出独特构思的思维技法对2可以弥补默写法的不足的是日本开发的N B S法对二.单选1. 思维训练:( B 69),36,19,10,5,22.有100张多米诺骨牌整齐地排成一列,依顺序编号为1、2、3¨99、第一次拿走所有奇数(B 64.. )3.一方面确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又允许有人触犯法律而不受制裁,这是不可能的。
思维方式与方法全部答案电大本科
题
第
单
电冰箱的问世引起了冰市场的崩溃,人们用冰来保鲜食物,现在电冰箱替代了冰的作
七
选
用。同样道理,由于生... A
章
题
第
单
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存在,至少是因为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因与热源保持一定
七
选
距离而产生出适当的温... C
章
题
第
单
人类学家断言:文化仅当它是独立的而非依赖的,才能有所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当
多 删除
选
题 编辑题目
第十三章 实践证明头脑风暴法: ABCD
多 删除
选
题 编辑题目
第十三章 默写法的优点是 BC
多 删除
选
题 编辑题目
第十三章 默写法的缺点是 A
单 删除
选
题 编辑题目
第十三章 可以弥补默写法的不足的是日本开发的 CBS 法。 A 第十三章 可以弥补默写法的不足的是日本开发的 NBS 法。 A
题
章
第 判
十迂回思维法是在思维受阻不畅通,或预定目标不能达到的情况下,人们避开正面,调 断
二换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 A 题
章
第
多
十
什么是奥斯本智暴法? ABCD
选
三
题
章
第十三 为鼓励与会者发表见解,奥斯本智暴法规定了四条原则( ) ABDE
章
多 删除
选
题 编辑题目
第十三章 奥斯本畅谈会规定的会议组成成员和会议程序是: ABCD
章
判断 题
第二 创新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智力品质,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已有的知 判断
章 识、经验和新... A
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
思维的基本方法范文1.归纳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从具体事实中归纳出普遍规律或原则。
例如,通过观察大量的植物种类,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演绎法:从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具体结论。
例如,由“所有人都会死亡”这一一般原理,可以演绎出“一些人会死亡”。
3.类比法: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共同点,并将这些共同点应用于新的情境中。
例如,通过将大脑比喻为一台计算机,可以更好地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
4.逻辑分析法: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以找出其中的关联和矛盾之处。
例如,通过分析一个论据的前提和结论,判断其是否符合逻辑规律。
5.批判性思维:对于所接收到的信息,持怀疑的态度,并进行质疑和验证。
例如,对于一些观点,要反复追问其依据和合理性。
6.逆向思维:从与传统思维方向相反的角度出发,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逆向思维,可以从逆向出发,考虑如何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
7.联想思维:通过联想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概念,创造全新的观点和想法。
例如,通过将音乐和绘画进行联想,可以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
8.概念图谱:通过构建概念之间的关系图,帮助整理思维和理解抽象概念。
例如,通过绘制一个概念图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些学科的知识体系。
10.质量思考法:在解决问题时,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例如,通过选择少量高质量的证据来支持观点,而不是凭空地列举大量数据。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思维方法,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人们能够更加有效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将多种方法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开展思维活动。
人教版语文初二年级寒假作业习题解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人教版语文初二年级寒假作业习题解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日益受到重视。
批判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辨别事物的优劣,形成独立的观点和判断。
人教版语文初二年级寒假作业习题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本文将通过解析这些习题,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一、对于提问方式的解析人教版语文初二年级寒假作业习题通常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在解析这些习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1. 启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
在解析习题之前,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题目中提出的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相关问题。
例如,在文章中出现一个涉及到道德问题的情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人物是否正确行事?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2. 引导学生使用逻辑思维。
通过解析习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逻辑关系,帮助他们形成合理的思维模式。
例如,当看到一个关于人物性格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等方面,得出对该人物性格的判断。
3. 培养学生多元思考的能力。
解析习题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当问到一个关于文本主题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读者的角度和时代背景的角度进行思考,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
二、对于文章的主旨和观点的解析在解析人教版语文初二年级寒假作业习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主旨和观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分析文章的标题和开头。
标题通常能够提示文章的主题,开头部分常常会明确作者的观点。
通过阅读标题和开头,学生可以建立对文章主旨和观点的初步理解。
2. 逐段分析文章内容。
将文章分成若干段落,按照段落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通过解析每个段落的内容,学生可以逐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3. 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和重要信息。
解析习题时,要培养学生找寻文章关键词和重要信息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得分:20
1. “犯罪就是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
”这一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 定义含混
B. 定义过窄
C. 以比喻代定义
D. 同语反复
满分:2 分
2. “大学生”与“共青团员”两个概念之间是
A. 真包含关系
B. 真包含于关系
C. 交叉关系
D. 反对关系
满分:2 分
3. 下列各组概念属于属种关系的是
A. “山西省”与“太原市”
B. “山西的城市”与“太原市”
C. “联合国”与“中国”
D. “亚洲”与“中国”
满分:2 分
4. 不能限制的概念是
A. 普遍概念
B. 单独概念
C. 非集合概念
D. 正概念
满分:2 分
5. 某地有一年高考录取分数线为520分,招生委员会为了便于管理把考生的档案分成两类:
一类是520分以上的,另一类是520分以下的。
招生委员会所做划分的错误在于
A. “划分不全”
B. “层次不清”
C. “子项相容”
D. “多出子项”
满分:2 分
6. “新闻就是关于东南西北所发生事情的报道。
”这一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 定义含混
B. 定义过宽
C. 定义过窄
D. 同语反复
满分:2 分
7. “张老师在数学课上说:“什么是偶数?偶数是奇数加一的数。
什么是奇数?奇数是偶数加
一的数,这就是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这一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单选011
A. 定义过宽
B. 循环定义
C. 同语反复
D. 定义过窄
满分:2 分
8. “由于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几年来,这里增加了几十种鸟类”这一判断从概念使用
的角度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 将集合概念误用作普遍的非集合概念,用数量词加以限制。
B. 多余的限制语
C. 划分不全
D. 限制不当
满分:2 分
9. 在“这片森林方圆二百里”这一判断中,森林是一个
A. 普遍概念
B. 集合概念
C. 单独概念
D. 负概念
满分:2 分
10. “宪法就是国家的法律”这句话作为定义,则
单选015
A. 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B. 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C. 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D. 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满分:2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
1. 同一个邻近属概念下的种概念间的全异关系,又可以分为
A. 矛盾关系
B. 反对关系
C. 交叉关系
D. 属种关系
E. 真包含关系
满分:3 分
2. “将人分为成年人、未成年人、男人和女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 划分标准不一
B. 子项相容
C. 划分不全
D. 多出子项
E. 以分解代替划分
满分:3 分
3. 下列各组概念中不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A. “毛泽东选集”与“纪念白求恩”
B. “单独概念”与“概念”
C. “青年”与“团员”
D. “负判断”与“否定判断”
E. “太阳系”与“地球”
满分:3 分
4. 下列概念不能划分和限制的是
A. 泰山
B. 著名逻辑学家
C. 发展中国家
D. 月亮
E. 演绎推理
满分:3 分
5.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可分为
A. 集合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正概念
D. 负概念
E. 普遍概念
满分:3 分
6. 下列限制中属于缺少限制语的有
A. 对于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我们都应学习和借鉴
B. 她到美发厅把她头上的头发作了离子烫。
C. 青年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防止知识老化。
D. 我们应当坚决抵制西方思想的侵入
E. 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
满分:3 分
7. 老师带领学生去支援麦收,在派农活时说:“男同学割麦子,女同学把割下来的麦子
捆起来,体力强的把麦捆运运到场院去,体力弱的在地里捡麦穗。
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上
面的分工排成四行。
”学生听过以后,不知道自己到底应当站在哪一行。
这段话从逻辑角度分析
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 划分不全
B. 划分标准不一
C. 子项相容
D. 多出子项
E. 以分解代替划分
满分:3 分
8. 下列各组概念不属于全同关系的是
A. “三月八日”与“国际妇女节”
B. “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C. “西红柿”与“番茄”
D. “鲁讯”与“《狂人日记》的作者
E. “医生”与“大夫”
满分:3 分
9. 概念概括的规则有
A. 概括必须由属概念推演到种概念
B. 概括的极限是单独概念
C. 概括必须由种概念推演到属概念
D. 概括的极限是哲学范畴
E. 概括必须由部分推演到整体
满分:3 分
10. 根据概念外延数量的不同,概念可分为
A. 集合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正概念
D. 单独概念
E. 普遍概念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得分:20
1. 划分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定义式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概念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限制必须由种概念推演到属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哲学范畴不能概括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定义有检验概念是否明确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属加种差是概念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任何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二分法是把一个属概念分为两个具有反对关系的种概念的划分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定义项外延大于被定义项外延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定义过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