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为何拈花?迦叶为何微笑?
“拈花微笑”悟道的典故
"拈花微笑"悟道的典故"拈花微笑"典故是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为迦叶尊者开化悟道的故事。
有一天上课,在禅学里叫"上堂",下面有很多学生等他,都不知道他这天要讲什么,结果他上去,半天没有说话,从面前的花盆中拿了一朵花,对着大家转一圈,好像暗示大家看一看这朵花的样子,一句话也没有讲,下面的学生,谁也不懂老师这一个动作是什么意思,这叫做"拈花",就是"释迦拈花"。
释迦拈花后,他有一个大弟子迦叶尊者(释迦牟尼的弟子),释迦牟尼所教的“弟子,大部分比他年纪大,佛经上记载,迦叶尊者在释迦拈花后"破颜微笑",什么叫做破颜呢?因为宗教都规规矩矩、鸦雀无声,大家神态都很严肃,可是在这严肃的气氛中,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于是"噗嗤"一笑,这就叫做破颜,打破了那个严肃的容颜,但是不敢大笑。
因为宗教性团体的戒律,非常严肃,他破颜以后,没有大笑,只是微笑,两人的动作联合起来,就叫做"拈花微笑"。
此时释迦牟尼讲话了,这几句话是禅学的专门用语,译成中文是:"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就是说我有很好的方法,直接可以悟道的,现在已交给了这位大弟子迦叶,这就是禅宗的开始。
所以又称禅宗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法门,说它不需要透过文字言语,而能传达这个道的意思。
释迦牟尼是梵文的译音,释迦是姓,中文的意思是"能仁",牟尼译成中文是"寂默",晚年住在灵山,也叫灵鹫山,释迦是十九岁放弃了王位出家,三十二岁成道弘法,一直到八十一岁才过世,有四十九年从事于佛教教育。
历时典故:拈花微笑
历时典故:拈花微笑据说,释迦牟尼向弟子迦叶传授"正法眼藏",是佛教史上最早的一例"传佛心颖。
所谓"传佛心颖,是指不立文字,不依经卷,惟以师徒之间的理解、契合而递相授受。
这种简单易行的法门叫做"心传"---以心传心。
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东北有一座"灵鹫山",因山中多鹫而且山顶似鹫形而得名,又作"灵山"、"鹫峰"、"鹫头山"等。
释迦牟尼曾经在这座山居住多年。
《高僧法显传》中记载:东晋高僧法显赴印度时曾登上此山,见到过当年释迦牟尼说法和五百罗汉坐禅的地方。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里面记载:一天,释迦牟尼在灵鹫山为众人讲说佛法,手拈金色的菠萝花示众。
"菠萝",是梵文音译,又译作"波罗"、"优钵罗"等,音译为"青莲"。
当时,大家不明白释迦牟尼的意思,都沉默不语,只有迦叶"妙悟于心"而"破颜微笑"了。
释迦牟尼当即发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拈花微笑"指的是"世尊拈花"而"迦叶微笑"。
"禅宗"觉得:菠萝花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凡的地方,如果释迦牟尼当时手边恰好有别的东西,他就会用别的东西来示众了。
关键在于理解释迦牟尼的"涅槃妙心"。
释迦牟尼并不是机要地把"正法眼藏"传授给迦叶的,而是在公开场合为公众说法,向公众示意;但即使是智慧高超的舍利弗、悟道精深的须菩提,都没有理解他的心意,只有迦叶以自己的心领会了释迦牟尼的意思。
《五灯会元》、《释氏稽古略》中,都讲述了佛经里面的这个典故。
佛祖拈花 迦叶微笑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
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
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
破言为笑。
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释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广众之下,像这样一言不发,只是带在和他那不动生色的微笑,从容不迫,宁静安详,其中微妙究竟何在?其实,释迦牟尼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中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不呢国内用任何语言和行为来打破的。
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
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话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证明。
百货店里,有个穷苦的妇人,带着一个约四岁的男孩在转圈子。
走到一架快照摄影机旁,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让我照一张相吧。
”妈妈弯下腰,把孩子额前的头发拢在一旁,很慈祥地说:“不要照了,你的衣服太旧了。
”孩子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来说:“可是,妈妈,我仍会面带微笑的。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毁的劫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位14岁的小女孩。
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
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
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
因为对于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肉体伤害。
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佛教大智慧
佛教大智慧佛教大智慧一、拈花一笑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拈花一笑,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想通、心心相印。
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
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实相无相:相:事物的外形和状态。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因缘条件下形成的,都是空幻无实的;空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体现于具体的万物,然而它本身却是没有形象、没有聚散生灭、超越于一切万有之上的,难以用文字来表达。
实相:佛教语,指世间事物本来的面貌或状态。
佛教认为,实相也就是无相、空相。
无相: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是指摆脱对一切事物的有相认识后感悟真知的最高境界,即“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有相:佛教语,指具有外形、能区别于其它事物、会生灭变化的事物。
因为佛教认为万有皆空、心体本寂,所以“有相”就是“造作之相”或“虚假之相”,本质其实还是“无相”。
二、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这里要注意的是:‘唯我独尊’的‘我’字,并不是单指的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
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人人平等,众生平等,每人都有自己的因果,不为别物所弄。
每一个众生觉悟后,就摆脱了各种物欲、迷惑和假象的束缚,不再受天地之束缚,即唯“我”独尊。
释迦牟尼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自己的努力与才智。
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于自己的行为之善恶与努力与否。
拈花一笑的历史典故以及来历
拈花一笑的历史典故以及来历拈花一笑的7意思是比喻心心相印、会心。
拈花一笑有什么精彩的典故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拈花一笑的典故,供大家阅读!拈花一笑的典故说是有一天,教主释迦牟尼上大课,众多弟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却一句话也不说。
伸手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好像在暗示着什么。
弟子们谁也不懂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释迦拈花”。
释迦有个大弟子,叫迦叶。
佛经记载,看见释迦拈花,迦叶“破颜微笑”。
宗教堂会,戒律极严。
可就在这鸦雀无声中,迦叶尊者竟然“噗嗤”一笑,尽管不是开怀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规的。
这就是“迦叶微笑”。
这师徒两人神神怪怪的行为,合在一起,就叫做“拈花微笑”。
紧接着,释迦牟尼讲话了:“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意思是说:徒儿们听好了,我有绝妙高招,可以直接悟道,刚才已经传授给迦叶同学了啦。
你们要学,就问他去吧!据说,这也就是禅宗的起始。
禅宗的特色就是:传道授学,讲求心领神会,无需文字言语表达。
我太懂禅学,但我喜欢禅宗的意境,那对世间美好的领悟,世间最美好的事物莫过于花,我喜欢去默默的领悟花的语言!我喜欢昙花的刹那灿烂。
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时间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
全部的梦想和激情,壮烈与喝彩,顷刻间挥洒净尽,淋漓快意。
望尽了烂漫辉煌的一刻,终有落樱缤纷。
残红善舞。
你本来是灿烂过的,因此不怕被遗忘;你本来是热烈过的,因此甘于安守一份不可言喻的静默。
就这样,你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时光长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
笑靥如你,真情如你,希望如你,生命亦如你。
我喜欢兰花的清幽。
就那么简简单单的几片叶子,就一朵或几朵白色的小花,却历经千年,依然悠远飘逸。
习惯了寂寞,不以无人而不芳。
淡淡的,一体青凝不染尘。
一种从容的生活状态,不是甘于平庸而是细腻地去感受生活中并不缺少的快乐。
远离了喧嚣繁杂,空谷晨钟,不是自耳畔响起,而是自心田深处某个被遗忘的角落。
拈花一笑的典故是什么?
拈花一笑的典故是什么?
解:佛祖拈花,迦叶微笑。
佛祖拈→花,迦叶→叶→→→花配叶
花→(传)→心,叶→(承)→口→→→心口如一
问题:迦字还有加→多了口(人)
佛祖:拈花→占化→化解。
→迦叶自己化解。
经典:笑→迦。
⺮(头)化辶(底)。
夭化加。
意化:笑→头高了就微夭折一点。
迦→底下低了就微加高一点。
花+叶→生态平衡。
心口如一→人心态平衡。
迦叶微笑→没心花怒放,化解了(品)头(论)足,没成笑话的场景(底下人口多)。
最着重:拈→占→古人心=估(叶配人)。
不要高估了自己,也不要低估了别人。
不能只看花。
迦叶一微笑,传形,传意,传心,传自然。
传承佛祖一心。
一笑二传承→笑口常开→更能再化解传承之道→弥勒佛(未来佛)。
中国佛论,中国字(自)解,中国自然生态平衡化解。
中国微笑化解。
这才是佛祖的大智慧。
还原自然,过程是精髓→普渡众生。
最真诚的见性见佛。
佛祖的典故
佛祖拈花一笑与割肉喂鹰的典故在古老的佛教传说中,有两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佛祖拈花一笑和割肉喂鹰。
这两则故事都蕴含着深邃的佛教哲理,流传至今,成为信众心中的宝贵财富。
先说拈花一笑的故事。
有一天,在灵山法会上,佛祖释迦牟尼端坐莲台,面对成千上万的僧众,他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拈起一朵花,眼神中透露出无限的深意。
众多僧侣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明白佛祖此举的用意。
就在这时,佛祖的大弟子摩诃迦叶,轻轻地笑了。
他仿佛看穿了佛祖拈花背后的奥秘,领悟到了那难以言传的禅机。
佛祖见状,便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段话的意思是,真正的佛法,不是用言语和文字可以传达的,而是需要心领神会,直接体悟的。
摩诃迦叶正是因为领悟到了这一点,才成为了禅宗的第一代祖师。
再说割肉喂鹰的故事。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看到一只老鹰正在追逐一只鸽子。
鸽子惊慌失措,无处可逃。
佛祖心生怜悯,决定救下这只鸽子。
他对老鹰说:“你放过这只鸽子吧,我会给你更多的肉。
”老鹰却说:“我只吃新鲜的肉,不吃陈腐之物。
”佛祖听后,便从自己的身上割下一块肉来,准备喂给老鹰。
这时,老鹰被佛祖的慈悲所感动,放下了杀戮的念头,而鸽子也得以逃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佛祖为了救度众生,不惜牺牲自己,展现出了无量的慈悲和勇气。
这两个故事虽然情节不同,但寓意却相通。
它们都告诉我们,佛法无边,慈悲为怀。
无论是拈花一笑还是割肉喂鹰,都体现了佛祖对众生的无尽慈爱和关怀。
同时,这两个故事也启示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要学会用心去领悟、去体验、去实践佛法所蕴含的真理和智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佛法、领悟佛法、实践佛法,从而得到真正的解脱和自在。
拈花的典故
拈花的典故嘿,你知道拈花这个典故不?今天我就来给你讲讲哈。
话说这拈花啊,最有名的就是那个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
据说啊,有一天佛祖在灵山上说法,啥也没说,就拿着一朵花在那儿摆弄。
大家都懵了,不知道佛祖这是啥意思。
这时候呢,只有迦叶尊者看懂了佛祖的意思,微微一笑。
哇,这一下子就成了一个经典的典故。
我给你讲个我自己跟拈花有点关系的事儿吧。
有一次我去公园玩,那公园里的花开得可漂亮了。
红的、黄的、紫的,各种各样的颜色。
我就忍不住走过去,轻轻地摘下一朵花。
我拿着这朵花,左看看右看看,心里可美了。
这时候,旁边有个老爷爷走过来,对我说:“小伙子,你可不能随便摘花呀。
这花是大家看的,你摘了,别人就看不到了。
”我一听,觉得很不好意思。
我就赶紧把花放回去,对老爷爷说:“对不起,我知道错了。
”老爷爷笑了笑,说:“没关系,以后注意就行了。
”我就想到了那个拈花的典故。
佛祖拈花,可不是为了摘花,而是一种表达佛法的方式。
而我呢,却只是为了自己一时的高兴,就摘了花。
这差距可太大了。
其实啊,拈花这个典故也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
比如说,我们要学会欣赏美好的东西,而不是去破坏它们。
就像那些花,我们可以远远地看着它们,欣赏它们的美丽,而不是去摘下来。
还有啊,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动作,一个微笑,也可能有很深的含义。
就像迦叶尊者的微笑,他可能是通过这个微笑,表达了对佛祖的理解和感悟。
总之啊,拈花这个典故虽然很简单,但是却很有意义。
它可以让我们思考很多问题,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嘿嘿。
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
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
典故: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
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
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
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
大
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
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
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
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
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
”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
这就是禅宗“拈花一
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
Classified as Internal。
禅宗公案略解(三):拈花微笑
禅宗公案略解(三):拈花微笑
有人问老和尚:佛祖灵山拈花,为何迦叶微笑?
和尚答:因为忍不住笑。
所以说,禅宗公案就像一道道脑筋急转弯题,怎么答都有理。
迦叶为什么看见佛祖拈花就笑?
你我都不会知道,为什么?
因为你我都不是迦叶,所以才会不知道迦叶为什么笑嘛!
但假如你我是迦叶,那就可以回答:“因为忍不住想笑。
”
再问:“为什么忍不住?”
答:“不可说。
”
佛家提倡一个观念:“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所以,迦叶看见佛祖笑,我们局外人怎么能知道呢?
佛家又说:“唯佛与佛,方能究尽诸法实相。
”
迦叶不是佛,所以他并不能与佛究尽诸法实相,他只是忍不住想笑而已。
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为什么想笑?难道迦叶是上帝?
迦叶当然不是上帝。
那他为什么想笑?
没有原因,就是想笑,怎么的?!。
大佛沟摩崖造像释迦为何拈花,迦叶为何微笑
大佛沟摩崖造像释迦为何拈花,迦叶为何微笑昨夜地道的四川火锅仍旧唇齿留香。
微醺的酒后,我和阔别三载的大学同学,在眉山的宾馆回忆起读书时的点点滴滴,不觉东方既白。
一别经年,同学早已在乐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并娶妻生子,安居乐业,真真的幸福美满。
说来也是坎坷,大学同学中,唯有他一人从警。
道是崎岖亦平坦,不禁唏嘘人生的无常变化,断不能以一时而看一世。
我与师弟此行巴蜀,专为眉山、仁寿而来。
同学专门抽出一天,不辞辛劳自乐山至眉山,高铁站相迎,火锅店把酒言欢,又为我们开车带路。
让不喜欢古迹石窟的他,惊叹于四川不仅只有乐山大佛,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遗迹。
人生之四大乐事有他乡遇故知,今巴蜀异乡,再遇多年故交,何其幸甚!次日的第一站便是位于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冒水村的大佛沟摩崖造像。
寻找此地破费周折,四处打听之下,方才穿山村,越浅谷,抵达造像区域。
这里地处浅丘,四面环山,一巨石矗立在田野之中,上凿刻大佛,故而此地称为“大佛沟”。
因以村名,也称冒水村摩崖造像。
民国版《仁寿县志》有载,“昆迦寺有两个石刻大佛。
”据公开资料显示,造像处原有庙宇一座,叫做昆迦寺,因当地人把摩崖造像统称为大佛,因此该寺也叫大佛庙,曾改作学校用,现已毁。
大石包身上,残留有许多碗口大小的凹陷,应当是覆盖于造像之上的木构建筑所用。
来到巨石前,首先看的是一龛清代造像。
龛侧有题记,“大清宣统二年仲冬月立”。
有资料称其为:“川主与孔位”。
川主,即四川之主神,其职掌为水利神。
“孔位”好理解,因为牌位上有铭文,曰“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但是说“孔位”左右分别为川主——李冰父子,不知道依据在哪?我认为,孔位左侧应为老子骑牛。
而右侧应为川主的另一外关键人物——赵昱。
宋人假托柳宗元所做的《龙城录》中有赵昱斩蛟的故事。
内容很是有趣耐读:赵昱字仲明,与兄冕俱隐青城山,后事道士李珏。
隋末炀帝知其贤,征召不起,督让益州太守臧剩强起。
昱至京师,炀帝縻以上爵,不就,独乞为蜀太守,帝从之,拜嘉州太守。
佛祖拈花,迦叶一笑。那迦叶到底在笑什么?
佛祖拈花,迦叶一笑。
那迦叶到底在笑什么?
灵鹫山上佛入禅,涅槃境中性非言。
佛祖拈花次第示,迦叶破颜因哪般?花开见佛体苞性,打破执著参透禅。
真心原来身里有,不向外界去寻缘。
踏遍青山人已老,寻春不见春影含。
蓦然回首枝头看,桃瓣吐蕊现真涵。
此刻灵悟体和性,灵山本在心中关。
方寸之间宝塔座,斜月三星为丹田。
阴阳二气循环转,升降沉浮道微玄。
中脉直通入天宇,碧云宫殿香巴连。
大道两面物与灵,性命团圆人成仙。
拟花作比破执障,注重肉体失万般。
大千世界非世界,星系之外有洞天。
物质一偶海中岛,造化因缘混元团。
六根只宜观片面,灵知灵觉尽识梵。
迦叶尊者探奥妙,神游太虚身在凡。
笑出天地大机密,僧众以为佛噤言。
缘木求鱼玩高冷,更有指立耍倒悬。
九九归一心勿乱,大千物欲要归元。
心向内求得清净,索求外诱失真诠。
一指禅风究何意?当头棒喝打破顽。
稚子顽空非真空,虚空妙有真先天。
如来佛祖为何要拈花一笑?
如来佛祖为何要拈花一笑?1.25亿年前,一朵叫做迪拉丽的花,已经在地球上寂寞地开放。
《战国策·赵策一》中有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而牺牲,女子为使自己高兴的人而打扮。
那朵迪拉丽花独自开放的时候,人类尚未出现在地球上。
没有人类的欣赏,它照常开放,不为悦人类而容。
可见波段的光打到视网膜上,转换成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便产生了“颜色”的映像。
视网膜接收不同波段的光,脑海中便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映像。
如果没有可见光波的刺激,呈现给大脑的就是黑暗。
世界本无所谓光明和黑暗,也无所谓五颜和六色。
明暗和颜色,只是人类赋予世界的“本质”。
那朵迪拉丽花,自然也无所谓绿肥红瘦,更无所谓叫什么名字。
五百年前,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与朋友们在浙江省绍兴县的会稽山上游玩。
有一位朋友指着一棵中岩石中开花的树问道:“先生您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这里有一棵树,在深山之中开花,此花自开自落,跟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阳明先生回答道:“你没有看此花的时候,此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静。
你来看此花的时候,则此花的颜色一时间就明白起来了。
这样就知道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阳明先生的这段论述,常常被后人当作主观唯心主义的案例来批判。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世界本无所谓明暗,花朵也无所谓颜色。
山中树花反射了太阳光的可见波段,打在人的视网膜上,传递给大脑,形成了颜色的映像。
可见山中树花的“色彩本质”是人所赋予。
没有人的观察事件,山中树花便不存在“色彩”这种“本质特征”,大脑里面也不会有树花的映像,二者皆归于“寂静”。
当代西方有一支影响很大的哲学流派,叫做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存在先于本质。
阳明先生并没有否定树花的存在,而是认为树花的明暗、美丑等属性,是人的观察所赋予。
阳明先生并没有说:人的眼睛一看,树花就出现;人一转身树花就从世界中消失。
这明显违背常识,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一花开五叶”丨佛家一花五叶的三种解读
“一花开五叶”丨佛家一花五叶的三种解读“拈花一笑”的典故很多人都听说过。
佛陀厌离世间诸苦,终于菩提树下证悟成佛。
有一回佛陀在灵鹫山上讲经时,大梵天王献上一朵极其珍贵而美丽的金色婆罗花。
佛陀手持金婆罗花,法相庄严,却未说一言。
众弟子面面相觑,不解其意,唯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佛陀知道摩诃迦叶领会了真谛,便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予迦叶。
以后的禅宗正是从“拈花一笑”而来,摩诃迦叶也由此成为禅宗“西天第一代祖师”。
禅宗最开始是不立文字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正法眼藏从摩诃迦叶传至第二十八祖达摩时,达摩奉师命将其传到中国,成为东土初祖。
历尽艰辛曲折来到中国的达摩祖师与当时的梁武帝话不投机,“一苇渡江”,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直至神光立雪断臂求法,成为第二祖,改名为慧可。
达摩祖师告诉二祖慧可大师的“传法偈”就是: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时,结果自然成。
以达摩禅法为祖,称“一花”;二祖慧可至六祖惠能的五代相传,使得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第一大宗,称“五叶”。
这是对“一花开五叶”的一种看法。
传统上禅宗将达摩视为初祖,但禅宗真正的建立是在六祖慧能时期,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六祖惠能是禅宗的真正创始人。
达摩的禅本质上还是印度禅的翻版,注重乞食苦行、诵经念佛,修行方式严格,刚传入中国后并没有被广泛接受。
传至四祖道信时,逐渐由严格枯坐修禅向自由活泼的形式发展,吸引力大大增强。
相传五祖弘忍为传衣钵,命弟子们各作一偈以呈。
当时弘忍最为器重的弟子神秀写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惠能也写下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之后,禅宗就此分为北宗神秀与南宗慧能二支,北宗主渐悟,行于北地,并无分派;南宗主顿悟,行于南方。
自六祖惠能之后逐渐演化为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五个宗派,所以被称为“一花开五叶”。
“拈花微笑”说的是怎样一段公案?
“拈花微笑”说的是怎样一段公案?
话说有一次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向佛祖释迦牟尼敬献上金菠萝花,并请佛祖说法。
可是,佛祖却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拈起一朵金菠萝花遍示会上众人。
当时,会众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默然不已;佛祖有个大弟子,叫迦叶,也在会上,整个会上只有他破颜轻轻一笑。
佛祖当即说道:“我有绝妙高招,能够直达涅槃至高境界,可以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微妙之处在于: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
”这就是佛教禅宗里的“拈花微笑”公案。
佛祖讲经四十九年,独有此次一言不发。
“拈花微笑”也是中国禅宗的第一宗公案,摩诃迦叶也被列为中国禅宗的“西天第一代祖师”。
“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或“拈花破颜”,本指以心传心直悟禅理,正是禅宗所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义;后来也泛指彼此默契、心领神会、心心相印。
其实,释迦牟尼这里传示的.乃是一种心境,这种心境是纯净无染、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是佛教禅宗说的“无相”、“涅槃”之最高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无须更多言语或其他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境的最好阐释。
佛祖拈花,迦叶一笑。那迦叶到底在笑什么?
佛祖拈花,迦叶一笑。
那迦叶到底在笑什么?两千五百年前的一个下午,那天北印度的天气依然十分湿热,在菩提树旁边的空地上,大众比丘们不顾炎热潮湿,照旧耐心地跏趺坐好,满怀期待的等待他们的老师释迦牟尼来上课。
昨天的课上地意犹未尽,释迦老师和阿难对话,讲了心在何处,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收获满满。
要不是天气炎热,恨不得马上就要照此修习一番。
今天老师要来讲什么呢?比丘们心里非常期盼。
不一会,释迦老师照常缓缓步入会场,他一般来上课不讲排场,没有人在旁边列队拍掌,也没有聚光灯照相,更没有麦克风和显示屏在背后辅助。
但是他只要一走进来,这个地方就充满祥和平静的磁场。
其实他不需要开口说话,已经是一堂课了。
释迦老师走进会场,也没有看大众,就在平日坐下的地方照常坐下。
然后抬眼一看。
释迦的眼神,比丘们看不到任何波澜,总是那么慈祥安静,却又像海一样的深邃,而且里面有一种力量,你一看过去,就好像整个人都融进他那个眼神里了。
他坐下停顿了大概半分钟。
没有说话。
比丘们有点好奇,内心都在嘀咕,咦,老师今天为什么不出声呢?阿难内心想,老师是不是没有休息好?待会给他捶捶背舍利弗心想,老师今天一定要讲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估计在做准备。
目犍连心想,老师是不是要准备放光动地玩个大的。
还有些比丘都在想各种各样的原因,是不是老师要等谁?忽然之间,释迦举起手来,手上拈了一朵花,他把那朵花举起在胸前。
微微地向大众示意。
比丘们顿时都傻了,老师这是要干嘛?举起一朵花?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就里。
“是不是老师今天要讲花的佛性呢?”有人这样想。
“是不是老师要讲花的微观世界呢,毕竟上次他还讲了一滴水有八万四千虫啊。
”有人这样想,大家的想法纷纷芸芸,一时间虽然没人说话,但是那些念头啊,蜂拥而出。
释迦怎么能不知晓呢?他静静地看着众比丘,想看看有没有人懂他。
在大众比丘中,释迦的眼光和觉知很快落到了一位静默无念的尊者身上,那就是摩诃迦叶尊者,这位摩诃迦叶,正在会心微笑,他没有说什么,也没有顾左右,而是静默微笑,显然已经会意。
拈花一笑最简单的理解
拈花一笑最简单的理解拈花一笑,这个成语大家都不陌生。
它源自于佛教经典《楞严经》,原文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放大光明,百千世界震动,化为金色,出佛世界。
于是见佛,及见菩萨摩诃萨,皆以偈颂赞言:“世尊,当何名此会?”佛告摩诃萨言:“是会名曰‘拈花会’。
””拈花一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佛祖拈起一朵花,只有迦叶菩萨微笑应答,领悟了佛祖的真传。
拈花一笑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很深刻的,它表达了领悟生命真谛的一种境界。
拈花一笑并不是简单的笑容,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微笑,是一种对生命的认知和体悟。
在这个瞬间,心与花合为一体,心与佛合为一体,心与世界合为一体。
这种微笑是一种超越语言和形式的交流,是一种灵性的对话。
拈花一笑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对生命的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琐事的纷扰和功利的追逐,忙碌于物质的欲望和社交的纷扰中。
而拈花一笑则是告诉我们,要超越这些表面的繁杂,去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自我。
只有当我们拈起一朵花时,才能感受到它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才能体验到生命的奇妙和无穷的可能性。
拈花一笑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可以选择抱怨和愤怒,也可以选择微笑和坦然。
拈花一笑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平静和豁达的心,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
拈花一笑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对世界的观照。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常常追逐物质的繁华和虚荣的名利,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拈花一笑告诉我们,要从外在的喧嚣和浮华中解脱出来,去感受内心的宁静和世界的美好。
只有当我们拈起一朵花时,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力量,才能真正体验到世界的美丽和和谐。
拈花一笑是佛家的禅理,也是人生的智慧。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常常陷入功利和欲望的追逐,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和真实的自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两天看到了“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心里一直很是不解,昨天在街上看到有人卖荷花,似心有所感,得窥其中一二。
《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看完这一段,大多数人大概会产生和我一样的疑问:佛祖为何拈花?迦叶为何微笑?
我们先来看看“佛祖拈花”这一动作的含义,佛家讲求众生平等,天地万物皆有佛性,即使一草一木也都是有生命的,拈花也是摘花,便剥夺了花的生命,这样一来不就显得稍嫌残忍吗?其实不然,佛祖拈花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审美过程,花作为对象,有其特定属性,无论是从其外形,还是从其味道,都能给人以一定的官能刺激,这也就是主体感受美的过程,作为审美对象,花是有其生命周期的,时间过了,就会凋谢,它带给人的官能刺激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它的美依旧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我们不会因为花形体的消败而否认它的美,也即是说,花的美是不受形体约束的,换句话讲,美是没有死亡的,既然没有死,也就无所谓生,所以佛祖拈花,非但没有褫夺其生,更是赋之以永恒。
老子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所谓“不言”,既是抛去了外在的表达形式,只注重内容的美,无味之味,是为至味。
再来看看迦叶微笑,这一笑,并非寻常一笑,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发生了共鸣,佛祖在拈花这一审美过程中,相对于审美主体迦叶和众僧,本身也成为了另一审美对象,然而众僧之中只有迦叶领略其中真谛,故能一笑,这一笑也是对于对象的审美反馈,这整个过程与其说是在佛祖和众僧中进行的,毋宁说只发生在佛祖与迦叶之间,迦叶领会了佛祖拈花的含义,即外在的形式,束缚,形骸都并不是美的真正所在,只有内容才能长久的储存美,这也就是佛法所追求的实相无相,诸法空相,不受外在形式的制约,心无挂碍,以游无穷。
佛祖接着说:“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与摩珂迦叶。
”这“教外别传”传的正是禅宗妙法。
严沧浪有语:“一味妙悟而已。
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这“悟”正是禅宗的第一要义,迦叶悟到了,故佛祖授以衣钵。
从现实角度来说,佛祖选择迦叶也无可厚非,毕竟迦叶要滞留人间,以待弥勒,如若不能超脱生死,放浪形骸,怎么能抵得住这寂寂人生呢?
我做结语:“花开瞬间,美驻永恒,无美之美,是为至美。
”小子鄙见,常恐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