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七步曲探讨
中学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论文
中学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探讨【摘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新课改的逐步实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但是新课改的要求和传统教学模式之间仍然存在着鲜明的对比,很多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改变不能有效适应。
这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结合相关理论学习和工作经验回作出以下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学;新课改;中学一、正确理解新课程的含义我们一直在说,做好中学体育教学首先就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那么什么是新课程的理念呢?在我们体育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理念是这样要求的:新课改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要把学生的健康第一定为课程的中心目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强调的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的发展。
但是这里所说的“健康”不单单指我们体育课所强调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与参与和运动与技能这四个方面。
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体育技能的专项知识,还应掌握体育生理、心理,卫生健康、社会安全等一系列技能,意味着我们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从而形成正确的、全新的教育观。
二、新课改下要创新教学模式1.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学校理论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和增强体力。
这样教育出来的少年学生都是成人化动作、成人化思维。
体育新课改背景下,快乐体育教学法力图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在追求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提高的同时,也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方面要让学生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也让体育教学过程又能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更深地挖掘其从事运动的潜力和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
在快乐体育思维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
促使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体育教学是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的,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强调体育教学过程师生的交往、互动状态,这是与传统教学的重要区别。
谈谈新课标下体育课的几点抓手(明道。王伟)
谈谈新课标下体育课的几点抓手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王伟邮编:610091 摘要:本次课改和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改革不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没有具体的模式,只提出阶段水平目标,给了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
究竟什么样的课是好的体育课,一时间大量的说法做法,笔者从对新课程标理解、运动技能在体育课中的地位、课堂常规和组织纪录、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标课上的练习密度、器材材在体育课中的运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本轮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改革力度最大、最全面、最深层、要求最高的一次改革。
和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改革不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只提出阶段水平目标,给了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
一时之间围绕怎样贯彻新课标的思想,怎样的课才是好的体育课各种报告、座谈、文章、研讨示范课铺天盖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头来细细品位还是一头的雾水,这也不是那好象也不是具有指导性的,可操作的东西太少,老师们常常私下议论都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上体育课了。
也就更谈不上思想上的转变了。
这里笔者就这两年的学习研究实施《新课论》中的心得和体会从以下几点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课。
新课标应该是:(1)目标统领教学内容;(2)淡化竞技体育技术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精神;(3)寓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融于技术、技能学习之中;(4)在体育教学中要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研学习方式,要把学生、社会和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世界性、时代性、民族性有机的结合,更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5)主题教学,主题学习不可否认对学生学习有益,但要注意的是不要为了主题而刻意突出主题,教学应要以达成目标来进行教学,以目标是否达成来衡量新课标课成功与否。
二、正确确理解新课标课的课堂常规和组织纪录。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堂教学1. 引言1.1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指以国家颁布的最新教育标准为依据,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体育课作为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操作的开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育课堂教学还需要注重运动技能的培养与评价,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反馈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也是关键,教师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体育课堂教学还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的指导可以为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通过理论的引导,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有效途径,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才能验证其实用性和可行性。
通过实践,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素质需要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操作的训练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体育教学一直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体育课程的基本途径。
由于体育课程改革质量和效果,最终都要通过体育教学体现出来,因此体育教学改革便成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与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相比,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相应地,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设计等方面都必须要进行改革,必须与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相适应,这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怎样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即基本思路是什么,是体育教师必须要弄清楚的重要问题,否则,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便无法通过体育教学来贯彻。
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做一初步梳理,为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思路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淡化“竞技运动”教学模式淡化“竞技运动’,教学模式,并非要忽视运动技能的教学,而是要改变以往体育教学中,过于强调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和正规化,完全将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移植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倾向。
因为,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体育课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其它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运动技能的教学,其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技能,用什么样的方法手段来进行教学,对运动技能学习的侧重点是什么,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打破原有的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体系,走向以增强学生健康为主的健身体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思路二:转变体育教学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理念中生发出来的。
[2〕体育教学的改革,要始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引,不断转变传统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下对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堂 的色彩 。 比如增 加有趣 的游戏 、 健 身操和街舞等活动 内容 。 总之社会流行什 么 , 我们 就介绍什么 。 就做什么 。教学实践证 明. 多 变的准备 活动不仅 能让学生 眼前一亮 。 还 能拉近 师生 间 的距 离 , 增进学 生和老师 的感情 。 学 生的学 习积极性也 提 高 了。 还 能树立 他们 的信心 。 在设计准备活动时 , 老师要发挥 学生 的能动性 , 让学生 参与 到准备活 动的设计 中来 , 如设计 游戏 、 制定规则 、 编各式各样 的舞蹈等等。学生通过搜集 准备 活动的素材 , 学会 了加 工整理 , 同大 家一起 分享 自己的劳动 成果 . 充分发 挥了他们各 自的优 势 , 更 加能 够培养他 们合作 和探究 的精神。 自己设计 的准备 活动 。 大家做起 来都非常珍 惜. 因为它融人 了学生 的 自主意识 、 聪明和兴趣 。当然 , 在做 准备活动方案 时 , 老师要及 时引导 , 使 活动切合实际 、 积极向
习效果 。 四、 培养全面人才。 发挥体 育作用
当今社会 是 以科学 、 技术 和管理 为三大支柱 。 而教育则 是这个 支柱的基础 。学 校体育 是教学体 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体 育课 开始 前 , 准备活动必做 。以往的准备活动 。 无非是 跑 步和徒手操 , 时间一长 , 教 师懒惰 , 学生麻 木。中学生有 自 己的思想 , 他 们的世界更是 丰 富多彩 。 所 以我们 的准备 活动 要改进 。作 为体育教师 。 要用多变的准备活动来增 添体 育课
二、 准备互动 , 靓丽风景
评。表扬和批评 , 要适时和符合实际 。一般情况下 。 表扬应及 时, 教师对学生公正 的评定 , 会使 学生信任评定 , 从而会不断 提高。对批评而言 , 教学秩序较 紧凑时 , 可采用延时批评和个 别批评 。如果问题 严重 , 可能导致严重不 良后果的 。 应该及时 批评 , 但不能言过其实 , 否则学生心理会压抑 , 对教师反感和 厌恶 。在体育教学 中, 教师要采取不 同的表扬和批评方式 , 视 情况 而定 , 对症下药 , 目的是 让学 生能够真正分 清是非 , 认 识 自 身 的优缺点 , 使其产生荣 辱感 。 进而使 他们获得最好 的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摘要:学校体育主张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好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使学生从“让我学”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为激发、引导、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塑造、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因材施教培养能力自2001年,新的课程标准在各省级教育部门确定的学校开始实施。
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系上都是新的,蕴涵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它使体育教学有了重大的创新与突破。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无疑会给教育部门和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会引发体育教师这一角色的一系列历史性转变。
在此,我浅谈一下我的理解和看法:一、新课标理念下教学观念的转变要求我们建立因材施教的合理的教学体系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影响到学校教育能否实施素质教育。
所以教师应该具有全新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的新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民主、合作、平等、互利的师生关系。
一切要从学生出发,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深入到学生当中去,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程目标主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课程内容多样化、弹性化,课程评价注重学生的发展。
作为在一线体育教师,应该尽快进入“角色”。
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走进新课程、构建新型课,这是体育教学模式以及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此,教师个体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进行教学创新的前提。
但由于教师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需要针对自身情况,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主动地学习。
认真研究和探讨“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了解学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和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
从而在体育教学中能始终体现出以“以学生为本”的发展为主题的教育思想。
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和选项课。
浅谈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
体 育课程新 标准在 课程 性 质、 程 目 课 2新课程理念下 的体 育教学创 新途径 式 多 样 的 游 戏 , 节 丰 富 的 故 事 激 发 调 动 情 标、 程内容、 课 课程 评 价 等 方 面 有 了很 大 的 新 课 程 标 准 下 的 体 育 教 学 , 以 促 进 学 生 参 与 的 热 情 , 学 生 在 游 戏 活 动 中潜 是 让 变化 , 体现 出新 一 轮 课 程 改 革 的 基 本 理念 , 学 生 身 体 、 理 和 社 会 适 应 能 力 整 体 健 康 移 默 化 的 接 受 掌 握 基 本 技 能 , 此 基 础 上 心 在 这对 体 育 教 师 提 出 了 新 的 挑 战 。 为 水 平 的 提 高 为 目标 , 合 了体 育 、 理 、 融 生 心 形 成 自 己的 兴 趣 爱 好 和 运 动 特 长 , 终 身 理 、 生 保 健环 境 、 会 、 全 、 养 等 诸 多 体 育奠 定 良 好 基 础 。 卫 社 安 营 1正确理解新课程标 准体育教学理念 学 科 领 域 的 有 关 知 识 。 2 5 授 予新 的 学习 方法 . 新 课 程 标 准 指 出 : 体 育 与 健 身 课 程 应 2 1 合理 选择 教学 内容 “ . 体 育 教 学 应 该 改 变过 分 强 调 单 方 面 接 构 建 面 向 全 体 学 生 的 体 育 健 身 平 台 ”, 要 体 育 教 学 内容 主要 指 学 生 应 掌 握 新 课 受 的 学 习 方 法 , 师要 通 过 多 种 鼓 励 形 式 教 调 “ 向全 体 学生 , 意 全 面 打 好 基 础 , 面 注 因材 程 标 准 中 , 明 示 的人 的 有 关 体 育 方 面 的 并 结 合 有针 对 性 的练 习 手 段 , 动 学 生 练 所 发 这 施教 , 促成 学 生 个 性 的 健 康 发 展 。 ” 教养。 它不 仅 包 括 了教 材 的 内 容 , 且 还包 习 , 挥 学 生 自身 潜 能 , 在课 改 后 的体 育 而 老 1 1 “ . 健康 第 一“ 的指 导 思想 括 了 学 习 的 引导 、 作 、 法 和 教 育 的方 法 教 学 中有 着 很 重 要 的 作 用 。 师 根 据 体 育 动 方 结 器 中 学 体 育 课 教 学 的 根 本 目的 和 任 务 不 论 提 示 、 值 判 断 、 范 等 。 导 “ 身 体 教 学任 务 和 目标 , 合 学校 场 地 、 材 等 因 价 规 倡 终 对 方 在 是 将 所 有 的学 生 都 培 养 成 运 动 员 , 是 要 育 ” “ 乐 体 育 ” 而 、快 的教 学 理 念 , 据 学 生 的 素 , 教 学 内 容 、 法 进 行 整 体 设 计 , 不 根 时 设 提 促 进 所 有 学 生 的 身 心 健 康 , 是 实 施 课 程 现 实 情 况 选 择 教 学 内 容 , 周 边 生 活 中发 同 阶 段 、 间 、 置不 同 的 目标 , 出 不 同 这 从 由学 生 自己选 择 学 习 内容 、 排 练 安 改 革 的 基 础 。 用 体 育教 学 改 善 学 生 的 心 掘 体 育 教 学 内容 , 量 使 教 学 内 容 贴 近 培 的要 求 , 利 尽 让 理 健 康 和 社 会 适 应 能 力 , 进 学 生 身 心健 养学 生 的 健 康 意 识 、 身锻 炼 意 识 、 民 健 习进 度 和 选 择 学 习 方 法 , 学生 在 体 育教 增 终 全 制 康, 引导 学 生 掌 握 基本 的运 动 技 能 , 会 科 身意 识 , 及 与 人 交 往 合 作意 识 等 , 在 具 学 中根 据 自 己 实 际 情 况 , 定 出 某 个 阶 段 学 以 并 学 学锻 炼 身 体 的 方法 , 养 坚 持 课 外 锻 炼 的 体 的 教 学 工 作 中 更 好 地 体 现 新 课 标 理念 , 要 达 到 的 学 习 目标 和 计 划 。 生 通 过 教 师 培 对 技 术动 作的 讲 解 、 范 , 解技 术 动 作 的 示 了 习惯 , 而 真 正 的 实 现 增进 学 生 身体 素 质 、 实 现 科 学 化 、 统化 的 体 育 教 学 。 从 系 促 进 学 生 身 体 、 理 和 社 会 适 应 能 力 整 体 2 2激 发 学生学 习动 机 心 形 象 、 构 和 技 术 要 领 , 后 通 过 互 相 探 结 然 . 交 互 完 取 健康水平的全面发展和 提高。 针对不 同的教材, 取 不同的方式 , 采 重 讨 、 流 , 相 观 察 , 成 动 作 技 术 , 长补 相 进 1 2 以学生发 展 为 中心 . 视 改 造 传 统项 目和 引 入 新 兴 运 动 项 目 , 是 短 , 互 学 习 , 一 步促 进 对 体 育 知 识 的理 传 统 的 体 育教 学 是 以 教 师 、 材 、 堂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动 机 的 关 键 。 问题 带 动 兴 解 和 技 能 的 掌 握 。 教 课 以 . 为 中心 , 生 跟 着 教 师 转 , 师 跟 着 教 材 趣 , 兴 趣 解 决 问 题 , 学生 积 极 主 动 心 情 2 6 体验 体育 运 动乐趣 学 教 以 让 学 生 通 过 对 运 动 技 能 的 学 习 与掌 握 达 转 。 课 程 以 “ 切 为 了 每 一 位 学 生 的 发 愉 快 地 接 受 教 育 , 不 是 以 命 令 的 方 式 使 新 一 而 到 一 定 要 求 后 , 及 时 引导 学 生 体 验 运 动 要 展 ” 核 心 理 念 , 学 生 看 成 学 习的 主 体 , 学 生 必 须 服 从 。 为 把 乐趣 , 用足 够 的 时 间让 学 生 自 由组 合 , 小群 学 习的 主 人 , 学生 发 展 为 中心 , 学 生 的 2. 个性 化教学 模式 以 将 3 互 互 互 全 面 的 发 展 放 在 首 要 地 位 。 根 据 学 生 的 如 学 生 在 身 体 条 件 、 趣 爱 好 和 运 动 技 体 互 相 交 流 , 相 学 习 , 相 纠 错 , 相 总 兴 感 快 体能和 体育基本技 能的差异 , 定教学 目 确 能 等 方 面 存 在 着 个 体 差 异 , 去 统 一 化 的 结 , 受参 与运 动 带 来 的 成 功 与 失败 、 乐 过 竞 情 标 、 排 教学 内容 , 全 体 学生 都 有 平 等 参 体 育 教 学 模 式 , 安 让 以及 纯 粹 为 了 学 习 某 项 动 与 艰 辛 、 争 与 合 作 、 绪 的 宣泄 与情 感 的 从 与 体 育活 动 的 机 会 。 作 而 教 学 的 思 想 观 念 , 略 了 人 体 存 在 差 升 华 等 丰 富 的 内容 , 中 体 验 到 体 育 的 乐 忽 以 “ 的 1 3 建立新 型 师生关 系 . 异 的 基本 规 律 , 伤 了不 少 学 生 的 积 极性 , 趣 , 满 足 自我 发 展 的需 要 , 成 功感 ” 增 挫 这 是 新 课 程 改 革 实 施 和 教 学 改 革 的 前 束 缚 了学 生 学 习潜 能 的 开 发 和 利 用 。 个 强 会 对其 体 育运 动 兴 趣 的产 生 和 保 持 起 到 而 提 和 条 件 , 课 程 的 推 进 致 力 于 建 立 充 分 性 化 的 模 式 就 考 虑 了 人 体 差 异 的 存 在 , 新 根 促 进 作 用 。 体 现 尊 重 、 主 和 发 展 精 神 的 新 型 师 生 关 据人 的心 理 、 力 等 差 异 , 时调 控 教 学 的 民 能 及 系 ,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得 以 充 方 法 策 略 与教 学 程 序 , 而 使 他 们 积 极 地 参考 文 献 使 从 分 地发 挥 。 统 教 学 中 的 师生 关 系 , 一 种 参与 体 育 学 习 活 动 , 高教 学 效 果 。 育 活 [】体 育 与 健 康 课 程 标 准 [ . 传 是 提 体 1 M】 山东 师 范 大 不 平等 的关 系 , 师总 是 把 自己的 要 求 “ 教 格 动 中 需 要 教 师 因 人 而 异 , 助 学 生 选择 学 帮 学 出 版社 , 0 7, . 2 0 8 2 宋 新 式 化 ” 根 据 自己 的 思路 进 行 教 学 。 课 程 习 目标 , 同的 学 生 , , 新 不 由于 运 动 能 力 、 性 【】龙 升 远 , 桂 梅 . 课 程 标 准 下 体 育课 个 要 求教 师从 知 识 技 能 的 传 授 者 转 变 成 学生 特 征 的 不 同 , 育 学 习水 平 也 是 不 同 的 。 体 比 发 展 的促 进 者 , 教 学 过 程 转 变 为 师 生 共 如 针 对 水 平 较 高 的 学 生 选择 适 合他 们 实 际 使 同开 发 课 程 标 准 的 过 程 。 的 、 作 复 杂 而 成 功 率 高 的 中 等难 度 的 学 动 1 4构 建新 的教 学模式 . 习 目标 , 他 们 经 过 努 力 能 够 达 到 。 使 . 新 课 程 强 调 教 学 过 程 是 师生 交 往 、 共 2 4 掌握体 育运 动技 能 同 发 展 的互 动 过 程 。 教 学 过 程 中 要 处 理 在 在 运 动 技 能 的 学 习 中 , 学 生 充 分 发 让 好 传 授 知 识 与 培 养 能 力 的 关 系 , 意 培 养 挥 优 化 组 合 的 自择 权 , 用 自发 组 合 群 体 注 采 学 生 的独 立 性 和 自主 性 , 引导 学生 质疑 、 调 的 分 组 自主 学 习 。 师要 针 对 学 生 的 问 题 老 让 查 、 究 , 自主 学 习 中 培 养 独 立 思 考 能 和 出 现 的 不 规 范 动 作 进 行 讲 解 示 范 , 学 探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课程实施、教学组织与方法、学习评价根据“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生体育”的指导思想审视现行体育课程,可以发现它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主要表现为:体育课程中体育观念滞后;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身心特点需要、社会生活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与终生体育接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不足。
从而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
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基于以上观念,使新课程具有了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价值。
由此,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如何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使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下面从课程实施(教材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组织与方法、学习评价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一个教学目标,我们可能选择多种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更快的达到目标。
因此,只要是能达成目标的手段都是可取的。
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可选择性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出来。
课程目标的多功能性也体现了出来。
那么我们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呢?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有两点:①依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选择教学内容;②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需要是:思想品德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的发展,掌握运动技能,培养体育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学生发展需要是: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
学生个体体育的需要是:愉悦身心,满足兴趣,实现自身价值。
从行为科学看,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导行为。
因此学生自觉的参与运动源于学生个体的体育需要,如果学校体育不符合学生的需要,那么他的运动参与就失去了内驱力,如果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缺乏自觉积极性,那么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七步曲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并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
并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为了更好地上好体育课我们采用了七步教学法。
一、探究性问题:在教学中,用1-2分钟的时间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从问题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探究。
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去思考探究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如,在上立定跳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我们依次提出问题。
小兔、袋鼠和青蛙跳它们是怎样跳的呢?同学们可以试一试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再比较分析哪一种动物跳得远一些,为什么会跳得远呢?手臂向前向上的摆动是不是可以帮助身体向前向上跳跃呢?等等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问题带动兴趣,以兴趣解决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
针对不同的教材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也就是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这一种手段,而不是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使学生必须去服从的形式。
在教学中多采用游戏的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课堂上用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布置场地摆放器材。
事先把器材随意散点放在操场上,用抢占阵地、寻宝等游戏方式主动让学生去得到它并按规定路线摆放好。
这样一来学生既感到好玩又觉得刺激,远比教师依个发器材的效果好。
这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再用5-6分钟的时间,以游戏、比赛等活动为手段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改革
第22卷第5期2006年10月赤峰学院学报Journal o f Ch ifeng C olleg eV ol.22N o.5Oct.2006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改革赵宏亮,赵闽江(赤峰学院 体育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能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06)05-0137-02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目标,无论是实施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在目标引领下,通过对目标的分层与细化,一步一步地实现分层目标,逐步达到实现课程的终极总目标.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家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为了更好地上好体育课我们采用了七步教学法.1 提出探究性问题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学生,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的投入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提出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在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教学中,用1—2分钟的时间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从问题入手,引发学习的思考、热情和探究.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去思考探究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如,在上立定跳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我们依次提出问题.小兔、袋鼠和青蛙是怎样跳的?同学们可以试一试,有什么感觉呢?再比较分析哪一种动物跳得远一些,为什么会跳得远呢?手臂向前向上摆是不是可以帮助身体向前向上跳跃?等等.2 激发学生的兴趣以问题带动兴趣,以兴趣解决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针对不同的教材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也就是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而不是采取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使学生去服从.在教学中多采用游戏的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上用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布置场地摆放器材事先把器材随意散放在操场上,用抢占阵地、寻宝等游戏方式主动让学生去得到它并按规定路线摆放好这样一来学生既感到好玩又觉得刺激,远比老师发器材的效果好.这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用5—6分钟的时间,以游戏、比赛等活动为手段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常置于“高期望———高表现———高期望”的良性循环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如在游戏“抗洪救灾”中,我与学生共同创设了洪水泛滥的情境,并为各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抗洪”物资:沙包(海绵垫、球等);救灾物资:粮食(羽毛球、空盒等).至于先“抗洪”还是先“救灾”;如何“抗洪”如何“救灾”则由学生自由讨论,发挥想象,各抒己见,提出合理建议.在积极的思维和活动中,学生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使头脑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体育教学中最流行的一句话是:“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为什么?大家都清楚,学生喜欢的体育内容,我们体育老师没学过;我们体育老师要想教会学生的内容,学生不感兴趣.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新的思路:从学生现实生活中攫取内容来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开始我们的教学.首先要使体育教学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让他们参与进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活动能力,然后逐渐形成一些运动习惯,直到能够独立追求自己健康的生活目标.“参与”就是新课程的切入点.不了解新课程的人往往用习惯的思维方式来看问题,认为体育教学的切入点应该是正规的教材,没有教材怎么上课?甚至认为:“即使是那些学生不喜欢的内容,只要对学生有利,就应该坚决地上.”这种传统的习惯思维方式没有看得人的因素,并且不以学生为本,强调狭隘的学科本位,强调用技术来健身.事实上,这样的观点早已在多年的实践中被否定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积极因素被调动起来,其潜在能量是巨大的3...71新课程的实施,紧紧抓住了学生这一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教学之中应该是最佳的切入点.3 掌握运动技能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①用5—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自择权,采取自发组合群体的分组自主学习.为满足学生个人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自己安排各种各样的练习形式和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的次数、距离、时间及技巧上各显神通.②用1—2分钟的时间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出现的不规范动作进行讲解示范.③用6—7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纠正不规范的动作.④用2—3分钟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⑤用10—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并尽可能地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去掌握运动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情节丰富的故事激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将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玩耍并给予纠正指导动作.4 体验运动乐趣学生通过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达到一定要求后,就转入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用3—4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群体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纠错,互相总结,感受参与运动带来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艰辛、竞争与合作、情绪的宣泄与情感的升华等丰富的内容.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总是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5 导向价值用1—2分钟的时间老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形成价值观念,由前面感性的认识作铺垫,在与同学们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建立对体育与健康的正确认识,对运动功能的认识,对运动技能作用的认识,对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和人生幸福的作用产生认同感等.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6 自我评价用1—2分钟的时间来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能力.这种评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更多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观,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7 思考与练习让学生课后加强对本次课的思考与反思,结合现实生活去感受体育对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并通过每天的课外活动对所学动作、内容进行生动活泼的复习,以加强学生记忆、提高动作质量.教师加强监督检查.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方法,并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活动技能.这种课堂教学,关健是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以讨论为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以强化思维为训练程序,让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这样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努力从时间上确保学生们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课堂上强化探究的习惯、兴趣、能力和氛围,学生课下的探究也就有了示范、基础和条件.事实上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将客观的、显性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和隐性的、潜在的体育兴趣、意识、情感、能力、习惯的形成糅合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我们确定了从人的兴趣出发,到运动技能学习、至体验运动乐趣、再到形成体育价值观这么一个完整的建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心理过程为体育教学.例如:在教学中,我们首先提出探究性问题,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好奇心,引发他们思考和学习的热情.然后,从教材的特点出发,运用一些有趣的、游戏化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参与.当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调动起来后,就转入正常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简单的动作到动作的形成,让学生整体地自主地接受和学习,在游戏和比赛的练习活动中掌握技术.在学生技术掌握到要求的水平后,再开展各种练习,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失败与成功、身体疲劳与心理快乐等不同的情感变化.再后,帮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健身价值,指导学生利用体育运动健身的基本方法.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和体验,逐步形成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认识,懂得终身体育与自己人生幸福的关系.(责任编辑 白海龙)38 1。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体育课
新旧课标的几点不同:
旧课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指导思想:知识本位 特点:兴趣至上
快乐第一
但内容虚无
评价体系:终结性评价
新课标(四个领域)
1、运动参与
2、运动技能
3、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指导思想:能力本位 核心目标: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 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淡化竞技体育教学)。
2.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 3.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4.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5.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6.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7.改革体育考试与评价方式。
新课标下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1、体育课中要有运动技术教学过程或锻炼 的过程 2、体育课中要有合理的练习密度 3、体育课中要有必要的运动量 4、体育课中 要有体育知识的传授 5、体育课中要让学生体验到参与运动的乐 趣 6、体育课中要有发挥集体的教育因素 7、体育课中要有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
如何上好体育课
三、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 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
• 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不但要
学会,而且要会学。“学会”变成“会学” 表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 案例一:小时候学骑自行车 • 案例二:篮球
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 体育锻炼的习惯
• 只有真正地养成了锻炼习惯,才能自觉地
坚持锻炼。
案例二:中国男篮打架事件
六、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 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 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新课标引领下体育课堂的设计变化与方法策略
新课标引领下体育课堂的设计变化与方法策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注重教学方式改革、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六大课程理念。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单元计划的设计、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变革。
在新课标引领下的体育课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增强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指出了新课标的新变化,进行了大单元教学计划、设计与思考的讨论与分析,并提出了方法策略的建议。
一、义教版体育与健康课标的新变化一是课程目标的变化。
从以前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目标转变成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核心素养目标;二是教学实施的变化。
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注重综合性学习评价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三是课程内容的变化。
新课标更注重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更强调结构化。
二、新课标在教学设计环节如何“革命”抓住教学设计推进教学改革。
1.依据课程标准新理念,制定省市区县课程实施方案;2.基础学校依据国家《体育与健康课标》和市区地方课程方案,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构建学习课程实施计划,包括要学习的内容、评价的内容、每个内容所需要的课时数等;3.根据学习课程实施计划,制定学年、学期、单元、课时教学计划。
三、大单元计划的设计与思考1.大单元教学计划的要素。
包括单元的类比、水平段、单元学习的目标、主要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等。
单元教学内容要凸显结构化,教学重难点方面从以前指向教材、动作方面,现在还要有学习教学组织,教法的重点,不仅指向单一的动作,还要体现结构化思想;评价检测是单元计划中要重点体现的内容。
2.教学目标要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撰写,三个维度目标互相关联,互相影响。
从三个维度核心素养理解课时和单元目标;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撰写目标;站在学生角度思考目标,从教师的教转变成学生的学,从教学目标变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变成教学内容;动静结构方法具体化;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以核心素养作为导向,其他目标是与核心素养相互融合的。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变化问题分析4页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变化问题分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体育任课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和认知体育教学中的这些变化,鉴于此,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化问题做出了简要的探索和分析。
一、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理念的变化(一)确立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体育锻炼、健身活动正在逐步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和学生自身对健康情况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而且,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终身体育的观念也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认知。
与此相对应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在学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健康第一”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所关注的重点。
因此,体育任课教师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响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要确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通过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同时,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由重“教”转变为重“学”,树立新的学生观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被动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适应和配合教师的“教”,这样的教学很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而在新课程标准对这种以老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否定,并确立了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树立了新的学生观。
具体说来,这种新的学生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尽量多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其次,体育任课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创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教学活动的首要地位;第三,重视学生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以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为其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讨摘要:小学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意识,促其健康成长。
小学体育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取乐趣并锻炼身体。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陈旧,且教师的教学态度十分随意,造成了小学体育教学出现了很多矛盾。
本文介绍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体育教学教学方法一、合理设计体育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这与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只简要地指出了学习目标和评价原则,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只是做了概括,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要以大纲为主线,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体育基础和身体状况等诸多方面展开教学,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对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教师要逐一指导和培养,因材施教,使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主宰。
教师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就要精心选择、合理搭配,原则是既使学生掌握基本体育技能、锻炼身体,又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大大促进了教与学的有效结合,防止教学内容出现竞技化、重复化。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符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满足升学时体育成绩的需要,教师往往偏好以达标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单调乏味的体育训练只会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浓的厌倦感,降低了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应该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身心特点为出发点,精心合理地设计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兴趣爱好需要的教学内容,并设计一些运动,如:爬杆、武术、踢毽球、拔河等传统运动,还有拉丁健美操、热力健身操等新兴运动,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
二、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丰富教学内容。
快乐体育课堂“七步曲”论文
快乐体育课堂“七步曲”“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我深深感受到:要把体育课堂变成生命的课堂、快乐的课堂,必须突出如下“七步曲”。
一、“活水”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所有的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
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
努力做到“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果”让学生自己摘,“情”让学生自己抒,“笑”让学生自己发,“活”让学生自己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长,在“探究”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轨道。
备课时,从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到设计教学结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站在“学”的角度去思考。
尤其在设计具体教学活动时更要最大限度地安排全体学生参与,才能真正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灵活”曲,注重适度调控我们提倡教学民主,主张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说对学生可以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教师必须发挥教学机智,控制课堂交流的程度和方向。
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理解程度、思维状态以及情绪体验,洞悉学生的感受、理解以及困惑,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发言,注意捕捉课堂上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敏锐地观察,准确地判断,果断的决定,因势利导,使之成为鲜活的教学资源,成为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再度探究的契机,…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感受、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使课堂呈现出活而不乱、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理想状态。
三、“鲜活”曲,注重情感激发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对学生情感的激励者。
课上教师要不断地适时地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价,激发“学”的情感,发挥评价的正导向作用。
简析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堂教学
中 图分 类 号 :G 8 0 7 . 0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4 . 1 5 1 X( 2 0 1 3 )0 2 — 1 1 7 . 0 2
自新 课 程 标 准 实 施 以来 , 体 育 课 堂 生 的 中心地 位 ;改变 原有 教学 中师生 间的 导 , 注 重 提 高 学 生 自学 自练 和 合 作 的能 教学 就 向广大 的体 育教 师提 出 了更高 的要 单 项传递 ,注重 多种 形式 交流 ;改变 原有 力 。在 学练 组织形 式上 注重 采取 如个人 自 求 ,因此 ,作 为体 育教 学第 一线 的体 育教 教 学 中重 视体 育 的成 绩,注 重学 练方 法和 主 学练 、 两人 互助 学练 、 小集 团合 作学 练 、 师就 应该 认真 学 习新课 程标 准 的相关 知识 过 程 ;改 变 原有 教 学 中 统一 的 标准 形 式 , 全班 一起 学练 等 多种方 式且 根据 实 际情 况 进 行 灵活 合 理 运用 , 并利 用 比赛 、游 戏 、 展示 、 交流 、评议 等方 法来 提高 学生 的学
1 新 课 程 标 准 为 体 育 课 程 改 革提供了明确的方 向
“ 健 康 第一 ”的 指 导 思想 , 以学 生为 中心来 实施课 堂教 学 。过去 的体 育 教 学 多 注 重 学 生 体 育 知 识 的学 习与 运 动技 能 的训练 , 学生在 教师 的严 密组 织 下
2 实 施 体 育 课 堂 教 学 应 关 注 的 问题
学练 处于 被动 的地 位 ,学生 的能 力无 法得 2 . 1 以 新 课 程 标 准 为 指 导 , 改 革 功 ;教 师要在 体 育课堂 中多 给予 学生表 扬 到发 挥 。因此 ,应 转变 思想 ,在 新课 程标 过去 的体 育课 堂教学模式 与 鼓励 ,使 学生感 到 :我很 棒 ,我 一定 能 准指 引下 注重 学生在 课 堂 中的 中心主体 地 位 ;注重 激 发学 生 的学 练 兴趣 和 主动 性 ; 育评价 的全 面性 。在 体 育课 堂教 学中对 学 生 的 学练态 度 、学练 习惯 、 学练方 法 、 自 主 学 习 能 力和 合 作 能 力 等 多 方 面 进 行 培 养, 从 而提 高学 生 的综合 素质 和体 育能力 。 过 去 的体 育教 学模 式 多 是 教 师 先 讲 做好 。尤 其是 当学 生在 学练 过程 中方法 有 解 示 范 ,再 组 织 学 生 集 体 进 行 学 练 的模 误和 动作 有错 时 ,教师 更应 耐心细 致地 引 中过 分强 调教 师 的主导 ,基 本未 考虑 学生 和谐 的学 习氛 围 ,从而 使学生 能够 更好 地 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学生的学练 内 容、 次数 、方法 和 评价 标准 都相 同 ,许 多 学效果 也不 太好 。因此 ,应 以新课 程标 准 去进 行学练 。
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七步曲
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七步曲第一步:立足基础,遵循循证教学法。
这一步骤的重点是建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规范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应该评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第二步:关注学生,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互动性的任务,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究精神。
第三步:掌握个别学习,进行针对性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该采用个别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活动、个别辅导和定期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
第四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创新思维。
体育课程应该涵盖多种运动项目和技能,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多样性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激发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
第五步:协作教学,培养合作精神。
体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合作性和团队性,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对抗性比赛等任务,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六步:强调实践,注重实践技能。
体育课程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和实验,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七步:评估反馈,促进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进展和困难,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指导和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促进持续的学习和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七步曲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立足基础和关注学生,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通过掌握个别学习和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七步曲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七步曲一、探究性问题:在教学中,用1-2分钟的时间来激发同学对本节课的奇怪心,从问题入手,引发同学的思索、热忱和探究。
使同学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同学去思索探究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如,在上立定跳课时,为了让同学更快更好地把握立定跳远的技巧,我们依次提出问题。
小兔、袋鼠和跳它们是怎样跳的呢?同学们可以试一试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再比较分析哪一种动物跳得远一些,为什么会跳得远呢?手臂向前向上的摇摆是不是可以关心身体向前向上跳动呢?等等二、激发同学的爱好:以问题带动爱好,以爱好解决问题。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
针对不同的教材要实行不同的方式,也就是如何让同学主动主动心情开心地接受教育这一种手段,而不是强制性的、指令的方式,使同学必需去听从的形式。
在教学中多采纳嬉戏的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如在课堂上用2-3分钟的时间让同学布置场地摆放器材。
事先把器材随便散点放在操场上,用抢占阵地、寻宝等嬉戏方式主动让同学去得到它并按规定路线摆放好。
这样一来同学既感到好玩又觉得刺激,远比老师依个发器材的效果好。
这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激发了同学的爱好。
再用5-6分钟的时间,以嬉戏、竞赛等活动为手段进一步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和欲望。
使同学在体育课中常置于高期望――高表现――高期望的良性循环中,使同学的制造性思维得以激发。
如在嬉戏抗洪救灾中,我与同学共同创设了洪水泛滥的情境,并为各组同学供应了相应的抗洪物资:沙包〔海绵垫、球等〕;救灾物资:粮食〔羽毛球、空盒等〕。
至于先抗洪还是先救灾;如何抗洪如何救灾则由同学自由商量,发挥想象,各抒己见,提出合理建议。
让同学的全身都得到充分的伸展,我提出怎样利用身体的各部位接触对方的尾巴。
在主动的思维和活动中,同学不仅身体得到了熬炼,同时也使头脑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熬炼机会。
三、把握运动技能: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①用5-6分钟的时间,让同学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自择权,采纳自发组合群体的分组自主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七步曲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并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
并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为了更好地上好体育课我们采用了七步教学法。
一、探究性问题:在教学中,用1-2分钟的时间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从问题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探究。
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去思考探究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如,在上立定跳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我们依次提出问题。
小兔、袋鼠和青蛙跳它们是怎样跳的呢?同学们可以试一试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再比较分析哪一种动物跳得远一些,为什么
会跳得远呢?手臂向前向上的摆动是不是可以帮助身体向前向上跳跃呢?等等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问题带动兴趣,以兴趣解决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
针对不同的教材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也就是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接受教育这一种手段,而不是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使学生必须去服从的形式。
在教学中多采用游戏的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课堂上用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布置场地摆放器材。
事先把器材随意散点放在操场上,用抢占阵地、寻宝等游戏方式主动让学生去得到它并按规定路线摆放好。
这样一来学生既感到好玩又觉得刺激,远比教师依个发器材的效果好。
这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再用5-6分钟的时间,以游戏、比赛等活动为手段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常置于"高期望――高表现――高期望"的良性循环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
如在游戏"抗洪救灾"中,我与学生共同创设了洪水泛滥的情境,并为各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抗洪"物资:沙包(海绵垫、球等);救灾物资:粮食(羽毛球、空盒等)。
至于先"抗洪"还是先"救灾";如何"抗洪"如何"救灾"则由学生自由讨论,发挥想象,各抒己见,提出合理建议。
让学生的全身都得到充分的舒展,我提出怎样利用身体的各部位接触对方的"尾巴"。
在积极的思维和活
动中,学生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使头脑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掌握运动技能: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①用5-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自择权,采用自发组合群体的分组自主学习。
为满足学生个人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自己安排各种各样的练习形式和方法。
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的次数,距离,时间及质量上各显神通。
②用1-2分钟的时间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出现的不规范动作进行讲解示范,③用6-7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已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④用2-3分钟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⑤用10-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并尽可能地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去掌握运动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情节丰富的故事激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将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玩耍并给予纠正指导动作。
学生们在虚幻情境的活动中,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身体各部分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体验运动乐趣:学生通过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达到一定要求后,就转入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用3-4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群体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纠错,互相总结,感受参与运动带来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艰辛、竞争与合作、情绪的宣泄与情感的升华等丰富的内容。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
“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
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五、导向价值:用1-2分钟的时间老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形成价值观念,由前面感性的认识作铺垫,在与同学们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建立对体育与健康的正确认识,对运动功能的认识,对运动技能作用的认识,对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和人生幸福的作用产生认同感等。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六、自我评价:用1-2分钟的时间来评价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
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这种评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更多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曾加学
生之间交往的机会。
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观,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七、思考与练习:让学生课后加强对本次课的思考与反思,结合现实生活去感受体育对学习和生活有多大的帮助。
并通过每天的课外活动对所学动作、内容进生动活泼复习,以加强学生记忆、提高动作质量。
教师加强监督检查。
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方法,并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活动技能。
事实上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将客观的、显性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和隐性的、潜在的体育兴趣、意识、情感、能力、习惯的形成糅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
因此,我们确定了从人的兴趣出发,到运动技能学习、到体验运动乐趣、再到形成体育价值观,这么一个完整的建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心理过程为体育教学。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首先提出探究性问题,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学习热情。
然后,从教材的特点出发,运用一些有趣的、游戏化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参与。
当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调动起来后,就转入正常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简单的动作到动作的形成,让学生整体地自主地接受和学习,在游戏和比赛化的练习活动中掌握技术。
在学生技术掌握到要求的水平后,再开展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充分体育运动的乐趣,体验失败与成
功、身体疲劳与心理快乐等不同的情感变化。
再后,帮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健身价值,指导学生利用体育运动健身的基本方法。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和体验,逐步形成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认识,懂得终身体育与自己人生幸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