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命题趋势看2011年初中物理总复习
2011年中考命题趋势
• 2009年第2题:
(1)口技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表演技艺,从声 音的特性莱看,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声音 的 。 (2)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开通后,人们可 以使用手机进行视频通话,通话时是依 靠 来传递信息的。
• 2008年第13题:
青藏铁路建成后.乘高原列车去西藏旅游 的人越来越多。与普通列车相比,高原列 车内还配有供氧系统和医疗应急系统,这 样做是因为高原上【 】 A.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小 B.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大 C.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大 D.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小
说明:A层次 容易题
主题3
五、机 械运动 和力
对相关知识的水平要求
12.理解压强的概念、定义式P=F/S, B 知道其单位Pa;能运用其定义式进行 简单的计算。
2009.8.开采石油时,工人从地面向地下的石油 层钻一口油井,油井的面积约为80cm2。若在地 面用一个盖子封住井口,石油对盖子能产生大约 2.72×104N的压力,则石油对盖子产生的压强 约为 Pa。
2010年第5题
• 现在地震时有发生,于是人们 开始重视加固维修房屋,常常 可以看到图示的场景.假如该 工人通过滑轮把50Kg的水泥 缓缓提升4m到房顶,所用拉 力约为300N。该机械的效率 约为 。 • 说明:B层次 较难题
2010第9题
• 图为我们实验室所用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当 接入电路,有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带动指针偏转. 该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是 .
• 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 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 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 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 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 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说明:B层次 较难题
2011年物理中考备考指南
2010年物理中考备考指南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对2009年各地中考试题的分析,并结合《物理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各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和学生实际,提出备考策略和复习建议,供大家复习时参考使用。
(一)、复习的重点内容1、中考物理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教材中基本的、核心内容,并适当考查学科内各部分内容的合理综合,所以复习的重点应放在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上,如下表:复习重点内容力学密度压强与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热学温度物态变化分子运动理论内能及利用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学仪器电(电磁)学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功与电功率磁现象学科内综合电热综合、密度与压强综合、简单机械与功和能综合等联系实际从公共信息(用电器名牌等)提取有用信息;联系家用电器等内容2、对科学探究的复习,应以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见下表)为依据,实验能力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复习过程中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复习时要注意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
课标规定的探究内容备注(1)探究物态变化过程(2)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3)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4)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5)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6)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7)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8)探究白光的组成(9)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0)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1)探究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12)探究并了解电流效应与电阻的关系(1)在12项探究内容中,有的只有过程要求,没有结果要求(2)从2009年中考可看出,部分地区除考查课标所规定的探究内容外,向两个方向扩展:①规定内容之间的组合探究;②规定内容之外的探究(3)考查最频繁的内容是验证猜想的设计性实验,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论证,其次是提出问题和评估与交流。
201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物理总复习的实践与思考初中物理知识点分散,总复习时难度较大,教师感到茫茫题海,无从下手。
怎样从宏观(整体复习方案)、微观(课堂教学模式)、复习教学的研究及学生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控,以提高复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以上几个方面谈谈我们在近几年初三物理复习中的实践和思考,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我们的实践:宏观上:制定严密的计划,采用"三轮复习"法中考复习计划要严密:整个的大计划及周复习计划,还要细到每节课的复习计划、复习目标、重难点是什么?计划还要全:学案的安排、中考指导的使用、复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过关考试等,全县组织的模拟考试,对实验操作的复习和练习,也要有合理的应对策略和安排。
鉴于现在中考命题指导思想的逐渐转变,从宏观上进行"三轮"复习是必要的。
第一轮复习:抓住课本以夯实基础(约10周时间)初二的内容学习时间较长,学生很多已遗忘,另外学生在学初二物理时,能力还不够强,对学习的内容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所以对初二物理的复习,遵循按章节从目标导学、重难点处理、课前准备、课堂复习、课后练习、反思提高的环节进行,用6周的时间复习初二的内容。
而初三内容因为已复习很多遍,所以适合大单元的形式复习。
如分成“简单机械和功”、“能量”、“欧姆定律”、“电功和电热”、“电磁现象”、几大块,当然重点还在第三、四两块,用4周的时间复习完初三的内容。
复习时可先由学生看课本再现知识,在学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看课本;在课堂复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分析知识联系,回顾探究过程,领会物理方法,拓展知识应用。
第二轮复习:设置专题以整合提升(约3周时间)针对近两年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
用专题来整合初中所有物理知识,达到能力的跃迁。
我们按三种方式划分专题:(1)"板块式"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所有内容以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为三大板块,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提高复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011年中考物理易考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2011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及使用条件速度公式: t s v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t =G = mg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V m=ρ 浮力公式:F 浮=G – FF 浮=G 排=m 排gF浮=ρ水gV排F浮=Gp=SFp=ρgh帕斯卡原理:∵p1=p2 ∴2211SFSF=或21FF F1L1=F2L2或写成:1221LFF=滑轮组:F = n1G总s =nh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21G s =2 h 机械功公式:W =F sP =t W机械效率:总有用W W =η×100% 热量计算公式:Q = c m △t(保证 △t >0Q 放= mqt QI = R U I =W = U I tW= U I t 结合U =I RI 2W = U I t 结合I =U /R →→W= R U 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P = W /P =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21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2121R R P P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 分流原理:1221R R I I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U =U 1=U 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1221R R P P =基础知识归纳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2011年中考物理复习指导
2011年中考物理复习指导郑州七中教科室物理是中考必考科目,也是中考各门科目中较难的一门学科。
考试成绩的优劣对考生能否考上理想学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因此,搞好升学总复习,提高物理复习的质量十分重要。
根据经验,提出一些备考建议,供考生参考。
一、了解命题趋势,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提高针对性首先,应明确课改实验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目标规定要求的程度,为评定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完善,有利于教学实践活动的改进;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其次,研究《2007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说明》对于中考复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2007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说明》既是评价指要,又是指导考试试卷编制、实施、备考和应考的总纲。
它规定了中考的范围与要求,是不同版本教材中考命题的依据之一。
通过对《2007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说明》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明确考试要求,了解考试的题型、内容及范围,试卷的结构,难易程度,考点分布等重要信息,使自己的复习方向性、目标性,从而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各知识点属于什么层次,根据说明中“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的要求进行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使复习有的放矢。
二、注重基础知识,加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知识与技能”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让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是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纵观近几年我省的中招试题,在考试内容上80%的试题均属于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考察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
试题坚持从生活、自然走向物理,在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并感受物理。
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探索兴趣,以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有利于达成其他方面的课程目标,体现了物理教学“课标是根本,课本是依据”的指导思想。
2011年初中物理中考考点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1年初中物理中考考点分析及备考建议河南省近三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2010年备考策略2007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2007年试题体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体现课改理念和时代精神,体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和理念,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从多层次、多方位自然融合三维目标。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试题落实《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的命题立足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事物创设问题情景,使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体现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例如第2、6、10题分别以中博会、第六次大提速、球雕艺术等内容为背景,切实有效地发挥了试题的教育功能。
2.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关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对课标提出的7个科学探究要素35条能力要求,试题中典型的题目都有所涉及。
最典型的的是8题三棱镜,16题测风力装置,18题小轿车车灯,21、读数,22题探究电流和电阻关系;23题测小乌龟重力。
但是在对课标提出的评估和交流合作要素的考查还没有明显的试题涉及到,但是,在全国其它地市的中招试题中有着方面的题目,希望老师们有所关注。
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训练和引导。
3.科学内容的考查:除了保持对常见的命题点的关注之外,试卷中有几个新的命题点值得关注:①、物质。
如物质的形态与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等。
例如第3题弹性和磁性、密度、比热容②、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部分内容在中招试题中各部分都有所体现,比例和结构也都基本稳定。
③、能量。
如电磁能、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例如第17题能量和能源和第25题节能灯2.将基本知识与技能融于社会生活情景中进行考查。
2011年安徽省中考物理命题趋势展望
回首2010 展望2011 ---点评2010中考试题,预测2011中考走向宿松县佐坝初中张洁一、近三年来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主要特征1、命题贴近新课改理念,紧扣课本,立足基础,梯度合理。
能面向全体学生,切实降低试题的难度,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关注《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
试题命题严格执行了《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的要求,没有偏题、怪题、太难的题,又有一定的区分度。
填空、选择题不再出现繁难和高超解题技巧的运算,计算题一般是一个问题用一到两个公式即可,极少用到三个公式。
2、试题总量不大,考查的知识点覆盖率适当。
近几年来我们安徽省的中考物理试题数量基本是维持在23至25题左右,与全国其他各个省市的试题量相比较来看是处于一个中等水平。
3、聚焦于生活,聚焦于社会,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体现物理知识的应用性。
这是中考命题总的指导思想。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让物理知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是教学要求,也是考试的要求;注重了学生能力的考查。
二、安徽省2010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试卷的总体评价2010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继续保持了厚实、平稳、求新的一贯风格,更加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察,以及结合实际问题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察。
题型结构与往年一样,但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考察较少。
该套试题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对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试题没有科学性错误,表述也较严谨,没有错漏。
试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实际,符合初中教学实际。
试题突出了对学生基本物理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3、试题朴素,关注了社会、生活、自然,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过少整套试题取材立足学生生活实际,无不从生产、生活实际成题,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现实生活的实例中进行考查,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强烈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2011年陕西中考物理考试趋势和命题规律总结
5、2011年物理中考的考试内容和要求 物理学业考试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能力立意,
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试题要突出 物理学科特点,在全面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 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的考查,重视对初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的考查。试题要符合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 际情况,既要对初中物理实施素质教育起到正确的导向 作用,又要有利于高中学校选拔学生。试题一定要有利 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还要有利于不同程度 的学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各自物理学业学习的实际水平。 物理学业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略)。
2011年试题的考点和形式展望
(1)第Ⅰ卷及考点分布(一、选择题:共8小题,计16分)
题号
考察知识点
1 估测、估算题
2 简单的声现象
3 简单的热现象
4 简单的光现象
5 力学综合(摩擦力,惯性、平衡力和相互作用 力、能量转化等)
6 电路组成及分析应用等
7 生活用电、信息、能源常识题
8 综合(科学家及其贡献,物理量及其单位、物 理原理及其应用等)
(2)第Ⅱ卷考查点分布 (五、填空与作图题:共6小题,约19分)
题号
考查知识点
24 力与运动、速度计算
25 压强、浮力
26 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
27 社会热点、科技创新、简单综合
28 电磁现象,能量转化
29 重力示意图、光学作图、简单电路、 电磁现象
(2)第Ⅱ卷考查点分布 (六、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约19分)
热点三 “嫦娥”、“神舟”
1、我国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 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 “嫦娥三号”实现月球着陆进行“热身”,并对“嫦 娥三号”未来着陆区进行高清新度拍照。与“嫦娥一 号”相比,“嫦娥二号”奔月时间从13天半缩短至5 天,绕月轨道高度也由200公里降至100公里,相机 分辨率由能看清120米的物体提高到能看清10米的物 体。
2011年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其中:实验 与科学探究
9
33
2 .试卷结构
(2)内容结构(4个分册分值)
分册 10年 8上 22 44 11年 23 45 22 34 55 8下 22 9上 36 56 21 9下 20
2 .试卷结构
(3)难度结构
难度 题 号 分值 26 43 22 9 容易(0.9) 1、2、3、4、6、7、8、9、10、13、14、17 较易(0.8) 5、11、15、16、18、19、21、22、23、24、 25(1)、27、30(1) 中等(0.7) 26、20、25(2)、25(3)、28、29 较难
(2)实际上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无法提供足够的 刹车阻力,仍需要与油压制动器配合使 用,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来满足刹车要求,若某汽 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刹车时再 生制动器产生的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①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所产生的刹车阻力大小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______(A/B/C/D)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不变 C.先增大后 减小 D.先增大后不变再减小 ②在图甲中作出汽车刹车时再生制动器0~0. 8s 内产生的刹车阻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③如果汽车制动时需要产生恒定的刹车阻力为 1×l04N,由图甲可知t=0.5s时再生 制动 器产生的刹车阻力约___N,此时油压制动器 还需产生______N的刹车阻力, ④在满足③的刹车阻力作用下,汽车的行驶路程与 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在0~0. 5s 内汽车克服刹车阻力所做的功w= ________J.
提出问题能力的层次
名 称 内 容 例 举 雪是什么? 层次 低级 事实性提问 就某一未知事物(现象)或知识提出 问题 就某一生活或实验现象与已知知识 (或经验)相矛盾,因而产生疑问 在探究活动中,对观察的事实与现 象进行拓展、延伸、变形等过程中 而产生的问题
2011中招河南物理备考分析
二、2008年— 2010年河南中考物理试题回顾
1.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求更高
(2010年16)图9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图9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 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 一定漂浮在水面 D.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 一定漂浮在水面 此题考查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考查学生是否会利用图象求 物体的密度。还考查学生是否会求物体的平均密度。
4.各类试题的综合性更强
(2009年18)用同种材料制成两段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 圆柱形导体,甲比乙的横截面积大,如图9所示,将它们串联 在电路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甲乙两导体升高的温度,正 确的是( B ) A. 甲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 B.乙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 C.甲、乙两导体升高的温度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综合考查了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及比热容的相关知识,同时还体现了控制 变量的思想。
二、2008年— 2010年河南中考物理试题回顾
2.需要进行语言叙述的内容更广泛且要求更高
2010年试卷
第3题叙述人听不到声音的原因 第5题解释题中描述场景的物理原理 第8题用比较的方法指出声与光的相同点、不同点 第19题(4)叙述水的沸点低于100摄氏度的原因 第21题的(2)叙述使用电压表时规范的操作方法 (4)叙述为了得出可靠的实验结论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
三、感悟2011年河南中考物理命题方向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是考查的主流
(2008年)为了省力,工人师傅常用图3所示的斜面把物体搬运 到汽车上。设斜面长为s,高为h,把重 为G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推到车上所用力的 大小为F,则搬运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 Gh ,
从中考命题趋势看2011年初中物理总复习
从中考命题趋势看2011年初中物理总复习丰都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周根廷根据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专家讲:为了保持稳定,今年中考与往年试题结构、分值、题目难易程度基本不变。
一、2010年中考回顾为什么要回顾去年的中考情况呢?一是基于今年有很多的老师去年是教的初二,对去年的中考试题及考试情况不熟悉;二是通过分析去年的情况可以看出近几年重庆的中考命题情况,加强对中考复习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基本情况1.参考人数:65616人最高分:80 联招线有效分:68 平均分:61.6 及格率:82.4(统计的总人数为65028,不计缺考和零分人数)2.中考物理10分数段人数分布:从10分段人数分布可以看出:参加联招考试的学生中有40%左右的学生都在70分以上,仍然有近39%的学生在51-70分。
从部分参加非联招考试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一半)来看,平均分一般在40分左右(32分即为学业合格),说明试题完全满足毕业考试和选拔考试的要求且有很好的区分度。
从考试基本情况来看,试题符合重庆市的中考要求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中考命题要求,全卷难度与09、08年一致,试题在难度值普遍较低的情况下仍有较高的区分度,完全能满足重庆市两考合一的要求。
(二)物理试题的特点试题充分体现三个要求:一是《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教育部在2002年12月27日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必须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的中考命题要求;三是《重庆市普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说明(物理)》的要求。
1.命题贴近新课改理念,紧扣课本,立足基础,梯度合理。
能面向全体学生,切实降低试题的难度,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的考查内容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约70%的试题是基础题,约20%的试题是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题,约有10%的试题是能力测试题。
2011上海中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
2011届中考考试趋势分析对比2010年中考考纲与2011届中考考纲,对于物理学科的要求无任何变化。
由于从2007年开始,物理学科在中考中占有的分值由70提升到90分,所以我就以2007年到2010年的中考题型以及2011届中考考纲为材料进行分析。
第一,我对中考物理考纲的学习水平界定表(主要是学习水平)进行简要分析:A等级:识别和记忆学习内容,是针对知识的初步认识。
这类知识点主要是间接的应用,比如说“质量”一般不会去单独去考察,而会在与“惯性”有关的题目中出现,所以此类知识点只需要学生去简单地理解并记忆;B等级:初步掌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
这类知识点是进行直接考察的,主要出现在选择题、作图题以及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前几道,是占分数最多的一部分知识;C等级:以某一学习内容为重点,联系其他相关内容,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这一部分知识会出现在:(1)填空题后2题中,也就是情景分析题;(2)电路动态分析及故障分析;(3)计算题压轴题;(4)实验题压轴题中。
D等级:以某一学习内容为重点,综合其他相关内容,解决新情境下的简单物理问题。
此类知识不会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只会出现在自主招生考试中。
第二,通过对历年中考试题(考试内容)的初步探究,得出一些“必考”内容,也就是同学应该全部掌握的基本题型,此部分内容约占中考分数的90%:1.家庭电路的基本知识、电量、电流、电压、电阻的相关运算、电表偏转角度问题、换电阻问题。
2.力的作用效果3.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二力平衡条件的基本应用4.匀速直线运动的简单运算(图像)、参照物的选取5.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简单应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量的基本计算、6.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应用、功和功率的简单运算7.电路动态分析、故障分析8.平面镜成像(作图)、凸透镜成像实验、9.质量、密度、重力(压力)及压强之间的计算和压强中的切割问题10.右手定则的应用第三、2011届中考命题趋向根据中考考试性质和指导思想,结合历年中考题题型变化,预估2011中考与2010中考难易差距不会很大,题型变化也不会很多。
一2011年 全国中考物理试卷比较与中考复习策略及应考指导(一)
“物质”主题命题内容分布约15~28%,“运动 物质”主题命题内容分布约 , 与相互作用”主题命题内容分布约33~45%, 与相互作用”主题命题内容分布约 , 能量”主题命题内容分布约35~40%。有些理 “能量”主题命题内容分布约 。 化合卷地区,科学试卷地区三个主题覆盖率比 化合卷地区, 例明显偏低,这由试卷的特点所所决定。 例明显偏低,这由试卷的特点所所决定。 科学探究”考查的形式看 其主要依托“ 考查的形式看, 从“科学探究 考查的形式看,其主要依托“实 探究活动”两种形式为考查载体。 验”和“探究活动”两种形式为考查载体。考 查形式既有学生独立实验和学生小组实验, 查形式既有学生独立实验和学生小组实验,又 有教师演示实验与发明制作实验等等。 有教师演示实验与发明制作实验等等
(一)全国中考试卷命题基本指导思想
以物理“课标”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达到课标 三维目标方面所规定要求的程度 并突出四个“ 三维目标方面所规定要求的程度,并突出四个“ 程度, 有利于” 有利于”: 有利于全面、准确的反应初中毕业生的实际学业 有利于全面、准确的反应初中毕业生的实际学业 发展水平; 有利于全面落实物理课程标准所设定的课程目标 有利于全面落实物理课程标准所设定的课程目标 ,引导物理新课程的实施; 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学方式改进和 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学方式改进和 转变; 有利于高中学校综合评价基础上择优录取学生提 有利于高中学校综合评价基础上择优录取学生提 供客观依据。
全国2011年中考试题的命题原则 (二) 全国 年中考试题的命题原则
“四个原则”:导向性 、科学性 、全面性 、考物理试题对物理新课程改革 着眼正确导向, 的推进作用,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 的推进作用,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促进物理教育教学 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突出了“四个注意,两个强调” 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突出了“四个注意,两个强调”: 四个注意: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意学科的内在联 四个注意: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意学科的内在联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系和知识的综合,注重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 系和知识的综合,注重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 实验与探究能力、 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 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考查 注意关注社会热点 焦点问题,贴近生活。 关注社会热点、 。注意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贴近生活。 两个强调: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 强调科学精神和人 两个强调: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即强调科学精神和人 人与自然、 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 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近年中考试题分析及2011版新课标
初中物理课标及中考试题解析
探究型试题。
1.
在波形图上区分
声的三个特征;
2.声光的综合实
合性的考查,同时涉及生活实际的应用性(乐器声特性的调控、八年级上册
二章声现
液化级上Array
册
式ρ=m/v、 密
天平
和液体的质量。
四章光现象
六
章质
衡
八章
运动和力
级下册
、二力平衡、
重力的示意图、
公式G=mg、 滑
动摩擦力的大小
律
跟哪些因素有关Array八年
级下
册
ρ液V
排g、物体的浮
沉条件
十
三
章
内
合考察,属于基础部分
电路图
电路十
五章电流
十七章欧姆定
九年级全册
生活用电
十
息的传递
二十一。
中招物理命题分析及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 电学
电路 电路计算 电学实验 综合应用
一、电路简单计算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电阻R2的阻值为10Ω,只闭合开关S,电
流表示数为0.3A,再闭合开关S1,电流
表的示数变化了0.2A,则电R1=_______ 通电100s 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
2011年试题分析
项目 分 值
填空题 14
选择题 16
平均 得分
6.6
9.7
难 度 试卷难度 难度对比
0.471 0.519
高
0.606 0.519
低
作图题
4
2.1 0.525 0.519
相平
实验探究 19 10.1 0.532 0.519
低
题
综合应用 17 7.8 0.459 0.519
高
题
2011年错题精选
能源信息专题
3. 电能是主要的二次能源,它是从其他 形式的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
4. 生物质能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能 源之一 ,人类和动物从植物或其他 动物中获取生物质能以维持生命。
按形成 按利用
按性质分
条件分 状况分
可再生能源 水能、生物质能、风能
一次 常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矿
____________J .
二、电学实验
(一)实验名称:四个重点实验
1.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伏安法测电阻 3.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4.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二部分 电与磁
知识总结
第三、 作图题
一、力学作图 1.力的示意图 2.杠杆示意图
二、光学作图
2011年中考物理易考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2011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及使用条件速度公式:t s v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t =G = mg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V m=ρ浮力公式:F 浮=G – FF 浮=G 排=m 排g1h=60min=3600 s ;F浮=ρ水gV排F浮=Gp=SFp=ρgh帕斯卡原理:∵p1=p2 ∴2211SFSF=或21FFF1L1=F2L2或写成:1221LLFF=滑轮组:F= n1G总s =nh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1Gs =2 h机械功公式: W =F sP =tW机械效率:总有用W W =η×100%Q = c m △t(保证 △t >0Q 放= mqt Q I =R UI =W = U I tW = U I t 结合U =I RI 2W = U I t 结合I =U /R →→W=RU 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P = W / P =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分压原理:2121R R U U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2121R R P P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分流原理:1221R R I I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U =U 1=U 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1221R R P P =基础知识归纳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考命题趋势看2011年初中物理总复习丰都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周根廷根据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专家讲:为了保持稳定,今年中考与往年试题结构、分值、题目难易程度基本不变。
一、2010年中考回顾为什么要回顾去年的中考情况呢?一是基于今年有很多的老师去年是教的初二,对去年的中考试题及考试情况不熟悉;二是通过分析去年的情况可以看出近几年重庆的中考命题情况,加强对中考复习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基本情况1.参考人数:65616人最高分:80 联招线有效分:68 平均分:61.6 及格率:82.4(统计的总人数为65028,不计缺考和零分人数)2.中考物理10分数段人数分布:从10分段人数分布可以看出:参加联招考试的学生中有40%左右的学生都在70分以上,仍然有近39%的学生在51-70分。
从部分参加非联招考试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一半)来看,平均分一般在40分左右(32分即为学业合格),说明试题完全满足毕业考试和选拔考试的要求且有很好的区分度。
从考试基本情况来看,试题符合重庆市的中考要求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中考命题要求,全卷难度与09、08年一致,试题在难度值普遍较低的情况下仍有较高的区分度,完全能满足重庆市两考合一的要求。
(二)物理试题的特点试题充分体现三个要求:一是《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教育部在2002年12月27日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必须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的中考命题要求;三是《重庆市普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说明(物理)》的要求。
1.命题贴近新课改理念,紧扣课本,立足基础,梯度合理。
能面向全体学生,切实降低试题的难度,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的考查内容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约70%的试题是基础题,约20%的试题是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题,约有10%的试题是能力测试题。
其中重点基础知识的考查面占90%以上。
填空、选择题不再出现繁难和高解题技巧的运算,实验题直接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测量、计算题都是一个问题用一个公式直接带入计算即可。
总的来看,试题类型稳中有变,稳中有新。
2.试题情景注意从生活实际或问题入手,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亲近感。
如2010年中考题的填空中有“日全食现象”、“教室内黑板上写的字”、“快速电热水器”、“电吹风”等,选择题中有“重庆的雾”、“中考备用文具”、“玉树地震”、“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实验题有“测黄金饰品的密度”,计算题中有“汽车座椅的电加热器”、“六十周年国庆阅兵”、“混合动力汽车”等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发掘试题素材进行命题,鼓励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发挥。
体现物理之美,无处不在。
3.重视联系科技成果、生活、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当前当地的热点,凸显地方特色。
注意把本地的重大时政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进行适当“包装”是试卷的一大亮点。
如填空题以通过“长江大桥”进行速度计算的命题,选择题中以“重庆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为背景进行物态变化的命题,计算题以“混合动力汽车”为素材进行电热综合的命题。
试题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切入点,运用科学的原理、规律与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渗透了人文精神和情感态度,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
4.探究实验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探究方法和实验分析能力,反映在中考命题中有基本仪器的使用(2010年考查了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电流表、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有对物理过程和方法、实验分析、归纳的考查。
如测量黄金饰品的密度,测定小灯泡电阻等实验都强调了过程方法的考查,注重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特别注重了实验评估的考查,第18题第2小题第3问:简要说明不能验证实验中每一组数据正确性的理由。
还有让学生分析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基本操作,如对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时加入“适量的水”提出合理的解释。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关爱生命。
进行安全和环保教育,增强节能减排意识。
如对物理学史的考查、以安全用电、混合动力汽车为背景的题型等。
二、2011年中考物理复习三步曲距离2011年中考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考生们都在全力以赴复习迎考。
如何在最后的两个多月内对初中物理知识进行全面有效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针对近两年来物理中考命题的特点提出几点复习建议:(一)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还是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仅是教法,更主要的是学法)的考察为主。
许多同学在复习时埋头苦做习题,却忽视了最根本的、最必要的工作——看课本。
通读加精读课本,重温课后的练习,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含义是第一步的重点,要毫不吝啬地删除某些资料的偏、难、怪题。
这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解决知识的覆盖面,解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问题。
在广度上力争不留疑问。
中考是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这一步的关键是如何在科学、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去理解和把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通过经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来提高自己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看课本时要注重的地方有: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相关的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实例);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课后题;相关的物理学史。
2010年的《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中考命题将“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价值观,对物理、社会和技术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的能力。
”而2011年的考试说明与去年几乎不变。
其中,物理学科学业考试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大部分。
注重科学探究,就是要注重实验过程。
所以在复习中要掌握探究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要素、研究问题的方法及其操作过程。
要通过实验现象的再现,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概括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第六条: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过程与方法”第二条: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六条: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从这些要求可以看出,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评估实验过程和结果”和“简单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二)专题复习、整合提升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
因此,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专题进行复习。
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
针对重庆市近两年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
用专题来整合初中所有物理知识,能达到能力的跃迁。
大家习惯采用的专题复习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1.“板块式”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所有内容按力、热、光、电四大板块进行复习,这样做的好处是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稍微提高复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2.“热点问题式”专题复习: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在围绕主干知识为核心展开第二轮复习的同时,重视中考热点问题的搜集与训练,这样做的问题是可能存在知识上的遗漏和搜集问题的偶然性。
3.“按题型”专题复习:根据中考题目类型,可以分为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设计、制作)、计算专题、开放专题、探究专题、科学探究方法专题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复习纵横交错,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加大对考试压轴题的研究。
结合重庆的中考特点和试卷结构,建议大家注重两个专题:一是计算专题、另一个是实验探究专题。
这两部分内容在中考试题中占分43分,足见其重要性。
(1)复习计算专题时学生会接触大量的练习题,许多同学和家长认为,题目一定要多做,才会熟能生巧、触类旁通。
其实在有限的时间内搞“题海战术”并不是明智之举。
题不在多,而在于精。
做题的目的是在于多见题型,少出错误。
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反思自己的错题,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增加薄弱环节的习题量。
要把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现其中的异同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物理计算的一般突破方法:计算题是中考的一种必考题型,在中考中所占分值较大。
因为其不仅要求有正确的答案,还要求解题过程规范、语言描述准确。
所以在解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认真理解题意。
为了便于打开思路,对试题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形成清晰的认识,经常需要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或根据题意将“题干”中的一些信息迁移到图形上,从而“题形结合”形成一个直观的整体。
②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在物理试题中经常出现一些诸如“光滑”、“静止”、“漂浮”、“浸没”和“家庭电路”等常见关键词,它们隐含的条件分别是“不考虑摩擦力”、“二力平衡”、“浮力等于重力”、“V排=V物”和“电压为220V” 等,我们在审题时只有抓住这些“题眼”,才可能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③明确所求逆向思维。
有些计算题的题干很长,甚至还有一些“干扰条件”包含在其中,这时候,如果从条件入手短时间不容易打开思路,而抓住所求量,联想相关的物理公式,逆向思维,往往会势如破竹,使问题迎刃而解。
④关注细节问题。
如单位要统一;相同符号所代表的几个物理量要用不同下标予以区别;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不能乱套公式;注意“同一性”,即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要对应“同一物体”和“同一时刻”等。
⑤对结果进行检查或初步判断。
求出计算结果后,并非大功告成,如果时间允许,还要审查计算结果,看是否有错误或漏答。
即使时间紧张,也要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
例:2010年重庆中考第21题,此题为一道力学、电学和热学的综合题,以2010年3月北京车展上展出的我国自行研制的一款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情景素材。
将当前的低碳环保与物理知识相结合,把物理知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能量为主线,低碳环保为背景材料提炼出一道比较新颖的压轴题,旨在体现物理知识运用的价值。
第(1)问求驱动电机的电功率;第(2)问求动力电池的最长充电的时间;第(3)问表面上是求汽车受到的阻力,实际上是求三种能量(机械能、电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加大了数学运算的要求。
三个小问形成了由易到难的梯度,区分度较大。
阅卷反馈的主要问题是部分考生①审题不清,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没有算1/2,属于没有注意细节问题;②三种能量转换关系不清,属于没有理解题意;③未弄清阻力和牵引力之间的关系,属于没有注意题目中的“匀速行驶”这一条件;④能量单位J和功率单位W混淆,属于没有对结果进行检查造成单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