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第三课 公民权利知识清单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知识点梳理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知识点梳理第三课公民权利(一)公民基本权利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政治权利(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含义: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重要性: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政治自由(1)包括: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1)含义/内容: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重要性: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1)重要形式: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重要方式/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主要途径: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
人身自由(1)含义: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3)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①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知识点(全)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条件:年满18周岁;我国公民;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地位(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政治自由(1)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督权(1)主体:我国公民;(2)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3)内容:①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4)要求(注意事项):①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
(5)途径(方式):a.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b.给国家有关机关写信、打电话反映。
c.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监督。
d.新途径新方式:网络问政。
向人大反映、向媒体反映、向有关部门反映等(6)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网上评议政府的作用/意义:(了解)a.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
b.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4.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是什么?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二、人身自由含义: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内容: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地位(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1)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道法 第三课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
2.3.1 公民基本权利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P33-P39)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P33-P34)(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政治自由。
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地位: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督权。
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注意的问题)②地位: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P34)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4、★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和地位分别是什么?(P34-P35)(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5、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宪法规定是什么?(P35)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知识点梳理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知识点梳理第三课公民权利(一)公民基本权利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政治权利(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含义: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重要性: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政治自由(1)包括: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1)含义/内容: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重要性: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1)重要形式: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重要方式/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主要途径: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
人身自由(1)含义: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3)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①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1《公民的基本权利》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节公民的基本权利知识点梳理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平等权(5)宗教信仰自由(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1)年满18周岁(2)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6、政治自由的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7、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8、监督权的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网上评议政府的意义:(1)网上评议政府,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2)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10、网上评议政府的内容:(1)工作业绩(2)工作效率(3)执行力建设11、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12、人身自由的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3、人身自由的内容: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第三课公民权利》复习20200410五
• ①勇于对违法失职行为提出申诉、控告或者 检举
• ②采取一切可能的形式,甚至制造事端
• ③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法行使监督权
• ④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习题演练
• 选举权、被选举权属于公民的
(B )
• A.人身自由权利 • B.政治权利 • C.社会生活权利 • D.社会经济权利
• A. 人身自由权 B. 肖像权
• C. 政治权利
D. 经济权利
习题演练
• 某贫困县为建形象工程,10天内强
拆千户民房,而这些拆迁都是在没
有签订补偿协议、没有对群众进
行妥善安置的情况下进行的。这
A 种做法侵犯了公民的(
)
• A.劳动权 B.物质帮助权
• C.财产权 D.人格尊严权
习题演练
•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监督权。公民在
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游行 示威
③监督权 方式
提出批评和建议 提出申诉、控告检举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内容 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名誉权 荣誉权
③住宅不受侵犯
肖像权
④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
保护
①财产权 内容
占有 使用 收益 处分
姓名权 隐私权
②劳动权
措施
实行义务教育
③受教育权
制定资助政策
④⑤物文质化帮权助利权内容
习题演练
• 2020年3月13日,小明把自己的压岁钱 300元捐给武汉抗疫一线,小明行使
D 了对自己财产的( )
• A.占有权
• B.收益权
• C.使用权
初中道德与法治公民权益知识点梳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公民权益知识点梳理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的重要课程内容。
公民权益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合法权益和权力,也是现代社会中公民地位的象征。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公民权益的相关知识点,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本文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公民权益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公民权益的概念和特点公民权益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所享有的自由、平等、参与和保障方面的权利和利益。
公民权益具有以下特点:1. 平等性:公民权益是平等的,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都应享受同等的权益。
2. 保障性:公民权益是由法律保障的,公民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自由性:公民的权益是基于自由这一核心价值观进行保障和实现的。
4. 参与性:公民权益是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的基础。
二、公民权益的种类公民权益包括多个方面的权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生存权和身体权益:包括人身自由、健康权、生存权等。
2. 财产权益:包括个人财产权、合法收入权、继承权等。
3. 教育权益:包括受教育权益、平等接受教育的权益等。
4. 劳动权益:包括平等工作和公平报酬的权益、劳动合同权益等。
5. 参政权益: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参与国家事务的权益等。
三、公民权益的保障机制为了保障公民的权益,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机构。
1. 法律保障:我国制定了多部法律法规来维护公民权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
2. 机构保障:我国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负责为公民维权提供支持。
3. 社会组织保障:公民可以通过加入社会组织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维权组织、志愿者组织等。
四、公民权益的保护方式公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1. 法律途径:公民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如法庭起诉、申请仲裁等方式,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2. 投诉举报:公民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不合法行为,如举报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公民权益知识点大全
小学道德与法治公民权益知识点大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了解和学习公民权益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小学生,了解自己的权益以及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培养良好公民素养的基础。
下面是一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公民权益。
一、平等权利平等权利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无论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或身体状况如何,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
这意味着没有人应该受到歧视或被排斥在外。
小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并且不歧视任何人。
二、自由权利自由权利是指每个人都有自由思想、言论、表达和行动的权利。
这包括了在文化、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表达。
同学们需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也要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要尊重他人的感受。
三、生命权利生命权利是指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生命和身体安全的权利。
这意味着没有人可以伤害他人或做任何可能威胁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
小学生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权利,也要遵守保护他人生命权利的规则。
四、教育权利教育权利是指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每个小学生都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
同学们要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成为有用的人才。
五、财产权利财产权利是指每个人都有拥有、使用和保护自己财产的权利。
小学生要学会珍惜自己的财物,并尊重他人的财物。
不偷窃、不欺负他人,培养良好的财产意识和尊重他人财产的行为习惯。
六、参与权利参与权利是指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和公共事务的权利。
虽然小学生的参与范围有限,但同学们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活动、环保行动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同时,同学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
七、保护权利保护权利是指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和他人权利的责任。
当我们看到他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勇于发声、制止不正义的行为,帮助受到伤害的人。
小学生要学会关心他人,积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公民权益的知识点,小学生将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初中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知识点整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知识点整理公民权利是现代社会中公民所享有的一种基本权利。
初中生需要了解和熟悉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的相关知识点,以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
本文将整理和介绍一些初中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公民权利的理解。
一、公民权利的定义和特点公民权利是指个人在国家法律保护下所享有的自由和权利。
它体现了公民的基本自由和尊严。
公民权利有以下特点:1. 平等性:公民权利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平等享有权利和义务的权利。
2. 有限制性:公民权利并非无限制的,它受到法律的限制,不得侵犯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 自由性:公民权利是基于自由的,体现了个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
4. 相互依存性:公民权利是相互依存的,不同权利之间相互制约,需要综合考虑和平衡。
二、公民权利的种类1. 生命权和人身权:生命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包括生存权、健康权等。
人身权是指个人的身体、名誉、自由、尊严等方面的权利。
2. 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权利,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和意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
3. 私人财产权:公民享有私人财产的权利,包括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
4. 结社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结社的自由,可以自由加入组织、参与社会团体的活动。
同时,也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5. 平等权和受教育权: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不受性别、种族、国籍等歧视。
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有权接受教育。
三、公民权利的保障1. 宪法保障:宪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其中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2. 法律保障:法律制定和落实了公民权利的具体规定和限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施和维护。
3. 公平司法:公平的司法系统保障了公民权利的维护和保护。
人民法院和检察院是维护公民权利的重要机构。
4. 人权教育:通过加强人权教育,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提升公民对权利的理解和维护能力。
初中政治公民权利知识点整理
初中政治公民权利知识点整理公民权利是国家安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每个公民来说,了解和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非常重要。
下面是初中政治公民权利知识点的整理。
一、公民权利的概念和特点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国家法律规定下所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它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等性:公民享有的权利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不分贵贱、种族、性别或身份。
2. 法定性:公民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只有在法律规定下才能行使。
3. 有限性:公民权利是有限制的,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的利益。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根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多项基本权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身自由权利:公民有言论、出版、宗教信仰、集会、结社、游行等自由权利。
但是在行使这些权利时,需要依法遵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 政治权利: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通过选举途径参与国家政治事务,并监督政府行为。
3. 经济权利:公民有劳动、创业、企业、财产、继承等自由权利,可以依法自主选择职业和创造财富。
4. 社会权利:公民享有受教育、卫生、养老、住房等基本社会福利权利,国家和社会应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
三、公民权利的保障方式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我国采取了多种方式:1. 法律保障:我国有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来规范公民权利的行使和保护。
2. 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使公民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社会中依法行事,维护自己的权益。
3. 司法保护: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组织保障:公民可以通过各种社会组织、政治组织、工会等团体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公民的义务与权利的相互关系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是密切相关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1.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该相互平衡,不能只要权利不要义务,也不能只要义务不要权利。
2. 公民的义务包括:遵守法律法规、爱护社会公共利益、尊重他人权利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知识点归纳
初中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知识点归纳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在学习过程中,初中生需要掌握许多与公民权利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公民权利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一、公民权利的概念和特点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的自由和权益。
公民权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平等性:公民权利在法律上应当平等享有,不受个人身份、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的影响。
2. 有限性:公民权利并不是绝对的,受到法律的约束和限制。
3. 统一性:公民权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能将某一权利片面放大或忽视其他权利。
4. 不可侵犯性:公民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和组织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权利。
二、公民权利的分类公民权利按照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可以进行分类:1. 个人权利:a. 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尊严权等,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
b. 财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和处分权,保障公民的财产安全和自由。
c. 自由权:包括言论、出版、结社、信仰、移动等自由,保障公民的个人自由和人权。
d. 平等权:包括平等就业、受教育、参与公共事务等权利,保障公民的平等机会和权益。
2. 政治权利:a. 选举权:包括被选举权和选举权,保障公民通过选举参与国家事务。
b. 监督权:公民有权监督政府的工作和官员的行为,保障公民参与社会监督。
c. 参政权:包括提出建议、参加审查通过法律决策等权利,保障公民参与政府决策与管理。
d. 参与权:包括参加示威游行、请愿等权利,保障公民有发声和表达意见的渠道。
3. 社会权利:a. 教育权: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有机会接受基础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机会。
b. 就业权:公民享有就业的权利,并受到平等就业的保护。
c. 住房权:公民享有安居乐业的权利,并有机会获得适宜的住房。
d. 医疗权:公民享有健康医疗的权利,并有机会获得基本医疗保障。
三、公民权利的保障途径公民权利的保障途径包括法律保护、教育培养和公民参与等方面:1. 法律保护:法律是保障公民权利最基本和最直接的途径。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公民权利》知识点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公民权利》知识点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P3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第三课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①政治权利和自由,②人身自由,③社会经济权利,④文化教育权利,⑤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⑥对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等。
P33 1.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
P33 2.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P34 3.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5.我国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出哪些规定?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P34 6.公民监督权的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P34 7.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P34 8.人身自由的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P35 9.人身自由的意义(作用):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0.人身自由的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政治第三课公民权利知识点
政治第三课公民权利知识点敏锐的感觉其有用程度及不上常识的一半;四十个智者方才抵得上一个常识丰富者。
只愿带金子的人每天都会为缺少零钱而束手无策。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政治第三课公民权利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政治第三课公民权利知识1第一目、政治权利和自由1、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平等权;(5)宗教信仰自由;(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1)年满十八周岁;(2)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6、政治自由的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7、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8、行使监督权的具体形式和途径(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9、行使监督权的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网上评议政府的意义:(1)网上评议政府,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2)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K12学习】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权利》知识点梳理第三课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含义: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重要性: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政治自由包括: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含义/内容: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重要性: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重要形式: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重要方式/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主要途径: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
人身自由含义: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①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住宅不受侵犯: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二节依法行使权利知识点梳理(1)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二节依法行使权利知识点梳理一、行使权利有界限1、行使权利的界限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的要求(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2)不能滥用权利(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二、维护权利守程序3、公民怎样行使权利(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3、遵守正当程序的意义: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4、公民权利受到损害维权要求?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5、维护权利的方式: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6、适用于协商的维权行为: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7、协商的优势: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8、协商的程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9、调解的含义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10、调解方式我国的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11、仲裁的适用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
12、仲裁程序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13、与其他争议解决方式相比,仲裁具有以下优点:(1)、在仲裁中,当事人有选定仲裁地,仲裁语言以及适用法律的自由。
还可以协议设计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仲裁程序。
与法院严格的诉讼程序和时间表相比,仲裁程序较为灵活。
(2)、仲裁决不同于法院判决,仲裁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第三课《公民权利》知识点
第三课
年满18周岁的公民,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政治权利和自由②政治自由
结社、游行、示威。
提出批评和建议
③
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名誉权
荣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人身自由隐私权
(最基本、最重要)③住宅不受侵犯
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公民基本权利
占有权、使用权
收益权、处分权
②劳动权
实行义务教育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④受教育权
制定资助政策
科学研究的自由
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
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权。
① 不能超越权利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 不能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如何行使权利
③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 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
① 与当事人协商(快速、简便)
公民权利
人民调解
②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
维权方式
③申请仲裁
民事诉讼
④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必备知识点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3 公民意味着什么必备知识点关于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中第三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的必备知识点,可以归纳如下:一、公民的定义与内涵1. 公民的定义:公民是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 公民身份的重要性:无论我们在何种场合,公民身份是共同的,它代表着我们作为国家成员的身份和资格。
二、公民身份的取得与丧失1. 取得方式:以出生方式取得:如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则具有中国国籍。
以申请加入方式取得:外国人如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满足一定条件,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2. 丧失方式:中国公民如具备法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三、居民身份证与公民身份1. 居民身份证的作用:居民身份证是公民身份的重要证明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2. 居民身份证的构成:正面:证件名称、签发机关、有效期限。
反面: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公民身份证号码(独一无二的信息)。
3. 公民身份证号码的构成:18位数字,包括地址码(前6位)、出生日期码(第7\~14位)、顺序码(第15\~17位)和校验码(第18位,如为10则用X代替)。
四、公民的权利与义务1. 公民的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等。
这些权利受到宪法的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侵犯。
2. 公民的义务:包括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民族团结,服兵役,缴纳税款等。
公民应当自觉履行义务,不得逃避或拒绝。
五、公民意识的培养与实践1. 公民意识的培养: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2. 公民的实践: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勇于担当、敢于发声,为公平正义贡献力量。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八下3-2-2依法行使权利主干知识梳理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
1.公民行使权利有何限制?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他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④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利益
(1)遵守正当程序的作用或意义?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2)公民应怎样行使权利?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行使权利。
(3)公民应怎样维护自身权益?
每个公民都应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利
3维护权利的方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1)协商
①特点: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
②适用于:权益争议——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
(2)调节—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①调节方式有:人民调节、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②调节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
(3)仲裁—当事人—仲裁协议——提交仲裁庭审判
①特点:是解决纠纷的又一方式
②适用于:公民与其他个人和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
(4)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权
①民事诉讼——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
②刑事诉讼—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
③行政诉讼——对行政机关的违法或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道德与法治知识清单
第三课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小结: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三、社会经济权
四、文化教育权
2.文化权利
五、其他权利
1.平等权
2.宗教信仰自由
3.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学法指导】
①知道五大类权利的名称,以及具体每一类当中包括哪些权利;
②了解每一个权利当中的条件或意义或宪法规定或内容或含义等,遇到具体案例,学会判断属于哪一个权利即可。
③重点权利已表明【必背】,重点掌握。
【依法行使权利】
1.【必背】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任何权利都是有有范围的。
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与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据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维护权利守程序有什么重要意义?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3.维护权利守程序的要求是什么?
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4.【必背】公民的合法权利如果受到损害,应怎样维护权利?
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
仲裁和诉讼等。
(1)协商(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含义: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适用范围: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协商解决的(如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2)调节(通过调节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含义: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方式: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3)仲裁(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程序较为灵活,不公开审理有效保护当事人】含义: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适用情况: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
(4)诉讼(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含义: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种类:①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②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讼;
③公民认为行政机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身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民
告官)
4.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