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民改善民生(十八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谢 大 家
谢 谢 大 家
谢 谢 大 家
五、应对思路与措施
1.将民生问题归属于社会公正问题
从坐标定位的角度看,民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事情,而是从属 于从属于社会公正的问题。 社会公正有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基本价值取向:第一个 基本价值取向是,让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第 二个基本价值取向是,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 间。 从社会公正的角度看,改善民生,是社会公正第一个基本价值 取向亦即“共享”所关注的基本内容,是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同 时,还可以看到,民生问题不是社会公正的全部内容。这就提示人 们,民生问题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在改善民生问题时,不仅不能 妨碍、而且还应鼓励和推动人们差异化的自由发展,否则社会便会 陷入平均主义,进而会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2.将藏富于民 作为重要国策
藏富于民,其要旨在于:消除或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 现象,防止公共权力“与民争利”现象的出现,鼓励民众 积累财富,让财富向民众倾斜,使中等收入者成为主要人 群。 世界现代化进程说明,藏富于民是任何一个国家走向 繁荣富强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藏富于民的主要途径:
(1)减税。
(2)提高劳动者收入在GDP当中所占比重。 (3)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4)鼓励自主创业。 (5)在三产当中取消种种有害的“禁入”限制。
(6)制定实施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
3.建立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
初级民生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
十八大报告:要初步做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
第一,能够有效地增强中国共产党赖以执政 的正当性依据。 第二,可以推动经济持续而健康的发展。 第三,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
三、妨碍民生改善的主要问题
中国这些年的民生改善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 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民生问题没有得到 根本性的好转。
中国现阶段的民生之所以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是由 多种问题所造成的,其中,有三个问题在直接妨碍着民生 的改善。
谢 谢 大 家
1.政府的职能定位有偏差
对于一个执政党和政府来说,最为重要的职能是什么? 很简单,这就是维护公平正义、改善民生。为了做到这一 点,政府的定位必须是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 一个时期当中,我们政府是在试图扮演一个“经济型 政府”的角色,因而会轻视、延误民生的改善。
2.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颠倒
就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而言,应当以民众基本的需求为基本着 眼点,应当以民生问题为优先。

第一,在基本民生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很小,一个 时期当中的平均水准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
第二,不合理的公共投入比重过大,高居世界第一。
三、应对思路与措施

3.与民争利现象比较明显
由于政府的职能定位没有完全转为公共服务型政府, 由于公共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不可 避免地出现了公共权力与民争利的现象。
在改革开放以后一段不短的时间内,由于政府自身职能定位和 目标取向有误,由于公共政策重大决策过程往往缺乏科学化、民主 化、透明化和必要的监督,由于干部考核指标往往只是重视经济增 长指标而轻视民生指标,中国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呈现出一种明显 颠倒的状况,很不正常。这几年虽然有明显好转,但由于积重难返, 根本性改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与民争利现象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税收。 (2)名目繁多的收费。 (3)金融领域高收益。 (4)土地高收益。 (5)国企少缴利。
四、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
1、民生需求重于政治诉求
(2)社会保障能力的低下。
谢 谢 大 家
2、官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城管执法操作实务》(某直辖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
初级民生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 低水准、广覆盖、有实效。
4.注重“加法”,慎用“减法”
从技术操作层面上看,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一个 十分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宜作“加法”,不宜作“减法”。 对于民众来说,如果普遍地增加了一些利益,自然是皆大 欢喜。但是,如果对一些已经实施的民生政策,发现不尽 合理而试图矫正的话,那么就往往会引发民众的广泛抵触, 甚至会引发某些社会不稳定现象的出现。
二、民生问题的基本涵义及重要意义
1.民生的涵义及内容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活状态、民众的 基本发展机会以及基本发展能力,等等。
2.民生问题的特点
第一,直接生活消费性。这主要是针对生产投资性的 公共投入而言的。 第二基础保障性 。这主要是针对高档文化娱乐性 公共设施而言的。
3.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加强社会建设 进一步改善民生
吴忠民
主要内容
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二、民生问题的基本涵义及重要意义 三、妨碍民生改善的主要问题 四、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 五、应对思路和对策
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一、社会风险与中国社会的高风险期
1、中国现阶段社会安全运行状况的基本判断
三、妨碍民生改善的主要问题
法局、市政管理委员会培训中心培训教材,国家某出版社 2006年版):
——不要在公众面前控制相对人的暴力抗法行为。如果无法避 开围观者,就以较为缓和的方式进行。 ——采取反暴力抗法的局部动作。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 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还应以超短快捷的连环式动作一次 性做完,不留尾巴。一旦进入实施,阻止动作一定要干净利落,不 可迟疑,要将所有力量全部使用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 标。”
第四,社会焦虑
正是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党现在把改善民 生问题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十七大报告:“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 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推进以改善 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 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 益问题 。”
民生问题之所以会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 第二,社会成员平等、独立意识在普遍增强。
第三,世俗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习近平:“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 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我们做 好了以上几项事情,那么,中国的民生问题就能够得到大 幅度的改善,中国就能够顺利渡过关键的临界点,中国社 会的和谐程度就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社会安全就能够得 到保障,经济发展也能够得到一种强劲的推动力量,同时, 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也能够得到大面积大幅度的巩固。
3、个案问题容易演化成整体化的矛盾
4、诉求方式总体上相对温和
5、社会矛盾的生长空间很大
从社会矛盾演化可能的角度看,其生长空间很大,现 在只能说是开始不久。 从影响面影响力较大的角度看,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的 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生长点。 第一,劳资矛盾。 第二,由流动人口所引发的社会矛盾问题。 第三,由征地拆迁所引发的社会矛盾问题。 第四,由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