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71-75(附答案与译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练习100篇 (含译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含译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翻译: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1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含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含答案)1、___对___年幼却聪明过人。
他的祖父___是魏郡太守。
有一次,正月日食,京城看不到,___听到这个消息后向皇宫报告。
太后问他这次日食持续多久,___想不出来怎么回答。
这时,七岁的___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之后就像月初一样呢?”___大吃一惊,立刻回答了太后的问题。
太后对___十分惊奇和喜爱。
2、神童庄有恭___是广东人,小时候就被称为神童。
他家住在离___很近的地方。
一天,他在附近放风筝,不小心风筝飞到了将军署的院子里。
___直接走进去要取回风筝。
守卫们觉得他神秘莫测,就问他:“你是谁?为什么来这里?”___老实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将军问他:“你读过书吗?能对诗吗?”___回答:“能,这是小事,有什么难的?”将军听了以为他很厉害,就让他对一幅画作品进行评论。
画里有一座房子,但是屋里没有人声,没有龙的吟声,没有虎的啸声,没有花的香味,也没有鸟的叫声。
将军觉得这很好笑,就让___来评论一下。
___说:“只需要看这里面的一局棋,我就可以对它进行评论了。
”他说:“这是一局残棋,只剩下半局了,车没有轮子,马没有鞍子,炮没有烟火,兵没有粮食。
将军要小心,小心。
”3、___聪慧___十几岁的时候,就背诵了《诗经》、《论语》和数十万言的辞赋,写作能力非常出色。
___看了他的文章,问他:“你找人帮你写这篇文章了吗?”___跪下回答:“我自己写的,言出之后就成了文章,没有什么难的。
”当时,邺城有一位叫做笔立的人,他的书法也非常出色。
___非常赞赏___和笔立的才华。
4、鲍子难客___家族有一千个客人。
有一次,有人送来了鱼和雁,___看到后说:“上天对我们人类真是太好了!它们生长五谷,还有鱼和鸟,都是为了我们人类而存在的。
”客人们都赞同。
不过,___的儿子年纪只有十二岁,也在场。
他说:“我不同意你们的说法。
上天创造了万物,包括我们人类在内。
这些生物之间并没有贵贱之分,它们只是相似而已。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6篇)有答案.doc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6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主成1-3题。
(14分)承拙斋家传张惠言(清)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
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
补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
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
作《爰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侷武①,无佳葩奇卉,可从娱目。
有书数干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
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
使为歌诗文辞,点笔②以为乐。
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
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囿。
保吾墨,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指趣如此。
常语学者日:"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子志,试礼部,濒行,命之曰:"行已有耻,立身之大端也。
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之教也。
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
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①侷武:空间逼仄、狭小。
②点笔:圈画改订诗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⑴九试于乡,不得举()⑵客有至者,则延入()⑶常语学者曰()⑷于身心何所益()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爰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分条说明。
参考答案:1.⑴任用,选拔⑵领,邀请⑶告诉,对……说⑷好处2.⑴爰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
中考语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附答案)
【注释】①尚书:职官名称。
【文言知识】
说“比”。“比”是个多义词。一、指“比较”。二、指
“等到”。上文“比公乘之,驯良如故”,意为等到张尚书
骑上去,那马温顺善良得跟早先一样。三、指“并列”、
“靠近”。成语有“鳞次栉比”。又,王勃诗“天涯若比
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畜 ②遣 ③固 ④未几 ⑤询 ⑥盖
陈实与“梁上君子”答案 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 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 ②严肃地教育子孙。3.小俞。
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 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 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 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①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②正月元旦: 即农历正月初一。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失 ②偿 ③愀然 ④几何
2、翻译:①夫人令执事左右
②家资尽没犹不足
③尽以钱赐之
3、比较文中的两个“妾”:①“吴夫人为买一妾”中的
“妾”是指
;②“妾之夫为军大将”中的“妾”是
指
4、理解:这则故事说明王安石
王安石辞妾答案 1.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 人让我在你身边服侍②家中财产全部用尽还不够③把所欠的 钱全部赏赐给她。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 人着想。
【文言知识】
盗与贼。现代汉语中,盗指强盗,贼指小偷,而文言中恰恰
与此相反:盗多指小偷,贼多指强盗。上文“盗夜入其室”、
“盗大惊”中的两个“盗”,均指小偷;“无复盗者”中的
课外文言文阅读150篇(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150篇(附参考答案与译文)说明:本文档原为书稿,找了两家出版社,都要求包销一部分,没办法,只好作罢。
现在转念一想,还不如发在“百度文库”这一平台,读者可能还要多一些。
本文档虽然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编写的,但对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绝大多数篇目也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来运用,可谓一举两得。
编者的话中学生中广泛流行着一则名为《三怕》的打油诗,其内容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这是因为:文言文枯燥无味,令学生望而却步;鲁迅作品思想内容深刻,不易理解;写作文占有材料有限,无话可说。
这“三怕”的确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道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苦衷;然而这三者也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来不得半点马虎。
这“三怕”,高中学生中有,初中学生中更是广泛存在。
后“两怕”如何消除,暂且放在一边,我们这里只解决其中“一怕”的问题。
如何消除中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如何提高中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老师和同学们也都清楚——多读多背,积累词汇,培养语感。
然而,如何操作,决非易事。
课本中就那几篇文言文,怎么多读?篇目少,文言文常用词汇出现的频率低,怎么积累?读得少,语感如何培养?事实证明,要想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必须拓展文言文的阅读面。
为此,我编写了这本《课外文言文阅读150篇》。
为了适宜中学生的阅读,本书的编写原则如下:一、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基于这一点,选文大都是“浅易”的文言文,短小精悍,趣味性较强;有简单情节,一般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阐明某个道理;也有极少部分说理性短文,不过内容都比较浅显,主题比较明确;思想内容积极向上,对学生有启迪意义。
为了方便学生们的阅读,每篇短文后都加了简要的注释。
二、“阅读训练”的设置是以中考命题要求为标准,内容包括:实词(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等),虚词,句式,句子翻译,主观表述题。
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第一辑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觉: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忿:③故.欲杀之故:④天下无冤狱.狱: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 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4分)参考答案:1.【答案】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答案】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评分】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3.【答案】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评分】每点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附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
(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及答案1.★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①,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履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②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
②铣(xiǎn):光脚。
【译文】鲁人自己善于织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白绢,(他们)想搬到越国去。
有人对他们说:“你们一定会很穷的。
”鲁人问:“为什么呢?”(那个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可是越人光脚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可是越人披头散发的,凭你所擅长的技能,到用不着的国家去(谋生),想要不贫穷,难道可能办到吗?”鲁国人就反问他说:“到了不用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穿鞋戴帽,随着用途的不断推广,我们怎么会受穷呢?”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
①鲁人身善织履()②或谓之曰()③履为履之也()④而越人被发()⑤以子之所长()()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3.请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鲁人不可徙越的原因。
4.你认为鲁人可不可以徙越呢?请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
5.本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参考答案】 1.①自己②有的人③穿但是,表示转折⑤凭、用 2.略 3.略 4.本题答案较为开放。
如:①不可徙。
鲁人没有从实际出发,越国人不穿鞋,不戴帽,如果徙越,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走投无路。
②可徙。
鲁人可以引导越国人穿鞋戴帽,随着鞋帽用途的不断宣传推广,就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5.(1)凡做一事,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万不可纯凭主观,心血来潮,莽撞从事。
做生意特别要了解顾客的需要。
(做事要切合实际,实是求是,人实际出发,分析客观条件,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76-80(附答案与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76-80(附答案与译文)76狙搏捷矢吴王浮①于江,登乎狙②之山。
众狙见之,恂然③弃而走,逃于深蓁④。
有一狙焉,委蛇⑤攫搔⑥,见巧⑦乎王。
王射之,敏给⑧搏捷矢。
王命相者⑩趋射之,狙执死⑾。
王顾谓其友颜不疑⑿曰:“之⒀狙也伐⒁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⒂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庄子·徐无鬼》)【注释】①浮:指乘船漂浮在水中。
②狙(jū):猕猴。
③恂然:恐惧的样子。
恂(x ún):恐惧,害怕。
④蓁(zhēn)丛生的荆棘。
⑤委蛇(wēi yí):从容自得的样子。
⑥攫搔:抓挠。
攫,用手迅速抓取。
搔,挠。
⑦见(xiàn)巧:显示自己的灵巧。
⑧敏给:敏捷。
⑨搏捷矢:用手抓取迅速飞来的箭。
搏,用手抓取。
捷,迅速。
矢,箭。
⑩相者:指辅助吴王打猎的侍臣。
相,辅助,帮助。
⑾执死:即“被执而死”。
执,捉拿。
⑿颜不疑:吴王的朋友。
⒀之:此。
⒁伐:夸耀。
⒂殛(jí):诛杀。
【阅读训练】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A恂然弃而走.() B王命相者趋.射之()C恃.其便() D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①吴王浮于.江②逃于.深蓁B①见巧乎.王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C①恂然弃而.走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D①无以.汝色骄人哉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三、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有一狙焉.A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B不复出焉.C肉食者某之,又何间焉. D且焉.置土石四、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②译文:五、读过此文后你有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参考答案】一、A跑,逃跑。
B赶快。
C依仗。
D回头看。
二、相同的是B,两句中的“乎”都是介词,在。
课外文言文阅读(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附参考答案与译文)参考答案及译文如下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文言文的课外读物,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还可以帮助提高汉语的阅读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课外阅读的文言文,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文言文的经典之作。
它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创作,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以它丰富的情节、精湛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形象吸引了无数读者。
其中的文言文部分,虽然难度较高,但若能坚持阅读,必将收获颇丰。
另外一部值得推荐的文言文阅读材料是《史记》。
《史记》是我国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它以史为鉴,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历史变迁和人物故事。
《史记》中的文言文部分,语言优美,篇章严谨,给读者带来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除了上述两部作品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文言文读物,如《论语》、《孟子》、《庄子》等,都可以作为课外阅读的选择。
这些经典之作既可以增进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了解,又可以提高阅读的能力。
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好处不仅限于对语言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文言文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文言文,读者不仅可以熟悉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虽然文言文的阅读难度较高,但只要我们保持定期的阅读和勤加练习,定能取得明显的进步。
此外,配合使用参考答案和译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答案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发现其中的奥妙之处;而译文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综上所述,课外文言文阅读是提高汉语阅读能力、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如《红楼梦》、《史记》等,配合使用参考答案和译文,读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参考答案与译文 Reference Answer and Translation《红楼梦》(Dream of the Red Chamber)《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巅峰之作。
2020-2021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第一辑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觉: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忿:③故.欲杀之故:④天下无冤狱.狱: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 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4分)参考答案:1.【答案】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答案】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评分】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3.【答案】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评分】每点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附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
(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2021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120篇及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120篇
及答案
注释:①居外:指外聘一个人来家里干活。
②道之:传说。
③使:使者,代表。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常一人居外()
2.国人道之()
3.得一人之使()...
二、翻译
1.XXX穿井得一人。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三、你认为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删除)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删除)
一、解释加点的词
1.XXX使使者问XXX后(使者)
2.不然(不是这样)
3.XXX(如果没有年景)
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排比和反问。
如“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XXX?”、“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三、XXX后的言论体现了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
XXX有类似的思想,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意义是,形容。
成语为“舍本逐末”,意思是舍弃重要的事情,去追求不重要的事情。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81-85(附答案与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81-85(附答案与译文)81路人献雉楚人担山雉①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
”路人曰:“昔闻有凤凰,今始见之。
汝贩②之乎?”曰:“然。
”则十金③,弗与。
请加倍,乃与之。
将欲献楚王,经宿④而鸟死。
路人不遑⑤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
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贵,欲以献之。
遂闻楚王。
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尹文子.大道上》)【注释】①山雉:山鸡,俗称野鸡。
雄性尾巴较长,羽毛很美丽。
②贩:卖。
③则十金:即“则予十金”。
④经宿:经过一夜。
⑤遑(huáng):闲暇,闲空。
【阅读训练】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A则十金,弗.与() B请加倍,乃与.之()C将欲.献楚王() D咸.以为真凤凰()E王感.其欲献于己() F过.于买鸟之金十倍()二、下列各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①贵,欲以.献之②咸以.为真凤凰B①王感其欲献于.己②过于.买鸟之金十倍C①经宿而.鸟死②召而.厚赐之D①今始见之.②汝贩之.乎三、与“贵,欲以献之”句式不同的是()A见渔人,乃大惊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C屠惧,投以骨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四、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昔闻有凤凰,今始见之。
汝贩之乎?译文:②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
译文:五、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
答:【参考答案】一、A不。
B给予,卖给。
C想要。
D都。
E被……感动。
F超过。
二、不同的是B,①介词,给;②介词,比。
A介词,把。
C连词,表承接,不译。
D代词,指山雉。
三、不同的是C,动词宾语省略,“投以骨”是“投(之)以骨”的省略。
A主语省略,“见渔人”是“(桃花源中人)见渔人”的省略。
B介词宾语省略,“必以分人”是“必以(之)分人”的省略。
D介词宾语省略,“为具言”是“为(之)具言”的省略。
四、①过去(只是)听说有凤凰,今天才看见它。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罕见精品100篇(精心校对,细致排版,全附译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罕见精品100篇(精心校对,细致排版,全附译文)一、学习(9篇)(一)承宫樵薪苦学承宫①,琅邪②姑幕人。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③共禁,乃止。
因留宫门下。
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
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④樵薪:砍柴。
⑤执苦:干苦活。
1、解释:①孤②明③庐④笞2、翻译:①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3(二)桓荣勤学不倦桓荣①初.遭仓卒②,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
及.为太常③,元卿吧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注释】①桓荣:东汉人。
②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
③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1、解释:①初②厄③嗤④应⑤及2、翻译:(1)而荣讲诵不息(2)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三)宋太宗学书太宗朝①有王著者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
帝听政②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③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④益⑤也。
【注释】①太宗朝:指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期。
②听政:处理政务。
③内侍:此指太监。
④规:勉励。
⑤益:得益。
1、解释:①善②刻意③临④或⑤遽⑥绝2、翻译:(1)数遣内侍持书示著(2)又以问著(3)书固佳矣4、上文“学右军书”中的“右军”是指(四)崔景偁拜师余①始识景偁(chēng,同“称”)于京师,与①为友,景偁以兄事余。
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②,请②为弟子..。
余愧谢,不获。
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③之谓也。
先生不③为世俗之文,又不④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④焉。
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
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一、不死之药【原文】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yè)者操之以入。
中射之士(警卫官)问曰:“可食乎?”曰:“可。
”因夺而食之。
大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
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
’臣故食之。
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
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
”王乃不杀。
【练习】1、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是()A.因夺而食之 B.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C.臣食之,而王杀臣 D.面山而居2、“楚王不杀中射之士”的原因是什么?3、中射之士“使人说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
(2)。
二、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原文】蔡璘,字勉旃,吾县人。
重诺责,敦风义。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
亡何,其友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 蔡笑曰:“劵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而至之。
【练习】1、对加点的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亡.何,其友亡。
(2)且父未尝语.我也。
A.(1)wáng 逃亡(2)yì 语言B.(1)wú 不(2)yù 告诉C.(1)wú 不(2)yù 词语D.(1)wáng 死亡(2)yù 语句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
(他)B.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却)C.且父未尝语.我也。
(将) D.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所以)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重诺责,敦风义。
(2)卒辇而至之。
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原文】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
课外文言文70篇译文与练习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答案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
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
”王子期回答说:“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
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
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一、l.向2.穷尽3.被4.发语词二、1.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
2.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3.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三、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
赞成。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2.老马识途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
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
”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
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
一、1.通“返”,返回2.道路3.找到二、1.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2.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三、老马识途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3.穿井得人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
”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
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统编版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70篇翻译及答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70篇翻译及答案【一】(1-10)1.★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注释】①于:向。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篇含答案及翻译
……○…………○…………内…………○…………装…………○…………订…………○…………线…………○……鹏展学校九年级中考语文辅导资料课外文言文练习(15篇)1、引婴投江 【原文】有过①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②,婴儿啼③。
人问其故④。
曰:“此其父善⑤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⑥?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⑦。
《吕氏春秋·察今》 【注 释】①过:经过。
②见:看见。
方:正在;正要。
欲:想要。
之:代词,代“婴儿”。
③婴儿:这里指小孩。
④故:原因;缘故。
⑤善:擅长、善于。
⑥虽:即使。
岂:难道。
遽:就,遂。
⑦以,用。
任:处理。
亦:加强语气。
悖:荒谬。
【知识链接】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辑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
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阅读练习】:1、根据《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⑴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A .拉开弓B .牵;拉C .引用;征引D .导引;诱导 ⑵ 此其父善游 ( )A .交际;交往B .旅行;游历C .游水;游泳D .河流中的一段,如上游、下游等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3、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2、凿壁借光 【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①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②大姓③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⑤问衡,衡曰:“愿⑥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⑦给以书,遂成大学⑧。
(选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 【注 释】①发:启;打开。
②邑人:同乡人;古代“县”通称为“邑”。
③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④与:给。
⑤怪:对(这件事)感到奇怪。
⑥愿:希望。
⑦资:资助,借给。
⑧大学:大学问家。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24篇(原文·译文·详解)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24篇(原文·译文·详解)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24篇(原文·译文·详解)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4.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71-75(附答案与译文)71医驼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驼背,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脚躧②焉。
驼者随直,亦复随死。
其子欲鸣③诸官。
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亘史④续曰:人有患腹疾者求医,医曰:“我能治。
”饮以剂,俄而心痛,怪之。
医曰:“心虽痛,腹疾瘳矣。
今请治心。
”又剂,而首疾作。
医曰:“疾在首,而心疾瘳矣。
”俄而命绝,举,尤之。
医曰:“吾能除疾尔,遑顾尔命哉?”此与驼医何异?(《薛涛小说》)【注释】①媒:介绍,这里有吹嘘的意思。
②躧(x):同“屣”,鞋子,在这里是践踏,踩的意思。
③鸣:申诉,控告。
④亘史:即潘之恒,字景升,别号冰华生、亘史等。
歙县(今属安徽)人,嘉靖年间曾任中书舍人。
这一段故事即其所补。
【阅读训练】一、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延长) B乃索.板二片(寻找)C一人信.焉(相信) D以一置.地下(放置)E人有患腹疾者求.医(寻找) F而首疾作.(发作)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可朝治而.夕如矢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①以.一置地下②咨臣以.当世之事C①其子欲鸣诸.官②今诸.生学学于太学D①心虽.痛,腹疾瘳矣②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三、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饮以剂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惩山北之塞C守丞死,乃入据陈 D此诚不可与争锋四、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脚.躧焉A义不杀少.而杀众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C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鸣.之不能通其意五、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译文:②吾能除疾尔,遑顾尔命哉?译文:六、你读过这篇短文后有什么感想?请简要回答。
答:【参考答案】一、解释有误的是A,请。
二、完全相同的是B,两句中的“以”字都是介词,把。
A①连词,表承接,就;②连词,表转折,却。
C①兼词,之于;②形容词,众。
D①连词,虽然;②连词,即使。
三、与例句相同的是A,动词宾语省略句,饮(之)以剂,余人各复延(之)至其家。
B介词省略句,惩(于)山北之塞。
C主语省略句,守丞死,(起义军)乃入据陈。
D介词宾语省略句,此诚不可与(之)争锋。
四、与例句相同的是C,两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都是名词作状语:脚,用脚。
箕畚,用箕畚。
A形容词用作名词。
B名词用作动词。
C名词的使动用法。
五、①我的专业是治疗驼背,只管(把)人治直,哪管人的死活。
②我能根除疾病而已,(哪有)闲空顾及你那性命啊?六、示例: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有责任心,不能只顾过程不顾结果;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参考译文】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
他说:“(无论驼得)像弓那样的,像虾那样的,(还是)弯曲像铁环那样的,请我去医治,能够早晨治疗,晚上就如同箭杆一般直。
”有个人对他的话信以为真,就让他医治驼背。
(这个医生)就找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躺在上面;又把另一块压在驼背人的身上,然后又用脚在驼背人的身上踩。
驼背人(的身子)随之就直了,也随之死掉了。
驼背人的儿子想到官府控告他。
医生说:“我的专业是治疗驼背,只管(把)人治直,哪管人的死活。
”我接着讲(一个故事):有个拉肚子的人求医,(有个)医生说:“我能治。
”(那个医生就)给(病人)汤药喝,(病人喝后)不久,就心里疼痛,怪罪他。
医生说:“心里虽然疼痛,(但)拉肚子病好了。
现在请让我(再给你)治疗心痛病。
”又给(病人)汤药喝,但头上的病(又)发作了。
医生说:“病在头上,但心痛病好了。
”不久,(病人)就死了,(病人家属)检举并归罪他。
医生说:“我能根除疾病而已,(哪有)闲空顾及你那性命啊?”这个(医生)与(那个)治疗驼背的医生有什么区别呢?72追女失妻赵简子①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
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②,见简子大笑。
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有夙笑③。
”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无以解之则死。
”对曰:“当桑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反。
其妻怒而去之。
臣笑其旷④也。
”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
”于是罢师而归。
(《说苑》)【注释】①赵简子:名鞅,春秋时晋国的卿大夫。
②公卢望:人名。
③夙(sù)笑:从前可笑的事情。
④旷(kuàng):指旷夫,即成年而无妻的男子。
旷,空旷,空缺。
【阅读训练】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A赵简子举.兵而攻齐 ( ) B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 ( )C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 ( ) D不能得,还反. ( )E其妻怒而去.之()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辍耕之.垄上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E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以解之则可,无以解之则死。
译文:②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
译文:四、赵简子一意孤行,不让人劝阻其行动,因此公卢望只能采用委婉的方法进行劝阻。
他使用的方法是五、你认为公卢望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参考答案】一、A发动。
B通“披”。
C一起。
D通“返”。
E离开。
二、与例句相同的是B,两句中的“之”都是动词,到。
A助词,的。
C助词,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
D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E代词,他,指曹刿。
三、①能用来解说清楚就拉倒,不能用来解说清楚就(让你)死。
②现在我去攻打别的国家,(也)会失掉(自己的)国家,这样我就成了亡国之君了。
四、比喻说理。
五、示例:公卢望是一个有勇有谋,能言善辩的武士。
【参考译文】赵简子(要)发兵攻打齐国,下令军中,有敢劝阻的,治以死罪。
有个身披铠甲的武士,名叫公卢望,看着赵简子大笑起来。
赵简子说:“你为什么笑?”(公卢望)回答说:“我(听说)从前(有个)可笑(的事情)。
”赵简子说:“能用来解说清楚就拉倒,不能用来解说清楚就(让你)死。
”(公卢望)回答说:“正当采桑的季节,我邻居家的夫妻俩一起到田里去。
(丈夫)看见桑树林中有个女子,于是就前去追赶她,没能追得上,(就)返回来。
他的妻子愤怒得离他而去。
我笑他成了没有妻室的男人。
”赵简子说:“现在我去攻打别的国家,(也)会失掉(自己的)国家,这样我就成了亡国之君了。
”于是停止进军,(率军)回国。
73南垣公规劝直指使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
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④之。
”俟其来,款⑤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
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
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酝⑥,罗列盈前,不能下箸。
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
”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⑦责人。
(明·郑瑄《昨非斋日纂》)【注释】①刘南垣公:刘麟,曾任明朝尚书。
②直指使:官名。
③属吏:属下官吏,部下。
④开谕:启发,使明白。
⑤款:款待。
⑥酝(yùn):酒。
⑦飧(sūn):晚饭,此处泛指饭食。
【阅读训练】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A俟.其来,款之() B老夫欲.设席()C特留此一饭.() D比.食至()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郡县患之.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B①俟其.来,款之②蹲其.身,使与台齐C①直指以.师命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D①时使然.耳②然.,胡不已乎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
译文:②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
译文:四、请你对刘麟和直指使作简要的评价。
答:五、读过这篇短文后,你有什么体会?请用简要的话回答。
答:【参考答案】一、A等。
B想。
C吃饭。
D等到。
二、完全相同的是D,两句中的“然”字都是代词,这样。
A①代词,他,指直指使;②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B①代词,他,指直指使;②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C①连词,因为;②介词,把。
三、①过了一会儿,佳肴美酒,都满满地摆在了(他的)面前,(他因过饱而)不能下筷(再吃)了。
②直指使明白了老师的教导,以后不敢因为饮食(问题)责怪别人了。
四、示例:刘麟开导有方;直指使知错能改。
五、示例: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抓住有利的时机。
(或:条件能够改变人。
)【参考译文】南垣公刘麟是本朝尚书,告老还乡。
有一个直指使(官名),在饮食(方面)苛求下属官吏,郡县的老百姓都感到害怕,把他当作祸患。
南垣公说:“他是我的弟子,我应当启发开导他,让他明白(事理)。
”等到他来了,款待他,说:“我想摆设酒席(款待你),恐怕妨碍(你的)公务,特地留(你)吃一顿便饭。
只是我的妻子到别的地方去了,没有人烧菜,家常便饭能合你的胃口吗?”直指使因为(这是)老师的命令,不敢推辞。
从早上到中午,饭还没有端出来,直指使(感到)非常饥饿。
等到饭端上来,只有米饭和一盆豆腐罢了。
(就把米饭和豆腐)各吃了三碗,直指使觉得很饱。
过了一会儿,佳肴美酒,都满满地摆在了(他的)面前,(他因过饱而)不能下筷(再吃)了。
南垣公强要他吃,他说:“(我)已经很饱,不能(再吃)了。
”南垣公笑着说:“可见饮食本来没有精粗,饿的时候(粗茶淡饭也)容易吃饱,饱的时候美味佳肴也难以下咽,是时势导致成这样的罢了。
”直指使明白了老师的教导,以后不敢因为饮食(问题)责怪别人了。
74黎丘之鬼梁北有黎丘培①,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
邑②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③之。
丈人归,酒醒,而诮④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⑤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⑥于东邑人,可问也。
”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⑦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
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⑧而迎之。
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注释】①培(pǒu):即“培塿”((pǒulǒu),小土山。
②邑:人民聚居的地方,此处可译为“乡里”。
③苦:折磨。
④诮(qiào):责备。
⑤孽:怪。
⑥责:通“债”,讨债。
⑦端:通“专”,专为,故意。
⑧逝:往。
【阅读训练】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A有奇鬼焉.() B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C其子泣.而触地() D,端复.饮于市()E明旦.之市而醉() F岂.谓不慈哉()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①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②辍耕之.垄上B①其子泣而.触地②人不知而.不愠C①昔也往责于.东邑人②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D①吾为.汝父也②号为.张楚三、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A学而不思则罔.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离席 D春风又绿.江南岸四、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扶而道.苦之A恐前后受其敌. B劳其筋骨,饿.其体肤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渔人甚异.之五、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