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包括初二初三物理)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复习提纲2篇

初三物理复习提纲2篇

初三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篇:初三物理复习提纲(上)一、运动的描述与分析1. 运动的概念和分类2.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3. 匀速和变速运动4. 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计算5.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计算6.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计算二、力的作用和性质1. 力的概念和特点2. 力的表示和计量3. 力的平衡和合成4. 弹力的特点和计算5. 摩擦力的特点和计算6. 浮力的特点和计算三、压强与浮力1.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2. 杠杆原理和杠杆的条件3. 浮力的原理和浮力的计算4. 飞翔原理和飞机的升力5. 流体静力学和大气压强四、功与机械能1. 工作和功的概念和计算2.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3. 重力势能和重力势能变化的计算4. 弹簧势能和弹簧势能变化的计算5. 动能和动能定理五、热与温度1. 热和温度的概念与关系2. 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3.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4. 物质的热膨胀和热收缩5. 热量的计量和计算六、热力学定律与机械性质1. 热力学定律的三定律2. 完全升压循环和制冷用途3. 气体分子的运动和压力的解释4. 热运动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的关系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和应用第二篇:初三物理复习提纲(下)七、静电与电路1. 静电的概念和性质2. 赋电体和静电感应3. 静电场的概念和表示4. 静电力的计算和性质5. 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和符号6.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八、电流与电阻1.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2. 电流表和电流计的使用3. 电阻的概念和计量4.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和计算5.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关系和计算6. 导线的材料和截面对电阻的影响九、电能与电热效应1. 电能和电功的概念和计算2. 定电流和恒压电路的功率计算3. 电热效应和焦耳定律4. 电热器和电炉的功率计算5. 电源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的问题十、磁场与电磁感应1.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2. 磁极和磁力线的性质和表示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右手定则4. 洛伦兹力和电磁感应的规律5. 电磁感应中的法拉第定律和楞次定律十一、光学与光的反射1. 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2.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速度3. 光的波长和频率的关系4. 反射定律和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关系5. 镜面和球面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十二、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1. 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2. 折射角与入射角、折射率的关系3.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折射成像规律4. 光的色散和折射率的变化5. 光的反射和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上是初三物理复习的提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优秀5篇)

中考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优秀5篇)

中考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优秀5篇)初二物理复习提纲篇一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作:F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p="">(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

(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W总×100%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中考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中考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中考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作为初中最后一次统一考试,中考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其中,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必修课程,考试内容涉及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科学规律等知识点,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至关重要。

下面是初二物理知识点的复习提纲,希望能对学生们的中考复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运动的描述指标:位移、速度、加速度等;2.认识均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3.运动图象的绘制;4.运动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力的作用和性质1.了解力的性质和力的作用体、力的三要素、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等;2.认识弹簧秤、杠杆等测量实验器材;3.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力的作用原理;4.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的原理和实验。

第三章机械能1.勾股定理的应用;2.动能、势能、机械能等定义和计算;3.受力摩擦的物体运动;4.能量转化、守恒、利用等。

第四章声音1.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2.声音的特性:音高、音质、音强等;3.认识音叉、共鸣管等测量实验器材;4.聲的反射、回声、多普勒效应等。

第五章光的反射与折射1.快速计算反射线位置原理;2.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公式和应用;3.认识平凸透镜等实验器材;4.光的色散与衍射。

第六章电学基本知识1.电场、电势、电容等基本概念;2.了解电路、电源和元器件的基本概念;3.掌握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4.认识伏特表等测量实验器材。

第七章电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1.了解磁场、磁通量等基本概念;2.掌握洛伦兹力、比奥-萨伐尔定律等理论;3.了解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枪管磁簧等实验器材;4.发电机、变压器等基础知识。

第八章原子和分子1.认识原子结构、元素、分子等基础概念;2.了解反应、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3.强调热学概念、分子运动理论等基础。

以上就是初二物理知识点的复习提纲,逐条复习后更容易把握物理知识的体系结构和理解力,希望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这份提纲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一、运动与力1.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与位置的关系2.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3.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二定律:作用力与结果的关系、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5.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作用二、功、能与机械能守恒1.功的定义与计算:功的简介、计算公式、功率2.动能与机械能: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机械能定义与计算、机械能守恒定律3.弹性势能:胡克定律、弹性势能与变形的关系4.重力势能:重力势能计算、重力势能转化与变化5.功和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滑坡和自由落体的分析三、运动的描述1.速度与加速度: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平均与瞬时、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2.加速度与位移:位移和加速度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3.斜抛运动:斜抛运动的特点、斜抛运动的分析4.自由落体:自由落体的特点、自由落体的运动方程、自由落体的分析5.曲线运动:曲线运动基本要素、离心力、向心力四、静电与电流1.静电:静电现象与电荷的产生、同性电荷和异性电荷的相互作用、电场力2.电流和电阻:电流的定义与计算、电阻的定义与计算、串联和并联电阻3.电压和电功:电压的定义与计算、电功的定义与计算、欧姆定律4.环路定理和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的基本要素、环路定理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5.电功率和电能:电功率的定义与计算、电能的定义和计算、电能的转化与传输五、光学与声学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色散和漫反射2.光的成像:凸透镜的成像、凹透镜的成像、透镜组的成像3.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声速的计算4.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声音的反射、声音的吸收、声音的共振5.声音的利用:声音的保密通信、探测声源、利用声音控制机械以上是中考物理的复习提纲,涵盖了运动与力、功、能与机械能守恒、运动的描述、静电与电流、光学与声学等内容。

希望能帮助你进行高效的物理复习,取得好成绩。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回顾1.物理量和单位-基本物理量:长度、时间、质量、电流、温度、物质的量、光强-衍生物理量:速度、加速度、力、功、能量、功率、压强、电压、电阻、电功率、焦耳定律、热容、线性热膨胀系数-常用物理量单位及换算2.物体的运动-一维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二维运动:速度的合成、加速度的合成、平抛运动、斜抛运动3.力和力的合成-力的概念和分类:重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拉力、推力、浮力、离心力、向心力-力的合成:平行力的合成、不平行力的合成4.能量和机械能守恒-能量的分类:动能、势能、内能、热能、电能、化学能-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转化和损耗5.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光的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第二部分:应用能力培养1.物理实验与观测-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仪器、数据处理-测量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2.物理学常识与应用-物理学与科技: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应用-物理学与环境保护:物理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第三部分:典型习题解析-针对中考物理试题进行解析,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解析典型题目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点、概念和计算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在考试中正确应用物理知识解答问题第四部分:实验指导-配备普通物理实验室条件下的常见实验,如光的反射、折射、成像,力的测量等-提供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第五部分:课外拓展-推荐与物理学相关的科普读物、电视节目和网站-鼓励学生参加物理学竞赛、科技创新项目等学习补充活动-提供科学实践探究的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物理探究活动总结:。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1.力和运动1.1力的定义和单位1.2牛顿三定律1.3力的合成与分解1.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5力的合成图法和分解图法2.力和加速度2.1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公式2.2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3重力和重力公式2.4垂直抛物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2.5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的区别3.力和平衡3.1伽利略的重力实验3.2静力的判定条件3.3平衡条件和平衡状态3.4平衡力的合成图法3.5静止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4.力和功4.1功的定义和单位4.2动能和动能的定义4.3功与能量之间的关系4.4功和功率的计算4.5功和热的关系5.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5.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5.2斜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5.3垂直分解速度和加速度5.4平抛运动的轨迹和最大高度5.5斜抛运动的平均速度和最大射程6.声音和光线的传播6.1声音的传播特点和速度6.2声源、声音的强度和音量6.3声音的消声和回声6.4光的传播特点和速度6.5光源、光的强度和亮度7.光的反射和折射7.1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7.2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特点7.3光的全反射和折射率7.4镜子的成像和焦距7.5透镜的成像和焦距8.电和磁8.1电流和电流强度8.2电阻和电阻率8.3阻值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8.4连续电路和开关电路8.5磁铁和电磁铁的特点9.静电和电压9.1静电荷和静电力9.2静电场和电势差9.3静电场和电势的关系9.4电容和电容器的特点9.5电容的计算和充放电过程10.共振和波动10.1共振的充分条件和特点10.2波的传播和波长10.3波的反射和波的折射10.4波谱和波的干涉10.5声音的频率和音高11.压强和浮力11.1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1.2气压和气压计11.3浮力的发现和浮力的定律11.4浮力的大小和浮力的应用11.5浮力的原理和浮力的公式12.功和能量12.1动能和势能12.2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原理12.3动能定理和功率12.4功与能量的换算和利用12.5能量转换和能量的消耗以上是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复习提纲,涵盖了物理学中的力和运动、力和加速度、力和平衡、力和功、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声音和光线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电和磁、静电和电压、共振和波动、压强和浮力、功和能量等方面的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背初中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初中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初中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一、运动与力的知识点1.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与计算方法3.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描述及计算公式4.重力、摩擦力和弹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计算方法6.简单机械原理,如杠杆原理、滑轮原理和斜面原理的应用二、光和光学的知识点1.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原理2.镜面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和计算方法3.透明物体的折射原理和计算方法4.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5.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衍射现象三、电学的知识点1.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及计算方法3.Ω定律和瓦特定律的应用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5.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6.常用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电灯、电风扇和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四、能量与能量转化的知识点1.功和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简单机械和电器的能量转化原理及应用实例五、声音和声学的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2.声音的特性,如音调、响度和音质的概念及对声学实验的应用3.声的反射和声的共振的概念及应用六、物质的状态和变化的知识点1.物质的三态及相变的概念和过程2.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概念及应用4.热膨胀和物质的热变形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热量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及应用实例七、天体与地球的知识点1.天体运动的规律及描述方法2.星座和星系的认识3.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辐射及计算方法4.月亮的运动规律及月相的引起原因5.天体间的相对运动和时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以上是中考物理必背初中知识点的复习提纲,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一、力与运动1.速度与加速度a.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b.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c.加速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2.牛顿第一定律a.物体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c.物体受合力作用的情况3.牛顿第二定律a.物体运动状态与合力的关系b.牛顿第二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c.牛顿第二定律与惯性质量之间的关系4.牛顿第三定律a.力的产生与受力对象的关系b.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应用二、力与压力1.压力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压力与面积之间的关系3.浮力的产生及其作用规律4.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三、能量与功1.功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功与力的关系3.功与距离的关系4.动能的定义及计算公式5.动能与速度的关系6.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应用7.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应用四、电学基础知识1.电荷的基本性质2.电流的定义及计量单位3.电压的定义及计量单位4.电阻的定义及计量单位5.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6.串联与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规律7.雷诺定律的内容及应用五、静电学1.常见静电现象及其解释2.电荷守恒原理的内容及应用3.电场的概念及电场强度的计算4.远离电荷的电势能的定义及计算5.电势差的定义及计算6.电容的定义及计量单位7.并联与串联电容的计算公式及规律六、热学1.温度与热量的概念2.热能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3.热量的单位及计量方法4.热量与温度变化的计算公式及应用5.升华、凝固、熔化等相变现象的规律6.热量与物体的热容之间的关系。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一、运动和力学1.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合速度与合加速度的计算方法3.动力学方程及其应用4.等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计算方法5.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6.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7.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内容和应用8.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方法9.正确使用受力分析解决简单静力平衡问题10.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应用11.投影运动和牛顿定律的应用二、光学1.光传播的直线性和反射定律2.镜面成像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3.色散与折射率的关系4.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5.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6.光的消色差原理和彩色图像形成条件7.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原理8.物体能否看到、如何看到、如何照亮和分辨的探究三、热学1.热和热量的概念2.热传递的几种方式3.物体的内能、热容和焓的概念4.物体的状态方程和3个定律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应用6.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计算方法7.理想气体的温度改变、压强改变、体积改变的计算方法8.热传导过程的计算方法9.摩擦生热的现象和计算方法10.物质的比热容的计算方法11.冰和水的熔解、水和蒸汽的沸腾和凝结过程的能量变化计算四、电学1.电荷、电压、电流、电阻和电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3.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4.理解电器中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5.简单电路中的电能转换和电热效应6.理解并应用电磁感应定律7.理解电流的方向、电磁感应中的楞次定律8.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9.理解直流电源的工作原理和交流电源的概念五、力学1.质量与重力2.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动量定理及其应用4.利用动量定理解决碰撞问题5.利用质量和重力解决平衡问题6.乘用电梯、爬楼梯、水平机关上下运动、曲线上运动的问题六、科学实验基本技能1.实验方法和步骤2.环境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4.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5.实验结果的合理解释和总结6.实验中安全注意事项与操作规范这些知识点是中考物理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每一个中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重点掌握,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中考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中考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中考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物理知识是中考中的重要考点之一,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是五篇优秀的中考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供你参考。

一、力、压力与杠杆
1.力的概念与特点: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
3.合力与分力:平衡与不平衡状态;
4.利用力的概念解释压力,并举例说明;
5.杠杆原理与应用:杠杆的定义与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与应用。

二、浮力与比重
1.浮力的概念与特点:浮力的大小与方向;
2.浮力与物体的浸没问题:浮力与物体的比较,浸没的条件;
3.物体的比重:比重的定义与计算,比重与浮力问题。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1.势能与动能的概念与计算;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与应用;
3.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包括物体自由下落、弹簧弹性形变等。

四、简单机械与机械效率
1.计算机械工作的方式:力学上的简单机械与自动化机械;
2.机械效率与能量转化损失:机械效率的定义与计算,能量转化的类
型与损失。

五、声、光的特征
1.声、光的产生与传播方式: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光的产生与传播;
2.声、光的特征:声音的音量、音调、音色,光的颜色、折射与反射;
3.光的传播和定向问题:杂乱光和光的定向。

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涵盖了力、压力与杠杆、浮力与比重、机械能守恒定律、简单机械与机械效率、声、光的特征
等重要知识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初中物理学习指南》。

初二初三中考物理知识点提纲超全超详细

初二初三中考物理知识点提纲超全超详细

初二初三中考物理知识点提纲基本概念1.物理学的定义2.物质的组成和性质3.物理量、单位、量纲4.量的运算运动学1.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2.相关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自由落体运动公式3.运动学图像的绘制–位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力学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2.牛顿第二定律–用力定义质量的方法–作用力、反作用力–加速度和力的关系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4.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平衡条件5.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能量1.能量的概念和分类2.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公式–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理3.动量和动量定理–动量概念–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光学1.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传播方式–光的反射规律2.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光的折射规律–全反射的条件和应用3.光的色散和偏振–光的色散–光的偏振现象电学1.电荷和电场–电荷的基本性质–电场的概念和物理量2.电场力和电势差–电场力和电势差的定义和计算–电容器和电容的概念3.电流和电路–电流的概念和单位–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特点–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电阻、电源、导线4.磁学和电磁学–磁场和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洛伦兹力和电动势的产生总结以上为初二初三中考物理知识点提纲,其中包括基本概念、运动学、力学、能量、光学、电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初中学习物理的基础,也是我们后续学习高中物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关键。

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多加复习和巩固,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复习提纲

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复习提纲

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复习提纲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位移和速度-位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2加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3速度和加速度的图象表示-速度图象和加速度图象的概念和特征1.4变速直线运动-等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和特点-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和位置-时间图象的分析方法第二章力及其作用2.1作用力与受力-作用力的概念和特征-受力的概念和特点2.2推力和拉力-推力和拉力的概念、特点和区别2.3弹力和重力-弹力和重力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2.4摩擦力-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2.5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实例应用2.6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计算方法2.7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实例应用第三章力的合成与分解3.1力的合成-力的合成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2力的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3力的平衡-力的平衡的概念和实例应用第四章动能与功率4.1动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2动能定理的内容和实例应用4.3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实例应用4.4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第五章压强和浮力5.1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5.2压强与压力-压强与压力的关系和实例应用5.3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5.4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和实例应用第六章物理光学6.1光的传播特性-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6.2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和计算方法-光的色散的概念和实例应用6.3光的成像-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和光的成像特点的图示6.4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特点、成像规律和计算方法第七章机械振动与波动7.1机械振动-机械振动的概念、特点和图象表示7.2机械波的传播特性-机械波的传播方式和特点7.3机械波的波动性质-波长、频率和波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7.4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特点和实例应用7.5光的波动性质-光的波动性质的概念和实例应用第八章电学基础知识8.1电荷-电荷的概念和性质8.2静电场-静电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8.3电流与电压-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8.4电阻和电阻率-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8.5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实例应用8.6串联和并联-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第九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9.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点9.2火焰与燃烧-火焰的组成和燃烧的条件9.3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实例应用9.4汽化和凝结-汽化和凝结的概念和实例应用9.5融化和冷凝-融化和冷凝的概念和实例应用。

初中物理知识总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知识总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知识总复习提纲1.物理基本概念1.物理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物质的分类与性质3.物理量、单位及其测量4.物理实验与观测方法2.运动学1.位移、速度与加速度2.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3.平抛运动与斜抛运动4.合成运动及合速度3.力与运动1.力的概念与性质2.弹簧的弹性力与胡克定律3.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4.牛顿定律与力的合成5.平衡力与力的分解6.重力与万有引力定律4.压强与浮力1.压力与压力计2.大气压力与气压变化3.浮力与浮力原理4.水中物体的浮沉5.力学的工作与能量1.力的做功2.功和能量3.动能与势能4.能量守恒定律5.简单机械与机械效率6.机械波动1.波动的概念和性质2.机械波的传播与速度3.声波的特性与传播4.声音的产生与接受5.光的传播与速度7.光的反射与折射1.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定律与像的成因3.光的折射定律与像的成因4.光的折射现象8.光的色散与光学仪器1.光的色散与光谱2.光的成像原理与应用3.眼睛的调节与视力9.电学基础1.电荷与电场2.电流与电路3.电阻与电压4.欧姆定律与电功率5.并联与串联电路10.磁学基础1.磁性材料与磁场2.磁感应强度与磁力3.线圈磁场与电磁感应4.电磁感应定律5.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1.物理光学1.干涉现象与干涉定律2.衍射现象与衍射定律3.原子与光谱分析4.激光与光通信技术12.热学基础1.温度与热量2.热能与功3.热传导与热对流4.热辐射与黑体辐射13.热学中的气体1.理想气体定律2.气体状态方程3.理想气体的压力与温度4.气体的压强与密度5.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压过程14.热力学中的功与功率1.功的概念与计算2.功率的概念与计算3.水的蒸发与沸腾4.平衡与稳定15.题型总结1.选择题专项训练2.填空题专项训练3.解答题专项训练。

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全套)

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全套)

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全套)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产生的条件是
①声音靠传播,传播声音的介质有、、、真空能传声②声音以形式向
外传播。

2、声音的传播③声速(1)回声定义:,听到回声条件:。

(2)声音在固、液体中比在中传播快。

(3)声速大小跟有关,还跟有关。

声(4)声音在150空气中的传声速度m/s.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①听到声
音的过程:。

②听到声音的两种路线:传导、传导现③双耳效应一应用于。

①定义:象(1)音调②大小与有关。

③频率a、定义:、单位符号b、人
的听觉范围:。

4、声音的特征④人身不能听到超声波:a、定义次声波定

:①定义:(2)响度②大小与和有关。

(3)音色①定义:②大小由
决定5、噪声危害物理角度:(1)定义和控制。

初中物理知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知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知识复习提纲1.运动和静止–参照物的选择–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机械运动的概念2.速度和速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3.力和运动–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4.功和能量–功率的概念–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5.压强和浮力–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气压和液体压强–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6.温度和热量–温度的定义–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比热容的概念7.热量和温度变化–热量守恒定律–吸热和放热的计算–相变(固液气三态变化)8.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9.光的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和反射10.光的折射–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光的折射定律–放大镜和望远镜的原理11.光的反射–平面镜和曲面镜–光的反射和成像–静电的产生–静电的消失–静电场的基本概念12.电路和电流–电路的组成–电流的方向和计算–欧姆定律(U=IR)13.电能和电功率–电能的计算–电功率的概念–电阻的计算和应用14.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速度–声波的干涉和衍射15.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频率和周期的概念–声音的录音和播放六、现代物理1.原子结构–原子核和电子–元素周期表–放射性现象2.宇宙和航天–宇宙的起源和大爆炸–恒星和星系–航天技术的发展以上是初中物理知识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水平面加速运动,5秒后速度达到10m/s,求物体的加速度和所受的合外力。

根据公式v = at,可以求得加速度a = v/t = 10m/s / 5s = 2m/s²。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可以求得合外力F = m * a = 1kg * 2m/s² = 2N。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5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精选3篇)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精选3篇)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精选3篇)初中物理复习提纲篇1一、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1、物质是由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 分子之间有B分子在。

③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扩散越。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和。

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②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起主要作用。

③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所以分子作用力为。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

②: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6、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2、改变内能的方式:和。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内能;物体放热,温度,内能。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的单位是。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初二初三中考物理知识点提纲超全超详细

初二初三中考物理知识点提纲超全超详细

初二初三中考物理知识点提纲超全超详细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研究研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研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研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研究光现象时用到光线模型;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

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的研究方法。

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

影的光沿直线传播。

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

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

温度计把温度的测量转化为长度的测量。

弹簧测力计测重力.音叉的振动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

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将玻璃瓶密闭,装水,插上一个小玻璃管,将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变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化。

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

用总电阻代替支路电阻;用电阻箱测未知电阻;等效电路:曹冲称象;浮力;合力.串联电路总电阻。

用水流表示电流。

用水压表示电压。

用操场的学生排队、做操、玩耍的情况类比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结构.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如,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如,电动机和热机;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包括初二初三物理)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包括初二初三物理)

初中物理概念总复习精要提纲测量的初步知识一、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的国际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m= mm= μm= nm。

二、刻度尺使用规则:(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是由和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为:+ ;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值,最后一位是值。

(5)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用平移法测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圆的周长。

三、误差与错误: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简单的运动一、物理学里把称为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观察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叫匀速直线运动;叫变速运动。

把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即把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需时间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内的,它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速度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内通过的。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的单位是:;1m/s= km/h。

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可用来计算路程,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可用来计算时间。

声现象一、声音是由产生的。

声音靠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在液体中较,而在气体中较;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m/s。

不能传声。

中学初三物理-全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中学初三物理-全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人类的听觉范围:20Hz~2000Hz次声波:低于20Hz 高声波:高于2000Hz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概念总复习精要提纲初二物理知识结构要点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一、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的国际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m= mm= μm= nm。

二、刻度尺使用规则:(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是由和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为:+ ;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值,最后一位是值。

(5)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用平移法测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圆的周长。

三、误差与错误: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一、物理学里把称为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观察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叫匀速直线运动;叫变速运动。

把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即把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需时间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内的,它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速度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内通过的。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的单位是:;1m/s= km/h。

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可用来计算路程,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可用来计算时间。

第三章声现象一、声音是由产生的。

声音靠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在液体中较,而在气体中较;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m/s。

不能传声。

二、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

人耳朵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t≥2×17/340 t≥0.1秒)。

三、声音的三要素是:①(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

②(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

③(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四、人们用来计量噪声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减小噪声的三个途径:在处减小;在中减小;在中减小。

第四章热现象一、温度计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摄氏温度(t):是把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0度和100度之间分100等分,每一等分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用表示。

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约是,也叫绝对零度;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每1格是℃,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很细的缩口)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第二次使用时要。

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1、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2、清它的分度值和零刻度;3、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不接触,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4、数时不要从液体中温度计,视线要与液柱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变为叫做熔化,要热;从变为叫做凝固,凝固过程要热。

晶体都有一定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分别叫做、。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

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温度必须达到,二是熔化过程中要继续热、但温度,同样凝固时要热,但温度三、汽化和液化物质从变为叫做汽化,汽化时要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和。

蒸发:(1)是在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温度下发生。

(2)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热,液体本身温度降低(蒸发致冷)(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沸腾:(1)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

(2) 沸腾的条件是:液体的温度达到 ,必须继续 热,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3) 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种液体沸点与压强有关。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 时降低,气压 时升高。

物质从 变化为 叫液化,液化时要 热。

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 。

四、升华和凝华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 热;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 热。

第五章 光的反射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m/s 。

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

二、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 光线与 光线、 在同一平面内; 光线与 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角等于 角。

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

右图中,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法线是 ,O 点叫做 ,∠i 是 ,∠γ是 。

反射类型:(1)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2)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三、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立的 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体大小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

成像原理:根据 成像。

成像作图法: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 第六章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光从空气 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两侧,折射角 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

在折射时光路也是N 光的光的反射的。

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于入射角。

二、透镜的概念: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

主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

光心: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用表示。

凸透镜的光学性质: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3、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又叫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如图四),所以又叫透镜。

三、凸透镜成像及应用: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能成立的、的像;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能成立的、的像;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焦距时,能成立的、的像;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第七章质量和密度一、质量: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处。

(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

(3)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 +。

二、密度: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

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么密度的单位就是:;纯水的密度是kg/m3= g/cm3,它表示。

1 m3 = dm3(升)= cm3(毫升)= mm3。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和,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值。

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进行测量。

密度的应用:(1)利用公式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求质量。

(3)利用公式求体积。

第八章力一、力的概念:力是;所以力不能离开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对它施加这种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力的作用效果是: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指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二、力的测量: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它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使用弹簧秤应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它的和,指针调到处,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

力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三、力的图示:(1)力的三要素: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

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2)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都表示出来叫做力的图示。

具体做法是:①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②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③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④在图上附上,以精确表示力的大小。

四、重力(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表示。

(2)重力的大小:可用来测量,当物体时,弹簧测力计读数即所受重力。

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成正比;即G= ,式中g是常数,g= ,它表示:。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

应用:重锤线。

(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叫做重心。

五、力的合成: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合力的方向跟较的那个力相同。

第九章力和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定律。

我们把物体保持的性质叫惯性。

(能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二、二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状态或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作用在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并且,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合力为零)。

三、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大小有关,还跟有关。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越大。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②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②,③。

第十章压强、液体的压强一、压强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

压力的方向是于受力面。

压力的作用效果由和共同决定的。

物体上受到的叫压强,用符号表示。

压强是描述的物理量。

压强的定义式是:,压强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1帕= 牛/米2。

由公式P=F / S可知:压力一定时,增大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可以增大压强。

液体的压强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